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侧击雷案例
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分析

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8-14T09:24:09.1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刘贵霞姚继乳付春阳陆健波[导读] 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广东省英德市气象局英德 513000 摘要:以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的现场勘查数据及调查结论为依据,针对该公司内的不完善的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装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改进措施,为相类似的雷击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防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跨步电压1受灾现场情况调查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由当地气象局组成的调查组接到报案后,对受灾单位某公司内的印刷车间进行了现场地理位置、四周环境、受损设备、线路布设、接地措施等方面的勘察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该公司地处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内,四面平坦,远处环山,附近无河流。
该印刷车间附近有仓库3栋,仓库前面都有后增加的连片金属棚,金属棚均无防雷接地措施,且未与整厂建筑物接地相连接。
印刷车间天面已装设了防直击雷措施,天面后增加有29个冷却塔,冷却塔无防雷措施。
冷却塔为非金属材质,冷却塔采用金属管道与车间设备直接连通。
北面有总配电房,印刷车间供电线路由总配电房埋地引入印刷车间一楼分配电柜,总配电房装有两台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印刷车间的一楼分配电柜内未装设浪涌保护器。
据被调查人反映,雷灾发生时,该公司保安人员正在印刷车间门口附近巡逻,雷击时,目击有电光在门口水泥路边乱窜,当时该保安手持雨伞,明显感觉持雨伞的手有触电感。
雷击后,总配电房已跳闸,整个厂处于停电状态。
后来经检查恢复通电后,发现印刷车间一楼一台印刷机内部机械配件(制冷水箱)损坏,直接财产损失约一万元人民币。
2受灾原因分析根据英德市气象局气象监测网与广东省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2019年04月22日11时至16时,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其中11-14时出现3小时59.1毫米的短时强降水与12.1m/s(6级)的短时大风。
防侧击雷做法

防侧击雷做法
4. 避雷针:在建筑物的高处或设备上设置避雷针,以吸引雷电并将其安全地引导到地下。 5. 避雷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6. 雷电警报系统:安装雷电警报系统,及时提醒人员雷电天气的到来,以便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 7. 人员防护:在雷电天气下,避免在室外活动,尽量待在安全的建筑物内,并避免接触金 属物体和电器设备。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建 议来确定。
防侧击雷做法
防侧击雷是指在雷电天气条件下采取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侧击雷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 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防侧击雷的做法:
1. 安装避雷装置:在建筑物或设备上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以引导 雷电电流安全地流入地下。
2. 接地系统:确保建筑物和设备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便将雷电电流有效地引导到地下。 3. 避雷网:在建筑物或设备周围设置避雷网,以形成一个保护层,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能 量。
一次典型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及防雷减灾措施

一次典型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及防雷减灾措施摘要:通过对中石化加油站雷击事故的调查,明确了造成本次雷击事故的雷击路径,并针对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2015年6月10日,中国石化加油站着火,与加油机连接的配电箱开关保险丝部分损坏。
事故发生后,加油站负责人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经雷电技术人员调查鉴定,对雷击造成的损害进行了分析确定。
下面介绍调查和识别方法,以供防雷技术人员参考。
1事故调查1.1灾情调查2015年6月10日,加油站的加油机发生火灾。
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后,发现ZL2加油机的控制电路板被烧毁损坏,ZL2加油机的电源电路控制开关被烧坏,ZL2加油机65cm的立柱(2#立柱)底部50cm处(距离地面),有一面积35cm*20cm的装饰板被炸开,室内配电箱中的保险丝损坏。
1.2基本情况调查加油站位于南北路以西100m。
西侧和南北侧均没有半径500m以内的建筑物。
高压线(西北至西南)位于车站西北200m。
加油站由两层的办公楼和一个7m的加油罩棚组成。
加油站的变压器配电室位于加油站办公楼的配电室中。
油箱位于办公楼的南侧,采用地埋式设置方式。
4台加油机在罩棚内四根立柱附近,接闪带设置在罩棚和和办公楼上,并在罩棚的O点设置了5m高的避雷针。
办公大楼的南北两侧均设有防雷引下线(A,B两点)。
加油站的变电站和架空线由电缆中的金属管引导,入口端的金属管等电位连接至办公楼的主杆。
办公大楼和加油棚之间的面积为24mx18m,罩棚天面为钢管金属屋面,由4根钢筋混凝土柱支撑,柱子是1.2cm厚的大理石,立柱钢筋绑罩棚和地基钢筋上。
地基深度为4.0m,四个加油机距立柱的距离约为65厘米。
1.3加油站防雷及防静电设施情况调查办公大楼的顶部配备了接闪带,提供直接的防雷保护。
加油机罩棚顶O点处有一个5m高的接闪杆,加油机罩棚比办公楼高50厘米。
加油机罩棚金属顶棚与办公楼接闪带可靠焊接,接闪杆与接闪带及罩棚圈梁、立柱立筋已进行等电位相连。
建筑物雷电防护实用案例分享

