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指导书(本部)

合集下载

圆弧型防波堤开孔护面波浪荷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圆弧型防波堤开孔护面波浪荷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固。
通过上述的波浪荷载理论结合本物理模型 比例尺, 计算得 出该 防波堤面板所受波浪荷载数值 , 见图 4中理论数据。 对 比分析表明 , 物理模型试验数据与计算理论数据基本吻合 , 说明本文物理试验是
正确的, 结 构 能够 反 映 圆弧 型 防波 堤波 浪荷 载 分 布 的基 本规 律 。 3 结论 - 1 1 = 0 . 7 5 ( 1 + c o s l 3 ) H P :0 . 5( 1 +c o s B ) 1 o H 本文通过参照实际工程建立圆弧型防波堤物理模型 , 进行波浪 试验 , 获得波压力的试验数据 , 与现有波浪荷载理论计算结果对 比 % - o - s 4 7 r d/ L 分析 , 可 以得 出 以下 结论 : 4 删 3 . 1通过物理模型试验 ,与 圆弧型防波堤波浪荷载计算理论对 式 中: H一 设计 波高 ( m) , - q 一 波压力零点在静水面 以上 的高度 , 比, 得 到理想 的结果 , 反映了本文试验与 国内其他 学者相关理论 的 p 一 静水 面 处 的 波浪 压 力 , 3 ' 0 - 海 水重 度 ( K N / m ) , P 『直墙 底 面 处 的波 致性 。 浪 压力 ( K P a ) , B 一 波 向与 防波 堤法 向间 的 夹 角 , d , - 直立 墙 底 面 以上 3 . 2 不 同 开孑 L 率 的圆弧型防波堤开孑 L 护 面 上 波 浪 荷 载 基 本 一 水深( m) , d - 堤 前 水深 m) 。 致, 但在堤内有残留波 良 余能的地方 , 波浪荷载较大 , 如额外加固处 对 于半 圆型 防波堤 , 上 列 公式 进 行相 位 修 正 : 理将 有利 于 防 波堤 结 构 的稳定 。

部 高 程为 0 ) , 同步 采集 7点 波 压 力变 化 过 程 , 压 力 感 应 器 的 编号 由 下 至上 依 次 是 1 、 2 、 3 、 4 、 5 … 6 7 试 验 数据 与 理论 数 据对 比分 析 测量 点 压 强 的 C Y G 一 5 0 5压 力 感 应 器 出厂 前 已 进 行 了 率定 , 考 虑实际工程中大填料应用较多, 因此在实验 中使用大填料 , 试验采 集 的数据见图。压力传感器 7的数值 比压力传感器 6要高 , 这是因 为部分波浪经孑 L 洞 传至模型 内, 能量没有得到全部消除 , 余能作 用 在压力感应器上所致。因此在压力传感器 7的位置可以进行额外加

4 波浪传播变形和破碎

4 波浪传播变形和破碎

海岸动力学Coastal Dynamics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Schoo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ecturer(主讲教师):Dr. Chen Jie(陈杰)2012.10在深海中形成及发展的风浪,离开风区后继续传播,传播围窄,波形接近于简谐波。

涌浪传到滨海区以后,会受到海底地形、地貌、水深变涌浪传到滨海区以后,会受到海底地形、地貌、水深变涌浪传到滨海区以后,会受到海底地形、地貌、水深变课程内容:波浪在浅水中的变化对港口海岸建筑物和近岸航道设计等是非着航道和港区的淤积,造成岸滩的侵蚀变形。

波浪的浅水变形开始于波浪第一次一、波浪守恒(Wave conservation)二、波能守恒和波浪浅水变形(Wave Shoaling)二、波能守恒和波浪浅水变形gH E ρ=gH E ρ=gH E ρ=/20L h L c π三、波浪折射三、波浪折射斯奈尔定律(Snell2 折射引起的波高变化相邻波向线之间的间距0cos cos αα41202sin sin ⎟⎟⎠⎞−−αα根据折射图可以直观的得到沿岸波高的分布情况:根据折射图可以直观的得到沿岸波高的分布情况:在海岬岬角处,波向线将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辐聚,此处辐聚、辐散将使海岸上各处的波高不等,这对海岸上泥沙运动有着重要影响。

波浪辐聚处波能集中,可能会引起强烈的冲刷,反之,波浪辐散处波能分散,可能产生泥沙淤积。

 波浪守恒:T不变四、波浪的反射与绕射四、波浪的反射与绕射四、波浪的反射与绕射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互干扰而形成组合波。

