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论
幼儿园课程论完整课件.ppt
三种不同的理念(P11)
浪漫注意理念 文化传递理念 进步主义理念
(二)其他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 价
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教育理念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文化课程是在对一元化文化课程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将多种族的历史和文化 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求发展“反偏见课 程”,即要求课程克服种族、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和偏见问题。(语文课程中用“他”比用“她” 多)
评价:
课程的文化选择面临两难,具体说来,课 程如果排斥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会对主流文化 和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反之, 为了克服文化偏见,将所有的文化都纳入课程, 必然导致课程容量过大,增加学生负担,进而言 之,包容一切文化的课程有时反而无法使各种文 化间相互沟通和共存,不能保证各文化群体之间 的凝聚力。
2、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主张人力发展过程主要有遗传决定,人类的 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 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 模式 ;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 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早 期训练是不会产生显著效果的。
3、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 “课程”始于唐朝孔颍达(“教护
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朝朱熹 在论学时多次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指课业和进程。之后,凡是按规定的内容、 时限和进度进行的学习过程,都可称作“课程”。 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占统治地位并影响至今。
主讲方向、课 程题目、内容 及特色
主讲方向、课程题目、内容及特色
以下是一个关于主讲方向、课程题目、内容及特色的示例:
主讲方向:心理学
课程题目: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心理学导论
内容: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2. 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
3. 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探讨。
4. 应用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心理咨询、职场心理学等。
5.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介绍。
特色:
1. 跨学科视角:课程将从多个学科角度探讨心理学,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理解。
2.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自我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自我认知。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基础
课程子系统
课
课程概念
程
的
基
课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
理
论
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系
统
课程设计
反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课程编制
馈 修 改
课 程 操
作
课程实施
过
程
系
统
课程评价
教学子系统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 学
的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基
本
研究任务
理
论
系
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
统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教
学
操
学习心理分析
作
过
程
系
统
教学内容设计
反
馈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思想政治课 程 目 标
4.结合生活事例,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3.搜集近年来人大公布的财政收支材料,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
3.9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了解1.税收的含义。
2.我国税收的类别。
3.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
对象。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1.互补商品。
2.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理解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4.劳动生产率、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运用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引导学生明确区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把握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进而深刻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思维的严密性。
3.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4.联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内容目标
考核要求
教学建议
4.12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语文课教论第四讲阅读教学常规程序和名家模式
段 力 佩
当代名师模式(续)
❖ 魏书生“自学六步法”
❖ 定向——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 自学——学生自主学习,自求答案,记录疑点。 ❖ 讨论——学生组成小组,相互讨论释疑。 ❖ 答疑——各小组提交疑难问题,老师予以解答。 ❖ 自测——学生自编10分钟自测题,自我评估。 ❖ 自结——学生总结学习收获,交流反馈学习信息。
