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工作经验非常实用)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本文图文解析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对应:①直钢筋、②弯起钢筋、③箍筋,轻松看懂之后,对现场工作很有帮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但是从钢筋厂家运进施工现场的钢筋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一根根长度相等的直线状态的钢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这样:还有曾经比较常见的圆盘条,主要是光圆钢筋,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过钢筋工把进场的直线状态的钢筋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也就是配筋图要求的样子。
这时候就必然出现钢筋的弯曲、搭接、焊接、切断。
而这种成型钢筋,到底需要多少进场钢筋才能加工出来,也就是确定成型钢筋在直线状态下需要多少长度,这样才能对进场钢筋进行准确切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这个工作就叫做钢筋下料。
而在钢筋下料中,对钢筋长度影响最为复杂的就是钢筋的弯曲。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变形性能的建筑材料,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中心线尺寸,就可以得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搞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下料长度计算了。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主要有三个公式,分别对应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一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下料长度的公式
下料长度的公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的时候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的,这就使得度量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值,就是公式里的弯曲调整值,这样算出来的就是实际需要下料的长度。
1.代换原则(1)当构件受承载力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2)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截面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2.代换方法(1)等面积代换(2)等强度代换6、砼配料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如何换算?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是根据完全干燥的砂,石骨料制定的,但实际使用的砂,石骨料一般都含有一些水分,而且含水量又会随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所以施工时应及时测定现场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并将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在实际含水量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换算过程见建筑施工技术P242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如何确定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
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
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吴中伟教授建议的是砂、水泥、细惨料+拌合水搅拌30s-----加减水剂搅拌60s-------加石子搅拌60s-----卸料试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原则,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如果因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
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事先确定。
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1.定义钢筋配料是根据结构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2.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1]。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尺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的。
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差值”。
弯钩增加长度:当使用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时,有可能外包标注的长度没有弯钩按中心线长度增加的大,这样就存在一个实际下料长度和外包标注之间的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下料时应按外包标注所增加的长度,具体右图。
如上图90度弯钩,当按如下两种外包标注时其弯钩的计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标注L,那么就存在一个弯钩增加长度,即实际下料长度应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也就是钢筋垂直弯曲部分长度AB,加上90圆弧长度,再加上底部除圆弧部分的长度S,大于外包标注尺寸L,即AB+R+S与L的差值就是弯钩的增加长度。
如果外包尺寸标注L,L1,则这时的实际下料长度AB+R+S明显小于外包标注长度L1+L,这时L1+L与AB+R+S的差值就为弯曲量度差。
总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标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当90弯钩按第二种方法标注时,其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种方法标注时,则下料长度为外包之寸加上弯钩增加长度。
超实用各类型钢筋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
超实用各类型钢筋下料长度简化计算方法!素材:筑龙施工转载请注明“来源:筑龙施工”1、圆钢2.5d2、一般部位变形钢筋4d3、顶层边节点变形钢筋d≤25时取6d ;d>25时取8d。
4、度量尺寸: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弯制成形的钢筋进行测量的尺寸。
5、下料长度:将钢筋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弯制成形所需要的实际长度。
6、计算原理:钢筋物力特性。
7、钢筋弯曲形时,产生塑性变形,内侧压缩、外侧拉伸、轴心长度不变。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轴心长度。
