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知识点总结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HPU)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HPU)](https://img.taocdn.com/s3/m/fe1bce5e5ef7ba0d4b733b3c.png)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HPU)1、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2、干扰素:人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的活性蛋白质。
3、高密度发酵:是应用一定的培养技术和设备来提高菌体生物量和目标产物时空产率的发酵技术。
是指培养液中工程菌的菌体浓度在50gDCW/L以上,理论上的最高值可达200gDCW/L、4、植物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
5、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
6、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失去原有分化状态的过程。
7、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上切下的新增殖的组织,培养一段时间而称之为第一代培养。
连续多代培养即为继代培养。
8、固定化酶: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9、抗体酶:具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典型的酶反应特性。
10、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提供服务的技术。
简答题1、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1)高技术2)高投入3)长周期4)高风险5)高收益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为临床使用建立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发掘更多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对其改造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药物的基本过程:①目的基因的克隆,②构造DNA重组体,③构造工程菌,④目的基因的表达,⑤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产品的检验4、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1)mRNA纯化2)cDNA第一链的合成3)cDNA第二链的合成4)cDNA克隆5)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6)cDNA文库的鉴定7)目的cDNA克隆的分离与鉴定5、影响基因工程菌的因素,如何控制:1)培养基:需要对基质中营养物质的配比进行优化,以满足细菌大量繁殖和外源蛋白表达的需要。
生物用药安全知识点总结
![生物用药安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e53e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4.png)
生物用药安全知识点总结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药物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化学药物相比,生物药物因其复杂的结构和制备工艺,使用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
因此,了解生物用药的安全知识,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生物用药安全的相关知识点,以期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生物药物的定义和特点生物药物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多肽类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
与化学药物相比,生物药物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复杂:生物药物的分子结构较为复杂,由大分子蛋白质或核酸构成,因而生产工艺复杂,稳定性差。
2. 高效特异性:生物药物通常以与靶点特异性的方式作用于机体,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3. 免疫原性:由于生物药物大多来自外源蛋白质或核酸,使用过程中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不良反应。
4. 昂贵价格:由于生产工艺精细,成本高昂,生物药物价格一般较高。
二、生物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生物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毒理学评价: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等。
2. 离体和体内药效学评价: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评价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3. 安全药理学评价:评价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途径,以及在机体内的相互作用。
4. 免疫原性评价:评价药物的免疫原性,包括抗原性、致敏原性等。
5. 临床药理学评价:通过临床实验评价药物的药效学和安全性,确定最佳用药方案。
三、生物药物的安全使用1. 严格遵循医嘱:生物药物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嘱使用,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频次使用。
2. 注射用药要求严格:生物药物多为注射剂,注射前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3. 严格控制温度:生物药物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高温、低温和冻融导致药物失效。
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8cd5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e.png)
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1.基本概念和原理:生物技术实践是指利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对生物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进行生物体的工程设计和生产,以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实践的核心是对生物材料的基因、表达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应用。
2.基因工程:3.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实践生产制造药物的过程。
它包括用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制药产品、利用细胞培养和发酵工艺生产的生物药物等。
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克隆、表达与纯化、药物发现与筛选、药物传递等。
4.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包括作物的改良、疾病和虫害的控制、动植物的遗传改造等。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营养质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5.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是将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主要涉及食品添加剂、酿造、面包和糖等食品工业的生产。
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食品质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等。
6.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利用生物材料对特定分子或信号作出响应的传感器。
它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判断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
生物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包括生物元件的制备、信号放大和检测等。
7.生物安全与伦理:8.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技术实践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在农业方面,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医药方面,生物制药技术能够生产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并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
在食品方面,食品生物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提供更多样化的食品选择。
总之,生物技术实践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实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前景,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应用和发展生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制药重点总结+个人总结
