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国学教案反思模板范文高中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高中《论语》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解了《论语》中的“学而第一”章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 掌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3.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孔子生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孔子的思想。
2. 讲解《论语》中的“学而第一”章节,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探讨其中的道理。
4. 演讲比赛: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演讲,展示团队风采。
5. 总结归纳: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方面:(1)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通过小组讨论和演讲比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对《论语》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国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2. 教学方法方面:(1)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在讲解《论语》内容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和演讲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不足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
(2)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凑,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未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3)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害羞、拘谨的情绪,影响了课堂氛围。
五、改进措施1. 课前充分备课,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 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国学教案反思(本站推荐)
国学教案反思(本站推荐)第一篇:国学教案反思(本站推荐)二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与反思二年级刘惠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难点:采用“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1.激趣设疑(1)、利用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
(这一环节意在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后面分析作者爱莲原因作铺垫。
)(2)走进作者:周敦颐和“说”这种文体。
2.自学质疑(1)朗读课文这其中包括学生自读与朗读。
朗读指导:描写莲的语句读时要悠扬中透着赞美,第二段多议论注意读出作者赞美或讽刺的感情。
(2)视频朗读,注意朗读节奏和情感。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集体讨论,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4)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意思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不可亵玩焉()不蔓不枝()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可远观而不可亵焉3、探究释疑(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中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班上集体解决,老师做适当点拨。
(2)多媒体展示教师预设的问题:①作者怎样描写莲花的形象?②文章仅仅是写花吗?花与人有什么关系?采用了什么写法?③本文主要是对莲花的赞美,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④作者为什么把菊称为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⑤牡丹为何是富贵者的像征?世人盛爱牡丹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人生态度?4.整合提高指名学生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拓展训练让学生就是否欣赏周敦颐的人生态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经典国学教学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经典国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以下是对本学期的经典国学教学进行反思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 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
2. 学生在诵读、理解、运用国学经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3. 学生对国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结合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国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 对国学经典的讲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其内涵。
2.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存在读音不准确、断句不规范等问题。
3. 课堂互动不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4. 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改进措施
1. 深入研究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讲解。
2. 丰富教学手段,如采用情景剧、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 优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六、总结
本学期经典国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深厚国学素养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国学教学总结(通用5篇)
国学教学总结〔通用5篇〕国学教学总结〔通用5篇〕国学教学总结1学校作为传承与开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文化建立是我国先进文化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本学期开展了全校性的国学手抄报评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体会到国学经典就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做人明理之本。
学校自开展了各种国学活动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立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习着,理论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各项国学活动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立。
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立的结合,使老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标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进步。
二、进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化,是对青少年进展教育的好材料。
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安康的作用。
其次,进步了学生的阅读才能。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程度在步步进步,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在朗读程度大面积进步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也大大进步。
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进步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
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才能的进步。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国学反思
国学《见贤思齐》教后记郭波航国学课是学校本学期刚刚开设的课程,我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教学。
在暑假教师培训的时候,我和全体老师都学习了国学“读、猜、证、悟、背、写”的六步骤教学法,这既是教师的教学法,也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法。
反思从开学至今的国学教学,我对国学课的理解和在课堂上具体的操作也在一步一步地上台阶。
时至今日,我越发感觉到在教学和学习中六个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更体会到国学对于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是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的。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会产生一个困惑。
那就是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既定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在经历了读、猜、证这三个环节之后,依然会有很多的学生在猜过、求证后对所学的国学内容没有一个清晰的、有道理的理解。
