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议论文——三元及多元思辨性作文的高分思路

2024年高考议论文——三元及多元思辨性作文的高分思路

2024年高考议论文——三元思辨三元及多元思辨性作文的高分思路三元及多元思辨性作文要想取得高分,是有一定的策略,本文主要就从审题立意、标题、文章开头、主题段落和结尾的方法等方面提供一些高分思路的方法。

审题立意、标题的方法三元作文解决探析三元选择或交互选择要有标准交互要体现关系例题导航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

"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元信息代表意义直道实力硬拼,全力冲刺勇,刚弯道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机,巧换道另辟新径,“换道”前行智,新标准:当前及未来阶段,复兴路上需要(弯道、换道)更能达成复兴!《复兴需“智”“巧”,更需直道“勇”》一.青年始终是“复兴路上”的交通参与者,与己与国,都是直道而行、奋起直追的好时候;二.不停变换赛道和总想弯道超车很多时候也许是不够坚韧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三.做个直道而行的孤勇者,青年本身就是勇毅和笨拙的,勇往直前,不必太依赖“智”“巧”;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主流、支流、浊流”是水文学的三个术语。

主流即干流,是河流总体的流向;支流是流入干流的河流,方向各种各样;浊流是水下高密度重力流,载有大量悬浮物,有时还夹带砾石。

对河流治理而言,主流始终是根本,防止其决堤、改道,因为一旦出现,都会引发大的灾害:同时理顺支流,引导其自然汇入主流河道;对于浊流则要严加防范,强化治理,通过污水处理厂等去掉其有害杂质,变浊流为清波。

一般来说,主流治理好了,就不惧接纳各个支流:否则,就容易出现浊流,整体治理出现困难。

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语文作文解析指导与佳作赏析

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语文作文解析指导与佳作赏析

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阅读与作文【考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试题评析】作为“终结版”的2020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语文作文,带着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余韵,成功跳出了人们的猜想与期待,向人们展示了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的叙述的多元与温情,再一次让考生感受到理解文题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境。

实际上,材料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这细细的咀嚼品味之中,“拍案”之感是领略材料精华之后的第一冲动。

正所谓:环环相扣显匠心,塑造自我寓深意。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人认为:江苏卷依旧延续了江苏人的特色。

江苏人的特征是比较温和、含蓄、规矩、文气、包容、踏实、憧憬……?所以2020年的江苏卷无疑具有时代气息、文化传承、人文关怀……但也有人觉得,江苏高考作文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

高考作文揭晓之后,网络上曾搞了一个2020各地高考作文横向打分,结论是江苏最要命……作为“最要命”江苏高考作文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槽点:审题难!想质疑,不敢;想顺从,不甘。

仁者见仁,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首先,命题的“稳”。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是江苏自主命题的终结版,保持试卷的稳定,应该是基本的命题导向,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进行写作。

从内容方面说,2020年保持江苏一贯的命题的人文性。

被评论为“风花雪月”的文题,也不一定就是贬义的。

保持特色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

从形式上说,与2019年的江苏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名师精讲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值得下载练习】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强调审美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刚需。

同时,“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四大学科素养之一。

2019年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2019年上海卷“中国味”,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江苏卷“语言”,2017年北京卷“说纽带”,这些试题无不在考查考生的审美情趣,无不在培养考生的审美情趣。

一、作文“审美情趣”之自然之美“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对于大自然,我们人类应该是敬畏的、崇拜的,更应该有超脱于实用的情怀,即将其上升为一种审美境界。

在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感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感悟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豪情之中,自然山水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由伦理道德的对象化走向审美。

所以考生的文章应该呈现出敬畏自然、欣赏自然、融入自然等审美情趣。

如2019年江苏卷优秀作文《元和年间的自述》之片段——这一年的西山给了我别样的感受。

这座山正对着法华寺西亭,从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异直入眼帘。

我带着仆人一路披荆斩棘攀爬了大半天终于到达了山顶。

从山顶向下望,山下的一切变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萦绕,如同挂在眼前的山水画。

此境绝美,人间的烦心事在这里不值一提。

我随意地坐下,闭上眼睛,吐纳着山顶的空气,只觉此境辽阔浩渺。

我内心难得悠然,只觉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了一体。

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高考写作技巧: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

