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中的题材表现与象征喻意

合集下载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花卉作为大自然的精华,自古以来在各个民俗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婚礼、葬礼、节日还是日常生活,花卉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她们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下面将会介绍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一些常见象征意义。

一、爱情与浪漫之花1. 玫瑰花:被誉为爱情之花的玫瑰在各个民俗传统中尤为热衷。

在西方文化中,红玫瑰象征着热情激烈的爱情,而白玫瑰则代表纯洁的爱情。

而在东方文化中,玫瑰被赋予了美丽、高贵的象征意义,在婚礼、情人节等浪漫场合中经常出现。

2. 桃花:在中国民俗传统中,桃花代表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尤其在传统的“桃花运”观念中,桃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用于婚礼的装饰。

人们相信摘取桃花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婚姻运气。

二、吉祥与幸福之花1. 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称为“花中君子”。

它象征着高洁、纯洁和宁静,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荷花与富贵连联,将荷花的形象用于装饰和绘画中。

2. 扶郎花:扶郎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花。

因为“扶郎”与“福郎”谐音,因此人们相信种植扶郎花能够带来幸福和好运。

三、哀思与悼念之花1. 白色百合:白色百合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哀思、悼念和守夜的象征。

人们通常在葬礼上用白色百合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2. 绣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绣球花是用于丧葬仪式的花卉之一。

它的花朵呈球状,紧紧相连,象征着对死者的永恒思念。

四、丰收与喜庆之花1.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作为九月九日的重要象征,代表着丰收和喜庆。

九月九日重阳节期间,人们经常赏菊、插菊,把菊花作为庆祝和吉祥的象征。

2. 向日葵:向日葵的花朵朝向太阳,象征着希望、阳光和喜悦。

在丰收的季节,人们常用向日葵来装饰家中,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激和喜庆之情。

总结起来,花卉在民俗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表达爱情和浪漫,还是象征吉祥与幸福,或是表达哀思和悼念,亦或是庆祝丰收和喜庆,花卉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美丽的花语充实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

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花卉一直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产物,又作为文化和艺术的灵感源泉。

在各个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中,花卉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花卉的形象和特点,艺术家们能够传递出对情感、传统、美学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探讨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一、花卉与情感花卉作为自然界中的美丽存在,常常与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艺术作品中,花卉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状态和情绪体验。

例如,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玫瑰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情感的深度。

红玫瑰代表着热情和浓烈的爱情,而白玫瑰则象征着纯洁和无私的爱。

通过花卉的选择和描绘,作家们能够将情感与自然界相融合,让读者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二、花卉与传统花卉在各个文化中都承载着丰富的传统象征意义。

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含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被视为傲雪奇姿的象征,常常用于表达坚强和坚贞不屈的品质。

而在西方文化中,百合花被视为纯洁和高贵的象征,常常被用来代表圣洁与品德。

通过对花卉的运用,艺术家们能够传承和表达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

三、花卉与美学花卉的色彩、形状和香气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们通过对花卉的观察和描绘,能够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

在绘画中,花卉常常被用作静物的题材,通过对花卉的精细描绘来展现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

在摄影和雕塑中,花卉的形象和质感则成为艺术家塑造形态和体现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花卉美学的追求,艺术作品得以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并赋予生活以美感。

四、花卉与人生花卉的生命过程与人的成长和生命之旅有着共通之处。

花卉经历了从种子到花苞、绽放再到凋谢的全过程,这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对花卉的创作和描绘,艺术家们能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

花卉的美丽与凋谢,让人们明白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传递出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哲理。

艺术作品中的花卉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展现自然的美,更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花卉”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作品中的表现的开题报告

“花卉”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作品中的表现的开题报告

“花卉”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作品中的表现的开题报告【背景】中国女性画家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绘画作品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

其中,花卉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意象,是中国女性画家创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元素之一。

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代表了美好、幸福、繁荣、吉祥等含义,因此成为了女性画家表达自我情感、生活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女性画家花卉作品的研究,探讨花卉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中的表现和意义。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中国女性画家花卉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2. 探讨花卉象征在中国女性绘画作品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3. 揭示花卉作为中国女性画家表达自我情感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意义;4. 探讨花卉意象在当代中国女性绘画创作中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对中国女性画家花卉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女性画家的艺术才华、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象征内涵的深度理解和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花卉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意义:介绍中国花卉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代表的含义,解析花卉如何成为中国女性画家表达情感和审美的符号;2. 女性画家花卉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方式:综述女性画家在花卉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如笔触、色彩、构图等;3. 花卉象征在女性画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分析不同女性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花卉象征所代表的思想境界和社会价值;4. 花卉作为中国女性画家表达情感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意义:探讨花卉作为中国女性画家表达自我情感、生活体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剖析花卉在女性画家创作中所具有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5. 花卉意象在当代女性绘画中的变化和发展:介绍当代女性绘画中花卉意象表现的新趋势和创新,展现花卉意象在当代女性绘画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古诗中花的意象的品读

