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艺术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自然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然而二者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奇妙的关系。
自然作为我们生活的基础和创作的源泉,对艺术的启发和影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并思考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的美赋予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自然是充满美感的源泉,它的壮丽和多样性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
无论是雄伟的高山、流淌的江河,还是秀丽的花草、细致的昆虫,自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美。
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等元素。
例如,印象派画家梵高受到夜空中星星的点点闪烁所启发,创作了《星月夜》这一令人陶醉的作品。
二、自然的变化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自然世界充满了各种变化和演化,这也成为了许多艺术作品的主题。
从季节的轮回到云雾的变幻,自然界的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无限的创作可能。
例如,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富士山》系列作品中,通过不同的季节、天气和视角呈现富士山的多变面貌,以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
三、自然的规律启示了艺术的构成原理自然界存在着种种规律和原理,这些规律的存在为艺术的构成提供了指导。
例如,黄金分割原理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比例关系,它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
艺术作品中的构图、形态和色彩运用等都可以受到自然界规律的启示和引导。
古希腊的建筑师们就深受自然的规律所影响,他们将自然界的比例和几何形态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了如帕台农神庙等令人惊叹的作品。
四、自然的独特性激发了对艺术的审美感受自然界的独特性使得人们对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感受。
自然的奇特形态、丰富色彩与人类审美的共鸣相互作用,为艺术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例如,蜂巢般的大自然现象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运用,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解构和变形,呈现出富有韵律感和美感的作品,这也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审美观念。
达芬奇的语录艺术源于自然卓越超越自然
达芬奇的语录艺术源于自然卓越超越自然达芬奇的语录:艺术源于自然,卓越超越自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技巧和创造力,更彰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达芬奇始终坚信,艺术的灵感源自自然,而只有超越自然,才能达到卓越。
第一部分:艺术源于自然对达芬奇而言,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师。
他相信,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艺术家可以汲取灵感,创造出真实而美妙的作品。
达芬奇经常在田野和山林中观察动植物,绘制素描,以捕捉自然界的细节和运动。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自然的深入学习和观察,艺术家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再现。
达芬奇对于光影的表现尤为重视。
他通过研究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掌握了画面中的明暗变化。
他的作品中,光与影的对比营造出了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观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画面中的场景。
达芬奇的光影表现方式成为了后来艺术家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此外,达芬奇还非常注重解剖学的研究。
他通过解剖人体,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肌肉运动,从而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他的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栩栩如生。
他在绘制肌肉和骨骼时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的作品独具一格,充满了生命力。
第二部分:卓越超越自然虽然达芬奇尊崇自然,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对自然的再现。
他相信,艺术应该超越自然,创造出更高级、更完美的形象。
达芬奇对于构图的研究十分深入。
他探索了各种对称、比例和线条的组合方式,以产生更具吸引力和和谐感的画面效果。
他的作品中运用了黄金分割等原则,构建了完美的比例关系。
这些构图原则的运用使得达芬奇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加舒适和平衡。
达芬奇尝试运用透视来创建画面的远近感。
他发展了一种新型透视系统,称为"空气透视",从而使画面中的物体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
他通过精确的透视绘画,使观者感受到了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达芬奇还尝试了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他探索了油画的使用,通过油彩的特性来实现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例子
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例子
1、《水形物语》这部奥斯卡奖13项提名的电影,确实觉得非常过瘾,能够写得出来这样剧本的编剧可能大有人在,但是能够搬到大银幕上面,而且能够让观众觉得非常有深度,甚至是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它,真的不是一般的功夫,果不其然,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奖。
2、儿童绘画,特别是一些教创意绘画的老师,极大地夸大了现有的物体,例如画叶子的叶子,但是叶子的形状可以在现实中找到。
3、教孩子画太阳,有些带着笑脸,一些小动物,有些拟人化。
现实中有这样的事情吗?不,但是我们可以在绘画中反映出来。
叶子必须是绿色,天空必须是蓝色。
颜色?不,这是生命之上的艺术。
如下图所示,蘑菇在现实中如何具有面孔,但它们可以出现在绘画中!