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

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2020高考语文考场作文高分名师指津

2020高考语文考场作文高分名师指津

2020高考语文考场作文高分名师指津有些同学平时作文非常好,能得 50 分以上,但是在考场上有时却只能得 40分左右,难以超过45 分。

考场作文怎么样得高分呢?让我们打开一下作文高分宝典吧!一、精准审题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都是材料作文,怎么读懂作文的材料呢?首先带着问题去初读材料,它写了什么事?什么人,有几个层面?材料的大意是什么?其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关键词是什么?设置了什么样的矛盾情景?要读懂材料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帮助你理解材料的主旨。

读懂材料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人物品格或生活哲理,这是最重要的,明晰立意方向。

思考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定好主旨.思考出题者为什么安排这些矛盾?与我们中学生成长哪些层面有关联?这些情节,我们可以联系我们成长中哪些层面的生活或事例来写?要我们写什么?可以确定写作的范围。

二、举例示范作文材料:2020年初冠状性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阻挡我们走出家门的脚步,但我们在电视网络上看见应战疫情的情形,医务人员、科学家,还有全国各地的战斗者,他们忠诚勇敢,我们的心与他们在一起,难忘这没有硝烟的战斗。

我们中学生虽不能上疫情前线,但我们目睹了我们的父母,社会工作人员、保洁阿姨,还有无数的志愿者、共产党员,他们同舟共济,勇于担当!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这段时间虽然我们没有进学校,但我们停课不停学读书上课,锻炼身体,老师父母同学一起战斗,更留下许多难忘的时刻。

三、实战操作1.抓住关键词,精准审题从材料中得知“难忘”反复出现三字,它就是关键词。

2.分析“难忘”内涵,确定写作范围从材料中得知,是写在抗疫情战斗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找到了我们的写作对象。

3.追求高远深刻新颖的立意很明显,出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学生关注时代的热点,立足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在这场战役中行动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最重要的是,揭示出这场疫情背后的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民族力量和人格品质!精神灵魂!高远深刻新颖的立意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素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素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是指通过对文章题目、材料等诸多要素的审察、辨析、思考来准确把握题意指向和题意范围,再选用适合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并据此立意构思。

作文的审题,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

审题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可见其重要性。

而文以意为主,因此审题与立意又密不可分。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

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高考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就有“符合题意”的要求。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考生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分清优劣、是非。

从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立意高远、深刻、新颖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

高考阅卷老师往往会从以下角度来判断一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是否准确:(1)看标题。

这是阅卷老师判断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写作文标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如优秀作文《青春万岁》,标题醒目亮丽,将“青春与不朽”的作文材料嵌入其中,切题有力,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好感油然而生。

(2)看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作文观点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头最好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如优秀作文《心之所安,一路风景》的开头就用“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能成就一路绮丽的风景”提出论点,结尾用“心之所安,一路风景”回应论点。

(3)看题记或小标题。

题记往往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

2020-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策略备考秘籍: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20-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策略备考秘籍: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思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内容。 小羽自主研发,获得专利,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不 断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
典例分析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
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 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 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 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 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 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叙事类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 1、了解材料作文题的构成与特点 • 2、掌握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
思考:请大家提取材料中的 中心词语,从多角度进行立意。
分享、规范、创新 【参考立意】 分享,成就美好人生。 苦守不如放手。 胸怀越大,舞台越大。 用胸襟和眼界开拓市场。 规范的市场,创新的沃土。 转变观念,成就美好人生。 保护专利与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步:提取中心词,形成观点句
第四步:提取中心词,形成观点句。
小羽的角度入手 ①小羽为何能研发出花茶新式样? 因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 ②小羽为什么要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并制定标准联合政 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因为小羽不想让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想“带 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③小羽为什么能让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致富 带头人? 因为“努力逐渐见效”“集中、正确立意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四攻略”以及作文案例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四攻略”以及作文案例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四攻略”以及作文案例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写作之新材料作文审题新材料作文审题是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从对材料的审读中,提炼出题意。

