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最新诊疗指南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内镜相结 合,实现对食管黏膜的实时在体 细胞级观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 诊断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利用荧光物质对食管黏膜进行染 色,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 物质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发现早 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07
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诊治与管理 建议
阳性结果患者进一步诊治流程建议
背景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食管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筛查覆盖率不足、早期诊断率低等。 因此,制定并推广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至关重要。
注
由于您要求不出现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上述扩展结果中未涉及任何具体的时间描述。同时,为了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专 业性,我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了目的和背景的内容。
的发病风险。
食管癌流行趋势及预测
发病率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变化
食管癌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流行趋势预测
未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可能继续上升,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以降低食 管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物的研发应用,食管癌的 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也将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 痛苦和促进康复。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穿孔等,应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热饮热食、 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
食管异物临床诊疗指南
食管异物临床诊疗指南
食管异物的发生与年齡、性别、饮食习惯、进食方式、食管有无病变、精神、
神志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
儿童多因口含玩物等不良习惯引起。
而老年入多因咀嚼功能差、咽感觉迟钝,义齿使用不便或松脱所致。
【临床表现】
1.吞咽困难如为较小异物,仍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
如异物较大、尖锐或合并感染可出现吞咽困难或张口流涎。
2.吞咽疼痛为食管异物的主要症状。
在吞咽时疼痛加重。
3.呼吸道症状幼小儿童如异物较大、位于颈段食管,向前压迫气管可出现呼吸困难。
【诊断要点】
1.病史大多数患者能主诉明确的异物误入史或自服史。
但应详细了解异物的种类、性质、2.异物史的时间和有无并发症状,如发热、吐血。
查体间接喉镜有时可见梨状窝处有分泌物潴留。
3.食管异物的X线诊断对可显影的食道异物,可作颈、胸部正、侧位X片。
对不显影的食管异物可吞服少许钡棉絮检査,以明确异物是否存留和确定位臵。
4.食管镜检查食道镜检査既可确定诊断,又可钳取异物。
是最为确切有效的诊疗手段。
【治疗原则和方案】
应及早行食管镜检查取异物术。
【术中注意事项】
1.食管镜下行过程中应始终与食管管腔保持一致,避免盲目暴力通过。
检査中应注意观察食管的管壁,有无黏膜充血、肿胀、溃疡、狭窄、新生物等,退
出镜管时再复査一遍。
2.进入食管后,由于压迫食管后壁,可以引起呼吸困难,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儿童或食管过粗时,故应观察受检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立即退出镜管,保持呼吸通畅。
全麻应用气管插管可以防止呼吸不畅。
《2024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方案优化方向
为提高化疗效果和减轻毒副作用,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化疗方案的优化。如通过联合用药、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 式等手段,实现更高效的肿瘤杀伤和更低的毒副作用。同时,针对患者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有望为食管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填补国内空白
本指南的发布填补了国内食管癌诊疗领域的空白,为临床医生提供 了更加详尽的参考依据。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
强调早诊早治
本次更新更加注重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引入新技术
结合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技术,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关注患者心理
指南首次将患者心理状况纳入诊疗考虑范围,强调医生在关注患 者生理状况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需求。
评估方法与工具
TNM分期系统
用于评估食管癌的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 及远处转移情况(M),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肝肾 功能等。
鉴别诊断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手术前并发症预防准备
1 2 3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性
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确保 患者能够安全接受手术。
术前营养支持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营养支 持,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呼吸道准备
