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有关笔记
美术概论复习总结
关于美术概论复习资料一、最早提出艺术的模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1 柏拉图2 亚里士多德3 赫拉克利特4 苏格拉底二、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术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1 表现发生说2 媒介说3 有意味的形式说4 情感符号说三、美术起源于1 人脑意识2 社会实践活动3 游戏4 巫术四、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1 王国维2 鲁迅3 胡适4 蔡元培五、《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1 唐2 宋3 元4 明六、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1 《诗艺》2 诗学3 诗品4 论崇高七、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1 政治2 道德3 上层建筑4意识形态八、佛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处于一书1 艺术起源2 金枝3 艺术论4神话九、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1 审美心理功能2 审美教育功能3 审美欣赏功能4 审美理解功能十、形象思维离不开1 严密的逻辑推理2 判断推理、论证3 具体可感的形象4 抽象单一的个体十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1 整合2变形3 移情4 意蕴的凝结十二、《向日葵》是的代表作1 塞尚2 凡?高3 达芬奇4米开朗琪罗十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1 艰难探索的过程2 天赋3 顺其自然4 偶然得到十四、典型是1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3 鲜明的个性化4模仿和创新十五、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1 突发性2 超常性3 易逝性4 永恒性十六、“得心应手”讲的是1 艺术形象2 艺术体验3 艺术技巧4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1 艺术家的主观努力2 客观现实社会生活3 一定的时代4 一定的民族和阶段18、被喻为“艺术作品的陵墓”的是1 艺术博物馆2 艺术展览馆3 艺术市场4 艺术出版社19、“艺术世界”不包括1 艺术主体2 艺术机构3 艺术接受4 艺术规则和制度20、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1 文体期待2 价值期待3 意蕴期待4 意象期待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1 愉悦性2 经验性3 直接性4 偶然性2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谁评价王维的诗画1 严羽2 苏轼3 刘缌4 王士祯23、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谁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激荡人心的时刻1 马斯洛2 绕斯3 杜威4 德立达24、美术批评的前提是1 美术感受、2 美术欣赏3 美术体验4 美术交流25、“异质同构”说的代表人物是1 阿恩海姆2 恩斯特卡西尔3 罗杰佛莱4 毕达格拉斯26、“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1 文学2 音乐3 舞蹈4政治27、美术与政治的正确关系是1 美术从属于政治2 美术决定政治3 二者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一样4 二者相互影响28、美术以什么掌握世界1 理论的方式2 艺术的方式3 宗教的方式4 实践——精神的方式29、美术的基本特征是1 视觉形象性2 典型化形象3 艺术形象4 具象形象30、关于“艺术典型”叙述不正确的是1 它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2 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3 要体现美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4 要与众不同,让人们不容易理解31、郑板桥所说的“手中之竹”是指1 内心现象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32、在中国传统风俗中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吉祥象征,这是指美术作品中意义的什么层面1 物质材料层2 作品形式的结构之中3 文化意义4 作品中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含义和表现含义33、对于美术家的“表现自我”论述正确的是1 是一个与外界无涉的纯封闭、纯主观的自我2 是一种无需控制的、无目的的举动3 是一种自我发泄4 是集群艺术意志经由美术家加工提炼之后的再生物35、美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方式是1 形象思维2 抽象思维3 具象思维4 逻辑思维36、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过程是1 表象——形象的概念——审美意象2 表象——概念——审美意象3 表象——形象的概念——表象4 表象——概念——表象37、对于美术美容与形式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1 从抽象意义上讲,在美术创作层面上内容决定形式2 在美术创作层面上,从具体的实质过程看,内容与形式不分先后,是共生关系3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先于内容4 从接受角度看,内容先于形式38、对于美术接受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2 美术接受意味着美术作品将成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3 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4 美术接受只存在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39、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1 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2 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3 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4 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40、“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代表人物是1 哈奇生2 克莱夫,贝尔3 苏珊,朗格4 荷加斯41、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是指1 内心视像2 感性表象3 审美意象4 艺术形象42、不属于美术家主体性表现的是1 具有独立的艺术思维过程2 充分利用自己对具体艺术手段的把握3 自我原是情感的宣泄4 尽情发挥自我艺术意志43、“内心视像”出现在美术创作的那个阶段1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阶段2 构思阶段,3 传达阶段4 审美意象的形成阶段44、审美易象的二重性是1 确定性和明晰性2 确定性和抽象性3 伸缩性和具体性4 较确定性又不够确定45、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是1 不受大脑控制的2 服用迷幻药之后出现的3 醉酒之后表现出来的,4 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46、透视属于一种1 创作方法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7、美术发生的上限是1 人工性2 艺术手法3 艺术技法4 写意方法48、媒介说的代表人物是1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2 罗杰佛莱3 荷加斯4 苏珊朗格49、美与美感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1 美决定美感2 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3 美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4 美感一定根源于美术作品的美简答题: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答案要点(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只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美术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一节 美术的创作 过程
第二节 美术创作的 心理活动
第三节 美术创作的 思维活动
第四节 美术的创作 方法
第八章 美术与批评
第二节 美术批评
第一节 美术批评 的开拓
第三节 中国当今 美术批评现状
第九章 美术审美
第二节 美的本质 与美感的本质
第一章 美术解释说
第一节 从创作主体 解释美术
第二节 从主客体关 系解释美术
第三节 从美术本 体——形式解释美术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 的解释