从材料的数目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从材料的内容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名言材料、事例材料(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当今时代故事等)、图形材料等。

对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是要求从每则材料的关键词中提取观点,从多则材料的关系中求同寻异提取观点。

易错原因——1.不会从单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中确定立意2.不会从多则材料的求同寻异之比较中确定立意易错题例析(2023新课标1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导】上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属单一型材料,材料的关键词句主要有三个层面:1.关键词句一:好的故事。

什么是“好的故事”?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真人真事;富有正义性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

字典中“故事”意义是死呆的,生活中的故事是灵动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自古以来的故事,只要富有教育意义,皆可以纳入此次写作。

好的故事不仅具有可读性,而且需要对听众、读者产生积极影响、共鸣震撼。

好的故事,触动心灵之弦,让我们心情澎湃,有情感渲泄后的释然;好的故事,能够开启智慧的灵光,让我们豁然开朗,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好的故事,让我们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有凤凰涅槃的重生!是的,好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以情的感染,智的启发,和美的享受!作文中到底讲什么样的好故事,这个就由考生自主选取。

2.关键词句二:四个“可以……”。

四个“可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好故事的作用,“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命题人在拟题时材料够简,但解读连用四个“可以”,可谓用情颇深,给考生以足够的提示。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

强化审题意识,突显“三元”思辨——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写作指导【原题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对生命本体的观照,并站在考生的立场审视人生,让他们思考一些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天津高考作文的主色调。

2020年的高考作文依然延续去年的命题模式和考查主题,只是与去年关注“二元”主体不同,今年则拓展为对“三元”主体的关注,即引导考生在更大的视野和空间里去审视自我,思考自我和他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适应调和、共生发展的问题。

话题材料设置的语言情境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句话明确主体是“每个人”。

作为社会关系网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自我人生定位的标准就不一样。

不过,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生命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既有短期目标,也有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既有现实目标,也有未来目标。

不论形式怎样,内容如何,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句则从自我的视角移向家庭与社会,从家庭和社会对个人投注期许的角度谈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元”关系。

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家庭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不论是家庭的主心骨,还是一般性角色,每个人在享受家庭温馨的同时,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只不过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履行义务的多少不同而已;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与社会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与社会交织的众多关系中,简单梳理不外乎就是个体对社会的诉求和社会对个体提出的要求。

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除了自我创造,还必须向社会索取,物质的,精神的,以满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020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应对策略

2020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应对策略

一、试题梳理:事实追踪 (一)横向分析:分析2018年课标卷,研究命题思想和形式的变 化给写作教学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 本题对原本的故事进行了简化,取其最让人关注的、逻辑性最强的内容,突出了思
维的焦点。英美军方从最初的哪里弹痕多就意欲加强哪里,到后来转而注意弹痕少或 无弹痕的部位,实际上恰恰是发现了被忽略的却是问题的根本,从而提示考生首先可 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来立意,即我们在生活中恰恰应当关注被忽略的部分。
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人们往往因为过分关注目前的人或物以及幸存的经历 ,而忽略了不在视界之内或者无法幸存的人或物,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错误。美军 迅速将瓦尔德的建议付诸实施,瓦尔德睿智的建议挽救了多少飞机,在多大程度上左 右了战争的进程我们无从知道,但美国国防部一直有一个认识,如果被击落的飞机比 对方少5%,消耗的油料低5%,步兵的给养多5%,而所付出的成本仅为对方的95%,往 往就会成为胜利的一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家瓦尔德的建议让美军赢得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
瓦尔德拿到数据一看,引擎上平均每平方英尺有1.1个弹孔,机身1.73个,油料系统1.55个,其 它部位1.8个。看起来机身和其它部位最容易受到攻击,应该加装装甲才行。瓦尔德的回答却让军
一、试题梳理:事实追踪 (一)横向分析:分析2018年课标卷,研究命题思想和形式的变 化给写作教学带来的影响。
方大吃一惊,飞机上最应该加装装甲的地方不是弹孔多的地方,而是弹孔少甚至没有 弹孔的引擎。为什么会这样呢?瓦尔德的逻辑非常简单: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应该 是一样的,为什么引擎上会很少?引擎上的弹孔到哪儿去了?原来这些弹孔已经随着 坠毁的飞机落到地球上去了!军方统计的只是返航的飞机,那些遭遇不幸的飞机被忽 视掉了。
构思立意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从“我”的视角审视、呈现国家的变化、时代的进步,将个人 成长的“小”与国家发展的“大”巧妙融合。二是“写实”与“想象”的结合。这个文题最容易 出现的问题是列举现象,缺少“思考”;内容“丰富”,缺少中心。 任务: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五大技巧专题01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五大技巧专题01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含解析

