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杜牧,汉族,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多年为官。杜牧的诗 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 在晚唐成绩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纭,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借问:请问。
5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 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 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 十分和谐美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域优美。本 诗从篇法来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 环境、气氛,是“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学们再见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 节良辰,便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故乡的兄弟, 按照重阳节的风俗登高时,他们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 跳跃,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是千古名句。
除夕之夜,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仰望天空的 一轮,不由吟诵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 演变成放鞭炮。
2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3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 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 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 人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故乡亲人 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写
佳节
jiā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
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 情景?(串珠问题4)
年。 送来暖暖春意。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千门万户】
【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旧符
jiù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 陈旧了。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 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 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清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欲断魂】
【借问】
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串珠问题3)
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 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 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
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
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
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 5)师生交流。
教学 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第一课时
1. 会认“屠、苏”等 2 个字,会写“旧、符”等 2 个字。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
伸( 分钟
)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 日”,迁移学习,让学生
师生读)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
2. 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内容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4.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 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 意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 (课件出示 10):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tú sū
总 把/ 新 桃/ 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 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 苏酒。
渲染: 紧扣题目,通过描 写响亮的爆竹声和饮酒 的感受,渲染出春节热 闹欢乐的气氛,让人感 觉到春天已经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背诵指导:在熟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的 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背诵。 默写指导:默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字,第三 句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不要写错。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 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 畅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 南春雨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 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
思念亲人
情景 交融
插茱萸
少一人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在
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 方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
抒发了深深的思乡情怀。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除夜》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_______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__________。 独在异乡为异客 ______________,每逢的氛围?衬 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句诗描写了烟雨蒙蒙的雨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 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思考并交流
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
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扫墓或踏青春游,而羁 旅在外的人孤身赶路,本就怀着伤感和追思之情,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 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此诗人用“断魂”二字来描写羁旅在外的人的心情。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
文原文
吃蜜食
小蜜蜂飞啊飞,飞到花朵之间。

看到花蜜很多蜜蜂开心万分的样子。

它们争先恐后地品尝,口水直流。

可是,蜜蜂们应该记住规矩,
品尝蜜糖,要有节制。

妈妈告诉小蜜蜂们,
飞到花朵上就好好地品尝,
不要贪多嚼不烂。

吃蜜食是滋养身体的时刻,
但也要有分寸和限制。

大雨下
大雨下,真大雨啊!
小草躲在大树下。

花朵也躲在家园,
希望雨过天晴再绽放。

水洗大地干净了,
飞禽们打伞出行,
小鱼儿游得高兴极了。

雨水滋润土壤,
让大地更加美丽。

大雨虽然有时候让人心烦,
可是它给大地的滋润是无限的。

下雪了
天空飘下银色的雪花,
小金鱼期待着冬天的到来。

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像小雪人一样可爱。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
一团团,两团团的好看极了。

仿佛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大雪纷飞的景色更美。

看着外面的雪花纷飞,
心情也变得愉快。

这是三首古诗的原文,通过这些美丽的诗句,我们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小蜜蜂品尝蜜糖的时候要有节制,而大雨和雪花给大地带来了滋润和美丽。

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些美妙的时刻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PPT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PPT

点燃爆竹 饮屠苏酒



开门迎新 换新桃符


9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元日》是一首写 古代迎接新年 的即 景之作,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 竹, 饮屠苏酒 , 开门迎新 ,换新桃符, 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 活气息。
9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元日》是一首与( A )有关的诗。
9 古诗三首
理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魂:指心情惆怅。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 逝去亲人,伤心欲绝, 悲思愁绪。
9 古诗三首
说一说:《清明》一诗写出了这个 节日怎样的情景?(课后第二题)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人们吊唁亲人, 伤心欲绝。
9 古诗三首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岁:一年。
屠苏: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 在元日饮用。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新桃,旧符:新桃符,旧桃符。桃符 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 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9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读诗句,想一想:诗中写到了 哪些节日情景?(课后第二题)
9 古诗三首
整体感知
元日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认为 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 1 )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由此可知,“元日”
(4)元素。
是指 春节 (节日)。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9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朗读古诗,了解重点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我会写:旧jiù(怀旧、新旧、念旧)符fú(符号、相符、符合)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魄)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喝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妹、师兄)独dú(单独、独自、孤独)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自行车)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