❖ 教育家。江苏金坛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任上海孤儿教养院教育主任、上海储能中学校长。 建国后,历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 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是第六届全国 政协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民 进上海市委副主任等职。
❖ 段力佩从教70余年,1950年任育才中学校长,1965 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学超级校长。在长期教育实践中, 段力佩探索出闻名全国的“紧扣教材、边讲边练、 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读读、议议、 练练、讲讲”的教改经验。有《段力佩教育文集》, 主编《育才教改经验汇编》。
(三)加涅的教学九事件
❖ ①引起注意 ❖ ②告知学习目标 ❖ ③激活相关原有知识 ❖ ④呈现刺激材料 ❖ ⑤提供学习指导
⑥引发学习行动 ⑦提供反馈 ⑧评估学习行为 ⑨促进记忆与迁移
(四)蒋伯潜四段论(适合文言文)
①预习检查。 ②试讲与范讲。 ③试读与范读。 ④讨论。
(五)王森然四段论
❖参考:介绍作者、作品。 ❖研究:课文作法和作者素养。 ❖讨论: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开展批评。 ❖读后感:抒发感想。
以传授系统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 育体系。在教育活动中把教师、书本、课堂 作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凯洛夫的 教育思想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吻 合之处,凯洛夫的“主导论”和“三中心” 在中国的土地上深深扎了根。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一节 课程概论
(六)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
趋向于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课程变革再也不能固守学校课程 的疆域,而应谋求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和谐、互补、整合。
其实,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 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 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 课程的整合。
课程内涵的上述变化,既意味着课程意识的深层变革,也在 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课程变革实践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课程概论
总结之一: ——关于课程涵义的不同观点。 我国课程的最基本含义是学科、教材、教育内容及教学进程,
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组织性。西方学者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定义课程,如:
1. 课程即学习计划; 2. 课程是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3. 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 4. 课程即教学程序,包括目的、内容及其组织。 5. 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些理解覆盖了课程的最基本的范畴,然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 见的。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片面、简单的。
第一节 课程概论
(五)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 无课程”并重
“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 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 一个独特视角。那些被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过程中有 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艾斯纳称之 为“空无课程”。有些“空无课程”是学校和社会出于 某种需要而有意识排除的,也有些“空无课程”是由于 人们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未意识到其价值而导致的。
本章讲授内容
1
“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及操作要领
“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及操作要领第一段: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认定学习目标,有助于实现价值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指向性更明、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大。
操作要领:本环节要求“短频快”,揭示课题一般采用“开门见山”、“以旧引新”、“激趣导入”等方式,认定目标一般采用学生认定和教师直接抛出两种方式。
这一环节的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第二段: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后续的知识一般都在前面旧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别是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的教学更是如此,新知往往比旧知新上一点点,大部分的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完全有能力去自学。
对于那些学生自学会理解的新知,也不喜欢听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在他们看来,自己懂的知识老师反复讲解,就好比是一种折磨,从这一点上来讲学生是喜欢自学的。
另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的自主学习的效果远远要比被动接受的效果好。
操作要领:围绕学习目标,教师编写好学习提纲,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提纲,自主学习、研究,并完成学习提纲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到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内要认真合议,形成共识。
这一环节,要求每一个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如善于和书本交流的方法,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班级里要科学组建好合作小组,小组成员要掌握交流的程序和方法,学会分享和质疑,这一环节强调生生间的互动,教师要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一般不少于15分钟。
第三段: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异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为了使自学的效果达到平衡状态,全班交流自学成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交流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哪些地方学生学得比较好,可以少关注一些;哪些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指导和强化。
