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合集下载

儿科临床及保健中双歧杆菌应用论文

儿科临床及保健中双歧杆菌应用论文

儿科临床及保健中双歧杆菌应用论文双歧杆菌作为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在肠道中的数量与婴幼儿的健康营养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 ___。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儿科临床及保健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现报告如下。

饮食是对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与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双歧杆菌在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等方面都是优势菌,但是由于每种喂养方式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双歧杆菌的影响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双歧杆菌在母乳喂养中成为肠道优势菌的数量较多,且时间短。

相比较母乳喂养儿而言,人工喂养儿肠道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肠球菌以及梭菌数量均较多。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双歧杆菌的数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婴幼儿时期双歧杆菌的数量为1011/g, ___则为108~109/g左右,到老年时,双歧杆菌的数量会更少。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经常出现在婴幼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为婴儿双歧杆菌,通常以长双歧b型和两歧双歧杆菌b型为主,而 ___比较常见的双歧杆菌类型则为角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

2.1生物屏障作用双歧杆菌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物与磷壁酸的互相作用而在肠黏膜表面粘附,与厌氧菌一起形成特殊的一个微生态位,发挥生态效应,形成生物学屏障,将肠道的定植抗力表现出来,从而达到阻止致病菌入侵与定植的目的。

此外,双歧杆菌在进行繁殖时,通过对糖类物质进行发酵而产生大量的乳酸和醋酸,能够对肠道进行酸化,对肠道的正常蠕动进行调节,从而充分发挥生物屏障作用。

2.2营养作用双歧杆菌可以使诸 ___生素合成,比如B12、B1、泛酸、B2、尼克酸、B6以及叶酸等。

双歧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酸性代谢物,使肠道的Eh和pH降低,从而促进维生素D、Ca2+、Fe2+的吸收。

当特殊因素使肠道菌群严重失调时,机体往往容易出现营养性贫血、缺乏维生素等症状。

双歧杆菌自身是否可以作为机体营养,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此外,双歧杆菌还能够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3、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主要双歧杆菌在人体内的生理效应。研究发现,双歧杆菌能够调 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症状。此外,双歧杆菌还能 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一些双歧杆菌菌株 甚至能够产生具
3、消化系统作用:双歧杆菌在肠道内通过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降低肠 道pH值,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吸收,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此外,双歧杆 菌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和腹泻等肠道问题,维护肠道健康。
4、神经系统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双歧杆菌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多巴胺、 5-羟色胺等,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2、生态学
双歧杆菌在肠道内与其他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 究有助于了解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及其与其它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研 究表明,双歧杆菌能够通过产生乙酸、乳酸等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 道微生态平衡。
感谢观看
总之,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其在人体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随着对双歧杆菌研究的深入,其在功能食品、健康养殖和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应用 前景将更加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歧杆菌将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 益处。
参考内容
双歧杆菌:揭秘其生理功效及应 用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肠道微生物中的一种益生菌,近年来备受。本次演示将 深入探讨双歧杆菌的生理功效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含双歧杆菌制剂与婴幼儿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含双歧杆菌制剂与婴幼儿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含双歧杆菌制剂与婴幼儿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马小陶;李勇【摘要】双歧杆菌是食品常用添加益生菌及母乳喂养的婴儿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补充含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能够改善配方奶粉喂养婴幼儿的胃肠道微环境,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调节免疫功能,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及抗生素相关腹泻、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效果。

以上效果可能与使用对象、疾病原因、配伍益生菌的种类与剂量、补充时机、每日服用时间点及其他药物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479-480,489)【关键词】双歧杆菌;益生菌;腹泻;特应性皮炎;婴幼儿【作者】马小陶;李勇【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食品中经常添加的益生菌,其中一些亚种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肠道定植的正常菌群,可能通过其基因组选择性编码糖苷酸及转运蛋白,异化人乳寡糖作为碳源,并与宿主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1]。

众多研究表明,为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幼儿补充由双歧杆菌或(及)其他益生菌组成的活菌制剂,可能通过分泌消化酶促进营养成分吸收,于肠道黏膜定植与体内厌氧菌形成生物屏障,改善其胃肠道微环境等途径,抑制致病菌及有害物质的产生,促进益生菌生长及繁殖,从而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调节其机体免疫能力,对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或病毒引起的腹泻、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问题的发生具有防治潜力[2]。

