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_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3 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3 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课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2.通过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知道影响气温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自主学习】活动探究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1)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主要位于带,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以下,主要位于带。

(2)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影响因素是。

(重点)活动探究2:(1)分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处不胜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胜开”的原因。

完成P56小女孩提出的计算题,列式并计算写在书上。

活动探究3:(1)读图3.19和3.20,归纳: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填高或低)冬季反之。

影响因素是。

(2)分析南半球等温线平直的原因。

【思维建构】【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完全一样D.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2.读图,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该图是12月22日的等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都位于南半球,A为陆地,B为海洋B.两点都位于南半球,A为海洋,B为陆地C.两点都位于北半球,A为陆地,B为海洋D.两点都位于北半球,A为海洋,B为陆地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由低纬向高纬,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降低后升高4.影响上述气温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5.下列关于等温线的认识,正确的是()A.等温线就是海拔相等点的连线B.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C.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大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以下;(3)_______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陆,_______洲是世界最热的大陆;(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气温是个_____温(高、低)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5)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_____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集体备课备注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 《气温的变化与课型新课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并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等,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气温的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1、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2、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三、预习感知(一)气温的变化1. 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 ,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_____2. 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大陆_____最高,_____最低;海洋_____最高,_____最低。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_____(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图的判读1.通常用__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_______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___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_____。

4.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__________ ;反过来,就是___________。

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从______向______ 递减。

影响因素:2.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__,冬季_______。

影响因素: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__。

影响因素:四、合作探究1、读教材p53图4.8,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多少摄氏度?(写出计算步骤)2、完成课本p54的读图题。

3.完成p55活动中的第一题。

4.阅读教材P54“世界上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回答:绝对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最冷的地方分别在那里?思考:为什么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并没有位于赤道上?五、检查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B.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C.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D.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2、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A.高山上 B.高原地区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3、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2气温的变化学案导学1.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先学后教1.气温是指,人们一般关心一天中的和。

观测气温的仪器主要有、、,一般放在,观测的时间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的、、、各进行一次。

2.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一般用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3.读P53页图3.12上边的文字,完成下表:小组合作1. 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在坐标图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再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2.处理教材P55页活动2: 读图3.15,完成下列要求:(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3)气温年较差为℃;(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化,年较差(大或小)。

当堂达标1.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右表,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 A 、10℃ B 、11℃ C 、12℃ D 、13℃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 、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 、中午12点、清晨1点 D 、午后2点、日出前后3.南半球海洋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 .1月 B .7月 C .2月 D .8月4.“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 .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B .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C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D .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5.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6.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21.3℃ B .30.7℃ C .26℃ D .-4.7℃.7.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 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2点 B.日出之前 C.子夜 D. 14点 8.右图为某地7(1)根据等温线判定,该地在(2)A 、B 两地处在陆地上的是 ,处在海洋上的是(3)判断A 、B 海陆分布的依据是 。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 学案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 学案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学案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午热晨凉,冬寒夏爽,气温在不断变化。

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概念: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思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午后2时?因为空气中的热量来自地面,正午过后,太阳高度虽然降低,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仍然比地面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温度继续升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也继续上升。

气温升到最高,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才能达到最高值。

2.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则1月最高,7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2月最高,8月最低。

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一、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1.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 等温线闭合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该地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三、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纬度因素的影响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

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海陆因素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这是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地形因素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其他北半球10℃等温线,在亚洲大陆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使得等温线向南凸出,原因是这里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3.2.1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3.2.1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课堂检测】
1.D 2.C
【分析】1.由图中天气预报可知,5日是大雨天气,6日是雷阵雨天气,7日是阴天,8日是多云天气,故选D。
2.从图中的横坐标可以看出,这几天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8日,气温是26℃,5日的气温最低,故选C。
3.B 4.C
【解析】3.由图可以看出,酒泉当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约39℃,日出前后的气温最低,故选B。
8.由上题可知,C图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表中所示该地的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该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结合所给答案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1) 14 日出前后
(2) 7 1 8 2 1 7 2 8
3.气温年变化
读图可知: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与北半球____。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
4.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课堂检测】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某校气象小组的观测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计算图中日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米处的气温,观测气温的仪器主要放置在中。
三、气温的变化
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称为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2.气温的日变化
读“气温日变化图”,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
6.B
【详解】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特别是阴天时气温的日较差应最小,故同纬度四个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B,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气温的变化规律,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气温资料分析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图表和数据,学生能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运用气温资料分析地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图表和数据,包括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影响因素。

2. 准备相关地理现象的资料,如气候对农业、工业、海洋捕捞、旅游等的影响。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气温变化和相关地理现象的动态展示。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室讨论。

初中地理课程《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的观点,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会绘制气温分布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数据,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认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包括气温的观点、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气温的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气温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绘制气温分布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温度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第一部分:气温的观点。