第二章 美术学
第二节 美术学的 学科结构
第一节 美术学概 述
第三节 美术学的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美术文化
第二节 美术文化 价值
第一节 美术文化 概述
第三节 美术文化 模式
现形态
第十章 美术教育
第二节 西方美术 教育的诞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 美术教育
第三节 当今的美 术教育
参考文献
谢谢观看
目录
07 第七章 美术创作
08 第八章 美术与批评
09 第九章 美术审美
010 第十章 美术教育
011 参考文献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 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 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 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 发阅读兴趣。
第四章 美术的认识本质
第二节 美术的视 觉形象性
第一节 美术以特 有的方式“掌握”
《美术概论》课程笔记
《美术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1. 美术家被视为美术创作的主体,其个人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2. 美术家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对作品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3. 通过研究美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1. 美术作品是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产物,包括艺术家与描绘对象的关系、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等。
2. 美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对对象的观察、感受和理解,将客观世界转化为艺术形式。
3. 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主客体关系,反映了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1. 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空间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2. 形式是美术作品的直观表现,是艺术家创作意图和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
3. 美术作品的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可以脱离内容而存在。
四、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术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反映,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审美认识。
2. 美术作品中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是艺术家对社会现象、阶级斗争和历史进程的反映。
3. 马克思主义强调美术的社会功能和阶级属性,认为美术应当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节:美术的社会本质一、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1. 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
2. 美术作品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可以塑造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
3. 美术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如审美娱乐、教育启迪、社会批评等。
二、美术与社会生活1. 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将其融入作品中。
2. 社会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艺术家从中汲取创作资源。
3. 美术作品通过表现社会生活,传递了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章节目要点体会补充笔记23美术本质1、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解释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情感说: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表现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科林伍德(英国)、柏格森(法国)无意识说:美术是人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瑞士)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
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45媒介说:艺术是作品的物质媒介。
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美国) 情感符号说:艺术是符号形式。
代表人物:卡西尔(德国)、苏珊·朗格(美国) 异质同构说: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激起审美的形式。
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美国)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章 节 目 要点体会 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与社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如何理解)是社会的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如何理解)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美术是视觉形象的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美术概论期末总结框架
美术概论期末总结框架第一部分:引言1.1 引出主题1.2 概述本文结构第二部分:美术概论的概述2.1 美术概论的定义2.2 美术概论的目的与重要性2.3 美术概论的研究范畴第三部分:美术的起源与发展3.1 美术的起源3.2 古代美术的发展3.3 现代美术的兴起与发展第四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4.1 亚洲美术4.2 欧洲美术4.3 非洲美术4.4 美洲美术4.5 大洋洲美术第五部分: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5.1 线条与形状5.2 色彩与光影5.3 空间与透视5.4 组合与构图5.5 节奏与运动第六部分:西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6.1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6.2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6.3 艺术新感觉运动与立体主义6.4 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6.5 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6.6 当代艺术与后现代主义6.7 杰出的西方艺术家第七部分: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7.1 中国古代美术7.2 中国现代美术7.3 日本艺术7.4 韩国艺术7.5 东方艺术的特点与影响第八部分:美术的应用与意义8.1 美术与设计8.2 美术与批判精神8.3 美术与文化传承8.4 美术与社会问题8.5 美术教育与培养艺术人才第九部分:结论9.1 总结主要内容9.2 对美术概论的认识与体会9.3 展望美术概论的未来发展第一部分:引言在过去的学期里,我们学习了美术概论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西方和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以及美术的应用与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美术概论的概述2.1 美术概论的定义美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系统地介绍美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2 美术概论的目的与重要性美术概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审美能力,传承与发扬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能力。
2.3 美术概论的研究范畴美术概论包括对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美术的基本要素与构图原则、西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东方美术的发展流派与艺术家以及美术的应用与意义的研究与探讨。