那么在产生这样的问题后,作为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求异思维”而无动于衷、不置可否,至少要帮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楚的、合理的认知,所以我在“证”之后又加入了“讲意思”的环节,让学生们讲一讲在求证之后自己对这条论语是怎么看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这样的做法还是有益的,虽然在某些层面上会制约学生的“求异”,但是我们更多的收获了学生清晰地思维、流畅地表达。
而且如果发现混乱的结论、不合理的思维也还可以及时加以引导。
第二,在“猜、证”之后,就会发生一些“证而无解”的问题,就是说在求证之后,学生依然搞不清楚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合理的,于是就会出现无思维地判断,或者是人与亦云地判断。
这个时候老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弄清楚究竟该怎样理解,不能轻描淡写的混了过去。
第三,在经过领导们的评课之后,我也意识到在国学课堂上,也包括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师不能只是作为问题的终结者出现,把课堂搞成了歼灭一切问题的战场,这样的“战场”到最后就是一块寸草不生的荒漠,因为问题一旦全部结束,也就切断了学生向课外拓展思维,进行再学习的纽带。
所以,正如校长所说,课堂上需要一个“问题库”,这个“问题库”就是二次思维、二次学习起点。
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
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经典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有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范文(精选5篇)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范文(精选5篇)国学经典教学总结1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在于:一、传承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
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二、健全人格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三、陶冶情操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就是给了他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国学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幼儿园国学活动教研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幼儿园教育中也逐渐融入了国学元素。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园开展了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诵读、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1)收集国学经典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
(2)制作活动道具,如人物头饰、场景布置等。
(3)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2. 活动实施(1)集体诵读:组织幼儿分组进行集体诵读,让幼儿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韵律美。
(2)角色扮演:让幼儿根据国学经典中的故事,扮演不同角色,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手工制作:以国学经典为主题,引导幼儿制作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诵读国学经典,增进亲子感情。
3. 活动总结(1)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对家长参与情况进行反馈,感谢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研反思1. 教学方法的改进(1)在集体诵读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诵读、男女声对读、跟读等,提高幼儿的诵读兴趣。
(2)在角色扮演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角色,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家长参与的提升(1)通过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国学文化,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诵读国学经典,增进亲子感情。
(3)鼓励家长将国学文化融入家庭生活,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3.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1)教师应不断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国学教案反思模板范文高中
一、教学背景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授课班级:[班级]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掌握[具体知识点]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具体导入方式,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等] - [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效果]2. 讲授环节:- [具体讲授内容,如:讲解知识点、分析文本等]- [讲授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效果]3. 互动环节:- [具体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提问等] - [互动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效果]4. 总结环节:-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总结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效果]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是否有所提升?2. 教学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势和亮点]- [这些亮点如何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3. 教学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和不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4. 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 [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5. 后续计划:- [根据本次教学反思,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 [后续教学计划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五、教学感悟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国学经典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尝试将国学经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不够深入,课堂互动不够充分等。
一年级国学课教学反思
关于一年级国学课教学对反思国学课主要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国学素养。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本次一年级国学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简单、有趣、易懂的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孩子们一些经典的古诗、成语故事、弟子规等。
这些内容既符合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结合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更好地理解国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还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国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三字经》时,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模拟古人学习时的场景,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效果的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同时,我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本次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较小,对于一些较难的国学知识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
其次,在互动式教学中,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在情境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场地等限制因素,我无法完全模拟古代的学习场景。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创新,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国学知识。
国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浅析《国学》教学中的以学定教的文本理解的方式任元汉小学:张旭芳【导言】:读圣贤书,做圣贤人一一《国学》在小学教学中LI 益占据重要的位置。
《国学》课程的内容选入了许多古代优秀的的经、史、子、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诵读这些优秀诗文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而,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 上好每一节课,为孩子奠定好坚实的国学基础。
但是国学内容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生字、僻字很多, 读起来也很费力,老师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既要读得正确、流利,又耍理解、背诵,教学任务很重。
