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刑事案件的管辖
刑事诉讼法—管辖与回避

管辖 国家专门机关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 的职权范围上的分工。
立案管辖
一、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 事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8条 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 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 定的除外”。除由人民法院 直接受理和人民检察院自行 侦查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 绝大多数刑事案件,都由公 安机关受理。 除外规定:《刑事诉讼法》 第4条、第225条
古今回避之不同
官威与回避
司法中立与回避制度
利益规避 祛除偏见
第二节 回避的人员范围、 理由和种类
一、回避的人员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28条和第31条,适 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 判人员、检察人员、 侦查人员以及参加侦 查、起诉、审判活动 的书记员、翻译人员 和鉴定人
二、回避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又利害关系 (三)担任过本案证人、坚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 理人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 处理 此外,还有其他回避情况,诸如《刑事诉讼法》第192 条、第206条
司法协助
法律上的协助,法律上之共助、诉讼协 助、诉讼共助 法院依据自己的权限,依法协助其他法 院进行一定的诉讼行为。 在我国,一般指国家互助。
第八章 回避
第一节 总说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侦查人员、检察人 员和审判人员,因与案件和案件当事人 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 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不得参加 对该案件进行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
三、指定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上级人 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审判 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 法院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四、专门管辖
刑事案件立案管辖的规定有哪些

刑事案件立案管辖的规定有哪些1.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和检察院《规则》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那么大家知道我国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分为哪几种吗,而立案管辖的规定又有哪些呢?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立案管辖包含哪几种?管辖分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两大类。
审判管辖又分为:普通人民法院的审判管辖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管辖。
立案管辖解决的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问题;审判管辖解决的是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各级人民法院、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以及专门人民法院在审判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问题。
▲二、立案管辖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均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刑事案件应当一律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1、贪污贿赂犯罪。
是指修订后的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和其他章节中明确规定按照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的犯罪。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修订后的刑法已将渎职罪的主体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渎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1)非法拘禁案;(2)非法搜查案;(3)刑讯逼供案;(4)暴力取证案;(5)虐待被监管人案;(6)报复陷害案;(7)破坏选举案。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法律刑事案件书本电子版(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一、编写目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刑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法律工作者、法学学生及对法律感兴趣的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特编写此《法律刑事案件实务手册》。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刑事案件法律知识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以下人员:1. 法律工作者: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等;2. 法学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等;3. 对法律感兴趣的社会大众。
三、结构安排本手册共分为九章,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刑事诉讼法概述第三章:犯罪与刑罚第四章:刑事侦查第五章:刑事起诉第六章:刑事审判第七章:执行与救济第八章:律师辩护实务第九章:案例分析第二章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保护无辜的诉讼活动及其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特征如下:1. 国家性:刑事诉讼是国家公权力对犯罪行为进行追究的诉讼活动;2. 公正性:刑事诉讼必须依法进行,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3. 严格性:刑事诉讼程序具有严格的法定程序,不得违反;4. 保密性:刑事诉讼中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原则1. 任务: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 原则: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审判监督。
第三章犯罪与刑罚一、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1. 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集体或个人利益造成损害;2. 违法性: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规定;3. 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二、刑罚的种类与适用1. 刑罚的种类: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2. 刑罚的适用原则: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子;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犯罪分子认罪悔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自考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1.氏族:是由共同的祖先世代遗传下来的以血缘关系连结而成的人们的团体,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
2.一般的社会调整:是以一定的社会规范(尤其是原始社会的习惯和文明社会的法律),经常地、普遍地处理类似事件。
3.国家意志:是通过政权而获得集中表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法律是国家意志的基本表现形式。
4.一般法和特别法:凡是在一国领域内对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普遍适用,而且在它被废除前始终有效的法律,就是一般法。
凡是只在一国的特定地域内或只对特定的主体或特定的时期内有效的,是特别法。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授权立法:指有制定法律权力的国家机关把本属于自己的立法权,部分地授予行政机关;有时也指对地方国家机关的授权。
2.委任性立法:指没有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只是指出某项规范将委任特定的国家机关或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的规范。
3.准用性立法:指没有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只规定在适用该规范时,准许援用它所指定的其他有关规范的规范。
4.法律的适用: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
5.司法解释:指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6.学理解释:指学术研究部门、文化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报刊等对法律所作的理论性的、法制宣传性的解释,它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7.法律的遵守: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恪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即守法。
8.法律制裁: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惩戒措施。
9.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指无产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1.有法必依:指一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办事,全体公民必须遵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79.07.07•【文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6号•【施行日期】1980.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一九七九年七月七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六号公布一九八0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指导思想、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三章回避第四章辩护第五章证据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七章附带民事诉讼第八章期间、送达第九章其他规定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一章立案第二章侦查第一节讯问被告人第二节询问证人第三节勘验、检查第四节搜查第五节扣押物证、书证第六节鉴定第七节通缉第八节侦查终结第三章提起公诉第三编审判第一章审判组织第二章第一审程序第一节公诉案件第二节自诉案件第三章第二审程序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四编执行第一编总则第一章指导思想、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经验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实际需要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批准逮捕和检察(包括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法律矛盾纠纷案件管辖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法律矛盾纠纷案件管辖,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民事、行政、刑事法律矛盾纠纷案件。
第三条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审判原则;(二)平等原则;(三)当事人自愿原则;(四)辩论原则;(五)调解原则。
第六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一)“法律矛盾纠纷案件”是指因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而引起的争议,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案件;(二)“地域管辖”是指根据案件发生地、当事人住所地等因素确定案件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三)“级别管辖”是指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案件由哪个级别的人民法院管辖;(四)“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某案件;(五)“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发现本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六)“管辖权争议”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因案件管辖权发生的争议。
第二章地域管辖第七条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一)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三)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四)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五)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一)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管辖;(三)行政行为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四)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一)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二)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3左宁刑事诉讼法背诵口诀完整打印版 法考刑诉资料 左大舅刑诉