美术概论重点
美术概论1、异质同构说:是“格式塔”的理论核心,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2,这就是“异质同构”说。
2、情感符号说:这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说,代表人物-恩斯特—卡希尔。
3、艺术符号: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称之为艺术符号。
4、意境:是意与象,情与境,有限与无限,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作品中的结构方式。
5、风格:是作品的总体倾向和主要特征。
6、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7、形象记忆:也叫做映像记忆或表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8情感记忆:也叫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9理解:理解既是了解,领会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把握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10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算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
11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联想。
12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感情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
13、游戏说: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希勒和斯宾塞。
14、巫术说:是在直接研究原始美术作品与原始宗教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代表人物有泰勒,弗雷泽。
15、劳动论:在众多的艺术理论中,劳动论为探索、研究艺术发生中的诸问题做出了独特贡献,从而成为一种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学说代表,代表人物有沃拉斯切克等。
30、感知方式(名词解释)是从某个民族、某种文化的主体心理结构方面去把握其在审美意识方面的特色。
1、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美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
,1,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3.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4.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美术知识总结(一):美术概论
美术知识总结(一):美术概论美术概论一、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瞬间性.(一)造型性是美术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具有一种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二)视觉性是就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三)空间性和瞬间性是美术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存在状态.二、美术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美术的三大功能中,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是指人美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激发效能,启发欣赏着的感知意识和情感活动,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促使观赏者在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他们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从而达到思想,品德和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目的。
三、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四大类)根据视觉形式和形态的不同,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一)具象美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较为客观的反应(二)意象美术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观感受、幻想、梦境等的再现,创作出发点不再是为了较为客观的再现现实。
(三)抽象美术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根据功能不同,美术分为纯美术(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等)和实用美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和设计等)。
(一)绘画从使用工具和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素描等。
从题材内容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军事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画画形式分:岩画、笔画、单幅画、连环画、组画、架上画等。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1)直观性。
绘画属于空间视觉造型艺术,直观形象是绘画的典型特征.(2)形式感。
绘画的主要造型语言是线条、色彩与构图.线条构成绘画艺术的基本风格,色彩也是=重要元素之一,构图是画家对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
第一章:本质论
1、关于美术的各种学说:代表人物,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表现说,理念说,情感说,无意识说,有意味的形式,情感符号说),识记P26
2、美术与政治关系,美术与宗教关系,识记与理解P56
3、美术的认识世界方式,美术的基本特征,识记P82、p86
第二章:创作论
4、美术家的主题意识,识记P155。
5、美术家的修养,理解P163
6、构思活动,识记P173
7、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直觉、情操、灵感等)识记P184
8、形象思维活动极其基本过程,识记P192
9、美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识记P207
10、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题材、主题等),识记P214
11、美术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及其关系,识记与理解P225
12、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风格等)识记P230
第二章:发展论
13、中、西感知方式,识记P393
14、儒家的美学价值,识记与理解P396
15、中国画论相关著名文章及论句,代表人物,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等) 识记与理解P406 16、西方艺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情感与形式等),识记与理
解P461。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简列
美术概论课程重点简列第一篇:美术概论课程重点简列1、造型艺术的特点:一、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物质媒介以展示。
二、造型艺术的构成要素为光、色、线、形、空间、体量等,表现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形态。
三、处于静止状态,不作运动。
2、美术的特征是:物质性、可读性、文化性和独创性。
一、物质性,即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性的媒材创制并存在的,这些媒材是可视、可触摸的物质材料。
二、可读性,就是可观赏,看了令人赏目悦心。
三、文化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第二,美术作品是对此前文化的继承,第三,美术作品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被解读。
四、独创性:之美术作品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它应该比较充分地体现作者诸多的主管因素,因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3、艺术个性形成的两个源头:一是生活,即从自然或社会中攫取素材,获得艺术母题、艺术原型,一是艺术家的选材、提炼、加工,从而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修养、知识等主题因素。
4、美术的本质是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对世界的艺术方式的把握。