建筑物雷电防护实用案例分享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一旦发生雷击,可能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防范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各行业普遍采取了雷电防护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实用案例。
案例一:高层办公楼防雷系统某城市的一座高层办公楼位于闹市区,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由于该地区雷电活动频繁,为了保护办公楼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员工,该建筑物采用了全面的防雷系统。
首先,在建筑物的屋顶安装了避雷针,避雷针通过与地面的导线相连。
该避雷针的材料选择了高导电性铝材,以确保能够迅速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这样,在雷电发生时,建筑物上的避雷针起到了吸引雷电的作用,避免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其次,在办公楼的各个楼层设置了接地系统。
这些接地系统通过与建筑物的电网络相连,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地下。
这样一来,雷电击中建筑物后,可以迅速地将电荷分散,减少对建筑物内电线和设备的损害。
最后,在办公楼的电源系统中安装了保护设备。
例如,接入电源的主线路上设置了过电流保护器,能够在雷电击中时及时切断电路,减少损失。
同时,还为设备和电线安装了防雷器,有效地降低了雷击对设备的破坏。
通过以上的防护系统,该办公楼成功地减少了雷电对建筑物和员工的威胁,提高了安全性。
案例二:工业厂房的雷电防护某工业区内的一座生产厂房,由于工艺特殊,存在着爆炸的潜在风险。
因此,厂房的雷电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该厂房采取了一系列的雷电防护措施。
首先,厂房的屋顶采用了导电薄膜覆盖,这种特殊的材料能够吸引电荷,将雷电引入地下。
同时,屋顶的避雷针也被安装在了高处,通过与周围的金属结构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
其次,厂房内部的主要设备和电线都经过了防雷处理。
例如,在生产设备的电源线路中安装了防雷器,可在雷击发生时保护设备。
不仅如此,厂房内还设置了大规模的接地系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最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雷电防护,该厂房还定期进行了系统的维护和检测。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近年来,雷电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雷电事故,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雷电事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建筑物雷电事故案例分析1.1 XX大厦雷击事故XX大厦是一幢较高的建筑物,其屋顶缺乏有效的防雷措施。
在一次雷雨天气中,大厦遭到雷击,导致屋顶燃烧,严重威胁了建筑物的安全。
分析:该案例暴露出建筑物雷电防护不当的问题。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提高抗雷能力。
此外,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1.2 XX写字楼雷电火灾XX写字楼是一座繁忙的商业中心,雷击事故给商户和租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致火的原因是雷电击中写字楼避雷设施,导致大楼电线着火。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表明建筑物防雷措施单一的问题。
除了设立避雷针,建筑物还需要装备有效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如避雷器、防雷接地等,以提供全面的雷电防护。
此外,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及教育培训,人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火灾。
二、户外雷电事故案例分析2.1 XX高尔夫球场雷击事故XX高尔夫球场是一处广受欢迎的户外娱乐休闲场所。
一天,一位高尔夫球员在雷雨天气中被雷击身亡。
这引发了对球场雷电安全的关注。
分析:该案例表明户外活动场所的雷电安全也是重要的。
在这种场所,安装避雷设施是必要的,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此外,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球场管理方应设置警示标识,定期进行防雷宣传和培训。
2.2 XX露天音乐节雷电事故XX露天音乐节是一项大型户外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然而,在一场雷暴来临时,舞台被雷击,导致演出被迫中断。
分析:该案例揭示了大型户外活动的雷电防范工作不到位。
主办方应在舞台和观众区域设置避雷装置,并设置避雷标识,引导观众远离危险区域。
此外,在关键的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或调整活动,以确保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雷电事故预防措施3.1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雷暴前的预警系统是防止雷电事故的关键。
雷电事件应对案例

