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风俗习惯知识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藏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和独特的风俗。
本文将介绍藏族的一些主要节日和风俗。
一、藏族的传统节日1. 达藏节(大年节):达藏节被认为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新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举行,为期十五天。
达藏节包括祭神、祭祖、拜年、舞蹈、唱歌、摔跤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家人团聚,互相祝福,传统服饰和民族舞蹈也是达藏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藏历新年(洛桑节):这是根据藏族传统历法来决定的一个重要节日。
通常在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访亲友、赠送礼物等。
此外,藏族传统的舞蹈表演和藏戏演出也会让整个节日更加热闹欢乐。
3. 鲁山葬(天葬):尽管鲁山葬并不属于传统的节日,但它是藏族重要的一种丧葬仪式。
在传统观念中,人体死后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将尸体运送到高山上供给食肉飞鸟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方式。
这种特殊的葬礼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也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兴趣。
二、藏族的传统风俗1. 藏式婚礼:在藏族传统婚礼上,一般会有盛大的仪式,比如洗头、簇拥等。
新娘通常会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婚纱,而新郎则会戴着帽子,穿着藏族传统服装。
婚礼期间,还会有传统舞蹈、唱歌和丰盛的宴席,使整个婚礼更加隆重而喜庆。
2. 家访:在藏族社区中,家访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
人们通常会去拜访亲朋好友,并互相交流问候。
在家访期间,主人会热情地款待客人,并提供茶水、糕点等。
这种传统的社交习惯是藏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3. 藏戏:藏戏是藏族民间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通常通过面具和服饰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角色的性格和特征。
藏戏是受到当地居民热爱的艺术形式,每逢节假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藏戏演出,以此庆祝节日,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上介绍的只是藏族传统节日和风俗的一部分,藏族社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特殊的风俗习惯。
这些节日和风俗不仅体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风俗习俗
藏族风俗习俗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
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
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
大部分地区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
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
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
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
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
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
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
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
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
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
西藏文字:藏族有文字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藏文创建于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部落第33代赞普松干布赞掌权以来,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一行到天竺学习梵文,根据吐蕃语言的特点,创造了30个声母和4个韵母的拼音文字。
到了公元9世纪,藏王热巴布登位后,对藏文拼音进行简化,丰富词汇,改进文法,编制字典,撰写藏史,使藏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藏吉祥八宝: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
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
胜利幢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
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
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四川藏羌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四川藏羌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四川藏羌族有什么风俗习惯羌族源于古羌,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四川藏羌族有风俗习惯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四川藏羌族的风俗习惯造小塔藏族信奉习惯。
以印模压抑泥胎,经烧制而成。
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巨细纷歧,小者数寸,大者尺许。
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
一样平常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
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勾当。
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安排在村边、路旁,或埋在田间,以为可以没落虫灾,使粮食得到丰收。
绕佛塔藏族信奉习惯。
佛塔为释教重要符号之一,一样平常内藏佛经,外刻佛像,素来为释教徒所恭顺。
藏人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偏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
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转经轮藏族信奉习惯。
藏族人广泛信奉喇嘛教,即藏传释教。
信教必需常常念佛,但许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等于念一遍。
因此,转经轮成为很多藏人的一般勾当,很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
经轮有巨细和质地的差异,但内里都装有经卷。
转经轮时,黄教长短是曲时针偏向转,黑教信仰反时针偏向转,不然被为对菩萨不敬。
跳神藏族信奉习惯,藏传释教祈福禳灾的典礼。
风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域。
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进行驱除鬼魔、预庆吉利快意的法会。