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在这一环节着重要体现“双主体作用”,学生主动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亮点,并及时放大,给予学生自信,激发其主动性,同时更要注意捕捉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道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击破难点,巩固重点,这正是“提炼建模”这一环节所要达成的目标,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环节应该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必须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并能善于捕捉即时生成的资源,合理地利用,巧妙应对,使我们的数学课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思维体操不断上演。
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即课程和教学论的合称是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的学科第一章、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第一章、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又称分科课程第一章、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第一章、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第一章、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第一章、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第一章、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它是学校教育的依据也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第一章、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第一章、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校本课程概念指以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那些课程。
在我国,特指在国家的课程计划中预留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那部分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课程。
第一章、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所谓课程开发机制,指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第一章、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第一章、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课程领导:一种新的课程管理理念
课 程领 导 : 一种 新 的课 程 管 理理 念
林 成 堂
( 州 大 学 成 人 教 育 学 院 , 江 温州 3 5 2 ) 温 浙 20 7
摘 要 : 我 国现行 的课程 管理 状 况 , 程 领导 有许 多值 得借 鉴 的 先进之 处 。但 是 , 对 课 学界 对 它 的理 解还 比较模 糊 、 片面 , 为揭 开课程 领 导的真 实面纱 , 文试 图重新认 识课 程 领 导 与课 程 管 理 的 本 关 系, 不 同的理论 视 角分析课 程领 导动 态平衡 的理念 。 从 关键 词 : 程领 导 ; 程 管理 ; 态平衡 课 课 动
中图分 类号 : 2 .6 G4 3 0
一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O 8 3 4 ( 0 6 0 — 0 0 —0 lO — 942 0 )5 13 4
、习 、 教师 专业 发展 、 课程 与教 学 、 程 资源和 学校 文化 等层 面界定 了“ 程领 导” 课 课 。 克鲁格 ( .E K u ) 1 9 ) 为 , 程 领 导 包 括 5 S . rg (9 2 认 课 个 元素 : 订立愿 景 ; 管理课 程 与教学 ; 监督 教学 ; 监督 学生 的 学 习 进 度 ; 善 教 学 气 氛 。欧 维 ( . . r 改 S B E— vy 和 罗奇( . . o c ) 1 9 ) a) C S R ah ( 9 6 则把 “ 程 领 导” 课 定 义 为 ,结 合学校 的 课 程 与教 学 , 重 学 生学 习 的进 “ 着 步, 强调 教师 的 专业 发 展 ” L ego a n ( 9 5 将 。 j r ivn i1 9 ) 1 S 课 程领导 定义 为 , 为学 校成员 提供 必要 的基 本 支持 “ 与资源 , 进而 充实教 师 的课 程专业知 能 , 展优 秀学 发 校教育方 案 , 进 教师 间的 交流与 观摩 , 进 学校形 促 促 成合作 与不 断改进 的文 化 , 后 把 学校 发 展 成 为课 最 程社群 , 成 卓 越 教 育 的 目标 。E 蛐 Hal 1 9 ) 达 ,2 ,3 l 9 6 提 ( 出 ,课 程领 导者 应 引 导 学 校 课 程 的设 计 、 展 、 “ 发 改 进 、 施和 评价” 实 。E a ry和 R a h( 9 6 o c 1 9 )指 出课 程 领 导的定 义为 ,结 合 学 校课 程 与 教 学 , “ 注重 学 生的 改进, 强调 教师 的专 业发 展 。l ” _ 3 格拉 索 恩 ( ato n ( 0 0 认 为课 程 领 导 功 Glth r ) 2 0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第 1 2卷第 2期
“ 学 生为 中心" 数 学 思 维 方 法》 程教 学 改革 以 的《 课
万 飞 ( 红河学院 , 云南 蒙 自 6 10 ) 6 10
【 要 】 随着 现代 高等教育 的发展 , 摘 以应用 型人 才为培 养 目 的高校 , 标 必将构建 “ 以学生为 中心” 的教 学模 式。
现状。“ 以学生为中心” 数学思维方法》 的《 的教学 , 是将 “ 以学 生为 中心 ” 念 渗透 到整 个 教 学 中 , 理 在教 学过程 中实现师 生之 间 、 生之 间的互 动 , 升学 生 生 提 学 习的参 与度 , 善学 生 的学 习态 度 , 改 培养学 生实施 数学 思维 方法教 学 的能力 和综合 运用所 学 知识分 析
通过 了解学 生情 况 , 自愿 的基 础 上 , 学 生 分成 4 在 把
—
6人 的异 质性 互 助 学 习小 组 , 学 生 参 与 整 个 学 让
习过 程 , 在交 流 、 探索 、 习的过程 中 , 享 多年数 学 练 分
学习 的经验 , 感受 相 互 思 维 的差 异 与 碰撞 , 验 、 体 理 解 相应 的数 学思 维方 法 , 正 做 到 在数 学 活 动 中 理 真
人 本 主义学 习理 论是 建立在 人本 主义 心理学 的 基础之 上 的。人 本 主 义 主 张 心 理 学 应 该 探 讨 的是 “ 完整 的人 ” tew o esn , (h h l D ro ) 而不 是 把 人 的各 个 e
[ 收稿 日期 ] 2 1 一叭 一2 02 5 [ 作者简介 ] 万飞(9 9一)女 , 16 ,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数学课程 与教学论 。
