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贫血概述

合集下载

贫血概述ppt课件

贫血概述ppt课件

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要点一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级
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要点二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综合评估贫血的严重程…
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的出现与程度,以及红细胞大小 、形态等异常指标。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口服或注射铁剂,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 吸收。
分类标准
依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可将贫血分为轻度、中 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02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缺铁性贫血
定义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 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
的贫血。
症状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心悸等。
诊断
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血清 铁蛋白测定来确诊。
治疗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ABCD
防止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清 洁用品。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病情给予碱性药物或酸性药物治疗,维持酸 碱平衡。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
详细解释贫血的定义 、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案,让患者全面了 解疾病。
鼓励患者提问,及时 解答患者疑惑,增强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贫血概述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 常见类型贫血介绍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贫血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 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 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内科学--贫血

内科学--贫血

(二) 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分类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 (2)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干细胞异常、造血调
节异常) 2. 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2)细胞外因素 3. 失血(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
出的铁被重新利用,是 铁的主要来源 。 * 外源性:食物 1-1.5mg/d (含铁高的食物
-动物的血、肝,海带、紫菜、黑木耳,其次 为肉类、豆类、谷类、绿叶蔬菜。乳类及乳制 品中铁的含量很低 ) (三)铁的吸收
*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是铁吸收的主要部位; 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食物中的铁以三
价铁为主,胃酸、维生素 C促进铁吸收)
三、铁代谢
? (一)铁的分布: * 健康成人体内含铁总量为3-4.5g; 其中 * 67%组成血红蛋白; * 贮存铁; * 15%分布在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
种与氧化还原过程有关的含铁酶中; 0.1%左右为循环血液中转运的铁。
? (二)铁的来源 (需20-25mg/d) * 内源性: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分解释放
名称。贫血是一种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 贫血的诊断受多因素影响(高原、血容量、妊 娠、儿童、心衰等因素易致误诊 )。
一、贫血的分类
? (一) 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分类(附表 2)
?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 轻度:Hb〉90g/L 中度:Hb60-90g/L 重度:Hb30-59g/L 极重度:Hb〈30g/L
? (四)铁的运输—铁被吸收后与血浆转铁 蛋白结合,被输送到骨髓的幼红细胞。 (五)铁的贮存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
素的形式贮存于肝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的巨噬细胞中,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时 或铁丢失时即动用贮存铁。 (六)铁的排泄— 主要通过脱落的胃肠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缺铁性贫..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缺铁性贫..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所致贫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所致贫血 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先天性红系造血异常性贫血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先天性或获得性嘌呤和嘧啶代谢异常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缺铁性贫血 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 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红系造血调节异常 低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 原因不明或多重因素 慢性病性贫血 骨髓浸润所致贫血 营养缺乏所致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破坏增加
内在性缺陷 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卟啉病 珠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 外在性因素 机械性因素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 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或物理因素 微生物感染 抗体介导性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冷性溶血病 药物相关性抗体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IDA )
缺铁性贫血
因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 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中一种。
铁代谢
存在状态:功能状态铁、贮存铁。 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代谢:一部分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多
谢 谢!
4.血清铁低,铁粒幼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外铁增多
5.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水平不升高
ACD与IDA的鉴别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也被称为贫血症。

它指的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而导致的血液功能异常。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帮助排除二氧化碳。

因此,贫血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一、贫血的类型和原因贫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营养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每种类型的贫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 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造血所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限而引发的贫血。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平衡的饮食习惯、长期的慢性出血以及吸收不良等。

2. 遗传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的形态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贫血。

例如,地中海贫血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贫血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这类贫血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和发育。

3.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裂或过早死亡而引起的贫血。

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失衡,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系统功能受损,不能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导致的贫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药物、环境毒素以及免疫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贫血的症状和诊断贫血的症状通常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贫血类型。

一般而言,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以及皮肤苍白等。

由于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贫血。

诊断贫血的常用方法是进行血液学检查。

这包括测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进行骨髓活检、血清铁蛋白测定以及过氧化物酶体测定等特殊检查辅助诊断。