(一)箍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计算方法: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a、b);弯钩平直长度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其中:a1=a-1.25d*2b1=b-1.25d*2L1=3.14*3.5d/4=2.749dL2=3.14*3.5d*135/360=4.123d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b-5d)*2+3*2.749d+2*4.123d+20d=(a+b)*2+26.493d=(a+b)*2+26.5d(二)拉钩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内空尺寸拉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25.7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内空长度a;弯钩平直长度10d 轴心(下料)长度:a1+2L+20d其中:a1=a-1.25d*2L=3.14*3.5d*135/360=4.123d轴心(下料)长度:a-2.5d+2*4.123d+20d=a+25.746d=a+25.75d(三)圆钢末端加180度弯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弯钩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6. 2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弯钩平直长度3d 轴心(下料)长度:a1+L+3d其中:a1=a-1d-1.25dL=3.14*3.5d*180/360=5.498d轴心(下料)长度:a-2.25d+5.498d+3d=a+6.248d=a+6.25d(四)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1、光圆钢筋:D=2.5d下料长度=a+b-1.75d2、变形钢筋,一般部位:D=4d下料长度=a+b-2.1d3、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d≤25,D=6d下料长度=a+b-2.5d4、变形钢筋,顶层边节点: d>25,D=8d下料长度=a+b-2.93d计算方法:(弯心直径D)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b 轴心(下料)长度:a1+b1+L其中:a1=a-1d-D/2b1=b-1d-D/2L=3.14*(D+d)*90/360=0.785D+0.785d轴心(下料)长度=a+b-1.215d-0.215D(五)板筋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2h-3.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a;h=板厚-1个保护层轴心(下料)长度:a1+2*a2+2*L其中:a1=a-2d-1.25d*2=a-4.5da2=h-1d-1.25d=h-2.25dL=3.14*3.5d*90/360=2.749d轴心(下料)长度:a-4.5d+2*(h-2.25d)+2*2.749d=a+2h-3.5d(六)圆钢末端加5d直钩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外包尺寸下料长度=外包尺寸a+3. 25d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3d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a+3. 5d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5d轴心(下料)长度:a1+a2+L其中:a1=a-1d-1.25da2=5d-1d-1.25d=2.75dL=3.14*3.5d*90/360=2.749d轴心(下料)长度:a-2.25d+2.75d+2.749d=a+3.249d=a+3.25d(七)45度吊筋简化计算方法:度量方式:按设计下料长度=2.828h+b+100+31.37dh=主梁上下排主筋间最小净空高度-25mm。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弯曲调整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5、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3倍;HRB335、HRB400级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和75mm中的最大值。
对于主次梁及井字梁交叉处,要采用变数箍筋。
下料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翻样,次梁箍筋高度要扣掉主梁钢筋直径,并逐渐加大到次梁实际的箍筋尺寸。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弯起钢筋在建筑工程中可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想要算出它的下料长度,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咱先来说说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 直段长度 + 斜段长度 - 弯曲调整值 + 弯钩增加长度。
这几个部分,咱们得一个一个搞清楚。
就说直段长度,这相对简单,就是钢筋没有弯曲的那部分长度,拿尺子一量,或者根据图纸上的标注,就能算得明明白白。
斜段长度的计算稍微复杂点。
这得根据弯起的角度和高度来算。
比如说,45 度弯起,那斜段长度 = 弯起高度×1.414;要是 60 度弯起,斜段长度 = 弯起高度×1.155 。
再说说弯曲调整值,这是个容易让人迷糊的地方。
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它的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间有个长度变化,所以得减去这个调整值。
不同的弯曲角度,调整值也不一样。
还有弯钩增加长度,这得看弯钩的类型,常见的有 180 度、135 度和 90 度弯钩,每种弯钩的增加长度都有规定的数值。
给您讲个我在工地上的事儿。
有一次,我带着几个刚入行的小伙子算弯起钢筋的下料长度。
这几个小伙子看着那些公式,眼睛都直了。
我就跟他们说:“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我拿着一根钢筋样品,对照着图纸,一点点给他们讲解。
先量出直段长度,告诉他们这就是最直观的部分。
然后,根据弯起的角度,算斜段长度,让他们亲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到了弯曲调整值的时候,我特意强调这是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得仔细对照规范。
最后算弯钩增加长度,我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挺欣慰。
经过这一番讲解和实际操作,这几个小伙子终于算对了。
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就知道,他们算是把这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给搞明白了。
总之,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多练习,就一定能算得又准又快。
这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成本的控制。
所以,咱们可得把这个公式牢记在心,千万别马虎!。
工程中关于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准确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准确计算?1、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 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
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 2d;外包长度=h-2c 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 2d=250-2×25 2×6=212(mm)外包长度=h-2c 2d=500-22×25 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110(调整值)=2(212 462) 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 2(500-2×25) 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 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 2h-8c 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建筑工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过程及注意事项