c t n t p ae t l b i h “ t d n — e t r d t a hn d e t i l .I hs p p r S a x mp e o “Ma h a i y e tln s wi u l t e su e t n e e ” e c i g mo e C ran y n t i a e ,a n e a l n o d c t— e t s Me h d Th u h ”c u s ,I d su s t e t e r t a a i a d t e s e i c p a t e o “ t d n - n e e ’ n t e ma i t o o g t o re i s h h o eil b s n h p cf rc i n S u e tCe t r d’i h c c c s i c p o e so Ma h ma is Me h d Th u h ”ta h n . r c s f“ t e t t o o g t e c i g c
课程定义及其理论流派——《课程论》
2020年5月12日9:20 《课程论》施良方著绪论——课程与课程理论每一种课程定义都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哲学假设、价值取向与教育信念、意识形态都可以被归类到某种课程理论流派之中。
每种课程理论流派都要考虑学科、学生、社会及其相互关系,但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包括: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定义一、课程的词源分析我国:古代——功课及其进程、学程近代——教程未来将向学程转化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2 教材——教什么、怎么教;3、4 学生——应该学什么、实际学什么、5.6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还是改造社会1.课程即教学科目六艺、七艺强调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典型的教程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与个性的培养(且未包含隐性的活动与社会实践)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组合在一起计划难以定义,且并非所有的都有书面计划、同时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体验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当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从手段转向目的但实际上课程目标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是分离的,有一定的差距容易忽视非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什么,学习经验是学生实际学习到的课程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实践当中难以实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
课程应反映各种社会需要,以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将课程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
课程应不加批判地再生产社会文化。
6.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不是使学生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重点应在于当代社会的问题、弊端、社会现象等,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规划和社会行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三、课程定义的方式当前我国主流的课程定义是什么?每种课程定义都有其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其所指的课程坑那个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案与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基础理论篇)教案(实践技能篇)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一、教学目标:1.识记:课程、语文课程。
2.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3.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4.应用: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讨论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2.难点: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1.本章的重点是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难点是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第一节和第二节可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的方式。
3.第三节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并结合有关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在情境中学习。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老师重点教授三个问题:1.语文课程的内涵。
从横向看,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语文综合探究课程(或称语文专题研究课程)三种类型。
从纵向看,语文课程包含国家计划的语文课程——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课堂建构的语文课程——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
所以,语文课程既以横向的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又以纵向的四个层次显示它的动态生成。
2.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改革基本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定性为“工具性”,使人们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
但由于教学实践中“人文性”的缺失,争论持续不断。
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为全面地体现了语文的基本性质,符合“语言”的特性。
目前的任务是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防止“人文性”的泛化。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提法比以往的大纲提法有了很大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课程研 2
制过程
3 第12章课程规
划与设计
4 第13章课程与
教学目标
5 第14章课程结
构
第15章课程资源
第16章课程实施与组 织
第17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18章教学媒体
第19章教学组 1
织形式
第20章教学过 2
程
3 第21章教学方
法
4 第22章教学策
略
5 第23章学习方
式
第25章课程与教学 美学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就冲里面对“表现性评估”和“表现性评价”进行了“看似有模有样”“看似非常有道理”的区分,我要给 差评。
