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侧击雷

合集下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 2. 引导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
导电体)。 接地的两种结构型式:
A型(单独的水平/垂直接地体) B型(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或围绕建筑物的环型人 工接地体)
接地分析(1)
l 接地电阻是表征接地体向大地泄散电流的一个基本 物理参数,在接地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l 地分为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和重复接地。
l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子:
l
影响接地电阻的最重要因素是接地电极周围
大地的电阻率,次要因子是接地电极的形状和尺寸

l 接地电阻的估算方法:
l
R=0.5ρ/ A
l
其中,A为建筑占地面积(m2)
l
ρ为土壤电阻率(Ω·m)
A型接地分析
1.不少于2个接地极 2.在土壤电阻率很低, 接地电阻很容易低 于10Ω时, 无 其他要求 3.土壤电阻率较高, 接地电阻不易达到 10Ω以下时, 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体有 一长度要求。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 例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户
2 术语
6.外部防雷装置 :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注 :外部防雷装置完全与被保护的建筑物脱离者称为独立 的外部防雷装置, 其接闪器称独立接闪器。
7、内部防雷装置: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8、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 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③ 换土。
l
④采用降阻剂。
接地分析
在高频(如1MHz)下, Ω=Rf+2πfL 很大,接地线成了天线 问题一: 环路感应出高电位
Uoc/max=μ0b l H1/max/T1 问题二: 引下线长度为干扰频率的波长λ的λ/4或奇数位时产

高层建筑怎么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六项措施

高层建筑怎么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六项措施

高层建筑怎么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六项措施有关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四大要点:直击雷的防护、侧击雷的防护、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地网与公用接地系统等。

高层建筑如何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措施推举:高层建筑电梯怎么防雷?高层建筑电梯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一、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高层建筑的防雷,不仅要做好直击雷的防护,还要做好雷电波的侵入,雷电感应、地电位反击等方面的防护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告知进展,城市中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搞好高层建筑的防雷,把雷电造成的损失削减到最低限度,显得更加紧要。

高层建筑通常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其它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特点:高度高,简单受到直接雷击,特别是高度超过100m时,估计受到的雷击次数与它的高度成正比,高层建筑也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建筑物内配置的设备多且多而杂,特别是广泛采纳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的元器件集成度高,耐冲击电压,电磁脉冲干扰本领差,一旦受到破坏,不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而且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大。

二、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1、直击雷的防护这里的直击雷包括直击雷和侧击雷两种形式。

直击雷的防护高层建筑直击雷的防护重要采纳避雷带(网)作为接闪器,既在建筑物顶部四周受到雷击的部位按防护等级安装相应尺寸的避雷带(网)。

但由于建筑物上往往还有一些其它设施,如各种电器、空调散热器、冷却塔等突出层面的物体,不在上述避雷针(网)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采纳避雷针来进行保护。

采纳避雷针时,一般与避雷带联合使用。

在计算避雷针的高度时,可把屋面作为滚球的支撑面,但不可把天面对外延长作为支撑面,还可以采纳作图法来计算。

2、侧击雷的防护第一、二级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已经超过滚球半径,简单受到来自侧面、甚至自上面的雷点的攻击,因此,对第一、二级防雷建筑,侧击雷德防护液非常紧要。

由于高层建筑基本上属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柱子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45米以下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

45米以下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

45米以下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建筑物防侧击雷是指在雷雨天气中,建筑物侧面遭受雷电侧击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弱或防止雷电的瞬时高电流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破坏,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建筑物应根据所在地雷电活动的频率和特点,合理设计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接闪装置等。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避雷带可以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侧击时对建筑物的冲击。

2. 地下防雷:在建筑物附近设置地下导体,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防雷的主要方法包括埋设接地网和接闪装置,将雷电引入接地系统,减轻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

3. 建筑物外部保护:在建筑物外墙和屋顶上设置导体,将雷电引入地下接地系统,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的破坏。

这可以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线等设备来实现。

4. 建筑物内部保护: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雷安全设备,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影响。

这包括安装避雷器、防雷插座、避雷线等设备,将雷电引入地下或外部防雷系统,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安全。

5. 电气设备保护: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器、保护装置等。

这样可以避免雷电对电气设备产生大电流冲击,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6. 人员安全保护:在建筑物中设置安全避雷措施,保护人员的安全。

例如,安装避雷器、接地装置等设备,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7. 定期维护检查:建筑物防雷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工作。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并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

8. 建筑物规划设计: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防雷措施,采取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例如,将建筑物设置在地势较低的位置,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9. 雷电监测预警:建筑物应安装雷电监测预警设备,及时掌握雷暴的动态,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防侧击雷做法

