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诊疗指南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2690e5ad02de80d5d84024.png)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
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出现食管外表现,如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声嘶、咽喉炎和牙蚀症等。
(二)流行病学GERD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西方国家GERD患病率为10%~20%[1],国内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有Meta分析显示国内GERD的患病率为12.5%[2],且呈现出南低北高的特点,可能与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虽然目前我国GERD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我国生活方式西化、人口的老龄化,GERD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分类根据反流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 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其中NERD最常见。
EE可以合并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目前认为GERD的两种类型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不转化或很少转化,这两种疾病类型相互关联及进展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诱因或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GERD发病和年龄、性别、肥胖、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EE检出率高于青年人[3]。
男性GERD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
肥胖、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因素与GERD的发生呈正相关,而体育锻炼和高纤维饮食可能为GERD的保护因素[5,6]。
(二)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取决于抗反流防线与反流物攻击能力之间的平衡。
反流发生时,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物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造成损伤,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可导致胃食管反流事件增多,而食管清除能力下降使反流物接触食管黏膜的时间延长,易导致攻击和损伤。
1.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7,8]:(1)贲门切除术后、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妊娠、肥胖、腹水等)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us sphincter, LES)结构受损。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PPT课件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bb31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d.png)
预防措施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
减轻体重、戒烟酒、避免睡前饮 食和卧床时抬高床头等有助于减
少反流发生。
饮食调整
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避免过 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药物预防
对于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抑酸剂 、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预防。
处理方法和时机把握
药物治疗
针对并发症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免 疫调节剂等。治疗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 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病情较重。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标准及流程
典型症状
烧心、反酸、胸痛等典型 症状出现,可作为初步诊 断依据。
问卷调查
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 GerdQ)等工具进行患者 自我评估。
诊断流程
根据症状、问卷调查结果 及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进行综合判断。
辅助检查方法
内镜检查
观察食管黏膜病变情况,如糜烂、溃疡等。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1 2
食管狭窄
由于长期炎症和瘢痕形成导致,主要症状为吞咽 困难。危险因素包括食管炎严重程度、病程长短 等。
出血
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导致出血,表现为呕血或 黑便。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等。
3
Barrett食管
长期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即Barrett食管。危险因素包括反流物中胆汁和胃 酸成分、基因遗传等。
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要求
知情同意书内容
包括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可能 的风险和效果等。
签署时机
应在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和风险后,自愿签署 知情同意书。
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理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意治疗方案,尊重患者的自主 决策权。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61dca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a.png)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加重,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灼烧感或疼痛、咽下疼痛或不畅、咳嗽、咽部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等症状。
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等。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最准确方法是胃镜检查,可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以显示食管的炎症改变。
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行食管滴酸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检查。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一般治疗包括抬高床头15—20cm,降低腹压,避免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饮食,戒烟、酒。
药物治疗包括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制酸药及粘膜保护剂等。
维持治疗一般应维持用药4—12周。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瘢痕性狭窄、内科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长期服药及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可行胃底折叠术。
第二章: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药物性胃炎、化学性胃炎和放射性胃炎等。
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饱胀感等。
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胃炎的原则是根据病因治疗,如细菌感染性胃炎应用抗生素,自身免疫性胃炎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一般治疗包括调节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胃粘膜保护剂等。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的溃疡,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饱胀感、恶心、呕吐等。
其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是根据病因治疗,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物性溃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
一般治疗包括调节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胃粘膜保护剂等。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2023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2023](https://img.taocdn.com/s3/m/30d0bc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3.png)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胃肠动力学组 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食管疾病协作组
定义
•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十二 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慢性疾病,
中和,PSPW指数是伴有PSPW的反流次数占总反流次数的百分比,可反映食管的化 学清除能力。西方健康人群 PSPW 指数>61%,低 PSPW 指数可作为存在病理性反 流的辅助证据,并可预测患者对抑酸治疗的反应
•。
• 食管基线阻抗值可反映食管黏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MNBI的计算方式如下: 在夜间卧位期间,分别在凌晨 1:00、2:00、3:00 选取 3 个 10 min 的时间 窗口,在避开吞咽、反流和 pH值下降的时间窗后测量最远端阻抗通道(通 常为 LES 上方 3 cm 通道)的基线阻抗值,以上 3 个时间点的平均阻抗值 即为MNBI。西方健康人群MNBI>2 291 Ω,低MNBI可作为诊断病理性反 流的辅助证据,且可预测患者对抑酸治疗的反应。
• 一些新的食管阻抗‐pH值监测参数可用于食管生理状态的辅助诊断,如反流后吞咽 诱导蠕动波(post‐reflux swallow‐induced peristaltic wave, PSPW)指数和平 均夜间基线阻抗(mean nocturnal baseline impedance, MNBI)。PSPW 指 反流事件结束后 30 s内发生的吞咽事件,可促进唾液对食管远端酸化的