(科学的,宗教的,22、形式感最基础的法则是均衡与变化。
23、风格,是指美术作品呈现的总体特征和风貌,亦即该作者的艺术独创性。
风格的类型:一、简约与繁丰,二、严谨与疏放,三、贫朴与诡异,四、静止与运动。
24、何为雅何为俗?首先,美术家凭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较高的“立意”。
其次,是美术家以相应的艺术方式将其表现出来高雅的美术作品的雅和俗,常常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被感知却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雅和俗事两个相对又相反相成的概念。
雅,通常指“高雅”,指专业化,指学术性;俗,通常指“低俗”,指业余水平,指商品化。
但有时候,雅和俗却代表了另外的含意,俗为通俗或普及,雅为艰深而难懂。
随着时代的转变雅和俗也可能相互渗透和转化。
25、美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及认识功能。
美术概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本质论1、关于美术本质得几种解释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角度;从美术家与现实得关系主客体关系;从美术本体形式角度;(1)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美术就是人创造得,在创造过程中,美术家起到非常重要得作用。
情感说:同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相关,如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下得定义就就是“情感得表达”代表就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得痛苦与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她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就是艺术。
表现说:认为美术就是心灵得表现。
代表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
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术至20世纪美术得发展。
克罗齐认为“艺术就是幻象或直觉”,理论核心就是直觉,把直觉与表现、创造、艺术与美瞧成就是一种东西。
科林伍德认为“当一件艺术品作为一种食物得创造仅仅在艺术家心灵中得时候,它已经被完美得创造出来了”。
无意识说:认为美术就是心灵得表现。
代表就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精神病理学家荣格,认为无意识说也就是艺术得一种表现,但不就是情感得表现,而就是本能无意识得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是能借助创作使压抑得原始性本能欲望表现出来并转移到作品中去得人,而艺术创作则就是艺术家原始性本能欲望转化到一种新得方向上去得升华过程。
游戏说:认为美术就是自由得游戏。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来得,由席勒加以系统化。
仅仅从主体去理解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片面不完整。
自娱说:认为美术就是自我娱乐。
最著名得就是中国元代画家倪瓒得“自娱说”,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得游戏说有想通之处,强调自由游戏,精神愉悦,但更重视画家得人品个性与绘画得笔墨形式。
(2)从美术家与现实得关系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创作活动与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就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得。
主体就是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得承担者,客体就是主体创作与审美认识活动指向得对象。
所以,考察美术,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脱离客体。
美术概论学习总结
美术概论学习总结【篇一:【总结】美术概论】美术概论总结暂且只归纳了上编,下编和一些补充待总结^ ^第一章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美术是人创造的,在整个美术创造活动中,人,创作主体的作用是第一重要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美术家,其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直接影响到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下与成功失败。
因此,重视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美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性,在考察美术本质问题时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奇、科林伍德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无意识是他的学说五大支柱的核心)、荣格。
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康德、席勒、斯宾塞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代表人物:郭若虚、孙衍栻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离开了客体就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
主体是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即使是精神客体,也具有现实的根源、载体和形式,它一旦成为被具体指向的对象并被表现出来。
就必然为主体所反映。
因此、考察美术,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脱离客体,应从主客体关系上解释美术。
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他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是美术的最终根源,只有理念才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他认为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形象的显现,比之自然是具有真正的美的)、宗炳。
摹仿说:认为美术师对现实的摹仿。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自然是艺术的源泉)。
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
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萨蒙、雷纳克。
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是一种巫术摹仿,是作为一种控制狩猎活动的手段发生的、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
艺术学基础知识(美术篇)核心笔记
美术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美术的历史、起源,美术的门类.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的学科,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曲、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设计等很大的范围。
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法国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第二节、起源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雪莱托尔斯泰)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美术的发展第三节、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第四节、一、现代美术门类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一)建筑(二)雕塑(三)油画(四)版画(五)工艺美术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
美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美术概论知识点总结美术是人类表现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创作出来的作品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
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多种表现方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美术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也有所不同,反映了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知识点。