大部分的老师会担心孩子学习国学困难,于是会釆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从字音的古今演变到每句话的读法,从历史故事到每句话的意思,再到现实生活中的体会等等, 事无巨细,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满头大汗;有的低年级的老师认为低年级孩子不需要理解文本,于是整节课几乎都是在让学生反复机械的朗读,学生不知其含义,不明其事理,只是强记,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课堂上应不应该让学牛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位国学老师深思。
南京国学培训回来,在本校开了一节国学的公开课。
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14课《君子与小人》,这篇课文主要采用对举的手法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君子与小人又有怎样的不同。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国学乂多了一层感受和想法,以下就撷取其中的片段,与同行共勉。
【教学案例】:“今天,我们来学习14课《君子和小人》。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 几番轮回下来,学生都能读得很流利了。
每学新的课文我总是遵循学生读不好不开讲的原则。
“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老师的问题刚抛出来,同学们就争抢着回答,声音震天。
“我认为无私奉献的人是君子” “我认为像孔繁森那样的干部是君子” “我觉得学识渊博的人是君子”1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对君子的看法。
国学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途径,国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国学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我国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选择1.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国学教学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如《论语》、《道德经》、《庄子》等。
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国学故事和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1. 讲授法在国学教学中,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我注重将国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智慧。
例如,在讲解《论语》时,我会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讨论法讨论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讲解《道德经》时,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将国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一些与国学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国学经典中的精彩片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国学教学反思_模板
一、教学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我承担了国学课程的授课任务。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国学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国学教学的反思。
二、教学问题1. 对国学知识的掌握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国学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讲解国学经典时,无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
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影响了他们对国学的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在国学教学中,我过多地依赖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单一在评价学生的国学学习成果时,我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国学知识缺乏兴趣。
作为教师,我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国学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1. 加强自身国学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加强自身国学知识的学习,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参加相关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
2. 创新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完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国学学习成果,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引导学生认识国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国学的价值,让他们了解国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通过本次国学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教学心得5篇
国学教学心得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计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reflections,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国学教学心得5篇每个人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赶紧拿笔写下你的心得吧,从写心得体会这件事来说,我们最先要确定的就是它的中心主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国学教学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亲近国学,传承经典(小学一年级国学课教学反思)
亲近国学,传承经典——关于国学课的反思国学复兴的话题,近年来一直为大众所热衷讨论。
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日,如何继承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国学经典?这个问题不断地提醒人们寻找新办法沿学国学珍品。
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传承经典的重任,为更好地使学生全面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学,我校引进了育灵童出版社的一系列国学教材。
这学期,我所执教的一年级的国学教材,内容以《三字经》为主,按文义分为18课,每课配图与释义。
在国学研讨课中,我按原定进程讲解第十三课《魏蜀吴》。
这课是第四单元《历史画卷》中的第三小节,学生在此前两课中接触了中国早期的历史。
教学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听一听、读一读、悟一悟、唱一唱”的方法。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尚浅,国学这类深奥读物距离他们非常遥远。
我先让孩子们听一听课文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听完朗读后,我将文中易读错的字挑出来范读给学生听,减少他们对难字的疏远感。
听完朗读后,便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读一读。
为让学生更易于学习课文,我按意群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并将“读一读”的方法细化入每一部分的学习中。
读的第一步,先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注意难字的读音。
然后,请一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第一部分,并对其他学生说明:“这位同学读对了,请大家跟着他读一读,读错了,请大家帮他纠正。
”带读环节结束后,请全班齐读一遍。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灵活、易调动的特点,我接下来采取了多种朗读方式,男女分读、小组竞赛读、师生接龙读等等,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满兴致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形象思维,在理解深奥的课文内容上有很大难度,即便教师向学生解释了文义,也难以让他们理解。
为此,我通过播放课文的动画短片,使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画中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借此实现让学生“悟一悟”。
同时,也能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趣。
在听、读、悟完成后,我还增加了一个“唱”的环节。
国学教学心得(精选4篇)
国学教学心得(精选4篇)国学教学心得篇1国学教学心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点。
作为国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尝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国学教学心得。
首先,我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通过学习国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其次,我明白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我的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诵读、讲解、讨论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
同时,我会结合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使得学生更易理解国学的深层次含义。
再者,我了解到国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国学教育需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思考和交流来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
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耐心和恒心,逐步深入理解国学文化。
最后,我体会到了国学教育带给我的乐趣。
