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详解

合集下载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植入物简述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植入物简述

6
A CL 股 骨 止 点 的 骨 性 解 剖 标 志
髁间窝外侧分叉嵴
髁间窝外侧嵴
髁间窝外侧嵴(住院医师嵴)
• 屈膝 90 ° 时,住院医师嵴走行于髁间窝 外侧壁 ,
AC L在住院医师嵴下方而非髁间 窝的 顶 部 。
观察外侧嵴与分叉嵴
髁间窝 外侧分叉嵴
需将残端清除
• 髁间窝外侧分叉嵴垂直于住 院 医 师嵴 ,并在其下方,
解剖重建
前 后
前 后
优势 :
优势 :
• 减少牵拉导致的“雨刷效应”和骨隧 道 扩大效应以及重建韧带的慢性松弛 ;
• 手术操作相对简便 ; 不依赖韧带周围特 有解剖标志,骨隧道位置比较恒定 。
• 恢复了 AC L 的原始解剖位置,更符 合其在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 恢复膝 关节的前后稳定性 & 旋转稳定性 。
01
交叉韧带重建概览
膝关节交叉韧带走行
交叉韧带:髁间窝内两条前后交错的韧带,也称十字韧带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称ACL): 后外向前内走行 •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称PCL):前内向后外走行
• 减少术后骨性关节炎的 发生;
不足 :
不足 :
• 可有效控制膝关节前后稳定性,但对 于
• 股骨骨 隧道有过短风险;
15
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控制效果欠佳 。
• 股骨 后壁有爆裂 的风险。
单 束 重 建 VS 双 束 重 建 单束重建
VS
双束重建
• 临床解剖研究: 双束重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更接近ACL解剖;
• A CL 胫 骨 止 点 为 椭 圆 形 , 分 为 AM (蓝色 )和 PL (红色 ) • AM 束胫骨 止点: 位于胫骨平台 前内侧面 ,其中间缘在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

如何快速完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米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目前已经是我们国家一种非常成熟且普及的手术,每年为大量的伤病人解除了伤痛,恢复了运动功能。

但对于一些手术经验不是很多的医生来说,仍然感觉到此手术操作艰难,耗时较长。

关节镜下ACL重建并不是一个艰难的手术,如何能够快速完成ACL重建手术?手术经验当然有极大的帮助,但高度重视、认真计划、规范操作、减少干扰无疑是能够大大地缩短手术的时间。

下面我们以常用的腘绳肌腱移植及股骨端横穿钉固定的术式来作示例,此示例仅为无合并伤的单纯ACL损伤重建手术。

1、摆好体位这是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极其重要的准备工作,可避免因体位变动的干扰影响操作,还可以减少人力,对于刚开始开展手术的医生以及助手少者更显重要。

个人喜欢采取平卧位,在大腿上段绑好止血带,外侧放置挡板,使膝关节屈曲时保持中立,但又不能影响"4"字征的摆放。

在小腿中段处放置一沙袋,踝关节背伸足踩于沙袋上膝关节刚好保持在屈曲90度位;足平放于手术台时足尖抵于沙袋边缘,膝关节则刚好保持在屈曲120度。

单纯的ACL重建在这体位两个屈膝角度下就能完成。

2、标注切口用画线笔描绘出髌骨、髌腱、胫骨结节、腓骨头、膝关节间隙等解剖标志,标注出偏高位的前内、前外、内下辅助及胫骨结节内侧切口。

此步千万不要省略,不但能够确保入路的正确,画线标注的同时手术者脑海里还有了手术的计划及步骤。

3、消毒铺巾关节镜手术与传统手术不一样,为避免污染,必须将患侧下肢全部消毒,并铺标准的关节镜防水手术单,不建议用塑料防水单,因其湿滑极易使足部滑动。

4、关节镜检查确诊这是真正的手术开始,驱血上止血带,膝关节屈曲90度下建立偏高位的膝关节镜前外入路,置入关节镜,系统检查膝关节的髌上囊,内侧隐窝、外侧隐窝、髌股关节、髁间窝的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外侧半月板等。