![生物技术制药重点总结+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67ca1d227916888486d7c6.png)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的概念,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与酶工程、蛋白质及抗体工程及生物转化的概念。
P1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又称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也称遗传工程,是现在生物技术的核心和主导。
主要原理是应用人工方法将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将重组了的DNA导入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有时还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DNA重组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基因操作)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特殊功能生产有用的物质,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是利用酶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
抗体工程antibody engineering是利用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在体外进行遗传学操作,改变抗体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具有适合人们需要的、有特定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新抗体,或建立能稳定获得高质量和产量抗体的技术。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也称生物催化biocatalysis是利用酶或有机体(细胞、细胞器)作为催化剂实现化学转化的过程,是生物体系的酶制剂对外源性底物进行结构性修饰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生物制药知识点
![生物制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6ee1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b.png)
生物制药知识点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生物制药是指以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药物,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具有更高的药效、更少的副作用和更好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生物制药的分类生物制药按照制备方法可分为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药物和抗体药物。
其中基因工程药物包括重组蛋白、重组激素、重组生长因子等;蛋白质药物包括酶替代治疗、胰岛素、免疫抑制剂等;抗体药物包括单抗、Fc融合蛋白、嵌合抗体等。
2. 生物制药的制备流程生物制药的制备流程包括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和制剂等过程。
首先,将感兴趣的基因放入表达载体中,再通过转化、筛选和扩增,得到大量表达产物。
接下来,通过不同的分离技术,如柱层析、电泳和过滤等纯化方法,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提取出目标蛋白。
最后,将其提纯后制成药品,如注射剂、片剂、滴眼液等。
3. 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不同,生物制药的制备过程及其质量控制非常复杂。
其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功能失活的问题。
因此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需要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如分子分析、生物活性测定和无菌技术等。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包括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备份方案的建立、生产场所的无菌处理和产品稳定性的监控等。
4. 生物制药的应用领域生物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涉及多个领域。
比如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白介素-2等为治疗糖尿病、生长激素缺乏症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
此外,生物制药还广泛应用于疫苗、抗体药物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丰富了治疗手段。
5. 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生物制药作为治疗领域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生物制药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医疗、新材料和新药物开发。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生物制药将进一步逐步走向个体化治疗,个体化医疗将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佳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生物制药还将进一步探索新的材料和新药物,为疾病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
生物药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药学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56b80e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4.png)
生物药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药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有很多,我将从生物药物的制备与生物利用度、贮存与转运、药物评价、剂型设计等方面进行总结:1.生物药物的制备与生物利用度生物药物的制备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在生物体内或外部制备的药物,通常是由质粒、细胞、组织、细胞外液、组织液、动物体等生物体组成。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多肽类、抗体类、核酸类等。
生物药物的制备步骤一般包括:制备目的蛋白、蛋白纯化和结构鉴定、药物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或基因编辑、选择滤除积累等。
生物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在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是否符合预期的药理学要求。
2.贮存与转运生物药物的制备后,需要进行贮存与转运,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生物药物在制备和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PH、氧气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制备、封装、贮存和转运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药物评价药物评价是指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评价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药物的评价包括体外评价和体内评价。
体外评价包括生物药物的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药效学评价,包括蛋白质类的表达、纯化和鉴定,抗体类的抗原-抗体反应和生物活性测定等。
体内评价包括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
动物试验包括对动物的干预试验、代谢动力学试验、药效学试验等,临床试验包括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4.剂型设计剂型设计是指将生物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制成所需的制剂形式,以便于给药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生物药物剂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剂型的选择、药物释放的控制、药物的吸收与分布、剂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生物药物剂型的选择应根据药物性质、给药途径及治疗目的等来确定。
剂型的设计应注意药物的释放控制,以便调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和底片,从而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
以上是生物药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涉及了生物药物的制备与生物利用度、贮存与转运、药物评价、剂型设计等方面。
生物技术制药总结
![生物技术制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fae5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f.png)
