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时常用的药物及给药途径有哪些
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合理应用
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合理应用在心肺复苏的紧急状况下,迅速建立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尽可能做到在复苏的第一分钟内建立成功,并经此途径予复苏药物与补液,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静脉途径是最理想的选择,常用的复苏药物及液体,均可经此通路给予。
但由于血管塌陷及不能中断胸外按压的进行,静脉穿刺很难成功。
骨内通路、气管内通路应积极建立,凡能静脉途径给予的药物液体均可由骨内通路供给,气管内通路仅能供给部分应急的药物,不宜输液用,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常用的给药途径1.建立静脉通路心肺复苏过程中为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较难做到的。
因此,在建立静脉通路时必须注意:①选择最大、最易穿刺部位的静脉,如股静脉、肘正中静脉、踝部大隐静脉等。
而平时常用于输液用的头皮小静脉,往往因塌陷既不易穿刺成功,也不宜快速输液或给药,故在急救时不宜选用头皮小静脉。
②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应中断复苏术的进子,因此应选择远离操作部位,如选择臂、手、腿处的大静脉,以不妨碍按压术的进行。
③如连续3次或90s以内静脉穿刺不成功,则立即改为骨内通路,输注药物。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通路是较通畅的给药途径,很少有药物渗出,但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费时,且要有熟练的技术,并要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如能迅速安全地建立此通路最为理想。
可供穿刺插管的静脉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其中以颈外静脉和股静脉较常选用,由于股静脉易固定,内径较粗,以及所处的部位不干扰复苏术的进行,首先被考虑选用。
小儿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较成人多见,如全身感染、动静脉出血、血栓形成、静脉炎等。
因此,除非不得已,一般不首先选用中心静脉途径。
大隐静脉切开术:若5min 内仍未成功建立外周静脉或骨内通道,应考虑大隐静脉切开术,一般在内踝的前侧,操作方便,且不影响心肺复苏术的进行,但须无菌操作且费时,常常超过 10min,术后感染的机会也较多,因此也不首先考虑此途径。
急救药品使用方法
急救药品使用方法
一、肾上腺素
作用:兴奋心脏,使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肺复苏。
副作用:心悸,血压升高,头痛,呕吐等 ;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误入血管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致脑出血。
用法:静脉注射,急救时可皮下注射或气管内给药。
注意事项:肾上腺素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
可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要监测钾。
二、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
副作用:可有恶心头痛,眩晕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用法:静脉滴注或泵入。
注意事项:禁与碱性药物配伍,禁与洋地黄合用,不宜与肾上腺素合用。
使用时严密观察心电图,监测血压、尿量。
不作心搏骤停的首选药。
三、多巴胺
作用:
1小剂量—“肾反应性剂量”:1-5ug/kg/min.增加重要脏器的灌注,增加肾血流量和改善微回圈。
2中等剂量—“心脏反应性剂量”:5-101-5ug/kg/min.以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理,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
3大剂量—“血管加压反应性剂量”:10-201-5ug/kg/min.以升高血压,纠正休克或改善复苏后的脑灌注。
用法:静脉给药
副作用:剂量过大,可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呼吸困难、头痛。
用法:静脉滴注或泵入
注意事项:使用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尿量、微回圈灌注情况。
禁用于嗜咯细胞瘤,禁与碱性药物配伍,外渗可引起区域性组织坏死。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引言:急救药品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疾病或者缓解症状的药物。
正确使用急救药品可以有效地保护生命和减轻病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以匡助读者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品。
一、心肺复苏药品1.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肺复苏药品,它能够刺激心脏收缩,提高心脏输出量。
使用时,将肾上腺素溶液注射至静脉内或者骨髓腔内,剂量普通为1mg。
在心跳住手的情况下,可以每3-5分钟重复使用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心律或者转交给专业医护人员。
1.2 乳酸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是一种用于心肺复苏的碱性药物,可中和体内的酸中毒。
使用时,将乳酸林格氏液缓慢静脉注射,剂量普通为50-100ml。
使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气指标,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1.3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用于急性心绞痛的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供血。
使用时,将硝酸甘油含片放置于患者舌下,剂量普通为0.3-0.6mg。
如症状未缓解,可每5分钟重复使用一次,最多不超过三次。
二、止血药品2.1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种用于止血的药物,可迅速恢复凝血功能。
使用时,将凝血酶原复合物溶液缓慢静脉注射,剂量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确定。
使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2.2 纱布和绷带:纱布和绷带是常见的止血工具,用于包扎创面和固定止血物。
使用时,先用纱布轻压出血部位,然后用绷带固定住纱布。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3 血管收缩剂:血管收缩剂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使用时,将血管收缩剂溶液涂抹于出血部位,剂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
