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存在的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相关规定,旨在确保公司合法合规运营以及保障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一些公司存在着权力集中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少数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会滥用权力,忽视其他股东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导致决策不公平或不合理。
这种权力集中化的情况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也容易引发内部纷争。
其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公司内部决策者或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了大量内幕信息,而普通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无法获取同等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损害了广大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此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着股权分离问题。
股权分离指的是公司的股东与实际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
在某些情况下,实际经营管理者可能只是公司的股东之一,其个人利益往往与公司整体利益不一致。
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者可能更多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公司的长期发展。
最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缺乏监管机制可能导致公司内部违规行为无所顾忌,而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可能使得公司内部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监管力度。
尤其需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加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及实际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公司章程、规范决策程序,促进公司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权力集中化、信息不对称、股权分离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等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可以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经济与法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覃勇进王革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摘要现代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宪政国家相似的治理模式。
无论从分权、民主意识、权力监督等方面,都发源自相同的法例和经济基础。
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的结构上,应该借鉴宪政国家机构的内容,促使股东本位向董事本位转变,并加强董事会的权利和监事会的监督能力。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中图分类号:D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050-02一、引言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组织实现目标的基本管理结构就是各个内部机关。
国家与公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两个主要机构。
由于国家和公司同属于组织机构,因此在治理的模式上有相似之处是有因可循的。
考察公司的治理机构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家和公司的治理模式上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
“股份有限公司的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的分化,是以近代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为基础的。
”从对政治国家的治理模式和特征方面,我们可以加以考察作为公司治理的借鉴。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通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
西方公司近400年的发展,公司治理方面制度健全,对我国立法极具借鉴意义。
由于各国法哲学、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及其他条件的不同,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而各不相同,大体上有三种模式:1.日本模式该模式下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察人组成。
股东大会决定董事、监察人的人选。
特点是经营阶层(董事会、经理)决策的独立性强,基本不受股东直接影响,但易致内部人控制,因此,设监察人制度以抗衡。
2.美国模式该模式的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营人员(首席执行官)组成的执行机构、公共会计师三部分组成。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谈起罗广建摘要: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改制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进程和成效。
本文即是在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分析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对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一词起源于西方经济学,是指由一套组织结构严密的自然人来治理公司而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自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有一批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但也有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机关职能不健全,权力不能有效制衡,并未真正建立起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所有者缺位状况仍未解决,由此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从理论上讲,改制后的公司中只要存在国家股,那么国家就是公司的股东。
国家所有,其实质就是全民所有。
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全民对公司的产权并没有极强的约束力。
因此,由什么机构或人员来代表国家(全民)来履行作为出资人的股东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以及这种代表产生的法律依据、授权基础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国家股的代表人至今仍然不十分明确,因而造成了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
这就给企业的经营者为牟取个人私利或本企业职工的小集团利益以可乘之机,从而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已经组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得股东和董事之间的信任委托制衡关系形同虚设。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运行的组织结构和决策程序,是企业内部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制度。
良好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 股东权益受损。
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存在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滥用职权、侵害小股东权益的问题。
一些公司内部人员也通过各种手段损害股东权益,导致投资者不信任企业,影响企业形象和经营。
2. 决策不透明。
一些企业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决策结果不合理且无法做到公开公正,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股东对企业决策程序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3. 管理层薪酬不合理。
在一些企业中,管理层薪酬高于正常水平,而且与企业绩效不匹配,导致企业财务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4. 控股股东权益不明确。
在一些企业中,控股股东权益不明确,导致企业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内部腐败和违法行为。
5. 监管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管制度相对滞后,无法有效监督企业内部的决策和运行,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和损害股东权益的问题。
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要解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监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以下是几个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1. 加强内部治理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内部人员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审计机制、内部监管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有效降低内部人员滥用权力的风险,并增强企业内部治理效果。
2. 增强外部监管政府部门应在加强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企业监管制度,完善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监管效果。
鼓励社会各界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监督,加强对企业内部决策的公开和透明,提高公众对企业治理结构的信任。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的总和,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治理机构,以及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流程。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公司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导致决策不够透明和公正;董事会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导致腐败和腐败问题频发;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公司财务报表造假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甚至可能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1.2 研究意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和公司整体运作效率。
