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局部修订(第4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

4.2.4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等级分为 5 个等级区间, 对应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容积率上限宜符合表 4.2.4 规定。
表 4.3.1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指引
表 4.2.4 分级 1 2 3 4
4.2.5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指引 基准容积率 3.2 2.8 2.2 1.5 容积率上限 6.0 5.0 4.0 2.5 4.3.2
表 4.2.12 物流仓储用地地块容积率 分级 1 2 用地性质 仓储用地(W1) 物流用地(W0) 容积率上限 3.0 4.0
《深标》 (2014 年 1 月 1 日)
4.4 4.4.1 修正系数
地块规模修正系数
2018 年局部修订
地块容积及容积率与地块规模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及物流仓储用 地的基准用地规模宜按表 4.4.1 执行。地块面积小于等于基准用地规模时,地块规模修正系数为 0。地块面积 大于基准用地规模时,地块修正系数按超出基准用地规模每 0.1 公顷计 0.005 并累加计算,不足 0.1 公顷按 4.2.8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与地块规模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以 1 公顷为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大于或小于基准用 地规模,地块容积率均应折减。地块规模修正系数宜按表 4.2.6 执行。 0.1 公顷修正,最大取值小于等于 0.3。 表 4.4.1 基准用地规模
FAR 规划=FAR 基准×(1+ A1)×(1+A2)…;
式中:FAR 基准——密度分区地块基准容积率;
(公式 4.2.3)
容积是地块开发因特定条件,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历史文化保护、绿地公共空间系统等因公共 利益制约而转移的容积部分;地块奖励容积是为保障公共利益目的实现而奖励的容积部分,地块奖励容积最 高不超过地块基础容积的 30%。地块容积宜按下式计算:
城市更新项目判断题

[题型]:判断题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规定,除依法应当收回的外,市政府可以根据城市更新的需要组织进行土地使用权收购,但城市更新单元内的土地使用权人不可以向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收购。
答案:错误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或者附着物所有权人相同且为单一权利主体的,可以由权利人依据本办法实施拆除重建。
答案:正确同一宗地内建筑物由业主区分所有,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拆除重建的,全体业主是一个权利主体。
答案:错误城中村、旧屋村拆除重建的,应当经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股东大会按照有关规定表决同意。
答案:正确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规定,城中村依本办法补缴地价进行拆除重建后,符合有关规定的建筑物和附着物均可以由建设单位取得完全产权,但不可以自由转让。
答案:错误拆除重建类的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升级改造为工业用途或者市政府鼓励发展产业的,原有合法建筑面积以内部分不再补缴地价。
答案:正确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规定,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广东省、本市有关规定接受处理后,方可作为权属确定的更新对象。
答案:正确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产业用房建设的有关要求,可以在拆除重建类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政策性用房。
答案:正确规模较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不可以分期实施。
答案:错误城市更新项目减半收取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答案:错误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答案:正确政府社团用地、特殊用地,原则上不得单独划定为城市更新单元。
答案:正确未建设用地因规划统筹确需划入城市更新单元,属于已批未建用地的,在征得土地使用权人同意后,可以结合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编制进行用地腾挪或者置换。
答案:正确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制定实行计划管理。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实行常态申报机制。
答案:正确单栋或者零散建筑经鉴定为危房,但无法按照相关要求划入城市更新单元的,不纳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
深圳总体规划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民意调查阶段(2006.10-12):开通民意倾听热线电话、 电子邮件和移动短信的接受平台,在多个网站上开设“公众 参与总规修编”的专栏,进行网上专题调查的合作。
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
(2)咨询讨论阶段(2006.11-2007.4):通过现场、广 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公共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 家、部门代表、公众代表参加,就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问 题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和交流。
2.2 发展形势分析
(3)深港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2007年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连任竞选纲 领中明确提出“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 建世界级都会”的战略目标。 2007年10月10日,曾荫权发表本任期的首 份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再次确立港深都 会的发展目标,并宣布,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 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包括:广深港高速 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 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将深港城市合作推 进到实质操作层次。
城 市 价 值 链
附加值
研发模块 品牌模块 标准模块
中试模块 装配模块 试 高 制 品 研 制 或 低 上游 开 发 零 部 件 生 产 模 块 零 部 件 生 产
行业n
产 业 价 值 链
企业1 售 后 服 务 下游 行业1 企业2 … 企业n
加 工 组 装
销 售
2、城市发展条件与规划思路
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子)