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肺部功能锻 炼,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ESOPHAGEAL CANCER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颖郭军赫捷江泽飞梁军马军秦叔逵王绿化吴一龙徐瑞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组长王绿化副组长黄镜韩泳涛李印傅剑华毛伟敏秘书王鑫执笔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克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方文涛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樊青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傅剑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韩泳涛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黄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梁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毛伟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牟巨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束永前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王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袁响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张述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赵快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祝淑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庄武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顾问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玉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包永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国春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曹建中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陈俊强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龙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戴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樊祥山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高树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葛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龚新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郭石平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大力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义富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侯英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胡春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黄晓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惠周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姬发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江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姜宏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姜慧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康明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康晓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李宝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梁玮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刘俊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刘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刘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柳硕岩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路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骆金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马建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毛友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庞青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彭贵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彭林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钱晓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秦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屈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盛剑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宋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隋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孙新臣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孙益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谭锋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王大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晖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奇峰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实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威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王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王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郗彦凤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相加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向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肖菊香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泽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徐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许洪伟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许建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张百江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张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张仁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艳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谦君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周炜洵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朱向帜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衡道丨干货】2021CSCO食管癌诊断指南共识
【衡道丨干货】2021CSCO食管癌诊断指南共识《2021 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已正式颁布,指南的病理诊断部分增加了评估 PD-L1 表达的推荐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
无症状健康人群的食管癌筛查a. 若内镜下未见病灶,随访;若发现浅表性病灶,取活检评估病理情况。
若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每 3 年随访一次;若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黏膜内癌,且未发现脉管侵犯,行内镜下治疗。
如果内镜表现较活检病理结果更重,建议行精细内镜检查(包括放大内镜、NBI、染色等)以评估病变情况、决定诊治计划。
b. 若存在洛杉矶分级诊断为B、C、D 级别的食管炎,需先口服PPI (每日2 次),8-12 周后再行内镜下诊断。
如果没有BE,可以终止内镜筛查。
若病理诊断为 BE 不伴有异型增生,每隔 3-5 年再次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若病理诊断为BE 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则需行内镜下治疗或每年行内镜检查并每隔 1 cm 行四点位活检。
若病理诊断为 BE 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诊断基本原则a. 已知患者存在临床显性食管肿物造成梗阻严重者,内镜检查时需警惕穿孔风险,但内镜也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缓解梗阻。
b. 如果患者不具备条件或拒绝内镜检查,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 CT 检查可作为筛选和诊断方法选用。
如果内镜不能完全检查全段食管,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胸部增强 CT 检查了解残余(未通过)食管。
c. 应该使用静脉注射和口服对比增强。
颈段或胸段食管癌距环咽肌<5 cm应行颈部/胸部/腹部CT,食管胃交界癌应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CT。
如果患者有CT静脉造影的禁忌证,可以考虑(颈部)胸部/腹腔(盆腔)平扫 CT、颈部及腹部(盆腔)超声。
推荐 CT 平扫/增强扫描及多角度重建影像,用于判断食管癌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与周围结构及器官的相对关系、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周围血管侵犯。
2021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1年CSCO⾷管癌诊疗指南更新导语春风抚三⽉,万物⽣光辉。
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于4⽉23⽇-24⽇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式召开。
⼤会上,中⼭⼤学肿瘤防治中⼼的杨弘教授解读了《2021版CSCO⾷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2021版指南”)的局部晚期⾷管癌治疗部分的更新内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解读了2021版指南晚期⾷管癌治疗部分的更新内容。
2021版指南中主要对治疗原则部分进⾏了更新,涉及以下⼏个⽅⾯:可切除⾷管癌的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管癌的治疗、远处转移性⾷管癌的治疗原则诊。
※可切除⾷管癌的治疗去年CSCO专家委员会基于CROSS-2012和NEOCRTEC5010两项研究,推荐对于局部晚期可切除的⾷管癌患者⼀线治疗采⽤术前放化疗联合⼿术的治疗模式。
今年CSCO专家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对于cT1b-cT2 N+ or cT3-cT4a , any N(胸段⾷管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管癌切除术的推荐添加了“顺铂+替吉奥”、“紫杉醇+顺铂”等NCRT同期化疗⽅案。
对于⽼年患者建议使⽤卡培他滨或者替吉奥的单药化疗⽅案。
表1.添加NCRT同期化疗⽅案(TC/NP/PE)关于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的探索,CSCO专委会基于PALACE-1的Ib期单臂临床试验(术前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术)和NICE的II期临床试验(术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蛋⽩紫杉醇+⼿术)两项研究的初步疗效,在2021版指南中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增加了注释m:●对于外科评估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推荐在临床研究范畴内开展●⾷管癌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推荐与放化疗或化疗的联合模式,周期数2-4周期。
※术后辅助治疗今年免疫治疗在⾷管癌术后辅助治疗中获得重⼤突破,CSCO指南基于CheckMate 577的III期研究结果,2021版指南更新:●将局部晚期⾷管癌患者接受过新辅助治疗和⼿术的并最终证实为⾮pCR患者术后可以接受免疫辅助治疗(纳武利尤单抗)为II级专家推荐。
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中。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也逐渐取得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介绍食管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新进展。
一、食管炎的诊断方法1. 病史与体格检查对于食管炎的诊断,医生首先会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患者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病、哮喘等相关疾病。
同时,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检查到患者是否有食管黏膜的损伤迹象。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引入一根灵活且可视的内镜进入食管,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细微变化。
这对于判断食管炎的类型和程度非常有帮助。
3. 组织活检内镜检查时,医生常常会进行组织活检。
通过取样食管黏膜的组织,并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类型,以及是否存在食管炎。
4. X线检查X线检查对于诊断食管炎也有一定帮助。
通过给患者饮用有造影剂的液体,医生可以通过X光观察食管的形态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食管炎。
二、食管炎的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食管炎患者,常常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食管炎的症状。
2. 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改变日常生活方式来减轻食管炎的发作。
例如,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咀嚼食物,以减轻对食管的刺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以减少胃酸分泌。
