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格式规范

合集下载

课程标准格式

课程标准格式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课程标准格式《》课程标准《XXXXX》课程标准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参考学时:学分:考核性质:考试考查一、制定依据(小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以下同)本标准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内容采用五号宋体,行距采用1.5倍行距,顶头空两字,以下同)二、课程定位(小四号黑体加粗,顶格)本课程为××专业的×××××课程,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其前导课程为××××、××××、××××、××××等,其后续课程为××××、××××、××××、××××等。

实例:1.《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养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与《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五号黑体加粗,顶头空两字)1.掌握×××××××××××××××××××××××××××。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学制、专业:XX学制XX专业学分数: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一)课程所属学科分析(二)课程授课对象分析(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四)课程学习要求的分析(五)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分析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课程分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课时安排1(二)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与形式2.教学方法和手段3.教学环境与策略4.能力培养方案(三)考核方法与评定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一)建议教材(二)参考书目填写说明:1.《》课程标准:如果一门课程分多个学期开设,要按照《XXXX 1》课程标准、《XXXX 2》课程标准······等方式填写,例如《邓小平理论》分两个学期教授,就要写两份,名字分别为《邓小平理论1》课程标准、《邓小平理论2》课程标准。

2.适用专业:XX学制XX专业,指课程面向的学制和专业,如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等。

3.课程性质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具体展开。

4.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按章划分,每章内容按知识点填写;课程基本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层次写。

5.课程教学学时安排中的“教学内容”栏按章填写,相应章的教学学时包括属于本章的实验、实践教学时。

6.考核类别指考试、考查等。

考核形式指开卷、闭卷、论文、面试等。

7.一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体,其余标题与正文均采用宋体五号字体。

8.撰写完成的课程标准,word命名格式为:XX学制XX专业《XXXX》课程标准,如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英语精读1》课程标准;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英语精读2》课程标准等。

2。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编写课程标准的规范格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不加书名号)课程类别: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教学学时:课程学分:先行课程:适用专业:参考教材:1.《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主编:***)2.《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主编:***)(教材选用必须以保证教学质量为首要原则,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各类获奖教材等优秀教材。

教学参考书应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等。

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等应书写正确、齐全、清晰。

)一、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是必修课、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二)职业技能目标(三)素质养成目标(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如不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靠或无具体要求,则不填此项)三、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第一节…….. 教学学时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即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应当达到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应是为了培养某项专业核心能力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者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知识点。

该部分所有同学都需掌握。

)(二)教学难点:(必须破解的知识、理论、技能较难应用的部分内容,如项目驱动的难点任务;“学中做,做中学”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技能的关键点、衔接点以及疑难争议的典型案例分析和难度较大的数理统计等,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就业发展潜力)……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主要内容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实践教学内容:………1.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训练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2.实践条件要求3.实践教学设备、场地要求4.其他注意事项四、考核知识、技能点第二节……..第二部分………第一节…….. 教学课时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主要内容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实践教学内容:………………四、考核知识、技能点第二节……..备注:有些章节若没有实践内容,就不需要再写实践内容项目。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4、任务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课程标准规范格式0630

课程标准规范格式0630

《××》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总学时数学分责任教学单位适用专业编写人编写日期专业建设小组审核审核日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日期责任教学单位审核审核日期注释:课程编码:填写课程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代码。

课程类别:选择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课或综合实践课。

总学时数:计划学时数。

责任教学单位:请填写责任系部的全称。

适用专业:公共基础课请填写为所有专业,其他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编写人:多个编写人请用逗号分隔。

专业建设小组审核:对课程标准进行审核合格后由专业负责人签名。

公共基础课由责任教学单位的教研室审核教研室主任签字。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对课程标准进行审核合格后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责任教学单位审核: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系部)审核后由主任签名。

注意: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编写人栏必须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编写工作。

其他类别课程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可以有企业专家参与。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要求,参照**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注释:模式中“**标准”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技能鉴定标准、岗位(职业)标准、等级考试标准、国家规定(教育部等)相关规定、专家研讨会分析的“典型工作任务”等内容。

多个“**标准”,以顿号分隔。

公共基础课以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建议文件规定和教育部相关规定为依据。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若适用多个专业,以顿号分隔)二、课程定位注释:用精练的语言阐述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课程的性质;指出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及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密切相关,互为支撑)。

其中课程的地位按照以下类别描述,其中1为必选描述的项目,其他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1、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课或综合实践课2、是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性质主要从是否某种特定形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适应对象:开课学期:建议学时:建议学分:教学条件:。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简明扼要概括性介绍课程性质、课程任务以及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所要达到的要求等。

