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滔滔黄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滔滔黄河》教案
一、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

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三、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
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
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八、教学安排:
二课时(黄河的概况及奉献为第一课时,黄河的忧患和治理为第二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下面我们就和老师共同走进黄河!
评价、反思: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迫切需要去了解黄河。

板书:一、走进黄河
活动一:
利用电脑课件展示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9几个活动题,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
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图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师及时板书。

出示《黄河流域图》,利用教学的精美课件,讲解黄河的概况时,适时动画闪烁出现黄河的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在《中国政区图》上动画闪烁显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在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上动态显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段情况。

评价、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成果的展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兴趣高涨。

板书:二、走近黄河
活动二(分组讨论):
黄河各段都有什么特征?通过看图片和课件总结并互相交流。

1、黄河各段:上、中、下游的特征
让学生画素描简图,并描绘各段的特征。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河的讨论: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有?(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啊,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北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够具体指出是哪些?
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以下几点:
2、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评价、反思: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三:
接着学生代表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生:黄河冲出青铜峡后,水势变缓,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区又塑造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在流域图中,配上相应的景观图片。


生:请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形图》,我们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然而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付之东流。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生: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

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

(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评价、反思:通过学习黄河的源流概况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
究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能力。

师:是啊,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

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 地上悬河 决口之险
活动二(小组讨论、激烈辩论):
这三大忧患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地上悬河”与“饱含泥沙”和“决口之险”都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紧接着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活动题: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换、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同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问题。

◆ 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说明。


◆ 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并且声情并茂地分析原因,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激烈辩论的场面。

教师要注意调控,及时收住。

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精辟的总结.)
评价、反思:以上两个活动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雄辩的能力、运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

播放录像一:
紧接着教师播放一段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师:决口后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学生会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说明。

) 师:是啊,决口之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决口后的情景?那么请看一段录像吧。

播放录像二:
播放历史上黄河泛滥时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情境的录像。

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水患问题的情感.
大屏幕上再次出现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和中国的地形图的复合片,学生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地形上:黄土丘陵地区,地面坡度陡,坡 面长,流速快,流量大,冲刷力强。

气候上:7、8月份暴雨集中。

地质上:黄土质地松软,易蚀。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的植被; 开矿、修路、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废弃的土石入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板书)
(针对上述措施,大屏幕上及时显示相应的景观图片。


评价、反思: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处为本课的又一高潮,教师要注意调控。

总结便于学生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滔滔黄河
一、走进黄河
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长度、流域面积
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走近黄河
1、黄河各段:上、中、下游各段的特征
2、黄河的奉献: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四、关注黄河
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活动五(知识拓展):
师: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沙漠化、水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乱占耕地、凌汛问题、
土地盐碱化、断流现象。

教师及时在大屏幕上展示相关的景观图片。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断流现象是黄河下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有哪些?(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
评价、反思:学生发散性思维再次打开,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注意调控。

课后活动: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撰写有关黄河方面的小论文;
班级出一期有关黄河方面的黑板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