古诗中花的意象的品读

古诗中花的意象的品读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显示了语言意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成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表现。

古人用“花”来暗示春天,花的存在使人快乐,使环境美丽,人们希望它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但春天的消逝是那样的无情。

而且最明显地表示春天消逝的就是落花。

通过落花来传达伤春、惜春的情绪。

进而悲叹韶华即逝、芳龄不再。

对悲欢离合、世事无常的感叹,也是对人这一生命本体的关怀。

人们对“花”的认知由视觉官能、触觉官能上升到了情感层面。

关键词:花《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吟》《葬花吟》《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它抒写的是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诗歌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如果仅仅针对《春江花月夜》中的花而言,在文中有这样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落花”是写花儿的凋谢,象征着人生的凄凉。

当花开的时候妖艳迷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令人心驰神往,但是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人生潮起潮落,花开花谢都是必然经历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生如曲线,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败。

落花也许暗示着人生的凋零与凄凉,传达着人生的失落与暗淡。

但是这“落花”仅仅是表面上的“花”的意象。

在“海上明月更潮生”之际,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簪花仕女图》之主题与隐喻研究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簪花仕女图》之主题与隐喻研究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簪花仕女图》之主题与隐喻研究①陈谷香(浙江大学 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簪花仕女图》的主题并非是赏花游园。

该画中的配角、配物、配饰、配景,皆有文献依据,且暗含数个历史典故。

此图的母本可能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偷偷“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的一组屏风。

这组屏风散落后经过后人的重裱与再创作。

再创作改变了屏风原本的独立叙事,打乱了屏风原有的季节组成次序,而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逻辑。

[ 关键词 ]《簪花仕女图》;主题;杨贵妃;隐喻;哀而不伤[ 中图分类号 ]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0)06-0009-10收稿日期:2020-06-23作者简介:陈谷香(1979-),女,湖南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美术理论。

①基金项目: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资助;此文初稿曾于2015年、2016年分别在韩国延世大学和北京大学宣讲。

②然而根据《广群芳谱 天时谱》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

此图中都已经出现了盛夏时节的荷花和石榴花,不应当是花朝节。

且人物服色和配饰也非一般宫女可以穿戴的。

③陈葆真根据南宋陆游《南唐书》)提到的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而判断此画主题人物为大周后。

然而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早已有之。

以高髻为例,高髻在周代已经出现,两汉时期已经在贵族妇女中流行,并流行用假髻使发髻进一步增高,如汉代文字记载中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等。

唐时高髻尤为流行。

唐诗中吟咏的“插花向高髻”“峨髻愁暮云”“翠髻高丛绿鬓虚”“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等。

《新唐书·五行志一》明确的记录了杨贵妃好戴假髻:“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花朵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描绘

花朵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描绘

花朵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描绘花朵作为大自然的精美产物,在文学艺术中被广泛运用来进行形象描绘。

花朵的美丽、丰盈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作家和艺术家们喜爱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花朵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描绘,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

一、花朵的美丽与丰盈描绘在文学作品中,花朵常常被用来描绘美丽与丰盈。

花朵的各种颜色和形状使得它们成为诗人和小说家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比如,在诗歌中,花朵被描述为柔美多彩的存在,展现出生命的盛放和脆弱。

这种描绘使人们联想到花朵的美丽和短暂,呼唤人们珍惜生命和美好的瞬间。

二、花朵的象征意义花朵不仅代表美丽与丰盈,还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例如,玫瑰花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视为爱情的象征,红色的玫瑰花象征着热情和浪漫,白色的玫瑰花代表纯洁和无暇。

类似地,向日葵则被视为希望和阳光的象征,在文艺作品中,它常常出现在光明、积极向上的场景中,传递出无私、乐观的精神。

三、不同花朵的象征意义每种花朵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作家通过选择相应的花朵来描绘不同的情感状态和人物形象。

例如,梅花被用来描绘坚强和坚韧不拔,在中国文学中,梅花常常被赋予刚毅和坚忍的精神;百合花则被赋予高贵、纯洁的形象,在西方文学中,百合花通常象征着美德和高尚的品质。

四、花朵的季节性描绘花朵的季节性描绘也是文学艺术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春天是万物复苏、花开的季节。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描绘春天中花朵盛开的景象,来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夏天的花朵则代表着丰收和繁荣,秋天的花朵则带有萧瑟和凋零的意味。

不同季节背后的花朵形象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五、花朵与情感描绘花朵在文学艺术中也被广泛用来描绘和烘托人物的情感状态。

有些作家通过描写花朵的枯萎和凋谢来暗示人物的孤独和绝望;而有些则通过描绘绚烂盛开的花朵来烘托人物的喜悦和幸福。

花朵作为表现情感的媒介,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在文学艺术中,花朵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产物,被用来丰富作品的形象和意义。