二、课程定位(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四、课程目标(从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去阐述)如能力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去表述(一)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等)(二)学习能力目标(自我学习目标;职业技能提升目标;职业潜能目标等)(三)社会能力目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五、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从开课时间、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师素质要求、教学条件等方面陈述)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设计课程主要内容,要体现知识模块的完成性。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XXXX》课程在第XX学期开出。

总课时为XX学时,其中理论XX学时,实践XX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自身特点,选取并整合教学内容)学习项目一 XXX学习情境一 XXXXX目标任务:列举本细目内学生所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XXXXXXX2、XXXXXX…………要点:列举本情境内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

1、XXXXXXX2、XXXXXXX…………教学方法教学建议教学资源与设备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核与评价学习情境二 XXXXX目标任务:列举本细目内学生所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XXXXXXX2、XXXXXX…………要点:列举本情境内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

课程标准格式要求

课程标准格式要求
XXX课程标准(参考) 注意格式要求:
1、除标题所有内容均为仿宋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表格内文字居中 3、大标题内容结束之间空一行,表格上下之间空一行 一、课程性质
仿宋小四号
二、设计理念
仿宋小四号
三、设计思路
仿宋小四号
四、课程衔接
1、前导课程 仿宋小四号 2 、平行课程 3 、后续课程
五、课程培养目标
学生掌握。。。。工作运作流程,具备初步。。。。。。。能力,树立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仿宋小四号
(1) 知识目标 1、 仿宋小四号
2、
(2) 能力目标 1、仿宋小四号 2、 (三)素质目标 1、仿宋小四号 2、

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 容
引导任 务
任务
主导任 提高任


仿宋小
七、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一)总评成绩= (二)任务考核成绩= 考核说明
八、教材
九、参考资料
十、工具材料
十一、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2设计方案 1.2.2 方案深入设计
1.2.3 方案整理确定
编写程序 程序运行与维 1.3 设计制作

1.4 设计总结
总结
学时
任务编号
任务设计 任务名称
1
XXX程序设计
任务分解 编号
名称
拟实现的 相关支撑 训练方式 能力目标 知识 手段及步

1.1.1 策划 交流
。。。。 。。。。
结果 (可展 示)
四号

综合任 务
学时
理论学 实践学


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设计准备—设计方案—设计制作 —设计总结”四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宋体三号加粗)一、课程性质(宋体四号加粗)(页边距:上、下各2.4,左、右各2.8)(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和功能,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正文宋体五号)参考样式:(本课程是××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等职业能力和×××、×××等职业素养。

……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宋体小四号加粗)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生能运用××(知识),根据××(标准、规范),做××(事情))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四、实训项目(所有实训项目的课程填写,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项目一致)注:实训项目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实训项目一致。

四、能力训练项目(没有实训项目的课程填写)五、课程实施(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提出学生完成工作项目或任务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六、课程考核(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课程标准排版要求

课程标准排版要求

课程标准排版要求:页面纸型: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各2.5厘米;行距:多倍行距,设置值1.25;页码:页脚,居中。

字体:课程标准标题为小二号宋体;一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表格内文字为五号或者小五号宋体(以表格排版美观为准)。

附件1:(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理实一体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二、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要将组成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尽量按照相应的专项能力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

排序的原则是:将专项能力中频度高和要求掌握程度高者所对应的教学单元确定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低的转化为一般要求;将难度高的专项能力所对应的教学单元定为教学中的难点。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学习情境设计45七、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1)教材选用(推荐教材和指导书: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2)参考书(教学参考资料:含各类媒体资料)2、教学建议(采用什么形式上课)3、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要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要求。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排版格式要求)页面设置:左2.5㎝,上2.5㎝,右2㎝,下2㎝;每页40行,每行42字符。

正文左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课程标准(四号黑体,居中、段前空0行,段后空0.5行)一、前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课程基本信息(五号宋体加黑)1.课程名称:(五号宋体)2.课程类别:(五号宋体)3.课程编码:(五号宋体)4.学时:(五号宋体)5.适用专业:(五号宋体)(二)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黑)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做定性描述。

(五号宋体)(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号宋体加黑)1.课程设置的依据(五号宋体)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五号宋体)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五号宋体)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五号宋体)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二者选择其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总目标(五号宋体加黑)(二)具体目标(五号宋体加黑)1.知识目标(五号宋体)2.能力目标(五号宋体)3.素质目标(五号宋体)三、内容标准(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项目一(任务一或主题一或模块一等):×××(五号宋体加黑)知识内容要求(五号宋体居中)能力与素质要求(五号宋体居中)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项目二(任务二或主题二或模块二等):×××(五号宋体加黑)知识内容要求能力与素质要求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四、实施建议(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教学组织(五号宋体加黑)可从教学方式、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等方面描述。