关节镜是诊断ACL损伤的金标准,因此,必须确诊ACL 断裂后才能取腱。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修复前交叉韧带的损伤。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流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膝关节的 X 光、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 麻醉: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医生会在膝关节上方做一个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

4. 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医生可以观察膝关节内部的结构,包括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

5. 韧带重建:医生会使用自体或异体的肌腱来重建前交叉韧带。

首先,医生会在膝关节的胫骨和股骨上钻出隧道,然后将肌腱穿过隧道,并用螺钉或锚钉固定。

6.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用缝线关闭切口,并在膝关节上放置敷料和绷带。

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然后被送往病房。

7. 康复:术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膝关节活动和力量训练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具体流程可能因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手术前,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显微手术,主要是通过重新建造已经损伤或断裂的前交叉韧带,以恢复膝部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肌肉损伤或其他膝关节损伤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的方式,重点讨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及进展,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术后康复护理前期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1. 疼痛控制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局部冰敷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2. 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水肿,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局部冰敷、高枕头睡眠、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等。

3. 动作指导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休息,但是也需要适当进行一些动作。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术后康复动作。

手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是康复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加强疼痛和水肿的控制,逐步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适当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膝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轻度跟腱和髌骨平稳运动等。

2. 操作指导在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持续的操作指导,对运动姿势和顺序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保证患者的动作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出更好的康复效果。

3. 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疼痛在康复过程中控制不好,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导致康复失败。

因此,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疼痛防治措施。

1前交叉韧带

1前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单束),等长重建(双束)”,你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好弄反了。

单束不可能成为解剖重建,因为前交叉韧带附着点是呈脚印型的,单束的韧带止点是圆形的。

双束重建模拟前交叉韧带前内、后外两束,在附着点部也呈脚印型分布,才是解剖重建。

而且,单束重建时就提出要等长重建,在屈伸0~120度之间,重建的前交叉韧带要等长等张,才能不受到异常牵拉。

其实现在对这两种方法也没有定论,双束方法刚提出时,风靡全球,但经随访双束的患者在术后功能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反而在损伤后翻修成了问题,因为第一次手术占用的位置过大,没有办法更准确地在打骨隧道了,而且双束患者的费用也一下攀升。

所以现真正进行双束重建的医生又减少了。

从解剖上,前、后交叉韧带都可以分为2束。

既往的交叉韧带重建都是采用单束重建,由于重建结果并未达到完美,有学者怀疑是因为没有采用解剖重建,亦即为采用双束或者多束重建引起。

实验研究表明,无论前交叉韧带还是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较单束重建,在整个膝关节活动范围内能够更好地维持稳定。

但是在临床上,用4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分成2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与做成1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并无差异。

日本1学者采用6股腘绳肌肌腱分成2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优良率达到了100%。

赵金忠采用8股腘绳肌肌腱,分成2束重建前交叉韧带,97-98%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能够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

这些研究说明,原来前交叉韧带重建效果较差的原因,可能与移植物的强度不够有关。

对于后交叉韧带,目前多采用自体股四头肌腱或者异体跟腱进行双束重建。

但是临床结果较原来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结果还有一定距离。

因为涉及因素较多,近年相关解决方法正在积极探讨中。

综合各种临床报道,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率在60-85%之间。

我们认为,移植物强度不够,仍然是原因之一。

我们近2年采用三明治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短期随访优良率接近100%,正在进一步总结当中。

前交叉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新进展Anthony M. Buoneristiani, M.D.,Fotios P. Tjoumakaris,M.D., James S. Starman, B.S., Mario Ferretti, M.D., Freddie H. Fu,M.D.摘要: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骨科医生所进行的最普通的手术之一。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要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要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要点学习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这么久了,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患者的术前评估很重要。

这就好比盖房子之前得先好好看看地基咋样。

要评估患者的受伤机制、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之类的。

我理解这一步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这样才能制定出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比如说一个运动员和一个普通上班族受伤,可能在方案选择上就得有些差别。