2.波浪绕射(同,愈深入掩蔽区内波高愈小,港口或天然海湾内的波Shadow zone Wave zoneBreakwater Wave rays如何考虑波浪的绕射?如何考虑波浪的绕射?(2)不规则波绕射波浪破碎(wave breaking)波浪破碎原因??波浪破碎原因五、波浪的破碎米切尔1893年提出深水推进波的极限波陡为:深水破碎指标:破碎指标:海滩坡度m=tgβ(β为底坡与水平轴的夹角)对于破碎指标有2.破碎波类型“崩波”型破碎波(Spilling):“卷波“激散波。

波浪对斜坡式防波堤的作用的实验报告(一)

波浪对斜坡式防波堤的作用的实验报告(一)

波浪对斜坡式防波堤的作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波浪对斜坡式防波堤的作用引言•波浪对海岸线的侵蚀是一个普遍现象•斜坡式防波堤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海岸线免受波浪侵袭•本实验旨在研究波浪对斜坡式防波堤的作用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斜坡式防波堤模型–测量器具(如测压仪、测距仪等)–波浪发生器–实验水槽2.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水槽并固定斜坡式防波堤模型2.设定波浪发生器产生不同波浪高度的波浪3.测量波浪在防波堤前后的压力和水位变化4.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1.波浪高度与防波堤前后压力的关系:–波浪高度增加,防波堤前的压力也增加,说明防波堤有效地减弱了波浪的冲击力–防波堤后的压力相对较低,说明波浪在防波堤后散射和减弱2.波浪高度与防波堤前后水位变化的关系:–波浪高度增加,防波堤前的水位变化也增加,表明防波堤可以减小波浪对海岸线的进一步侵蚀–防波堤后的水位变化较小,说明波浪能够在防波堤后退散结论•斜坡式防波堤能够有效地减弱波浪的冲击力和侵蚀能力•波浪在防波堤前的压力和水位变化较大,而在防波堤后逐渐减小•斜坡式防波堤在保护海岸线安全和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局限性•本实验仅使用模型进行了室内实验,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中仅考虑了波浪高度对防波堤作用的影响,其他因素可能也会对防波堤的作用产生影响参考文献•[1] Smith, J., & Johnson, R. (2010). The effects of wave heigh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loping seawalls.•[2] Chen, H., & Liu, Y. (2015).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ve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ver asloping structure.致谢•感谢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场地•感谢实验组成员的协助和支持实验讨论斜坡式防波堤作为一种常见的海岸线保护结构,其作用机理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利用解析模型分析波浪与固定型和浮动型直立式防波堤的相互作用

利用解析模型分析波浪与固定型和浮动型直立式防波堤的相互作用
FEDSM2006- Nhomakorabea8348
FEDSM2006-98348
WAVE INTERACTION WITH FIXED AND FLOATING VERTICAL BREAKWATER BASED ON ANALYTICAL MODELLING
G. ELCHAHAL Charles Delaunay Institute, Mechanical System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RE CNRS 2848.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royes Ghassan.el_chahal@utt.fr R.YOUNES 3M Mechanical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Lebanese University – Faculty of Engineering ryounes@.lb FON Charles Delaunay Institute, Mechanical System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RE CNRS 2848.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royes fon@utt.fr
ABSTRACT
Nowadays, model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are used in structure design to reduce the use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laboratory tests required in a real layout structure. Using the potential-flow theory,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deduced from sea wave’s propagation has been computed based on the non linear theory of Stocks. The extension to the vertical breakwater (fixed bottom and floating breakwater) behaviour due to such excitations is indicated in this paper.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functional performance variables of wave reflection by vertical breakwater, and stress analysis inside the breakwater have been obtained. These expressions have been numerically verified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this analytical model. Keywords: Analytical modelling, vertical breakwater, floating breakwater, wave structure interaction, stress analysis, Matlab.

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 指导书(本部)

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 指导书(本部)

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防波堤是港口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防御波浪的港区的侵袭,在港工建筑物逐步进入深水区域时,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因其造价较高、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等已不能适应深水港发展的要求,且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在水体交换、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所欠缺,港口工程结构型式正逐步向透空式结构、消能式结构及多功能型结构方向发展。

但是现有的透空式防波堤结构相对复杂,造价较高,且消浪效果不佳。

而且外海施工条件恶劣,迫切需要一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安装、拆卸方便,且消浪效果好的新型防波堤结构。

图 1 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1- 支撑桩,2-下横梁,3-预制板,4-上横梁)本实验针对一种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见图1)的消波性能进行研究。

该防波堤施工成本低廉,利用预制的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海上现场装配成相互锁扣的框架,因而施工方便、安全,海上施工工期缩短,适用于软土地基,并且能实现内港与外港之间海水的循环。

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波浪参数,得出防波堤的相对波高、相对水深及相对预制板间隙与透射系数的关系,验证此种型式的防波堤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主要是对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进行分析。

透射系数是指透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t t i K H H =(1)式中:H i 为堤前入射波高,H t 为堤后透射波高。

