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礼仪-礼仪知识
藏族礼仪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藏族礼仪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藏族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藏族礼仪课程的心得体会总结。
二、课程内容概述藏族礼仪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和培训:1. 藏族历史与民俗:介绍了藏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民俗风情,使我对藏族有了全面的了解。
2. 藏族礼仪规范:详细讲解了藏族在家庭、社交、宗教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包括称谓、敬语、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
3. 藏族宗教礼仪: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仪式以及僧侣的日常行为规范,使我对藏传佛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藏族节日庆典:讲解了藏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相关礼仪,如藏历年、酥油花节、赛马节等。
5. 藏族服饰与饰品:介绍了藏族服饰的款式、色彩、材质以及饰品的使用,使我对藏族服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6. 藏族饮食文化:讲解了藏族饮食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礼仪规范,使我对藏族饮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心得体会1. 深入了解藏族文化通过课程学习,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礼仪规范独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2. 重视礼仪规范藏族礼仪规范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人际交往中,遵守礼仪规范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学习藏族礼仪,我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将努力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增强民族认同感通过学习藏族礼仪,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民族,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
4. 提高自身素养学习藏族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提升我们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礼待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5. 培养实践能力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活动,使我对藏族礼仪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藏族禁忌和注意事项
藏族禁忌和注意事项文章一:给旅行者的藏族禁忌和注意事项亲爱的旅行者们,当你们踏上那片神秘而美丽的藏族土地时,一定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让你们的旅程更加愉快和顺利。
比如说,在藏族地区,千万不要随便摸别人的头。
这可不是一般的不礼貌行为,在他们的文化里,头是非常神圣的。
我就听说过有个游客,觉得藏族小朋友可爱,就随手摸了摸头,结果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
还有,进入寺庙的时候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
记得有一次我在寺庙里,碰到一个旅行团,他们吵吵闹闹的,引得僧人们频频皱眉。
另外,不要用手指去指佛像,这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在藏族家里做客,主人给你倒茶时,要等主人双手捧到面前再接,而且要喝上几口,表示感谢。
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会让我们的旅行更加美好,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藏族的魅力。
文章二:藏族禁忌和注意事项——给学生朋友们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藏族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你们知道吗?在藏族地区,他们特别忌讳捕杀野生动物。
曾经有个学生,去那里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只漂亮的鸟,想要抓来玩,幸好被当地人及时制止了。
还有啊,藏族人对火塘非常敬重。
火塘里的火不能随便熄灭,也不能用脚去踩火塘里的柴禾。
在和藏族小伙伴交流的时候,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
比如,不能说“死”这个字。
如果有机会去藏族同学家里做客,要记住不能在他们的房间里乱翻东西。
咱们要多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和藏族朋友相处,增进彼此的友谊。
文章三:藏族禁忌和注意事项——为上班族准备各位上班族朋友们,要是有机会去藏族地区出差或者旅游,下面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可得记好了。
在藏族地区,看到玛尼堆可别随便踢或者破坏。
曾经有个上班族,因为不小心踢倒了一个玛尼堆,惹了不小的麻烦。
还有,藏族人大多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所以和他们一起用餐的时候要注意。
另外,如果去参加藏族的传统活动,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规矩来,不能擅自行动。