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前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最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有效对策的探讨,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公司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深入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对于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直接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的各类主体,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股东等。
他们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研究对象的作用和责任对于公司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其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治理效果。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法人治理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的利益保障。
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股东权益受损、缺乏独立监管机制等。
本文将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董事会权力过于集中在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通常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
目前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导致一些重要决策往往由少数董事或者公司高管独自决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2. 缺乏独立董事监督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制约,保障公司的公平合理运作。
在我国的企业中,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并不理想,一些独立董事受到实际控制人的影响,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监督。
3. 股东权益受损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通常只能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4. 缺乏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不完善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一些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够及时和完整,导致投资者难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仅是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着众多细节问题和案例。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公司的长期发展,也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因此亟需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寻求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对策探析1. 加强董事会独立性为了解决董事会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可通过加强董事会独立性来实现权力分散和监督制衡。
可以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确保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从而达到对公司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的目的。
2. 建立有效的独立监管机制为了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可以建立相应的有效监管机制,如成立独立监事会或者独立监管委员会,以加强对公司经营、财务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监督。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公司的管理、运营和发展方向,也关系到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董事会的权力过大的问题。
在一些公司中,董事会往往会在掌握公司的重要决策时过于强势和独断,不仅容易导致公司内部人员不满,而且还容易导致公司经营和管理的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应该加强股东大会的权利和作用,把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同时应该制定完善的制度来规范董事会的行为。
最后,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股东约束力度不足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些公司中,股东往往只关心公司的短期利益,而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并不关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应该提高股东的权限和作用,增强股东的参与度和掌控力度,通过财务报告等手段,让股东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
综上所述,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上述提到的措施,还可以通过增加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的问责力度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
在分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在详细阐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与基本特征、问题的主要表现、问题的原因分析、解决途径以及影响研究的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内涵、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分析、解决途径、影响因素、意义、目的、总结、展望1. 引言1.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涉及到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决策机制、公司股东权利保护等方面,关系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公司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还能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还在于可以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建立健康、透明、高效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深入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可以有效探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权力分配机制、利益冲突调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建立稳定的治理框架提供参考。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企业可持续经营。
2. 正文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种权力关系、责任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股东权益受损、高层管理人员权力过大以及缺乏独立监督机制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才能确保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对于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遏制各类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建立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股东权益、高层管理人员、独立监督、改革、监管、健康发展。
1. 引言1.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健康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运行和决策机制的组织体系,是指导公司管理和运作的法律制度和规定,是保障公司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关键机制。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稳健发展。
公司治理结构还可以促进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健全对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起科学、规范、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是我国公司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许多公司存在着权责不明、责权不衡的情况,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内部纠纷和腐败问题。
股东权益受损问题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尤为突出。
在一些公司中,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往往以谋取私利为目的,严重损害了广大股东的权益,导致股东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论文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x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的新形势下,加强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潮流,受到国际企业界的普遍高度重视。
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构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力于研究解决的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对策一、公司治理结构概述(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又称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组织机构现代化、法治化问题。
从法学的角度讲,公司治理结构有广、狭二义。
前者泛指一切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机关(组织机构)制度、股东“用脚投票”(抛售其持有的股份)、上市公司收购等1。
后者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与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2。
