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生物与地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叶化石
笔石
重结晶作用:组成生物硬体的矿物,在地热和地层压力影响下发生 脱水、晶体变粗、晶格转化或离子析出而造成的一种化石。如珊瑚 化石:由斜方晶系的文石转化为三方晶系的低镁方解石。
车轮菊石 双壳类
⑶化石的保存类型 主要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①实体化石:原来的生物全部或部分保存为化石。 未变实体:如琥珀中的昆虫、冻土中的猛犸象。 变化实体:经过石化作用,如珊瑚、腕足类化石。
生物地层单位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指示相对地质年代,但由于物 种的迁移现象和它们在不同地点灭绝时间有先后,所以许多生物带的
界线并不是严格的等时面,因此使用时应尽量结合其它方法。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一、地层划分与对比概述
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一、地层划分与对比概述
1、地层划分 地层划分:根据组成地层岩石的特征和属性,按照地层的原始顺序,
未变实体化石:猛犸象化石
②模铸化石:古生物的遗体在围岩中保留下来的痕迹或复铸物。 印痕化石:没有硬体的生物或植物的叶子在岩石层面上留下的痕迹。 印模化石:具有硬体的动物与植物的茎等在岩石中所留下的痕迹。
经过交替作用形成的松果化石
交替作用形成的 菊石化石
黄铁矿化
铜化
印痕化石 (树叶)
③遗迹化石:古生物活动时在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留下的痕迹或遗物。 包括— 痕迹化石:爬行迹、居住迹、觅食迹、耕作迹等; 遗物化石:卵化石、粪便化石等。
2、岩石地层单位 以地层的岩性特征和岩石类别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不考虑 年龄,分四级--群、组、段、层,组是最基本的单位。 例如:济阳拗陷 第四系Q 新 生 界
上第三系N 下第三系E
东营组
沙一段 沙二段
沙河街组 沙三段 孔店组 沙四段
3、生物地层单位 以含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邻层的化石有区别的岩 层,包括各种生物带,但各种带之间没有大小关系。
生物演化的特点: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微观→宏观 演化不可逆
如果地球的45亿年 进程压缩为24小时
00:00地球形成 4:00出现单细胞生物;但 16小时内都没变化 20:30出现了微生物 21:04出现三叶虫 22:00植物出现,接着陆 生动物出现 22:24出现森林 23:00恐龙出现,40分钟 后灭绝 23:58:44秒人类出现 迄今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不 过几秒长......
1、古动物界 ⑴ 古动物分类 古动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门: 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 古杯动物门 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古 动 物 界
无颌纲 鱼 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 纲
蠕虫动物门
苔藓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笔石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1、年代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层体,其顶底界 面为等时面。或者说成“相应的地质时代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地 质 年 代 单 位
宙 ……………….宇 代 ……………….界 纪 ……………….系 世 ……………….统 期 ……………….阶 时 …………….时间带
年 代 地 层 单 位
1、有关概念 ⑴ 地质年代 —表示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时间间隔单位。 ⑵ 相对地质年代 —根据地层中的生物演化顺序,把各地史时期沉积 的岩石,按先后次序确定下来,以展示岩石的新老关系。 ⑶ 绝对地质年龄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计算岩石形成后所 经历的时间,通常以百万年(Ma)为单位。 ⑷ 地质年代单位 —用来划分地球历史的单位,它可以划分为6级, 宙、代、纪 、世、期 、时。
石 燕 类
弓 石 燕
⑤软体动物门(寒武纪—现代) A、腹足纲:早古生代至今,陆生 、海生,大多数系浅水底栖生活 。 如蜗牛、田螺、海螺 B、瓣腮纲(双壳纲):两壳对称 等大,水生,两壳间有肌肉足( 斧足)。如蛤、蚌、蚬、牡蛎、 海扇 C、头足纲:海生软体动物,身体 两侧对称,头很明显,口在头中 央,四周有触手。如鹦鹉螺、菊 石、箭石、现代的章鱼、乌贼
皇冠虫
皇冠虫
⑦笔石:半脊索动物,海生群体 动物。仅奥陶纪、志留纪大为繁 盛,是良好的分层对比化石。
我国中下奥陶统笔石
2、古植物界
古 植 物 界
低等植物
菌类、藻类(简称菌藻植物) 苔藓植物门 孢子植物
演 化 过 程
蕨子植物门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门
太古代~志留纪:水生菌藻类
志留纪末~中泥盆世:裸蕨为主, 是最古老的陆生植物。
⑵ 常见古动物简介 ①原生动物门( 前寒武纪 — 现 代) 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不同 时期种属 不同, 较重要 的如有 孔 虫(寒武纪—现代)。
有孔虫壳的形状
各种各样的原生动物
②海绵动物门(早寒武世—现代) 原始多细胞动物,水生底栖固着生物(主要为海生)。存在领 域较广,浅—深水。常与典型浅海生物珊瑚、腕足类共生。
1. 新笠贝
2. 石鳖
3. 乌贼
4. 鹦鹉螺
5. 双壳类
7 8 竹 节 石
6. 蜗 牛
. 角 贝
.