2023左宁刑事诉讼法背诵口诀完整打印版法考刑诉资料左大舅刑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法所称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程序中,根据法律规定对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监督,并对犯罪行为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刑事侦查。
第二条刑事诉讼实行独立公正的审判原则。
第三条刑事诉讼实行罪刑法定、证据裁判、审判权独立、审判程序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追诉第四条当事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提出刑事诉讼请求。
第五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犯罪行为进行公诉。
第六条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不公诉或者撤诉。
第三章刑事诉讼的主体第七条刑事诉讼主体包括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第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参加刑事诉讼活动。
第四章管辖第九条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实行分级管辖制度。
第十条人民法院按照层级、专业和区域进行审判。
第十一条刑事案件的管辖由犯罪事实发生地或者犯罪事实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章刑事侦查第十二条人民检察院负责对犯罪行为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第十三条刑事侦查的范围包括侦查、抓捕和取保候审。
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进行刑事侦查,并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审判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审判。
第十六条刑事审判由合议庭和审判员组成。
第十七条审判员应当独立行使审判权,依法进行法庭审理。
第七章量刑和制裁第十八条判决量刑应当以罪行的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分子对于犯罪行为后果的危害程度为依据。
第十九条刑法规定了适用缓刑的条件和程序。
第八章刑事执行第二十条刑事判决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十一条刑事执行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
第二十二条刑事执行应当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其改造。
以上为《2023左宁刑事诉讼法背诵口诀完整打印版法考刑诉资料左大舅刑诉》内容。
(注:本文为虚拟自动,如有不全或错误之处敬请谅解。
请以官方发布的法律文本为准。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12年12月13日公安部令第127号修订发布根据2020年7月20日公安部令第15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三章回避第四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第五章证据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一节拘传第二节取保候审第三节监视居住第四节拘留第五节逮捕第六节羁押第七节其他规定第七章立案、撤案第一节受案第二节立案第三节撤案第八章侦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第四节勘验、检查第五节搜查第六节查封、扣押第七节查询、冻结第八节鉴定第九节辨认第十节技术侦查第十一节通缉第十二节侦查终结第十三节补充侦查第九章执行刑罚第一节罪犯的交付第二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第三节剥夺政治权利第四节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第十章特别程序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三节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四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十一章办案协作第十二章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第十三章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第十四章附则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刑事案件的管辖