三、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根据贫血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营养性贫血来说,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贫血的症状因病因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检查等。此外,还 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检查,如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等。
因为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1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以免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贫血症状。
则及措施
饮食调整
多食用富含叶酸或维生素B12的 食物,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 等。
药物治疗
口服或注射叶酸、维生素B12制 剂。
对症治疗
针对贫血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输血、使用造血刺激因子等。
0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包括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 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生物因 素(如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
贫血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CT

• 贫血概述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贫血的预防与保健
01
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 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 多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三大类。
障碍,可改用注射铁剂。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贫血概述知识PPT课件
骨髓活检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骨髓造血 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等,对某些特 殊类型的贫血有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铁代谢检查
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水的抵抗力,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等。
05 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01
总结词
补充铁剂、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补充铁剂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铁剂补充剂,如硫酸亚铁、富马
酸铁等。患者需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03
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蛋黄等。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
物,如茶、咖啡和某些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
04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活性,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因和治疗 效果。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细胞成分等,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因,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控制感染、避免诱因、输血和药物治 疗
02
控制感染
感染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诱因,因此 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复发。
01
03
避免诱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因 素,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红细胞生成素(肾脏合成) 内分泌:性激素、甲状腺素等 T细胞
2. 成熟红细胞的结构
⑴红细胞膜
由多种蛋白质和脂 质组成。 双层磷脂结构,镶 嵌多种膜蛋白,如 骨架蛋白、血型糖 蛋白等。
2. 成熟红细胞的结构(2)
⑵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珠蛋白(4肽链)+ 血红素(4个)
常见疾病
增生性贫血
IDA、MDS、溶贫等
增生不良性贫血 AA、纯红再障
4.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组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血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白血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MF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性贫血、甲减、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AA
80~100
32~35
常见疾病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 性贫血、MDS 等 AA,急性失血性贫 血、骨髓病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
<80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32 32~35
IDA、海洋性贫血、 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CDA、风湿、肝病
意义:红细胞形态分类法对贫血的病因诊断能提供一些线索,有一定的实 用价值。
贫血概述
内容
➢ 授课目的和要求 ➢ 红细胞相关基础知识 ➢ 贫血的定义 ➢ 贫血的分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授课目的和要求
1.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 标准。
2.熟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 3.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PPT课件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PPT课件
ppt课件
蛋白质、脂类、 维生素(叶酸、 维生素B12)、微 量元素(铁铜锌)
10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干祖细胞 缺陷--骨 髓造血功 能衰竭
再障
单纯红细胞减少 (遗传、免疫、 药物、感染、恶 性疾病等)
遗传性、良性 红系无效造血 和形态异常
先天性红细 胞生成异常 性贫血
造血细胞质 的异常-高增 生、低分化
ppt课件
19
详细询问病史
• 现病史: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 并 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 • 既往史:提供贫血的原发病线索; • 家族史: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 • 营养史:原料缺乏; • 月经生育史:失血性贫血; • 危险因素暴露史:射线、毒物、药物、病原微 生物。
ppt课件
20
全面体格检查
ppt课件
38
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ppt课件
39
H-J小体是核的残留物,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
有一至数个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多见于巨 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 的骨髓及血片。
ppt课件
40
Cabot环在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8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色性、 点彩和含H-J小体的红细胞内,其确切来源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人工形成的变性 蛋白,也有人认为是残留的纺锤丝或融合的微管。一般很少见到,偶见于铅中毒或 恶性贫血患者血片中,但多数人认为无显著临床意义。
贫血概述
ppt课件
1
血液系统组成:
1.血液:血浆+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造血器官:骨髓、脾、淋巴结、胸腺
ppt课件
2
贫血的定义
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胞 容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性别、同 年龄、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Hb<120g/L 女性Hb<110g/L 孕妇Hb<100g/L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贫血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贫血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贫血>>>
病因:
(2)同种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ABO 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Rh血型不合溶 血性输血反应。
(3)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见于 对氨水杨酸、异烟姘、利福平、奎尼丁、 非那西了、氨基比林、磺胺类药、氯丙嗪、 氯磺雨脲、胰岛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非免疫性 (1)机械
内科学症状部分:贫血>>>
诊断:
贫血的诊断,通常分三步进行:确认 贫血的存在及其程度;了解贫血的形态学 类型;落实贫血的病因学诊断。使贫血的 诊断最终得以确立的过程就是贫血的鉴别 诊断过程。
一、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由于铁缺乏和 铁利用障碍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 一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
内科学症状部分:贫血>>>
病因:
性贫血。 3.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4.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 (二)核成熟障碍 1.恶性贫血。 2.其他原因致叶酸及或维生素Bl2。
缺乏利用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营养 不良(食物中缺乏、婴幼儿哺育不当、长 期酗酒、顽固性厌食〉、需要量增加(妊 娠、哺乳期、儿童生
诊断:
(粗而多的铁质颗粒排列成衣领状,围绕 着有核红细胞的胞核人维生素B6及肝制剂 可能使贫血改善;慢性铅中毒的特点为点 彩红细胞增多,尿中粪叶琳半定量阳性和 尿中分氨基酮戊酸增多;载铁蛋白缺乏性 贫血的总铁结合力减低。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甚多,对以下致患 者铁缺乏病因的认真追询和认定,有利于 缺
内科学症状部分:贫血>>>
诊断:
铁性贫血的诊断。①慢性失血;②铁需要 量增加;③铁吸收障碍;④食物中铁缺乏。 以上致病因素既可以单项也可以两项以上 联合致病。