反射系数是值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r r i K H H = (2) 式中:H i 为堤前入射波高,H r 为反射波高。

三、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1)造波系统及水槽(金盆岭校区港航中心港工厅)波浪水槽长×宽×高=45m ×0.5m ×0.8m ,最低工作水深0.2m ,最高工作水深0.6m ,模型布置在水槽中心位置。

造波机后侧设有直立式消能网,水槽的另一端设有消能坡,以消除波浪反射影响。

斜坡上潜堤消浪特性的试验

斜坡上潜堤消浪特性的试验

Ex rm e f t r o m a c ft e s b e g d pe i nto he pe f r n e o h u m r e
b e kwa e v a p n n t l p ra t r wa e d m i g o he so e
让 一 部分 泥 沙 越 顶 进 入 堤 后 水 域 淤 积 , 到 保 滩 起 促 淤 的作 用. 堤 广 泛应 用 于 护 岸 、 滩 保 淤 、 潜 保 围
海 造 田以及 导 流 等 近海 工 程 中 , : 利 油 田保 滩 如 胜
收 稿 日期 : 0 1 1 1 2 1 一O — 4
淹没 在水 中的 防护堤 . 主要作 用 是 防 浪 、 沙 以 其 防
及 导 流等 , 既可 阻挡 一 部 分 波浪 冲 击海 岸 , 可 它 也
潜 堤. 堤的类 型有许 多 种 , : 潜 如 斜坡 型 、 型 、 型 矩 梯
和薄壁型等 , 实际工程 中多采用 矩型和斜 坡型. 国内 、 很 多 学 者 一 直 致 力 于潜 堤 消 浪 特 性 外
Ab ta t s r c :Ac o d n o t e r tc la l i c r i g t h o e ia nayss,t an fe tng wa e da hem i e f c i v — mpi g f c o sa e n a t r r
a Hi n / / dHiL.B s d o h s h o is h l mee p rme t r e in d a a e n t e et e re ,t efu x e i n swe ed sg e .A r p ta — e o ds b r e r a wa e ss lce s t eo jc fsu y z i u me g d b e k t ri ee t d a h b to t d .Th n ie twa e i e e i cd n v sa

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_朱洋立

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_朱洋立

第07卷 第06期 中 国 水 运 Vol.7 No.06 2007年 06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ne 2007收稿日期:2007-4-10作者简介:朱洋立 男(1981—) 河海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 (210024)彭 攀 女(1983—) 河海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 (210024)研究方向:近海工程结构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朱洋立 彭 攀摘 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在海岸和近海工程中波浪-防波堤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情况和进展。

关键词:相互作用 波浪 防波堤 海床中图分类号:TV1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7)06-0104-03 一、引言防波堤是用于防御波浪、泥沙、冰凌入侵,使港口有足够水深和水面平稳的水工建筑物。

其结构型式主要是斜坡式和直立式。

对于由直墙和斜坡基床组成的所谓混合式堤,当直墙高度较小以抛石斜坡为主体时,作为是带胸墙的斜坡提;当直墙高度较大时,则作为是明基床上的直立堤,参照《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1],本文取消了“混合式”这个名词。

二、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波浪力可由物理模型得出经验公式计算或理论分析得出近似结果。

理论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规则波讨论对结构的作用,它是基于具有一定重现期间隔的某种海况,选择一个特征波高和周期,将波浪作为规则波处理,从而按经典波浪理论计算波浪对结构的作用,在工程上常称为设计波近似法;另一类是随即波浪理论即谱分析方法,该理论越来越引起海洋工程荷载设计工作的广泛重视。

1.物理模型试验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结构上的波浪荷载是最简捷易行的。

早期物理模型试验,Sarpkaya (1981)在其著作“Mechanics of Wave Forces on Offshore Structures”中作了系统介绍和分析。

近年来物理模型试验主要集中于破碎等复杂现象或新型结构物的研究方面,随着波浪理论和各种数学模型的发展,部分物理模型实验已可用数值模拟代替2.合田公式[2,3]Goda 公式是日本Yoshimi Goda 根据波压力的试验结果并对现场防波堤进行适用性验证,并进行了波向影响修正后的公式。

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直立堤沙质底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

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直立堤沙质底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

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直立堤沙质底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
程永舟;周援衡;王永学
【期刊名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2)004
【摘要】利用波浪水槽试验,对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直立堤沙质底床的孔隙水压力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中观测了在不同波高、周期、水深和泥沙粒径等条件下,自由底床和有抛石基床防波堤的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波高和周期的增大,孔隙水压力幅值增大;随着水深的增大,孔隙水压力幅值减小.建堤后,底床中的孔隙水压力会增大,有效应力会降低,对防波堤的稳定性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试验结果也表明,把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用于研究波浪作用下海床的动力响应是合理的.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程永舟;周援衡;王永学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2.2+1
【相关文献】
1.抛石基床防波堤底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的试验研究 [J], 程永舟;周援衡;王永学
2.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前沙质海底冲淤形态的试验研究 [J], 张福然;王化仁
3.波浪作用下堤前沙质海床冲淤形态 [J], 高学平;张亚
4.明基床直立堤在立波作用下堤前底流速的确定 [J], 赵子丹
5.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沙质底床孔隙水压力响应数值分析 [J], 程永舟;王永学;蒋昌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波浪实验报告(带处理程序(河海港航))