一、美术的基本概念1. 美术美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表现的艺术形式,是以创作出来的画面或雕塑作品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多种表现方式,其内容涵盖了人物、风景、静物、抽象等多种题材。
2. 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美的形式,是一种审美活动的产物。
艺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
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也可以表达想象和情感。
3.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理论,是对美的本质、原因和规律性的学科。
美学是审美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欣赏美的作品。
二、美术的发展历程1. 古代美术古代美术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包括壁画、石刻、陶器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古代美术以神话、宗教和历史题材为主,表现形式简单,但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2. 中世纪美术中世纪美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宗教题材成为其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严肃而庄严。
中世纪美术主要以教堂壁画、玻璃彩绘和雕塑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圣意义。
3. 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欧洲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美术注重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以人物和风景为主要题材,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4. 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现代美术主要包括新艺术运动、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多种流派,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美术概论复习重点
美术概论复习重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本质论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俄)列夫托尔斯泰影响:他看出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并加以强调,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
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意大利)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影响: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学以至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奥地利)佛洛依德(瑞士)荣格影响:对本世纪西方现当代美学和美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4.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古希腊)柏拉图(德国)黑格尔影响:他们在认识论上大前提是错误的,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却不乏正确的见解。
5.有意味形式说: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英)克莱夫贝尔、罗杰佛莱影响:开创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形式(德)恩斯特·卡西尔(美)苏珊·朗格影响:这是西方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
符号论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研究体系,提出来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美术与政治关系一个方面;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互相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与美术虽然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学说中;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美术,而美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美术与宗教的关系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对美术的否定。
主要在于宗教利用美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美术严加约束,把美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美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其次:宗教对美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美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人工性
人工性是美术发生的上限。美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工制品,制造工具不但标志着人类的诞生,而且也是美术发生过程的开始。
形态发生
形态性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本质特征划分的标准。
必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在人工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美术形态性的工具。
回味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美术的社会功能
认识功能:欣赏者通过作品不同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教育功能:美术作品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
审美功能: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有美,美术中的美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
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
自娱说:美术是自我娱乐,与游戏论相似。代表人物:孔衍栻、倪瓒等
从主客体关系解释
理念说: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黑格尔(德国)
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
章
节
目
要点
体会补充笔记
美术接受
1、
美术接受
美术接受与美术本质
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如何理解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美术接受方式——对美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2、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
美术世界(社会环境)
构造:主体(人)(1.美术家2.批评家3.美术理论家和美学家4.美术史家5.各美术机构中的任职人员);美术机构(展览和收藏机构、美术出版社、美术教育机构);规则和制度
美术概论有关笔记.doc
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表达。
这种学说的流行是随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开始的,认为艺术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2、表现说:认为美是心灵的表现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登是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术以及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心里学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他们的学说对本世纪西方当代美学和美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无意识说也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康德首先提出,席勒将之系统化,斯宾塞等人进一步发展的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好像只是游戏,它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得到自由。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但它仅从主体上去解释美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仍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理论。