内科学贫血概述题库

内科学贫血概述题库

内科学贫血概述题库英文回答:1. Definition of Anemia.Anemia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blood does not contain enough healthy red blood cells. Red blood cells carry oxygen from the lungs to the rest of the body. When there are not enough red blood cells or the red blood cells do not contain enough hemoglobin, the body's tissues and organs do not get enough oxygen. This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symptoms, including fatigue, weakness,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dizziness.2. Causes of Anemia.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causes of anemia, including:Blood loss: Anemia can occur if you lose a lot of blood, such as from an injury, surgery, or heavy menstrualbleeding.Iron deficiency: Iron is a mineral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moglobin. If you do not get enough iron in your diet, you can develop iron deficiency anemia.Vitamin B12 deficiency: Vitamin B12 is a vitamin that is also ess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If you do not get enough vitamin B12 in your diet, you can develop 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Folic acid deficiency: Folic acid is a vitamin that is also ess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If you do not get enough folic acid in your diet, you can develop folic acid deficiency anemia.Chronic diseases: Som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kidney disease,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can lead to anemia.Medications: Some medications, such as chemotherapy drugs and certain antibiotics, can cause anemia.3. Symptoms of Anemia.The symptoms of anemia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of the condition.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include:Fatigue.Weakness.Shortness of breath.Dizziness.Lightheadedness.Pale skin.Cold hands and feet.Brittle nails.Irregular heartbeat.Chest pain.4. Diagnosis of Anemia.Anemia is diagnosed with a blood test. The blood test will measure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the amount of hemoglobin in the red blood cells, and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red blood cells.5. Treatment of Anemia.The treatment for anemia depends on the cause of the condition. Some common treatments include:Iron supplements: If you hav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you will need to take iron supplements to increase your iron levels.Vitamin B12 supplements: If you have vitamin B12deficiency anemia, you will need to take vitamin B12 supplements to increase your vitamin B12 levels.Folic acid supplements: If you have folic acid deficiency anemia, you will need to take folic acid supplements to increase your folic acid levels.Blood transfusions: If you have severe anemia, you may need a blood transfusion to increase your red blood cell count.Medications: If you have anemia caused by a chronic disease, you may need to take medications to treat the underlying disease.中文回答:1. 贫血的定义。