我以前就困惑为啥要这么详细地问受伤当时的情境,后来才明白不同的受伤机制对韧带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影响很大。

学习的时候我总结了个小技巧,把患者想象成一个精密的仪器,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后的维修效果,所以术前评估一定要细致全面。

在手术过程中呢,隧道定位可是要点中的要点。

这就像是导航一样,要是定错了位,后面就全乱套了。

我记得我当时学着理解这个的时候特别头疼,那些什么股骨隧道、胫骨隧道的解剖位置老记混。

后来我就拿家里的椅子腿和桌子腿来类比,想象在上面钻洞来固定东西,这样就好记多了。

对了还有个要点,移植物的选择也很关键。

常见的有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等。

我理解选自体肌腱就像是用自己的零件来修自己的东西,可能更匹配,但是也得看患者自身肌腱的质量等等情况。

就像家里修东西,要是自己有合适的材料肯定优先用自己的。

同种异体肌腱则像是从别人那拿来合适的材料来修补,这就得多考虑兼容性。

术后康复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

这就好比汽车修好了,还得慢慢磨合。

康复计划得个性化定制,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身体状况来调整。

我在学习中发现很多时候康复没做好,会影响手术最终的效果。

我总结了一点,就是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多考虑患者的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比如有的患者年纪大恢复慢,或者有的患者依从性不好,得想办法让他们按照计划来康复。

但我也知道我理解的还很有限,还需要继续学习很多知识呢。

我参考过的资料有很多医学的专业书籍,像《坎贝尔骨科手术学》,还有一些国内外的医学杂志文章,上面都有很多实用的信息。

总之这个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要点还有很多,我也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

前交叉韧带全内技术重建的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

前交叉韧带全内技术重建的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
1、把带袢钛板(锁扣)固 定到韧带整理平台
2、将肌腱对折挂上整理平台,肌 腱尾端用缝线编织好(a.两股编成1 股;b. 两股分开编织)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3、将肌腱尾端整理到肌腱 对折里面,以便后续均匀整 理肌腱
4、将编织缝线栓到 整理平台的夹柱上。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5、使用“埋结”缝合技术,从内 到外,将肌腱尾端缝合到肌腱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
股骨侧
10mm
胫骨侧
10mm
20mm
股骨端隧道总长大于32mm
20mm
胫骨端隧道总长大于37mm
细隧道长 度7mm
5 mm
股骨端移植物长度 20mm
股骨粗隧道长度
关节腔移植物 长度25mm
胫骨端移植物长度 20mm
10mm
细隧道长 度7mm
胫骨粗隧道长度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Connaughton AJ, J Orthop. 2017;14(2):241-246.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不足: 1.潜在的移植失败率更高:雨刷效应/蹦极效应,腱骨愈合强度不足?
Connaughton AJ, J Orthop. 2017;14(2):241-246.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不足: 2.医师学习曲线长:胫骨骨道深度及方向的精确把握,要求更精确的肌 腱编织。 3.无法进行保残重建 4.费用相对较高
全内重建术后交叉韧带各项功能评分与传统重建无明显差异
Desai, V. S., et al. 2019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7(1): 2325967118820297.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要点: 1. 移植肌腱的编织 2. 胫骨骨道的建立--倒打转 3. 移植肌腱的固定—可调钛板

前交叉韧带损伤修补术的进展(完整版)

前交叉韧带损伤修补术的进展(完整版)

前交叉韧带损伤修补术的进展(完整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可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继发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

随着国内全民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提高,ACL损伤逐渐呈现高发病率、低龄化的趋势。

ACL重建术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是目前首选的ACL损伤治疗方式。

ACL重建术虽临床效果优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关节镜技术的改进、手术适应证的精选,ACL修补术作为一种生理干扰小、具有潜力的ACL治疗手段,再次成为焦点。

本文从ACL损伤修补术的历史演变、适应证、现代主要技术和局限性等方面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修补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一、ACL损伤修补术的历史演变ACL损伤最早是由古希腊人描述的[1]。