(五号宋体)(二)教材编写(五号宋体加黑)可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呈现形式等方面描述。

(五号宋体)(三)教学评价(五号宋体加黑)可从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描述。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及模板(单元)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及模板(单元)

关于课程标准的格式要求
1.各级标题的字号、字体和编号:
标题:小二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五号字,宋体,加粗;编号为“一、”“二、”“三、”等
二级标题:五号字,宋体;编号为“1、“2、”等
(上述三级标题可以只选用部分,但层次不要混乱)
一二三级标题应该单独一行,句尾无标点符号
2.A4页面,页边距为上下均为2.54cm,左右均为
3.17cm;
3.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4.行间距:单倍行距;
5.正文字体:宋体,字体大小全部采用五号字;
6.插入页码:页面底端,居中;
7.以上未提及的格式、版式设置一律默认。

教务处
2011年3月2日
示例1:
《XXXX》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备注:此处含前置后续课程说明)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
◆……
◆……
◆……
◆……
2、素质目标
◆……
◆……
◆……
◆……
四、课程设计思路
……
六、课程实施建议
(备注:表格根据教学单元数进行设置)
七、课程教学保障
1、教师要求
(备注:说明承担此课程的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也可说明教学团队需要的能力)2、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备注:说明要完成此课程教学所必需的硬件设施)
3、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备注:主要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性质等)
(2)教学参考资料
(备注:参考书、网站资料等)。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课程名称》课程标准(三号宋体加粗,段前1行)课程代码:(黑体五号,段前1行)(教师不要填写)课程名称:(黑体五号)适用专业(群):(黑体五号)1.前言(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1.1课程性质(黑体五号,段前0.25行)1、课程的性质(注:这部分主要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做定性描述) (宋体五号)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宋体五号)1.2课程的教学设计 (黑体五号,段前0.25行)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宋体五号)。

要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课程目标(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总体目标:即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对学生在专业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实践、具体课程,需培养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例如施工组织能力、测量能力、绘图能力、计价能力等等)、方法能力(主要包括具体课程学习方法能力,例如使用设备仪器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调研能力等)、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和应达到的预期结果(三种能力用黑点项目符分开)。

具体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用黑点项目符分开)。

(宋体五号)3.课程内容 (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及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素质。

为使“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表述清晰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使用“掌握”、“了解”等缺乏明确的指导建议的名词进行抽象描述,应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对素质要求进行具体描述,如“能熟练操作示波器”。

3.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3.2能力目标与教学方法建议(也可不使用表格形式)4.教学实施要求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4.1师资条件(黑体五号,段前0.25行)对教授本课程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

课程标准格式

课程标准格式

(楷体小初字号,居中)《》课程标准(35磅,居中)编制日期:年月日(宋体小二字号,居中)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0二、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定位 0四、课程目标 0五、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和时数 0六、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 0七、课程教学资源 0八、课程教学考核评价 0九、相关说明 0十、编制说明 0(以上用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宋体,小二号字,居中)一、课程基本信息(楷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二、课程设计思路(楷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主要说明课程设计依据、理念和思路:如:1.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左空两字,宋体,小四号字。

)通过说明本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人才培养规格的相互关系,阐述本课程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应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宋体,小四字号,行距1.5倍,下同,除表格外。

)2.体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思路(1)体现“德育为先,重能强技”、“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高职教育理念。

(2)体现落实学院“三素质双核心”(‘思政、人文、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核心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双核并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与创新改革思路。

三、课程定位(楷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主要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与相关课程的顺序关系(即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四、课程目标(楷体小四号字,左对齐)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应特别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价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专业课程要结合岗位工作内容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用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只不是知道什么。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4、任务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格式要求与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的格式要求与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宋体二号加粗居中)课程名称:(宋体小四号)课程类别:适用专业:1.前言(黑体小三加粗)1.1课程的性质(黑体小四加粗)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职业能力必修课、职业能力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宋体小四号)1.2 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的确定(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内容的组织、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

2.课程目标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3.课程内容与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按学习领域(指任务或模块化课题或工作项目等)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态度,突出能力要求。

课程内容和要求是根据课程目标对本课程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请将达到课程目标应当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填写在下表中,其中的教学内容不要采用章节方式描写。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规范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规范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规范(字体要求: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二级标准题为小四号“楷体”,三、四、五级标题及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表格内容为五号“宋体”,行距21磅。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参考学时、学分:前修学习领域:后续学习领域:1.课程性质:2.学习目标: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4.工作与学习内容4.1 工作对象和基本内容4.2 工具材料4.3.工作方法4.4 劳动组织4.5 工作要求5. 学习情境建议学习情境内容教学组织建议学时12……6.课程内容的说明6.1 健康和安全6.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废物处理、噪声和灰尘的控制、5S管理。