雷电事件应对案例一、事件背景1.1 事件概述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并对各类建筑物、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本案例旨在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雷电事件,为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应对雷电灾害的参考。
1.2 事件发生时间与地点2021年6月15日,我国某地发生一起严重的雷电事件,造成当地一座工厂严重损坏,数十名员工受伤,部分设备报废。
二、事件原因分析2.1 气象原因本次事件发生前,当地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雷电预警,提示存在雷电天气风险。
据气象数据分析,本次雷电事件是由于强对流天气引发,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闪电。
2.2 人为原因经过调查,本次雷电事件中,工厂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进行防雷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导致在雷电发生时,防雷设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估3.1 事发前应对措施3.1.1 气象预警当地气象部门在雷电发生前,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发布了雷电预警,提醒企业和居民做好防范工作。
3.1.2 企业防范措施事发前,工厂并未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进行操作。
尽管厂区内设有部分防雷设施,但并未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导致设施无法正常工作。
3.2 事发时应对措施3.2.1 人员疏散在雷电发生时,工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疏散,避免人员伤亡。
3.2.2 设备停电为防止雷电对设备造成进一步损害,工厂在事发时及时切断电源,降低事故风险。
3.3 事发后应对措施3.3.1 救援救治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3.2 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理政府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四、经验教训与建议4.1 加强气象预警继续完善气象预警体系,提高预警准确性,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4.2 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应严格遵循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自身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45米以下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

45米以下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在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防侧击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特别是对于高度在45米以下的建筑物来说,防侧击雷措施更是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范侧击雷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侧击雷的形成原因。
侧击雷是指闪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侧面而产生的雷击。
在雷电活动中,由于大气电场的存在,建筑物周围会形成一定的电势差。
当雷电云与地面之间形成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闪电。
而建筑物侧面是电势差比较大的区域,因此很容易成为闪电击中的目标。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侧击雷:1. 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目前防雷措施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能够将建筑物周围的电荷集中到针尖处,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在安装避雷针时,需要注意避雷针的高度和数量。
一般来说,避雷针的高度应该略高于建筑物顶部,并且数量应该越多越好。
2. 加强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将闪电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从而避免电流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在加强接地系统时,需要注意接地体的数量和深度,以及接地体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情况。
3. 安装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能够将闪电电流引入接地体的导体。
安装避雷带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侧面不受侧击雷的影响。
在选择避雷带时,需要注意材料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 加强建筑物结构设计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也是防范侧击雷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建筑结构能够减少闪电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并且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材料等因素。
综上所述,防范侧击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建造45米以下的建筑物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建筑物免受侧击雷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避雷措施和建筑结构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物雷电防护实用案例解析