防侧击雷做法

防侧击雷做法
4. 避雷针:在建筑物的高处或设备上设置避雷针,以吸引雷电并将其安全地引导到地下。 5. 避雷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6. 雷电警报系统:安装雷电警报系统,及时提醒人员雷电天气的到来,以便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 7. 人员防护:在雷电天气下,避免在室外活动,尽量待在安全的建筑物内,并避免接触金 属物体和电器设备。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建 议来确定。
防侧击雷做法
防侧击雷是指在雷电天气条件下采取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侧击雷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 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防侧击雷的做法:
1. 安装避雷装置:在建筑物或设备上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以引导 雷电电流安全地流入地下。
2. 接地系统:确保建筑物和设备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便将雷电电流有效地引导到地下。 3. 避雷网:在建筑物或设备周围设置避雷网,以形成一个保护层,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能 量。

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

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

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摘要:当雷击发生时,云层向大地释放强大的电流,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等的危害很大。

侧击雷是雷击现象的其中一种,由于目前较高层建筑的顶接闪带不能将整个楼体都妥善的保护起来,因此侧击雷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围绕建筑物侧击雷防护问题展开了分析,并讨论了采用均压环来防侧击雷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防雷;高层建筑;防侧击雷;防雷措施引言:所谓侧击雷,实际就是直击雷,只是闪电击中建筑楼的侧面,形象地说就如同打到了楼体的腰部。

目前,防护侧击雷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物外侧敷设均压环。

一、发生雷电闪击的原理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具有气象雷电常识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之所以会发生雷电现象,是因为云层与云层之间,或云层的上层与下层之间聚集了大量的互异的带电粒子(正负电荷),当这些带电的云层发生碰撞时,或云层与大地上的物体发生接触时,就会产生大量放电现象。

我们知道,雷击具有偶发性和突发性,即我们不能事先确定发生雷击的地点,具体部位以及雷击的准确时间。

自然界中的雷也分许多种,主要有球形雷、感应雷;因其高度不一样,也可分为高空雷、地面雷;从建筑物的受雷部位看,分为直击雷和侧击雷。

伴随着雷电流同时产生的,还有巨大的热能和热效应,以及电磁波等,他们会对建筑物以及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造成危害。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防雷,就是根据以上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避雷针,电涌保护器,接闪网格及引下线、接地体等防雷装置,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防雷击措施的。

二、建筑物防侧击雷的重要性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物敷顶接闪带的安装率比均压环高出很多。

我们知道,顶接闪带的作用是保护建筑物免受直击雷的伤害,然而近年来,建筑物频繁受到雷电的侧击,对于侧击雷疏于防范。

侧击雷不同于直击雷,由于建筑物楼体的高度不一定,因此可能遭受侧击雷的部位也不一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侧击雷更具破坏性。

侧击雷不仅难以预见,产生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当建筑物遭受雷电侧击之后,电流很有可能随着电气设备的线路或者金属门窗传入楼体内部,这对于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设施是个极大的威胁。

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是在建筑物或设备中为了保护设备不受雷击损害而设置的重要参数。

随着雷电活动频率的增加,合适的过渡电阻值对于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侧击雷的重要性以及过渡电阻值的定义与作用,同时分析影响过渡电阻值的因素,以期为正确选择过渡电阻值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文中,将强调正确选择过渡电阻值的必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防侧击雷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防侧击雷的重要性,讨论雷击对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影响。

然后将深入探讨过渡电阻值的定义与作用,以及影响其数值的因素。

最后,通过总结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的重要性和强调正确选择过渡电阻值的必要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防侧击雷过渡电阻值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过渡电阻值的定义、作用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过渡电阻值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于防侧击雷措施的重视,并指导正确选择合适的过渡电阻值,以提高建筑物及设备的雷击保护效果。

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防侧击雷的重要性防侧击雷是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或场所,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物体后,电流通过接地导体或建筑物的侧面引起危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防侧击雷是非常必要的。

防侧击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设备和人员遭受雷击的风险较大。

通过有效的防侧击雷措施,可以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保障生产和运营的正常进行:雷电引起的设备损坏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停顿,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保障生产和运营的正常进行。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中国的古代建筑遗存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仅存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

中国的古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其承载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和营造法式贯穿于秦汉以至明清两千余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因此,保护古代建筑遗存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千百年来古建筑物遭雷击,或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的事件不胜枚举。

例如:明朝时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三次遭雷击被焚,永乐十九年,三殿(当时名奉天、华盖、谨身)遭雷击焚毁,十年后,明正统五年时才修复;嘉靖三十六年“大雷雨,戌刻火作”,三殿被焚殃及午门,至嘉靖四十一年才修复,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归极门雷击起火,延至三殿,一时具烬,20年后,天启四年才重建完工。

清光绪十五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焚毁。

1969年,承德避暑山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著名的法轮殿和周围群楼、配殿94间全部付之一炬;2004年5月11日,山西运城稷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经消防人员奋力扑救,大殿才免遭劫难,但仍有部分建筑被毁坏。