一、含双歧杆菌制剂与婴幼儿腹泻防治婴幼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易患轮状病毒腹泻,或受抗生素影响的继发性腹泻。

在一些利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进行婴幼儿腹泻防治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可通过选择性定植形成生物学保护屏障,抑制有害菌侵入及繁殖,调节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及微环境,减少腹泻的发生率及减轻腹泻程度,缩短病程及持续时间,且安全无害,使用方便,易于接受推广[3]。

双歧杆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精)

双歧杆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精)

双歧杆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作者:朱俊晨李世敏魏小时间:2007-11-22 12:13:00关键词:双歧杆菌微生态学免疫调节存在于人体消化道内的菌数可达100万亿,菌体总重量约1.0~ 1.5公斤,占人体总重的1/50~1/60,与人体的肝脏重量相当,而产生酶的量却远远超过了肝脏所产生的量。

因此人体的生理、免疫、营养、消化、抗肿瘤、生物拮抗、药物效能和抗衰老等都离不开其自身携带的微生物群[1]。

婴儿出生2~3日后双歧杆菌开始增殖,5日后达最高峰并占绝对优势,在肠道内菌丛中占99% 。

但随着人的年龄增高,双歧杆菌在肠道内逐渐减少,体弱多病的老人肠道内该菌几乎消失,而健康人仍能保持一定的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存在。

这也反映出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乃是检验人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自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ssir发现双歧杆菌后,经过人们多年努力不懈的研究,现已认识到该菌是人体重要的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内数量占优势的一种菌,终生存在于人体并与健康息息相关。

多年来,伴随着现代微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辨证哲学思想的引入,人们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认识和开发利用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1 双歧杆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多形态杆菌,呈Y字形、V字形、弯曲状、刮勺状等形态,其典型的特征是有分叉的杆菌,因而取名为bifidus,拉丁语源是裂开、分开之意。

双歧杆菌不形成芽孢,亚甲兰染色菌体着色不规则,无运动性,专性厌氧,过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阴性,明胶液化阴性,联苯胺反应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7~41℃,最适发酵温度35~40℃,最低生长温度25~28℃,最高生长温度43~45℃;起始生长pH值为6.7~7.0,在pH值为4.5~5.0以下或pH值为8.0~8.5以上的环境中都不生长。

双歧杆菌对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途径不同于乳酸菌的同型或异型发酵,而是经由特殊的双歧支路,其中果糖-6-磷酸酮酶是其关键性的酶。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_杜鹏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_杜鹏
1.3.1 菌种活化、传代与接种 选用 T P Y 培养基活化冻干的菌种,3 7 ℃厌氧培养
4 8 h ,按 5 % 接菌量进行接种。
1.3.2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氮源(A)、碳源(B)和增殖
因子(C)的种类。因素水平表见表 1。其中 A 因素为 2 种 氮源的质量比例,B 因素为碳源的种类,C 因素为增殖 因子的种类。优化酵母浸出粉( D ) 和低聚糖( E ) 的添加 量。其因素水平表见表 2 。其中 D 因素为酵母浸出粉的 添加量,E 因素为低聚糖的添加量。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B.infantis, the ingredient and dosage of medium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tion and quadratic design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fermentative medium were as follows: 1.67% soya peptone, 0.83% casein peptone, 0.5% lactose, 0.5% yeast extract, 0.7% oligofructose and 15% carrot juice. Growth curves with optimized fermentative medium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change of pH and optics densit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urve, the terminal time was 12h with B.infantis reeching 2.18×109cfu/ml. K e y w o r d s:B. infantis;fermentative medium;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08-0091-04

实验方案(双歧杆菌的分离)

实验方案(双歧杆菌的分离)

1双歧杆菌的分离1.1样品取出生后20天母乳喂养健康婴儿粪便。

1.2培养基根据目前的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以及X-Gal在这方面的应用。

选择使用NPNL培养基,在其基础上添加X-Gal。

1.2.1缓冲蛋白胨水溶液(BP)成份:蛋白胨10gA磷酸氢二钠2g葡萄糖5g 磷酸二氢钾2g氯化钠5g 蒸馏水1000ml制法:精确称取各种试剂,加人到1000ml的蒸馏水中,加热溶化后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90ml,121°C,杀菌15min后置4°C的冰箱中备用。