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中国传统美学和画论中,从创作主体考察解释美术的说法也很多,宋代郭若虚从人品修养来看待画品:“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悦耳。
”中国的自娱说与西方的游戏说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强调自由游戏(笔墨),强调精神愉悦,不过更带有中国哲学的色彩,更重视画家的人品个性,更重视绘画的笔墨形式。
对于一个个别的艺术创作主体来说,持有任何一种观念都不算过错,同时,也必须持有某一种观念,或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观念的调和,否则,它就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动力与标准。
也就是说,美术创作忌讳在一幅作品中试图表现很多的主题。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主客体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
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黑格尔。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理念的影子的影子。
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形态流变读书笔记
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形态流变读书笔记中国美术走过如此漫长的历程,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美术是不断变化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原因,这种变化是不:停顿的,它好像是一个有机体活力就在于能不断变化。
发展。
更新,而且变化的范围包括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
虽然变化是绝对的,但变化的程度却是因时而异的,因为美术不是孤立的,它是存在于社会中,美术只能在社会运动中:才能得到阐释。
在社会制约的同时,美术又有其内在的逻辑演变,即相对:独立性,比如传统的影响、风格的演变等等,这些虽然也受社会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各种美术样式。
门类。
体裁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每一个是;时代都有其突出的美术门类。
美术样式及体裁,都有其主流风格,它反映时代的基本面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如果我们能对每个时代的最突出的美术现象作到客观地把握,就能对美术发展的脉络有个,大致的、概括的了解。
当然一个时代的美术现象是纷杂多样的,要对美术史发展有更具体。
更准确地把握还需尽可能地掌握各种具体的美术想象。
综上所说可知,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上学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艺术文化”体制。
决定并规范了中国艺术基本的美学和民族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于美术家的个人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都会对美术家的创作产生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美术本质者,大都强调美术家主体在创作中的能动作用,这种考察美术本质问题的方法是合乎逻辑的,但过于重视主观意识的活动,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
例如关于美术本质的“情感说”、“表现说”、“无意识说”、“游戏说”、“自娱说”等,都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的。
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表达。
这种学说的流行是随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开始的,认为艺术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艺术以情动人,离开情感的表现与感染,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
中国人也十分重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如清代画家孔衍栻在其《石村画诀》中说:“余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顷刻可成。
”但感情毕竟只是美术的特征之一,而不是全部,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揭示美术的本质,显然是不够的。
2、表现说:认为美是心灵的表现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登是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术以及20世纪世界美术的发展。
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活动。
在此,他把直觉与表现、创造、艺术和美看成是一种东西,而直觉又是表象以下的,毫不带理智的关系,也未成为理性的概念。
柏格森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理论鼻祖。
他与克罗齐一样认为直觉即是创造,就是艺术,不过他认为直觉的境界是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而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志,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物质知识绵延这种意志的结果。
科林伍德的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主体的情感表现,而他所谓的艺术就是自我表现。
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接受了克罗齐、柏格森、科林伍德的表现说,主张艺术就是主观感觉、情感、心灵的表现。
马蒂斯说过:“我首先企图达到的是表现”、“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忠实临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因为艺术就是一种表现,“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更加强调自我表现。
“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在二十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末被引进中国美术界或被重新提起。
这一说法有合理的成分,也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但在理论上确实片面的。
其实质是把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的“惟我论”引入艺术理论,必然会否认艺术与外界事物或社会生活的关系,而主张艺术只是自我的表现,是我的意志、意识、感觉或情感的表现。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心里学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他们的学说对本世纪西方当代美学和美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无意识说也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弗洛伊德学说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转移,其核心是一种由本能欲望所抑制的潜在冲动,是意识的对立物,而这种本能欲望就是性的欲望。
他认为艺术家是一种能够借助艺术创作是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转化到一种新的方向上去的升华过程。
他说:“艺术家发现了怎样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去表现他的性本能欲望的压抑,并且也懂得了怎样利用艺术去缓和这种压抑,而他们这种思想根源,由于被禁止而并不是容易被发现的。
这样,艺术家也就向其他人公开了怎样回到自己那种舒适和愉快的无意识状态中去的方法。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家都是被性本能的需要驱使的人,而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正是生命和艺术的驱动力。
荣格用“集体无意识”代替了“个人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是人类原始心理经验历史积淀的结果。
艺术表现的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将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有很大的影响。