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类神佛鬼魅,在广场或寺院厅内跟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大声叫嚣,以驱除鬼魔。
内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菩萨出嫁藏族信奉习惯。
风行于金川县。
内地藏族以为,每年夏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出嫁的日子。
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
听说,这样可保一年次序。
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
以示道贺。
忌捕鹰雕藏族信奉习惯。
藏族人民以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祥瑞。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藏族的风俗习惯(通用11篇)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食等习惯。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藏族的风俗习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藏族的风俗习惯篇1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新馆于2007年9月开馆,位于香格里拉县城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旁。
2009年初,经国家文物局评定公布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楼高4层。
展厅是原来博物馆的2倍,供游客参观的展厅有两个,博物馆功能设计也更人性化、更环保和更安全。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以静态文物陈列和动态的多媒体演示,集中反映具有云南藏区特色的自然生态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使参观者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香格里拉。
也为古城增添一道风景线,丰富古城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跨进博物馆的大门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沙盘,沙盘主要展示了迪庆州的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断,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处,是世界著名的三江并流国家风景名胜区腹地。
沙盘后,有两幅很有意义的壁画:茶马互市和军民鱼水情。
茶马互市主要反映出了,茶叶从主产地版纳由马帮运送,一路经思茅、大理、丽江到达迪庆,在这条古道上往返进行着茶马互市的古老交易,也带动了多元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而军民鱼水情讲述了一幅1936年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迪庆时,与迪庆人民关系融洽,红军为百姓看病,百姓送子参军的军民和谐画面。
一楼主要为历史文物展厅,拥有文物鉴赏、民族风情、佛教文物、近现代文物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文物鉴赏包含藏传宗教文物、石器、青铜器、陶器、工艺品、民族服饰、书画、钱币、国宝鉴赏和近现代文物的收藏展览。
民族风情主要是少数民族文物的展览,包含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的收藏展览。
佛教文物主要是佛像、唐卡、佛教法器、佛教乐器、羌姆舞面具及服饰、隔板画、东巴经书、东巴纸牌画和其它宗教文物等的收藏展览。
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
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一、生活上有什么习惯,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藏民族生活习惯主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讲,藏族同胞的藏装分地方样式、颜色、面料等方式有所差别,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藏族同胞的服饰也呈多元化,只重大节日期间才着盛装。
饮食上以糌粑、酥油、干肉、藏面、各类面点等为主,目前也不局限于此,特别是藏族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都习惯吃中餐和小吃,川菜尤其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西藏,领导干部乘坐小车时一般坐副驾位置,这与内地不同。
2、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3、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杯子不能用来吃饭喝水,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饮食有什么要求:藏民族饮食主要有糌粑(类似于内地的炒面,吃时往碗里倒些糌粑,倒入酥酒,冲茶水,然后用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捏均匀,然后用手捏成团状,吃时也用手往嘴里送)、酥油茶、风干肉、甜茶、奶渣、藏面等。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与内地联系日趋紧密,藏族的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其中受四川影响最大,川味食品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事项:1、藏族同胞大多喜欢喝青稞酒或啤酒,很少喝白酒。
2、在食肉方面,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不吃马、驴、骡、狗、青蛙肉等。
3、在饮食方面,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三、藏族的礼仪礼节1、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酒壶(或酒瓶),斟三杯敬献客人。
前两杯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
第三杯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1、婚丧习俗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
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火葬。
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
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
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
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不太好。
2、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3、民族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
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
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4、服饰特色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1. 引言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各种风俗习惯。
本文将介绍一些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宝贵的文化。
2. 藏族的信仰和宗教藏族人民深信佛教,他们将佛教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祈福和念经,而佛教寺庙也成为了藏族人民的重要聚集地。
此外,藏族人民还相信藏传佛教的高僧可以给予他们庇护和保护,因此时常会到寺庙中接受高僧的指导和祝福。