本文仅从狭义上进行探讨。
(二)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发展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股东本位论”到“利益相关论”的发展过程。
与此相适应,立法模式也经历了一个从“资本基本主义”立法模式到“利益共同体主义”立法模式的演化过程,到目前又有了新的进展。
以德国为例,德国联邦政府于2002年夏季提出了公司治理改革的10点计划。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联邦政府改善公司治理的措施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此后又颁布了《德国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三)主要内容措施首先,强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
为了弥补股东大会的不足,《目录》与《准则》提出了强化股东以个人或少数股东身份监督经营者的措施:(1)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2)完善股东集体诉讼制度。
其次,加强对董事的约束与激励。
为了防止董事利用其职权侵害公司与股东利益,必须对董事施予一定的约束与义务;同时,为了使董事为公司的利益而勤勉地工作,必须对董事施予一定的激励。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种管理层级、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的关系和权责分配。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一些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够透明、利益冲突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法人责任的实施。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同时探讨改进方向和监督机制设立,旨在为解决当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1.2 问题阐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表现为公司决策不够科学、管理不够规范、监督不够有效、利益冲突不容忽视。
在实践中,一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较为突出,包括高层领导人脱离实际、内部控制不力、股东利益受损、公司治理失灵等现象频发。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也损害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深入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及其严重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对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引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稳定经营。
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实践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范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果,避免出现各种管理混乱和经营风险。
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企业领导者提供改进管理和决策的参考,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权力关系的组织结构,是保障公司稳定发展和规范经营的重要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部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股东权益难以保障、内外人控制结构不合理、独立董事作用不彰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效能。
一、股东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1. 股东聚集与解散的困境在我国,股东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股东权益分散,股东难以有效组织起来行使股东权益。
这使得少数股东往往能够控制公司的决策权,从而不利于多数股东的利益。
对策一:完善股东组织机制建立股东代表机制,通过选举产生股东代表,使得多数股东能够有组织地行使股东权益,增强股东集体行动的能力。
加强股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通过增加股东大会的频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方式,增强股东对公司治理的监督能力。
二、内外人控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着较多由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而外部股东往往无法有效干预公司的决策,导致公司治理风险增大。
对策一: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应当真正发挥独立监督职能,增强对公司决策的干预能力,避免内部人控制过度。
对策二:增强外部股东的参与度通过扩大外部股东的持股比例、加强外部股东之间的合作等方式,提高外部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减少内部人的控制权。
三、独立董事作用不彰的问题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键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公司决策的独立监督和提供专业意见的方面。
当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和专业性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通过明确独立董事的选拔程序和标准,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提高其监督和提供意见的能力。
加强针对独立董事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和参与能力。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的核心,其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公司存在着股东主导的现象,导致公司决策权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缺乏民主决策机制。
一些公司存在着高管利益和公司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腐败问题频发。
一些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监督不到位,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研究和探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加以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加强公司的内部监管机制和独立董事的监督力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护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公司良性发展,实现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
【2000字】1.2 问题现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许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监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权责不明确,导致公司决策难以有效执行。
2.缺乏独立监督机制:一些公司缺乏独立监督机制,董事会成员多为公司高管或主要股东,难以发挥有效监督作用,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
3.信息披露不透明:部分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存在重要信息被掩盖的情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
4.股东权益受损:某些公司存在股东权益受损的情况,公司高管滥用职权或违规操作,导致股东长期投资价值受损。
5.治理风险加大: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公司的治理风险逐渐增大,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稳定经营和股东权益保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来改善。
【2000字】1.3 研究意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公司健康发展和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重要基础。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种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各种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责任关系及利益关系。
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存在问题的法人治理结构则往往会阻碍公司的发展,甚至导致公司的倒闭和破产。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对于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关键岗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些公司中,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着关键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对公司的主要决策权掌握过于集中,导致其他董事、监事以及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这往往会导致公司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决策不够民主、企业管理混乱等问题。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事的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导致公司内部管理的不规范。
一些公司监事会成员受董事会的操控,无法履行监督职责,也有的公司监事会成员素质低下,无法独立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3.利益冲突和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在一些公司中,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的问题。
公司董事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以公司之名为自己谋取私利等,导致公司内部的矛盾和纠纷不断,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4.股东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在一些公司中,股东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
而且,一些公司进行重大决策时,也缺乏与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导致股东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一些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够透明,存在着隐瞒和篡改公司财务信息的问题。