当你收到藏族朋友送的礼物时,要用双手接过,表示尊重。
了解并尊重这些,能让我们在藏族地区的工作和旅行更加顺利。
藏族的饮食礼仪有哪些
藏族的饮食礼仪有哪些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礼仪的民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藏族的饮食礼仪内容!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起源藏族人民世代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云南及甘肃的一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孕育出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原料1、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其原料为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
糌粑营养丰富、味香耐饥、携带方便且易于保存。
一般分为“乃糌”(青稞糌粑)、“散细”(去皮豌豆炒熟磨成)、“散玛”(豌豆糌粑)、“白散”(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四种。
2、酥油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其营养价值非常高,食用后能耐寒耐饥。
酥油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帮助藏民抵抗低温的。
酥油提炼出来之后与砖茶一起熬制,就可打出酽酽的酥油茶。
3、牛羊肉牛羊肉是藏式肴馔中的重要原料。
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
藏餐中的肉类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
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就是风干牛羊肉。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餐的独特制作方法藏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煮、烤、蒸、炒、炖等。
较为独特的食品有:1、“夏卜钦”(生肉酱):选用无油牛肉(比如牦牛后腿上的肉,没有脂肪为佳)为原料,将其剁成酱拌上辣椒酱,放入少许花椒、盐水及野蒜末,味道鲜美。
2、“卓玛哲丝”(人参果饭):是一独特的食品,除了平日的餐桌之外,过年喜庆典礼等都少不了它,因为它象征着吉祥。
藏族的饮食礼仪:藏族饮食习俗1、藏民的主食(1)农区:主要的食品是青稞、小麦、玉米、土豆和其他杂粮;饮用酥油茶、青稞酒。
一般为一日三餐,农忙时为四至五餐。
(2)牧区:奶类、肉类和糌粑是牧民主要食品。
面粉、大米只是偶尔吃一点儿,蔬菜和水果就更少了。
牧民们最喜欢吃的莫过于“手抓肉”,主要饮料为奶茶,饭后多饮酸奶。
基本为一日三餐。
牧区很少产酒,故所饮白酒主要从外地购来。
(3)城区:居民除食用糌粑、酥油外,还常吃大米、白面及蔬菜。
藏族风俗禁忌
1、当好客的藏族人把青稞酒端到你面前时,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右手举杯,左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
2、在喝酒时,藏族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
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
3、饮茶时,您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离开时在碗里不能有剩茶,否则视为失礼。
4、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5、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
6、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
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7、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之规矩。
8、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
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
9、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
10、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11、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12、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
庙内物品观看无妨,惟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
13、要尊重佛教寺庙及僧人;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按顺时针绕行;经筒、经轮也必须顺时旋转.14、严禁跨越法器。
15、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16、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17、一个陌生人走在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时,不能大声喧哗。
18、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9、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20、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民族风情:藏族的人生仪礼
藏族有祈⼦的习俗吗?⽣男孩、⽣⼥孩有着不⼀样的庆祝仪式吗? 藏族也有“男尊⼥卑”的规矩,但⽐起汉族要宽松的多。
在西藏⼩孩⽣下来的第三天(⼥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就要前来祝贺。