1895年,Mayo Robson报道了第一例ACL修补术,他在股骨连接部位使用猫肠线重新连接ACL两个断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显著[2]。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一期ACL修复被进一步完善,最终开放式ACL修补术成为当时ACL治疗的主流[3]。

开放式ACL修补术的早期结果令人满意[4],但中期随访即出现严重问题,5年时的再撕裂率为50%,且术后关节不稳定、再损伤、松弛发生率很高[5]。

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放式ACL修补术几乎完全被放弃,转而采用ACL重建术。

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的发展,ACL损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6],人群ACL损伤的患病率为68.6/10万,年青患者多见。

ACL损伤将导致膝关节不稳,继发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影响关节功能,远期形成骨关节炎。

ACL重建术的短期结果通常很理想,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的膝关节功能[7],但中长期随访显示,ACL重建术后发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的风险并未降低[8],大约20%至50%的患者将在10至20年内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9]。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ppt课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ppt课件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形 成的疤痕组织
Injured ACL 12
重建材料 graft
(1)自体组织 autograft : 骨-髌腱-骨复合体 B-P-B: 腘绳肌腱 hamstring 跟腱 Achilles's tendon
(2)同种异体材料 allograft:
(3)人工材料 Synthetic material: 有Leeds-Keio人工韧带,Kennedy LAD等
49
术后可出现的并发症
1. 关节肿胀或血性关节炎;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 3. 感染; 4. 髌骨骨折、股骨髁骨折,髌腱断裂、
髌腱挛缩、髌尖疼痛、髌骨关节症 状; 5. 膝关节粘连。
50
前交叉韧带双股重建
51
解剖基础
胎儿膝关节 显示:两个 功能束(AM, PL) LFC为股骨外 髁
活动支架 目的: 防止早期重建韧带损伤、断裂 伸直固定3周
46
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切取骨—腱—骨复合体时可出现骨 折、髌腱损伤、髌腱附着部损伤;
2. 术中要注意切取髌骨骨块的长度和 深度;切取髌腱时要注意其走行方 向,防止附着部的损伤;
3. 修整骨块时要防止其破损或坠落到 地上。
47
制作骨道注意问题
25
AB/AC平均为44%
AB/AC平均为45%26
在导针引导下制作胫骨骨道 the tibial hole is drilled
测量套管: Ø=7,8,9,10,11,12 mm 套管内径=钻头直径=髌
腱标本直径
27
在导针引导下制作胫骨骨道 the tibial hole is drilled
the hole is inspected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全解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运动时,尤其是方向快速变化和跳跃时,多见于足球、篮球、曲棍球等剧烈运动中,可单独损伤,多常与膝关节其他静力结构(如侧副韧带或后交叉韧带以及半月板)同时发生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可以总结为4点:1.膝关节受力外翻外旋;2.膝关节受力内翻内旋;3.胫骨受力内旋时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可造成前交叉韧带在股骨内髁前方撞击并造成韧带撕裂;4.身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向后摔倒,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护性直立,相对于股骨向前推胫骨,可造成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1临床表现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患者有急性膝关节受伤史,损伤时可感关节内有组织撕裂感或撕裂声,继而产生疼痛,肿胀,不能活动和步行,主要表现为关节大量积血,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触痛。

慢性ACL功能失衡,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膝肌肉萎缩、骨关节炎和关节功能减退。

2康复评定1.手法检查方法有3种:①前抽屉试验:向前活动度加大为阳性,超过5mm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

②Lachman试验:注意移动的程度,超过了5mm为阳性。

③轴移试验:前交叉断裂时,股骨即移向后方,此时给以轴向加压及外翻应力,连续作屈伸动作时,膝关节近伸直位时出现半脱位,屈膝时复位即为轴移试验阳性。

2.等速肌力的腘绳肌/股四头肌(H/Q)比值:以H/Q比值>85%作为恢复运动。

3.关节活动度的测定:4.疼痛评定通常采用VAS法评定疼痛的程度。

5.前交叉韧带重建(Noyes评分):Noyes评分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症状等级量表、运动能力等级量表、功能评价和最终等级量表。