生物技术制药总结第一篇:生物技术制药总结生物技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1基因工程制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援基因导入宿主菌或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以获得蛋白质药物的过程。
2.载体:是携带外源目的基因或DNA进入宿主细胞,实现外援基因或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细胞传代passage: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消化、分散并接种至另一个培养器皿中的操作。
细胞克隆培养(clonal culture):即单细胞分离培养,是将动物组织分散后,将一个细胞从群体细胞中分离出来,由单个细胞培养成纯系细胞集群。
动物细胞的复苏:其原则是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细胞融合(cell fusion):是指在外力(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种、属间)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或称细胞杂交。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并在受体动物的染色体上稳定整合,在经过发育途径将外源目的基因稳定地传给子代,通过这项技术所获得的动物即为转基因动物。
胚胎干细胞(embryo stem cell):简称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细胞团分离出来并能在体外培养的一种高度未分化的、具有形成所有成年细胞类型能力的全能干细胞。
它是正常二倍体型,像早期胚胎细胞一样具有发育上的全能性。
抗体工程制药(antibody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s):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和转基因动物及转基因植物技术生产抗体药物的过程。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c035f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7.png)
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生物制药是一种使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方法,它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如细菌、真菌、动物细胞等)进行药物的生产,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药物的生产过程。
生物制药是一种高科技产业,它与传统的化学合成制药相比,具有生物合成的优势,可以生产出更复杂的分子结构的药物,且在生产效率和成本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制药的相关知识点。
1. 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生物制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培养酵母来酿造啤酒。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通过细菌和酵母菌来生产抗生素、激素和酶类制品。
此后,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生物制药迎来了蓬勃发展期,人们开始通过转基因技术来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
到了21世纪,生物制药已经成为了全球医药产业的主导力量。
2. 生物制药的生产原理生物制药的生产原理是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相关物质,如细胞、酵母、霉菌等,通过发酵或培养的方法来生产药物。
原来生产的生物药大多是蛋白质类药物,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造微生物或真核细胞,使其能够表达特定的蛋白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嵌合蛋白技术来生产抗体药物。
生物制药的生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生产菌种,包括细菌、酵母、霉菌等。
(2)将目标基因或基因组插入到生产菌种的载体中。
(3)将改造后的生产菌种进行发酵生产。
(4)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纯化、结晶等步骤,得到最终的药物制品。
3. 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制剂,例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人源性激素等;另一类是生物药品,例如细胞治疗产品、基因治疗产品等。
其中,重组蛋白药物是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之一,它包括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
4. 生物制药的应用领域生物制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免疫疾病、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其中,抗癌药物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e9a5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f.png)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制药, 细胞工程制药, 酶工程制药和发酵工程制药。
2.生物技术制药, 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 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3.生物技术药物, 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4.生物药物, 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 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5.现代生物药物四种类型: ①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②基因药物, 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③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
④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6.生物药物按功能用途分为三类: 治疗药物, 预防药物和诊断药物。
7.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 具种属特异性, 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 稳定性差, 基因稳定性, 免疫原性、重复给药会产生抗体, 体内半衰期短, 受体效应, 多效性和网络效应, 质量控制的特殊性, 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8.生物技术制药特征:高技术, 高投入, 长周期, 高风险, 高收益。
9.基因诊断: 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DNA水平或RNA水平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 (1)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 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 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
![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39fc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6.png)
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知识点总结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领域,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生物工程的基础知识1.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的调控。
常用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等。
1.2 仿真实验生物工程中的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模型来研究生物系统和生物过程的工程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生物工程的设计和操作。
1.3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生物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作为传感器来检测和测量特定的物质或参数。
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制药的基本概念2.1 生物制药的定义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过程,包括生物发酵、生物转化、基因工程等技术。
与传统药物相比,生物制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较少副作用等优点。
2.2 重组蛋白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是生物制药中的一类重要药物,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生物体使其表达特定蛋白,然后通过提取、纯化和制剂等步骤得到的。
