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遥感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遥感概念及特点。
答:概念:为了某种目的,采用不接触目标物的记录器,收集其信息并对其进行探测、识别、分类、判读和分析的过程;
具有动态(where、when、what)、宏观(全天候、全天使、全球)、准确(高空间、高光谱、高时空分辨率)、系统(大小卫星、航天航空、技术与应用)的特点。
2.遥感平台、传感器的概念、功能和种类
答:遥感平台是指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和记录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能量的遥感仪器,通常安装在遥感平台上。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分为成像方式和非成像方式两类。
3.遥感技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功能是什么?
答:遥感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传感器,用来远距离感测和记录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能量。
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接收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所获取的胶片和数字图像,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校正处理。
遥感图像判读和应用:将遥感图像光谱信息转化为用户的类别信息,也就是为了应用目的和要求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和解译。
4.遥感影像的优缺点
答:优点:动态、宏观、准确、真实客观、可数字化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可以不断的更新,具有时需性,便于现地找点。
缺点:无境界线、无属性、坐标、不能标明地类。
5.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答: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遥感对于检测各种环境变化,如城市化、沙漠化、土地退化、盐渍化、环境污染问题都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发展趋势: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微波遥感、高光普遥感迅速发展;遥感的综合应用不断深化,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
6.天然遥感与人工遥感
答:天然遥感:自然界中依靠独特的生体特征,以不接触目标物的形式,收集其信息并对其进行探测、识别,比如蝙蝠、海豚等动物;
人工遥感:为了某种目的,采用不接触目标物的记录器,收集其信息并对其进行探测、识别、分类、判读和分析的过程;
7.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答:传感器只能被动的接收地物反射的太阳辐射电磁波信息进行的遥感为被动遥感;
传感器本身发射人工辐射,接收地物反射回来的辐射,这种探测地物信息的遥感即为主动遥感。
8.航空.航天.地面遥感概念及特点
答:航天遥感:在航天平台上进行的遥感为航天遥感,其中航天平台有火箭、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这样的遥感一般在海拔高度150km 的空中;
航空遥感:在航空平台上进行的遥感为航空遥感,航空平台包括飞机和热气球,以飞机为主,海拔在12km以下的空中;
地面遥感:平台处在地面或近地面的遥感,一般只作为航空、航天遥感的辅助手段,它采集的数据细致准确、但面积小不灵活。
9 遥感影像和地图的不同之处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①表现地物的形式不同:地形图利用各种规定的地物、地形符号、注记、等高线表示地物;航片由地物影像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纹理表示地物。
②表示地物的内容不同:地形图可表示航片影像表示不出来但又有重要意义的地物情况,如境界线:国界、省界、县界、乡界等;航片影像则直观、真实的表现地物拍摄时的情况。
③投影方式不同:航片是中心投影,地形图是垂直投影,有投影距离、投影面、地形起伏差别。
第二章
1.电磁波的概念
答:电磁波是振荡的电磁场在空间传播。
2 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了解)
答: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它周围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又能激发磁场,是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
3 电磁波物理量与传递信息的关系
答:电磁波波长确定物体的颜色,传播方向、振幅、偏振面确定空间位置和形状。
4 电磁波的特性(了解)
答:是横波、叠加原理、相干性与非相干性、衍射与偏振、波动性、粒子性、
波粒二相性。
5 电磁波谱
答:不同的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制成的图表即为电磁波普。
6 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哪些?各有哪些特
性?
答:紫外线(0.3 - 0.38um),主要用于测定碳酸盐分布,对水面漂浮的油膜比对周围的水反射强烈,因此常用于对油污的检测。
可见光(0.38 –0.76um),最常用的电磁波段,人眼对其有敏锐的感觉,成像方式多样,探测能力高。
红外波段(0.76-1000um),其性质与可见光类似,又称光红外,用于探测物体的热辐射能量,最大特点是具有昼夜工作的能力。
微波(1-1000m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影响,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穿透力,又能夜以继日的工作。
7 反射系数与地物反射波谱曲线的概念
答:反射系数是指地物反射能量站总入射能量的百分比。
地物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叫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8 物体表面类型及其反射规律
答:物体表面相对波长是光滑的就会发生镜面反射,即入射光是平行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传感器只有在反射线方向才能接受到电磁波;
表面如果相对于波长是粗糙的就会发生漫反射,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其任何方向的反射辐射亮度都是相等的。
实际地面反射:平行入射时,各个方向都有反射能量,反射辐射亮度与方向有关
9 辐射体的类型及辐射规律(了解)
10 太阳电磁辐射、地球电磁辐射的规律(了解)
1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答:大气主要是由许多种气体和悬浮的微粒混合组成。
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地面、航空遥感工作层;平流层:底部为航空遥感工作层;中间层;电离层:陆地卫星活动层
12 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答: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辐射的方向造成能量衰减,主要发生在可见光波段;大气的吸收作用,将部分电磁辐射吸收转化为热能,使电磁辐射减弱,主要发生在紫外和红外波段,此外还有反射、折射、透射会引起辐射的失真。
13 散射的概念、类型以及对遥感的影响和消除方法
答:概念:太阳辐射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微粒相互作用,改变辐射的方向造成能量衰减。
瑞丽:散射粒子直径<电磁波长;晴天;使图像模糊;(加黄色滤光镜;
辐射校正)
分类:米氏:粒子直径≈波长;阴雨天;(避开)
非选择性:直径>波长;沙尘天气;(避开)
14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吸收和散射,从而减弱了辐射强度。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常用的大气窗口有,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近中红外、远红外和微波窗口。
15 植被、土壤、水、雪、岩石的光谱特性
答: 4植被其光谱具有明显特点,并完全随着波长变化而变化。
4.1可见光波段
①各种色素是支配光谱响应的主导因素,但是叶绿素的作用占主导地
位。
②植被具有三种色素:黄色素-叶红素和叶黄素,吸收蓝光区;绿色素-
叶绿素吸收蓝光区;红色素-花青苷吸收红光区,因此,植被表现绿色。
③当植物衰老时,叶绿素消失,叶黄素起主导作用,植被表现黄色。有
些植被叶绿素减少,花青苷却大量增加,植被因此表现红色。(P3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