波浪实验报告(带处理程序(河海港航))

海岸动力学实验报告班级:09级港航6班姓名:***学号:090301****2012年5月目录一、波浪数据采集及波高统计试验 (5)二、波压力量测试验 (10)三、附件1 (12)四、附件2 (18)一、波浪数据采集及波高统计试验一、试验目的了解波浪中规则波及不规则波的区别,波浪模型的一般方法,规则波波高、周期、不规则波高的统计方法。

二、试验要求试验采用规则波及不规则波进行:1、规则波及不规则波的测量;2、规则波及不规则波特征值的统计。

三、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试验过程本次试验采用波高传感器进行波高的采集。

试验共设置四根波高传感器,四个同学为一组,每人采用其中一根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波高。

每组进行两次试验,第一次采集规则波波高,规则波采样时间为20s;第二次采集不规则波波高,不规则波采样时间为80s。

2、结果分析(1)规则波分析:实验结果主要统计平均波高H。

规则波共采集到2000个实验数据,作出下图的波形图,如图1。

图1利用上跨零点法找出各个波,波峰减波谷即为波高,将采集到的所有波高进行算术平均,得到规则波的平均波高H。

这些处理过程我是利用VB编制程序完成的,程序见附件1。

得到的所有波高见下表: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波高18.7219.7518.0319.5120.2317.6720.1121.9418.72利用excel对上表所有波高取平均值可得平均波高:H=19.41 。

(2)不规则波分析:实验结果主要统计有效波高H1/3。

不规则波采集到8000个实验数据,作出的波形图如下图2。

图2 仍然利用上跨零点法找出各个波,波峰减波谷即为波高,将采集到的所有波高进行排序,取前1/3大波进行算术平均,得到不规则波的有效波高H1/3。

利用VB编制程序进行处理(程序和处理规则波的程序基本一样,报告里将不附),得到了所有的波高,见下表:序号123456789波高 6.96 5.547.9616.3514.8013.24 6.80 3.66 5.35序号101112131415161718波高12.6611.22 4.65 6.01 6.56 6.27 5.50 6.2612.47序号192021222324252627波高14.5617.2721.9312.2520.9112.5410.339.28 6.94序号282930313233343536波高8.6711.7811.70 3.6611.9317.93 2.5013.2412.67序号373839404142434445波高 2.85 5.8112.3911.438.358.229.9310.1115.77序号464748495051波高10.1914.1215.2212.3814.1012.10利用excel降序排序后,取前面三分之一大波,如下表:序号123456789波高21.9320.9117.9317.2716.3515.7715.2314.8014.56序号1011121314151617波高14.1214.1013.2413.2412.6712.6612.5412.47利用excel计算前三分之一部分大波的平均值,即得有效波高:H1/3 =15.28 。

长沙理工大学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长沙理工大学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于长沙理工大学土力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土力学实验的目的 (1)一、颗粒分析试验 (1)[附1-1]筛析法 (1)[附1-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2)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4)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5)四、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6)五、界限含水率试验 (8)液限、塑限联合测定 (8)六、击实试验 (10)七、渗透试验 (12)[附7-1]常水头试验(70型渗透仪) (12)[附7-2]变水头试验(南55型渗透仪) (14)八、固结试验(快速法) (16)九、直接剪切试验 (18)十、相对密度试验 (20)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2)十二、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24)十三、三轴压缩试验 (25)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力学实验》的目的土力学试验是在学习了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配合土力学课程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课。

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安排试验内容,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试验课的目的:一、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土力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增强实践操作的技能;三、是结合工程实际,让学生掌握土工试验的全过程和运用实验成果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土力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范编写的。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下列实验项目。

一、颗粒分析试验[附1-1] 筛析法(筛分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预习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预习报告

(1)谈谈你所了解的防波堤?定义:防波堤为阻断波浪的冲击力、围护港池、维持水面平稳以保护港口免受坏天气影响、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而修建的水中建筑物。

防波堤还可起到防止港池淤积和波浪冲蚀岸线的作用。

它是人工掩护的沿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规定港内的容许波高在0.5~1.0米之间,具体按水域的不同部位、船舶的不同类型与吨位的需要确定。