4、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想象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但如果他缺乏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创作不出《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这些千古名篇的。
5、黄庭坚有一个著名的著作理论:“于瑜住在开元寺的伊斯堂,看到山川。
每次在其中种草,他似乎都得到了山川的帮助。
”可以看出,黄庭坚也从自然中受益。
宏伟美丽的大自然总是唤起人们的心灵。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接受和渴望美的能力。
陶立基于社会现实,树立了精神。
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不能脱离社会。
我们心中应该有一些避难所和毅力,但社会的磨练也极为重要。
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以实现“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艺术起源于模仿说
艺术起源于模仿说艺术起源于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他认为人的主官感觉和思想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赋予的,而是从客观事物的“影象”中产生的,人的许多行为和创作是从对自然地摹仿中来的。
他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所为小学生。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其后的亚里士多德则照样首先肯定人类的“摹仿本能”,并进一步把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都断论为“摹仿”,一方面是人类有摹仿的天性,另一方面这种摹仿活动又能引起人的快感,于是由此产生了艺术。
他还进一步推论,艺术活动中的不同门类,是由于摹仿的对象、摹仿的媒介和方式不同而形成的。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猜测,如“师蜘蛛而结网”(《抱朴子》)、“作律,有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吕氏春秋》)。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
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为什么说中国园林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
首先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而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地对其加以改造,调整,加工,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
“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在园林的筑山理水以及植物配置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筑山:是历来园林建造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
也就是推筑假山。
这种特殊的技艺叫“叠山”,江南地区称为“掇山”。
匠师们用不同色泽,质地,纹理的石材,以不同的堆叠风格形成许多流派。
但是不管在筑山的时候,是截取真山的一角,还是募拟真山的全貌,都是在小范围小尺寸内创造出峰峦万千的形象。
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对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高于自然的特点,也就是得之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有句诗可以帮助你理解“一拳则太华千寻”,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这也表达了以人造小范围的景观表现出,或者是引发人们对于太华千寻的联想。
理水:也是是景观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既有静止的美,也有动态的美。
是最活跃的一个因素。
山嵌水抱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这也反映了阴阳相生的辩证哲理。
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在园林中,不管是人工开凿水体还是对原有水体的改变,都无比要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哪怕再小的水面也做到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写仿天然水体的面貌。
也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
植物配置:园林内植物配置姹紫嫣红,但都是以树木为主调。
因为翳然林木最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丰富繁茂的生态。
栽植树木往往三株五株,古干老树而予人葱郁之感。
也就是运用少量的树木来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通过高度精炼和艺术抽象来规划树木的栽植。
而且,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香,色而拟人化。
被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中显示其象征寓意。
最为常见的便是“岁寒三友”以及荷花梅花等等。
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来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
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以大中见小。