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前言 (1)一、深圳市城市绿化主要成就和经验、存在问题与差距 (2)(一)主要成就和经验 (2)(二)存在问题与差距 (3)二、制定《规划纲要》的必要性 (4)(一)制定《规划纲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 (4)(二)制定《规划纲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4)(三)制定《规划纲要》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 (5)(四)制定《规划纲要》是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顺应新的绿化管理模式的需要 (5)三、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 (6)(一)总体目标 (6)(二)分区目标 (6)(三)发展策略 (8)四、大幅提升绿量,增加绿肺功能 (8)(一)绿地增量计划 (8)(二)生态造林计划 (9)(三)完善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组团结构计划 (9)五、加快公园建设,打造公园之城 (10)(一)优化公园布局,提升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10)(二)加快新公园建设,推进公园之城的升华 (11)(三)加强文化建设,强化公园服务功能 (11)六、加速绿化升级,建设园林精品 (12)(一)提高景观水平,打造绿化精品 (12)(二)挖掘城市内涵,强化公园特色 (13)(三)凸显公园个性,打造世界名园 (13)七、推进专项建设,拓展绿色空间 (13)(一)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14)(二)绿道网建设 (14)(三)立体绿化建设 (15)八、保障措施 (16)(一)优化政策导向,完善保障体系 (17)(二)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 (18)(三)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市场秩序 (18)(四)提升科研能力,强化技术支撑 (19)(五)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公众参与 (20)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前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过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一座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综述

22) ( 0 0 ) 简称新 < 总规> ) 是深圳第3 具有法定 版
意义 的总体 规划。规划 以2 0 年 完成 并首次 由地 06 方 人大立法通过的 < f2 3 城市 发展策略>为 深:1 0 ) .0 1 基础 .提出 了城市转型 的重大 战略转 折思路 ,将
3 深圳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我 国的经济特 区 的定位 ,明确深圳在 国家改 革开放 战略 中继 续担 当科 学发展排头兵 的先行先 试 的历 史使 命。相应的城市职能为 国 家综合配
套 改革 试验 区 .实践 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 展模式 的示范 区 。 其次 .将 ( 6 9 总规>确定 的 。 华南地 区重要
总规> 的有效实施 .深圳先后编制 了 < 深圳市总 体规划检讨 与对 策>和两轮近期建设规划 .适 时
要关 头 ,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严 重不 足 的矛盾 日益尖锐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的惯性 、 社会 结构的失衡 .城市软实 力优势 的逐渐 弱化 、
城市 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等 问题持续 困扰 着城市
行 探路 。
深圳 、效益深圳 ”、创建具有 示范效应的国家创 新型集约型城市提供 有力支撑 。关于城市发展 的 思路和规划理念都将 实现 重大转变 :在发展动 力 上 .要从 以往 以要素推 动和 投资推动为主 向创新 推动转 变 ;在发 展方式上 .从外延扩张型发展 向 内涵集 约式 发展 转 变 :在 空 间利 用模式 上 .由 增量增长 向 减 量发展 转变 :在规划 内容 上 .由单纯强调 空间设计 的物质性 规划 向空 间设
首 先 是 经 济 和 人 口规 模 巨 大 .但 结 构 和 质
计 与制度设计并重 的综合性 、政策性规 划转 变。
1.深圳市宝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深圳市宝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二〇一三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目标 (5)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二节主要调控指标分解 (7)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2)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15)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15)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 (19)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3)第一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3)第二节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4)第三节建设用地清退 (25)第六章农用地保护 (27)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7)第二节其他农用地保护 (28)第七章土地整治工程与近期用地安排 (30)第一节土地整治 (30)第二节近期用地规划 (31)第八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附表 (36)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统筹宝安片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3.《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7.《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11.《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2-2009)12.《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13.《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14.《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送审稿)1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与本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划。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实施评估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黄艳、王飞、王凯、施卫良、吴唯佳、杜立群、郑皓、赵峰、杨明、徐辉、石晓冬、于彤舟、和朝东、崔承印、张朝晖
6
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蔺雪峰、师武军、石文华、杨军、魏彤岳、王魁、吴南、叶炜、王萌、陈新、刘星、蒋寅、刘文闯、朱才斌、蒋竣涛
宋劲松、马向明、曾宪川、蔡云楠、何昉、罗勇、郭建华、方正兴、杨春梅、徐东辉、温莉、杨玲、朱江、庄荣、李建平
4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宋劲松、朱国鸣、曾宪川、邱衍庆、罗小虹、吕传廷、邹兵、宋云、刘罗军、叶育成、卢丹梅、刘洋、徐涵、郑泽爽、王真
徐毅松、苏功洲、李宏、杨明、杨文耀、纪立虎、张向真、孙忆敏、查君、张雷、杨旭峰、廖志强、訾海波、张溱、李砚
20
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一星、李贵才、宋劲松、曾辉、马向明、曾宪川、李永洁、邱衍庆、孟晓晨、李枝坚、吴健生、罗小虹、仝德、蔡穗虹、刘罗军
蔡云楠、朱志军、陈勇、彭涛、王进安、郭冠颂、刘名瑞、梁申亮、陈友浩、李爱城、张秋芳、周志华、杨戈、王晓昉、刘明敏
9
北川抗震纪念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锦秋、宋春华、蒋朝晖、朱子瑜、李晓江、王飞、王颖楠、周恺、庄惟敏、张璐、孟建民、叶毓山、李宁、梁峥、周畅
10
北京市中心城、新城及重点地区部分敏感性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
23
20190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局部修订(第 4 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对照表——新旧条文》

4.2.2