整理课件
2.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如何划分案件 管辖?
无论是普通管辖还是专门管辖,根据法 院级别和案件发生地,对案件进行级别管 辖和地区管辖划分。特殊情况的,可以由 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权。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例如.破坏选举案、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案、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 惯案等。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 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 检察院立案侦查。
整理课件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整理课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包括: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 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整理课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整理课件
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 案件(自侦案件)有以下五类:
(一)贪污贿赂犯罪。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例如,泄露国家机密案、玩忽职
守案、徇私枉法案等。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如非法拘禁案、刑讯逼供案、报复陷害案、非法搜查案。
主要包括:
案件处理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案件处理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案件处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刑事、经济、知识产权等案件。
第三条案件处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公正原则:案件处理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公正处理。
(二)公开透明原则:案件处理应当公开进行,接受社会监督。
(三)当事人自愿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和解、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
(四)便民高效原则:案件处理应当便民、高效,减少当事人负担。
(五)权利保护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条案件处理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徇私舞弊。
第二章案件受理与管辖第五条案件处理机关应当依法受理下列案件:(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案件;(二)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的公诉案件;(三)行政机关依法提出的行政案件;(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受理的其他案件。
第六条案件管辖按照以下规定确定:(一)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二)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四)知识产权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行政法规对案件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第八条当事人对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三章证据与调查第九条当事人有权提供证据,证据应当真实、合法、充分。
第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等案件处理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可以依法调查取证。
第十一条证人应当如实作证,不得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证据。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等案件处理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侦查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第一百九十三条公安机关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第一百九十四条传唤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出示传唤证和侦查人员的工作证件,并责令其在传唤证上签名、捺指印。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
传唤结束时,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传唤结束时间。
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在讯问笔录中应当注明犯罪嫌疑人到案方式,并由犯罪嫌疑人注明到案时间和传唤结束时间。
对自动投案或者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依法传唤。
第一百九十五条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传唤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传唤。
第一百九十六条传唤、拘传、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记录在案。
第一百九十七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一百九十八条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律规定,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现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理等情况。
2011年司法考试必考点:刑诉立案管辖

2011年司法考试必考点:刑诉立案管辖一、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这类案件是指修订后的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和其他章节中明确规定按照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法律敎育网提供的规定定罪处罚的犯罪。
具体包括:(1)贪污案;(2)挪用公款案;(3)受贿案;(4)单位受贿案;(5)行贿案;(6)对单位行贿案;(7)介绍贿赂案;(8)单位行贿案;(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10)隐瞒境外存款案;(11)私分国有资产案;(12)私分罚没财物案。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修订后的刑法已将渎职罪的主体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渎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这类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须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为前提。
如果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或者虽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但没有利用职权,则不由人民检察院侦查。
这类案件包括:(1)非法拘禁案;(2)非法搜查案;(3)刑讯逼供案;(4)暴力取证案;(5)虐待被监管人案;(6)报复陷害案;(7)破坏选举案。
4、其他需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的犯罪案件。
这类案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1)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2)是上述三类犯罪案件以外的重大的犯罪案件;(3)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4)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
二、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是自诉案件。
自诉案件包括三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又称亲告乃论案件,是指只有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和起诉,人民法院才予受理解决的案件;但是,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或者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这类案件包括侮辱案,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刑事诉讼法 第八章

两审终审制是对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的规定,存 在以下几种例外情况: 1.最高人民法院一审终审。 2.对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上 诉、抗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 和裁定就发生法律效力,而不再进行第二审。 3.死刑案件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才能生效。
原则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原则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 定有罪
九、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14条包含的3款规定 如下理解: 1.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主体是专门机关; 被保障的对象是“诉讼参与人”,即司法工作人 员以外的参加到刑事诉讼中的人。 2.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为了对未成年人进 行特殊保护,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讯问和审 判的时候,可以通知被追诉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3.如果专门机关侵犯了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包括不允许行使诉讼权利或者对诉讼权利的行使 进行种种非法限制,诉讼参与人有权提出控告。
原则五、 原则五、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 法律监督
《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 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包括五个方 面: 1.立案监督。 2.侦查监督。 3.审判监督。 4.刑事判决、裁定监督。 5.执行监督。
原则六、 原则六、两审终审制
《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 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所谓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 所谓两审终审制,是指 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 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 人民检察院不得提出二审抗诉。我国人民法院分 四级设立,因此又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
原则二、 原则二、依靠群众 《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 须依靠群众……” 《宪法》第27条第2款 《刑事诉讼法》第43条
刑警队立案办案流程

刑警队立案办案流程刑警队立案办案流程如下: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扩展资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第八章,立案、破案、销案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第一百六十三条,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第一百六十四条,对于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通知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六十五条,对疑难、复杂、重大、特别重大案件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当拟定侦查工作方案。
侦查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包括对线索来源可靠程度和涉嫌范围的测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为查明案情需要采取的措施;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
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所必须遵循的制度和规定;如属预谋犯罪案件,还应当提出制止现行破坏和防止造成损失的措施。
刑事案件方便的法律知识(2篇)