6.MRI检查可以显示前交叉韧带是否有断裂,断裂的部位以及断裂的类型,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作膝关节镜以明确诊断。

临床治疗小部分的ACL部分断裂可行保守治疗,内翻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4~6周,辅以药物和理疗等,强调下肢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股四头肌等肌肉的萎缩;超过50%的ACL部分断裂的主张在关节镜下做韧带缝合术,再石膏固定3~4周;完全断裂的不满两周的应手术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讲解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讲解

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效果、及可能造成的后遗症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正规的术后康复 训练后,疗效良好,可以恢复大部分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 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若失去了早期修复的机会,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 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加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的 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韧带重建方法很多, 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不能完全恢复原韧带的功能,常遗留不同 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许多患者被迫因此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 术。
四、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何治疗
前交叉韧带里面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来源主要是由关节囊内 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 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 在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的断裂,经常是通过保守疗法或者是韧 带重建手术来进行治疗的。
保守治疗:用支具制动、消炎阵痛药物、物理治疗、加强肌力训练; 手术治疗: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目前最佳的外科手术。自体、异体髌 腱和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为最常用的3种方法。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进展到第五阶段的标准:
1.增强力量,耐力
2.开始准备功能活动
3.股四头肌力量达到健侧65% 腘绳肌力量达到健侧94%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第五阶段锻炼方案: 1.适应性训练:功率自行车
5.力量和协调性训练 3.平衡和稳定性训练: 平衡训练、跳上跳下练习, 侧向跨跳练习;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绕环练习 ② 侧方移动训练 ③ 侧向跑或向后跑,垂直跳,跳绳, 8字形 跑,急停急转训练 ④ 可训练专业性的体育活动
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

前叉韧带重建术课件

前叉韧带重建术课件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钻取骨隧道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植入与固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关键—等距重建
等距重建的含义
ACL等距重建是指在整个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将会保持不变。 ACL生理特性等距位置是指在整个膝关节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在1~3mm范围内。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在体育锻炼、交通意外中,膝关节韧带很容易损伤。 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即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稳感、错动感,后期严重的可继发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ACL的解剖
Norwood and Hughston(1980)将ACL分为 三束,i.e.前内侧束,中间束与后外侧束。
ACL的生理作用
限制胫骨前移 限制过伸 限制内外旋活动 限制内外翻活动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材料:阔筋膜、髌韧带、腘绳肌等 异体材料:同种异体骨-腱-骨与肌腱 人工材料:永久性假体韧带、韧带加强物、组织内生性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肌腱——强度高、刚度大、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公认为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准”,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易发生骨折和术后髌前疼痛等并发症。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人工材料——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手术入路及清理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 是人体关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持身体在不同运动中的动作。

然而,由于运动损伤、事故或其他原因,ACL 可能会受到损伤或撕裂,导致疼痛和运动功能受限。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ACL重建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症状、测试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评估有助于医生判断ACL损伤的程度,并确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ACL重建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

医生会在膝关节进行小切口,通过关节镜插入器械来进行手术。

首先,医生会清除断裂的ACL残余组织,然后准备骨块来作为新的韧带。

通常,医生会选择采用腘绳肌腱、腓骨肌腱或人工韧带等来进行重建。

接下来,医生会将新的韧带植入膝关节的骨块中,然后使用钉子、螺丝或其他固定物将其固定在骨头上。

这样,新的韧带将逐渐生长并与周围组织结合,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并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

这通常包括佩戴石膏或支架来保护膝关节、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加速康复过程,并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

康复过程ACL重建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患者需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训练,以加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此外,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各种运动活动的强度和范围。

重建后的膝关节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但个体康复情况因人而异。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而某些特殊情况下,康复期可能超出预期。

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安全的手术。

然而,像任何其他手术一样,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神经血管损伤、膝关节僵硬、骨折或固定物松动等。

因此,在接受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

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ACL损伤的方法,可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骨隧道定位方法

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骨隧道定位方法

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中一条位于膝关节内部的重要韧带,它起着稳定膝关节和防止关节扭伤的重要作用。