5.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
《连续纹样的应用》学案一、什么是连续纹样1)连续纹样是根据条理与反复的组织规律,以单位纹样做重复排列,构成可无限循环的图案。
连续纹样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用美丽的花纹、多样的组合排列方式,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2)连续纹样的特点:秩序美、装饰美、节奏美。
舞蹈纹彩陶盆(新时器时代)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口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
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
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
在这里,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纹样的造型:舞蹈纹彩陶盆内侧以五人一组的纹饰做装饰,人物手拉手呈重复排列状,连续循环的形象形成协调一致的秩序美。
艺术表现:舞蹈纹在四坝文化中的再现,说明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远古文化中有着顽强的生命活力。
这种画面在彩陶花纹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再现了该地区远古居民精神生活的一个层面,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
表达了欢乐的主题。
并暗示我国西部氏羌系统从很早起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一传统经久而不衰,一直保持到今天。
2)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二、二方连续纹样1)是指一个单独纹样(一个纹样或两三个纹样相组合为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成纵式或横式的带状纹样,也叫做花边纹样。
2)二方连续的骨式二方连续的骨法很丰富,它的基本排列骨式可分为:不同的排列骨式能形成各种奇妙的效果,是连续纹样变化丰富,美妙无比。
练习:二方连续骨式判断。
人美版(杨力主编)七年级上册美术《5.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一等奖课件)
五、课后拓展
美丽纹样带给我们美好而丰富的内心感受,并 给人带来美化生活的灵感。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善于用大自然的图形设计美 丽纹样,美化我们的生活。
一、什么是纹样
彩陶瓮 新石器时代
敦煌莫高窟 第249窟藻井 西魏
仔细观察,敦煌藻井中表现了哪些自然景物?除此以外 你还有什么发现? 敦煌藻井以其绚丽的纹样和迷人的色彩,显示出装饰艺术 之美,是敦煌艺术的精华之一。
莲花
水涡
莲花
火焰 忍冬(一种植物,由于越冬 不死而被赋予一定寓意,用 于佛教装饰)
纹样即装饰花纹,主要题材为自然景物和各 种几何图形,表现手法多样。
彩陶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
变体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纹样分析
自然形 几何形
知识迁移
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弧边三角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纹样 新石器时代
蝉纹 商或周代
藻井纹样 唐代
藻井纹样 唐代
二、纹样的形式
(二)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将一个单独纹样作为一个单位纹样有
规律地进行重复和排列,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 环排列成横式或纵式等的带状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方法, 也叫做花边纹样。
我们已经学习过的
《线条的表现力》:了解了曲、直、粗、细、 流畅、顿挫的线条 《绘画的构图》:了解了安排和处理形象的位 置和关系 《扮靓生活的大自然》:了解了归纳色彩的方 法。
自然中除了有色彩还有多种美丽纹样,如何把学 到的知识有机运用到我们的设பைடு நூலகம்作品中呢?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七年级上册
盆景欣赏与制作技巧
盆景欣赏与制作技巧一、源于自然-巧夺天工盆景是大自然中奇古老树,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
创造盆景,首先必须收集素材,使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再现”可言。
所以,学习自然是创作的前提。
既是创作,就不是照相式的“缩影”,不是大自然的照搬、照抄。
在盆景创作中必须运用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等手法,才能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大自然。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才能使源于自然的盆景,高于自然,巧夺天工。
盆景工作者只有通过对景物作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捕捉特点才能达到创作时胸有成竹,如探囊取物。
春夏秋冬、朝夕晴雨、变化万千。
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或老态龙钟,或生意盎然,或婀娜妩媚;竹的潇洒,松的刚劲,桂的香韵、海棠的妩媚;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
对每一素材,只有体察入微,抓住特征、神情、态势,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使创作题材丰富多采,形象构图优动人。
立意新奇,才能“应物象形、随类传彩”,使作品不仅“形似”且要达到“神似”,使其生动感人。
二、创造意境-突出主题盆景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意境。