这往往会损害公司的信誉,导致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也可能对公司的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二、对策探析1.构建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针对关键岗位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公司应当构建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董事长或总经理等关键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的机构和规则,用于管理和监督公司的运营和决策过程。
许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监督不力等。
下面将探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许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由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组成,但在实际操作中,董事会的权力往往过于集中,导致决策的效率低下和风险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引入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在公司内部担任监督和咨询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制衡董事会的权力,并提高决策的质量。
2. 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监事会作为对董事会的监督机构,应该加强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公司运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一些公司中,决策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批才能落地,导致决策周期长、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设立决策委员会。
决策委员会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公司重大决策的审议和决策,可以减少层级,提高决策的效率。
2. 推动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决策的快速流转和沟通,减少决策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
在一些公司中,监督机构的作用不明确,监督职能不充分发挥,导致公司内部存在隐患和风险。
为了加强监督功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增加内部监控机制。
公司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检查等,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水平。
2. 加强外部监督。
公司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独立监管机构,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决策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公司的合法合规运营。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和监督不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入独立董事、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设立决策委员会、推动信息化建设,增加内部监控机制和加强外部监督等对策,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效能和运营水平。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虽然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了,可是在我国还是一个人们感到非常陌生的领域。
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形势下,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是在研究、阅读了大量中外有关文献,并总结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思考才完成的。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从学科分类的方法论和概念的历史发展出发,经过认真的分析,倡导成立一门新的学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学》,并对它的研究对象和有关的基本概念作了科学的界定。
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和科学内涵作了不同于前人的结论。
(2)本文提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市公司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问题、上市公司内部的激励机制问题。
并指出它们分别是上市公司的价值观、上市公司结构稳定性和上市公司发展动力这三个方面最核心的问题。
而这三个方面是关系到上市公司命运(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
(3)本文认真研究并正确分析了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问题。
对于学术界公认的“一股独大”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认为不能对“一股独大”作绝对的排斥,而是应该作辨证的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本文把美国经济学家维克里和莫里斯的信息不对称规律,应用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中,并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要尽量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投资者能够掌握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上市公司的所有信息。
(5)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实证分析中,简化了美国会计师、经济学家福斯特、威克利、鲍利、布朗等人对上市公司派、送、转股比例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研究的市场模型,认为通过研究某支股票在某个具体时间内的实际收益率和相同的时间内股票市场的实际收益率,就可以方便地定出夏普模型中的基础性风险系数和系统性风险系数。
为了证明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问题,完全可以采用简化的市场模型来进行探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探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探讨【摘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人事任命权过于集中、董事会独裁现象严重以及股东参与度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如建立分权制衡机制、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及提高股东参与度等。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运作,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公平性和有效性,推动企业向着更健康、稳健的方向前行。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解决对策探讨是当前企业管理和监管领域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完善对策、人事任命权、董事会独裁、股东参与度、分权制衡机制、独立董事制度、股东参与度。
1. 引言1.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探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运作中,我们也难以避免一些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人事任命权过于集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事任命权过于集中会导致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公司内部的稳定和发展。
董事会独裁现象严重也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如果董事会独裁现象长期存在,将会伤害公司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公司的生产效率。
股东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影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公司中,股东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监督工作,这将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为了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需要建立起分权制衡机制,确保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权力得到合理的平衡。
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避免董事会独裁现象的发生。
提高股东参与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股东的教育和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让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的含义。
目前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究其原因与体制有关。
如果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把公司看成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同时结合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条件,予以综合配置。
建立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国内外公司管理的实践中早已存在,但它在我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则是近六七年的事。
不过,在公司治理问题上至今为止并不存在一个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答案。
笔者仅就其中几个方面抒以管窥之见。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策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法人治理结构又译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
这种体制和机构被称之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公司内部管理体制。
这种结构使公司法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因而很重要,是公司制度的核心。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
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是:1.法定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有规定的,应当遵守法律规定。