1.2.2选择性改良NPNL培养基(苏世彦)成份:酵母膏5g淀粉0.5g蛋白胨10g L-半胱氨酸0.5g胰蛋白胨5g溶液A10ml大豆蛋白胨5g溶液B5ml葡萄糖10g溶液C50ml乳糖3g琼脂A15g吐温801g pH7.2牛肝提取液150ml制法:将各成分准确量取后,分别加热溶化,混合摇匀后分装,121C杀菌10min,备用。

溶液A:K2HPO4 10g、KH2PO4 10g 溶于蒸馏水100ml。

溶液B:FeSO ・7H O 0.2g、MgSO ・7H O 4g、MnSO ・4H O4 2 8^42$ 4 20.135g、NaCl 0.2g 溶于蒸馏水100ml。

溶液C:丙酸钠30g、硫酸巴龙霉素400mg、硫酸新霉素200mg、NaCl 6g溶于蒸馏水1000ml。

1.2.3 NPNL培养基(孙雪)培养基成分及用量:牛肉浸汁粉(oxoid)3g,蛋白胨10g,胰蛋白酶5g,植胨3g,酵母浸出汁5g,肝浸出汁150ml,葡萄糖10g,可溶性淀粉0.5g,溶液A 10ml,溶液B 5ml,吐温80 1g,盐酸半胱氨酸0.5g, 琼脂15g,蒸馏水815ml, X-Gal(5-漠-4-氯-3』引噪-。

-D-半乳糖苷)60mg。

pH 7.2, 121 °C, 15min 高压灭菌。

溶液A:K2HPO4 25g, KH2PO4 25g,蒸馏水250ml。

益生菌双歧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益生菌双歧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益生菌双歧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在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双歧杆菌是一类备受关注的益生菌。

它们对人体健康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成为了当今微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热门课题。

双歧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严格厌氧的细菌。

它们在人体肠道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尤其在婴幼儿时期,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双歧杆菌的作用机制之一在于其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护。

肠道屏障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重要防线,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

双歧杆菌可以通过分泌一些物质,如短链脂肪酸(SCFAs),来增强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提高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渗透。

同时,双歧杆菌还能促进肠道黏液的分泌,进一步增强肠道的化学屏障。

在免疫调节方面,双歧杆菌也表现出了显著的作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双歧杆菌能够与肠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因子的分泌。

例如,它们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活化,增强抗原提呈能力,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此外,双歧杆菌还能促进调节性 T 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肠道免疫平衡。

双歧杆菌在营养代谢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双歧杆菌可以发酵一些难以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 SCFAs,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这些SCFAs 不仅是肠道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还具有调节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生长等作用。

双歧杆菌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通过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定植。

同时,双歧杆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如细菌素等,也具有抑制病原菌的作用,从而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和健康。

在神经系统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肠脑轴”。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发酵 结 束后 放罐 , 检测 发酵 液 活 菌数 。 1 - 3 - 3 发 酵p H 值 对 发酵 液 活 菌数 的影 响
按照 1 . 3 . 2 所确 定 的最适 合 发 酵温 度 , 将婴 儿 双
图1 不 同发 酵 温 度 下 发 酵 液 的 活 菌 数
歧 杆 菌 接种 于p H值 为 5 . 0 、 5 . 5 、 6 . 0 、 6 . 5 、 7 . 0 的发 酵培
环 境 的要 求较 为苛 刻 , 使 其 高密 度 培 养 成 为 限制 工 1 . 3 试 验 方 法
业 化 生产 的 瓶颈 。 因此 , 如 何缩 短 培 养 时 间并 提 高
采用5 L 发 酵 罐 进 行 发酵 研 究 ,装 罐 量 为 3 L,
发 酵液 活 菌 数 就 成 为 了技 术 关键 。 在 我 厂 目前 的工 分 别 研 究 发 酵 温 度 、 发酵p H值 、 搅 拌 转 速 以及 发酵 艺 条 件 下 ,婴 儿 双 歧 杆 菌 的发 酵 液 活 菌 数 为 8 . 0 X
目前 , 可用 于 保 健 食 品 的双歧 杆菌 主 要 有 5 种:
两 歧双 歧 杆 菌 、 婴 儿双 歧杆 菌 、 长 型双 歧 杆 菌 、 短双 半 胱氨 酸 0 . 2 5 g / L 。 歧杆 菌 和 青 春 双歧 杆 菌 [ 。 已见 报道 的双 歧 杆 菌 的 1 . 2 仪 器 设 备 生 理功 能包 括 : 调整肠道菌群[ 3 - 4 ] 、 增强免疫系统[ 、 5 L 发酵罐及配套系统 ( 上海 国 强 生化 工 程 装
工 业化 应 用 提 供 基础 。
采 用 血 琼 脂 平 板 计 数 法 ,梯 度 稀 释 至 约 菌 数
2 0 ~1 6 0个/ mE 后涂平板, 置于 ( 3 7 ±1 ) ℃培 养 箱 内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