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意境高雅新奇,则气韵生动,耐人寻味。
“景无险夷”,刻板老套,就平淡无奇。
中国盆景,自唐、宋以来,十分注意意境创造。
每一新作都富于新意,别开生面。
这一优良传统,应很好继承发扬。
盆景的意境创造,不仅在动手之前要匠心独运,仔细推敲,蕴酿主题,即所谓“意在笔先”。
而且立意还要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因材取意,即所谓的“笔到意生”。
因为盆景材料不能象笔墨那样,可由画家随意挥洒,而必须照顾盆景材料的自然美态,所以,把意境创造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才能使之达到完美境地。
选材是为突出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树桩盆景而论,不仅要注意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生相”、“体态”。
树种选择,要求具有树蔸(指根颈膨大部分)怪异,树根易蟠易露,树干耐蟠耐剪,枝细叶密、花果香艳、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移栽等特点。
关于“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思考
感受。 更 多的 表 达 自已的 主观 思想 。 当代 的 画 家应 该 在 追 求把 握 自然规 律 性 的 同时 , 更加 突现 其 绘 画 的本 体 性 。 在
已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 最后 巨作 《 睡莲》 I 掏壁画 中, 能充分显现出他的“ 道法 自然 ” 之妙处 : 一 切都成竹在胸。 尽兴尽 隋地任意挥洒 , 仿佛 睡莲与他 同体 , 此时他 已成为 主宰艺术与 自然沟和融化的上帝! 画面上 , 自信老道 I 各 种色线笔触 凉人的潇洒而又飘逸 ,塑造主客观物象 只求 光色传神 . 一切均处于似与不似 间的神似之中 ! 他已完全 沉浸在一种更具精神性绘画本体语境 的享 乐世 界里 。用
“ 师 法 自然 ” 中求 得 “ 道” . 从 而 升 华 为“ 道 法 自然 ” 。
品充满着美好与理想的生命力 ,创造 了一种诤 『 青 画 意般 的超凡境界 。 进入 1 9 世纪 中后期 ,法 国印象 主义画派开始兴起 。 画家们更热衷于对大 自然中光与色的研究和表达 .油画 写生更强化视觉效果的表现和主观感受 的追 求。其代表 画 家莫 奈 ( Mo n e t , 1 8 4 0 — 1 9 2 6 ) 从 早年起 就认 真地 向大 自
关键词 : 师 法 自然 道 法 自然 精 神 性 绘 画本 体 语 言
自古 中国的画论 中就推崇艺 术要“ 师法 自然 ” 和“ 道 法 自然 ” 。早 在唐代张彦远 的《 历代名画记 》 中就提 出了 “ 外师造 化 , 中得心源 ” 的艺术观念 , 追 求以大 自然 为师 , 在学 习大 自然 中得到感悟 ,产生艺术创作 的灵感和 表现 形态 。 使自已的心能融会于山水之间 ; 在清代的大画家石 涛也曾说过 “ 搜尽奇 峰打草稿 ” 的著名话 旬 . 要求画 家应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有:
1.源于自然,胜于自然中国的园林常常利用自然的名山大川作为原型来建造,同时加以提炼,通常以艺术和自然风景为主题,以山水地貌作为构景要素,配以树木植被作装点而成。
2.做到自然美和建筑美的统一中国园林在处理建筑和自然景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园林中总要把小山、流水、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突出和谐、互补的--面,避免相互对立、排斥的一面,使建筑美和自然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中国的园林创作,常常蕴含着古人的诗文、画作中的一些境界,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让整个规划设计都有着文学艺术的结构,使得园林作品从总体到]局部,都有着浓郁的诗话情趣。
4.步移景异“移”和“景”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艺术的创造力景观设计师在园林中享受着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并以此来唤起参观者的喝彩。
制作压花团扇的软文
制作压花团扇的软文
源于自然的艺术灵感——复古压花压花团扇。
定格自然之美,以压花妆点,制作一柄自然清新的写意压花压花团扇。
中秋月圆人团圆,借压花团扇之名,寓家人团圆安康,每一朵花都是富有生命,且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当你回首人生的此时此刻,你会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城市喧闹中一处宁静的风景,安坐一隅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团圆扇。
压花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因其形状多为圆形如满月而得名,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压花团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由于最初盛行于宫廷,故又名“宫扇”;因其扇面多以绢、罗、绫、纱等丝织物制成,于是又有“纨扇”、“罗扇”、“绢扇”等称谓。
压花团扇至迟在西汉即已出现,并有“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
到宋代,书画扇已极为盛行,创作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在乎自己的家庭,事业。
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是中流砥柱,我们承上启下!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时间,有一个空间让我们的心灵沉淀一下,让我们卸下盔甲,放飞自我,让我们自由飞翔,所幸有会员们的齐心协力,在今天,我们因压花团扇相聚。
纤纤玉手。
空白的压花团扇,在玉手的操作下逐渐变的有灵气。
简单的排列干花,添加两三张叶子,更是维妙维肖。
看似简单的手工,
但是想做到好看,有艺术性。
就需要不断地去看图形,重复的重新去排列!