6.3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6.4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包括依据的行业及国家标准、企业或学校的ISO9000等标准。

6.5 工具、设备和材料6.6 劳动组织6.7信息交流7.教学评价7.1本课程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表评分内容评价目标评分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权重学习情境成绩=总评成绩为各学习情境的平均成绩,或以其中某一学习情境作为考核成绩。

7.2职业资格证书与考核7.3 在企业实习学生考核8.实施建议8.1 学习组织8.1.18.1.28.2学习方法8.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3.18.3.28.4 参考资料及学材8.4.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习情境编写工作页。

8.4.2参考资料8. 5其他说明说明编制时间等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

统一格式:段前段后为0,除标题为黑体外,其余全部宋体,行间距统一25磅附件一理论为主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课程标准(三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为零)课程编码:课程类型:适用专业:课程属性:学时:授课单位:学分:授课学期: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以上为小四,宋体)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程性质与作用(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1课程性质(三级标题及正文内容均为五号,宋体)本课程是×××(类)专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干课程),是整合的学科课程,…1.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例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全面发展等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有本专业特点课程实施蓝图和路径的描述在目前条件下理论为主课程可基本保持学科体系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需解决问题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表述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即参照项目课程的要求;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也可按“了解、基本了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写明附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内“单元内容”尽可能细化附实践教学课时分配表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本课程各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标准格式要求

课程标准格式要求

XXX课程标准(参考)
注意格式要求:
1、除标题所有内容均为仿宋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表格内文字居中
3、大标题内容结束之间空一行,表格上下之间空一行
一、课程性质
仿宋小四号
二、设计理念
仿宋小四号
三、设计思路
仿宋小四号
四、课程衔接
1、前导课程
仿宋小四号
2 、平行课程
3 、后续课程
五、课程培养目标
学生掌握。

工作运作流程,具备初步。

能力,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仿宋小四号
(一)知识目标
1、仿宋小四号
2、
(二)能力目标
1、仿宋小四号
2、
(三)素质目标
1、仿宋小四号
2、
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设计准备—设计方案—设计制作—设计总结”四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

七、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一)总评成绩=
(二)任务考核成绩=
考核说明
八、教材
九、参考资料
十、工具材料
十一、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课程标准参考格式及编写要求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居中,宋体四号加粗)(全文统一:宋体,单倍行距)
课程名称(宋体五号加粗):基础会计(宋体五号不加粗)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学时:80+16
课程学分: 5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参考教材:
1.《会计基础精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8(主编:杨斯迈、孙明山)(宋体五号不加粗,正文首行缩进2个字符,左端对齐)
2.《会计基础精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8(主编:杨斯迈、孙明山)
3.
一、课程性质(宋体五号加粗,一级标题首行不缩进)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宋体五号不加粗,单倍行距)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标题首行不缩进,宋体五号不加粗,单倍行距)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正文首行缩进2个字符,宋体五号不加粗,单倍行距)
2.
(二)职业技能目标
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三)素质养成目标
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表格统一:自动调整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表格内正文统一:宋体五号不
(表格下面统一:空一行)
四、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内容要点内正文统一:左对齐)
第一部分(后面空两字符)导论(宋体五号加粗,单倍行距,左端对齐)
第一节(后面空两字符)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6学时)(宋体五号不加粗,单倍行距,左端对齐)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即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应当达到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应是为了培养某项专业核心能力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者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知识点。

该部分所有同学都需掌握。


(二)教学难点:(必须破解的知识、理论、技能较难应用的部分内容,如项目驱动的难点任务;“学中做,做中学”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技能的关键点、衔接点以及疑难争议的典型案例分析和难度较大的数理统计等,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就业发展潜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二)主要内容
1.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内容;各章节要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实践教学内容: ………
1.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训练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
2.实践条件要求
3.实践教学设备、场地要求
4.其他注意事项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每小节之间空一行)
第二节……..
(每部分之间空一行)
第二部分………(宋体五号加粗,单倍行距,左端对齐)
第一节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要素(6学时)
……
(教学内容要点结束后空一行)
五、师资配备要求(宋体五号加粗,一级标题首行不缩进)
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需要配备的师资要求,包括专业、学历、职业资格证书、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等的要求。

(正文首行缩进2个字符,宋体五号不加粗,单倍行距)
六、条件配备要求
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室、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实训(验)室、教学资料、器材及耗材要求等。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注明采用哪一种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机试、提交实践报告、完成作品、汇编表演等。

成绩评定:
考试课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占×× %,形式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期中测试等环节。

旷课率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4的,取消考试资格等实行一票否决制);
(2)考试成绩占×× %;
(3)考取****证,即可免修该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撰写人:教研室主任签字: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