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景观(概念)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地域单元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景观动态。

2.景观生态学(概念)(Landscape Ecology)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要素以及人类之间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傅伯杰,1991)。

3.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了解):1.景观生态学的萌芽阶段(1806-1939年);2.景观生态学的形成阶段(1939-1981年);3.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

第二章

1.景观生态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2)等级理论

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系统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等级理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多水平分层等级结构的有序整体,在这个有序整体中,每一个层次或水平上的系统都是由低一级层次或水平上的系统组成,并产生新的整体属性。

(3)地域分异理论

地域分异是指景观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景观空间分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景观生态学重要理论(填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

3.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

●格局(pattern)

是指空间格局,即斑块和其它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过程(process)

是指生态过程,包括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动物的迁徙和种群动态、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

●尺度(scale)

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

4.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景观格局是景观形成因素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结果又反映景观形成过程和景观生态功能的外在属性。)

过程产生格局,格局作用于过程。景观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流的流动与空间再分布过程,它影响景观格局的变化,因此,景观生态演变的任一阶段都会导致一种暂时的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的速率和强度。

5.格局、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尺度依赖性

生态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也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

格局、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尺度依赖性中蕴含着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也因此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1.景观要素(填空):斑块、廊道、基质

2.廊道功能:廊道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廊道功能的多样性。

①物种栖息地功能: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②通道的功能:廊道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作为物资、能量、信息和物种交流与传输的通道,是连接不同生态系统的通道。能增加生境斑块的连接度,提高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率,降低某些物种的灭绝概率。

③屏障、防护、过滤的功能

④美学功能

3. 基质的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通性、动态控制程度

4.景观多样性(概念)是指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格局、功能和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也称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

5.景观异质性(概念)是许多基本生态过程和物理环境过程在空间和时间尺度连续系统上共同作用的产物。

6.边缘效应:在不同森林的交界处,森林和草原的交接处,江河入海口交接处地带由于环境条件不同,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即边缘效应。

7. 生态网络把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

8.景观连通性:表示景观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关联。

第四章

1.景观中物种的运动方式:

主动运动:指物种通过本身有目的的行为,从一个地方迁徙至另外一个地方。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徙。

被动运动:借助外界的作用来达到迁移的目的。如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自然栖息地面积的减少或破碎化,导致物种无法在原栖息地生存,不得不迁移出去寻找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环境。

2.干扰的景观生态效应(看一下)

干扰在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度的干扰不仅对生态系统无害,而且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演化和更新,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干扰会影响土壤中的物质循环、水分循环、养分循环,进而促进景观格局的转变。

干扰可能导致景观异质性的增加或降低,同时,景观异质性的变化会增强或减弱干扰在空间上的扩散与传播。

干扰所形成的景观破碎化将直接影响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

景观对干扰的反应存在一个阈值,只有在干扰的规模和强度高于这个阈值时,景观格局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在较小的干扰作用下,干扰不会对景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适度的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较低或较高频率的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趋于下降。

3.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景观格局是生态过程的载体,生态过程中包含众多塑造格局的动因和驱动力。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驱动着景观的整体动态,并呈现出一定的景观功能特征。这种功能与人类需求相关联,构成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

第五章

1.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维持组成其生态系统自身稳定和不同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格局稳定的能力。

2.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⑴景观变化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的影响

①地表性质变化:地表及其植被覆盖决定着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配从而影响气候

②地表反射率的变化土地利用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湿度的变化

③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

⑵景观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①景观变化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

如能量交换、水交换、侵蚀和堆积、生物循环和农作物生存

②景观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景观变化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特征

景观格局影响土壤养分的流动

⑶景观变化对水的影响

①景观变化对水量的影响:如建筑用地的增加会减少水流下渗,引起水量增加;而森林的增加会减少径流,引起水量减少。

②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地表景观类型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质

景观引起区域或全球气候变化间接影响水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