压花起源于植物标本,就是根据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设计制作成美观又实用的植物制品的一门艺术。
从最初的寻花到最后的花胶晕色完成。
没有大师的精致协调却也是独一无二的完美。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辨析.doc
---------------------------------------------------------------最新资料推荐------------------------------------------------------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辨析.doc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辨析李新同志的《我看盆景》一文,如一石激起的涟漪,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率真的性情、无遮拦敢说话的勇气,为人称道,但就其所提出的论点及问题,思虑再三,不敢苟同,的确值得商榷。
泼泼冷水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应该感谢《花木盆景》搭建的这块平台,在这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心平气和地去梳理盆景艺术本体的一些范畴和概念,去探讨问题的实质,无论对错与否,对盆景理论体系的建设,应该都是有益的。
所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实际上是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美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这些艺术规律的演化与引申(现实美包括社会美和自然美两大部分)。
我理解的自然有下列几层意思:一、自然指客体的世界,把天然、非人为的自然界称之为自然。
王安石说: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人之力而万物生也。
(《临川集?老子》)。
二、规律,自然之理、尤当然者,物之自然者,称之为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当作规律来研1 / 10究。
三、人们还把不做作,不勉强的动作、习惯或风度称之为自然。
如少若成性也,习惯若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便是指的人们的动作和风度。
四、在艺术中,自然是指艺术晶的风格和作风。
人们把不做作、不雕琢、不堆砌、信手拈来而又意味无穷、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称之为自然。
如司图空在《二十四诗品》中,把自然列为其中的一品。
在盆景艺术中,自然界的景物既是盆景表现或反映的对象,而且还是以自然之物的树木植物、山石等为原材料,去塑造艺术形象和结构作品,不仅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还要追求盆景艺术自然的风格与作风。
故此,自然在盆景艺术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想而知,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转化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崖柏木雕介绍文案
【崖柏木雕——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让我们一起走进崖柏木雕的世界,体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所赋予的魅力。
崖柏木雕,一种源于自然,却超越自然的艺术形式,它将原始的崖柏木料与雕刻家的精湛技艺完美结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崖柏木雕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
崖柏是一种罕见的硬木,以其油性大、耐腐性强而著称。
这种木材的独特性质使得雕刻家可以在其上创作出各种细腻的纹理和生动的形象。
而雕刻家的精湛技艺更是让这些木雕作品焕发出生命的力量。
在创作过程中,雕刻家首先对崖柏木料进行精选和打磨,以展现出其自然的美感。
然后,他们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精细的雕刻,将每一块木料都转化为一件艺术品。
无论是对神韵的把握,还是对细节的雕琢,都体现了他们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艺。
这些崖柏木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幸福,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同时,崖柏木雕也是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的生活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神奇的崖柏木雕作品,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无论是作为装饰品点缀家居,还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它们都是极具品味的艺术选择。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通过欣赏崖柏木雕,放慢脚步,感受艺术的魅力,品味生活的美好。
关于艺术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关于艺术起源有哪几种说法?一、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二、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三、表现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
四、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
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五、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毕歇尔、希尔恩、马克思德索、普列汉诺夫。
正确性:首先,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
其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
但是,过分注意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也不免有些简单化。
百度百科—艺术起源艺术起源有哪些观点?谈谈艺术起源哪种观点更为合理?众所周知,艺术起源于人类原始的巫术。
即还处在童年时期的人类,在混沌未开,愚昧无知的生存状态中,试图借助脑海里的幻想,来征服生存恶劣恐怖的现实世界。
如果要了解原始的艺术起源,我们需要站在原始人类的立场,来重新审视我们现在所谓的艺术。
我们发现,在原始人的认知里,艺术”完全没有审美的意味,这就是他们生存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画在岩洞里的画,无论我们现在看来多么生动形象。