3. 藏族的节日和庆典藏族拥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著名的节日之一是藏历新年,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年末举行,持续数天。
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音乐表演和传统体育竞技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谢。
4. 藏族的服饰和饮食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色彩鲜艳。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和头巾。
他们还喜欢佩戴各种珠宝和饰品,这些饰品往往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在饮食方面,藏族人民以牛羊肉、青稞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各种美味的传统菜肴。
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饮料叫做“酥油茶”,通常是在特殊场合和节日中享用的。
5. 藏族的婚嫁习俗藏族的婚嫁习俗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
在婚礼前,男方家族需要向女方家族提供一定的彩礼和财物作为聘礼,以展示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
在婚礼的当天,新娘会穿着传统的婚纱和珠宝,在亲友的祝福下入嫁新家。
整个婚礼过程通常持续数天,期间有各种祭祀、舞蹈和宴会等庆祝活动。
6. 藏族的艺术和手工艺藏族以其独特而精美的艺术和手工艺闻名于世。
他们擅长制作各种精美的刺绣、织物和珠宝,这些作品常常为其传统服饰和饰品所用。
此外,藏族人民还以雕刻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传承和表达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7. 藏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藏族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通常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藏族的风俗惯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风俗惯。
以下是关于藏族的一些重要风俗惯的简要介绍。
1. 藏式婚礼
藏族的婚礼是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
在婚礼之前,新郎必须亲自制作结婚杠糖,以示诚意。
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华丽的传统服饰,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前往新郎家。
在婚礼上,还会有舞蹈表演和丰盛的宴席。
2. 藏式餐饮
藏族人民的饮食惯受到高原气候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他们喜欢吃牦牛肉、羊肉、青稞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他们也以制作奶茶和酥油茶而闻名。
藏族人民还保留了一种叫做“藏式炒饭”的独特烹饪方式。
3. 藏族服饰
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并且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款式和花纹。
男性通常穿着长袖长裤和长靴,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和披肩。
藏族的服饰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珠宝。
4.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舞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藏戏、独舞和舞剧等。
舞蹈的动作独特优美,常常表达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敬仰和赞美。
5. 藏族节日
藏族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如藏历新年、祭山节、莎莉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伴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舞蹈、音乐、民俗游戏等。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举行盛大的仪式和祭祀。
以上是关于藏族的一些重要风俗习惯的简要介绍。
藏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每个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令人称奇和钦佩。
藏族文化常识 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汇总藏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藏族文化涵盖了宗教、艺术、语言、风俗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于藏族文化的常识。
一、音乐、美术和舞蹈藏族音乐独具特色,具有浓郁的高原气息和宗教色彩。
音乐形式多样,包括山歌、酒歌、情歌等,乐器也十分丰富,如龙头琴、牛角琴、鼓等。
藏族美术以唐卡和壁画为代表,内容多为佛教题材,风格独特,色彩鲜艳,极具艺术价值。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形式多样,既有热烈奔放的“锅庄舞”,也有轻松愉快的“弦子舞”。
二、佛教藏族信仰的佛教为喇嘛教,即密宗佛教。
在藏族社会中,喇嘛是精神领袖,他们既是宗教导师,也是文化和知识传承者。
喇嘛教对藏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三界藏传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这三界是佛教宇宙观中的三个层次,欲界是最低的一层,色界和无色界则是更高层次。
四、五部大论藏传佛教的“五部大论”包括《释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观论》、《俱舍论》和《戒经》五部大论,是学习藏传佛教的重要经典。
五、牧业产品藏族牧业生产的产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和毛织品三大类。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成为了藏族地区特有的经济支柱。
六、三大领主西藏的“三大领主”指的是僧侣、贵族和土司,他们是西藏社会的统治阶级。
这三大领主在西藏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七、热振寺与噶当派热振寺是噶当派的发源地,该派的根本教法为“七宝教法”,即以四尊三藏为核心的教法。
这四尊三藏分别是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度母和不动明王,而三藏则是指经藏、律藏和论藏。
噶当派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教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鲁梅楚臣喜饶与其弟子鲁梅楚臣喜饶是噶当派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有许多著名的弟子,被称为“四柱”。
这四位弟子分别是向那囊多吉旺曲、翱绛曲迥乃、兰耶歇喜饶和梅楚臣炯乃。
他们的思想在噶当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该派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藏的风俗及禁忌
西藏的风俗及禁忌第一篇:西藏的风俗及禁忌【西藏的风俗及禁忌】西藏境内有200多万人口,主要从事农牧业和手工业。
藏族的主食为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
藏族是个勤劳、好客的民族,每逢节日、重要仪式及尊贵的客人来临,总要敬献“哈达”、青稞酒、酥油茶,以示庆祝。
藏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民族,受宗教影响极为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因此游客进藏旅游千万注意尊重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禁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