专题01 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一、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如何审题始终困扰着很多的同学,如今,笔者提炼出几种审题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找对象看看材料社稷的对象有几个,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假如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当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确定要辨析清晰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含意有些材料运用比方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当细致分析,细致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觉,虽然很多同学理清了关系,还是提炼不出来重点,对于材料似乎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确认吧。

二、用确定的思维方法解析材料下面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体﹢事务﹢结果2、询问缘由、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也要学会问为什么)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是怎样。

三、立意古人云:“文贵立意。

”“每个人各自的想法”即是指文章的立意。

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什么,须要些什么来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示意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原委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确定不能卖。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6页)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6页)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2020年的高考作文在延续去年作文风格的基础上更强化个体自我的价值认知,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诸如疫情、国际纷争)对于现实中的人的自我认识与公共生活中的责任认知的分析和强化,题目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今年的作文题也照应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散能力,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一、作文题审题分析材料主体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从个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预期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思考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未来,又该如何在人生坐标中做好定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这里的“坐标”可以认为是人对自己成长的定位,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定位决定了我们终究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也就是后半句所说的“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换言之,我们的坐标定位决定了我们可以期待怎么样的未来;我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也决定了我们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人生定位。

因而,我们要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认真规划人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二句由个人延伸到家庭与社会。

材料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自我认知上,还把个体放在小群体(家庭)和大群体(社会)中,引导个体思考,在群体中我们应该完成怎样的自我定位。

我们要在与家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价值,这里所说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就是家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比如我们要身负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我们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这些要求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坐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5篇)适用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2020年全国Ⅱ语文卷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在“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对考生的文化修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世界眼光、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该作文体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世界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及暗含了当下肆虐世界各国的的疫情。

引导当代青年去思考自己之于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本次作文要求完成一篇演讲稿,对文体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醒考生对应用类文体的关注,体现了大纲中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实用性。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即以一名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这里需要考生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材料设置的特定情境。

做为世界青年中的一员,中国青年中的佼佼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声。

2020高中高考考场精品作文五策略.docx

2020高中高考考场精品作文五策略.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请将所有选择题对应题号涂在机阅答题卡上;其他题答案写在人工批阅的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刘成纪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

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

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

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

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

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像。

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同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人工构建的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山水田园又毕竟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要理解这种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深入洞悉古代士人的生存命运。

中国社会自春秋始,士人阶层渐趋独立。

这一徘徊于城乡、官民之间的知识群体,一方面为实现政治抱负必须走向城市,但在精神领域却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固恋和忠诚。

其中,童年式的乡村记忆固然重要,但城市作为功利、欲望、快乐的麇集之地,也同样让人难以舍离。

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中国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性。

2020年高考语文 作文多拿10分的七大策略素材

2020年高考语文 作文多拿10分的七大策略素材

作文多拿10分的七大策略据多个省市调查,近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不到20%。

可见,学生的高考作文分数集中在40分上下。

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阅卷老师追求“保险”:阅卷标准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

但判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大,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

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

如果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由第三个人来判,阅卷进度就拖延了。

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二等,即40分。

针对作文判卷的运作方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写作策略,争取在作文上多拿10-15分。

策略一:书写认真、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二:开篇入题,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不能扣题而且无新意,那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三:语言生动,切忌啰唆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四: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

有专家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五:不要写得呆板、模式化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

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

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六:用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要太多修饰。