奶粉中水分的含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国家要求奶粉中
水分含量应当控制在 5% 以下,水分含量过高,奶粉容易结
块,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最终造成奶粉变质。由
表 1 可知,常温常湿环境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奶粉中 的水分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奶粉储存罐的重要性,
具备一定阻隔作用的奶粉罐可以有效防止奶粉与空气中的
凝固后将其放到 36 ℃的厌氧培养箱中培养 48 ~ 72 h,培养
完成之后计算所有平板数上的菌落数量。
1.3.2 水分活度测定
称 取 约 1 g 的 样 品 将 其 放 到 封 闭 的 测 量 仓 内, 设
置 测 量 仓 的 周 围 环 境, 温 度 在 20 ~ 2 5 ℃, 湿 度 在 50%RH ~ 80%RH,每隔 5 min 记录水分活度仪的响应值,
称取 25 g 的奶粉与 225 mL 无菌溶液进行稀释混合, 制成配比为 1 ︰ 10 的样品溶液,随后从样品溶液取出 1 mL 与 9 mL 无菌稀释液进行混合,以此类推,做成样品溶液进 行对照。随后选取 2 ~ 3 个连续稀释度,每个不同的稀释度 吸取 1 mL 样品到两个灭菌平皿内,做稀释液的空白对照, 同时将培养基加热到 46 ℃,与平皿中的溶液混合均匀,待
关键词:双歧杆菌;婴儿配方奶粉;稳定性
双歧杆菌是婴儿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种益生菌,最早 是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出的,也是成人体中所需要的一种益生 菌。双歧杆菌可以有效调节婴儿肠胃不耐受,增强婴儿机体 免疫功能,可以预防和治疗婴儿腹泻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 随着婴儿奶粉存放时间过长,婴儿奶粉中水分含量、水分活 度都会有所降低,同时双歧杆菌的含量也会有所降低 [1]。国 家对于婴儿奶粉中的双歧杆菌含量做出了详细规定,当达到 特定含量值时,奶粉中双歧杆菌才会对婴儿身体有益。相反, 如果奶粉中双歧杆菌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数值,便不能成为 婴儿生长的营养物质,还会对婴儿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2]。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测量婴儿奶粉中双歧杆菌含量会不会 随着储存时间与储存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将一定量的含 有双歧杆菌的婴儿奶粉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储存环境中,同时 设定储存时间,研究奶粉中活菌数的含量变化值来判断婴儿 奶粉是否具有营养价值,为研婴儿奶粉产品货架期的长短提 供依据 [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的研究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的研究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的研究
傅思武;陆俭;肖在滢;吕存女;邝欣;邹开勇;孟筱琦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00(12)1
【摘要】目的:对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的特性及功效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通过实验鼠进行刺激生长试验、活菌数测定、毒理试验、调节肠道菌群试验、免疫调节作用来观察该制剂的作用。

结果: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数量明显增加,高剂量能增加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

结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及提高体液免疫力的功能。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作者】傅思武;陆俭;肖在滢;吕存女;邝欣;邹开勇;孟筱琦
【作者单位】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5.3
【相关文献】
1.不同剂量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观察 [J], 魏兵;李奇玉;蒋静;于佳平;翟爽;宋佳璇
2.酪酸酸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次联活菌制剂的研究 [J], 傅思武;陆俭
3.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益生菌制剂的初步研制 [J], 傅思武;邝欣;王棣;吴
勇杰;陆俭;吕存女;盂筱琦
4.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J], 欧亚娟;刘雪琴
5.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试验 [J], 傅思武;邝欣;邹开勇;陆俭;吕存女;王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双歧杆菌是一种益生菌,被认为对婴儿的肠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将双歧杆菌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成为了一种提高婴儿营养的方法。

