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上方所列QQ群中可下载高清思维导图。

01判断句

挑灯夜读,只为一战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⑨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02被动句式

挑灯夜读,只为一战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

⑤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03宾语前置句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否定词(莫、不、未、毋等)+宾语(余、之、自、尔等)+动词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译文】伺候你多年,你却不肯顾念我。

(2)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3)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古汉语中常见的否定词(否定副词)有:不、毋、未、莫、弗、非、、匪、糜、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有: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即句子中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莫、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宾语(何、曷、焉、胡、谁等)+动词(介词+动词)。

(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者的人是干什么的?”

(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

(8)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9)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姓呢?

(10)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搂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孰、安、曷、焉、胡、谁。

注意: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三、陈述句中介词宾语提前

格式:宾语+介词+动词

(11)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1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译文:楚国的士兵没有谁不是用一个抵挡十个的勇气来拼命地作战的。

四、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格式:主语+宾语+之(是)+动词

(1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能满足它呢?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15)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16)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译文: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群臣。

【提示】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是”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

五、特殊词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