在最初的人类眼里,它跟建造遮身避雨,挡风防晒的茅屋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可能认为只要朝着洞壁上的野牛扔石块,就意味着他们在现实中也可以捕获一头野牛。
恶劣的生存环境,未知的自然力量,让原始的人类分不清楚幻想与现实的区别。
源于自然带来的美学设计
源于自然带来的美学设计--读《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麦克哈格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例如法国埃弗鲁斯·德·罗斯查尔德别墅花园中为数众多的橄榄树、熏衣草以及石雕所带来的浓郁异国情调,或者是由于中世纪英国贵族所钟爱古典设计而应运而生的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以及苏州网师园内大量亭台楼阁花草水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这些源于自然生态带来的美学设计是人类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杰出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厚重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美国景观设计师诺曼编撰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提到地形,水体,植物,建筑这四个关键要素,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前三者与后者的搭配,才会产生一个完整的设计,也就是说,怎样通过对自然加以合理人工改造,使其符合人类需求,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关键所在,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几个自然要素来构成我们的景观园林设计,怎样去处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加以改造来达到人的设计需求,并且与自然合二为一呢.近代生态美学思想的提出.自然即生态,我们了解学习对自然的设计就是对生态的设计,生态美学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其理论基础。
生态学尽管是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属自然科学范围。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实现了自然科学实征研究与人文科学世界观的探索的结合,形成生态存在论哲学。
这种新哲学理论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提出系统整体性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的理论,提出自然具有独立价值的观点。
同时,提出环境权问题和可持续生存道德原则。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部落时代、早期文明的农耕时代、科技理性主导的现代工业时代,信息产业主导的后现代。
灵感源于自然的美术创作
灵感源于自然的美术创作艺术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交融、相互感受的一种表达形式。
自然界无处不充满着美,大自然中的景色、生物以及自然界中的力量和规律都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
本文将从自然与美术的关系、自然对美术创作的重要性以及灵感源于自然的美术创作实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自然与美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自然是美术创作的源头和基础,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将自然界中的美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和情感。
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植物以及季节变化等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对象。
同时,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表现,艺术家能够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其次,自然对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自然界中的色彩、形状、纹理以及光影变化等都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素材。
比如,艺术家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植被,获得不同植物的色彩组合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感;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学习到山水画中的构图和透视原理;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发现动物们独特的形态和动态,进而应用到绘画中。
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思路和设计的灵感。
最后,自然界中的美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作实例。
自然景色的绘画、植物的水彩画、动物的素描、自然物体的雕塑等都是灵感源于自然的美术创作实例的广泛表示。
比如,梵高的《星夜》通过对星空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莫奈的《睡莲》系列通过对花卉的绘画,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细腻和变化;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气势。
总结起来,自然界中的美为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艺术家能够将自然的美放大、变形、再创造,在艺术作品中传递出自然的力量和美感,引发观众对自然的共鸣和思考。
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掘自然的美,以自然为师,创作更具有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艺术作品,为世人呈现出更多自然之美的魅力。
《蒙古族男性“马舞”的艺术内蕴与性格塑造》范文
《蒙古族男性“马舞”的艺术内蕴与性格塑造》篇一一、引言蒙古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舞蹈艺术和勇猛的性格而闻名。
其中,“马舞”作为蒙古族舞蹈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体现了蒙古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塑造了蒙古族男性的独特性格。
本文旨在探讨蒙古族男性“马舞”的艺术内蕴及其对性格的塑造作用。