然而,由于婴儿配方奶粉的特殊性质,双歧杆菌在其中的稳定性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在研究双歧杆菌的稳定性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双歧杆菌菌株。

目前,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双歧杆菌菌株被应用在婴儿配方奶粉中。

一般来说,选择的菌株需要具有耐受婴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并且能够存活和繁殖在其中。

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培养和鉴定,可以筛选出适宜的菌株。

接下来,在将双歧杆菌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之前,需要考虑到配方奶粉的成分和工艺对双歧杆菌的影响。

婴儿配方奶粉通常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乳糖、乳清蛋白、脂肪和维生素等。

这些成分可能对双歧杆菌的生长和存活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双歧杆菌在不同配方奶粉成分中的存活率进行研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模拟婴儿消化道环境来研究双歧杆菌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模拟婴儿的胃液和肠液来实现。

胃液的酸度和胆盐的存在对双歧杆菌的存活有一定的影响,而肠液中的酸度和胆盐浓度较低,更有利于双歧杆菌的存活。

因此,在研究中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环境条件,来模拟不同消化阶段对双歧杆菌的影响。

此外,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双歧杆菌通常生长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而高温可能会导致其死亡。

此外,双歧杆菌属于厌氧菌,对氧气敏感。

因此,在婴儿配方奶粉的制作和贮存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持其适宜的温度和适当的氧气浓度。

最后,可行的方法是将双歧杆菌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然后通过存活率的测定来评估其稳定性。

存活率可以通过培养和计数菌落单位来测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检测双歧杆菌的基因组DNA含量。

综上所述,研究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需要考虑到菌株选择、配方奶粉成分和工艺条件、消化道环境、温度和氧气等因素。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将双歧杆菌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提供更具可行性的方法。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生存在婴儿的肠道中,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消化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能够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肠道相关疾病。

在研究中,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连续培养的方式,即采用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将菌种传代至高浓度培养基中。

这种方法可以逐渐适应菌株对高浓度培养基的生长,最终获得高浓度的培养物。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

通过将婴儿双歧杆菌培养于发酵罐中的合适营养基和环境条件下,利用生物转化的过程来生产高浓度的婴儿双歧杆菌培养物。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规模化生产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中,培养基的选择也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培养基应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激素等,来提高婴儿双歧杆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不仅需要注重培养条件的优化,还需要加强对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工作。

合适的菌株是保证高浓度培养成功的前提条件。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婴儿双歧杆菌菌株的生长性能和产物合成能力较强,适合高浓度培养。

因此,通过筛选和鉴定菌株,可以提高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成功率和产物的质量。

总之,婴儿双歧杆菌的高浓度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菌株和培养基,可以提高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成功率和产物的质量,为婴儿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同时,这一研究也为开发新型的益生菌产品和创新药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双歧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常用于儿科临床及保健中。

其应用效果主要
包括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过敏反应等。

下面将对双歧杆
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双歧杆菌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消化系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
基础,消化不良常导致营养摄取不足及生长发育迟缓。

双歧杆菌可以促进
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减少有害菌的数量,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双歧杆
菌还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

多项研究证实,双歧杆菌可以改善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少腹泻、
便秘等消化问题的发生。

其次,双歧杆菌可以增强免疫力。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完全,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加免疫
球蛋白的产生,提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

研究表明,双歧杆菌能
够减少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发生率,对提高儿童的抵抗力具
有重要作用。

另外,双歧杆菌还可以预防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如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

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可以减少婴幼儿湿疹的发生率,并且减轻患儿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双歧杆菌还具有其他辅助保健的作用。