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与丰盈,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通过运用花朵的象征意义,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境;通过描绘不同花朵和季节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起伏;通过花朵与情感的交融,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花意象的作用总结

花意象的作用总结

花意象的作用总结引言花朵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美的象征。

人们通过花朵传递情感、表达喜怒哀乐,并将其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花意象在文学、绘画、建筑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不仅仅是装饰的元素,更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

本文将总结花意象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花意象在文学中的作用表达情感花朵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如爱情、友情、思乡之情等。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描绘花朵的色彩、形状、香气等特征,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感受。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牡丹花来象征贾府的繁华和富贵;在李白的诗歌中,他用桃花来表达爱情的美好和纯洁。

花意象在文学中起到了丰富和加深情感表达的作用。

烘托氛围花朵的色彩和香气常常可以烘托出作品的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花朵的细节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如浪漫的玫瑰花常常被用来描绘爱情的甜蜜和浪漫;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坚韧不拔和寂寞的气氛。

花意象通过烘托氛围,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花意象在绘画中的作用绘画中的花卉图案花卉图案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西方油画,花卉都是常见的题材。

花卉图案通常用于装饰作品,给人以美感和愉悦感。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卉图案常常用于绘制屏风、居室的壁画等,以增加居室的雅致和艺术氛围;而在西方油画中,花卉图案常常作为静物画的一部分,以展示花朵的美丽和神秘。

花朵的象征意义花朵作为绘画中的对象,不仅仅是装饰的元素,更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不同种类的花卉在绘画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画中,梅花象征坚贞和自立;兰花象征纯洁和高贵;菊花象征坚毅和不屈。

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作品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花意象在建筑中的作用花朵的装饰性花朵常常被用来作为建筑的装饰元素,为建筑增添美感和艺术氛围。

在建筑设计中,花朵的形状和色彩常常被运用于建筑的立面、窗户、门廊等部分。

例如,巴洛克式建筑中常常运用花朵图案来装饰,给建筑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和精致感。

花朵在文化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

花朵在文化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

花朵在文化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花朵作为自然界最美丽的产物之一,不仅令人陶醉于其色彩和香气之中,更被广泛地视为文化和宗教中的象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花朵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传达着对生命、美好与神圣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花朵在文化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并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花朵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 美丽和纯洁花朵作为大自然的艺术品,因其娇艳的外表和迷人的芳香被广泛视为美的象征。

许多文化中,人们将花朵视为美的象征,将其作为装饰品用于美化环境和提升人们的心情。

同时,花朵也被视为纯洁的象征,象征着无瑕疵和无暇的美好。

2. 爱和浪漫花朵往往与爱和浪漫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文化中,赠送花朵被视为一种表达爱意和深情的方式。

不同种类的花朵代表着不同的爱的含义,比如玫瑰花代表着热情和浪漫的爱情,郁金香花代表着深情和温柔的爱情。

花朵的芳香和美丽在爱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人们感受到爱和浪漫的力量。

3. 成长和繁荣花朵从花苞到绽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希望的过程,因此,花朵也被视为成长和繁荣的象征。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会以花朵来庆祝生命的开始和新的起点。

例如,庆祝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用花朵来装饰家居,以祝福家庭充满繁荣和好运。

二、花朵在宗教中的象征意义1. 神圣和灵性花朵在宗教中经常被视为神圣和灵性的象征。

在许多宗教仪式和庆典中,人们会使用花朵来装饰神坛和祭坛。

花朵的美丽和纯洁代表着神圣和高尚的力量,使人们感受到与神灵相连的存在。

2. 转世和再生在一些宗教中,花朵与生命的轮回和再生息息相关。

花朵的绽放和凋零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循环,同时也传达着转世和再生的希望。

这种象征意义使花朵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符号,为人们带来对来世的信仰和希望。

3. 和平和祝福花朵也被广泛视为和平和祝福的象征。

在一些宗教仪式和庆典中,人们会手持花朵祈祷和祝福。

花朵的美丽和香气传递着和平与祝福的力量,同时也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福。

总结起来,花朵在文化和宗教中扮演着不同的象征角色,传递着对美、爱、成长、神圣、和平和祝福的追求和表达。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对其审美趣味的影响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对其审美趣味的影响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对其审美趣味的影响【摘要】李清照作为宋代女词人,其词作以“花”意象为灵感来源,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

通过对花的细致描绘,李清照构筑了作品中繁花似锦的画面,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力度。

她巧妙地运用花意象,渲染出词作中的情感和氛围,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美感。

花意象还启示了词作中的思想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内涵。

李清照的词作中“花”的意象不仅延伸了作品的文学意义,更深刻地丰富了词作的审美意义。

李清照的词作中“花”意象确实对其审美趣味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关键词:李清照词,花意象,审美趣味,细致描绘,情感表达,画面渲染,思想表达,文学意义,影响,审美深远影响,恰到好处。