第1篇一、什么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违反刑法规定,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者个人合法权益,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1. 公诉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2. 自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三、刑事案件的管辖1. 公诉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自诉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刑事案件的侦查1. 公安机关侦查:公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2. 人民检察院侦查: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五、刑事案件的起诉1. 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 自诉案件: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刑事案件的审判1. 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进行第一审。
2. 第二审程序: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再审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七、刑事案件的执行1. 刑罚的执行:人民法院对判处刑罚的被告人,依法执行刑罚。
2. 非刑罚措施的执行:对判处非刑罚措施的被告人,依法执行非刑罚措施。
八、刑事案件的辩护1. 自行辩护: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2. 委托辩护: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3. 指定辩护: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九、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1. 公诉案件: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2. 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新旧对比

10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
11-11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讯问。对外公布的诉讼文书,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文字。
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自诉,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并移交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14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但下列刑事案件除外:
(一)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二)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三)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四)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刑事案件;
(五)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第十二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十三章 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第十四章 附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1
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统一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1
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刑事诉讼法(全)名词解释

第一章1、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专门法律程序处理犯罪案件的活动。
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同犯罪作斗争•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分子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即规定刑事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刑事诉讼进行的方式、方法、次序、阶段等法律规范的总称。
3、刑事诉讼形式的历文类型:是以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为标准,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代刑事诉讼所作的划分或分类。
第四章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赔偿请示的一方当事人。
通常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
既可能是公民个人,也可能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
2、自诉人:是以公民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捍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自诉人通常是被害人本人。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控告的,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提出控告。
3、当事人:是指在弄事诉讼中处于控诉(原告)或者被告地位,执行控诉(起诉)或辩(签说谎)职能,并同案件事实和案件处理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的规定,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4、鉴定人:是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凭请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提出书面鉴定意见的人。
鉴定人不能同案件有利害关系。
5、诉讼参与人:是指所有参加刑事诉讼活动,并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履行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4项的规定,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6、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受到司法机关追究的当事人。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对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或基本行为规则。
刑事诉讼管辖记忆口诀