现代建筑防雷技术和技法,是建立在西洋式的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基础上的。

依据建筑物防雷原理如何进行中式古建筑防雷保护,目前尚无相应的规范标准,这需要文物界、建筑界和防雷界共同努力,制定适合中式建筑的防雷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无以伦比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用途、规制、等级区分,外形上总体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按屋顶形式区分有攒尖顶、卷棚顶等;按格局区分有殿、堂、楼、阁、亭、榭、廊、厦、坊、塔等;按建筑层级区分有单檐、重檐,以致多檐。

除石坊、砖塔外,屋架主要为木结构,梁、柱、斗、拱、檩、椽、窗、扉均为木材制作。

雷电灾害是文物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主要自然灾害,雷击除直接击毁古代建筑物构件外,还因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物大多为木结构,雷击将直接导致古建筑物起火,这将使古建筑大面积遭受损毁。

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

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

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在现代社会,建筑物防雷工作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制定防雷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其中的关键内容。

一、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雷击不仅可能对建筑物本身造成破坏,还会对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员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有一个完善的防雷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的关键内容1. 了解危险区域和风险等级在制定防雷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先了解建筑物所处的危险区域和风险等级。

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雷击风险。

通过了解危险区域和风险等级,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雷击。

2. 安全设备和装置的安装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中必须包括安全设备和装置的安装要求。

例如,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备,用于吸引和引导雷击,将雷电流传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接地装置,增加电流的分散面积,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害。

3. 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还需要包括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措施。

人员应该了解如何在雷电天气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避免在室外暴露在雷击风险之下。

同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发生雷击事故时能够正确和快速地应对。

4. 制定预警机制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中制定预警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预警机制可以及时通知人员有雷电天气即将到来,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预警,如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

预警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将大大提高建筑物防雷工作的效果。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也应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要求。

定期检查建筑物的安全设备和装置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等问题。

同时,需要定期对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和提高。

只有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才能保证建筑物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

结论建筑物防雷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侧击雷
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放电现象。

当建筑物和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遭受直(侧)击雷或感应雷击时,其放电电压可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放电电流高达几十至几百千安,远远大于供电系统的正常值,其破坏性极大。

1、直击雷分类及防侧击雷说明
直击雷包括直面雷击和侧击,直面雷击就是建筑物楼顶直接遭受雷击,侧击雷则是从建筑物的侧面打来的。

因为一般建筑物比较高,楼顶避雷带并不能完全保护住楼体,所以就需要对建筑物遭遇侧面雷击加设保护措施。

滚球法是以雷电闪击距离为理论基础,用来确定避雷针、避雷带(网)保护范围的一种方法。

当雷击先导到达接闪器放电距离以前,其闪击点有一定的选择范围,被保护建筑上的接闪器就会有相连通的若干上行先导,最后在最容易击穿的路径上形成主放电。

击距与先导头部的电荷量有关,先导头部的电荷量又决定了随后出现的雷电主放电电流幅值。

一类防雷建筑物30以上需作防侧击雷。

二类防雷建筑物45以上需作防侧击雷。

三类防雷建筑物60以上需作防侧击雷。

2010 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报批稿中,4.2.4 第七条规定:当建筑物高于30 m 时,尚应采取以下预防侧击雷的措施:从30 m 起,每隔不大于6 m 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 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 高层建筑物外墙装饰防侧击雷
2.1 有保温层的外墙
建筑物外墙防侧击应从两方面入手:
余下全文
(1)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从30 m起每隔不大于6 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器并与引下线相连;30 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同样每隔6 m 设一均压环。

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

其目的是便于将6 m 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水平接闪器必须和同高度的均压环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对于建筑物外墙有保温层的建筑物,尤其是没有设窗户的整体保温墙面,均压环应尽量靠近墙面,以最大限度减小水平接闪器和均压环距离。

(2)使用阻燃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材料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根据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可将保温材料分为B1(不燃)、B2(难燃)、B3(易燃)三个等级。

而有机保温材料本身就易燃,这样就需要在材料中添加—定量的阻燃剂,使其阻燃性能达标。

按规定,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至少要达到B2 级。

2.2 玻璃幕墙的外墙面装饰
有些大楼的外墙面装饰采用部分或全玻璃幕墙面进行装饰,其对侧击雷的防御措施,关键是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

在金属构架的安装过程中,构架和构架间一定要有金属片跨接,达到可靠的电连接,让整个构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体,将玻璃幕墙上的金属构架与大楼主体防雷的预埋件可靠连接,二者间保证要有良好的接触面和足够的螺栓固定点(一般应不少于2 个)。