防波堤常由一、二道与岸连接的突堤或不连接的岛堤组成,或由突堤和岛堤共同组成。

防波堤掩护的水域常有一个或几个口门供船只进出。

防波堤的主要功能:(1)防御海浪对港域的侵袭,维持港内水域的平稳,以保证船舶在港内安全停靠、系泊和正常装卸作业与旅客上下。

(2)在沙质和淤泥质海岸,兼有阻挡沿岸泥沙流入港内、减轻港内淤积的作用。

(3)在有冰冻的海域,防波堤还可以阻止大量流冰进入港内,防止堵塞。

个别防波堤内侧还可以兼作码头。

防波堤的的种类:防波堤的结构一般可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类,前者是传统和常用的防波堤型式按照结构型式.防波堤可以分为直立堤、斜坡堤和特殊型式防波堤。

按其断面形状及对波浪的影响亦可分为斜坡式、直立式、混合式、透空式、浮式,以及配有喷气消波设备和喷水消波设备等的多种特殊型式防波提示意图:2)问题1:查阅相关资料简述传统型式防波堤和新型透空式防波堤的优缺点?。

传统型式防波堤有斜坡式防波堤和直立式防波堤、混合式防波堤(1)斜坡式防波堤:优点:波浪遇斜坡后,大部分在斜坡上破碎,波能消散,因而堤前的反射波小;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敏感,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或建成以后,如不损坏,易于修复。

缺点:材料用量大致与水深平方成正比,水深较大时造价高;不适用兼作码头、波能发电、亲水休闲、海水交换等多功能开发利用。

(2)直立式防波堤优点:当水深较大时,建筑材料用量比斜坡式防波堤少;不需要经常维修;堤内侧可兼作码头,并易于进行波能发电、亲水休闲、海水交换等多功能开发利用。

长沙理工大学工程水文实习指导书(新版)

长沙理工大学工程水文实习指导书(新版)

《工程水文实习》指导书一、实习时间0.5周,其中外业观测1天,内业计算及编写报告2天。

二、实习目的了解水文站的基本工作,熟悉各种水文测量仪器的性能和用法及有关水文要素的观测方法,掌握水文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历史特大洪水的调查方法。

三、外业观测内容1.水文站基本概况了解水文站的历史沿革与断面布设情况,水文站的作用及日常工作,基本测流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流域的洪水特性与水文情势,历史最大流量、最高水位、最小流量、最低水位等。

2.水位观测掌握直立式水尺的布设原则与观测方法、水尺的零点高程,自记水位计的安装方法、观测方法,现场的水尺读数、实测水位数值。

3.雨量观测了解人工雨量筒、自记雨量计、自动发报雨量记的安装方法与使用方法,实测雨量数值。

4.水深观测掌握测深铅鱼测水深的方法,了解超声波测水深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测水深数值。

5.起点距观测熟悉起点距的定义,掌握基线的布设情况及长度,掌握用经纬仪、六分仪测起点距的方法,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实测起点距数值。

6.点流速观测掌握旋桨式流速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点流速的计算公式,了解多谱勒测流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实测点流速的数值。

7.含沙量测量熟悉含沙量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掌握含沙量取水样的方法,了解测定含沙量的工作步骤。

8.比降观测掌握水文站比降断面的布设情况、比降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实测比降数值。

9.历史特大洪水调查通过现场调查访问,了解历史上特大洪水的成灾情况,特大洪水发生的年份与洪痕位置及洪峰水位。

四、内业计算内容1.绘制水文站的过水断面图根据给定的测流资料(见附表),计算出各测深垂线的起点距与河底高程,选用适宜的纵横比例,绘制出水文站的过水断面图。

要注意起点距的方向及河流的左、右岸不要弄错。

2.计算水文站的断面面积、断面流量根据附表的测流资料,依次计算出测深垂线间的面积、部分面积、垂线平均流速、部分平均流速、部分流量,再通过累加计算出断面面积、断面流量,并计算出断面平均水深、平均流速。

波浪要素与流场测量实验指导

波浪要素与流场测量实验指导

波浪要素与流场测量实验指导波浪要素的测量一、试验时间:二、实验地点: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实验中心实验大厅三、实验人员:四、实验仪器设备:水槽、造波机、防波堤模型、浪高仪、数据采集仪、秒表、米尺、照相机。

五、实验要求:1、了解认知风浪槽结构,如图一所示,实验风浪水槽为40m(长)X 1m(高)X0.8m(宽),实际有效长度为37m。

图一 实验布置图2、了解掌握风浪槽各个结构作用及操作流程造波机:造波机在风浪的最前端,是制造波况的主要设备。

按照设计要求可以制造规则波、椭圆波、不规则波、破碎波、孤立波、聚焦波。

波况参数设置有:周期、波高、水深等等参数。

操作流程:严格按照造波机的开关机程序说明来执行。

效能网:在离造波机最远的地方,作用是减少多次反射。

3、了解测量仪器和采集仪器,并熟悉数据测量和采集浪高仪:浪高仪为加拿大Richard Branker Research 公司生产的WG—50型。

测量每个时刻波高的变化趋势:波高和周期。

采集系统:采集系统是武汉优泰软件有限公司生产的utelk采集系统T3232f以及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研究所制造的INV306智能信号分析系统。