重组蛋白药物在治疗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3 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生物药物质量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原辅料的检查、生产过程的监控、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三、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应用领域3.1 医药领域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生产治疗癌症、糖尿病、罕见病等疾病的药物。
同时,生物工程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3.2 农业领域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转基因作物、抗病虫害的育种以及生物农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3 环境保护领域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生物能源开发等。
生物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生物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2ba5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6.png)
生物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药物的定义和分类生物药物是由生物体内分泌的复杂蛋白质、抗体、核酸、细胞等制备而成的药物,它们通过调节体内生物代谢和功能来治疗疾病。
根据其来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生物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重组蛋白药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基因和真菌、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的DNA 相结合,合成所需的蛋白质。
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
2. 生物类似物和生物等效药物:是指与已上市的生物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相似疗效和安全性的制剂。
这类药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才能被批准上市。
3. 把人类组织或动物组织分离、纯化及灭活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酶制剂。
4. 基因治疗: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引人外源基因来治疗某些遗传疾病和疾病的形成。
二、生物药物制备与技术生物药物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蛋白质纯化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药物制备的核心技术,通过对细菌、真菌或哺乳动物细胞进行转染,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使其产生所需的蛋白质。
蛋白质纯化技术则是将蛋白质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去除杂质并提高纯度。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药物制备中的重要环节,通常会选择真菌、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作为生物药物的生产细胞。
通过对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和控制,可以提高生产菌株的产量和纯度。
除了以上技术外,生物药物的制备还涉及到疫苗制备技术、抗体工程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
三、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生物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药物的质量控制:原料药物是生物药物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制剂的质量。
因此,对原料药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 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蛋白质的纯度、活性、稳定性等指标的监测和检测。
3. 生物药物的稳定性研究:生物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需要进行加速稳定性研究和长期稳定性研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5cbeceb8f67c1cfad6b8db.png)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和发酵工程制药。
2.生物技术制药,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3.生物技术药物,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4.生物药物,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5.现代生物药物四种类型:①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②基因药物,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③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
④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6.生物药物按功能用途分为三类:治疗药物,预防药物和诊断药物。
7.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具种属特异性,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稳定性差,基因稳定性,免疫原性、重复给药会产生抗体,体内半衰期短,受体效应,多效性和网络效应,质量控制的特殊性,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8.生物技术制药特征: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
9.基因诊断: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DNA水平或RNA水平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1)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2.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期末复习提纲
![生物技术制药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fdf8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0.png)
生物技术制药期末复习提纲
一、分子生物学
1.克隆技术:反应机理、克隆流程以及克隆技术的应用
2.基因工程:基因分子的识别、基因突变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
3.基因转录与转译:基因转录反应的步骤、转录末端修饰以及基因转录和转译的应用
4.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技术的基本原理、转录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
二、制药技术
1.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研发流程以及生物技术制药的应用
2.双孢制药:双孢药物的原理、双孢药物的药动学以及双孢药物的应用
3.化学合成制药:化学合成制药的优势、合成流程以及化学合成制药的应用
4.生物制药:生物制药的优势、研发流程以及生物制药的应用
三、制药公司
1.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运行方式以及实验室的重要性
2.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原理、生物制造过程以及应用
3.GMP质量控制:GMP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GMP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GMP的应用
四、再生医学
1.再生植入物:再生植入物的分类、再生植入物的研发过程以及再生植入物的应用
2.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的研究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的应用
3.细胞治疗:细胞治疗的优势、细胞治疗的产品开发过程以及细胞治疗的应用
五、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药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药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5876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b.png)
生物药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物制剂的分类1. 蛋白质药物:包括蛋白质、多肽、抗体等。
2. 基因药物:包括基因治疗药物、RNA干扰药物等。
3. 细胞治疗药物:包括干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
二、生物制剂的研发流程1. 筛选靶点和候选药物:根据疾病的生物学机制筛选治疗靶点,并通过生物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进行候选药物的筛选。