使用后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三、抗过敏药品3.1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品,可缓解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使用时,将氯雷他定口服,剂量普通为10mg。
如症状较重,可每6-8小时重复使用一次,但不超过每日40mg。
3.2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也可用于急性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具有强效的抗过敏作用。
Ⅱ期心肺复苏——复苏用药
心脏停搏时,药物放在其它处理之后。
基础心肺复苏、除颤、气道异物是急救人员的首先着眼点,一旦这些处理已经进行后,急救人员便可建立静脉输液给予药物。
用药目的是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减轻酸血症,使其它血管活性药物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
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心脏停搏,首先使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每间隔3~5分钟一次,可适量递增,可用5~10mg.若药物进入周围静脉,应接着再推注生理盐水20ml,有利于药物尽快进入右心房。
心脏按压应持续进行。
若开放静脉之前已打开气道,可用生理盐水稀释肾上腺素(10ml),注入气道,也可达到良好的药物吸收作用。
心跳恢复后,低血压可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脉缓可静脉注入阿托品。
●碳酸氢钠一般在心跳恢复前不用碳酸氢钠。
心跳恢复后,首次用5%碳酸氢钠100ml,而后每10~15分钟用半量。
如有代谢性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宜用较大剂量碳酸氢钠。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也是心跳骤停、室颤的较好的首选药物。
急救药物知识
急救药物知识急救药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治疗急性疾病或创伤的药物。
掌握急救药物知识对于应对突发状况、救治病患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药物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常见的有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阿托品。
- 肾上腺素:用于恢复心脏的自主跳动和增加心脏输出量。
剂量为每3-5分钟一次,静脉注射0.5-1mg。
- 血管加压素:用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搏的患者,可替代肾上腺素。
剂量为每3-5分钟一次,静脉注射40单位。
- 阿托品:用于心脏停搏时的心脏复苏。
剂量为每3-5分钟一次,静脉注射0.5-1mg。
2.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肾上腺素、苯海拉明和地塞米松。
- 肾上腺素:用于急性过敏反应,可缓解呼吸困难和血管扩张。
剂量为每4-6小时一次,皮下注射0.3-0.5mg。
- 苯海拉明:用于轻度过敏反应,可缓解皮肤瘙痒和鼻塞。
剂量为每6-8小时一次,口服25-50mg。
- 地塞米松: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可减轻炎症反应。
剂量为每日一次,静脉注射4-8mg。
3. 止血药物:止血药物用于控制出血,常见的有止血海绵、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 止血海绵:用于外伤性出血,可促进血液凝结。
使用时将止血海绵直接敷在出血部位。
- 凝血因子:用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可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医生指导。
- 纤维蛋白原:用于手术或创伤后的出血,可促进血液凝结。
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医生指导。
4. 解热镇痛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发热和轻度疼痛,可缓解头痛和肌肉酸痛。
剂量为每4-6小时一次,口服500-1000mg。
- 布洛芬:用于中度疼痛和发热,可缓解关节炎和月经痛。
剂量为每6-8小时一次,口服200-400mg。
- 阿司匹林: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和发热,可缓解关节炎和偏头痛。
急救药物使用说明
急救药物使用说明一、背景介绍急救药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病患的药物。
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常见急救药物及使用说明1. 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心跳骤停时的心肺复苏,剂量为1mg,静脉注射。
-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心肺复苏,剂量为0.4mg,舌下含化。
2. 抗过敏药物- 苯海拉明:用于过敏反应紧急处理,剂量为10mg,口服。
- 肾上腺素:用于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剂量为0.3mg,肌肉注射。
3. 止血药物- 绷带:用于外伤出血的紧急处理,正确包扎伤口。
- 透明贴膜:用于小创口出血的紧急处理,贴住伤口。
4. 解热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发热或轻度疼痛的紧急处理,剂量为500mg,口服。
- 吲哚美辛:用于中度疼痛的紧急处理,剂量为50mg,口服。
5. 抗菌药物- 盐酸多巴胺:用于急性胃炎的紧急处理,剂量为10mg,肌肉注射。
- 氯霉素眼药水:用于眼部感染的紧急处理,每次滴入眼睛2滴。
三、使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急救药物前,应先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避免错误使用。
2. 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使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
3.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信息。
4. 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避免药物受潮、变质或过期。
5. 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有不适或病情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6. 急救药物仅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救治,不得长期使用或滥用。