数据采集:浪高仪根据生产厂商的率定,导线与电源盒需要一一的对应连接,并且检查信号通信质量。

浪高仪信号经过utelk采集系统转化为软件所能认识的信号,在电脑端进行采集。

utelk采集系统设定根据实验数据需要进行设定,主要设定参数有:时间函数、通道标识、采集通道数、设备,描述、报警值、细化、频谱参数、分析频率、平均与谱线数、工程单位、校正因子、采集控制、频响函数、抗混滤波、程控放大、触发参数等等。

4、数据分析熟练掌握实验所测电压值转化为工程值方法及步骤(浪高已经经过率定:20mv电压值对应1mm水深工程值),提高对数据的真伪判别能力。

学会根据两点法分离计算入射波与反射波波高。

两点分离法的理论基础:见附页。

为了简捷,选择吴宋仁教授主编的《海岸动力学》p51方法。

长沙理工大学生产实习任务书(水工本)2013

长沙理工大学生产实习任务书(水工本)2013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生产实习任务书生产实习指导书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工程项目管理教研所生产实习任务书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理论联系实际,稳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2、通过生产实习,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施工管理知识和施工中的技术经济分析知识。

3、参加施工生产和工程管理实践,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4、与工地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参加一定的专业施工生产劳动,学习生产技能,培养刻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实习方式本次生产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工地,实习指导教师确认,在工地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

工地现场指导以工地技术人员为主,其它专业业务指导以指导教师为主。

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联系的工地情况,分片监督指导学生实习。

集中实习: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工地进行专业的实习学习。

三、实习内容本次生产实习的内容包括土木工程基本工种施工生产、专业建筑物施工和施工项目管理三大部分。

专业建筑物施工以水利工程及港口航道工程专业建筑物施工为主,兼顾水利枢纽的总体布置、港口总体布置、河流渠化枢纽等土建工程、水工建筑物和港航水工建筑物设计。

学生如果联系水利工程及港航水工建筑物施工工地有困难,也可联系公路桥梁施工工地、房屋建筑施工工地或其它土木建筑施工工地实习。

具体内容如下:㈠基本工种工程实习基本工种工程实习,掌握下述各基本工种的施工方法、机械及劳动力组织、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现场生产工人的指导下,参加1周以上的基本工种生产劳动。

1、土石方工程2、混凝土工程3、基础工程及地基处理施工㈡专业建筑物施工实习专业建筑物施工实习学生必须了解或掌握的主要问题点是:1、项目概况2、施工测量控制3、施工程序、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机具设备4、施工总体布置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5、安全、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实习时,由学生自行选择下述各类土木工程建筑物中的一种类型的工地,并于实习开始日期14天前将联系《回函》交实习指导教师审批。

实验讲义1

实验讲义1

实验一波浪实验简介一、实验目的1. 了解模型试验的目的及种类;2. 了解波浪实验的主要设备和主要仪器;3. 了解海岸工程水力模型试验要求。

二、实验原理港口、海洋工程建筑物一般位于近海地区,经常受到波浪、水流等海岸动力因素的作用。

因此,在港口建设中规划其平面布置、设计各种海洋工程建筑物、防浪建筑物时,都必须掌握海洋动力因素的变化规律,预计可能发生的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研究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两种方法。

数学模型的方法,变换条件容易,节省人力和经费等优势;但由于有些实际工程问题,所涉及到的自然现象和边界条件比较复杂,由此带来的计算技术方面的问题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它是将原型有关的动力因素,根据相似原理,通过比尺的缩小,使原型有关现象在模型中复演,比较直观,以便进行研究。