目录分析
第1章绪论
第2章课程与教学基 础
第3章课程与教学本 质
第4章课程与教学理 论
1
第5章教育内容
2
第6章学生成长
3
第7章教师发展
4 第8章课程与教
学的协作参与
5
第9章环境开发
第10章课程与 1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1.1复习笔记 21.2课后习题详解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1、从课程目的的角度来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者把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课程的目的<。
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他的人格特征包括整体性和创造性。
整体性就是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化和协调一致。
创造性即个体具有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态度和倾向,表现出享受变革乐趣的性格以及灵活恰当地应付突变情况的能力。
2、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角度来看,人本主义课程论者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出发,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切性”原则,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并提出教学的对象是儿童,而不是单一的传授教材,而是展开范围,真正的学习,使儿童参与到学习当中<。
学习者能从课程内容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满足需要。
3、从课程结果的组织角度来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组织上重视“整合”。
这包括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与知识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4、从课程的实施角度来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要求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情感关系的背景中实施课程。
他的主要方式有合成教育法、价值澄清法。
创造活动法。
人际交往训练法等。
5、从课程的评价的角度来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评价上反对各种测量和考试,认为测量和考试与个人的自由发展理想相冲突,因而强调多元化评价,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
人本主义课程评价在方法上创新表现在其设计了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自我评价法等。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1、一方面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显示了同其他课程理论迥然不同的色彩,他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新的希望,也极大的震撼着传统的教育模式。
卡内基梅隆大学程序设计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
李爱武 戴 浩
摘
要 :本文对卡 内基梅 隆大学计算机科 学学院的程序 设计导论课程 ,在教 学语 言的选择 、教 学 内容 、教 学模式等各 方面进
行 了细致 分析 ,并根据 分析结果对我 国的计 算机 专业教育提 出了相 关建议 。
个 ,分为两个班 ,由两位教授担任主讲 。主讲教授在每周二 和
介:
1 9 7 9 、,
男 ,广 东邮电职业技 术学院副教授 ,暨南大学硕士研 究生。研 冗万同:穆明袄仟 及 、兀觋
:
。u 、
州
5 1 0 6 3 0 )
基金项 目:本文 系2 0 1 3 g - g : P东省高等职 业教 育教 学改革项 目 ( 2 0 1 3 0 3 O 1 0 3 7 ) 。
二 、第一 门程 序设 计课 程 的几个 关 注点
2 0 0 6年 ,C MU计算机系主任 周 以真教授 在 C O MMU N I C A —
T I O N S O F T H E A C M 发表了论文 《 计算 思维》,逐渐成 为设 置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6— 1 5
计 算 机 教 育 课 程 体 系 的 重 要 指 导 性 文 件 。2 0 1 0年 ,C MU计 算
N e w s 美 国大学计算 机专业 排 名 中,麻 省理 工学 院 、斯 坦福 大
机学院根据 当时 的技术发展 和对计算 思维的解读 ,对计算机导
论性课程重新进行 了调研 ,根据 调研 报告 重新 设计 了计算机导 论课程体系 。在这个调研报告 中 ,对 于第一 门程序 设计课 程 , 归纳 了下面几个主要关 注点 。 C MU的计 算机课程 针对 全校 学生 开设 ,第一 门程 序设 计 课程要兼顾计算机专业 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专 业学生还要学 习后续计 算机课程 ,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这 门 课程结束后 ,可能就不再学 习计 算机课程 了。 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 机科学学习的兴趣 ,并能 以此为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资料
程
❖ 5.课程是计划性的,还是动态的、生成的?
理
论
❖ 6.非计划、非预期的教育影响能视作课程吗?
❖ 7.从古到今稳定不变、体现课程本质的是什么?
(三)对课程内涵的几点认识
第
一 章
❖ 1.课程这一概念仅存在于学校范围,且小于学校向
学生所施加的全部教育影响。否则,便会造成课程
课
概论的泛化,使课程等同于教育或者学校教育,课
课
程
❖ 4.从课程实施和管理的需要定义课程
理
论
第 (二)课程定义分析
一
章
❖ 1.课程与学科
课
❖ 2.课程与学习结果或目标
程
❖ 3.课程与经验
与 课
❖ 4.课程与计划
程
❖ 5.课程与活动
理
❖ 6.其它课程定义
论
第
1.课程与学科
一 章
❖ 价值&意义
课
❖ 反映了长期以来课程的实际存在状况;
程
❖ 符合大多数人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程
不是把课程看作是所教授的学科,强调课程的知识
与 课
累积与组织、保存功能。
程
❖ 这种观点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其影
理
响也最为深广,它比较符合广大民众和众多课程实
论
践者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现代课程实践中仍然具
有较强的生命力。
第
一
❖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
章
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
论
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4.课程即计划
第
一
章
❖ 课程对象不是单一的,它涉及知识、经验、活动、
工程导论_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
工程导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邱秧琼 宋 扬 顾 征 孔寒冰【摘 要】 2008年,浙江大学开设了一门“工程导论”新课程。