四、总结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应该掌握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病情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大家对急救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能力。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
常用急救药物-胺碘酮
用法: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葡萄糖液内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mg, 维持剂量为1mg/min持续静脉滴注(静滴)6h。
未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先静推负荷量150mg(3~5mg/kg),10min内注入,后按 1.0~1.5mg/min持续静滴6h。对反复或顽固性室颤/室速患者,必要时应增加剂量再快速 推注150mg。
常用急救药物-胺碘酮
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具有阻滞钠、钙、钾通道,非竞争性 阻断α及β受体作用和扩血管的作用。用于对CPR、除颤和血管活性药治疗无反应的室 颤或无脉性室速。
胺碘酮更适宜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如射血分数<0.40或有充血性心衰征象 时,胺碘酮应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当CPR、2次电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 如室颤/无脉性室速仍持续时,应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优先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 (静注);若无胺碘酮时,可使用利多卡因75mg静注。
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急救药物-肾上腺素
为α,β受体激动剂,主要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增加心肌 自律性和使心室纤颤易被电复律等药理作用,可用于电除颤无效的室颤/无脉性 室速、心脏静止或无脉性电活动。
应用肾上腺素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收缩,使血流发生有益的重分布,由外周趋向 中央循环,从而提高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注压。
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心脏复苏时血流供应不足,会造成组织酸中毒和酸血症(血液的PH值过低),所以在CA
时,首先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然后迅速恢复自主循环。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应用碳酸 氢盐才有效,如患者原有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或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过量。在CA 和复苏后期,足量的肺泡通气是控制酸碱平衡的关键。 注意事项:对于心脏骤停时间较长的患者,应用碳酸氢盐治疗可能有益,但只有在除颤、 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药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应用该药。
急救用药
急救药物应用药物分类与给药途径心肺复苏的药物分为三大类:改善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的药物,有效控制心率/节律的药物,以及促使基础生命体征复苏的药物。
给药途径一般分为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和气管内给药。
外周静脉给药是常规首选,多数药物的最佳气管用药剂量未知,由于产生的血药浓度较低,所以建议剂量为静脉剂量的2-2.5倍。
特别强调了心内注射的弊端,因为穿刺时必须停止心脏按压,且一次注射成功率仅30%-40%,甚至有穿破冠状动脉、心肌、心包腔的风险。
复苏第一线药物1、肾上腺素适用于心脏停搏(室颤、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严重心动过缓、严重低血压和严重过敏反应。
2015版CPR指南更新推荐,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
标准剂量为0.5-1.0毫克静注,每3-5分钟重复一次;递增剂量1-3-5毫克或者2-4-6毫克,每3-5分钟静注;大剂量为0.2毫克/千克一次静脉注射可获得较满意的复苏效果。
虽然大剂量肾上腺素的使用有一定益处,但未能较标准剂量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可能与其容易导致复苏后的迟发性心律失常,增加心功能不全等有关,所以目前仍推荐使用标准剂量为主。
2、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以免漏在血管外,禁用碱性溶液或含碱性药物与其混合输注,以免引起药物失活。
起始剂量为1微克/分钟静滴,平均2-12微克/分钟,最高30微克/分钟。
需警惕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过强、心律失常、手脚指(趾)缺血坏死等副作用。
3、异丙肾上腺素有“药物起搏”之称,多用于迷走反射、病窦、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阿斯综合征和心脏骤停综合征。
4、血管加压素对于电除颤效果不佳的心脏骤停的患者,(反复)静脉注射血管加压素在维持灌注方面优于肾上腺素,有利于自主循环的建立。
在2015版CPR指南更新中,基于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且给予加压素相对于仅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为了简化流程,已将加压素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
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急救药物是指在意外发生时紧急使用的药物,其目的是迅速减轻或消除紧急情况下的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恢复心跳和血压。
注射剂应直接注射至静脉内,剂量通常为1mg。
- 周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
静脉注射剂量为1mg,不能超过2mg。
注意事项:-心肺复苏药物应由专业急救人员使用。
-在使用药物时注意剂量和给药速度,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2.镇痛药物:-吗啡:用于缓解严重疼痛,例如骨折、剧烈创伤等。
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活动情况而定。
- 氟哌啶醇:用于急性剧痛,如胸痛、心绞痛等。
静脉注射剂量为0.4mg。
注意事项:-镇痛药物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用药过量或导致呼吸抑制等问题。
-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疼痛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尽量避免过度依赖镇痛药物,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或滥用的问题。