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就一篇文章作这样的构思:第1段150字左右: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真可谓“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考试,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既是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也是对人生认识的考查。

因此考前绝大部分模拟作文题都倾向于考查与疫情有关的内容,尤其是突出青年使命担当。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今年的高考命题者选取了一段春秋争霸的故事,脱离了前几年喜欢选用最新时事的套路,相信会给很多人以“惊喜”,毕竟在考场上遇到新题会让一部分喜欢“套作宿构”的学生瞬间手忙脚乱。

但是,如果不考虑“套作宿构”,仔细分析题目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符合全国一卷的风格:任务驱动明显,体现辩证思维,强调“立德树人”,这又是合情合理的。

“管鲍之交”的故事、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历史虽不能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作为高中毕业生这应该是必备的文化知识吧,由考生熟悉的事例引出题目任务,这是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由历史典故引出话题也正是体现了“文化自信”的追求。

三个人物各有特点,这自然形成审题的三个角度: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当仁不让、恪尽职守,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

下面是整理的多维审题,欢迎大家参考!【多维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结果往往偏离题意,审题有一定的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有: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具体步骤分两步:1. 抓核:每个语段甚至每个语句都有一个中心,即核。

提炼中心首先要确认语句的中心,这是关键。

2. 分层:划分语句层次,提炼各层要点,根据要点确定中心即可。

例:(1)大树上住着天鹅一家,有几根细藤正沿着大树向上生长。

老天鹅发现后,要孩子们赶快砍掉藤蔓,被孩子们拒绝了。

几年之后,藤蔓长粗了,也长高了,一个猎人便顺着藤蔓爬上了大树,并在天鹅的落脚处放了套子,结果天鹅一家都成了猎人的俘虏。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则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背景材料,第二句叙述老天鹅和小天鹅对藤蔓的不同态度,第三句话交代结果:天鹅一家成了猎人的俘虏;三句话三层意思,层次清晰;天鹅一家之所以被猎人俘虏,原因就在于小天鹅没有听从老天鹅的建议,一意孤行,终酿惨祸;据此可以立意: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④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分析】这则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亮明观点: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第二句话表明决心:不放弃,不退缩;第三句话交代结果:奋力向前,必将成功。

据此可以立意: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放弃,不退缩,奋力向前,必将成功。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1.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分析】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

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

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涵,而不是美丽的外表,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低姿态,不张扬显露。

2.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是这则材料诗眼。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例: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

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

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

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

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

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材料中小女孩的琴艺之所以取得很大进步,一是源于器乐教授的鼓舞和赞美;二是源于小女孩的坚持不懈,据此可以立意:①赞美的力量②鼓舞比批评更能促进人的成长③执着坚持,水滴穿石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平等与友爱。

这种习惯了的小事情,却成了这位师傅获得救命的唯一线索。

综合整则材料来看,应该追根溯源来分析起因和结果的关系,如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关爱与拯救,习惯与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全局入手,更能把握命题者意图。

四、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分析】父亲开车接电话属于违章驾驶,不仅对自己、亲人也可能会对其他家庭造成危害,应该予以否定;小陈举报父亲是认可规则和遵守规则的做法,这是维系文明社会的基本底线,是应该鼓励的;警察将此事发布在官方微博上,虽然对其他违章驾驶者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但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这种做法有些欠妥。

据此可以立意:③点赞:赞小陈敬畏规则、敬畏生命,是大孝、是对父亲的关爱,是一种勇气、责任和担当。

②指责:责备老陈漠视生命、规则,存侥幸心理,不考虑他人安全。

③批评:警方发布微博,侵犯了个人隐私,给个人带来了精神压力。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

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哲学家教育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材料的性质是中性的,但学生问题的回答却有了褒贬之分。

据此可以立意:不迷信权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求互补法两句或多句名言,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个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分析】作文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一个有人说强调物质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的重重现象;第二个有人说强调精神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的人生态度;从二者结合的角度:人要懂得知足常乐,体会自己的幸福,同时不能固步自封、失去追求。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二者皆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全面而又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时两则或多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分析】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