1. 引言1.1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重要性在李清照的词作中,花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是词作中常见的描绘对象,更是她审美趣味的体现。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词人之一,李清照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而闻名。

而在她的词作中,“花”常常出现,成为了她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意象。

花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常常扮演着多重角色,既可以是情感的象征,也可以是画面的渲染,甚至可以是思想的表达。

她通过对花的细致描绘,将花的美丽与悲凉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动容的意境。

花意象不仅为她的词作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同时也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志,突显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情感的感悟。

可以说在李清照的词作中,“花”意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形象和意蕴,更展示了她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对美的追求。

1.2 审美趣味与花意象的关系李清照善于运用花的意象,通过对花的细致描绘表现出其审美情趣。

在她的词中,花不仅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还融入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花的细致描绘使词作更加具有生动感和真实感,从而增加了读者的审美享受。

花意象对词作情感表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花之意象‚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贾府由盛渐衰之后为数不多的热闹场面,众儿女凑在一起为宝玉庆祝生日,他们做了一个游戏,叫做‚占花名儿‛。

(63回)薛宝钗——牡丹花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

‛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做《清平乐》三篇,将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

曹雪芹在文中也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花中之王论美貌——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

(雍容娴雅之美)论才情——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

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

论人情练达——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

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

任是无情---就算是它无情,是假设的口气,就算她无情也可以让人心动,何况有情,岂非让人心碎。

然而宝玉偏偏不动心。

纵然有动心时刻,是宫里赐出麝珠串时候,宝玉心中一动,也是随即想,要是这臂膊长在林妹妹身上……这句其实写的不是宝钗的无情,而是她的可悲,如此人物,偏偏宝哥哥不为所动,正所谓高士晶莹雪,宝钗曾然香闺如雪洞般素净,然总归是‚有女怀春‛,而不是隐逸的高士,宝哥哥却有意无意在心中当她高士般供着,那是宝钗的无奈。

贾探春——杏花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

‛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

花卉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花卉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花卉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花卉是自然界中的美丽生物,其色彩丰富多样,形态各异,因此在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表现。

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内涵的元素,花卉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其独特魅力。

一、绘画艺术中的花卉表现形式绘画艺术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对花卉的表现也最为广泛。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花卉常被用作点缀和装饰的元素,例如《百花图》中的各种花卉点缀在山川水景之中,起到了增添画面美感的作用。

而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印象派的画作中,花卉被赋予了更多的主体地位,通过光影的变化和颜色的斑斓展现出花卉的独特魅力。

二、雕塑艺术中的花卉表现形式雕塑作为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塑造花卉的形态和纹理来表达艺术家对花卉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思想者》中,手握鲜花的少女形象象征着美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花卉的美好寓意。

此外,现代雕塑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材质和形态的花卉雕塑,创造出多样化的花卉形象,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三、摄影艺术中的花卉表现形式摄影是近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花卉的表现也提供了更加真实和细腻的方式。

摄影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和焦点来捕捉花卉的瞬间美,展现出花卉的细腻纹理和多变色彩。

例如,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通过大胆运用黑白摄影的技巧,将花卉的形体和质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赏心悦目。

四、现代艺术中的花卉表现形式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花卉也在其中找到了新的表现方式。

艺术家们通过综合和创新的手法,将花卉与其他元素融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例如,荷兰画家毕加索的作品《花瓶与鲜花》中,艺术家将花卉与器物进行抽象化处理,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结起来,花卉在艺术中以其丰富多样的形态和色彩,成为艺术家们表达美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摄影,都能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将花卉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现代艺术更是通过创新和融合,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使花卉在艺术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

花朵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表达

花朵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表达

花朵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表达花朵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创作中的常见元素,它们不仅作为自然界的美丽存在,更是灵感与表达的重要源泉。

从绘画、雕塑到诗歌、音乐,花朵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独特的美感,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也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1. 花朵的象征意义花朵作为自然界中的美丽存在,常常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代表纯洁和高尚;梅花象征坚强和坚韧不拔;菊花则寄托着秋天的寂寥和坚守;而在西方文化中,玫瑰花代表爱情和美丽。

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方式,可以通过花朵的形象来传达情感、展示思想,使作品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2. 花朵的美感花朵自身具有独特的美感,其多姿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绘画艺术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描绘花朵的色彩和形态,表达出抽象的情感和精神境界;雕塑艺术中,花朵的曲线和质感可以被艺术家用来创造出立体的艺术形象。

艺术家们往往通过对花朵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技巧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3. 花朵的创作灵感花朵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常常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在面对花朵时,艺术家们可以感知到自然的美与和谐,进而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花朵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可能性,不同种类的花朵在颜色、形态和纹理上的差异,使得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多样而独特的作品。

而且,花朵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这些元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参考。

4. 花朵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情感表达,而花朵作为一个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各种情感。

无论是喜悦、伤感还是无助,花朵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的载体。

艺术家们通过花朵的形象和色彩的运用,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艺术作品更具个人特色和观赏性,也引发了观者的共鸣与思考。