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

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最新】
些,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写在竖
中线上。
品读古诗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
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
诗意: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
一年,饮着醇(chún)美的屠苏酒,感受到
了春天的气息。
品读古诗
赏析:
这两句诗紧扣题目,写了人们在阵阵鞭炮
声中辞旧迎新的景象,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
活动展示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吃饺子放爆竹拜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汤圆赏花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守岁吃年夜饭贴春联谢谢观看9古诗三首元元日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春风送暖
入屠苏”描写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
饮屠苏酒的景象,欢乐祥和的情景跃然纸上。
品读古诗
形容太阳出来后
天色渐亮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
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
春联的前身。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
喜欢刻画宁静幽美的境界。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瞑》《竹
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初读古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
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xiōn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wéi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bèi
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清明节源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或阖家团聚, 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杜牧(803-825)字 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 诗人。人们把他与李商 隐称为“小李杜”。
整体感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欲”的拼音是yǜ。( × )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爆竹声中 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
曈曈日 一岁除 入屠苏 换旧符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日》,看到了 我国古代新年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 去看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清 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的4月5 日或4日。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气候温暖,草 木萌翠,雨水较多。
牧童
xiōnɡ
兄弟
jiǔ
喝酒
bèi
加倍
识字方法
加一加:口+儿=兄 云+鬼=魂
字理识字: 酒 + =
会意字。用水和粮食酿造的酒精饮品。
偏旁识字: mù
牧牜
牧童
放牛的孩子
我会写
jiù fú yù hún jiè jiǔ
旧 符 欲魂借酒
hé mù xiōnɡ dú yì jiā
何 牧 兄 独异 佳
生字归类
一岁:一年。
屠苏: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 在元日饮用。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新桃,旧符:新桃符,旧桃符。桃符 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 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互动课堂
读诗句,想一想:诗中写到了 哪些节日情景?(课后第二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部编版

作业题
请同学们背诵并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同学们搜集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和节 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9课古诗
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部编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课文背景 3 课文内容 4 课文赏析 5 拓展阅读 6 思考题与作业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课文背景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 诗人,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 有“诗佛”之称。
九月九日:重阳 节,又称为“重 九节”。
山东:指华山以 东的地方。
茱萸:一种香草, 重阳节时人们习 惯佩戴它以驱邪 避疫。
创作背景
诗人王维的简介
诗中表达的情感
创作背景的介绍 诗中的意境和意象
作品地位
文学价值:被誉 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历史价值: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风 俗和文化
文化价值:传承 了中华民族的传 统文化
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 对古诗的感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注意讲解的语速和音量,确保学生能够听 清楚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形成不良习 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讲解古诗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理解 诗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教育价值:被选 入教材,作为语 文教学的范文
课文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我会认 我会写
xiōn
bèi
g兄 倍
兄独异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两个“异”字连用,更能表达 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什么诗人要向牧童询问酒家呢?
因为作者独身在外,又被雨给淋湿了,无处 躲雨,心情愁闷,想找个酒家,一来可以歇 歇脚,避避雨,二来可饮点酒,驱驱寒,借 酒驱散心中的烦闷。
你觉得这句诗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
“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 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 看到了杏花林后面的小杜庄,让愁闷的诗 人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我会认 我会写
t

屠ú 苏
旧符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
整 “爆竹”指的就是放鞭炮。“一岁 体 除”一年过去了。 感 知 在放鞭炮的声音中一年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指屠苏酒,这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在古 代,每到大年初一,全家都要暍屠苏酒,据说可以驱 鬼辟邪,让人一年都平安健康。人们喝下屠苏酒,就 叫“入屠苏”
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抹鼻涕 管弦 舞蹈 享乐 附庸 拳头 胚胎 规律 祸患 惩罚 迷恋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对联,语言精练,对仗工整。上下联巧用两组数词,仅用了“四面荷 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几个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极其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济南古城风貌的秀美景色。这不仅是对大明湖 绮丽风光的精彩描绘,也是对风景如画的济南城的由衷赞美。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登鹳雀楼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
部编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目标
1.认识“兄、倍”等2个生字,会写“兄、独” 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能借助注释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作者介绍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 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 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 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 兄弟”。
根据情境,说说你会吟诵刚学的哪一句诗?
除夕之夜,在国外留学的学 子,仰望天空的一轮明月,不由 吟诵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结构梳理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想象情景
拓展延伸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
乡的客人。
“独、异”写出了 诗人一个人在他乡 的孤独和寂寞。
此时诗人非常需 要亲人的陪伴。
学写认


xiōng
异 要封口
每当 遇到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加倍,格外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
jiā

诗人在“佳节”会思念哪些亲人?
诗人会思念自己的父母。
诗人会思念自己的兄弟。
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节日 端午节
……
过节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节日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课 古诗三首(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课 古诗三首(共30张PPT)