通过讲解气温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气温的基本观点。

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第二部分:气温的变化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温数据,帮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如年较差、日较差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 教材分析《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节地理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气温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了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广泛,对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容易产生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温变化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掌握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2.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温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的原因。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课件,明确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3.准备好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4.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气温变化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世界各地的雪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气温会有这么大的差别?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介绍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七年级地理上册《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学会阅读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学会分析问题和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2、能够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说出气温变化情况,提高读图、绘图的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

2、通过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和绘制气温曲线图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学会分析、比较、提取、整合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气温的复杂变化,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发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通过学习,指导自己的生活。

形成运用科学知识,全面、综合看问题的科学习惯,形成地理学科的技能和素养。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读图技能都有待规范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生活导入(1)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地理知识。

(2)进入初中后,班主任非常重视我们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一生,老师在生活中就有一个习惯——收听天气预报,以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课件天气预报](3)天气预报中,有一项内容是4-20℃,这是关于______的预报,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由地球表面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不同,所以气温是在不断的变化。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生气温的变化。

] ——[板书]——[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大气的温度——学生读目标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读图指导(1)虽然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气象仪器,来观测到气温。

那么气温是怎样观测的呢?——[课件](2)读图3.10,在一天中,4个时间观测到气温分别是多少度?日平均气温是?(3)日平均气温是如何获得的呢?以此类推,如何获得一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一年的年平均气温。

(4)气温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感觉一天当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气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气温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b.收集并整理关于气温变化对农业、交通、服饰等方面的影响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c.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气温变化的原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提交纸质版或电子版,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作业反馈:
1.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给出针对性的反馈。
2.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气温对农业、交通、服饰等方面的影响,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5.气温测量工具及方法:介绍气温测量工具——温度计,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气温数据的应用: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气温数据,掌握气温变化趋势,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7.气温变化的成因:深入解析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理解气温变化的内在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2.综合思维:分析气温分布规律及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_3.2_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导学案(1)_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3.2_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导学案(1)_新人教版
3.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_____、14时、_______ 4.观测求值:_________气温、月平均气温、_________气温
二.气温的变(书本图3.12,3.13)
1.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气温
午后____左右
陆地_____月
陆地1月
海洋_____月
海洋2月
最低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本节相关练习题。




测定:
日变化:最高出现在_______,最低出现在_______
气温
气温变化陆地:最高____月,最低____月
年变化(北半球)
海洋:最高____月,最低____月
教学反思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
2.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A.1月B.4月C. 7月D. 10月
3.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C,1月月平均气温为-4.7°C,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30.7°CB.-4.7°CC.21.3°CD.22.3°C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8时左右B. 12时左右C. 14时左右D. 2时左右
⑶甲、乙两地,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
四、精讲点拨
气温变化图的阅读
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五、当堂检测
1.一年中,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达到最高,而海洋上几月份()A.6月B.7月C. 8月D. 9月
气温
_____前后
陆地_____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具体内容包括:
1.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
2.气温的测量工具及方法;
3.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
4.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气温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温变化的分析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气温变化的调查活动,如收集当地气象数据,分析气温变化趋势等。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和家乡的影响,如水资源、农业生产、旅游等。
-鼓励学生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
-推荐学生参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普讲座、竞赛和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图的阅读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力:通过观察气温分布图,使学生能够发现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精选版)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精选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七年级上册是学生接触地理的开始篇,而上册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又是本册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如何开好头,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真正让初一新生不对地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是我们说课赛课的意义所在,我今天的说课题目,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相比旧的试用版教材删掉了气温与我们一个框题,其它内容基本没变,现教材框题一是气温的变化,框题二是气温的分布,相比老教材更清楚直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二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讲气温,都是为今后气候及分区地理气候做铺垫,本节内容上承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下启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承上启下地逐步学习气候要素,编者的编排意图是先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况,接着再学气温和降水,最后归纳到气候的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后归纳总结,反过来又让其知道气温与降水就决定了世界气候的分布状况。

2、框题一的教学,教材从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两方面讲述,其中,绘制与阅读气温曲线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今后考点之一,必须认真动手绘制,避免学生一看就会,一绘就错,教材重点在于培养能力,让学生从感性的生活到理性的读绘图,该知识点与生活非常贴近,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学会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知识生活化,站在地理的角度看问题,学习终生有用的知识。

另外,框题二的教学,其内容涉及本节重难点,等温线内容比较抽象,可结合前面的等高线、等深线概念,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手拉手形象比喻等温线,由直观到抽象,初步形成等温线的概念,高低温中心的学习则可分散难点,结合后面山顶气温垂直分布教学,新教材等温线图比以前更复杂,而且还增加了更多的文字说明,解决好了这个难点,那么接下来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学生通过等温线图就一目了然,通过小组探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就非常清楚的得出高低温的分布区,不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例如不要忽略图的名称,特别是图例的阅读,注意图中颜色的深浅代表不同的气温等,再如红色20℃主要在赤道附近,绿色10℃主要在南北极区附近等等,对于教材新增的1月与7月气温图,我想编者是为了适应课改,更好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入的,只不过是把地图册中的两幅图引入书中而已,没增加文字内容解读,反而减少了文字叙述,只是多了个活动设问,看编者趋势意图,是着重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增强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更多读图析图,善于从图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从中归纳知识点,教师可适当引导析图,不过,不可解读过细,要因材施教,以免增重学生负担,至于气温的垂直分布,则可结合旅游爬山来教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新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新版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4)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2、预习要点(1)了解等温线图的绘制原理,会阅读等温线图,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