当ACL遭受损伤时,常常需要进行重建手术来恢复其功能。

在ACL重建手术中,胫骨骨隧道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1. 胫骨骨隧道定位的重要性在ACL重建手术中,胫骨骨隧道的位置决定了ACL重建后韧带的张力和稳定性,因此胫骨骨隧道的准确定位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过大或过小的骨隧道位置都会影响ACL重建后的功能,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2. 传统的胫骨骨隧道定位方法传统的ACL重建手术中,胫骨骨隧道的定位通常借助X光透视和外部解剖标志进行。

在手术中,外科医生通过X光透视来估计胫骨骨隧道的位置,然后通过解剖标志来确认位置。

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易受外部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3. 现代的胫骨骨隧道定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现代ACL重建手术中,常常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和导航系统来帮助确定胫骨骨隧道的位置。

这些系统能够利用患者的CT或MRI影像数据,精确地规划出骨隧道的位置和角度,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可以通过这些系统来引导工具,精确地实施骨隧道的定位。

4. 不同的定位方法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和导航系统的ACL重建手术,可以更精确地确定胫骨骨隧道的位置和角度,有助于减少手术操作的人为误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进行特殊化手术的患者,如儿童或运动员,采用现代的定位方法更能满足手术的个性化需求。

5. 总结胫骨骨隧道的准确定位是ACL重建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传统的定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现代的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和导航系统能够帮助外科医生更精确地确定骨隧道的位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选择合适的胫骨骨隧道定位方法对于ACL 重建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6. 现代技术的优势现代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和导航系统在ACL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

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
及时提供。
03 手术过程与操作要点
消毒铺巾及体位摆放
01
02
03
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 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铺巾
在消毒后,铺设无菌手术 巾,以保护手术区域免受 污染。
体位摆放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并 根据手术需要调整膝关节 角度,以便医生进行手术 操作。
关节镜检查与评估损伤程度
VS
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用抗凝药 物预防血栓形成,密切观察下肢肿胀、疼 痛等症状。
关节僵硬风险及预防措施
关节僵硬风险
术后长期制动或康复训练不当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预防措施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避免长时间制动。
其他可能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1 2
操作要点
在韧带重建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掌握手术技巧,确保韧带 重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和 神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节腔内冲洗与缝合处理
关节腔内冲洗
在手术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清除手术残留物和血液。
缝合处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处理,确保切口愈合良好。同时,还需要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术后出血和肿胀。
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
演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手术简介与背景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手术过程与操作要点 • 术后护理与康复计划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01 手术简介与背景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 之一,负责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 移。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概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 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

因此,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ACL需要进行重建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在ACL重建手术中,依据重建材料划分,重建ACL的方法可分为自体组织重建ACL、同种异体组织重建ACL,以及人工韧带重建ACL。

二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三器械准备1.韧带重建器械。

2.关节镜器械。

3.固定钉。

四适应证ACL损伤患者,只要没有发生骨性关节炎,都可考虑做韧带重建术。

五手术方法1.自体�N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已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TB)重建ACL失败者、有髌股关节疾病而欲避免加重症状者、对术后的美观要求较高者、因经常跪地工作(如地毯工、木匠等)而要避免膝前痛和跪地痛者,以及髌腱短、有损伤或有病变者。

2.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这是经典的韧带重建方法。

特别是全身性韧带松弛的患者相对禁忌采用HT重建ACL,而BTB钢度较大,如果必须采用自体移植物重建ACL的话,BTB是最佳选择;对于合并有膝关节后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也不宜采用HT进行重建ACL,因为�N绳肌是膝关节后内侧的动力性稳定结构,采用HT重建ACL会进一步损伤膝关节后内侧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采用BTB进行重建。

3.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同自体重建相比,优点就是不需要取自体的肌腱。

缺点是可能排异,价格较贵。

在没有自体韧带可供取材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六并发症1.感染2.韧带松弛七术后护理1.股四头肌锻炼宜早期进行,有利于消肿和减轻肌肉萎缩。

2.肢具固定:是否采用肢具主要取决于手术方法,应听取主刀医生的意见。

3.负重:负重开始时间取决于是否同时存在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并进行了相应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详解