9. 软舌 螺
头足纲
⑥节肢动物门(寒武纪—现代) 海生、陆生,较高级无脊椎动物,如现代的虾、蜻蜓等。比较重 要的有: A、三叶虫纲: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多体节,绝大多数系底栖 游移生活,是寒武纪的标准化石; B、介形虫纲
2、地质年代表
地 质 年 代 表
同位素 年龄
2 65 137
195
地质年代(地层系统)及代号 新生代 /界 KZ 中生代 /界 MZ 显生 宙/ 宇 古生代 /界 PZ 第四纪/系 Q 第三纪/系 R 白垩纪/系 K 侏罗纪/系 J 三叠纪/系 T 二叠纪/系 P 石炭纪/系 C 泥盆纪/系 D
志留纪/系 S
一、古生物与化石
1、古生物与古生物学 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一般以第四纪全新世(距今 约1万年)开始作为划分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时间界限。 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期间生物界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化石
2、化石
化石:指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化石是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特征。如形体大 小、形状、结构、纹饰、以及残存下来的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等。
⑴ 化石形成的条件
A、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 如动物的外壳、骨骼、植物的木质纤维等,否则易氧化、腐烂、 难以保存。
B、生物死后能较快埋藏起来。 生物死亡后,必须尽快被沉积物掩埋,以免长期暴露地表而腐烂 或被其他动物吞食。 C、经历一定的时间。 ⑵ 化石的形成过程 埋藏后的生物软体部分,如内脏、肌肉、皮毛等一般都较容易 腐烂分解,仅留下生物硬体部分。一般有四种形成方式:
第四章 古生物与地层
第一节 古生物概述
第二节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 古生物概述
一、古生物与化石
二、古生物分类 三、古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古生物概述
现在地球上植物繁盛、动物众多,已被描述和鉴定过的动物大约 有200万种,植物约34万种,微生物约4万种。但今日生物景观是经历 了约35亿年的历史演变的结果。
充填作用:生物硬体内的各种空隙被地下水中的矿物所充填,如脊 椎动物化石。
许氏禄丰龙
交替作用:埋藏后的生物硬体,由于地下水的作用逐渐被溶解,而 溶液中的矿物质又沉淀所溶解的孔洞中,保留了原来的结构、构造。
升馏作用:有些生物遗体 不稳定的成分易挥发掉, 仅留下碳质薄膜保存下来 成为化石,如植物的叶子 化石。
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成各种地层单位的工作。 2、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根据组成地层岩石的特征和属性,对不同地区的地层单位 进行对比研究,论证这些地层单位在特征上和地层位臵上是对应的、
相当的,这套工作称为地层对比。
3、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分类 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及各阶段任务的不同,地层划分
与对比大体上分为两类:
古 生 物 演 化 示 意 图
三、古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1、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标准化石: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演化迅速、分布广、数量多、 特征明显、可代表特定地质年代的化石。如寒武纪的三叶虫。
2、重建古地理和古气候 指相化石:分布广、能够明确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 如:造礁珊瑚—水温18度、水体清澈、阳光充足的海水中 猛犸象—生活于寒冷的环境中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楔叶、 石松、真蕨、种子蕨、苛达 树等。 石炭纪、二叠纪—第一个成 煤期。
芦 木(Calamites)
苛达木的带叶枝
鳞木树皮化石(石炭 纪)
瓣轮叶化石(河南,二叠纪)
羊齿植物化石(宁夏, 石炭纪)
晚二叠世~早白垩世:苏铁、银 杏类、松柏类。 侏罗纪 —第二个成煤期。
早白垩世晚期~现代: 被子植物