3.抗过敏药物:- 苯海拉明: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口服剂量为25mg,每日3次。
- 地塞米松: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静脉注射剂量为4-8mg。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尽量确定患者的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4.呼吸道药物:- 沙丁胺醇:用于急性气喘发作。
静脉注射剂量为0.15-0.5mg。
- 阿托品:用于缓解过敏性支气管痉挛。
静脉注射剂量为0.4-0.6mg。
注意事项:-在使用呼吸道药物前,应确保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如使用雾化器等。
-过量使用呼吸道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如心动过速、震颤等,应避免超过推荐剂量。
5.抗凝血药物:-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口服剂量为75-300mg。
- 肝素:用于治疗血栓和预防血栓形成。
常见剂量为100-200IU/kg。
注意事项:-使用抗凝血药物前,应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心、肺、脑复苏术中相关药物如何应用
心、肺、脑复苏术中相关药物如何应用【术语与解答】医院内心、肺复苏术或高级阶段心、肺复苏术是基础生命支持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期间或心搏恢复后期,必定需要相关药物的应用,以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心律失常,乃至脱水利尿等。
【操作与实践】整个心、肺、脑复苏术过程中,通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及其他相关用药,若尚未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也可直接经气管插管行气管内给药(如肾上腺素、激素等)。
1. 药物治疗的目的①增加心肌与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以作为心脏按压的辅助手段,协助提高心脏按压效果,促使心脏尽早复跳,并增强心肌收缩力;②降低除颤阈值,以利于电除颤成功与防止室颤复发;③治疗心律失常,增加心肌兴奋性与传导性;④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发挥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效应;⑤脱水利尿,减轻缺氧性脑水肿损害,以利于脑功能保护。
2. 药物给予的途径临床主要通过静脉注射和气管内给药。
(1)静脉注射给药:①早期心搏停止用药往往是直接心内注射,此种用药途径需暂停心脏按压,不利于心、脑血供,甚至损伤胸膜和冠状动脉,因此,现今大都弃用;②由于静脉注射给药安全、快捷、可靠,故为临床首选给药途径;③因从下腔静脉系统注射药物途径较远,进入动脉系统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在心、肺复苏期间尽可能选择上腔静脉系统给药,尤其是中心静脉给药;④若未建立中心静脉,而必须选用外周静脉时,则应尽量选择肘部静脉,而不用肢体远端静脉,尤其是下肢静脉;⑤静脉给药后应加快静脉滴注速度,或推注10~30ml液体,以加快药液进入心脏。
(2)气管内给药与操作方法:许多急救工作需要迅速抵达现场实施抢救(如医院外心、肺复苏术),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有效的诊治措施送到患者身边,并将他(她)们安全的护送到附近的综合性医院或有资质的医疗单位,这无疑可大为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
但急救期间,尤其心搏停止或低血容量性休克伴血管收缩患者,以及小儿、肥胖症或化疗、透析等患者,常因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无法建立静脉通路而影响药物注射。
急救药物知识
急救药物知识急救药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病患的药物。
掌握基本的急救药物知识对于应对突发状况、保护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
1.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药物用于处理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物包括:-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脏收缩的药物。
在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可以通过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 硫酸镁:硫酸镁主要用于处理心脏骤停引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颤。
它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 阿托品:阿托品主要用于处理心脏骤停引起的心脏停搏。
它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反射来增加心率和心脏收缩力。
2.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用于处理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 苯海拉明:苯海拉明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可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鼻塞等。
它通过阻断组胺的作用来减轻过敏反应。
-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也可用于急性过敏反应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增加血压来缓解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
3. 止血药物止血药物用于处理出血情况,如创伤性出血、手术后出血等。
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 血塞通:血塞通是一种能够促使血液凝结的药物。
它可用于处理创伤性出血、手术后出血等情况。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控制,以避免出现血栓等副作用。
-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种含有凝血因子的药物,可用于处理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它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凝血过程。
4. 解热镇痛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用于处理发热、疼痛等症状。
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包括:-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控制,以避免肝脏损伤等副作用。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轻度疼痛和发热。