每当我看到学生领悟到国学经典的智慧时,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
国学教育不仅让我更好地传授知识,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总之,国学教学心得是一次深刻的探索和体验。
我深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国学教育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学教学心得篇2国学教学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授国学的道路上,我收获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国学教育的艰难和挑战。
以下是我的国学教学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尊重传统文化,注重内涵教育国学教育需要我们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教授经典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国学教育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国学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三、注重实践,强调体验国学教育需要我们注重实践,强调体验。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练习、古琴演奏等,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国学的魅力,从而加深对国学的理解和认识。
国学经典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国学经典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经典课程学习范文篇1暑假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
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经典国学教学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1. 课程名称:《弟子规》2.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3. 教学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以《弟子规》的故事或背景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3.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弟子规》的内涵。
4. 课后作业:布置与《弟子规》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弟子规》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2)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学生能够自觉践行《弟子规》的精神。
2. 教学亮点:(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注重实践,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教学不足:(1)自己的国学素养有待提高,对《弟子规》的讲解不够深入,影响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2)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教学设计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3)国学作为校本课程,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不够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4)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程的资源。
四、改进措施1. 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深入学习《弟子规》的相关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奠定基础。
2. 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明确国学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为教学目标提供明确的方向。
4. 丰富学生的评价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程的资源。
5. 加强备课,从整体入手,提高教学的整体性。
6. 课后及时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国学教案教学反思模板
国学教案教学反思模板感谢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学教案教学反思,希望本文能让您喜欢。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
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是充分,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也会提高。
国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的可爱。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方法:读议感悟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自然风光?生说。
老师这儿也有些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你能用词语和句子来描绘他吗?生描片。
是的,这就是牧场之国的荷兰,让我们随作者一同去感受异国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2、读了课文,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生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3、荷兰牛羊成群,骏马奔驰,多让人神往,让我们走进荷兰,来欣赏美妙的一天。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请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把体会写在旁边。
2、谁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生说,师评价。
4、白天,在荷兰,这个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牛羊、小鸡、马群、黑猪是主人,那儿是它们的王国,那么夜幕降临晚上的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同桌之间读读第五段,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荷兰晚上的词语。
5、生读,找词语,读出感受。
6、就让我们在读中来欣赏这真正的荷兰吧!欣赏图片8——117、文中四次提到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能说说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8、所以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生齐读句子,练习说句子:是……也是…9、欣赏图片14——24四、课外延伸1、读读资料袋中的话,你知道了什么?2、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五:总结全文:虽然我们没有去过荷兰,但学了课文,这个国家就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感受到了荷兰景色的优美,动物与人的和谐统一,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风光图片,并写上简短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课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课教学反思1学校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国学”试点之后,于20xx-20xx学年上学期全校推广。
我执教的是一年级的国学课,内容是《弟子规》。
刚接手,我和老师们一样,教着一个班的语文,兼着这个班的国学,忙着学校的事务,一个学期很快过去,回头审视自己的工作初衷: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了解实情,为教育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达到了没有?浅尝则止。
在国学的教学中,也是事后的感悟。
这个学期的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自己的国学素养浅薄,影响着课程内容的丰富;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想当然的多,经常设想的课,实际实行不了,囿于学生识字的困难、注意力的问题,只要学生会读就可以了,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孩子埋下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没有渗透的方法;国学作为学校推广的校本课程,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作为行政管理者兼任这门校本课程,没有做这样的建构;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尤其是调动学生内因,如何使他们成为课程的资源,互相借鉴中学习,思考不够。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评价方法,事后都没有思考,也没有反馈;备课没有整体入手,一课一备,缺乏整体性;自己对课文内容不熟,不能及时给学生引导……改进措施:首先“我与学生共成长”是学校“我的玩美童年”做“玩美教师”文化的直接表述,任教国学,正好督促自己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补短板,假期里读了几本书,有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有了一些框架上的粗浅认识,真正要上好国学课,需要针对每册的文本选读内容,读原文及各家注释,还要用今日的观点甑别,要尽力使自己厚一点。
其次备课要整体入手,“国学”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学习、传承、发展,构建民族的自信心,精神人格,是贯穿从小到专业的学习过程。
现在一个普遍的声音是指出中国大陆人缺乏精神价值追求,学习传统中华文化的呼声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民族的必须。
小学阶段的国学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通过文言文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故事的理解提高行为品行的养正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解甑别,去劣存优,去伪存真。
这将是下阶段课程实施的指导。