3. 食管扩张术对于食管炎伴有狭窄的患者,内镜下的食管扩张术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通过将扩张装置引入食管,进行局部扩张,可以恢复狭窄部位的通畅。
4. 手术治疗部分严重的食管炎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例如,食管溃疡严重、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行食管重建手术。
三、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也在不断进步。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的新进展:1. 食管黏膜蚀变评估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食管黏膜蚀变的程度。
通过利用内镜下荧光染色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食管炎患者的黏膜损害程度。
2021CSCO食管癌指南解读
2. 对于具有 Barrett 食管
( BE) 高危危险因素患者
高危人 群食
、或内镜下 新发现为 BE 患
管癌筛 查
者,内镜下每 隔 2cm 四点
2022/1位/1活3 检(至少 8 块 活检组
织)b。
Ⅱ级专家推荐
1. 年龄≥40 岁,具 有食 管癌高危因素( 失弛 缓症和腐蚀性狭 窄、 胼胝症、肥胖) 为高 危人群,每 1~3 年进 行 1 次内 镜下食管黏 膜碘染色 。
Ⅲ级专家推荐
年龄≥40 岁,具有吸烟、 饮 酒、 进食过快、 高温食 物、 浓茶等不良生活习 惯 , 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 染 色。
1. 对于筛查患者病理为重 度异型增生,拒绝行内镜 下 治疗者,每年行内镜下 食管 黏膜碘染色随访。
2. 年龄≥40 岁,具有食管 癌 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 毒 感染、既往胃切除术、 萎 缩性胃炎、口服双膦酸 盐)为高危人群,每 1~3 年进行 1 次内镜下食管黏 膜碘染色。
1.2 诊断基本原则
目的
疑转移但无法定性)
重 大 治 疗目决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 检 查 e
Ⅰ级专家推荐
Ⅰ级专家推荐
诊断
内镜+活检 a
分期诊断 (内镜病检确诊者)
分期诊断 c ( 超声怀疑淋巴结转 移或 CT 怀疑肝转移 者 )
2022/1/13
分期诊断
(颈部)胸部/腹部增强 CT 盆腔增强 CTc 颈部超声 超声内镜(EUS) (超声)支气管镜(临床有 提示时)c
一般质量的 Meta 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 大 型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 议小
(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3更新要点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3更新要点
2.1.2 可切除食管癌的治疗
cT1b~cT2 N+ 或cT3-cT4a 任何N(胸段食管癌)的Ⅲ级专家推荐修改为“优先推荐参加临床研究;
放化疗后达临床肿瘤完全缓解(影像学完全缓解,且胃镜下观察及深咬活检的病理结果均未提示肿瘤残存),后续密切随访观察+ 挽救性手术(2B 类)”。
2.1.5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
删除了Ⅲ级专家推荐中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3 类)”。
仅在注释b 中补充相关说明。
2.2.1 远处转移性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癌的治疗原则
一线治疗:在“HER-2 阴性腺癌”部分:增加“信迪利单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对于
PD-L1 表达CPS ≥ 5 的人群列为Ⅰ级推荐,对于PD-L1 表达CPS<5 或未进行PD-L1 表达检测的人群列为Ⅱ级推荐;增加“替雷利珠单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或替雷利珠单抗+ 顺铂+5-FU(PD-L1 表达阳性)”列为Ⅰ级推荐。
在“鳞癌”部分,增加“斯鲁利单抗+ 顺铂+5-FU”“替雷利珠单抗+ 顺铂+ 紫杉醇,或
替雷利珠单抗+ 顺铂+5FU/ 卡培他滨”,均列为Ⅰ级推荐。
二线及以上治疗:增加“紫杉醇+ 雷莫西尤单抗(腺癌)”列为Ⅰ级推荐。
全新发布:2023版《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诊治新指南》
全新发布:2023版《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诊治新指南》前言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为了提高我国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的诊治水平,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2023版《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诊治新指南》。
本指南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
我们希望本指南能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提高我国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的诊疗水平作出贡献。
目录1. 概述2. 病因与风险因素3. 临床表现与诊断4. 鉴别诊断5. 治疗原则与方法6. 特殊情况的处理7. 预防与康复8. 总结与展望1. 概述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道等部位的非血管源性出血,不包括因血管病变(如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下血管病变等)引起的出血。
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 病因与风险因素(1)病因:上消化道急性非血管曲张出血的病因包括溃疡病、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道出血等。
(2)风险因素:包括酒精中毒、药物滥用(如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物等)、消化道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慢性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3. 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疼痛、呕血、黑便等,严重者可见休克症状。
(2)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主要包括血液学检查、胃镜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4. 鉴别诊断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下消化道出血:如结肠炎、结肠癌等。
(2)血管源性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下血管病变等。
(3)其他病因的急性上腹痛:如急性心肌梗死、胆道结石等。
5. 治疗原则与方法(1)治疗原则:急性期以止血、纠正休克、预防再次出血为主,慢性期以病因治疗、控制症状、预防再次出血为主。
最新版食管癌规范化指南(详细讲解帮助记忆理解)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3 规范化诊治流程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4 诊断依据4.1 高危因素食管癌高发区,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 体征4.3.1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年版)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年版)