建筑物雷电防护实用案例解析建筑物雷电防护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雷电是一种具有瞬时性、强大能量和高温的自然灾害,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措施,会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害。
因此,建筑物雷电防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以减少雷电引起的破坏和危害。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我们常常会选择不同的防护系统和设备来应对雷电威胁。
以下是几个实际案例,通过对它们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案例一:办公楼某市的办公楼位于一个常年雷电频繁的地区,为了保护建筑和办公人员的安全,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雷电防护的措施。
首先,在建筑物顶部设置了针对雷电冲击的避雷针系统,避雷针通过接地系统与地下大地形成导电通道,将雷电能量安全地引流到地下。
此外,办公楼的墙壁和屋顶都采用了导电材料,并与避雷针系统相连接,形成了完整的防护网。
在办公楼的内部,还设置了有效的防雷装置。
例如,电脑和其他敏感设备都使用了防雷插座,以保护这些设备免受雷电冲击。
办公室内部的金属支架也被连接到地下的接地系统,以增加整个办公楼的雷电防护能力。
通过这些综合防护措施,办公楼成功地抵御了多次雷电袭击。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电力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保证了办公楼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案例二:医院建筑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积极采取防雷措施以确保一切正常运转。
例如,在医院的屋顶上安装了避雷针系统和大面积的金属网,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并分散雷电的电能。
此外,医院的窗户和外墙也覆盖了导电层,以提供额外的防护。
医院内部的防护系统更加精细,每个病房、手术室和电子设备房都安装有独立的防雷装置。
医院还建立了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使得整个医院成为一个巨大的雷电防护系统。
这些防护措施在一次强雷电天气中得到了验证。
当雷电击中附近的建筑时,医院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一切设备和电力供应都正常运行。
这再次证实了建筑物雷电防护在保障公众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案例三: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建筑物雷电防护同样需要高标准的设计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部分施工及监理单位只重视屋顶避雷及避雷带(网)等防直击雷的施工质量,却忽视了侧击雷对建筑的危害。
我们生产部在近一段的检查中也发现,东方港湾16#楼有个别的窗口及阳台漏引接地装置或引有接地装置但位置不合理,需要时找不到等现象,结合我们公司各项目在建工程的进度情况,幸福港湾、园田花园部分楼层已接近20层,防侧击雷预埋已迫在眉睫,鉴于以上情况,特做一案例进行分析,以引起项目各级领导、专业工程师、监理及施工单位的重视。
一、重要性: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即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其放电电流可达到几千安到几十万安,电压高达上千万伏特,产生的热量可高达500—2000J.
所谓高层建筑防侧击雷,是指为了防止10KA以下的小雷电流打在建筑物侧面上引起建筑物破坏及通过金属构件放电造成危害的有效防雷措施。
规范规定二类防雷建筑45m以上的外墙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三类防雷建筑60m以上的外墙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接装置连接。
在以往的高层建筑中常会发现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施工,一些工程在金属门窗位置没有预埋与均压环相连的接地装置,有的甚至均压环也没有设置,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提醒,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责任心,重视高层建筑防侧击雷的接地工作。
二、补救措施
1、自离窗口、阳台最近的防雷引下线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圆钢(或40*4的镀锌扁钢)牢靠焊接切槽暗敷引入。
2、自离窗口、阳台最近的均压环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圆钢(或40*4的镀锌扁钢)牢靠焊接切槽暗敷引入。
3、自就近的已埋设接地装置的窗口、阳台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圆钢(或40*4的镀锌扁钢)牢靠焊接切槽暗敷引入。
三、预防措施
1、管理措施
1.1、项目水电安装工程师、监理、安装施工队要对防侧击雷引起高度重视。
1.2、项目部水电安装工程师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1.3 监理单位要严格隐蔽工程报验制度,验收不合格严禁砼浇筑。
1.4安装施工队要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和图集进行施工。
2、技术措施
2.1、将三类防雷建筑60m(二类防雷建筑45m)以上楼层四周的外圈梁内的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钢筋通焊成环形,形成均压环。
2.2、将所有的防雷引下线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或40*4的扁钢)与均压环牢靠焊接。
2.3、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圆钢(或40*4的镀锌扁钢)一头与均压环牢靠焊接,另一头就近引入外墙的窗口、阳台及可能安装金属构件和设备(如放置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空调板)可见处并焊一M6螺栓,形成防侧击雷接地装置。
2.4、用截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的铜心软线两边压线鼻将防侧击雷接地装置与窗框、栏杆、金属构件及设备牢靠连接。
2.5、以上焊接均6d双面施焊,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