总结:花朵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表达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主题。

“花”意象特点

“花”意象特点

“花”意象特点1桃花之夭桃花与春天好像自古以来都是相生相随的,阳春、流水、桃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象征。

从诗三百里面少女出嫁踏唱的“桃之夭夭”,到李白笔下为之一清的“桃花流水”,桃花这个意象一直以来,呈现给世人的都是一种精致和慵懒的美感,桃花是娇媚之花,是一种永远都不受委屈的、矜贵的女儿之花。

在朱淑真的笔下,桃花像丝绸、像红云、像女儿情态,是匹红云缠在枝头,是她心头落下盈耳的温柔红。

在朱淑真构造的桃花意象中,仿佛可以轻轻喃语,听到烟雨里我回到南山,看到开在镜中的那张脸,是永远的少女情态。

灼灼的华彩照亮了人生最大的欲望,她写“满路桃花春水香”,她写“也无桃李妖娆色”,桃花,在她的笔下天生就是虚幻而轻柔的,这种少女敏感的触角延伸到诗歌里,构成了朱淑真笔下的桃花之夭。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理学已初现端倪的宋朝,封建礼教的压迫与婚姻的不幸已经永远地磨灭了桃花作为轻盈独立的女儿象征,而往往在古人的笔下,有着更加轻浮的内涵。

“浓桃艳李”、“桃李争春”,比起桃花李花这些在春天怒放争春的花,朱淑真似乎更喜欢的是文人表格的梅花、桂花。

而桃花,这样种种华贵精致的意象下,隐藏着的实际上是深闺少妇寂寞清冷的内心,这样铺陈渲染、强烈对比,实在是直指人心。

2桂花之雅比起桂花这个有点俗气的名字,一代才女朱淑真似乎更喜欢叫它为“木樨花”。

这些出于文人情怀而更改的更加微妙的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示了人物的情态,使词变得更加清浅灵动。

朱淑真词多比兴铺陈,所以她兴发感动的力量在于其委婉曲折,而对物象的描摹标举则往往藕断丝连,在朱淑真的《木樨》一诗中写到:西风、众芳、秋色、书窗、花心、月这样种种的意象,这些意象彼此之间窃深幽约,但又彼此相连,结构之间腾挪跳荡,这种温婉清雅,明面上是写花,实际上是这位只能无奈幽居的才女内心真实的写照。

她认为自己清雅出尘,“也无桃李妖娆色”(《菩萨蛮木樨》),她极力描写写她自己的平凡,既没有梅花柳花的清新气度与标格,也没有桃花李花的妖娆颜色。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及寓意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及寓意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及寓意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而且还有丰富的寓意和文化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国传统花卉纹样及其寓意。

1. 梅花: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花之一,因为它可以在寒冷的冬天绽放。

梅花代表着坚贞不屈和不畏寒冷的精神。

它也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文化。

2. 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花之一。

菊花代表着清廉、正直和高尚的品德。

在中国的诗歌和书法中,菊花也被用来表达文人的清高和独立。

3. 桃花:桃花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之花,因为它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桃花也被用来象征爱情和婚姻,所以它在婚礼和恋爱场合中经常出现。

4. 红花:红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热情和勇气。

红花也被用来象征繁荣和昌盛,因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和活泼。

5. 荷花: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象征着清新、高雅和纯洁的花。

荷花也被用来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坚强的意志力。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中国传统花卉纹样及其寓意。

这些花卉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 1 -。

花的艺术 欣赏花朵在艺术中的美丽表现

花的艺术 欣赏花朵在艺术中的美丽表现

花的艺术欣赏花朵在艺术中的美丽表现花的艺术:欣赏花朵在艺术中的美丽表现花朵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花朵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界中,它们也成为了艺术作品中的灵感之源。

在绘画、摄影、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花朵被广泛地用来表达美与情感。

本文将探讨花朵在艺术中的美丽表现。

一、绘画中的花朵花朵是绘画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绘画艺术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出花朵的娇艳与生机。

在西方绘画中,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曾通过其独特的画风将向日葵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中国的花鸟画则更加追求写实主义,通过精细的笔触描绘出花朵的纹理和层次感。

绘画作品中的花朵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

二、摄影中的花朵摄影是一种通过镜头记录和表现现实的艺术形式。

花朵常常成为摄影师们的取景对象,因为在花朵的细节中蕴藏着无尽的美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光线和构图方式,捕捉到花朵的瞬间美丽。

比如在清晨的阳光下,花朵的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而在黄昏的余晖中,花朵的轮廓则会变得柔和而神秘。

通过摄影,花朵的美丽可以被永恒地留存在作品中。

三、文学中的花朵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花朵来表达情感。

比如在古代诗词中,花朵常常被用作借景抒情的手法。

诗人通过描绘花朵的娇艳和凋零,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在现代小说中,花朵也经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美丽。