这种活动叫做“旁⾊”(藏语“旁”是“污浊”的意思,“⾊”是“清除”),也就是清除晦⽓的活动。
客⼈⼀进屋,先给⽣母和襁褓中的婴⼉献哈达,给⽣母敬酒、倒茶;然后端详初⽣婴⼉,对孩⼦的出⽣说⼀些吉利、祝福的话。
⼀般要说“次仁”(长寿)。
然后将各种礼物送给孩⼦的⽗母。
在农村,⽣了⼩孩的⼈家门⼝,要堆上⼀堆⼩⽯⼦。
⽣男孩,要堆上⽩⽯⼦;⽣⼥孩什么⽯⼦都可以,并在⽯堆旁燃烧松柏⾹枝。
前来祝贺的⼈们,⾛到门⼝,⾸先在⽯堆和⾹堆上撒上糌粑⾯,然后再进⼊主⼈家门。
在⽢青藏区,⼀般不去⽣了孩⼦的⼈家,等满⽉后再去探望。
客⼈进门前,主⼈要在⼤门前烧⼀个⽕堆,客⼈迈过⽕堆后,⽅可进门。
⽬的是防⽌将外边的晦⽓带进家。
有的地⽅有家⾥⽣了男孩就在门前烧⼀堆⽕,⽕中央⽴⼀个⽩⽯头;⽣了⼥孩只烧⽕堆的习俗。
藏族妇⼥⽣产有哪些禁忌和礼仪? 西藏⽇喀则地区的妇⼥在孕期提倡多活动,⼈们在⽣活时间中认识到孕期多活动有利于分娩。
在饮⾷上禁⽌吃犏⽜⾁,据说这种⾁会使孕期延长,⽽到分娩期延后时⼜必须要吃犏⽜⾁,认为这样才能破解。
另外,孕妇不能抱婴⼉,据说这会使婴⼉出⽛晚。
坐⽉⼦期间,产妇要避风、避冷,不吃太硬的东西。
卫藏地区产妇必须要喝⼀种类似粥⼀样的⾷品,藏语叫“归丹”,原料是青稞酒、红塘、糌粑、奶渣,⼀起煮沸后趁热喝,能够活⾎化瘀,补⽓养颜。
对恢复⾝体特别好。
在⽢青⼀带,孕妇不能串门,不能和陌⽣⼈说话,不能吃别⼈送的东西,尤其是陌⽣⼈送的东西。
不能跟寡妇在⼀起。
藏族是怎样给孩⼦起名字的?藏族名字的特⾊是什么? 在母⽒社会时期,藏族⼈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个字作⾃⼰名字的⼀部分。
像母亲的名字叫“朗?莫莫”,⼉⼦的名字便叫“莫⾚”;母亲名叫“索?汤汤”,⼉⼦名便叫“索⾚”。
藏民族习俗信仰禁忌和注意事项(2)
藏民族习俗信仰禁忌和注意事项(2)藏民族习俗信仰禁忌和注意事项7、礼节: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
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
再站起,重新开始。
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
敬语和称谓: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语,这种风气拉萨人更为讲究。
在拉萨甚至整个西藏,每句话都有3种讲-法,一是普通话,一是敬语,一是最敬语。
无论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是这样。
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语,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语,对地位悬殊的人用最敬语。
不会敬语的人被认为缺少教养,而敬语用错了,便会闹出笑话。
藏族人非常重视称谓,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字,表示尊敬。
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等。
藏族敬酒和祭祀礼仪风俗习惯
藏族敬酒和祭祀礼仪风俗习惯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文化的少数民族,在大多数藏区,每当有客人到访,都是敬茶不敬酒。
对于祭祀仪式,都有着特定的礼仪风俗。
下面一起来看看藏族敬酒和祭祀的礼仪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凡是人们欢聚,必须饮酒唱歌。
婚礼称为“羌萨”,直译为“喝酒的地方”,与内地的喝喜酒是一个意思。
婴儿降生、孩子上学、新房落成,照例都要饮酒庆贺。
人死后一周年之际,邻居亲友也要欢聚一堂,祝贺死者投胎转世,重新降生。
至于藏历新年,大小节日,喝酒唱歌,更是绝对少不了的。
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人们慢慢地饮酒.悠悠地唱歌;喝酒喝得似醉非醉,唱歌唱得如梦如痴,如此这般,便达到了人生快乐的境界。
扎西德勒!西藏人最看重喝酒,最喜欢敬酒,敬酒必须有敬酒歌。
有一首酒歌这样唱道:酒,不要催快喝快喝,喝酒跟饮驴不一样;歌,不要催快唱快唱,唱歌跟吵架不一样;舞,不要催快跳快跳,跳舞跟打铁不一样。
喝酒不唱歌,跟毛驴饮水差不多。
在过去的年代,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僧俗官员冬天请客,夏日园林休闲,都要请几为称为“冲雄玛”的敬酒女子,一边给宾客敬酒,一边唱酒歌,有点像今天节日庆典的主持人。
她们照例要打扮成雍容华贵的贵族女子模样,头戴用珍珠、松石、珊瑚、玛瑙装饰的珠冠,胸配金玉制作的嘎乌佛盒,长长的耳坠垂到双肩,身着彩缎藏袍、彩绸衬衫,腰系彩色围裙,脚蹬彩色藏靴。
她们往往都有爽朗的性格,娇好的身材,特别是有着甜美的歌喉,不但善于唱酒歌酒曲,还能清唱藏戏,藏戏的曲调悠扬高亢,热烈深情,一人引领,众人相和,使酒宴洋溢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即使在当代,各种娱乐聚会,往往邀请两三位能歌善舞的女性,出面敬酒和唱劝酒歌,聚会才会热烈欢快,圆满吉庆。
酒宴最重要的是排坐次。
过去的年代,人的尊卑长幼区分非常严格,现在已不怎么讲究了,但每次酒宴,坐次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酒宴一般分为首席、次席、末席三个档次。
坐在首席的人,大都是年高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陪坐末席的,往往是年纪最小、辈分最低的人。
藏族的风俗习惯知识
藏族的风俗习惯知识进藏旅游时,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风俗,民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
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
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
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
不能摸小和尚的头。
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
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竿、筷子、剪*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民的⼀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等习惯。