箍筋弯90°/18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箍筋弯135°/135°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68D+5.18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经验公式(来源于规范书籍)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28D)抗震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注意:钢筋图纸给出的总长度均为下料长度,其计算过程就是按上述方法计算的。
我们可以按公式复核一下钢筋尺寸。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 2;直弯钩 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数: 180° 90° 45°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 90°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详见下表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 ;;;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错误!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6.2525这个就是6.25d;;;也就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2225这个是弯曲了两个90°角所产生的度量差值,弯曲一个90°度量差值是2d;;; 弯曲2个的话自然就22d,d=25mm ,度量差值是要减去的;够详细了吧;;;;;;这可是我吃饭的饭碗啊;;;555555.;;;被你偷学了咯;;以此类推你算第二个吧;;;;相信你没问题咯;;;错误!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6.25d+765+6362+3760-40.5d=6824MM为什么减去40.5d呢;;;;我猜你也会这么问;;;;因为钢筋弯曲了4次,每次弯曲的角度是45°,而每弯曲一个45°的度量差值是0.5d;;;;所以4次就是 40.5d 明白了吧;;;嘻嘻嘻嘻;;;也不是想的那么难哈;;;;主要是老师教的好对吧;;;哈哈哈哈哈哈;;;;自恋中;;;;;;;;;;好啦;;;你自己做第四个吧;;;;;错误!:;;;;这个就不要我讲了吧;;;;太简单咯;;你自己算哈嘿嘿偷懒成功最后给你举个算箍筋的例子吧:例:某抗震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 梁内箍筋配筋为A6150,梁保护层厚度为25mm ,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解:根据公式:D=2b-2c+2d+2h-2c+2d+调整值或者根据公式:D=2b+h-8c+8d+调整值即:D=2250+500-825+86+110=1458mm式中110是调整值,查表即可是抗震的哦嘻嘻嘻嘻;;;;差不多都会了吧;;;哈哈哈继续努力哈;;;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打电话我咯;;;;;;。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在钢筋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计算环节。
正确的下料长度能够确保钢筋在建筑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根据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的几何形状来进行的。
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参数。
首先是构件的尺寸。
构件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构件的尺寸数据,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钢筋的几何形状。
钢筋可以是直径为圆形的,也可以是扁平的,还可以是复杂的形状。
不同形状的钢筋在计算下料长度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事先确定钢筋的几何形状,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的构件和钢筋形状下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对于直径为圆形的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
需要计算的主要参数是构件的直径和需要加工的钢筋数量。
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为:下料长度 = 构件直径× π × 钢筋数量。
其中,π是一个数学常数,取近似值3.14。
对于扁平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需要计算的主要参数是构件的尺寸和需要加工的钢筋数量。
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为:下料长度 = 构件长度 + 构件宽度 + 构件高度× 钢筋数量。
对于复杂形状的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比较繁琐。
需要根据钢筋的具体形状和构件的尺寸来进行计算,一般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提供钢筋的几何形状和构件的尺寸数据,以便计算软件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
除了计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一些下料长度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计算精度,尽量避免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数字,以免引入过多的计算误差。
其次是要了解钢筋的材质和成本,选择合适的下料长度,以避免浪费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叠放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单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直线段长度是指两个弯折点之间的距离,弯钩长度是根据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为6倍直径。
钢筋叠放长度是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确定的,通常为叠放钢筋长度的一半。
弯曲余量是为了方便施工留出的长度,通常为40倍钢筋直径。
2.多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多筋直线段的计算方式与单筋直线段相同,只是直线段长度需要分别计算。
3.钢筋弯曲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弯曲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弯曲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弯曲的长度,一般通过施工图纸中的标示来确定。
4.钢筋搭接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搭接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搭接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的搭接长度,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施工图纸中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应考虑钢筋的浪费和延伸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一个经验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在进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在建筑中使用非常广泛,下料是钢筋加工的重要环节。