但它从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学说,在分析艺术时常常是武断和牵强附会的,因此它既不能正确解释美术的本质,也不能正确解释创作主体。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康德首先提出,席勒将之系统化,斯宾塞等人进一步发展的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好像只是游戏,它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得到自由。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但它仅从主体上去解释美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仍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理论。
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中国传统美学和画论中,从创作主体考察解释美术的说法也很多,宋代郭若虚从人品修养来看待画品:“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悦耳。
”中国的自娱说与西方的游戏说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强调自由游戏(笔墨),强调精神愉悦,不过更带有中国哲学的色彩,更重视画家的人品个性,更重视绘画的笔墨形式。
对于一个个别的艺术创作主体来说,持有任何一种观念都不算过错,同时,也必须持有某一种观念,或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观念的调和,否则,它就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动力与标准。
也就是说,美术创作忌讳在一幅作品中试图表现很多的主题。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主客体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
解释主客体。
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黑格尔。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理念的影子的影子。
黑格尔的理念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概念和实在的统一,也就是他所说的“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
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也持有类似观点。
宗炳主张画家创作应“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而这形与色都源自“道”,他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宗炳的这个所谓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大体上是相近的,其实质是臆造的主观观念的外化,所以他们关于美术的观点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但是其承认艺术源于现实这一点却是值得肯定的。
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师造化”说等,在艺术的哲学问题上摆正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艺术观,但只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有的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还存在许多矛盾。
3、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是代表。
这种学说从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考察和解释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的发生,研究角度是独特的,其中许多具体观点和大量论据也是很富启发性的。
但是,巫术是一种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艺术也是,用观念形态解释观念形态,用精神现象解释精神现象,而不考察这两种形态和精神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和社会根源,最终既不能解释艺术的根本性质,也不能解释艺术的起源或发生。
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的研究,是西方美学的主要流向之一。
形式主义美学流派众多,主张各异,但都认为形式即本体,把美学的重心从传统的哲学思辨,审美心理分析转到了对艺术本体——形式的研究上,重点要解决现代的艺术本体论问题。
艺术的本体论,主要是研究艺术的本质问题。
形式主义的审美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文艺复兴时期对于透视解剖和比例的追求,以及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等,在形式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索。
塞尚更是认为艺术家应当用纯粹的形与色来表现画家的情感与观念。
1、“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和极力倡导的,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13年出版《艺术》。
贝尔反复解释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些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按照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规律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动我们,而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按这种规律去排列、组合出能感动我们的形式。
”“在我谈起‘有意味的形式’之际,一直那种从审美上感动我的线条、色彩(包括黑白两色)的组合。
”这种学说是建立在对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以来的现代主义美术的阐释和颂扬的基础上的,所以偏见颇多。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种艺术学说都具有它不可克服的自我矛盾,因此,在学习艺术理论时,应当首先明确,我们的意图是从中借鉴或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而不是在进行艺术理论研究。
2、媒介说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批判了贝尔等人的艺术理论,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艺术命题。
他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手段和结果的东西,而不是方法手段与目的的东西,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用一终极性目的来指出艺术的目的和意图。
”这里的所谓媒介或方法手段,就是作为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
他认为“绘画平面的不可侵犯的平面性,画布、画板或纸的不可避免的形状,油画颜料的可触性,水和墨的流动性”这些物质、材料的特性决定着艺术的本质,并产生出统一、纯粹、抽象等现代艺术的原则。
3、情感符号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特别是后者,使符号论美学成熟。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此外,朗格还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了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的关系,认为“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有相似的有机性和整体性。
4、异质同构说重新建构艺术本体,用形式而不是用社会文化关系揭示艺术,这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倾向,但各个学派所使用的方法有不太一样。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国现代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说。
这个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
阿恩海姆所谓的形式是一种“完形”,一种“格式塔”,它具有完整性,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而简化或张力是它的特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对美术本质的解释一、美术的社会本质社会性是美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美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在社会中,它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与政治、宗教、道德、哲学等上层建筑一样,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通过政治、宗教、道德、哲学这些中间环节来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