作家们通过对花朵的描写和象征性的运用,将花朵与情感紧密相连,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和艺术性。

四、花朵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花朵作为自然界中的装饰物,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装饰艺术中。

无论是建筑立面的装饰图案,还是室内装修的花卉摆设,花朵都能增添空间的美感和生机。

在织物和陶瓷制品上,花朵的图案常常用来增强艺术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花朵作为装饰艺术的元素,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传递美的情感。

总之,花朵在艺术中展现了非凡的美丽。

绘画、摄影、文学和装饰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能够通过花朵来表达美和情感。

10种关于花草的意象

10种关于花草的意象

10种关于花草的意象一、花开富贵花草是大自然的馈赠,其中有一些花朵的开放,常常被人们视为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牡丹花,它们的盛开往往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传达着繁荣和富贵的寓意。

牡丹花的花瓣丰满,色彩艳丽,每朵花都像是一个盛开的福袋,象征着财富和好运的到来。

二、花香四溢花草的香气是它们的一大特点,很多花草散发出的芳香味道让人陶醉。

比如玫瑰花,它的香气浓郁而迷人,被人们誉为“花中之王”,具有舒缓放松的作用,能够带给人们愉悦和享受。

三、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一种必然规律,也寄托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比如樱花,它们的盛开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后迅速凋谢。

樱花的美丽正是因为它的短暂,让人们更加珍惜和感受生命的美好。

四、花语传情花草有着丰富的花语,可以通过花草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比如郁金香,它象征着浪漫和爱情,是表达爱意的佳选。

每一种花草都有着独特的花语,通过选择合适的花草来传达情感,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对方的心意。

五、花开花谢花草的生命周期中,花开花谢是一种自然的循环过程。

比如向日葵,它们的花朵会跟随太阳的移动,从早晨一直到傍晚才会闭合,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这种花开花谢的过程让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

六、花团锦簇花草的美丽往往是集体的,它们在一起形成了花团锦簇的景象。

比如郁金香花坛,各种颜色的郁金香花朵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绚丽而壮观的花海。

花团锦簇的美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七、花开蝶舞花草的开放往往会吸引蝴蝶和其他昆虫前来觅食和传播花粉,形成了花开蝶舞的美丽场景。

比如薰衣草,它们的紫色花朵吸引了许多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花开蝶舞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互动。

八、花开叶绿花草的盛开往往伴随着叶绿,花叶相映成趣。

比如菊花,它们的花朵盛开时,周围的叶子也变得翠绿欲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气息。

花开叶绿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国画里的寓意内涵

国画里的寓意内涵

国画里的寓意内涵第一篇:国画里的寓意内涵国画内容寓意: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物主要有植物和动物两种。

植物中的花草树木,在画面中大都有特殊含义。

牡丹象征富贵。

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催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明代画家王冕就爱画荷花,以此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

菊花象征气节和傲骨,苏轼说“菊残犹有傲霜枝”《汉武内传》记载东方朔偷食王母仙桃而长生不死的神话,故以桃子象征长寿梅花在一年中花期最早,被比拟为花中之魁,象征傲雪临霜的骨气;《孔子家语·在厄》谓兰花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而被比拟为君子;竹子空心,象征虚心高洁;松:长寿,宁折不弯鱼 = 富足有余,灵动自然牡丹 = 富贵华美,祥和喜气松与鹤、桃 = 松鹤延年,健康长寿蝙蝠 = 福气临门,富泰安康羊 = 吉祥如意翠鸟 =平静安宁梅、竹、松 = 清高孤傲,清风傲骨兰、荷、莲、菊= 温文尔雅、孤芳自赏鸳鸯、猫儿 = 青梅竹马、美满婚姻牡丹配荷花、瓶子,寓意“富贵和平”。

瓶子里插牡丹,寓意“富贵平安”。

蝴蝶在牡丹之上翩翩起舞,寓意“捷报富贵”。

山水画=“水”的部份代表财源流动的水=川流不息的好兆头山是表示靠山的意思,不管是做生意或者是事业上都会遇到靠山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画,常青、背靠大山、水(财)长流、平安之意。

聚宝盆山水,从画中的底部可以看出,所有水(财)均流向谭中聚集,却不外流,意为聚财之意。

聚宝盆山水画面寓意深刻:前有财路,后有靠山;左有招财树,右有挡灾树;财源滚滚;红日当头,象征鸿运当头;旭日东升,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适合办公,经商场所。

为您带来滚滚财源!每幅画都有山有水,寓意“旺丁旺财”,因为“山管人丁,水管财禄”。

每幅画都有飞瀑或叠泉,因为瀑布寓意财源滚滚、源远流长,左右飞瀑或叠泉则寓意左右逢源。

而水潭则寓意聚宝盆,有舟船则一律船头向内,寓意一帆风顺。

如此风水宝地当然要有人居住,所以依山傍水处有小桥、流水、人家,这“人家”又背靠大山,寓意“靠山”厚实牡丹配水仙,寓意“先富贵”。

中国画的寓意和象征

中国画的寓意和象征

中国人的家庭里,都喜欢张挂一些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多取吉祥题材,每一幅画都有其象征意义。