内科学贫血概论课件

内科学贫血概论课件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1t0y
血液学的治疗
Ø去除病因; Ø一般治疗; Ø保持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Ø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Ø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HEMATOLOG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1t1y
HEMATOLOGY
口形红细胞:遗传、DIC、酒精中毒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2t9y
HEMATOLOGY
棘形红细胞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3t0y
HEMATOLOG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5y
HEMATOLOGY
u造血系统疾病 —原发或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器官的疾病。
红系、白系、出凝血 1:红细胞疾病:贫血;RBC增多症; 2:白细胞疾病:
粒细胞疾病: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3: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异常、凝血功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4y
造血干细胞HSC分化
淋系造血 干细胞
单能干祖细 胞
多能 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 血干细胞
骨 髓

髓系造血

干细胞
HEMATOLOGY
T细胞 B细胞
淋巴细胞
红系
粒系 单核巨 噬系 巨核系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内科学-贫血

内科学-贫血

病名:贫血定义:贫血是指循环血液总量减少或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并且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和运氧障碍的病理现象。

动物的原发性贫血很少,多数是某些疾病的继发反应。

因此兽医临床上必须研究贫血真正的原因、分类以及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关系,否则往往治疗无效。

贫血仅是一个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它往往是许多疾病的主导环节。

长期贫血可以出现疲倦无力,动物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毛发干枯,抵抗力下降等。

贫血按其病因可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四类。

类型及其特征:一、失血性贫血:1、原因:最常见于各类外伤或肝脾破裂急性出血。

另外多见寄生虫病(内寄生虫如钩虫、胃虫、肝片吸虫等,外寄生虫如蜱、吸血虱和某些蚤类等)和出血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体腔内肿瘤等可造成长期轻微失血和持续性慢性贫血。

2、机制:红细胞大量丢失造成失血性贫血。

3、病理特征:A、急性失血性贫血短时间内血液总量减少,但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经过一定的时间,血液总量暂时恢复,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再经过一定时间,外周血液中可见多量的网织红细胞、多染性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急性失血性贫血时,如血液大量丧失,机体来不及代偿,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

如不出现危症,机体可以发挥代偿作用,即当急性失血时血压降低,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压力感受器,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肝、脾、肌肉等贮血器官内血管收缩,将排出的血补充到体循环;同时血压降低还能使组织液进入血管,也能补充到体循环血量的不足,使血液总量暂时恢复,但血液被稀释,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此时红细胞形态正常,呈正色素性贫血。

急性失血时因红细胞总数锐减,导致缺氧,引起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酶,使肝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再转化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强骨髓造血功能,骨髓内发育各个阶段的红细胞增多,并出现在外周血液中。

内科学:贫血概述课件

内科学:贫血概述课件

诊 断标准
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性别、年龄、海拔高度、妊娠 病理因素:
血液浓缩:脱水、失血 血液稀释: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分类
一、按贫血进展速度分: 急性与慢性
二、按红细胞形态分:
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巨幼贫,伴RC大量增多 32~35 溶贫,MDS等
3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CDA)
4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及各类 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1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 MF、骨髓转移癌等。
2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T细胞功能亢 进所致造血功能衰竭,如AA;B细胞功能亢 进可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破坏或抑制 造血细胞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如免疫相关性 全血细胞减少。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32~35
AA、PRCA、溶贫、急性 失血性贫血等
小细胞低色素 性贫血
<80
IDA、铁粒贫(SA)海洋 <32 性贫血
三、按血红蛋白浓度分: 贫血严重度划分标准
Hb
<30g/L 30-59g/L 60-90g/L >90g/L
贫血严重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四、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 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贫血概述
定义
贫血(Anemia)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 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 临床上常以Hb浓度来表示。
诊 断标准
诊断标准
我国:成男:Hb<120g/L 成女:Hb<110g/L 孕妇:Hb<100g/L

