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中国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0年中国经济展望及对应的统一问题讨论“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中提出其对十五年后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预测
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向好,经济总量可能在2030年前几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2022年就会超过美国。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强大的同时,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等经济体将出现相对的经济下滑。而到2030年时,中国的GDP总量将是日本的2.4倍。报告认为,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增多,由西方主导的如联合国安理会、世界银行、世界基金组织等全球体系到2030年将会随着新经济体的崛起而改变,中国将会在新的体系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到202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大大超过世界上任何经济体。”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所取得的经济绩效,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印象深刻,数据显示,30年的发展和两次历史性的蜕变,中国从一个农村、农业社会成为一个城市、工业大国。从共产经济成为基于市场的经济体,这些转变给中国带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迅速,贫困率也从65%下降到不到10%,使5 亿多人口脱贫,并且已经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虽然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存在差异,但各地的经济都飞速发展。的确,如果把中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来看,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32个经济体之一。中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世界最大的10 家银行当中有2 家是中国的;有61 家企业上榜全球500 强;公路里程数全球第二;海岸线全球第三;全球最大的10 个集装箱码头有6 个位于中国。中国在卫生、教育、科技领域都取得重大进步,与世界领先国家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制造国,通风同时也是仅次于世界霸主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按照之前的发展态势,在未来十五年内,即使考虑由于世界经济在未来几年将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利变化而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在目前国内政治稳定、世界局势相对和平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战争发生的情况下中国只要保持一个相对不低的经济增长,意味着中国跻身高收入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将仅仅是时间问题。
在各国政府或者相关智库发布的的报告以及诸多网络个人评论中也显示出世界对中国未来十五年经济发展的整体乐观态度。但是对于中国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也不能随意忽视。例如世界银行报告指出:
(1)2026 -2030 年,中国的GDP 会从2011 -2015 年期间的8.5%逐步下降到5%左右。中国增长将会放缓已经是个广泛共识,但何时放缓、以何种速度、进程是否会顺利仍是未知之数。任何经济的突然下滑都将可能暴露国内银行、企业和各级别政府的效率问题,
酿成一场财政和金融危机,目前的高速增长已经遮盖了这些潜在问题。在这样的局势下,给社会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也很难预测。
(2)中国将经历一场人口变革:人口负担率在未来20年内将翻一番,相当于目前挪威和荷兰的水平(在22% -23%之间);劳动力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开始缩小。
(3)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已经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包括土地、空气和水资源。在能源和自然资源密集使用的板块,已经造成大面积环境退化,经济也受到商品价格的冲击。中国目前的生产和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新型模式的探索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
(4)中国未来十五年将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在上半个世纪,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中等收入情况,但只有极少数的国家能走出这个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5)虽然国内内陆地区的大量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但劳动力迁移障碍(即户口制度、缺乏养老金计划、劳动力市场机构功能疲软、就业市场信息不足)把上千万农民家庭困在低工资和低生产力工作当中。
(6)中国如果照目前的轨迹发展,可能同经济贸易伙伴在2030年之前引发不可控的贸易摩擦。
中国通往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但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近的实现这一目标。基于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需要提出相应的变革,结合查阅的现有资料简要整理如下:
(1)在提高增长质量的同时要持续增加收入。增加收入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休闲和自然环境、拓展艺术和文化活动、加强经济和社会安全感。
(2)实现平衡、可持续的增长,与市场推动力保持一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家的投资和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可持续。与快速增长的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工资和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持续下跌;但资本和投资的比率却在攀升。城乡不平衡问题从上世纪90 年代就开始不断扩大。回归平衡、可持续的增长需要提高服务支出和消费的比重。这一方面,要通过修正要素价格扭曲来实现,并进行由市场驱动的结构变革,一方面取得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城市与农村家庭之间的收入分配。
(3)强化创新与创造力。如果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成功引领全球创新,那么这方面的相关专家和知识就有可能成为全球追求的对象。同理,如果中国的金融产业能够达到这一点:资本账户自由化且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那么中国也将成为一个关键的金融服务出口国。
(4)释放中国的人力资源潜能。机遇的平等性不仅有助于释放中国的人才潜力,还将支持各方面的增长并优化收入分配。提高机遇的平等性不应该只局限于公共服务,例如卫生和教育;而应该包括经济机会,如就业、金融、或创业。
(5)重视市场作用、法律法规、社会价值和道德高标准。由于政府将转变直接干预企业和市场活动,转向创造政策和法规环境以支持自由、公平竞争,还必须捍卫法律法规。同时,鉴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复杂性,不仅法律法规要能够反映出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首要任务的调整,还应该公平有效的贯彻。
同样,社会价值和道德高标准也很重要,针对近年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道德滑坡”现象,中国普遍比较担忧。随着步入高收入社会,中国应该重新审视并贯彻其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从社会角度看,这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也营造了团体意识并强化社会凝聚力。从经济角度看,这能减少业务成本、提高政府经济行政质量。提升社会价值和道德高标准不仅是政府的工作之一,也是社会组织的责任,确切的说,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道德意识不是法律强制性的,却是一个高收入、和谐社会的标志。
(6)建设一个可持续的财政体系,能应对未来20 年的公共财政挑战。在未来20 年内,中国的财政体系将面临 3 个主要挑战。首先是要使财政体系有能力应对宏观经济冲击并增长的长期下调;其次是要适应新的公共支出需求,这一需求与采取的新发展战略相关;最后,财政体系要具备透明度并负责政策调整。在未来20 年内,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增长会长期减速,财政体系能够调节公共支出,使之符合收入增长的预期下滑非常重要。此外,中国要维持足够的财政空间应对宏观经济冲击,因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延续,有些冲击可能来自国外。
再者,财政预算要符合关于公共服务扩大和绿色发展项目的公共支出的预期增长,而同时确保财政稳定不受破坏。最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财政体系仍然不透明,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没有完全改革和调整,存在严重财政风险和大规模负债可能性。要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一个灵活、透明、有效管理、符合国家首要任务变化的财政体系。强化并改变财政体系的举措也需要符合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义、政府与民营产业关系的改革目标、以及经济增长的长期需求。
(7)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互惠互利关系。尽管未来发达国家的增长疲软是可以预见的,但中国仍需加强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即使中国经济转向以内需拉动增长。未来的经济融合或将存在自身风险,开放市场所获得收益将集中提高效率、刺激创新、加强国际竞争力。“开放”的政策在过去发展历程中为中国开创了大好局面,特别是加入WTO 之后,未来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会使中国更上一层楼,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中国仍需主动参与全球执政机构,发挥国际大国力量,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帮助营造全球政策环境。
目前国家的的“十二五”规划和其他政策文件已经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政策方向,包括宏观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以及实施“幸福感”指数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试行办法。“十二五”
规划是中国发展战略长期转型的第一步,并与以上论述的改革项目一致。
现阶段我国正在和平发展,综合国力正在提升,如果真如以上论述所言在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样,在国家统一与国际影响方面中国必将取得长足进步,甚至不排除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民族统一问题得到顺利解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