课文早知道:
遥:远。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 的植物,古人在重阳 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 的习俗。 运用想象的手法,写重阳节家乡兄 弟们登高时的情景,表现出不能与 之团聚,深感寂寞,倍加思亲的思 想感情。这两句诗将全诗的情感推 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 现,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会认“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生字,会写“旧书、 符号”等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了解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新课导入: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寥寥数字,却饱含着作者 深厚的思想感情。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 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能让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
人、散文家。因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 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
以别于“大杜”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泊秦淮》《秋夕》《题 乌江亭》等
课文早知道:
清明:我国传统 节日,有扫墓、踏青 等习俗。
课文早知道:
诗意:我一个人客居异 乡,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 思念亲人。我想远方的弟兄 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
上都佩戴了茱萸,只是少了
我一个人。
主题归纳:
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诗人初到长安的处境:在异乡,为异客, 只身独处,适逢佳节,这样层层推出“思亲”的感情来。“每逢佳节 倍思亲”,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团聚的习惯和节日思亲的 情感。后两句不说自己思念家乡的兄弟,而是通过想象,说家乡的兄 弟们在“登高”“遍插茱萸”,来表达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这正是 “倍思亲”感情的深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9古诗三首【注意字音】屠苏(tútǔ)瞳瞳日( tóng dòng)桃符(fúfǔ)酒家(jiǔsǎ)欲断魂( hún huí)【形近字】独(独自) 佳(佳节) 酒(酒家)浊(浑浊) 挂(悬挂) 酒(洒水)兄(兄弟) 何(何处) 借(借给)只(只有) 河(河水) 惜(珍惜)【诗句解释】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每年春节总要拿新桃符换掉旧桃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意: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我一个人客居他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重点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这两句诗描写的春节风俗有:燃爆竹、饮屠苏酒,渲染了节日热闹欢乐的氛围。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遥”是远的意思,在这里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遥”点明了空间距离的远。

诗人问的是酒家,而牧童却用行动回答了杏花村不但很有情趣,而且极富画面感。

杏花村是美的,在诗人看来,杏花村就是自己的理想或者希望,是一个可以借酒消愁的地方。

这样结尾,不但回答了诗人的问题,引出了美好的杏花村,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开阔的想象。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两句写诗人想到家乡兄弟们登高、插戴莱萸欢度重阳节,却唯独少了自己。

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怀亲之情。

【篇章整体】1.《元日》通过对春节热闹欢乐气氛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2.《清明》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烟雨迷蒙,以及诗人内心忧伤欲借酒消愁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时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处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戴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乡怀亲的感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程课件9 古诗三首(生字讲解)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程课件9 古诗三首(生字讲解)

左窄右宽。
字义:①独自。②一个。
“虫”框写扁, 末横改提。
③年老没有儿子的人。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笔顺:
上窄下宽。下部 横长托上,撇与 竖间距适当。
部首:巳 结构:上下 组词:异同 奇异 形近字:导 字义:①另外的。②不同的。
③奇怪,惊奇。④分开。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笔顺:
jiā
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 料,如白酒、葡萄酒等。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可”首横长, “口”略小。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为何 任何 形近字:河 字义:表示疑问。
笔顺: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笔顺:

部首:牜 结构:左右
组词:牧场 放牧
形近字:放
“牛”末横改提 字义:放养牲口。
且提有力;“攵” 捺写得稍长一些。
后鼻音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xiōnɡ 部首:口 结构:上下
组词:兄弟 兄长
形近字:只
“口”上宽下窄; 字义:①哥哥。
“儿”竖弯钩舒展, 超出上部。
②对男性朋友的尊称。
笔顺: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笔顺:

部首:犭 结构:左右
组词:单独 孤独
形近字:浊
借酒何
组词:欲望 食欲
牧兄独
形近字:浴
异佳
“谷”第四笔捺改点,字义:①将要。②想要,希望。
“口”小;“欠”末 撇、捺舒展。
③需要。④欲望。
笔顺:
符欲魂 借酒何 牧兄独 异佳
笔顺:
hún 部首:鬼 结构:左右
组词:魂魄 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三首《元日》1.会认“屠、苏”2个生字,会写“旧、符”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同时能够进行背诵。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2.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俗。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1.出示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对单元学习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吗?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们,图片中分别表示的是那些节日?(学生举手发言)中国传统的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呢?为什么?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三首诗,就是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的。

2.板书诗题,解释题意。

过渡:今天我们首先要一起来学习的,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请大家读一读注释,“元日”指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

)它和“元旦”有什么不同?(一为农历,一为公历。

)3.师生交流讨论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教师给出课件进行补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派,世称“王荆公体”。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失败。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感知诗歌的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同桌相互交流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指名朗读诗歌,提醒“屠、苏”两个生字及“曈”字的准确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诗歌的节奏。