内科学课件:贫血

内科学课件:贫血

<正常
IDA,SA,地中海贫血
• 单纯小细胞 性贫血
<正常 基本正常
慢性病贫血 (慢性感染肾
衰,恶性肿瘤
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血清铁浓度% 铁蛋白ug/l 骨髓铁粒幼细胞 环状铁粒幼细胞
正常值 男:76-158 250-390 女:60-175 200-400
5 同上
18-180 10-143
• 呼吸系统:气急,氧分压下降---刺激 化学感受器---呼吸加快
• 消化系统:缺氧---消化液分泌下降, 胃肠蠕动失调-----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腹胀、便秘或腹泻
• 泌尿系统:多尿,肾功能改变, 肾缺氧----多尿低比重尿,蛋白 尿
• CNS:缺氧----耳鸣,头晕,记 忆力下降
四、诊断步骤
• 2.与PH值,温度,血红蛋白量有关,2, 3-二磷酸甘油酸酯量(2,3-DPD)有 关
• 2,3-DPD与血红蛋白量成反比----亲 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左移
• 慢性贫血----2,3-DPD代偿性增高---改善缺氧
• 周围小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苍白
• 循环系统:心肌缺氧---代偿性心率增 高---心悸胸闷,冠心病易产生心绞痛。 慢性贫血:血红蛋白<6g,1/3病人心 电图有改变,血红蛋白<3g,心脏扩大
• 6.家族史,遗传史
• (二)体征
• 1.注意皮肤粘膜黄疸出血点,CAP扩张的有 无及苍白程度,有无舌尖舌乳头萎缩,舌 面光滑,反甲等
• 2.全身浅表淋巴结,肝脾有无肿大及其程度, 有无胸骨压痛,有无脊髓侧索及后索的变 性症状如反射亢进,踝阵挛和感觉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
1.各种贫血与形态学的关系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内科学课件:贫血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疾病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再障、纯红再障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造血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恶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1)叶酸或VitB12缺乏或利用障碍 巨幼细胞贫血
LOGO
贫血概述
2
红细胞生长发育过程
3
贫血定义
•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 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
• 临床上多指Hb、RBC和(或)HCT低于相同年龄、 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下限。其中以Hb最重要。
4
贫血标准
Hb(g/L) RBC(×109/L) HCT

<120
<4.5
<0.42
10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等 *皮肤粘膜:苍白、粗糙或溃疡、黄染 *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 *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心律失常、心衰 *消化系统:纳差、消化不良、吞咽异物感、舌炎 *泌尿系统:夜尿增多、肾功能不全 *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生殖系统:性激素水平紊乱 *血液系统:血细胞量、形态的改变
17
18
• 手术
• 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脾亢、自免溶
• 胸腺瘤切除:纯红再障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重型再障、重型地贫、MDS
16
病例分析
• 男,65岁,广州人
主诉:面色苍白2个月,乏力、活动后气促两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概述
(Anemia Summary)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贫血的定义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精品课件
定义
• 血红蛋白
低于同性别、同年龄、 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 红细胞比容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 红贫细血胞是计一数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精品课件
[ 诊断贫血标准 ]
成年男性—Hb﹤120g /L 成年女性—Hb﹤110g /L 孕 妇—Hb﹤100g /L
精品课件
[对因治疗]
缺铁性贫血 补铁及治疗导致贫血原发病; 巨幼细胞贫血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 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遗 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肯定);
精品课件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的发生机制是
A.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
B.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C.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常
精品课件
呼吸系统
轻度: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 重度:平静时即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贫血的并发症和引起贫血的原发病影 响呼吸系统;
精品课件
循环系统
轻度:活动后心悸,心率加快;
中、重度:任何状态都会有心悸和 心率加快;
长期贫血:贫血性心脏病(心率变
化,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心功
不全)
精品课件
消化系统
精品课件
体格检查
贫血对各系统的影响 贫血的伴随表现 肝大或脾大、出血、 浸润 、感染。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 查
精品课件
治疗
[治疗原则] 采取适当措施,消除病因 采取直接纠正或减轻贫血的治疗 措施
精品课件
[对症治疗] 目的 减轻重度血细胞减少对患 者的致命影响。 方法 输红细胞、输全血或者PLT和 血浆 止血治疗 、抗感染治疗、支持 治疗、去铁治疗。
精品课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 查
精品课件
诊断
第一步、了解贫血的程度和类型 血常规 知道是否贫血、贫血 程度和贫血的类型。
精品课件
第二步、查明贫血病因及原发病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精品课件
病史
• 询问现病史 • 询既往史 • 询问家族史 • 询问月经生育史和营养史 • 询问个人史
精品课件
[各系统各组织的乏氧症状花、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
精品课件
皮肤黏膜
症状 (1)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 (2)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
原因 (1)有效血容量重新分布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3)营养不良 (4)贫血原发病有关
血。 RBC自身异常性HA (内在因素) RBC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HA (外在因素)
精品课件
血红蛋白
血红素
原卟啉