(2)从化石中发现许多中间类型。如晚侏罗世的始祖鸟化石兼有爬 行类与鸟类的特征。 (3)古生物资料提供了许多已经灭绝了的生物实例。如古生代的三 叶虫、中生代的恐龙等。据不完全统计,古生物各门类约有2500个科, 其中三分之二已经灭绝。
第二节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
一、地质年代
二、地层单位
一、地质年代
恐龙脚印
恐龙蛋
遗迹化石: 古人类的石器、骨器
④化学化石:过去的生物遗体,特别是软体构造,容易遭受破坏不 能保存为实体化石,但其有机组分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质如脂肪 酸、氨基酸等仍可保存于岩层,当其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 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时,就称其为化学化石。这在探索生命起源 上意义重大。
生物 界
植物动物
被子植物 繁盛 裸子植物 繁盛 蕨类及原 始裸子植 物繁盛 裸蕨植物
藻类及菌 类植物繁 盛
动物界
出现 哺乳动 人类 物繁盛 与鸟
早/ 晚 早/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爬行动 物繁盛 两栖动 物繁盛 鱼类繁盛 海生无脊椎 动物繁盛
3亿年前的贵州鱼龙,化石大约4至5米长,比较完整,为 一种特有海洋生物,表明当时贵州高原还是汪洋大海。
3、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 硅藻土是大 量的硅藻硬 壳堆积而成。 煤是由植物 堆积埋藏而 成。 石油、油页 岩的形成与 生物密切相 关。
4、为生物演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古生物资料逐渐揭示了地球上生物从无到有,从低级、简单到 高级、复杂的过程。
③腔肠动物门(中晚寒武世—现代) 低等多细胞动物,例海葵、造礁珊瑚、非造礁珊瑚。比较重要 的有造礁珊瑚——浅海固着底栖生活,分布于赤道附近,即南北纬 28度之间热带及亚热带浅海区域。
链状珊瑚
匍匐状珊瑚
块状珊瑚 枝状 枝块状
丛状珊瑚
④腕足动物门(晚寒武世— 现代) 海生、底栖、单体群居,两 壳大小不同。为古生代标准 化石之一。多数生活于温暖 的正常盐度的浅海海底。
⑴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在勘探过程中,利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进行的区
域性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研究区域大、全井段。
此外,从化石的大小来看,人们习惯分成三级:大化石、微体 化石及超微化石。大化石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 的化石;微体化石是指在一般显微镜下研究的化石;超微体化石是 指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研究的化石。
二、古生物分类
古生物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系统研究,必须进行科学分类。 首先,根据生物的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将整个古生物界 分为:古动物界和古植物界两大类,界以下分为:门、纲、目、科、 属、种等。 另外还有些辅助单位:亚门、亚纲等等,表示比门、纲略低一级。 也可将若干纲、目、科分别合并为超纲、超目、超科等。
ຫໍສະໝຸດ Baidu
230 285 350 400 435 500
570
无 脊 椎 动 物 继 续 演 化 发 展
奥陶纪/系 O 寒武纪/系 C 隐生 元古代/界 P t 宙/宇 太古代/界 Ar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裸露无脊椎动物出现
25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二、地层单位
地层:指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层状岩石或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
岩层:指两个层面所限制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属性,时代一致的层 状地质体,是地层最小单位。当涉及探讨岩层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 和组合成填图单位时,将其称作地层。
地层单位:指不同时期内形成的地层相应地在空间上划分出的单位。 目前,国际上趋向于把地层划分成三套性质不同的地层系统:年代地
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