1. 模型试验的目的(1)对于难以计算的问题,提供设计依据;(2)验证应用理论的正确性;(3)寻找规律、发现理论的解答;(4)配合数值计算解决问题。

2. 模型试验的种类根据试验任务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模型来满足试验要求。

(1)整体、半整体模型试验;(2)断面模型试验;(3)正态、变态模型试验;(4)动床、定床试验。

3. 试验用的主要设备港口、海洋工程建筑物的水力模型试验,主要设备是港池、水槽、造波机及造流系统。

(1)港池平面尺寸长50 m、宽8 m、深1m。

前端有不规则造波机、出流口,后端有出流口、消能坡、消能网,主要用于整体模型试验。

(2)水槽平面尺寸长47 m、宽1 m、深1.3m。

前端有不规则造波机、出流口,后端有出流口、消能坡、消能网,主要用于断面模型试验。

(3)造流系统包括在港池和波浪槽的前端、后端、留有水流出口,并匹配加流设备(泵、阀门、管系)使水流方向与波浪方向正向或反向,用以模拟波流共同作用试验研究。

(4)造波机安放在港池、水槽的前端,作为人工模拟波浪,造波机能造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4.试验用的主要仪器(1)水面波动的测量:《CBY-Ⅱ型波高测量控制系统》(2)流速测量:《LGY—Ⅲ型多功能智能流速仪》,《小威龙流速仪》(3)力的测量:《CSW-Ⅱ型压强和总力测量系统》,《压力传感器》《LY-100型多点压力仪》《DJ800多功能监测系统》5.海岸工程水力模型试验要求(1)对整体模型试验的要求整体模型试验应采用正态模型,模型比尺不应小于1:150。

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专利技术综述

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专利技术综述

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专利技术综述孙玉帅【摘要】检索分析国内外专利数据表明:振荡水柱技术专利壁垒较少,外国人研究开发主要在核心部件和系统优化方面,国人主要集中于外围的基础结构和空气流道控制方面,振荡水柱装置和防波堤的集成研究是近期国内外均较为关注的一个应用热点.【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振荡水柱;波能;专利技术;壁垒;热点;防波堤;空气透平【作者】孙玉帅【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3.2;TK79;T-18振荡水柱 (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 OWC)装置利用波浪起伏形成的振荡水柱在气室中压缩及抽吸空气产生气流驱动空气透平,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是海洋波浪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技术分支,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并已在全球多地获得了实际应用[1]。

国内学术界也在持续的对OWC装置进行研究,在数值模拟[2-4]、结构形式[5-7]、空气透平[8-10]等方面获得了不少成果。

但尚未有从专利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专利文件的分析能够获取领域内现有技术的分布和当前的研究热点,获得国内的专利壁垒,找出重要的申请人便于进行监控预警,为企业的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提供思路和依据。

本文从这些方面对OWC装置的专利状况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S系统,其中中文数据来自CNABS数据库,国外数据来自DWPI数据库,检索范围选择截止2016年底的全部中文数据和2007-2016年10年间无中文同族的国外数据。

经同族合并后通过人工筛选去噪获得中国专利申请54项和国外专利申请171项,文中所列出中文专利文献编号均为申请号,国外专利文献编号均为公开号。

1.1 申请趋势和技术来源国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振荡水柱波浪能利用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在最近的5~7年中才有一定申请量(2007年4项申请均为国外申请人,2004年3项申请中2项申请申请人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之前为仅有零星申请的萌芽状态;总体申请量处于较低的范围,技术仍然处于初期探索和攻关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防波堤是港口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防御波浪的港区的侵袭,在港工建筑物逐步进入深水区域时,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因其造价较高、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等已不能适应深水港发展的要求,且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在水体交换、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所欠缺,港口工程结构型式正逐步向透空式结构、消能式结构及多功能型结构方向发展。

但是现有的透空式防波堤结构相对复杂,造价较高,且消浪效果不佳。

而且外海施工条件恶劣,迫切需要一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安装、拆卸方便,且消浪效果好的新型防波堤结构。

图 1 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
(1- 支撑桩,2-下横梁,3-预制板,4-上横梁)
本实验针对一种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见图1)的消波性能进行研究。

该防波堤施工成本低廉,利用预制的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海上现场装配成相互锁扣的框架,因而施工方便、安全,海上施工工期缩短,适用于软土地基,并且能实现内港与外港之间海水的循环。

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波浪参数,得出防波堤的相对波高、相对水深及相对预制板间隙与透射系数的关系,验证此种型式的防波堤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是对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进行分析。

透射系数是指透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t t i K H H = (1)
式中:H i 为堤前入射波高,H t 为堤后透射波高。

反射系数是值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r r i K H H = (2)
式中:H i 为堤前入射波高,H r 为反射波高。

三、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1)造波系统及水槽(金盆岭校区港航中心港工厅)
波浪水槽长×宽×高=45m ×0.5m ×0.8m ,最低工作水深0.2m ,最高工作水深0.6m ,模型布置在水槽中心位置。

造波机后侧设有直立式消能网,水槽的另一端设有消能坡,以消除波浪反射影响。

(2)防波堤模型
根据《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J234-2001,依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正态模型,根据试验室内波浪槽尺度及防波堤尺寸、水深、波浪要素和试验仪器测量精度,本模型采用几何比尺为1:10。

模型高度0.4m ,顺水流方向长度B=1m ,宽与水槽宽度相同为0.5m ,模型上下板间距S=0.1m ,单个预制板:长×宽×厚=0.5×0.05×0.01m ,预制板之间的间隙可调,调动范围为0.01~0.03m ,由上下板及前后板组成的消浪室,其上下位置可变动。