地块容积及容积率确定应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交通市政设施承载力、历史保护、地质条件、生态保护 等要求,并满足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在特殊地区,还应满足文物保护、机场净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4.2.3
地块容积由基础容积、转移容积、奖励容积三部分组成。其中,地块基础容积是在密度分区确定的基准容积 率的基础上,根据微观区位影响条件(地块规模、周边道路和地铁站点等)进行修正的容积部分;地块转移
附件 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局部修订(第 4 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对照表——条文 《深标》 (2014 年 1 月 1 日) 2018 年局部修订
第 4 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条文)
本章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密度分区成果基础上,结合深圳容积率管理实践与经验,按照城市 总体空间结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等综合确定城市密度与地块开发强度的空间分布,以充分发挥土地效 益、扩展城市空间资源、促进土地交通协调发展以及进一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本章为指引性内容,提出的城市建设 用地密度分区;居住、商业服务业、工业、物流仓储等用地地块容积率确定的方法与指引区间,宜参照执行。
4.2.5
规划主管部门在本标准与准则基础上另行制定转移容积和奖励容积的相关规定。
《深标》 (2014 年 1 月 1 日)
2018 年局部修订
4.3 各类用地密度分区 4.3.1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等级分为 4 个等级区间, 对应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容积率上限宜符合表 4.3.1 的规
定。密度三区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地块若位于地铁站点 500 米范围内的,其容积率上限可按照密度一、二区 执行。
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等用地地块容积率不作特别规定。 容积率不作规定。 4.2.2 地块容积率确定应满足市政交通设施负荷、历史保护、地质条件、生态安全等特殊要求,并满足日照、消防 等规范要求。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确定须同时校核所在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在特殊地段, 应满足文物保护、机场净空、电力电信通道、危险品仓库、核电站防护、地质缺陷以及生态敏感区等相关控 微波通道、油气管线防护、危险品仓库、核电站防护等相关控制要求。居住用地地块容积及容积率确定须同 制要求。 时校核所在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按本标准与准则确定的地块容积及容积率仅作为技术参 4.2.3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地块容积率上限是在密度分区确定的基准容积率的基础上,根据微观区位影响条 件(周边道路、地铁站点和地块规模等)进行修正。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地块容积率宜按下式计算: 考,具体地块容积及容积率应结合相关影响条件综合研究论证,按程序批准确定。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https://img.taocdn.com/s3/m/ab29749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2.png)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上报审批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的请示》(粤府函[1998]47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深圳市的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部行政辖区2020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要强化特区的中心地位。
要以特区为中心,以西、中、东三条放射发展轴为基本骨架,形成梯度推进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
要切实保护好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要按照有关用地分类的要求,对市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与引导,尤其是对“已推未建设”的234平方公里土地要合理整治和利用。
市域土地利用要有利于严格保护市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村镇要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分散开发。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5年,全市总人口要控制在420万人以内,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25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要控制在430万人以内,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80平方公里以内。
五、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深圳各区域分析罗湖福田宝安南山光明龙华龙岗规划盘点

市政管网缺乏完整系统,旧管道不堪重 荷,排污难、环境差;供电明线架设乱, 有碍观瞻,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罗湖涅槃
✔ 推进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城市功能再造
✔ “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
旧✘
✔ 推进蔡屋围、湖贝、笋岗-清水河、水 贝-布心、莲塘五大区更新
✔ 建设完善交通路网
✔ 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一校三 谷多园区”,努力打造深圳东部高新区
最昂贵的 地价和租
金
最好的城 市公共服
务资源
最好的文 化
福田
最重要的 社会活动
和机构
最时尚新 潮的消费
最集中的 建筑地标
最便利严 格的交通
管理
区域之心
不同于罗湖蔡屋围CBD自然形成,福 田CBD是由深圳市政府规划形成的
范围 北起红荔路 东起彩田路 南至滨河路 西到新洲路
医疗
医疗配套完善,且深圳医疗口碑 最好的市一医院在罗湖,代表着 深圳最高的医疗水平
教育
包括深圳中学、螺岭小学、翠竹 小学、翠园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 多年教育的基础沉淀,高水准的 整体的教学水平
罗湖已“老”
无系统性城 市规划
罗湖是深圳最先开发的地区,当时没有太多系统性 的城市规划概念,因此成为了深圳唯一一个没有中 心区和整体城市规划的区
“水贝-布心”珠宝时尚产业集群及旅游购物目的地
集旅游、文化、购物为一体的时尚产业总部和设计营销中心,打造 旅游购物目的地。
莲塘互联网产业园和口岸服务区
充分利用市、区两级创业中心“孵化器”,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维持并强化该区“互联网产业技术企业总部 及工业开发、科研基地”功能。
口岸
福田口岸、亚洲最大陆路口岸—皇岗口岸
深圳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前世今生

8[ UED ] 108 | 08 | 2017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独特标本。
在短短37年的时间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压缩方式,完成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超大城市的巨大跨越,创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又被称为“基本按照规划建设的城市”,建市以来始终坚持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得到广泛赞誉,已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