懂得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于作画特别是挂画者都很有好处。

牡丹——象征富贵荣华,繁荣昌盛。

题画词如“国色天香”、“富贵有期”、“芳艳绝伦”、“十分春色”等。

松柏——象征昌盛、坚强、长寿。

题画词如“永寿万年”、“万古长青”、“寿而康”、“傲霜雪”等。

桃子——象征长寿。

题画词如“万寿果”、“千岁之寿”、“玉桃长生”、“仙果延年”等。

竹、竹笋——象征坚忍不拔,虚心有节,节节高升。

题画词如“高风亮节”、“卓立清风”、“劲节虚心”等。

荷花——象征清白廉洁,洁身自好。

题画词如“出污不染”、“一尘不染”、“亭亭玉立”等。

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

题画词如“连理双葩”、“双丽并妍”、“并蒂双思”、“风合双香”等。

菊花——象征坚贞顽强,有节操,有骨气,益寿延年。

题画词如“美意延年”、“延年万古”、“独傲秋霜”、“晚节香”等。

荔枝——象征吉利。

题画词如“红利如山”、“赤珠映日”、“缀赤珠”等。

石榴——象征繁荣昌盛,朝气蓬勃,后继有人。

题画词如“笑口常开”、“浓艳繁红”、“子孙满堂”、“万子同苞”......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写意画(freehand brush work)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没骨: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

白描: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写意:追求抽象、简练、概括的意境。

又称“水墨画”。

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这四种写意是很难的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以花为元素创作灵感300字

以花为元素创作灵感300字

以花为元素创作灵感300字
花朵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无论是色彩斑斓的玫瑰,还是纯洁高雅的百合,都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和寓意。

花朵作为创作元素,不仅能够赋予作品美丽的外表,更能传递深刻的情感与寓意。

首先,花朵的鲜艳色彩能够给作品带来活力和灵动感。

红色的玫瑰象征着热情和爱情,粉色的牡丹则代表着温柔和美好。

在创作中运用这些鲜艳的色彩,可以让作品焕发出生命的力量,给人带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

其次,花朵也能够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一朵花的绽放和凋零,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无常。

在创作中,通过花朵的形态和状态转换,可以表达出对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悟,让观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花朵还可以代表着希望和美好。

无论是在干旱的沙漠中绽放的沙漠玫瑰,还是在冰雪覆盖的寒冬里独自盛放的梅花,都展现了坚强与顽强。

通过创作中的花朵元素,可以激励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苦难中保持乐观和勇敢。

总而言之,花朵作为创作元素,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貌,更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寓意。

无论是用绘画、摄影还是文字来表达,都能够将花朵的独特魅力传递给观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并从中获得美好的启发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女人仿佛与花有不解之缘,在花意象上,欧洋、雷双、夏俊娜、朱冰、闫平等拥有不同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女性艺术家不约而同的对花卉题材进行关注,这些女画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花进行着自己的解读,赋予花意象不同的象征喻意。

【关键词】花意象;女性绘画;题材;象征喻意
中国当代女性画家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思考,给予自己和自己内心更多的关心,她们的每一幅作品都离不开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中的种种情境。

“花意象”则是女性画家生活中最乐于表达的,她们将自己的切身感悟,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意象的形象,感性的表达,赋予了花更多不同的深层次内涵。

这些艺术作品体现的其深层感觉直接对应着对生命的体验以及来自自身生存状态、方式的叙述。

一、花意象
花是植物繁衍生息的象征,拥有着优美的姿态,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花语。

而女性同样担任着相同的繁衍的角色和共同特性,而且中国古典诗词中文人骚客笔下总会钟情于“花”,以花赞美形容女子的美和性格:“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于子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相映红”“弱花临水”、“闭月羞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现代作家张爱玲、安妮宝贝等更是创作了许多“花”的诗词文章,创作一系列的“花”意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更是充分利用花意象塑造出十二衩不同的性格和故事。

女人与花总是有着不解情缘,相同的角色和特性、相似美的气质和性格,再通过文学对花形象的描绘和拓展,都为女性画家创作素材提供了较多的情感依据,欧洋、雷双、申玲、夏俊娜、喻红、闫平等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女性艺术家,都不约而同的对花卉题材进行关注和描绘。

女性画家选择花卉作为创作题材,在于女性对花这一“意象”的认同和对自身角色的思考。

花意象是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所钟爱的题材,对花的描绘,不仅仅出于女性天生的喜爱,更多的成为了女性画家一种自觉的选择,成为一种关照自我的途径,成为一个表达女性心理和女性立场的媒介。