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
遇到寺院、玛尼堆、宝塔等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
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
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
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的座位。
在殿内不准用手乱抚摸经书、佛像、壁画、法器等、更不能从上面跨过;不要随地吐痰、吸烟和大声喊叫;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能随意拍照;进寺庙时请摘下帽子;参观寺庙时女士请勿穿戴比较暴露的衣饰(如短裙/短裤等);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猎和随便杀生。
2)忌用单手接递物品。
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3)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的地方大小便。
4)不得动手摸弄藏族人的头发和帽子。
5)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6)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7)忌将骨头扔于火中。
8)藏族家里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贴一红布条。
外人见到此标记,切勿进入。
9)藏族一般不吃鱼虾、鸡肉和鸡蛋,不要勉强劝食。
但现在这类饮食习惯已有很大的改变。
10)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里念经或出去朝佛。
人们相信藏历的每一个地支终了,第二个地支开始是一个凶年,如每个人的13岁、25岁、37岁、49岁(以此类推),都是凶年或“年关”,要特别小心,只有多念经、放布施才能避免灾难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域与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传统节日,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欢迎大家阅读。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藏历年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
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
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
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
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
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
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
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
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
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
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
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
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民的⼀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等习惯。
那么,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下⾯就让店铺为⼤家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家有帮助。
藏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种礼节。
当好客的藏族主⼈向客⼈敬献哈达时,客⼈应躬腰接受;⾛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脚踩门槛;要称呼⼈名时,⼀般在名字后⾯加“啦”字,以⽰对对⽅的敬重、亲切。
主⼈如请就坐,可盘腿⽽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
此外,不能随便⽤⼿去抚摸藏族⼈的头顶。
三⼝⼀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种礼节。
三⼝⼀杯的程序⼤概为这样:客⼈先⽤右⼿⽆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喝⼀⼝,主⼈会把杯⼦倒满,再喝⼀⼝,主⼈⼜会把杯⼦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驴⾁和狗⾁是从来不吃的。
有些地⽅的藏民连鱼⾁都不吃。
因为藏族⼈认为狗和马是通⼈性的,是不能吃的;⽽驴被视为⼀种很不⼲净的东西,也不会⾷⽤。
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狗⾁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
⽬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所以,在转经时⼀定要按顺时针⽅向⾏⾛,切不可逆时针⽅向⾏⾛。
很多藏族⽼者在转经的时候,⾝后会跟着⼀些挂着红绸⼦的⽺,这种⽺被称做“放⽣⽺”,不可对这些⽺进⾏骚扰。
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伸⾆头是⼀种谦逊和尊重对⽅的⾏为,⽽不是对他⼈不敬。
双⼿合⼗表⽰对客⼈的祝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活在这⾥的.藏族⾃称“博巴”。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的民族之⼀。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族的民间节⽇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西藏的风俗
西藏的风俗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拥有着独特而多样的风俗习惯。
在藏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细节中。
从举办婚礼到节日庆典,从居家生活到食品制作,西藏的风俗无处不在,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一、节日庆典西藏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一般在每年的二月或三月份举行,庆典活动包括宗教仪式、跳高原舞蹈、放风筝、点燃篝火等。
此外,西藏还有农历正月十五的藏历“舞拉”节、六月二十五的藏历“萨嘎尔”节、七月五日的藏历“莲花节”、十一月十五的藏历“阿巴桑卓”节等多个节日。
不同地区的节日庆典方式各异,但基本上都会有食品制作、舞蹈、音乐表演等庆祝活动。
二、结婚习俗西藏的结婚习俗独具特色。
在藏族人们的婚姻观念中,男女不是通过相亲或媒婆介绍认识的,而是通过“谈恋爱”自由选择伴侣。
结婚仪式一般会分为两部分:订婚和成婚。
订婚是双方家长为了确认婚姻关系所举行的仪式,而成婚则是正式举办结婚典礼,包括举行宗教仪式、合家团聚喜庆、交换礼物等。
在结婚当天,新郎和新娘会穿上传统的婚服,这些婚服至少包括:1.男士的“婚遮巾”:一条红色的丝绸巾,代表男子在结婚后已有了家庭责任。
2.女士的“节庆头巾”:由丝绸和金色的菱形珠串制成,寓意女性的吉祥和美丽。
3.新郎的“梭巴”:一件崭新的牛皮袍子,代表新郎从此要担负家庭责任。