前交叉韧带重建详解
受) • 髌骨松动 • 主动屈曲/辅助下主动伸直90 °—0 ° • 直腿抬高(各方向、支具)
晋级标准
• SLR时无股四头肌迟滞 • ROM达0 °—90 ° • 患肢单侧负重时无疼痛
术后第二阶段(2-6周)
• 目标
• ROM达0 °—125 ° • 髌骨活动良好 • 肿胀轻微 • 恢复正常步态 • 无痛迈上20CM台阶
• 目标
• 恢复正常ROM • 患肢无痛迈下20CM台阶
• 注意事项
• 避免疼痛 • 避免跑和运动训练
治疗措施
• 渐进性静蹲练习 • 开始迈下台阶练习 • 蹬踏练习 • 弓步练习 • 90-40等张伸膝(闭链优先) • 本体感觉训练(干扰)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术后第一阶段(0-2周)
• 目标
• 强调完全被动伸直 • 控制疼痛、肿胀 • ROM达0—90° • 渐进性负重
注意事项
° • 避免热敷
治疗措施
• 垫毛巾卷伸展练习 • 股四头肌再训练(EMS) • 渐进部分负重训练(支具锁定、扶拐、耐
治疗措施
• 支具角度0 ° —50 °时渐进负重(可耐受) • 步行无疼痛时,去除拐杖 • 标准自行车练习(ROM>115 ° ) • AAROM练习 • 主动伸膝至40 ° • 本体感觉训练
晋级标准
• ROM达0 °—125 ° • 步态正常 • 可以迈上20CM台阶 • 髌骨活动度正常
术后第三阶段(6-14周)