(3)浪高仪布置
为避免模型处受到造波机二次反射波浪影响,模型放置在距离造波板m
x
处,模型顺水流方向的宽度B 为1m ,板间距S 可调。

共布置1#-5#共5个浪高仪,浪高仪布置如图2所示。

1#、2#和3#浪高仪布置在模型迎浪侧,其中3#浪高仪位于模型前3x 处,1#和2#浪高仪的间距为12x -∆,2#和3#浪高仪的间距为
23x -∆;4#和5#浪高仪布置在模型的后面,其中4#浪高仪位于模型后4x 处,4#
和5#浪高仪的间距为45x -∆。

2#
3#
4#
5#
1#
图 2 实验布置图
四、实验方案
4.1 试验波浪参数
实验采用规则波进行,首先调节好防波堤上下板间距,往水槽放水,测出预制板间隙、模型入水深度,模型水面以上高度,以保证模型顶面极少产生越浪。

模型安装完毕后,使用造波机造波,记录好试验波浪参数,选取新的造波参数(波高H 、波周期T ),重新开始实验,至少进行5组试验,见表1。

表1 试验参数
如果时间允许,可改变水深或上下板间距进一步开展实验。

实验完毕后,对模型参数及试验波况参数根据比尺关系进行换算,将其换算为原型参数,见表2。

表2 原型与模型对照表
4.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中通过5个浪高仪分别同步记录了堤前及堤后的波面过程数据。

对模型前的1#、2#和3#测点的波面数据,选取其中不同的两点,应用Goda 的两点法(见附录),分离出模型前的入射波高和反射波高,然后平均求得最后的入射波高和反射波高,并计算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对模型后的3#与4#测点的波面数据,同样应用两点法,分离出模型后的透射波高,以消除水槽尾端消能网的反射影响,从而可更为准确地确定模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要求同学们根据附件(Goda 两点法计算波浪反射系数)的原理,计算出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根据波浪参数,分析透射系数、堤前反射系数随相对板宽、相对板间距、相对水深和波陡等参数变化的关系。

4.3 实验步骤
1) 确定浪高仪测点位置,测出m x 、12x -∆、23x -∆、3x 、4x 、45x -等坐标值; 2) 测定防波堤上下板间距,往水槽放水,测出水深、模型入水深度、模型水
面以上高度;
3) 启动造波机程序,开始造波;
4) 启动数据采集软件,通过各浪高仪记录下各测点波面数据,用照相机记录
下实验现象;
5) Goda 两点法FORTRAN 程序计算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绘制相关曲线; 6)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如下几部分: 1) 实验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概述(包括实验地点,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实验布置描述包括造波
机位置、消浪设施、浪高仪布置等,绘制出实验布置图,给出浪高仪坐标位置表)
3) 实验内容和步骤(具体的实验步骤,每个步骤测量过程和内容描述) 4) 实验现象描述(波浪在防波堤前、防波堤中、防波堤后的现象描述) 5)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透、反射系数,并分析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随相对板
宽B/L 、相对板间距S/L 、相对水深d/L 和波陡H/L 等参数变化的关系,绘制相关的关系曲线;并将模型参数及试验波况参数根据比尺关系进行换算,将其换算为原型参数)
表3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计算
6)实验结论(实验总结,主要的实验结论)
7)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图表应该规范。

绘图要有图号、图名。

图内应标明设备的名称、浪高仪的距离等详细信息。

坐标轴应有名称和单位。

表格应有表号和表名,不要忘记写单位。

公式应该分别编号。

六、实验要求
1)各小组根据本实验指导书自行设计方案(设计表1~表3),于实验当天上
交。

2)实验前先预习,实验前每人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提交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
的实验成绩为零,实验前抽查实验预习效果;实验时每人带上一份实验指导书;
实验预习报告的组成:1)谈谈你所了解的防波堤?2)查阅文献回答问题1和问题2。

问题1:查阅相关资料简述传统型式防波堤和新型透空式防波堤的优缺点?
问题2: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种防波堤解释其消浪机理?
3)实验时每组带一个照相机和一个U盘;
4)实验报告必须要有实验照片,报告中无照片或用其他组实验照片的,实验
成绩不及格;
5)实验完成后,原始数据必须要有指导老师的签字,否则实验成绩为零。

6)本实验指导书只作为参考,实验报告以实际做实验的情况来写。

附主要参考文献:
1)殷伟,卢学军,储标,刘映辉,呼萸俊. 多个波高仪实现两点法分离合成波
浪. 港工技术,2007(4):4-6
2)唐琰林. 双层水平板型透空式防波堤消波性能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 2006
3)王国玉. 特种防波堤结构型式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2005
4)何军. 特种板式防波堤消浪及波压力特性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2009.
附Goda两点法计算波浪反射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