在北美,该课程通常是工科大学生必修的入门课程。
本文探讨“工程导论”开设的背景、意义和国际经验,介绍浙江大学设置的“工程导论”的架构、主题及其实践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 工程导论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 课程创新【收稿日期】 2008年10月【作者简介】 邱秧琼、宋扬、顾征,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孔寒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众所周知,工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社会富足、经济强盛、国力壮大的基础,工程人才和工程科技更是这个基础的源泉,是国家安全和竞争力的基本保障。
以造就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的工程教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它必须应对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满足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对高质量工程人才的需要。
改革发展中的我国工程教育虽然已经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依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报考工科的高中学生以及指导他们报考的教师和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工程;而大学狭窄的工科专业设置和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通识课程”,也无法让工科新生了解工程的真实面貌,更不用说认识工程的实质和精髓,以至于临毕业,很多学生对于工程的认识仍然极其有限、零散。
因此,在进入工科专业学习以前,甚至在本科教学计划之始,开设“工程导论”类课程,对于工程及工科专业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清楚的认识、正向的激励,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一、“工程导论”的意义1.课程开设的初衷。
传统的工程专业本科课程通常是:大学一年级为“公共基础课”;二年级开始学习工程分析课程,即“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大量的“专业课”,其间穿插若干“第二课堂”的课程与活动。
理论性课程过重,实践性教学偏少,工程设计的内容少而又散,毕业设计更是简化为毕业论文。
直到大学毕业,工科学生十有八九不能正确回答“工程是什么”、“工程师干什么”一类的常识性问题。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理论
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经过的程序,表现为具有时间先后和逻辑顺序的一系列步骤、阶段、环节。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教学过程理论。
||中国教学过程理论|| 外国教学过程理论||1.中国教学过程理论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他从学习角度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
他认为,学是教学的基础,行是教学的目的,思与学是教学的深入化和熟练化。
围绕上述环节,他提出多闻多见、切问近思、时习温故、听言观行等原则。
孔子还主张立志有恒、好学乐学,强调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教学活动理解成全部心理活动参与的过程。
孔子的教学过程理论对中国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之后,关于教学过程有四段论、五段论、六段论几种观点。
详细了解这四种理论建立情况……中国当代教学过程理论是在继承传统教学过程理论、吸收近现代外国教学过程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1)四段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李秉得,1991)或备课/预习——讲课/听课——辅导/复习——作业/运用(关霞,1992)。
(2)五段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检查(王策三,1985)或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唐文中,1990)。
(3)六段论:动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评价(刘克兰,1981)。
(4) 七段论:动机——感知——理解——记忆——迁移——应用——评价(曾邤然,1992)或使动/需要——精选/吸摄——提供/储备——设场/模仿——外向/移用——点拨/创造——评价/报偿(胡克,1987)。
(5)八段论:传授/摄取——批改/排除——分析/改造——示范/适应——启发/联想——复习/储备——讲解/理解——作业/运用(田龙翔,1988)。
以上这些教学过程理论中,六段论是在我国教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对教学实践影响最大,因而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教学过程理论。
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概念 课程设置的指导模式 课程设置的依据及原则 课程设置的程序与方法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概念 课程设置(curriculum development): 探讨课程内容、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
4各阶段:
课程规划、课程组织、(教什么) 课程实施、(怎么教,核心内容) 课程评价(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
广泛的社会问题
综合课程、活动 课程
社会生活是课程 的中心
按专题形式编排 教材
案例分析
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 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的设备 ,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店, 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 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 趣的话题,通过探究来学习。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学派
(六)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理论评价: 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置于主动 学习和创造的地位。 缺乏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措施来实现所呼吁和倡 导的理念。
三大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比较
课程流派 课程构成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实施 教材编制
学科中心课程论
知识本位,向学 生传授系统的知
1.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课程理论?