深入研究深圳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规划过程与演进机理,对于认识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而比较分析“小特区”和“大特区”空间结构的规划成效差异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也能为其他城市提供更具价值的经验参考和借鉴。
这里所说的“小特区”,是指327.5km 2范围内的原深圳经济特区,是1980年8月特区成立后划定的地域范围;而“大特区”则是指深圳现有1 997km 2的行政辖区, 由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将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域范围后确定。
规划过程深圳的带状组团结构是在1982年编制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中提出的,并由1986年完成的《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以下简称《86总规》)进行细化和完善并最终确定的。
《86总规》是对于深圳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划,它前瞻性地预判到城市超常规发展的可能性,首次将深圳按照特大城市规模进行规划;确定2000年特区总人口规模达到1100 000人,其中常住人口800 000人,暂住人口300 000人;规划建设用地123km 2,给城市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奠定了“小特区”的基本空间框架。
《86总规》将城市空间规划为罗湖-上步、南头、福田、沙河、东部5个功能组团,均衡安排了15个集中布局的工业区和179片居住小区;明确福田作为未来新的市中心的选址,并将前海-妈湾填海区作为2000年以后开发的第6组团。
各组团之间以自然河川、绿化隔离带为地域界限,组团内部功能相对完整。
作为带状组团结构的支撑骨架,构筑了以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河大道3条东西向主干道串联各功能组团的“三横十二纵”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对外交通系统则布局了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一、二线口岸等大型基础设施,建立了特区与周边区域的广泛联系;还预留了轻轨客运线,为后来深圳地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咨询公众到共同决策_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全过程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启示

91【摘要】《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首次推行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是对于过去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模式的一次突破。
本文回顾了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方案设计思路以及按照民意调查、咨询讨论和成果公示的3个阶段分步骤实施推进的全过程,分析了公众参与由咨询公众到共同决策的思路转变,从民意表达、利益协商、回应反馈、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的思考,并对城市转型期公众参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咨询公众;共同决策;公众参与机制A B S T R A C T: T h e w h o l e -p r o c e s s p u b l i c particip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Shenzhen Comprehensive Urban Plan 2010-2020 for the fi rst time, which makes a great breakthrough to past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 in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sign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scheme and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public opinion polls, consultation and discussion to the results opening to the public in Shenzhen Comprehensive Plan and analyzes the transition from public consultation to joint decision-making. Also,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aspects of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s, interests negotiation, response and feedback and social supervision etc.. Finally, it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transition.KEYWORDS: public consultation; joint decision-mak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近年来,公众参与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已经纳入到各地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中,对于促进规划编制科学化、规划决策民主化和规划管理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文本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第二节四区划定 (15)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第九章城市更新 (22)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II 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2)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5)第十九章城市环境保护 (58)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9)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61)第三节空气环境 (62)第四节声环境 (64)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设施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3)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8)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7)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7)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100)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02)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7)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110)附则 (115)附表 (116)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6)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7)1 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2011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4 11 20 29 30 ()A39 B40 C41 D42 两两分组得7 9 11不知对错,选C.第二题5 25 61 113()A213 B181 C125 D154两两做差。
第三题0 12分1 5分1 10分3 ()答案B7分3。
弟四题2分1 2分1 8分3 4分1 32分5()答案32分3。
第五题11 22 20 40 12 24 34()两两分组商为2。