4.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形,教师相机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旧]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右边的“日”字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不能挨到右侧的横折。

[符]上短下长。

“付”的左下竖稍短些,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写在竖中线上。

5.书写生字“旧、符”。

预设: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临写生字各三遍。

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并作强调指导。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质疑引入。

过渡:同学们,学习一首古诗,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古诗哪些方面的知识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是的,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意,并体会了诗情,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歌。

而要实现这两点目标,我们必须从理解诗歌的字词入手。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看看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能理解,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3.汇报交流,扫清理解障碍。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除,去。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现在则指春联。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在元日这一天,旭日东升的时候,当你走在路上,你会看到些什么?会听到些什么?又会闻到些什么呢?(我会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可热闹了!)(2)现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又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种热闹的气氛呢?(放烟花。

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能看到漂亮的焰火呢!)(3)那你们知道,从古到今,人们为什么喜欢在农历新年的时候放爆竹和烟花吗?(听我爷爷说,以前是为了赶走年兽,后来是为了辞旧迎新。

)(4)课件适时出示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引导学生解释诗意,教师进行简单补充。

(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

)(5)除了听到爆竹声,我们还似乎闻到了什么呢?(屠苏酒的香味。

)(6)人们在元日那一天喝屠苏酒又有什么讲究呢?(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喝屠苏酒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新年愿望,就是能够赶走不好的运气,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好运相伴。

)(7)课件出示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指名学生说说诗意,教师适时补充。

(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8)节日里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欢乐,充满希望。

)5.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诗句中找找看,节日里人们除了放爆竹、饮屠苏酒以外,还有什么习俗?(新桃换旧符。

)(2)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并说一说过春节时家里贴春联的情景。

你们知道怎么诵读春联吗?(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读的时候应该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

)(3)古人“新桃换旧符”有着怎样的意义?(按照古代的风俗,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避邪和祈求平安。

表达了人们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好运的愿望。

)(4)大胆想象,人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5)课件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引导学生说说诗意。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6)想象诗句画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明亮,美好,喜庆,欢乐……)6.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诗的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注意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画面。

7.揭示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我们大胆猜想一下,诗人王安石在看到眼前这番热闹欢乐、明亮美好的情景时,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1)教师介绍并出示王安石变法的相关背景资料。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20岁以前随父亲在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

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

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推行新法,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他更坚信新法的实行会让老百姓每天都能像过节一样幸福。

《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

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诗人除旧革新的政治思想。

(2)读完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你对哪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不仅是旧的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日”不仅仅指初升的太阳,还指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暗指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新桃”也暗指新政策、新法规。

“总把新桃换旧符”有推陈出新的意味。

(3)再读题目“元日”,它仅仅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吗?还是什么的开始?(美好生活的开始,新政策的开始。

)(4)诗人此时除了迎接新年的喜悦,还会有什么心情?(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心。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试着进行背诵并齐背诗歌。

四、总结回顾,作业设计1.总结填空,回顾全诗内容。

填空:这首诗写了古时候人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诗中写到了三种过节习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整首诗读来给人一种积极奋发的感情。

2.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1)过春节,除了诗中描写的这三种习俗,流传到现在的还有哪些习俗呢?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2)搜集另外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与《元日》对比阅读,看看两首诗之间的区别,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清明》1.会认“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清明》,并能进行默写。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过节场景,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1.引导学生回顾古诗《元日》,齐背《元日》。

2.教师简介传统节日的由来、清明节,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及节日意义。

传统节日由来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华传统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这些传承至今的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5日或4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以清明为话题写下了许多诗词和文章。

3.出示诗题。

请学生介绍诗人杜牧,教师适时点拨。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二、通读感知,体悟诗情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并读通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的情况。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提醒学生读准“魂(hún)”“牧(mù)”两个生字的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节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落实字词,指导书写。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字形及结构特点,说说注意点。

◆书写指导:[欲]左右结构。

“口”略向右上倾斜。

“欠”第三笔撇伸向“谷”下,捺向下伸展。

[魂]左右结构。

左边的“云”要写得靠上一些。

“鬼”的长撇要舒展些,插到“云”的下面。

[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酉”。

[牧]左右结构,“牜”的最后一笔提要有力。

第八笔捺稍长一些。

③教师范写,学生认真仿写,教师巡视,并及时予以书写纠正和强调。

3.再读古诗,借助对字词的理解串讲诗句的意思。

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补充。

(1)交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清明;天气——雨纷纷。

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幅细雨纷纷的春天景象。

)②“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形容伤感至极,好像灵魂与身体要分开了一样,神情恍惚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