再次要调研学情,及时反思教学,及时改进;评价既要有一贯性也要多样性,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人。
国学课教学反思2学校国学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校内外形成良好声誉,作为圈内人士有幸接触这个课题,并参与其中,应该说是教学生涯一大幸事。
本学期在国学教学实验中有得有失,总结如下:一、收获:1、教学模式更为清晰。
由于参与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及课题结题活动,有机会听到组内优秀教师(在主任具体辅导下)的示范课。
对于国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课前演诵——新课诵读——聊诗意——演诗情——画诗意。
明确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更易把握,解除了以往不知所措的困惑。
2、见识国学知识融会贯通之妙。
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带领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将积累的旧知与新知融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的课堂,自然诗意浓浓,韵味无穷。
由此可见,上课教师及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但能背诵,而且能够理解运用,且运用自如,花样翻新,表现出孩子无穷的智慧。
这样的课堂启发我在今后的教学将把脚步迈得更加坚实,课堂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
3、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充实了自己。
在教学课本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诵读、积累,老师也能熟练背诵下来,提升了自己。
并且为了上好课,查阅网络和相关书籍,搜索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古代贤人,从各位哲人的文字中,了解了人生道理,不得不佩服古人立足点之高、目光之远。
收获的古诗、古文多了,头脑自然充实许多,印证了“教学相长”的说法。
二、不足1、对课本钻研深度不够。
总是忙于一些杂物,占据大量精力,不能充分地钻研教材,理解的深度明显不足,教学时自然难以自如,当然无法“贯通”,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静下心来反思:为什么同事能挤出时间学习、研究,而自己能找出那么理由为自己推脱呢?还是缺乏自我鞭策能力,意志力不够顽强。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下个学期的努力方向就明朗了。
2、古诗、古文知识还不够丰富。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
现在这个桶里只有半桶水,或许还不到,怎能自如把握课堂?怎样深入浅出?更不能融会贯通。
因此,应该借着国学课题的东风,走近先贤哲人,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经典,并理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老祖宗的智慧引领自己少走弯路。
3、国学课堂的把握还不自如。
“玩中学”的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更注重趣味性、灵活性、艺术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学习国学的快乐。
因此,下个学期将加强备课,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让国学课堂充满笑声、智慧。
国学作为一个课题告一段落,但学习国学却是应该永远坚持的事,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洗涤教师的思想。
所谓学无止境,积硅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
让我们继续耕耘在国学的课堂上,品味经典,美化人生。
国学课教学反思3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如何塑造学生高贵的灵魂?途径自然不止一个,在我看来,经典诵读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十三四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
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
在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经典有了一定的基础,七年级再继续诵读,相信不是难事,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诵读活动做一总结:一、具体做法。
1、明确诵读篇目,制定计划。
以课文中的经典诗文及课本后面附录的十首诗为主要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的。
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学生,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习惯。
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
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要求学生把背诵的经典在小组中相互背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小组长负责检查。
3、播放视频。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我上网查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背诵的经典魅力无穷。
二、学生的转变。
1、记忆力得到提高。
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
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通过上网查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
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以小组为单位评比,超额背诵的小组全员奖励,重重奖励组长,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如果小组有一个同学拖拉,整个小组没有荣誉,以此保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3、课前两分钟背诵。
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4、班级经常开展活动。
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
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
“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国学课教学反思4本次班主任教学展评活动,我选择了执教国学——《三字经》。
选择这一内容参加班主任公开课,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代表性内容,《三字经》已经进入幼儿教育内容中。
源于南宋,迄今700多年历史的《三字经》相传为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经后人不断增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
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全书1500多字,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
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2)我园大大班早在20xx年开始国学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办园特色,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小组。
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曾亲临指导。
我选择这一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国学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本园特色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针对大大班幼儿年龄等特征,我在课前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逐句学习《三字经》(部分段落,即: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讲解蕴意;(2)学习生字“犬、苟、曷、酿、物”,了解字面意思;(3)唱诵《三字经》,体会语言节奏和韵律感;(4)理解体会《三字经》蕴含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前半段,我首先以接龙游戏和吟唱形式,让孩子们唱诵三字经。
配上古典音乐背景、节奏明快的歌曲,学生拍手吟唱,轻松活泼,避免了单调、死板和枯燥;接下来,进入内容复习,“孟母断机”和“孔融让梨”,孩子们一起分享孟子三迁、孔融尊重长者的故事,明晰其中蕴涵的道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
由于配上了幻灯图片,这部分过渡顺利;学习新三字经为这次设计的重点内容,我先播放幻灯,让孩子观察,领会意义,然后出示课文,解释意义,然后开展朗读和跟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意义,我还设计了生字学习过程,让孩子指认识字,充当小老师。
从效果来看,孩子们对大部分的字都能诵读,基本达到了设计效果;最后,我以集体诵读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并开展接龙游戏和自由交流体会,让孩子思考如何将三字经中学到的道理,迁移到生活情景中。
最后部分,由于时间紧凑,未能深入进行,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地从文本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
从我这堂课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基本和原有教学设计一致。
其中也出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不同步,比如,在认“曷”时,有孩子提出跟喝水的喝一样,我没能及时强化。
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按程序牵引整堂课的时候,中间过程一定需要根据孩子的“偶然”反应,做出灵活机智的调适,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这堂课的难点在于孩子们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蚕、公鸡等,因此,只能让学生自由想象,个别学生回答并进行描述,在这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更详细的延伸表述,避免只存在于个别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同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