4.新娘的“羊角帽”:羊角帽代表女性的孝顺和节俭,寓意新娘要继承家庭传统,保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三、居家生活西藏传统的居家生活也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西藏的高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建筑材料更多地使用黄泥土、草坯,这些造型独特的房屋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和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西藏人们喜欢用手织毛毯、编草席,家中常备有藏传佛教中的经书、唐卡等宗教物品。
西藏人家庭的餐桌上也有着独特的藏式食品,比如:1.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人们的标志性饮品,它不仅可以糖分和咖啡因提供能量,还能够消化油脂,适合高原干燥的气候。
藏族的婚嫁习俗
藏族的婚嫁习俗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那么你知道藏族婚嫁习俗是怎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藏族的婚嫁习俗藏族婚嫁习俗是怎样的(1)藏族青年男女婚嫁沿袭古母系氏族单偶族外婚和对偶族外婚,子女有属舅姓氏的。
东南部藏族青年男女例兴固有自由恋爱婚。
往昔女儿16岁,父母于春节择吉日为其改换头型,佩头饰,插长笄,挂耳环。
后可与如意情郎于山野浪漫“拉依”情歌,或在密林深处给情郎吹奏“口弦”。
舟曲处处都有羌女的山歌,待姑娘择定情郎后,男家长辈托“只尼”(媒人)携酒、肉到女家定亲。
数日后,新郎择日邀“只尼”赴女家,邀姑娘亲邻饮酒3日。
随后,男家即可派女眷到女家将姑娘迎送到男家同居试婚1——3日。
姑娘返回母家5日至半月,如无异议,便可发话男家。
男家即迎娶姑娘,新郎新娘正式结婚。
婚礼一般选定在正月上旬单日举行。
礼前,男家“只尼”率领迎娶队伍到女家,展耀彩礼(生猪、或牛、羊、大缸酒、衣物、毛毡等),女家接彩,便设“女儿席”,款待亲邻村人与男家宾客3日。
姑娘临嫁,装扮一新,涕哭不休,以表父母养育之恩。
出嫁,乘骑骡或马,掩面而泣(表示告别父母兄弟)。
送程中,伴女与送亲者向新娘头上撒木灰,唱“送嫁歌”,以示一路吉祥。
新娘行至新郎门口,男家女眷扶新娘下马,即踩灰圈,被女眷抱进新房。
新郎长辈向来宾献茶敬酒,婚宴3日。
现在婚嫁习俗逐步演进。
西部藏族男女青年婚嫁,以前多由父母包办,邀媒定亲。
新娘婚后三日须回娘家留住三日或7至15日。
县内藏族青年男女结婚,娘家给女儿陪嫁,应按男家酒礼数量而定,送的多,陪的多。
但也有陪嫁数量超过男家送礼数量几倍的,甚至十几倍的。
有的女家将男家所缺牲畜、农具、粮食、衣物等一并陪上的。
以前博峪等乡存在女娶男子和“占亲”习俗。
八楞、三角坪乡藏寨有将新娘或新郎接送男(女)家门口,众人围住新人对歌或对话,博得大家欢笑后,方许进门的习俗。
(2)汉族婚嫁汉族青年男女婚嫁与内地大致同,古今有别。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藏族风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风俗文化,它所带来的特殊的文化也是如此令人着迷。
那么,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的饮食1、藏餐: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在藏餐的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2、酒文化:西藏比较流行的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
当然随着跟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多、西藏也有了很多内地制造的酒。
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唱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3、茶文化西藏人比较喜欢的是酥油茶。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
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
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喝茶之前、客人需先用手指沾下茶水、撒三次到外面,这也是一种对主人的礼貌藏族的服饰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藏族的风俗习惯8篇
藏族的风俗习惯8篇藏族的风俗习惯1 藏族⾮常讲究礼仪,⽇常⽣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要脱帽,弯腰45度,帽⼦拿在⼿上,接近于地⾯。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
合掌要过头,表⽰尊敬。
这种致礼⽅式多⽤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的⼀种礼仪,表⽰对客⼈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或绸⼱。
以⽩⾊为主,亦有浅蓝⾊或淡黄⾊的,⼀般长约1.5⽶⾄2⽶,宽约20厘⽶。
最好的是蓝、黄、⽩、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于最⾼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磕头藏族⼈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磕长头,⼀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
两⼿合掌⾼举过头,⾃顶、⾃额、⾄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
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头轻轻⼀顶,表⽰诚⼼忏悔。
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尊敬祝福。
旁⾊ 藏语中“旁”是“污浊”,⽽“⾊”意即“清除”,旁⾊是指清除晦⽓的⼀种活动。
在⼩孩出⽣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孩的⾐服、帽⼦等,登门祝贺。
客⼈⼀到,⾸先向母亲和婴⼉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的福运和五官,再⽤⼤拇指和⾷指捏⼀点糌耙,放在婴⼉的额头,祝福孩⼦吉利向上。
婚俗 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致相仿。
如⼀对青年男⼥彼此有意后,他们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
如是"吉"的话,那么男⽅或⼥⽅就请⾃⼰的亲戚或媒⼈持哈达及礼品到对⽅家求婚,如对⽅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哈达和礼品,并当即奉上⼀条哈达赠来⼈,还之以礼。
随后,双⽅协商订婚仪式的⽇期。
在订婚仪式上,男⽅或⼥⽅向对⽅家赠送礼品和钱财、制定婚约、设宴庆贺,最后是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
藏族的生活习俗
藏族的生活习俗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藏族的生活习俗包括了日常生活、婚嫁、葬礼等方方面面,展现出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比如,每年的藏历新年是藏
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他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服饰和饮食习俗,如藏袍、长靴、围裙等传统服饰,以及酥油茶、青稞酒等传统饮食。
在婚嫁方面,藏族人民也有着独特的习俗。
他们通常会举行盛大的婚礼,婚礼
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唱歌跳舞、赛马、射箭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有着特殊的婚姻制度,如“兄弟共妻”、“田园婚姻”等,这些习俗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在葬礼方面,藏族人民也有着独特的习俗。
他们通常会进行天葬,将逝者的尸
体供奉给秃鹰等飞禽,以达到超度的目的。
此外,葬礼上还有着丰富的祭祀仪式和纪念活动,如吹唢呐、念经等。
总的来说,藏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
活方式。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丰富了整个中国的文化。
希望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习俗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藏族的文化。