在大楼主体的施工过程中,预埋时要将预埋钢板可靠地与每层的均压环进行焊接。

焊接长度要符合避雷接地的规范要求,并与该层的全部防雷引下线焊接。

构架与预埋件连接时,必须对接触面进行绝缘层处理,用螺栓固定时,必须有金属垫片。

另外,幕墙的构架必须有外露于玻璃的部分,以作为玻璃幕墙防侧击雷的接闪器之用。

2.3 金属面的墙面装饰
有的大楼的外墙面采用复合铝板,由于它们的支架都是金属结构,防侧击雷的做法同样是在墙面安装时,使外墙面复合铝板的金属构架形成一个金属整体,然后通过每层外墙面的预埋钢板与均压环进行可靠焊接,把雷电从该层通过引下线引入大地。

2.4 非金属的外墙面装饰
采用瓷砖、马赛克、墙漆涂料等非金属材料进行外墙面装饰的大楼,最易遭遇侧击雷的部位有阳台的金属栏杆、金属晾衣架和金属门窗等。

因此,非金属的外墙面装饰(关键是金属门窗及阳台金属护窗等部位)防雷的具体做法可参考下面介绍的金属门窗等防雷的做法。

3 高层建筑物外墙附属设施及门窗防侧击
3.1 空调
目前高层建筑空调室外机安装分两类:
1)建筑物外墙没有预先设计空调安装位置这种情况多见早几年的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是在建筑物交工验收后,由空调销售商安装的,其安装位置、外形尺寸均由使用者自己选定,随意性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建筑在施工图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此部分,
因此造成在建筑电气设计时也未能考虑在外墙上设置防侧击雷的连接预埋件,以供空调外挂机金属外壳及金属固定支架作可靠的防雷连接。

2)建筑物外墙预先设计空调安装位置
近几年的高层建筑,外墙多预先设计了空调安装位置。

据了解,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外墙预设的空调支架或钢筋商品混凝土平台,也大多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做了防侧击雷连接。

但经过观察,空调在安装时,室外机和外墙预设的空
调支架或钢筋商品混凝土平台没有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有的是随便将室外机安放在平台上用膨胀螺栓固定,或将室外机放在平台上了事,这种作法,即使在空调支架或钢筋商品混凝土平台上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做了防侧击雷连接,对室外机而言仍不能可靠地预防侧击雷。

针对以上情况,有以下建议:
(1)空调室外机设计时,事先应设计接地螺栓,空调室外机使用专用的接地螺栓,以便使室外机在安装完成后和外墙预设的空调支架或钢筋商品混凝土平台的防雷接地系统可靠地进行连接,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室外机的外壳固定孔进行连接;
(2)建筑设计应事先在安装平台上设计防雷接地螺栓;
(3)规范高层建筑空调安装工艺。

3.2 金属门窗及阳台金属护窗等
现在建筑的金属门窗、阳台金属护窗及晾衣架多为铝合金材质,这类设施的防雷,要求窗框衣架等金属框架必须牢固地与土建主体防雷系统均压环作等电位连接。

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土建施工时,应在外墙安装金属门窗及栏杆的位置事先预埋好镀锌圆钢或扁钢制作的接地埋件,圆钢或扁钢一端和均压环焊接,焊接长度要符合避雷接地的规范要求。

一端在金属门窗框架安装时用铆钉将其和镀锌扁钢紧固,紧固前必须对金属门窗与扁钢接触面进行绝缘层处理,紧固处应有不少于2 个铆钉加以固定,且必须是用两点接地。

这样,金属门窗就可以是防侧击雷的接闪器,对侧击雷的防护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施工过程必须要严格进行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安装人员的疏忽大意而造成门窗、晾衣架接地不可靠,那样防雷就会形同虚设。

3.3 塑钢门窗
使用金属门窗的高层建筑,可以直接利用金属门窗作为防侧击雷接闪器,而塑钢门窗是
不能作为防侧击雷的接闪器使用的。

对于采用塑钢门窗的高层建筑防侧
击雷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侧击雷的接闪器设置问题。

在外墙易受雷击部位,如在阳角位和外墙靠近建筑物引下线处,设置接闪器。

接闪器应与相同高度的均压环预埋件进行可靠焊接,即在高层建筑外墙30 m 以上设置规格合适、接闪概率大的接闪点阵。

另外,必须注意均压环应尽量靠近外墙,以缩短接闪器与均压环的引线长度。

塑钢窗制造商应改进其结构,
使得其内部的钢骨能够形成闭合的电气通路,而且预留接线端子,以便进行防侧击雷的具体落实,并且与建筑物内等电位联结系统连通,这样做就等于形成了总的等电位联结,对建筑物内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是极为有利的。

4 结语
建筑物防雷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通过采用外部防雷措施(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屏蔽、接地装置和共用接地系统等)和内部防雷措施(包括安装浪涌保护器SPD、合理布线、屏蔽、等电位联结和共用接地系统等),就能有效地达到高层建筑防侧击雷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