如何计算合适的下料长度是每个钢筋加工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介绍一下钢筋下料长度的公式。
1. 直角弯钩钢筋下料公式
直角弯钩钢筋一般用于梁、柱等构件中,下料时需要考虑钢筋直段、弯曲段和弯钩段的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 需要的长度 + 直段长度 +弯度长度 + 弯钩长度
需要的长度:即构件中需要的钢筋长度。
直段长度:即钢筋在构件中直接使用的长度。
弯度长度:由于钢筋在构件中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所以需要计算弯度长度。
弯钩长度:钢筋一般需要加弯钩,弯钩长度需要计算。
2. 等边弯钩钢筋下料公式
等边弯钩钢筋一般用于基础中,下料时同样需要考虑钢筋直段、弯曲段和弯钩段的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 需要的长度 + 直段长度 + 弯度长度 + 弯钩
长度 + 弯曲长度
需要的长度:即构件中需要的钢筋长度。
直段长度:即钢筋在构件中直接使用的长度。
弯度长度:由于钢筋在构件中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所以需要计
算弯度长度。
弯钩长度:钢筋一般需要加弯钩,弯钩长度需要计算。
弯曲长度:等边弯钩钢筋需要在弯曲段留出一段长度,以保证弯曲段的强度。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钢筋下料公式,掌握好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钢筋加工人员更准确地计算钢筋下料长度,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0。
35 d 0.5d 0.85d 2d 2.5d
箍筋调正值
箍筋量度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80 100 120 150-170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
≤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出的数据编制而成的,对于箍筋还是可用的,对于纵向钢筋就不合适,且对于非“特殊”角度,也未给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现在建筑师万花齐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结合建筑美学确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个具体“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所以已经是摒弃“…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这些“人造”概念的时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对中心线长度进行几何计算,是钢筋下料计算的正确途径。
即使不会AutoCAD,对照施工图,运用初等几何知识,徒手画个草图,借助计算器计算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
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
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
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
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
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
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
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
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
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
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
=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
=16.5d+2b+2h-8×1.25d+20d
=2b+2h-8c+26.5d (5)
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
(2)+(3)+8.25d+2×(11.873d+2.25d)
=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
=2b+2h-8c+26.496d
=2b+2h-8c+26.5d (5)
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求:多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首先,设纵向钢筋间距为l纵,依据各纵向钢筋间距分匀的要求,有:
l纵=(b-2c-d纵外×n纵)/(n纵-1) (6)
式中:n纵——取梁底或梁顶单排钢筋数量,取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和外箍内宽度尺寸:
L外箍=2(b+h-4c)+26.5d箍 (7)
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b-2c (8)
注:2肢、4肢、6肢、n肢(n≥2)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均相同。
第三,求4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
L4肢内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9)
4肢内箍筋的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0)
第四,求6肢中箍下料长度和中箍内宽度:
L6肢中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11)
6肢中箍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2)
第五,求6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
L6肢内箍=2(b+h-4c)+26.5d箍-8(d纵外+l纵) (13)
6肢内箍内宽度=b-2c-4(d纵外+l纵) (14)
例题:已知梁截面宽度为b=400 mm,梁截面高度为h=700 mm,箍筋肢数为n箍=4,箍筋直径d箍=10mm,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max(6,7)=7,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27mm,梁保护层为c=25mm。
求:4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1):2个等宽独立箍互套配箍方案
l纵=(b-2c-d纵外×n纵)/(n纵-1)
= (400-2×25-27×7)/(7-1)
=26.833mm
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
L外箍=2(b+h-4c)+26.5d箍
=2(400+700-100)+265
=2650mm
独立箍下料长度L独箍
L独箍=2650- 2×2(d纵外+ l纵)
=2650-4×(27+26.833)
=2650-4×53.833
=2650-453.833
=2435 mm
独立箍内宽
=5×27+4×26.833=135+107.332=242.332=243mm
独立箍内高=h-2c=700-2×50=650mm
解(2):外大箍内小箍配箍方案
L外箍=2650mm
外箍内宽=b-2c=400-2×50=350mm
外箍内高=h-2c=700-2×50=650mm
L内箍=2650 -2×2×2(d纵外+ l纵)
=2650-8(27+ 26.833)
=2650-8×53.833=2650-484.497
=2165.503mm取2166mm
内箍内宽=3×27+2×26.833=81+53.666=134.666=135mm 外箍内高=内箍内高=6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