• ②应用评价:食管反流监测可为 GERD 提供客观诊断证据,是诊断 GERD 的金标 准。如患者既往未明确诊断 GERD,建议停用抑酸剂>1周后再行食管反流监测; 如患者已确诊GERD,为明确抑酸剂治疗失败的原因,可在服用抑酸剂的情况下行 食管反流监测。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式完整版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d8b3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b.png)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式完整版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性病变,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种临床类型。
RE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上腹部胀满不适、胸痛等,内镜下表现为存在食管下段黏膜破损。
近年来我国人群的RE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有必要加强对RE治疗进展的探讨,以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水平。
治疗方式一览GERD需要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外科治疗和其他治疗。
1. 基础治疗饮食调整:戒烟/酒、避免夜餐/饱餐、睡前2-3 h禁食、避免进食可能促进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茶、碳酸饮料、辛辣食物、橘子、西红柿、高脂食物)、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进食习惯等。
生活方式调整: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减重和合理运动、抬高床头(约30°)、避免进食后运动等。
健康教育: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宣教、生活及饮食方式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
2. 药物治疗抑酸剂:这类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包括组胺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尼扎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伏诺拉生、替戈拉生、凯普拉生等)。
抗酸剂:可直接快速中和胃酸,升高胃十二指肠内容物pH值。
临床上常用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海藻酸盐等。
促胃肠动力药:主要作用靶点包括乙酰胆碱酯酶、5-HT4受体、D2受体等,具有促进胃肠排空,改善消化不良,抑制恶心、呕吐等作用。
临床常见药物包括伊托必利、西尼必利、莫沙必利、曲美布丁、多潘立酮等。
黏膜保护剂:可保护黏膜,促进黏膜愈合,包括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康复新液(溶液剂)等。
神经调节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降低内脏高敏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
包括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e70d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c.png)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胃酸反流和食管炎症。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医生个性化定制。
首先,改变生活习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
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增加蔬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 饮食方式:少量多餐、慢咀嚼,避免饱腹。
3. 保持体重与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4. 就餐时间:避免在临睡前2-3小时内进食,晚餐后保持直立
2-3小时。
其次,药物治疗可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1. 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
亦可靠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H2RA)来减少胃酸分泌。
2. 镇痛、镇静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抗胃酸剂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 消化药物:如消化酶、胆盐结合剂等可辅助减轻症状。
对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考虑下述治疗方法:
1. 膳食纤维增加:可进一步增加食管蠕动,改善胃酸反流。
2. 食管扩张术:针对食管狭窄或食管括约肌紧张不适当者,可采用食管扩张术。
3. 外科手术:如抗反流手术(Nissen fundoplication)可修复食
管括约肌功能,预防胃酸反流。
需要注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还需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如抽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以上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反流食管炎正规治疗方案
![反流食管炎正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548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b.png)
一、引言反流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炎症。
反流食管炎的病因复杂,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食管蠕动功能障碍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反流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反流食管炎的正规治疗方案。
二、诊断1. 症状:反流食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反酸、胸痛等。
2. 体征:医生通过体检,观察患者的食管黏膜情况,如有无充血、糜烂、溃疡等。
3. 检查:(1)食管吞钡检查:观察食管黏膜、食管蠕动情况。
(2)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黏膜情况,可发现食管炎、溃疡等。
(3)食管测压:检测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评估其功能。
(4)24小时食管pH监测:监测食管pH值,判断胃酸反流程度。
三、治疗1. 药物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是治疗反流食管炎的首选药物。
剂量一般为每日1次,每次20mg,早餐前空腹服用。
(2)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分泌。
剂量一般为每日2次,每次150mg。
(3)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增强食管蠕动,减少胃酸反流。
剂量一般为每日3次,每次10mg。
(4)黏膜保护剂:如磷酸铝、胃复安等,可保护食管黏膜。
剂量一般为每日3次,每次0.5g。
2. 生活方式调整(1)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晚;避免过度进食,以免加重胃酸反流。
(2)体重:保持适宜体重,避免肥胖。
(3)睡眠:保持睡眠质量,避免平躺时进食,睡觉时抬高床头。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加重反流食管炎,应尽量避免。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1)胃底折叠术:将胃底折叠至食管下端,加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
(2)抗反流手术:通过手术改变胃食管解剖结构,减少胃酸反流。
四、预后反流食管炎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标准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372fa6941ea76e59fa0429.png)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长期放置胃管、三腔管。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911c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0.png)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胃酸反流到食管引起。
这种疾病常导致食管黏膜发炎、烧灼感和胃酸倒流到口腔的症状。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恢复食管黏膜的正常功能。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频率,以下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第一步。
建议患者要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多过快,以免增加胃内压力。
同时,应该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等。
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并且尽量避免食用垃圾食品和过辣食物。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减轻症状并修复食管黏膜的关键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Histamine H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s)。
PPIs是最常用的药物,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减少食管黏膜的损伤。
而H2RAs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但效果没有PPIs明显。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时服用。
生活习惯调整:生活习惯调整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尽量避免弯腰、卧床或者整夜熬夜等容易导致胃酸倒流的情况。
在睡觉时,可以将床头垫高一些,以减少胃酸流入食管的机会。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酸倒流的可能性。
减轻体重:过重或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腹腔内压,导致胃酸更容易倒流到食管。
减轻体重对于改善症状和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复发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例,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这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通过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阻力,减少胃酸倒流到食管的机会。