2.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这个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各种不同的一 系列我活们动应组改成变的学课生程的。接强受调式了学学习生方自式主,性鼓和励主学动生性在,教强师调的 通引过导下学自生主自地己探的究实学践习活、动合获作得学直习接,经提验倡,学强习调方训式练的学多生样的 综化合,能但力是及不个 能性 走的 极养端成。。要在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的基础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导论引言教育过程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什么”的问题,即课程问题。
实际上,虽然人类很早就开始思考“教什么”的问题,但对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却始于二十世纪。
而在这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课程一词,跟我们语言中大多数语词一样,被以不同方式使用着。
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最不明确的术语之一”。
①见(美)理查德·D·范斯科德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据统计,关于课程一词的定义多达119种。
②见(美)G·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即使对专业工作者来说,由于使用该词的方式不同,经常造成自我交流或相互交流的障碍。
因此,我们选择了解课程的词源以及人们对课程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我们课程导论的始点。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
唐朝孔颖达在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集.论学》中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从我国古籍的记载看,课程一词已用于指教学科目以及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时间。
在西方,英文“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跑道”(Race Course),与学习过程同义。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注释,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ser,1820一1903)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most worth)》一文中。
斯宾塞认为课程就是经过组织的教育内容,就像运动员沿着一定的跑道赛跑一样;在学校里的孩子们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
基于此斯宾塞把课程一词引入教育学,所以课程被称为“course of study”是相当恰当的。
课程一词在教学法的发源地德国得到了接受,在那里为不与“教学法”一词相似它代表教和学过程中的设计、组织、方法、技巧等。
日本把“curriculum”一词翻译成“教育课程”,把“course of study”翻译成“学习指导纲要(教学大纲)”。
之后,由于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一1841)教育学的诞生和赫尔巴特运动的发展,以及欧洲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课程概念的含义逐渐扩大和丰富。
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诞生开始出现众说纷坛的课程定义。
这些定义反映了理论界对课程问题的不同看法,其中既有侧重于哲学的看法,也有侧重于社会学的看法,还有侧重于心理学的看法。
二、众说纷纭的课程定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课程专家们一般以两种方式使用课程一词(R . Zais,Curriculum: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中的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field),即表示学习者受教育的计划(plan for the education of learner);划分出一个研究领域(作为研究领域的课程后面将述及)。
这里,我们根据美国学者蔡斯(R . Zais)对课程定义类型的归纳,就各种代表性观点作一简要评析。
(一)蔡斯的观点1、课程是学程内容(Course Content)这是一种根植于拉丁语“跑道”的理解,近代以前绝大部分学者都把课程理解为像跑道一样的东西,即认为课程是学生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的“跑道”。
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上述看法,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学者在研究课程问题时多用这一概念。
尤其是法国,其语言里甚至没有与英文Curriculum相对应的词汇,而用Un Course d'etudient短语来代替,因此其课程定义自然就是指一门学程的内容。
这一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对课程含义的理解过于简单,仅仅把课程当作记载教材指南或教科书中有关材料或信息一类东西,仅仅把课程局限于选择和组织学习者所要获得的信息,却完全忽视了学习计划中的一些附加因素,如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条件等,这些因素恰恰必须包括在定义中加以考虑。
2、课程是学习方案(program of Studies)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的有美国学者塔巴(H. Taba)、威尔逊(L,L.Wilson)、英国学者坦纳(D.Tanner & L.Tanner)等。
他们认为,传统上把课程仅仅限于指学校设置的科目表和具体科目的教程过于狭窄:因为课程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既要考虑特定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校所设想的预期结果,所以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将有利于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和完成。
实际上,中国、前苏联、日本都习惯把课程等同于“学习方案”。
如中国和前苏联都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一类的词来表达课程的含义,其中“教学计划”相当于学校科目的总规划,“教学大纲”相当于某一科目的教程安排,日本则用“学习指导要领”来代替课程标准一类的表述。
显然,该定义要比单纯的“学程内容”丰富些。
3、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planed learning experience)将课程界说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的观点在美国学者中是很普遍的,这可能是受进步教育运动影响随结果。