珠蛋白
精品课件
遗传R性BCR自BC身酶异缺常乏性HA
遗传性(珠内蛋在白因生素成)障碍
血红素异常 RBC膜异常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RBC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HA
免疫性HA:AIHA、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
精品课件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
纯RBC再生障碍性贫血 (pure red cell anemia PRCA)
先天性RBC生成异常性贫血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CDA)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 碍所致贫血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精品课件
RBC破坏过多性贫血 溶红血细性胞贫破血坏过多超过骨髓的 (代he偿mo能ly力ti,c引an起e的mi贫a 血HA即)溶血性贫
白2个月”入院。 患者近7年来月经过多,曾服用中药治疗效果
不明显。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感头晕、乏力、面 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促,未曾就医,症状逐 渐加重。病程中睡眠差,食欲不振,无发热,二 便正常。家族中无特殊病史。
精品课件
[注意事项]
年龄、性别、地区不同,Hb值不同 疾病对Hb正常值的影响 贫血是疾病发展中的一个症状,而不是 疾病的名称
精品课件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类
精品课件
[按贫血进展速度]
急性贫血 (acute anemia)
慢性贫血 (chronic anemia)
精品课件
[按Hb浓度]
轻度贫血 90 ~ 120 g/L 中度贫血 60 ~ 90g/L 重度贫血 30 ~ 60g/L 极重度贫血 ﹤ 30g/L
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 律和性状的改变。
精品课件
泌尿系统
肾血管收缩和肾缺血—尿浓缩功 能减退—多尿(夜尿多)、尿比重低、 蛋白尿。
精品课件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体功能 减退,红细胞生成 素减少;
精品课件
生殖系统
男性特征减弱(长期贫血会使睾丸 的生精细胞缺血、坏死,进而影响睾 酮的分泌)
女性月经过多(影响女性激素分泌, 还可因合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量和质 的异常)
D.造血生长因子水平异
E.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2.贫血患者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的产生机制不包括
A.循环血容量增多
B.血液黏滞度增加
C.心肌张力降低
D.血流速度加快
E.瓣膜环扩大
二、填空题
贫血的标准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低于
g
/L,女性低于
g/L。精品课件
病例: 患者,女,38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
精品课件
增生[性按贫骨血 髓红系增生程度]
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 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品课件
[按RBC形态]
精品课件
[按发病机制和病因]
RBC生成减少性贫血 RBC破坏过多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HA) 失血性贫血
精品课件
RBC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血管性HA:TTP、DIC、败血症、人工 心瓣膜、血管炎、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生物因素:蛇毒、疟疾、黑热病 理化因素:大面积烧伤、苯肼、亚硝酸盐 类中毒
精品课件
失血性贫血 急性和慢性失血均可以贫血
精品课件
[影响贫血临床表现的临因素床] 表现
贫血的病因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血容量下降的速度 发生贫血的速度 各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及耐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