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资委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十三要素指标之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资委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十三要素指标之三——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文/段君峰
为将央企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近日提出了13个要素指标。这13个要素包括:1. 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2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3.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这13条要素指标的细化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作为长期为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律师,笔者愿与大家谈谈对十三项要素指标之三的看法。
国资委从纷繁复杂的各种要素中将其挑选出来并把它确定为第三个重要因素,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最终可溯源到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知识产权的竞争。既然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知识产权如此重要,众央企们在这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呢?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央企在这一方面表现的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创新成果少且水平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针对这样的状况,众央企们如何才能迎头赶上,尽快达到国资委设定的第三项要素的标准呢?笔者认为,央企们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发明人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热情
目前,虽然央企基本上都建立了创新激励机制,但是笔者发现它们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创新激励制度形同
虚设,很少对发明人进行奖励;而在另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给每项创新成果、例如发明专利奖励几万元、十几万元或甚至几十万元,但是这些奖金却以“吃大锅饭”的方式撒在整个课题组或者单位,到真正发明人手中的钱寥寥无几。所述两种做法都严重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
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建议企业应严格按照专利法律的规定来确定发明人,即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界定为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在确定好发明人后,对这些真正的发明人进行重奖,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创新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对职务发明的权益归属问题,美国和日本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在这两个国家,职务发明被创造出来时,其权利是原属于发明人的,发明人所在的单位只是受让了该权利。虽然职务发明创造的最终权利归属于单位,但是因为单位只有受让后才能得到该权利,所以该制度从程序上保障了发明人的权益。这种制度为美日两国强劲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立法保障。
在中国,法律虽然没有象美日那样将职务发明创造的原始权益归属于发明人,但是却规定了对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制度。因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严格按法律规定确定发明人,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和报酬,也会起到相同的激励作用。
第二、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跟踪其创新进程,吸纳其创新思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同
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对手。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既可以避免误入其专利版图而成为被侵权打击的对象,又可以寻找专利布局留下的空白点,进而在这些空白处进行突破。通过搜集并分析专利信息或其他商业信息,跟踪竞争对手的创新进程,可以避免自己做无用功,即避免立项研发竞争对手已经研发出来并申报专利的技术。在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并跟踪其创新进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吸纳竞争对手的创新思维。若干年的经验告诉笔者,中国的教育模式将大部分的研发人员都“标准化”了,这些被“标准化”的研发人员很难有独特的或突破性的创新,在研究国外竞争对手专利的同时吸纳他们的“没有围栏的思维方式”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
第三、加强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目前,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国内企业研发人员的思路越来越窄,整天就仅局限于自己所从事的那一块领域的研究。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发散思维或跨领域联想,而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现实和理想的碰撞和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创新能力。当然,如果能跟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院所合作,效果可能会更明显。
第四、在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时,要全方位合理布局,以质取胜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很多企业、尤其是很多大型央企猛然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于是乎,在几年时间里申请了大量专利。相较于先前对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漠然,这是一大进步,值得肯定。但是,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还是很初级的。真正做到世界一流企业,就要对研发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合理保护。具体
地,就要在专利、商业秘密及软件著作权之间选择合适的方式对研发成果进行保护,例如有些研发成果适合于以申请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而有些却只适合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有些适合作为专利来保护,而有些只适合作为软件著作权进行保护,还有的适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进行协同保护。全方位合理布局,才能切实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大限度地捍卫自己的市场。
近年来,笔者还明显地感到,很多企业尤其是很多大的央企,急于在专利数量上堆量,而对专利的撰写质量不那么关心,造成很多专利申请因撰写质量问题不能授权或授权后保护范围过窄或权利不稳定。要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除了要有强劲的创新能力以外,聘请高水平的专利律师撰写专利文件也是必须的。只有高水平的专利律师才能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保护,否则核心技术无法保护,专利公开后最终可能无奈地贡献给社会。
第五、放眼世界,对海外重点区域进行知识产权布局
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很多中国大型企业,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差不多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知识产权打压,轻则在大型展会上被扣押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展品,重则产品因侵权而无法进入到预定市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及早掌握国外的知识产权规则,并未雨绸缪地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是国内企业必须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