“女画家们画花的美、花的艳、花的秀、花的媚、花的雅,赋予她多少情和爱,多少的赞美与颂歌,真是一花一性情,一花一世界。

历来留下了不少佳作”[1]。

二、中国女性绘画之“花意象”
花,作为女性绘画中的典型意象之一,一般暗示以下几种意义:表现自我的影射;对生命的热爱和感叹;性的暗喻;生活中闲暇情绪的表达等。

“花意象”在女性绘画中的题材表现形式与象征喻意笔者归纳如下:
(一)借花隐喻,注重性别观念
花自身不具备隐喻性,但女性艺术家根据花自身的生理习性、生长特征,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一种新的意象,以此来表达较强的性别意识和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具有一种主动进取的精神和挑战。

蔡锦在借助“花意象”隐喻性别观念上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以美人蕉为主要描绘对象,借助对美人蕉外在表皮的层层剖析,表达一种丰富细致缠绵的感觉。

蔡锦的生命经验赋予了美人蕉通体红色的蔓延与渗透,是多种生命与非生命的痕迹重叠与交叉在一起的阐释机制[2]。

申玲的作品充满了调侃和戏谑的意味,构图饱满富有张力,画面中每一细节都焕发着生命的热情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她作品花题材更是充满了奔放的气息,在都市情感母体影响之下,花意象则更表达出她内心深处情感冲动的自由表达,花的形态在自由的变化,色彩在自然奔放的流淌,透露出对申玲最本我的自由和性别观念的表达。

正是基于此,女性画家利用较有视觉冲击的色彩和笔触,赋予花独特的解读背景,充分表达出自身对生命的狂热追求,同时,又流露出与性有关的焦虑、冲动等复杂的内心意象。

(二)借花自喻,注重自我关照
贾方舟先生在《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中提出“花不是纯粹的客体,而是作为'自我'
的替身,进入一种'自赏'状态。

此时的花成了画家自我情感的投射、自我关照的方式。

” [3] 男性与女性在花的描述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男性借花言志,女性借花自喻。

因为女性最本质的感性的表达,以及花与女性分不开的情缘。

雷双是最近几年当下艺术市场较为活跃的女画家之一,她的创作一直以花为主题,作品中的花,早以不仅仅是表现客体和创作主体之间的联系,反而是画家将自身的情感和感悟赋予描绘对象,将自身的生命外化于对象。

雷双自己写到:“我总是把目光投向内心······我关心周围那些能够成为‘生命’的现象,关心发生在内心的事情,关心自己的表达。

我将自己投射在植物花卉之中,它们成为自我的所有可能性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将它们视为我的自传性作品。

”女人如花,女性画家将最真挚的自我观照、情感映射和生命中的欲望赋予了这多姿多彩的花意象之中。

(三)借花抒情,注重闺秀闲情
女性对生活有着自身独特的情感经验和生命感悟,喜欢娓娓道来的平静如水,喜欢将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予以生命和情感。

诗情画意、浪漫的花语表达,曼妙的花姿,使花成为女性生活与生命中最好的伴侣。

女性画家借助花抒发情感,借助花表达内心的浪漫和生活追求,将女性的感性表达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艺术作品中的花意象不像雷双、蔡锦那么尖锐的表达,反而呈现出一片平静、梦幻、浪漫、温馨的气息。

欧洋从中国传统美学心理出发,选择一些触动人们内心世界的自然景态,如荷、紫藤等小景。

欧洋时常徘徊于莲荷池畔,瞬间感悟,将她对大自然审美对象的直觉关照融入艺术创作中,花意象成为她捕捉审美意象的引线。

陈淑霞的《春残》、《艳姿》等作品形象以并存的形式,简单地叙述着她平凡的生活,流露出她对生活的希望、梦想以及对美好人生的依恋。

她从不试图希望自己的绘画作品能够教导人或启迪他人,作为欣赏者静静的观看就可以了。

夏俊娜是一位唯美的画家,她的作品里自是不乏鲜艳的花朵。

这些花朵在肆意挥洒的色彩与笔触之间透出缭绕在梦中的纯净与淡雅,透出诗意般的东方情境与浪漫。

无论是欧洋的写意般的莲荷,还是陈淑霞愈发生活化、简单化的小景,抑或是夏俊娜唯美浪漫的东方情境,它们的共同点是,代表了画家对生活、生命的关注与热爱,她们通过不同方式的艺术语言赋予花朵以生命和不同的性格,含苞待放、盛开、枯萎的花朵成为女性生命状态、情感的代言,花意象充分表达出了自身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恬淡、浪漫的闺秀闲情。

三、小结
将花从纯粹的描绘客体逐渐转换为女性主体的替身,进入一种“自我表现”的境界。

在转化过程中,女性画家将自我情感投射到花中,进行一种自我观照的方式,转化成为一种隐喻和象征,隐喻女性画家的生活状态,象征女性的生命情怀,由此寄予女性的精神期望。

因此,女性画家笔下的花,早已不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花,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主体精神意涵的对象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