那么,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下⾯就让店铺为⼤家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家有帮助。
藏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种礼节。
当好客的藏族主⼈向客⼈敬献哈达时,客⼈应躬腰接受;⾛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脚踩门槛;要称呼⼈名时,⼀般在名字后⾯加“啦”字,以⽰对对⽅的敬重、亲切。
主⼈如请就坐,可盘腿⽽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
此外,不能随便⽤⼿去抚摸藏族⼈的头顶。
三⼝⼀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种礼节。
三⼝⼀杯的程序⼤概为这样:客⼈先⽤右⼿⽆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喝⼀⼝,主⼈会把杯⼦倒满,再喝⼀⼝,主⼈⼜会把杯⼦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驴⾁和狗⾁是从来不吃的。
有些地⽅的藏民连鱼⾁都不吃。
因为藏族⼈认为狗和马是通⼈性的,是不能吃的;⽽驴被视为⼀种很不⼲净的东西,也不会⾷⽤。
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狗⾁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
⽬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所以,在转经时⼀定要按顺时针⽅向⾏⾛,切不可逆时针⽅向⾏⾛。
很多藏族⽼者在转经的时候,⾝后会跟着⼀些挂着红绸⼦的⽺,这种⽺被称做“放⽣⽺”,不可对这些⽺进⾏骚扰。
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伸⾆头是⼀种谦逊和尊重对⽅的⾏为,⽽不是对他⼈不敬。
双⼿合⼗表⽰对客⼈的祝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活在这⾥的.藏族⾃称“博巴”。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的民族之⼀。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族的民间节⽇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藏族行礼动作
藏族行礼动作
藏族的行礼动作一般是双手合十,微微低头,身体向前倾,表示尊敬和谦虚。
在藏族文化中,行礼是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的传统方式之一。
除了行礼之外,藏族人民还有许多其他的礼节和习俗,例如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等。
1.双手合十:藏族人民在行礼时,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表示敬意和
谦虚。
2.微微低头:藏族人民行礼时,微微低头,表示谦虚和尊重。
3.身体向前倾:藏族人民行礼时,身体向前倾,表示敬意和谦虚。
除了以上三个动作之外,藏族人民还有其他的行礼方式,例如磕头、鞠躬等。
这些行礼方式都代表着藏族人民的传统和文化,也是他们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的方式之一。
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
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
藏族的饮食礼仪与禁忌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
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
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
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
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
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
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
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
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
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
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
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
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一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
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藏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注意事项
藏族有哪些礼仪和禁忌注意事项藏族不仅豪爽奔放,敦厚淳朴,而且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但当你走进藏族同胞的家中,千万别忘了“入乡随俗,肯定要先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食等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藏族的礼仪文化,希望你会喜欢!藏族的礼仪文化藏族的见面礼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
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磕头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
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