刑事案件部门管辖记忆口诀要破案,找公安,公安部门管得宽,偷抢拐卖和诈骗,杀人放火与强奸;要是罪犯是个官,立案就找检察院,贪污贿赂和渎职,利用职权侵人权,直接立案不可以,省级以上先过关;侮辱诽谤和虐待,暴力干涉与侵占,只要不出人命案,不去法院没人管,侮辱诽谤别过分,危害国家有国安;轻伤重婚遗弃案,通信住宅知识权,伪劣商品做与卖,公安检察不立案,只要手里有证据,去找法院也给管;还有一些小机关,光看名字就好办,走私犯毒找海关,危害国家有国安,军队只管军内事,监狱只是管罪犯;虽然分工有不同,案件牵连帮着办。
以下是级别管辖:法院专职管审判,基层法院是骨干;刑事案件大多管,无期/死刑往上传,上院接案忙判断,不够标准往回返,检察机关权力大,送上以后不退还;国家安全和老外,死刑无期归中院,一人有罪往上传,全案一起连锅端,上院认为有必要,也可屈尊代审判;两个高院挺清闲,不归自己不审判,死刑复核最高管,权力下放挺混乱,杀人放火与强奸,危害公共与治安,毒品管得比较严,甘肃两广云贵川。
巧记复议管辖:复议就是找上级,省级/中央不可以,地方不能管直属,自己部门可处理;地域管辖比较难,犯罪之地是关键,流窜犯罪民愤大,管制缓刑居地管;几个法院都有权,谁先受理谁先管,犯罪主地要合适,必要之时可以转;国际犯罪影响大,谁能捕获谁能判,车船飞机停靠地,列车再加目的站,跑了和尚不跑庙,国外犯罪原籍管,使馆虽说中国办,可是也按外国算,老外国外欺负人,他一入境咱就办;服刑罪犯有漏罪,一般要归原审管,服刑之地犯罪地,若是合适可以转,服刑其间又犯罪,服刑之地必须管,脱逃其间犯了罪,哪里发现哪里管,这些囚犯真麻烦,不如一枪崩了算;现在军民搞共建,可是审判分开算,只要不是穿军装,一律就归地方办,军事秘密不要沾,粘上就归军队管,铁路法院管自己,有点争议地方判。
关于拘留:被发现,有证明,被指证,畏罪行,(“畏罪”自杀/“畏罪”潜逃)毁证伪证加串供,多次流窜与合伙,不讲真话身不明;公安机关来执行,县级以上开证明,通知/讯问各一日,没有问题就放行。
公安部最新发布刑事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公安部最新发布刑事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全文)2012年12月27日10:19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2月27日电公安部官方网站日前发布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共分十四章。
以下为全文: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目录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管辖第三章回避第四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第五章证据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一节拘传第二节取保候审第三节监视居住第四节拘留第五节逮捕第六节羁押第七节其他规定第七章立案、撤案第一节受案第二节立案第三节撤案第八章侦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第四节勘验、检查第五节搜查第六节查封、扣押第七节查询、冻结第八节鉴定第九节辨认第十节技术侦查第十一节通缉第十二节侦查终结第十三节补充侦查第九章执行刑罚第一节罪犯的交付第二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第三节剥夺政治权利第四节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第十章特别程序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三节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四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十一章办案协作第十二章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第十三章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第十四章附则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所有刑
事案件,原则上都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
查。
(二)“法律另有规定”其他国家 机关受理的案件
主要指两种情况:
1.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审判的刑事案件;
2.是法律规定应由其他国家机关立案侦查的刑事犯罪案 件,目前这类刑事案件具体指:
(1)人民检察院管辖自侦刑事案件; (2)国家安全机关管辖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 (3)军队保卫部门管辖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4)监狱管辖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5) 海关缉私管辖走私案件。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例如.破坏选举案、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案、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 惯案等。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 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 检察院立案侦查。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自
1.什么是普通管辖和专门管辖?
(1) 普通管辖:是指普通地方各级人民 法院之间在第一审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 分工。
(2)专门管辖:
是指各种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
院系统内在第一审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分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2条规 定,中国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铁路运 输法院、水上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和其他专门法 院。专门法院审理的案件有上述系统中的专职人 员犯罪或与该部门工作有关的犯罪案件。如
公诉转自诉的案件
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 告人刑事责任,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 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是指侦 查机关或检察机关作出书面的不予立案、 撤销案件或不起诉决定的案件。
三.审判管辖的划分
审判管辖首先分为普通管辖和专门管辖。
3. 级别管辖
(1)级别管辖的概念: 又称事物管辖、类别管辖,指刑事案件由哪
一级法院进行第一审的权限分工。
划分级别管辖的根据是案件的性质、情节的 轻重以及影响的大小等。划分的方法是按罪名、 按法定刑、按刑法条文等,或者兼顾这几个因素。
(2)级别管辖的划分(刑诉法第 19~22条)
1.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 案件(自侦案件)有以下五类:
(一)贪污贿赂犯罪。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例如,泄露国家机密案、玩忽职
守案、徇私枉法案等。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如非法拘禁案、刑讯逼供案、报复陷害案、非法搜查案。
包括: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 事责任,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 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案件(公即所谓的诉转自诉的案件)。 。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包括: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刑事案件的不同性质与情况,决定 哪些案件应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哪些案 件可由人民法院直接审判的问题。
所以,立案管辖又称为职能管辖或者部 门管辖。
(2)审判管辖
是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 件上的职权分工。
公安
公诉案件 检察
立案管辖
国安
监狱
缉私
刑事
军保
管辖
自诉案件 -- 法院
(1)基层法院
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的除外); (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 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8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 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 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 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普通管辖 1.级别管辖 (2)中院
(3)高院
(4)最高院
(1)犯罪地为主
审判管辖
2.地区管辖 (2)或最先受理地
为主
(3)指定管辖 (管
辖权不明;或因
故改变管辖权)
专门管辖
二.立案管辖的划分
(一)公安机关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 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章 刑事案件的管辖
一. 管辖
1.管辖的概念: 是指侦查机关受理刑事案件和审判机关
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时的权限分工制度。
2.立法意义
主要解决某类刑事案件具体由哪个部门 受理,以及应由哪一级法院或者哪个法院 负责审判的问题 。
2. 刑事管辖的分类
(1)立案管Leabharlann :是指对国家专门机关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进行分工。
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1.自诉案件的概念:
刑事自诉案件是指不需要经过检察机
关起诉,而可以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
理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直接提出起诉的刑事
案件。
1.自诉案件的概念
刑事自诉案件是指不需要经过检察机
关起诉,而可以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
理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直接提出起诉的刑事
案件。
2.自诉案件的范围(刑诉法170条以 及最高法《解释》第1条 )
A.军事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主要是现役军
人(含军内在编职工)犯罪的案件,包括现役军
人违反军人职责罪及其他各种犯罪案件。
B.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主要是:铁路 运输系统公安机关负责侦破的刑事案件,以及与 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犯罪等案件。
2.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如何划分案件 管辖?
无论是普通管辖还是专门管辖,根据法 院级别和案件发生地,对案件进行级别管 辖和地区管辖划分。特殊情况的,可以由 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权。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 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主要包括:
(1)故意伤害案; (2)非法侵入住宅案;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重婚案; (5)遗弃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