手术治疗可以永久性地解决问题,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决定是否采取此项治疗。
总的来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减轻体重和手术治疗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9072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7.png)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摘要反流性食管炎(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疾病,症状包括胸闷、反酸、咳嗽等。
本文将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活方式调整方法:•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和酸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空腹进食和睡前进食。
•体重管理: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导致胃内容物易于反流。
•避免弯腰和躺下:进食后避免立即弯腰,睡前几小时避免躺下,可以用高枕头抬高上体,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常用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药物治疗选择:•抗酸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s,PPI)。
它们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减轻反流症状,其中PPI的效果更强。
常用的PPI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抗胃酸分泌药物:如胃粘膜保护剂和胃动力调节剂。
胃粘膜保护剂可以增加胃黏液层的保护作用,防止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胃动力调节剂可以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减少反流。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抗反流手术:也称为Nissen fundoplication术。
这是一种通过将胃部固定在食管下端,形成一个防止反流的阀门来治疗GERD的手术。
•电子环绕术(LINX):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在食管下端植入一个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成一个防止反流的阀门。
相比传统抗反流手术,LINX手术更少侵入性。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运用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胃镜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
![胃镜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0737cb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1.png)
胃镜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流反性食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常常伴随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本文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方面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一、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抗酸药物:抗酸药物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
通常最早选择的为质子泵抑制剂。
它能够稳定胃酸分泌,减少反流,消除食管及胃内的酸性刺激,从而减轻症状和促进愈合。
但并非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能有效地控制疾病。
如果患者长期服药后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胃肠动力调节剂,可帮助消除上腹胀气、呕吐、嗳气等症状,提高用药效力。
(2)消炎药: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感染者,可选择消炎药进行治疗。
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全谷药物等。
2.外科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合并症状严重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往往采用减压治疗和转移根治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可考虑结合手术操作的级别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3.生活方式调整(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酸、过咸等食物,同时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饮食,并注意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
(2)主动调整体态:坐姿过度驼背、睡姿乱摆等不良习惯,都使得腹内压力增加,引起反流食管炎恶化。
因此,在睡觉时应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姿势,可尝试使用靠垫。
(3)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和损伤消化道黏膜,可加重反流食管炎的症状,并影响消化功能。
戒烟限酒是治疗反流食管炎的重要措施。
二、注意事项1.饮食方面(1)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太快吃饭、吃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
(2)避免高温热饮,可选择寒凉饮品,避免酸碱体质失衡。
(3)避免吃得太饱,可坚持少食多餐,减轻消化器官的压力。
(4)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的食品,减轻胃和肝脏的负担,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
2.生活习惯(1)保持精神愉悦、心态平稳,注意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2)规律作息,保证夜晚的充足睡眠时间,尤其注意睡前不吃东西。
(3)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加强身体的锻炼。
2024美国胃肠病学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
![2024美国胃肠病学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18a9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c.png)
2024美国胃肠病学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2024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GA)发布了《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该指南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和治疗的权威指南,对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在指南中明确了GERD的定义,指出GERD是一种由于胃酸和(或)非酸性胃液反流引起的症状和(或)并发症。
同时,指南还将GERD分为两种类型:典型GERD和非典型GERD。
典型GERD包括胸骨后烧灼感、酸味、干咳等症状,而非典型GERD包括咳嗽、喉咙痛、哮鸣等症状。
在GERD的诊断方面,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
其中,根据症状的特点,可以先行试验性治疗,即在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根据症状给予酸抑制剂治疗,如果症状有明显缓解,则GERD的诊断可被确认。
如果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或有附加症状,指南建议进行进一步诊断,如经食管测压、食管内pH监测等。
在GERD的治疗方面,指南强调了生活方式和饮食的管理。
首先,需要避免或减少与GERD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咖啡因、巧克力、薄荷、酒精等。
其次,要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肥胖。
同时,要采取一些适度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提高床头高度,避免睡前进食等。
对于药物治疗,指南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对于轻度GERD,可以采用非处方抗酸药物进行短期治疗。
对于中度和重度GERD,或者症状不完全缓解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处方抗酸药物。
同时,指南还对抗酸药物的种类、剂量等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此外,指南还提到了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
对于无法控制GERD 症状的患者,或者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
指南对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总结起来,2024年美国胃肠病学院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为GER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指南明确了GERD的定义,并指出了GERD的典型和非典型症状。
在诊断方面,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建议。
在治疗方面,指南强调了生活方式和饮食的管理,并给出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具体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流性食管炎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病因: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长期放置胃管、三腔管。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
克普隆)。
(2)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张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标准
(1)症状减轻。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病变有所改善。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病情稳定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