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藏语中“旁”是“污浊”,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气的一种活动。
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门祝贺。
客人一到,首先向母亲和婴儿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子的福运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耙,放在婴儿的额头,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绕佛塔藏族信仰习俗。
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
藏人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饶塔一周毛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
西藏行-西藏之礼仪
西藏行-西藏之礼仪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生活在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藏民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民族。
这个传统可以上溯至远古,描述藏地和民风曰: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灵,雪山一切河流之源头,山高土洁,地域美好,人知为善,心生英勇,风俗纯良…一、待客:藏族好客,客到,主人出门迎接,躬腰双手平展,以示欢迎,进屋后,主人拿出最好的饮具倒上茶或酒。
喝茶:不能随便喝干,而喝一大半,斟上再喝;饮酒:一般也不能一饮而尽,即要三口一杯;进餐: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垫上,前摆藏桌分开进食。
客人走时,家人起立,相送,远至一天,最齐码送出大门。
二、出生:小孩出生三天,亲朋便要前来祝贺,亲朋一般带来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有的还要带糌粑、酥油等。
客人进门,要对生母和婴儿献上哈达,给生母敬酒、倒茶,对婴儿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
三、婚礼:求婚的男方看中某姑娘,便求取女方属相、年龄和生辰,进行卜算,如相合,则选吉日,带上哈达、茶酒到女方求婚;订婚:双方同意,择良辰由双方家庭及证婚人拟定婚约;结婚: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确定婚期,结婚前一天,男方送上衣服和头饰到女方家,迎亲这天,男方由一有身份的人带上人马,并牵上一匹母马供新娘乘骑;四、建房:选动工日子、破土方向和破土人,开工请喇嘛念经,建造时,主人要在墙内放入玉石、玛瑙等,封顶时,要将代表天神和地神的二只小罐放在墙上部。
乔迁时,要在新房院内放一堆牛粪和一桶清水,也要请喇嘛诵经!五、丧葬: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和树葬。
塔葬:为级别最高的一种,一般为活佛圆寂后葬法;火葬:只有高僧大德才举行这种葬仪;天葬:普遍葬法,选合适时辰,先将尸体卷曲捆成一团,盖上白氆,由家人和亲人将尸体背出家门,交由背尸人背到天葬场,后,先“煨桑”通报“神鹰”,随烟远飘,秃鹫纷至,啄食尸体,吃尽为吉;水葬:将尸体背到河边,节节肢解,投入急流;土葬和树葬:部分地方有。
西藏人的敬酒礼仪
西藏人的敬酒礼仪西藏人的敬酒礼仪西藏敬酒礼仪如果你是第一次在藏族人家作客,或是恰逢婚礼、新年等喜庆节日,必须要“三口一杯”:即主人敬酒时你要双手接过,然后轻啜一口,主人即给你把酒杯添满,等你再喝一口之后再添满,第三口要将添满后的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三口一杯,藏语称为松折夏达。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要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
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 饭后银碗酒”。
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
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
” 谁来敬酒,谁就唱歌。
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
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
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藏族祝酒歌介绍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
敬酒人有时边唱边舞,声情并茂,也有即举演唱的',诙谐幽默。
要么就请喝酒,要么就请唱歌。
饮酒唱歌之间,任你挑选一个,请听吧,文成公主,请喝吧,伦波噶瓦。
要么饮酒,要么唱歌,二者必居其一。
酒歌还请出了最受藏族人敬爱的文成公主和名臣噶尔·东赞域松来劝酒,不善饮酒者也定会举杯豪饮。
我们在此相聚,祈愿永不分离。
祝福聚会的人们,永远无灾无疾。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酒歌,在西藏各地都能听到。
酒歌歌词简朴却饱含深情,表现了人们对欢聚的祈盼与珍视,并表达了人们对无病无灾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深深祝福。
别小瞧这点儿小常识,如果你在藏区受到藏民敬酒敬茶地礼遇时,按照上述的做法去做,一定会让彼此的距离一下子拉的更近。
藏族饮食禁忌藏族敬酒都有这么多讲究,喝离不开吃,那么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或者注意的事项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基本礼貌: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接受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藏族的风俗与禁忌
藏族的风俗与禁忌藏族是一个古老的高原民族,西藏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不论是明艳瑰丽的神山圣湖,还是浓烈厚重的宗教氛围,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投入它的怀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礼仪禁忌。