例如,双歧杆菌可以改
善儿童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

一些研究还表明,双歧杆菌可以降
低儿童患肥胖的风险,调节体重和能量代谢。

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菌株特性研究

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菌株特性研究

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菌株特性研究赵笑笑;王光强;夏永军;张汇;艾连中;熊智强【摘要】为筛选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双歧杆菌,本研究采用改良MRS培养基,从婴幼儿粪便中分离到5株菌株:AR499,AR667,AR668,AR669和AR610.通过16S rDNA测序分别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对其耐酸耐胆盐能力和黏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菌株AR499耐酸性较好,菌株AR610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菌株AR499的自动聚集能力和细胞表面疏水性都较高.实验表明,菌株AR499可作为一株耐受性和黏附性能较好的益生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应用于优良双歧杆菌产品的开发.【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年(卷),期】2019(049)002【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双歧杆菌;分离;耐酸耐胆盐;黏附【作者】赵笑笑;王光强;夏永军;张汇;艾连中;熊智强【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人和其他动物肠道内的主要菌群,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占总菌数的90%以上,常被应用于食品中[1],具有高GC含量,营养要求高,严格厌氧,细胞末端分叉等特点。

双歧杆菌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2,3]、抗衰老[4]、抗肿瘤[5]和降血脂抗肥胖[6,7]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已发现的双歧杆菌包括7个属,32个种,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和乳汁等环境中。

婴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罗珍兰;谢继志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1998(026)003
【摘要】通过婴儿双歧杆菌发酵液对几种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出婴儿双歧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甲型付伤寒杆菌,乙型付伤寒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理是有机酸和抗菌类物质。

婴儿双歧杆菌对白色念珠生长抑制的最低浓度为10^5cfu/ml。

【总页数】4页(P3-6)
【作者】罗珍兰;谢继志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
【相关文献】
1.嗜酸乳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对肠道致病菌的抑制性 [J], 张英春;张兰威;李妍
2.一株婴儿双歧杆菌生长及存活特性的研究 [J], 顾瑞霞;谭道红
3.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 [J], 王跃;胡宏;张敏忠;刘明方
4.三种植物精油对肠道主要致病菌生长和颗粒饲料霉变的抑制作用 [J], 余行;潘洪彬;程燕东;杜津京;周全江;字玲锦;雷清芝;曹振辉
5.双歧杆菌菌苗对小鼠H_(22)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 [J], 朱逢春;张一薇;张朝;韩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1-13T14:11:42.9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作者:赵烁[导读] :分析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赵烁(河北省辛集市妇幼保健院;河北辛集052360)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前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选择106例进行研究,运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53)。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传统治疗+双歧杆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的消化不良、便秘、急性腹泻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双歧杆菌在患儿营养保健中的合理运用,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满足患儿对营养和益生菌的双重需求。

结论:儿科临床及保健中应用双歧杆菌,有助于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推动患儿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双歧杆菌;儿科临床;保健;应用效果区别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儿科患儿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给予营养上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患儿体内所需的益生菌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康复速率。

研究发现,双歧杆菌是一种厌氧革兰阳性菌,属于有益菌类,主要集中于婴幼儿肠道中,其数量可对婴幼儿的肠胃健康造成直接影响[1]。

基于此,文章对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儿科接收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通过奇偶数法划分小组,单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实验组,各53例。

纳入标准:(1)患儿年龄<13岁;(2)患儿所患疾病为儿科常见病;(3)家属知晓并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1)患有海洋性贫血、蚕豆症、唇颚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2)临床资料缺失;(3)家属入院时表示不参与各项临床试验或研究。

106例患儿中,男64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2±0.37)岁;疾病类型:便秘41例,消化不良29例,脂肪泻17例,急性腹泻19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歧 杆 菌 自从 1 9 年 被 T sir 89 is 博士 第一 次 分 e 离得 到 , 发现 它对 人体具 有很 好 的保健 作 用后 , 并 科
究 旨在 了解 婴儿 双 歧 杆 菌 生 长代 谢 规 律 的基 础 上 , 优 化 培养基 组成 并通 过 控制 p 值 , 高 活菌 量 , H 提 为
( . 肃 省 科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0 ;. 肃 省 分 析 测 试 中 心 , 肃 兰 州 7 00 ) 1甘 甘 30 0 2 甘 甘 3 0 0