事件排序(1)采集野果尝试种植改良(2)1.正常营业 2.汽车撞到路边树上 3.携带巨款进入“的士” 4.商业银行调来大量现金 5.两名“顾客”从皮包里拿出手枪A、1-4-2-5-3B、3-4-1-5-2C、5-3-2-1-4D、4-1-5-3-2答案:D(3)1,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2.自负盈亏3.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4.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5.农业获得大丰收(4)....(5)1、从细菌细胞中取出环状的质粒DNA;2、用限制酶切开质粒DNA,并将人胰岛素基因从染色体上切下来;3、将质粒DNA与人胰岛素基因混合在一起,人胰岛素基因会连接到质粒DNA切口的两端,重新形成闭环状DNA;4、将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与细菌混合一起,有些细菌会把重组质粒DNA吞入;5、吞入重组质粒DNA的细菌繁殖时,其后代都含有携带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而且人胰岛素基因开始指挥细菌合成人胰岛素。
(出处:高二生物-基因工程-人胰岛素基因的剪接)选词填空没有文字,(创制)文字[解析]“创造”的意思是造出以前所没有的事物;“创制”的意思是创造制订,第一次制订。
“文字”不仅仅是创造,也是制订,因此应该用“创制”更为合适。
逻辑判断1、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所在社区的人们喜欢的口味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他找了些喜欢可口可乐的人,要他们在一杯可口可乐和一杯百事可乐中,通过品尝指出喜好。
杯子上不贴标签,以免商标引发明显的偏见,只是将可口可乐的杯子标志为“M”,将百事可乐的杯子标志为“Q”。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文本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第二节四区划定 (15)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第九章城市更新 (22)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II 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2)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5)第十九章城市环境保护 (58)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9)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61)第三节空气环境 (62)第四节声环境 (64)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设施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3)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8)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7)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7)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100)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02)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7)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110)附则 (115)附表 (116)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6)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7)1 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SHENZHEN CITY (2009-2020)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8)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4)第四章 土地利用调控与空间管制 (16)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 (16)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19)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23)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增长 (23)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4)第三节 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6)第四节 建设用地清退 (29)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30)第六章 农用地保护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一节 农用地保护 (32)第二节 优化生态用地结构与布局 (34)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七章 规划体系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9)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9)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9)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40)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42)第一节 土地整治 (42)第二节 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保障 (42)第三节 重大产业用地保障 (45)第四节 围填海开发 (45)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第一节 促进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的政策措施 (47)第二节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 (49)第三节 推进土地资产资本管理 (51)第四节 规划实施监督和技术支撑措施 (53)附表 (56)SHENZHEN CITY (2009-2020)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深圳特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经济地理学》论文深圳特区的区位条件分析巫春林20113116022111级土管1班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12月09日指导老师马晓茗摘要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深圳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深圳(shenzhe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是中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有辽阔的海域连接南海和太平洋。
深圳毗邻香港,市域边界设有全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深圳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12年经济总量居中国大陆第四位。
本文将对深圳特区进行区位分析,得出深圳的优势点,并且阐述如果要进行区域合作,深圳的合作基础是什么。