手术讲解模板: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课件

手术讲解模板: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课件
41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注意事项:
7. 如 果 切 取 肌 腱 长 度 <18 cm, 宜 再 切 取 股
薄肌肌腱,组成四股肌腱进行重建,不要 勉强用两股半腱肌肌腱,以确保膝关节稳 定性。
42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注意事项: 8.术中尽量保持屈膝位, 以减小胭窝的张 力,防止血管神经损伤。
46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术后处理: 3.术后膝关节活动支具保护3个月,主动 进行股四头肌训练。3周部分负重。
47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术后处理: 4.术后5~8周重建的组织最薄弱,避免剧 烈活动。
48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术后处理: 5.8周可完全负重并过伸及下蹲训练,术 后6~8个月恢复体育运动。
1
26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手术步骤: .5mm, 用关节镜确认骨道后壁的完整性。 其标记点在过顶位置前方6.5 mm, 冲洗并 清理关节内的骨屑,隧道备用。
27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手术步骤: 10.55. 胫骨骨道制作
28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19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手术步骤: 。髌骨-髌腱-胫骨移植物的大小恰好通过 10mm圆筒状测量器。在髌骨块和胫骨结节 骨块各钻两个孔,在孔内穿5-0缝线,用 带色缝线标记移植物备用。
20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手术步骤: 10.33. 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材料的切 取
29
手术资料:膝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手术步骤:
入导针。
10.66.PT-B 移植物的植入与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解剖
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 功能: ➢ 防止膝过伸 ➢ 限制胫骨前移 ➢ 限制胫骨内外旋活动 ➢ 限制胫骨内外翻活动
相关生物力学
膝关节功能性活动角度
正常步行:67° 坐位:45 ° 上下楼梯:90 ° 跑步110 ° 半蹲:125 ° 深蹲:135 °
常见的移植选择
自体移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 康复治疗
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朱锦杰
内容概要
流行病学 相关解剖 相关生物力学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后评估 手术后康复治疗
流行病学
在美国前交叉韧带( ACL)损伤的发生率 达到了1/3000,多发于15-25岁
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比例更高 每年大约有15W的患者 由于ACL损伤而接受重建手术
ACL重建后的康复目标
控制症状和体征:疼痛、水肿 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恢复正常的肌肉力量 恢复损伤前的活动和运动水平 防止再次损伤
ACL重建后的康复治疗
Ⅰ期(术后1--3周):保护期 Ⅱ期(术后3--8周):控制下活动 Ⅲ期(术后9--12周):力量恢复期 Ⅳ期(术后4-6月):运动功能恢复期
术后1—7天
➢ 抬高患肢、冰疗、加压包扎等 ➢ 髌骨的被动活动 ➢ 不负重状态下的膝关节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练习 ➢ CPM ➢ 腘绳肌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协调性收缩) ➢ 肌肉神经电刺激:股内侧肌 ➢ 被动伸膝,腘绳肌牵伸
Ⅰ期:保护期
术后7—14天 ➢ 直腿抬高
➢ Wall slide ➢ 不同角度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使用腋拐或助行器站立及步行训
Ⅱ期康复治疗
患者主要问题: ➢ 关节活动度受限 ➢ 肌力不足 ➢ 不能独立步行 ➢ 轻微疼痛:不能跑步,跳跃等 目标: ➢ 膝关节全范围主动活动 ➢ 单腿下蹲至90° ➢ 坐站转换时平均分配体重 ➢ 站立达1小时 ➢ 独立安全稳定步行
Ⅱ期康复治疗 术后4-6周
功率车 关节松动术 跑台上进行步态训练
肌力训练:股四头肌,腘绳肌等 上下阶梯训练 可全部负重后进行平衡训练
Ⅱ期康复治疗 术后7-8周
0—90 °伸膝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关节松动术 本体感觉训练
Ⅲ期:力量恢复期
时间:术后9—12周 进入Ⅲ期康复标准: ➢ 膝关节全范围活动
Ⅲ期:力量恢复期
患者主要问题: ➢ 肌力不足 ➢ 平衡及本体感觉障碍 ➢ 不能参与运动 • 目标: ➢ 所有主要肌肉肌力正常
➢ 髌韧带 ➢ 半腱肌 & 股薄肌 ➢ 髂胫束
异体移植
ACl重建术
ACL重建后的评估
生命体征 手术状况 手术前功能状况 相关病史:外伤史,手术史等
ACL重建后的评估
下肢血循 疼痛 水肿 主动膝关节活动度 肌肉紧张程度 肌肉力量:双上肢,健侧下肢;腘绳肌等 转移能力 步行能力,步态等
练பைடு நூலகம்耐受量负重) ➢ 髋关节抗阻运动:外展,内收,
后伸等 ➢ 髂胫束牵伸
Ⅰ期:保护期
术后14—21天 ➢ 半蹲至45° ➢ 踝关节抗阻训练 ➢ 俯卧屈膝:主动,被动 ➢ 伸膝训练(leg press)
Ⅱ期:控制下活动
时间:术后4—8周 进入Ⅱ期康复标准: ➢ 主动屈膝达90° ➢ 全范围伸膝 ➢ 疼痛和水肿减轻并得到控制
Ⅰ期:保护期 康复治疗
时间:术后1—3周 患者的主要问题: ➢ 术后水肿 ➢ 术后疼痛 ➢ 关节活动度限制 ➢ 肌力下降 ➢ 转移及活动限制
Ⅰ期:保护期 康复治疗
目标: ➢ 控制水肿和疼痛 ➢ 可完成直腿抬高 ➢ 伸膝0°(全范围伸膝) ➢ 屈膝至90° ➢ 独立转移 ➢ 患者耐受量负重
Ⅰ期:保护期
Levangia P, Nokin C, Joint structure & function:403-405
Maxey L and Magnusson J(2001), Rehabilitation for the Posts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 206223
Thank you
相关生物力学
Ⅲ期:力量恢复期
单腿下蹲 腘绳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 步行耐力训练 侧方步行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Ⅳ期:运动功能恢复期
目标:加强肌肉力量,运动耐力,本体感 觉和灵敏性的训练
治疗:
➢ 大跨步 ➢ 折返跑,“8”字跑等 ➢ 跳跃练习 ➢ 独立上下楼梯练习
参考文献
Akin K, Handbook of orthopedic rehablitation:194-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