要 : 试验 比较 了婴 儿双歧杆 茵在 T Y, S和 TM 培 养基 的 生长情 况 , P MR 发现 T 作 为婴 儿双歧 M
第 2 3卷 第 3期 21 0 1年 9月
甘 肃 科 学 学 报
J u na fGa s ce c s o r lo n u S p2 1 e . 01
婴儿 双 歧 杆 菌 高 浓 度培 养 的研 究
彭章 普 , 徐 艳 , 建 宁 麻 和 平 邵 ,
婴儿 双歧 杆 菌 . ] 经研 究发 现 , 歧杆 菌 在治疗 消 化 双
今 后 婴儿双 歧杆 菌 的工 业生产 提 供参考 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实验 材料 .
酪蛋 白胨 、 胰蛋 白胨 、 酵母 浸 出粉 、 大豆 蛋 白胨 、 牛 肉膏 、 a O。 Na HP 番 茄 汁 、 萝 卜汁 及 各 CC 、 O 、 胡 种 糖类 等. 婴儿双 歧杆 菌 由甘肃 省科 学 院生物 研究 所乳 酸
菌室提 供.
道 功能 紊乱 及 调整 菌群失 调作 用[ 、 菌作 用[ 、 3抗 ] 4 合 ]
成 B族 维 生 素 、 免疫 调 节作 用 、 制 癌 症 和 肿 瘤 形 抑 成[ 等 方 面 都有 非 常好 的效 果. 5 因此 与 双歧 杆 菌 相 关 的研究 和 产 品开 发 引起 了人 们 极 大 的 关 注. 有 但 关双 歧杆 菌 高浓 度 培 养 方 面 的研 究 还 比较 少 见. 由 于 双歧杆 菌 对 营养条 件要 求高 , 如对 氧极 为 敏感 、 对 低 p 值 耐 性 差 、 易 失 活[ , 此 , 何 改 善 双 歧 H 容 6因 ] 如 杆菌 的培 养 条件 , 直是双 歧杆 菌研 究 的一个 重 点 , 一 而培 养基 则 是培 养 条 件 中一 个 重 要 的 方 面. 下 研 以
P ENG h n — u , Z a gp XU n , HA O in nn M A - ig Ya 弘 S Ja — ig , Hep n
( . a s a e f S i cs L n h u 7 0 0 , h n ; . a s e t f An l ss n et g, a z o 3 0 0 C ia 1G nu Ac d my o c n e , a z o 3 0 0 C i a 2 G n uC n r o a y i a d T si L n h u7 0 0 , h n ) e e n
中图分 类号 : Q9 9 1 3 .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0 40 6 ( 0 1 0 —0 50 1 0 — 3 6 2 1 ) 30 4 —3
S u n Hi h d nst lu e o fdo a t r u I a i t dy o g — e iy Cu t r f Bii b c e i m nf nts
Ab t a t sr c : Th r wt so Y , RS a d TM e i r o p r d Th e g o h fTP M n m d a we e c m a e . e TM e i m s f u d t e m d u wa o n o b t e b s n . t r d s o tn a l a ii g t e c lu eo i f n i ,h r wt u v so p i z d f r n h e to e Af e ie n i u l k l n h u t r fB. n a ts t e g o h c r e f tmie e me — a z o t tv d u we e d t r i e wi h h n e i a d o tc e st . c o d n o t e g o h c r e a i e me i m r e e m n d, t t e c a g n p h H n p is d n iy A c r i g t h r wt u v ,
tetr n l i s 0h fr .na t , sn mb r s6 . × 1。cu mL h emia mewa o ifni i u e 0 2 0 f/ . t 2 B s t wa
Ke r s B i f n i ; p i z d TM d u ; ic n i u l l a ii g y wo d : . n a ts o tmie me i m d s o tn a k l n a z
学 家们 就开 始 了对其 逐 渐 深 入 的研 究 [ . 今 为 止 1迄 ]
已发现 双歧 杆 菌有 3 2个种 , 中 自人体 分离 出的有 其 1 2个 种 , 当前 应用 于生 产 的只 有 5个 种 , : 双 歧 即 长 杆 菌 、 双 歧杆 菌 、 歧 双歧 杆 菌 、 春 双歧 杆 菌 和 短 两 青
杆 茵的生 长培 养基相对较好 ; 对 TM 进 行优化后 , 在 进行流加碱 培养. 定婴 儿双歧 杆 菌在 发 酵培养基 测
中的生长 曲线、 H 和吸光值 的 变化 , p 确定发 酵终止 时间为 2 , 时茵数 可达 6 0 ×1 。 f/ . 0h 此 . 2 0 c mL u
关 键词 : 婴 儿双歧 杆 茵 ; M 优 化 培 养基 ; T 流加 碱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