关键词深圳特区区位条件因素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alysisWu Chunlin(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a:August 2010 ,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 Shenzhen City Master Plan ( 2010-2020 ) " OK Shenzhen as " China '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 the national economic center of the city and an international city ." Shenzhen (shenzhen) is one of the vice- provincial cities of the PRC, plans to municipalities ,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 garden city , is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cities, international air and sea hub and an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port ; since China '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windows , ha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city , and created a world-renowned "Shenzhen speed" , is China's major high-tech R & D and manufacturing base ; is the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n southern China , has vast South China Sea and connecting waters of the Pacific Ocean. Shenzhen borders Hong Kong, the ci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domain boundaries ports of entry . Shenzhen is one of China 's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ities , in 2012 the total economy ranks fourth in China . This article will be District Analysis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 Shenzhen drawn vantage point , and if you want to elaborate regional cooperation , what i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in Shenzhen .Key words: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geographic conditions factors目录1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深圳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2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1市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2集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3劳动力与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3空间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3.1交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3.2空间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4信息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4.1科技信息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4.2创新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5人文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5.1政治制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5.2历史文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1城市年轻,旺盛的“人口红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3.2科技创新环境是最大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3.3制度的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4深圳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1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4.2为合作区域提供技术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4.3制度的创新,为合作区域提供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1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特区的经济大幅度提升,并影响着周围的城市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经济。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8•【字号】深府办[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深府办〔201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78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一)实施《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国家对深圳发展的战略要求。
《批复》明确“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要求深圳继续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总体规划》是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部署。
《总体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施《总体规划》,将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特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以城市发展服务各项事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产业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转型、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实施《总体规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约集约发展模式,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城市发展单元等手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破解城市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将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二、实施《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批复》精神,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目标
• 1.严格控制自然岸线的占用,保全岸线生
态与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李佳林 王琦
•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 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
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1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
城市规模
3
城市空间结构
地效益达到4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工业 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左右。