如泰勒(R.w.Tyler)、多尔(R.C.DoLL)、霍普金斯(L,T.Hopkins)等都持上述观点。
这个定义中的关键用语是“经验”,而最初使用这个概念的是杜威。
他们继承杜威的观点。
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自从事活动,才可能从中学到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才能获得经验的改造,才能认识和预见学习对其现在和未来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课程作为教育蓝图,最终是由学生在学校领导下应该获得的经验所组成;学校的建立是为了让年青一代朝着某一特定方向发展,而发展则要通过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去实现。
、这一结论被美国《科里尔百科全书》所采纳。
课程因此被正式界定为“在学校当局指导下,学生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这一定义显然要比前面两个定义所包含的意义广泛得多;但也正因为如此,该定义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
以至于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界限。
4、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Structured series of Outcome)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美国的教育技术派学者,如约翰逊(M.Johnson)、英洛(G,M, Inlow)、布卢姆(B.S.B1oom)等。
他们批评把课程当作"有计划的学习经验"是本末倒置,因为在个人与环境实际进行相互作用之前,根本不存在经验;而在课程实施中,人与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则是教学的特征,不是课程的特征。
因此,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只能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作为手段来加以利用的材料和活动。
这样,课程只能由“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组成”,其余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都不是课程的事情。
显然,约翰逊等人也把课程作了狭义的理解,但不同于"学程内容"的界说,它把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排除在定义之外,而致使课程编制工作局限在单纯的罗列目标与设计预期学习结果之中。
这必然要遭到多方面的非议。
除以上西方学者的观点外,中国学者自80年代起,也陆续提出有关课程定义的不同说法。
陈侠指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①见陈侠著《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王策三指出:“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即教学计划,其中包括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②见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李秉德等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①见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59页。
以上众说纷纭的课程定义都企图对“学校应该教什么”做出概念化和规范化的回答。
它一方面说明课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尚处开创阶段,许多问题尚无定议,另一方面也预示该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但需要提及的是,西方课程理论界曾一度因陷入课程定义纠纷而出现神秘化倾向。
为此,以曼恩(J.Mann)、施瓦布(J,Schwab)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指出,不要因为过分注重给课程术语以精确定义而使研究失去实际价值。
任何定义都不是永恒的,它必须服从研究目的需要,其正确性只能在特定范围内发生效用。
因此,学者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学校课程编制的实际问题。
曼恩和施瓦布的观点是针对当时课程理论界围绕着课程定义所进行的晦涩论战的一种批评,这对于扭转理论界一度出现的抽象化、神秘化的局面有一定作用。
但这不意味着课程定义的理论研究是无足轻重的。
相反,要通过加强理论研究,从理论应用的角度,寻找关于课程定义的答案。
(二)关于课程定义的思路1、从“盲人摸象”看课程含义的歧义揭示课程内涵有若干个维度⑴着力点侧重于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之类的主观方面还是侧重于学科知识内容这一客观方面(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⑵着力点放在结果或产品上还是放在过程或程序上;⑶着力点侧重于应然还是实然方面,即课程在不同的层次上被界定。
如Goodlad认为课程有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教师)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实施)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学生)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⑷极狭义[科目]、较狭义、稍广义、极广义[经合组织把课程定义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方式在内的赋予学习者学习经验的总体];⑸此外,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影响课程专家对课程的认识。
正因为揭示课程内涵的维度如此复杂,出现“盲人摸象”的情形就不足为怪了。
2、课程定义的思路对“课程”一词下定义可以从课程所包含的职能、所涉及的范围以及一般用途入手。
此乃课程界说的思路。
首先,就课程职能而言,它包含以下要素:(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2)课程是对人类文化进行恰当的抽绎。
(3)课程是对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4)课程是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其次,就课程涉及的范围而言,无论课程定义还是实际使用中的课程概念均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分册》的注释,广义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或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课程指一门学科的科目。
再次,就课程的一般用途而言可以有三种:(1)用以表示学校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相当于课程(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