少数民族民俗风俗介绍-藏族
前言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 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 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 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 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 上。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 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之一;
➢ 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 藏戏等4个剧种,西藏藏戏及安多藏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
➢ 八大藏戏:《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 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
元初时期
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 年改称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 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宣政院 使(主管官员)一般由丞相兼任, 副使由帝师举荐的僧人担任。
1244年秋天
蒙古宗王阔端代表蒙古汗廷与西藏 萨加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这块土地 上成功举行了“凉州会盟”并颁发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成为西 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
元朝时期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 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 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任用 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 吏。
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
明朝取代元朝,采用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 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 权。
明朝职官制度
没有沿用元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 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明 朝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
藏族的人口生活习惯风俗习惯
藏族的人口、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有人口600万人(最新数据),主要分布在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主要从事,兼营农业。
【】以等制作的,喝、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是由青稞或炒熟后磨制而成的,把糌粑用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酥油茶是把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然而只有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
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
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
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
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
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因为这是不太好的。
【服饰特色】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雄健豪放;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是藏族的主要,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皮面、、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
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
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的风俗习惯知识
进藏旅游时,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风俗,民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
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
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
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
不能摸小和尚的头。
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
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
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竿、筷子、剪*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打*,不吃*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
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作文素材《民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活佛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
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活佛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
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
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
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
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朝鲜族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
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可、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
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朝鲜族的禁忌有: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肉,尤喜*肉汤,但婚丧及佳节时禁止杀*、食*肉。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
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
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嘲多*”“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