• 实施“促进主导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扶
持创新产业”的工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 战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名牌产品, 提高重点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根植性。
• 工业布局: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
轴,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 园”的工业布局结构。
地约2.3平方公里,文化娱乐设施总用地 规模达到5.5平方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 文化设施用地人均约0.5平方米。
• 体育设施:规划期末新增体育用地约4.2
平方公里,体育设施总用地规模达到7平方 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 0.6平方米/人的配置标准。
7 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建设目标
学位供给规模达到100万个,高中阶段学位 供给规模达到20万个,高等教育学位供给 规模达到10万个以上。
•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用
地约4.8平方公里,医疗卫生设施总用地 规模达到9平方公里,全市医院床位数达到 4.0床/千人的配置标准,医院病床总床 位数达到44500张。
•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期末新增文化娱乐用
4
产业发展与布局
5
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6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7 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8
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9
综合交通设施
10
市政基础设施
1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城市性质
•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
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发展总目标
• 继续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
制在890平方公里以内。
• 2020年全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1平方米
以内。
城市常住人口规模
• 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为861.55万
人。
• 以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
其它方面因素,规划到2020年,城市常住 人口规模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
3
城市空间结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 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 构
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
• 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
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性城市。
• 依托华南,立足珠江三角洲,加强深港合
作,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
2
城市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2007年底全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50
平方公里。
• 规划到2020年,全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
• 物流业布局:依托港口、机场、铁路、轨
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全市合理 布局安排5类9个物流园区。
• 金融业布局:以福田中心区为金融产业发
展的主中心,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培 育平湖后台金融服务基地,形成全市金融 产业“一主两副一基地”的总体布局结构。
• 文化产业布局:各区结合自身特色,在规
划期内重点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 片区。
5 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住房发展目标
• 规划期形成完善的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常
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平方米左 右,居住质量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 规划期居住用地达到220平方公里,比2007
年净增23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居住用地约 12平方公里,由存量建设用地的改造更新 提供居住用地约11平方公里。人均居住用 地达到20平方米。
的路网平均车速在20~25公里/小时,外 围区域在30公里/小时以上;机动车尾气 排放较2006年减少40%将全市机动化客运 出行中的公交分担率提高到70%以上。
• 2.实现岸线的经济合理利用,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 3.保证市民滨海休闲旅游需求,塑造滨海
城市文化。
9
综合交通设施
• 交通发展需求:预测2020年全市客运机动
化出行总量将达到40000~45000万人公里 /日,货运交通出行总量将达到2000~ 2500万自然车公里/日。
• 交通发展目标:2020年中心城区高峰小时
• 到规划期末,全市占市域土地面积40%的
生态重点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 率达到50%,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 面积达到市域面积的12%,退化生态系统 得到合理修复,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 制,生态系统功能明显增强,全面实现建 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 适应建设生态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
居住用地布局
• 构建“大均衡、小集中”的居住-就业空
间,引导“大融合、小分散”的和谐社会 空间。对分布在中心城区、原特区线周边 地区、轨道沿线地区、新城及组团中心、 东部滨海地区、其他地区等六种不同类型 地区的居住用地,分别采取差异化的规划 对策。
6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总体空间布局
• 福田-罗湖中心重点发展服务全市的大型
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金融、商务办 公及医疗卫生设施;前海中心重点发展高 标准的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体育及旅游 休闲设施。
• 城市副中心重点发展服务分区的大中型行
政、办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 科研、社会福利及商业设施,形成综合性 地区型公共中心。
• 教育科研设施: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城市主中心
• 规划确定2个城市主中心,即福田-罗湖中
心和前海中心。在强化福田-罗湖中心对 全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推进前海中 心的建设,构筑区域性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逐步形成发展有序、功能互补、区域辐射 功能强大的双中心结构。
4
产业发展与布局
工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 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0亿元,工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