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也不例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礼仪与禁忌初次见面时切忌直呼其名,很不礼貌。
在称呼藏族同胞时,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个“啦”字,显得很尊重,比如称格桑为“格桑啦”。
藏族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民族,不要当着藏族同胞的面称呼他们为“藏民”,这个称谓在藏族同胞看来具有贬低的意思。
不要随意去摸藏族同胞的头,也不要因为看到小朋友可爱伸手去摸他的头。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长辈和高僧之外,别人是不可以随便摸自己头的,显得十分不礼貌。
在西藏,如果有当地人对你吐舌头,那是表示对你的一种尊敬和欢迎,可以点头示意。
女性朋友不能在藏族同胞面前抖裙子,他们认为这种举止会给对方带来不幸。
在接待客人的时候,要让客人或者长辈为先,迎送客人要躬腰,面带微笑。
初次访问藏族同胞家庭和告别时,可用祝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到藏族同胞家里做客,主人邀请落座时要盘腿而坐,脚底不要对着人。
男士坐左边,女士坐右边。
不可东张西望,更不要把脚踩在或者坐在门槛上,也不要跨越火塘,他们会认为此举不吉利。
敬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经常会遇到这种场面。
献哈达有辈份讲究,倘若是长辈向你献哈达,不要用双手去接,应弯腰低头让对方挂在你的脖子上。
如果是晚辈向你献哈达,可以双手接过来。
你向平辈或者晚辈献哈达时,也可以挂在对方脖子上,但应当弯腰伸臂,让哈达高过头顶以示尊敬。
二饮食禁忌点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藏族同胞最大的忌讳是杀生。
他们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还有大部分藏族同胞不吃鱼。
他们认为违反了会加深罪孽,死后不能升天。
吃饭的时候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拣食不越盘。
不能把骨头扔进火中,藏族同胞觉得这样会招来鬼怪。
不熟悉的男女之间不要在同一个碗内揉糌粑和吃糌粑。
藏族节日风俗礼仪
藏族节日风俗礼仪藏族节日风俗礼仪知识目录藏族节日礼仪藏历新年:这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连续庆祝15天,但最主要的活动在头四天。
届时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地会遍布藏民,宗教气息浓郁。
“抢水”是年初一第一个节目,从深更半夜开始藏民就要到河边抢着舀水,据说谁舀到第一桶水今年就能获得最好的运气。
从年初二开始他们才开始走家串户,相互拜年。
初三要敬奉“屋脊神”,仪式是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洒糌粑。
初四最为热闹,摔跤、举重、骑马、跳舞等活动都在这天表演。
萨嘎达瓦节:在每年藏历4月举行,释迦摩尼在该月出生、得道、圆寂,藏民相信在4月行善可以积亿万功德,整个藏区都会有纪念活动,尤其4月15日那天,会看到很多藏民去拉萨的大昭寺煨桑、磕长头、供灯、供酥油。
在最热闹的4月15日,人们一般会先去大小昭寺向佛祖进献哈达,添灯礼佛,之后到哲蚌寺的后山绕山,全程十几公里,需半天时光,如果跟着藏民绕山,就能看到整个拉萨河谷底和拉萨城区。
布施也是藏民的一种传统习俗,在4月15这一天,德吉南路一带将聚集了来自西藏各地的乞丐,场面浩大。
雪顿节:它又称藏戏节,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持续4-5天。
该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起初是严肃的宗教活动,后来增加了藏戏、晒佛等内容,成为西藏最著名的大众化节日之一。
雪顿节在全西藏都有庆祝,拉萨游客必去之地是哲蚌寺和罗布林卡,前者会在早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晒佛仪式,后者是看藏戏的地方。
节日期间当地人还会带着自酿的酸奶、青稞酒去郊外的园林闲逛。
在雪顿节开始前的1-2个礼拜会官方会给出活动安排表,一般各大客栈都会张贴。
沐浴节:去拉萨河边沐浴。
藏历7月(公历9月,金星出现周),藏民认为这一周的拉萨河水特别圣洁,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所以都去河边沐浴、洗衣、玩耍。
燃灯节:家家点灯照亮拉萨城。
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灯节”,据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天圆寂成佛,每年这天,大小寺庙都会在神坛上点起酥油灯,伴随着诵经、灯供等活动昼夜不灭。
藏族待客要注意的禁忌
藏族待客要注意的禁忌
待客禁忌:
1.客来临,须掸尽净座位,让客人坐在主客席上。
2.送客人要躬腰屈膝,以表示尊重;要面带笑容,热情礼貌。
3.给客人献茶或酒时,碗杯要擦拭干净,必须倒满。
敬茶或酒时,手要先在裙裤上擦一下,表示手已干净,然后双手捧上,忌讳手指放在碗或杯子口沿上。
4.敬酒时,客人先用无名指向佛法、双亲、朋友连续*酒三次(各地含义不同),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节。
5.给客人赠送礼品时,要双手高举过头,客人受礼后,主人应退回原位。
6.不要在客人面前放屁,从客人面前走过时要躬身,紧缩袍裙,以免扬起尘土。
7.不要将脚底对着人坐,那表示蔑视。
8.不要大摇大摆从客人面前行走。
与客人谈话,要洗耳恭听,回话要用敬语,不谈令客人不愉快的事情。
9.客人走后,不能马上扫地和倒垃圾,不然会认为对客人不尊敬,对客人也不吉利。
10.不要在房中打口哨,那会赶走神灵,招来鬼魅。
11.不要在聊天时提及死者的名字,因为那会使亡灵得不到安宁,如果必须,就要在名字前念一句六字大明咒。
12.不要吹其他人家正在烹调用的炉火,否则你的嘴就会发炎,你将会成为灶神咒语的牺牲品。
13.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碗杯等器具禁止扣着放置,因为只有过世者的碗杯才扣着放置。
藏族的礼仪