然而,阿司匹林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时需谨慎,因为与流行性感冒或水痘相关的Reye综合征有关。
急救药品用法
急救药品用法急救药品用法在生活中,我们很难避免不出现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疾病等。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急救药品的正确使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急救药品用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1. 肌肉注射药物肌肉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中,让药物通过肌肉血流进入全身循环系统。
这种注射方式效果快,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
常见的肌肉注射药物有肾上腺素注射液、紧急降压针剂等。
肾上腺素注射液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休克等急性情况,剂量为1mg/ml,成人每次0.3~0.5ml,儿童每次0.01~0.03ml/kg。
注射部位应该选用肌肉较为粗大的部位,如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四分之一处等。
紧急降压针剂主要用于急性高血压、心源性休克等病情,一般成人每次注射1~2mg,儿童每次0.005~0.01mg/kg。
注射部位应该定在大腿前外侧或上臂三头肌中。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需要注意注射手法、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注射部位。
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药物是指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插管的方式,将药物直接注入心肺循环系统,对急性心肺保护采取的救治手段。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物有心肌抑制剂、肾上腺素、阿托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等。
心肌抑制剂是常规心肺复苏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剂量一般为1~1.5mg/kg,静脉注射。
肾上腺素可用于心跳骤停时的心肺复苏,剂量为0.5~1.0mg,静脉注射。
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扩张剂尼可地尔、缩血管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均可用于心肺复苏的辅助药物。
在使用心肺复苏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注射方式和注射时间,同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避免过量使用和注射错误。
3.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常用药物,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轻度感染,可以使用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对于重症感染,可以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伏立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急救药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它们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保护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用急救药品及其用法的详细介绍:1. 乙醇喷雾剂乙醇喷雾剂是一种常见的急救药品,主要用于消毒伤口。
使用时,首先清洁伤口,然后将喷雾剂喷洒在伤口上,保持一定距离喷洒,避免接触到眼睛和口腔。
喷洒后,用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并用透明敷料覆盖。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急救。
使用时,将一片阿司匹林含在口中,咀嚼后咽下。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缓解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症状。
3. 肾上腺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用于急性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功能。
使用时,将肾上腺素注射液连接到静脉通道,按照医生指示进行注射。
肾上腺素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提高血压,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4. 盐水盐水是一种常见的急救药品,用于补充体液和纠正脱水。
使用时,将盐水注入静脉通道,按照医生指示进行输液。
盐水中的电解质能够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帮助恢复体液和血容量。
5. 氧气气瓶氧气气瓶是一种常用的急救设备,用于急性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患者。
使用时,将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放置在患者鼻子或口腔附近,连接氧气气瓶,调节氧气流量。
氧气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改善患者的呼吸和缺氧状况。
6. 心肌酶谱检测试剂盒心肌酶谱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常用的急救辅助工具,用于检测心肌损伤。
使用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示,将血液样本加入试剂盒中,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心肌酶谱的水平。
心肌酶谱的升高可以提示心肌损伤,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救药品的使用必须在紧急情况下谨慎操作,并且应该根据医生或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
在使用急救药品时,应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有效期限以及剂量的正确使用。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总结起来,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包括乙醇喷雾剂的伤口消毒、阿司匹林的心肌梗死和中风急救、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心肺复苏、盐水的补液纠正脱水、氧气气瓶的缺氧急救以及心肌酶谱检测试剂盒的心肌损伤评估。
常见急救药品使用