前言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规范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提到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要根据医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诊断
临床表现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时可出现吞咽困难、胸痛、呕
吐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食管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能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病变程度等。
此外,MRI、CT、PET-CT等检查也有一定的辅助诊
断价值。
组织学检查
采用食管镜下黏膜活检或组织切片检查可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越早施行,术后生存率越高。
而姑息性手术则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或手术不能治愈的患者,可通过化疗药物减轻症状,缓解患者病情。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破坏癌细胞的 DNA,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用于手术不能治愈或状态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结语
本规范所提到的治疗方法要根据医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食管癌的宣传和筛查工作。
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遏制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病人和家庭的痛苦。
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
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食管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为进一步规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食管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
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87/10万和13.2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
食管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
保护因素包括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钙摄入、蔬菜和水果摄入。
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三)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五)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三、筛查(一)筛查对象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
(二)筛查方法食管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选择但不限于如下方法: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对于发现的可疑病灶可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食管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长期放置胃管、三腔管。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G:Barrett 食管最新诊疗指南
概述
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 10%~15% 发生 Barret 食管(BE)。
后者因与食管腺癌(EAC)密切相关,其诊治受到广泛关注。
2015 年 11 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在 Am J Gastrolenterol 杂志上在线发布了更新的 BE 临床诊治指南,对该病诊治提供了更多的循证依据,尤其是对需要筛查的高危患者范围规定以及内镜治疗的新内容更是亮点。
该指南共有 45 条推荐意见,分为诊断、筛查、监测、治疗(药物、内镜、手术)、内镜治疗后续处理、内镜培训等几个方面。
采用 GRADE 系统,证据等级分为:高、中等、低、极低四级,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有条件二级(详见表 1)。
部分内容解读及循证依据
1. BE 诊断的建立
突起长度 < 1 cm 不诊断 BE 的原因为不同观察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及发生 EAC 的风险极低。
在美国诊断 BE 要求存在肠上皮化生(IM),而英国不要求。
研究发现 BE 发生 EAC 风险与 IM 有关,因此本指南仍以 IM 做为诊断 BE 的条件。
而 IM 的检出率与取材量正相关。
未证实 IM 者需在 1~2 年内复查,因有研究发现约 30% 会在复查时检出 IM。
2. BE 的流行病学及自然史
发生 BE 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5 年以上)GERD 史、年龄 >50 岁、男性、吸烟、中心型肥胖、白种人。
饮酒并不是危险因素,甚至可能是保护因素。
BE 患者的一级亲属更易罹患。
BE 患者发生异型增生及 EAC 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E 的突起长度、中心型肥胖、吸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质子泵抑制剂(PPI)/ 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足。
BE 不同阶段与癌变的关系:无异型增生者癌变率约 0.2%~0.5% / 年,轻度异型增生(LGD)0.7%/ 年,重度异型增生(HGD)7%/ 年,>90% 的 BE 患者并非死于 EAC。
3. BE 的治疗
近年来成瘤性 BE 的内镜治疗方面进展迅速,与上一版相比,本版指南的最大变化在于治疗。
化学预防:目前大部分 BE 患者存在症状性 GERD,使用 PPI 可以控制症状,即使无 GERD 的 BE 患者,也有研究显示持续 PPI 治疗可降低癌变风险。
加之 PPI 目前价廉、安全,因此推荐使用。
尽管有研究表明 NSAIDs 有预防食管癌的作用,但鉴于其副作用可能致命,且内镜治疗能有效预防 LGD 癌变,因此本指南不推荐使用NSAIDs。
内镜治疗:近 10 年来,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大大拓展了 BE 的治疗人群,这也要求内镜医师更好地掌握循证研究成果进行内镜治疗决
策。
内镜治疗前应进行内镜下 BE 粘膜评估以尽可能检出有无癌变,必要时对可疑区域行 EMR。
如排除异型增生可随访监测;对存在 LGD、HGD 者应行内镜消融术以彻底消除 IM。
EAC 患者则根据侵犯深度以及是否有高危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BE 患者行抗反流手术预防 EAC 的研究资料有限且结果矛盾,因此不推荐手术治疗。
但食管切除术对相应分期的 EAC 患者不可替代。
表 1:ACG 新版 Barrett 食管临床诊疗指南推荐项目
总结
本指南与以往显著不同之处包括:1. 扩大内镜消融术应用于 LGD,这是基于高质量的一级证据,证明治疗后发展为腺癌的可能性消失;
2. 进一步阐明了无异型增生的 BE 及性别对 EAC 发生风险的影响,使 BE 筛查的目标人群范围缩小。
例如,女性 GERD 患者不需要常规筛查;
3. 由于认识到无异型增生 BE 极少进展、内镜监测的益处尚不明确,因此本指南弱化了内镜监测的要求。
尽管本版指南未推荐生物标志物及高级内镜成像技术的应用,但此二项以及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识别 BE 病变中的癌变、开发侵袭性更小、更廉价的筛查方法等仍是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