2. 药物设计和表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蛋白质药物进行结构设计和改造,通过质谱、色谱等技术进行药物表征。
3. 生产工艺开发:确定生物制剂的生产宿主、工艺条件、培养基配方等,建立生产工艺流程。
4. 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建立生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并进行稳定性研究,包括贮存稳定性、加工稳定性、制剂稳定性等。
5. 临床前研究:进行药物毒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临床前研究。
6. 临床研究:进行各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包括I期、II期、III期试验。
7. 上市和监管:获得药物上市批准,并进行监管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三、生物制剂的生产工艺1. 细胞培养:通过发酵技术培养工程细胞,包括CHO细胞、HEK293细胞等。
2. 蛋白表达和纯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通过表达、分泌和纯化等步骤得到目的蛋白质。
3. 制剂制备:将蛋白质溶解或重悬后,进行滤过、浓缩、冻干等制剂制备工艺。
4.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药物的溶解度、纯度、含量等质量控制指标。
四、生物制剂的贮存稳定性生物制剂的长期贮存稳定性是制剂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使用。
生物制剂的贮存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冻融循环、振动等。
五、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1. 抗体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多肽抗体等,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
2. 基因治疗药物:包括载体基因治疗、CRISPR基因编辑等,用于治疗先天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3. 干细胞治疗:用于再生医学、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治疗。
制药生物技术总结
![制药生物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ae5e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e.png)
制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医药产品的技术体系。
它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的结合,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组织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制药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对于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应用前景。
基因工程是制药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利用重组 DNA 技术改造微生物细胞,让其生产特定药物。
最典型的例子是利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来合成青霉素,这种方法已经成为大规模生产药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此外,基因工程也可以利用植物或动物细胞来合成药物,比如利用转基因植物合成抗癌物质。
细胞工程是制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另一重要分支。
科学家可以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调控细胞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来提高某些特定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此外,细胞工程还可以用于生产一些特殊药物,比如利用动物细胞来合成重组人胰岛素。
蛋白质工程是制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蛋白质工程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使用或者需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的药物,如胰岛素等,改变其分子结构可以提高其效力和稳定性。
蛋白质工程技术还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分布特性,从而提高其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抗体工程是制药生物技术领域的新兴分支。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识别,结合并中和体内的异物或者有害物质,比如细菌,病毒等等。
目前,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改变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来增强其医药应用价值。
比如,通过改变抗体的结构,可以增强其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从而提高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效果。
组织工程是制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另一重要分支。
组织工程技术主要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将特定细胞种群生长到可移植或可植入的大面积外种群的器官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或药理功能。
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修复,替代,甚至重建受损或者缺失的组织和器官,对于治疗一些疑难疾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
![生物制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5bbb52336c1eb91a375d3d.png)
第一章:绪论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动物生产药品。
生物技术药物一般来说,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主导技术;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条件;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获得最终产品的手段。
生物技术:从广义角度来看,是人类对生物资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利用、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⑴重组DNA技术⑵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⑶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⑷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⑸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⑹动物胚胎工程技术⑺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⑻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⑼蛋白质工程技术⑽海洋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基因操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完善。
②新技术、新方法一经产生便迅速地通过商业渠道出售专项技术,并在市场上加以应用。
③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突发猛进。
④新的生物治疗制剂的产业化前景十分光明,21世纪整个医药工业将面临全面的更新改造。
⑤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取得重大突破⑥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给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新的飞跃。
⑦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⑧基因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有可能革新整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
⑨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发展,它将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
⑩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形成引人注目、用途广泛的生物信息学。
新型生物反应器有:1.气升式生物反应器2.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3.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4.袋式或膜式生物反应器5.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一、生物技术药物分类1.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多肽、蛋白类药物2.基因药物,包括基因治疗药、基因疫苗、反义药物、核酶3.来自动、植物、微生物的天然药物4.合成与半合成的生物药物按照医学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治疗疾病是生物药物的主要功能。