藏族的礼仪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那么你了解过吗?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藏族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藏族的礼仪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
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
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
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
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
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
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
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
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
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
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
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
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四川、青海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
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长头的人磨光了。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
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鞠躬,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
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
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得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藏族的礼仪
藏族的礼仪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蒙古族的礼仪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
”(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
蒙古民族把酒看作各食品的精华,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
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
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
蒙古族人对客人的食宿常不取酬谢,无所计较,并认为对客人的招待小气吝啬是看不起人家的表示。
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维吾尔族的礼仪维吾尔族的礼节与宗教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
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礼仪-礼仪知识
关于藏族礼仪-礼仪知识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
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
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
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
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
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日常社交礼仪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
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活佛或尊贵的人。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
赠送礼品,尤其对长辈、活佛和尊贵的客人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
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
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
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一同进餐,其乐融融。
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敬献哈达是藏族最常见的礼节之一。
献受哈达的礼仪在过去有严格的规矩。
俗人向僧人、低级僧侣向高级喇嘛献哈达,要俯首躬身,双手捧哈达过肩过头,恭恭敬敬地献上,有时只能将哈达献于对方座
前或脚下,对方通并不回赠哈达;给佛像、活佛献哈达,难以靠近亲献时,也可抛献或由别人转献。
上级给下级、长辈给晚辈、僧侣给俗人、高级喇嘛给低级僧侣赠哈达时,则常将哈达直接套挂在对方脖子上。
同辈平级间献哈达,双方将身体微微前倾,平等地以双手捧献、接纳,接受者将哈达顺手绕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往往还当场回献一条哈达,以重礼尚往来。
喜庆的日子,主人接受哈达后,往往顺手将哈达回敬给对方。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五体投地,如此反复进行。
磕短头,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下跪,用头轻轻磕地。
拜见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