常见急救药品使用急救药品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为了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而使用的药品。
急救药品的使用在意外伤害、心肺复苏、中毒、呼吸急促等紧急情况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减轻症状。
下面是一些常见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肌肉注射药品常见的肌肉注射药品有肾上腺素(常用于心肺复苏)、安定(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和镇静)、降糖药等。
肌肉注射药品的使用方法通常是选择注射部位,把药品按照医嘱注射到肌肉中。
注射时应注意选用干燥、清洁的注射器,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2.心肺复苏药品心肺复苏药品是用于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的急救药品。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品有肾上腺素、阿托品、洋地黄类药物等。
在使用心肺复苏药品前,应先确认是否是心源性休克、室颤、束支传导阻滞等可用于药物复苏的心脏骤停。
使用心肺复苏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剂量使用,尽量减少药物过量引起的副作用。
3.止血药品止血药品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并阻止伤口继续流血。
常见的止血药品有维生素K、肾上腺素凝胶、纱布控血等。
在使用止血药品前,应先清洁伤口,使用纱布或止血带等控制出血,然后按照医嘱使用止血药品。
4.解痉药品解痉药品主要用于控制疼痛、抽搐、痉挛等症状。
常见的解痉药品有安定、水合氯醛、阿托品等。
在使用解痉药品时,应先了解病人的具体症状,并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解痉药品和剂量。
5.中毒解毒药品6.呼吸急促药品呼吸急促药品常用于控制哮喘、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常见的呼吸急促药品有氨茶碱、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在使用呼吸急促药品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医嘱使用适量的药品,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急救药品的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原则和操作步骤。
首先,应先稳定病情,保证自身的安全。
其次,要了解药品的使用方法、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禁忌症等信息,并按照医嘱使用药品。
最后,使用药品后要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并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停止应用。
总之,急救药品的使用对于保护生命和减轻病情非常重要。
心肺复苏之急救药物
心血管支持药物(6)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经过介导内皮细胞产生NO舒张血管平滑肌,
用于治疗任何原因引起旳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危象 *并发症涉及低血压、心动过速 / 过缓、低氧 血症和头痛 10-20 μg / min静滴,按5-10 μg / 5-10 min速 度增长达最佳速度
心血管支持药物(4)
氨力农(inamrinone)和米力农(milrinone)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III)克制剂,
产生变力和血管舒张作用 *常和儿茶酚胺类合用治疗严重心力衰竭、心
源性休克及对儿茶酚胺疗法无效旳其他类型 休克,最佳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禁用于心脏瓣膜狭窄引起旳心输出量降低 氨力农 负荷量(0.75 mg / kg)于10-15 min 静注,维持量5-15 μg / kg . min静滴
不规则心动过速
*房颤与房扑 处理 *控制过快旳心室率和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旳AF为窦性心律 > 48 h r,在节律控制前需抗凝 *不应尝试对临床不稳定和经食管超声证明无 左房血栓以外旳病人进行电或药物复律
房颤与房扑
*推荐对迅速房颤旳病人使用地尔硫卓、β阻滞 剂或镁制剂控制心率
*AF<48 hr,可考虑使用胺碘酮、伊布利特 (ibutilide)、普罗帕酮(propafenone)、地 高辛等控制节律
心肺复苏之急救药物
心肺复苏
之
急救药物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李玉杰
给药途径(1)
在进行CPR和除颤后,建立静脉通路,给以药 物治疗并插管 *中心静脉:需中断CPR,建立较难,操作复杂
起效快,药物浓度高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外周静脉:不中断CPR,操作简朴 起效稍慢,浓度相对低;药物“弹丸式” (bolus injection)注射,继以20 mL液体静注, 抬高肢体10-20秒
心肺复苏中的常用药物知识分享
阿托品的常用量为0.5~ 1.0mg静脉注射,间隔3~5 分钟可重复给药1次,但总 量不应超过3mg。由于该药 有加重或诱发心室颤动的可 能,故室颤时应慎用。
2010版新指南不再建议在治 疗PEA和心电活动停止时常 规使用阿托品。
06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
01
利多卡因可提高室颤阈值,无胺 碘酮时使用,已经使用胺碘酮者 不再使用。
。
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注射,可以 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不可重复使用。
目前尚没有临床资料显示血管加 压素与肾上腺素合用效果优于肾
上腺素单独使用。
04
胺碘酮
胺碘酮
胺碘酮阻滞钠、钾、钙通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提高心肌兴奋阈值,适用于顽固性室颤和不 稳定型室速。
3次除颤不成功的顽固性室颤,给予胺碘酮300mg(稀释至20ml)静脉注射,如果无效, 可以在10分钟后再次注射150mg。
所以不能用以指导心肺复苏的救治。
碳酸氢钠
一般心跳停止超过10分钟就会出现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可考虑 输注碳酸氢钠1mmol/kg。
输注碳酸氢钠时必须保证患者有通畅 的呼吸道和充足的通气,以排出产生 的二氧化碳,否则会加重酸中毒不利 于复苏。源自09钙剂钙剂
不建议在心搏骤停的患者常规使用钙剂,除非患者存在低钙 血症、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过量、高镁血症或高钾血症。
在心跳和呼吸停止后,如能建 立良好的人工通气多可使酸中 毒减轻。
碳酸氢钠
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盲目应用碳酸氢钠 可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并加重呼吸性
酸中毒。
在为患者采取了电除颤、心脏按压并建 立有效通气的情况下,若仍不能复苏, 可给予碳酸氢钠,但应掌握“宁酸勿碱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