生物药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药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2975af33d4b14e8424681a.png)
生物药物: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生化药物:运用生物化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从生物资源制取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是aa 蛋白、多肽、核酸或核苷酸类、酶及辅酶、维生素、激素等。
生物制品: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剂天然生化药物:以人体组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为原料,应用生物化学的原理、方法与生物分离工程技术加工制造的一大类天然生物药物。
基因药物:以基因物质为基础,研究而成的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干扰核酸和核酶等。
冷冻干燥: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能而进行的一种干燥方法。
自然选育:是指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排除衰变型菌落,选择维持原有生产水平的菌株。
转导:为了提高转移效率,重组的γ+噬菌体DNA或重组的黏粒DNA必须包装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通过温和噬菌体颗粒的释放和感染将重组DNA转移至宿主内。
转染:入噬菌体载体所构建的重组DNA分子可以直接感染进入E.coil寄主细胞内的过程反萃取:是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含无机酸或碱的水溶液,有时也可以是水)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可把这种过程看作萃取的逆过程萃取因素:也称萃取比,其定义为被萃取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相中总量之比,通常以E表示。
萃取率:生产上常用萃取率来表示一种萃取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计算萃取效果。
反胶束:也称反胶团或反微团,是表面活性剂分散在连续的有机相中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一种聚集体。
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析出,达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生物制药大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制药大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7357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c.png)
生物制药大一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制药的基本概念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药品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生物制药是通过利用生物细胞、细胞器、酶等生物体系,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将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一种药物生产技术。
生物制药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更具有精准靶向、效果持久、副作用较小等优势。
二、生物制药的分类1.蛋白质药物:由蛋白质所构成的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白细胞介素等。
2.抗体药物:由人工合成的抗体所构成的药物,如抗肿瘤抗体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3.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或治疗某些疾病的生物制品。
4.基因治疗药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替代异常基因的药物。
三、生物制药的生产流程1.基因克隆与表达:从天然产生的生物体中克隆所需要的基因,并将其表达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
2.发酵过程:利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宿主细胞进行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抗体等药物。
3.纯化与精制: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手段将发酵液中的目标产物纯化出来,并经过精制处理,得到高纯度的生物制品。
4.药物制剂:将纯化的生物制品进行适当的制剂处理,以适应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用途。
5.质量控制:进行药品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四、生物制药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生物制药具有精准靶向、效果持久、副作用较小等优势,特别适用于治疗疾病的个性化和精准医疗需求。
2.挑战:生物制药的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复杂性大,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同时对人才和技术要求较高。
五、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展,生物制药在未来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在个性化治疗、癌症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生物制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生物制药的伦理与安全生物制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医学上的进步,同时也涉及到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
如基因工程实验的伦理评估、生物制药产品的临床安全性评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制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名词解释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和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或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技术范畴:基因工程(核心)、细胞工程(基础)、酶工程(条件)、发酵工程(手段)、抗体工程等。
二、知识点1.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答:(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技术特征:酿造技术;特点:自然发酵、全凭经验(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技术特征:微生物发酵技术特点:产品类型多;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设备规模巨大;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技术特征:基因工程技术(重组DNA技术)2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1 )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特异性(3) 针对性强,疗效高(4) 稳定性差(5) 基因稳定性(6) 免疫原性(7) 体内的半衰期短(8) 受体效应(9) 多效性和网络性效应(10) 检验的特异性3.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四高一长)(1)高技术: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2).高投入:平均费用1-3亿美元(3.)长周期:8-10年(4.)高风险:成功率5%-10%(5.)高收益:2-3年收回所有投资,利润回报高达10倍以上第二章一、名词解释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将所要重组的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补料分批培养:将种子接入发酵罐中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间歇或连续的补加新鲜培养基,噬菌体进一步生长的培养方法。
连续培养:将种子接入发酵罐反应器中,搅拌培养至菌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动进料和出料蠕动泵,以一定稀释率进行不间断培养。
透析培养:利用膜的半透析原理使培养物和培养基分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去除培养液中代谢产物来解除其对生产菌的不利影响。
高密度发酵:培养液中工程菌的菌体浓度在50gDCW/L以上,理论上的最高值可达500gDCW/L。