二、蒙古族“马舞”的艺术内蕴1. 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蒙古族“马舞”源于牧民生活,是对马匹和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
舞者通过模仿马匹的奔跑、嘶鸣等动作,将马的精神风貌和力量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使得“马舞”具有了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 融合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蒙古族“马舞”融合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如音乐、服饰、道具等。
在舞蹈中,舞者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手持马鞭或马头琴等道具,通过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将蒙古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传达给观众。
这种融合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马舞”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蒙古族男性“马舞”的性格塑造1. 勇猛顽强的性格特点蒙古族男性“马舞”所展现的勇猛顽强的性格特点,与蒙古族男性的生活经历和民族精神密切相关。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模仿马匹的奔跑、跳跃等动作,展现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这种勇猛顽强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蒙古族男性的坚韧和毅力。
2. 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蒙古族男性“马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舞者在舞蹈中通过模仿马匹的奔跑、嘶鸣等动作,表达了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也塑造了蒙古族男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性格特点。
四、结论蒙古族男性“马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蒙古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塑造了蒙古族男性的独特性格。
通过“马舞”,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男性的勇猛顽强、热爱生活等性格特点,也可以领略到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蒙古族“马舞”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蒙古族文化。
自然灵感:创意来源于自然的设计
02
绿色设计
• 设计师运用自然灵感实现环保、健康、人性化的绿色设
计理念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态循环、生命周期、绿色
材料等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
03
智能设计
• 设计师运用自然灵感实现创新、科技、智能化的智能设
计理念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形态、色彩、材质等元素,
运用到平面设计中
04
自然灵感在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
平面设计中的自然灵感
• 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元素
• 陈幼坚的平面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形态和色彩
• 日本设计师的包装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材质和纹理
自然灵感对设计的影响和意义
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 自然灵感有助于设计师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
• 自然灵感有助于设计师实现人性化、环保的设计理念
创意等灵感
• 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助于设计师拓展创意
03
自然界的文化内涵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领悟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等文化
内涵
• 自然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有助于设计师提升设计的
文化内涵
03
创意来源于自然的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灵感
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
• 设计师运用自然灵感实现节能、环
• 设计师运用自然灵感实现低碳、环
• 设计师运用自然灵感实现创新、科
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理念
保、人性化的绿色建筑理念
技、智能化的智能建筑理念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形态、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态循
• 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形态、
浅析自然是艺术表现的基础
是无为状态下 的生态存在 。综 上所 述是借用 了中国古代传统 来源之一 。直到今天西方绘画艺术所追求的意义仍然是来 自 人类 自身最本能的审美—— 自然审美。 思想的概念将 自然的另一层面的含义做 了阐释。
人类最本真 的自然状态。
发展历程不难看 出以“ 自 然” 为主题 的创 作确实作 为雕 塑艺术 表现的基础在广泛流传 ,人们一直认 同并通 过的总是那些 能 够与受 众有共鸣 的作 品,而这种共 鸣通 常就是人们最 自然状
态下的审美倾 向唤起 的。
二、 艺术表现蕴含“ 自然” 之美
从艺术诞生的那一天起 ,世界范 围内人类 的艺术形式就
因为找到衡量一种现 象或者事物的标准 , 就如 同掌握其成功的密码 , 对 于艺术创作 而言更是如此 。 本文首先从艺术 表现 的释 义着手 , 接 着辅以大量 中外艺术创作 范例 , 将世界 范围内人 类几种重要 的艺术创作及表现 形式 , 从根本上 浅析 了决定其成功的原 因, 即以“ 自然” 为基础 , 同时也 为人们 的审美需求找到一个较合理 的依托点。
用音乐对于大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进行的描绘 和赞颂 。 纵观西方历史 , 最好
的例证就是浪漫主义时期 自由的音乐艺术特征 ,创作者们 自