2.职责明确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影响各部分正常职责的行使,以致整个功能的发挥。
3.协调运转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行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率地运转,有成效地治理公司。
4.有效制衡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部分之间不仅要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有效地实现制衡,包括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指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不同组织形式的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公司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法学的角度来讲,则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一股独大”情况突出,对控股股东缺乏有效监督,给公司治理带来负面影响。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达半数左右,尤其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公司表现突出。
并且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前十位股东中存在关联关系。
大股东的绝对控制,使中小股东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对公司的决策和治理无法施加有效影响,不利于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股权过分集中,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干预上市公司日常决策。
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股,易形成政府过多干预公司的运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痼疾也源于此,近期进行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4.98%的被调查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2、股东大会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够。
大股东通过控制会议程序,限制中小股东的发言权、质询权、知情权。
制定有利于大股东的制度,限制中小股东的表决权。
董事会中由于没有流通股股东派出的代表,拟订的分配方案、融资方案等有可能损害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致使小股东“用脚投票”(即当公司绩效甚差时,股东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售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引起股价下跌,招致敌意接管,该公司的董事、经理将被撤换);机制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部分上市公司经理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麻木不仁。
3、“三分开”、“两独立”不到位,公司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上市公司实际运作中,人事任免、交叉任职受大股东影响,如董事长候选人是由大股东组织人事部门提名,高管人员需组织部门任命,并有行政级别。
部分公司董事长有交叉任职,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兼职的情况。
财务缺乏独立性,如将资金存放在控股股东的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帐户,业务接受控股股东财务部门的指导,财务决策需由控股股东审批等。
资产方面,办公场所和生产经营场所没有严格分开,出现和控股股东签订生产经营场所、土地使用权的租赁等关联交易合同。
业务方面,特别在持续性关联交易如材料采购和销售方面缺乏独立性,购销活动需要通过控股股东进行,必须采用控股股东的商标,租用控股股东的辅助生产设备和配套设施的情况。
4、董事会构成不合理,董事勤勉尽责不够。
董事会构成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
董事长由控股股东提名,董事人选由控股股东或持有或合并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大股东提名,清一色的董事会构成使得董事会决策难以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有利益冲突时会更多的考虑控股股东的利益。
董事会成员中存在勤勉尽责不够的问题,有董事既不亲自出席、也不委托其他董事出席会议的情况,不能履行职责,履行其对公司的注意义务、忠实义务等也存在较多问题。
5、监事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监事会成员中,股东代表监事主要由控股股东委派或董事长提名,职工代表监事通常是公司的下属职员,因此监事会难以保证相对的独立性。
监事会对董事会和董事、经理的监督作用不够,监事会难以否决董事会决议,难以发现并纠正公司财务报告问题,难以发现并纠正董事、经理履行职务时的违法违规的情况。
监事会成员责任意识不强。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1、加快建立各项公司治理文件的出台,从制度上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制约。
要加快推出《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一系列配套文件,使公司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设以及行为规范方面有规可依。
据统计,自党的十五大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先后共出台了200多部关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法规条文。
十六大以后,关于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又更加深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意见全面细化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总体部署,并对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为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是我们从事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指南。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在“中国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论坛”研讨会上,尚福林主席说,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能够提高公司竞争力,培育市场信心,吸引投资者。
2005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与经理层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要认真行使法定职权,严格遵守表决事项和表决程序的有关规定,科学民主决策,维护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董事会要对全体股东负责,严格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把好决策关,加强对公司经理层的激励、监督和约束。
要设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公司全体董事必须勤勉尽责,依法行使职权。
监事会要认真发挥好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
经理层要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定,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这次新的《公司法》完善了监管执法机制和监管责任制度,强化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
修订后的法律,增加了证券监管部门执法手段,加大了监管权力,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也明确了相应的监管责任,对建立证券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约束机制作了规定。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表现在:(1)、国有股的股权结构逐步改善,股权多元化步伐加快。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占主导地位,这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
随着证券市场十多年的规范发展,民营企业控股和外资成分控股的上市公司逐步增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正逐渐加快。
除了改制上市以及再融资等方式,使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稀释外,上市公司还通过吸纳非国有经济参股、控股,控制权逐步向民营企业转移。
通过股权转让,非流通股股权有所分散,减少了地方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促进了政企分开。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和合理化,有利于形成股东之间的制衡机制,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2)、公司“三会”运作基本规范有效,保护流通股股东法规逐步落实。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规范运行的基础性工作。
各上市公司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能够确保股东充分行使权力、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促进规范运作的“三会”运作机制,建立起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
《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于2004年12月7日施行,其中关于分类表决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通股股东的话语权。
重庆百货增发方案遭流通股东否决,显示出了分类表决制度的威力,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于遏制上市公司恶意圈钱具有警示作用。
(3)、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积极作用得到发挥。
各公司按照《指导意见》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选聘了符合要求的独立董事,大学教授、技术专家、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占了大多数。
独立董事在对公司重大生产经营决策、重大关联交易、对外投资、征集投票权、高管人员的选聘、各专业委员会运作等方面起到了监督咨询作用。
(4)、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和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而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这就要求公司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投资者在企业中的资产得到应有的保护和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为此,不少上市公司采取年薪制、股权激励等措施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
3、优化股权结构,是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