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疏水层析: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和固定相上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对蛋白组分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利用固定化配体与目的蛋白质之间非常特异的生物亲和力进行吸附,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改变条件可以使结合解除。
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是以多孔性凝胶填料为固定相,按分子大小对溶液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液相层析方法。
二、简答题11.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的优点?答:1、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2.基因工程技术制药的主要步骤?答:1)获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鉴定。
3.化学合成目的基因的先决条件?答:必须已知其核苷酸排列顺序,或者已知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再按相应的密码子推导出DNA核苷酸序列。
4.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限制有哪些?答:1)不能合成太长的基因;3)费用较高。
2)由于遗传密码简并性,合成的基因不一定与天然基因完全一致,易造成中性突变;5.基因工程宿主菌应满足哪些条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宿主菌有哪些?答:1)具有高浓度、高产量、高产率;2)不致病、不产生内毒素;3)发热量低,需氧低,适当的发酵温度和细胞形态;4)容易进行代谢调控;5)容易进行重组DNA技术;6)产物容易提取纯化。
应用:原核细胞: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霉菌等真核细胞:酵母、丝状真菌6.表达载体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载体能够独立的复制。
(2)应具有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以利于外源基因的克隆、鉴定和筛选。
(3)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能为宿主菌的RNA聚合酶所识别。
(4)应具有阻遏子,使启动子受到控制,只有当诱导时才能进行转录。
(5)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以使RNA聚合酶集中力量转录克隆的外源基因,而不转录其他无关的基因,同时很强的终止子所产生的mRNA较为稳定。
(6)所产生的mRNA必须具有翻译的起始信号7.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形式有哪些?答:(1)融合蛋白表达方式(2)非融合蛋白表达方式(3)分泌蛋白表达方式8.表达应用的酵母菌应满足什么条件?答:(1)菌体生长力要强(2)菌体内源蛋白酶要较弱(3)菌株性能要稳定(4)分泌能力要强9基因工程菌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罐有哪些要求?答:(1)要提供菌体生长的最适条件; 2 培养过程不得污染、保证纯菌培养;3培养及消毒过程中不得游离出异物,不能干扰细菌代谢活动10.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答:当离子交换剂处于水溶液中时,活性离子可以从活性基因上解离下来,在基质骨架与溶液间自由迁移,并可与溶液间的同性离子,因与活性基因的化学亲和力不同而发生交换,即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11.疏水层析的原理?答:蛋白质表面多由亲水基团组成,也有一些疏水性较强的疏水区。
在高盐浓度时,蛋白质表面疏水部位的水化层被破坏,暴露出疏水部位,疏水作用增强,与固定相上的疏水基团产生疏水性作用而被吸附;盐浓度降低时蛋白质疏水作用减弱,目的蛋白质被逐步洗脱下来。
因此,疏水层析流动相一般为pH6~8盐水溶液,采用高盐上样,低盐洗脱。
12.亲和层析的原理?答:通过将具有亲和力的两个分子中一个固定在不溶性基质(也称载体)上,利用分子间亲和力的特异性和可逆性,对另一个分子进行分离纯化。
13.凝胶过滤层析优缺点?答: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回收率高、实验重复性好、不改变样品生物学活性。
缺点:分辨率较低,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分子之间。
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一、名词解释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单位,按人们的意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悬浮培养:所谓悬浮培养即让细胞自由地悬浮在培养基内生长繁殖。
贴壁培养:贴壁培养是必须让细胞贴附在某种基质上生长繁殖的培养方法。
代谢工程: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使工程细胞增加或减少某种酶,改造它的代谢能力和途径,使其降低对某些营养物质的需要,减少某些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危害,以及控制工程细胞的增值速度和制造产品的能力。
组织工程:将组织或细胞从机体取出,在体外模拟机体体内的生理条件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和生长。
二、简答题:1、动物细胞的生理特点:答:1 细胞分裂周期长动物细胞分裂所需时间一般为12~48h。
2 细胞生长需贴附于基质,有接触抑制现象3 二倍体细胞寿命有限(异倍体细胞系寿命长)4 对生长环境要求敏感5 培养基要求高6 合成的蛋白质有修饰(或:动物细胞对蛋白质的合成途径和修饰功能与细菌不同)2、动物细胞培养时加入血清的作用机制:答:1)提供基本营养物质2)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3)提供贴附因子和伸展因子4)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3、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答:1 提高了细胞培养的可重复性,避免了由于血清批次之间差异的影响。
2 减少了由血清带来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污染的危险。
3 供应充足、稳定。
4 细胞产品易于纯化。
5 避免了血清中某些因素对有些细胞的毒性。
6 减少了血清中蛋白对某些生物测定的干扰,便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4、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有哪些:答:①悬浮培养②贴壁培养③贴壁—悬浮培养,或称假悬浮培养5、动物细胞悬浮培养的优缺点:答:该培养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培养条件比较均一,传质和传氧较好,容易扩大培养规模,在培养设备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可借鉴许多有关细菌发酵的经验。
不足之处是由于细胞体积较小,较难采用灌流培养,因此细胞密度一般较低。
6、动物细胞贴壁培养的的优缺点:答:优点是适用的细胞种类广(因为生产中所使用的细胞绝大多数是贴壁细胞),较容易采用灌流培养的方式使细胞达到高密度;不足之处是操作比较麻烦,需要合适的贴附材料和足够的面积,培养条件不易均一,传质和传氧较差,这些不足常常成为扩大培养的“瓶颈”。
7、动物细胞包埋成微囊培养的优点:答:1 包埋或包裹在载体或微囊内的细胞可获得保护,避免了剪切力的损害。
2 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一般都在107~108 个/ml以上。
3 当控制微囊膜的孔径后,可使产品浓缩在微囊内,从而有力图下游产物的纯化。
4 可采用多种生物反应器精心大规模培养,如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等。
而包埋法当起颗粒直径较大时,还可采用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培养。
8..动物细胞包埋或微囊培养的优点是什么?答:(1)、包埋在在体内的细胞可以获得保护,避免了剪切力的损害。
(2)、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一般都在10^7~10^8个/ml以上。
(3)、可以使产品浓缩在微囊内,利于下游产物的纯化。
(4)、可以采用多种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培养。
9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作用是什么?生物反应器应满足那些要求?答:(1)、作用是给动物细胞的生长代谢提供一个最优化的环境,从而使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出最大量、最优质的所需产物。
(2)、要求如下:生物反应器所用的材料尤其是与培养基、细胞直接接触的材料必须对细胞无毒;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质、传热和混合的性能。
※密封性能好。
※能自动监控培养环境,保持质量的均一。
※能长期连续运转。
※容器内面光滑,无死角。
※拆穿、连接和清洁方便,耐高压。
※设备成本尽可能底。
10.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类型有哪些?答:1、搅拌罐式反应器。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3、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
4、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
5 、固定床或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抗体:由B细胞接受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
凝集反应:在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中加入相应抗体,在有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故称为凝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