今 中外 的艺术创 作中到处可见 这位熟悉 的 自然母 亲 的踪影 。 由大胆地进行尝试 ,试图将 自己内心压抑 已久的对大 自然 的 大 自然 ,这个伴 随我们始 终的环境一直 以来被人们所称颂 和 渴望一并倾吐 。 汉字 以其独特的线条和美感逐渐发展成为 中国特有的一 赞扬 , 成为了古今 中外艺术创 作和艺术 表现 的基础元素 。 创作 者们 由此汲取创作 的元素 和灵感 , 并深深植根 于此 , 使 自己的 种传统文化及艺术 ,所描绘和表现的 内容有一大部分也是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自然的艺术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更让我们叹服,他们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
”当然,我们不可能复制瑞吉欧学校,但我们可以接受和尝试他们“墙壁会说话、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等教育取向,并根据本土情况创设一个属于我们的校园,园本化特点的环境才会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
春天来了,带着泥土的气息、鲜花的芬芳、淡淡的绿意,春天悄悄的走来了,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以“亲亲小鸟”为主线,以主题形式对小鸟展开趣味探索。
下面是我们在创设主题环境时的一些思路。
一、抓住艺术特色
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
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让他们的眼睛在无数次欣赏之后,变得纯净敏感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变得灵巧起来,让他们的心灵在无数次体验熏染后变的美好起来。
幼儿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情境中。
将来长大了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基于环保的理念,创设环境我们首选淳朴清新的自然材料:麻布、棉绳、报纸、雪碧瓶、鸡毛及不同材质的纸,这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物,成为我们和孩子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草席上的大师画、报纸造型的小鸟、枯树枝编制的鸟窝......把活动室、走廊、橱柜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置身于这里让人感觉大自然就在身边,油然生出对自然界一木一石的呵护之情。
孩子们也在不断的收集、观察、设计、创作、欣赏中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二、主张师生共同参与
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以幼儿为主体显得尤其重要。
在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共同想象、共同操作、共同创造,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
在“为小鸟安家”的活动中,很多幼儿提出要为小鸟造个花园,然而小班幼儿动手能力有限,用什么材料做怎样的花引起了大家争议,经过多次的尝试幼儿有了自己的主见:皱纹纸团捏变成桃花、黄丝带卷折变成迎春花、宣纸则印染出了更加缤纷的花朵......当遇到较为复杂的环境创作时,难度大的部分由老师操作,难度小的部分由幼儿操作。
如在“鸟树”的墙面创意中,教师可以造型高大的树干,幼儿则可以胜任形态各异的树叶,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主题内容,鼓励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不断累加、丰富墙面内涵,此时环境中的作品在幼儿眼里,会如同己出,幼儿才能真正融入环境之中,环境也因为有了幼儿的参与而生机勃勃。
三、采用多种表现形式
让班级墙壁说话,利用壁面的空间暂时或永久地展示幼儿的生活,这是我们创设环境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幼儿对生活的表达方式有一百种,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百种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图片、文字、照片、书籍、作品等,它对教师、幼儿、家长都很有好处:它促进了教师自我成长,增加了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茶余饭后,我们同龄班教师经常“串门”,目的是为了解彼此的教育进展,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幼儿重新回忆了自己的活动轨迹,并知道了教
师对他们劳动成果的重视;更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的途径,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中,以幼儿为唯一对象,呈现的手法都是图像。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家长不了解教师所提供环境的意义及内涵,不熟悉我们惯用的语汇。
因此,很难与之进行互动。
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也受到了限制。
自采用了“图像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后,它既对家长起着直接的宣传教育作用,又对幼儿起着间接的作用。
四、追求环境与幼儿互动
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
因为“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因为他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就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也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
因此我们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显性与隐性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与环境互动的主动者:当“人鸟共舞”制作完毕,幼儿不由自主翩翩起舞、鸟树下也成了幼儿说悄悄话的港湾;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幼儿走向社会,与养鸟人亲密接触,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幼儿在与环境的一次次互动中语言、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及时发现幼儿的探索热点、兴趣倾向,作好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铺路石,逐渐提高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境界。
因为:这是自然与审美结合的环境教育,这是劳动与审美相融的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