(2)理解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差异成因。

3、达标练习(1)气温是用测量的,单位符号记作“”,读作“”。

(2)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4)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5)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多少不同。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7)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

图为某地7(8(9)A、B两地处在陆地上的(10)判断A、B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概念气温与生活影响日变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变化年变化气温曲线图的绘制与判读垂直分布气温的分布水平分布2、问题展示(1)气温影响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2)什么是气温日变化?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气温年变化?有什么特点?(4)如何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5)如何判读气温曲线图?(6)气温是如何分布的?3、方法总结(1)日均温是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气温;月平均气温是一月内每天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2)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3)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北半球陆地一年中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半球和纬度的划分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对气温这一重要地理概念的认识。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等,使学生掌握气温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并分析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温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过渡到对气温变化与分布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量单位和常用表示方法;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学会用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的概念、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气温分布图的阅读与分析,气温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原因;3.图表教学法:利用气温分布图,直观展示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讨气温变化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导入和分析;2.制作气温分布图和气温变化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3.准备与气温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经纬网、半球和纬度的划分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温的变化。

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阅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气温变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气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阅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阅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读图,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设备】多媒体卫星接收【学习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思考多媒体上的几个问题并尝试回答【自主学习】(一)大声读课本P53-54页文字,读P53-54页图3.10至图3.12,在书中圈出以下问题: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2.测定气温一般采用__,记做__,读做__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__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时、__时、__时、__时。

4、读图3.10,总结出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是。

你能根据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推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吗?,。

5、读课本图3.11和图3.12,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6、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3)气温年较差为℃;(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冬夏,季节变化,年较差(大或小)。

7、大陆上的气温()月最高,()月最低。

海洋上的气温()月最高,()月最低。

(二)大声读课本P55-56页文字,读P55页图3.16,在书中圈出以下问题:1.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____2.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相同3.等温线数值大,气温__,数值小,气温__4.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__,稀疏的地方,温差__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_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__中心6. 读P56页图3.17归纳气温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高纬度气温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科目地理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时间
主备同伴签字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
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3、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绘出气温曲线图。

1、会计算平均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学习重点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并能绘制。

学习难点理解气温变化规律;气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学习过程
【合作复习】(时间约3分钟)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说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卫星云图的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自主学习】
自学检测一
阅读课本54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2.测定气温一般采用,记做,读做
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北京时间时、时、时、时。

自学检测二
读图3.10,总结出: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推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自学检测三
读课本53页第一段文字及图3.11和图3.12 ,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规律和气温年变化规律
【合作交流】由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交流在课本中做标注并提出疑问。

【展示提升】3分钟记忆,小组配代表展示,指名小结并完成板书。

【课堂检测】(学习时间要求约8分钟)
姓名班级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最高,__最低;海洋上__最高,__最低。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B.一个月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月平均气温
C.一个月内每天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天数的商叫月平均气温
D.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月平均气温
4.有关气温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放置在百叶箱内
B.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C.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D.对气温的观测,都是在北京时间2 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间进行测量的
5、读北半球某地气候图(图12),完成下列问题。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该地最热月气温度,最冷月气温度,气温年较差是
度。

(3)猜想: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主要分布在半球。

该地气候特点是。

知识梳理(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
观测工具,单位为,读作
2、气温的观测观测时间
观测求值(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日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日较差
3、气温的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月最低月
年变化:年较差
(一年中,北半球)
海洋最高月最低月
课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
科目地理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时间
主备同伴签字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等温线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4、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与绘制
学习过程
【合作复习】(时间约3分钟)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最高,__最低;海洋上__最高,__最低。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
【自主学习】
自学检测一
读55页第一段文字及图3.16,回答:
1.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____
2.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相同
3.等温线数值大,气温__,数值小,气温__
4.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__,稀疏的地方,温差__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_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__中心
自学检测二
读课本55页第二段文字,回答:
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高纬度气温__。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2.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C(气温垂直分布规律)
【合作交流】小组交流
【展示提升】展示交流结果,记忆本节知识点
【课堂检测】
姓名班级
1. 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递减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高
D.同纬度的海洋气温和陆地气温一样高
2.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12点
B. 14点
C. 2点
D.日落前
3.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日落前后
B. 日出前后
C. 12点
D.4点
4.防止“全球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制定新的人口发展规划
5.世界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南极洲
B.大洋洲、北美洲
C.非洲、南极洲
D.非洲和北美洲
6.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4),回答7、8题。

7.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A.a B.b C.c D.d
8.a、b、c、d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知识梳理(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等温线的性质
纬度方面: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分布海陆方面: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规律(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地形方面:海拔越高气温越,
(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这节课我学到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