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分析三农问题

合集下载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梳理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梳理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梳理作者简介:李翔,男,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党史党建研究。

摘要:“三农”考察三农问题近百年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它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

关键词:三农问题;形势严峻;发展脉络“三农”问题的首次提出是在1991年11月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最关键的任务。

为了理清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找出其中的演变规律,现根据不同时期农村问题的主要矛盾及实施政策将近百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划分成七个阶段,并进行分析。

一、以土地问题为主阶段(1911-1949年)这一时期农村存在多种势力和多个阶级,矛盾复杂。

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任何农业改良都是无法奏效的。

“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

”在其提出的四大纲领中,平均地权被列为其中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中国农业经济遭受空前沉重打击,出现“农村破产”。

以梁漱溟等为代表,以实行“乡治”为目的的乡村建设派形成,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

认为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贫苦农民,推翻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分田地。

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旨在消灭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

这一时期的革命内容较多,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故期间发生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

二、以粮食问题为主阶段(1950-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这一时期中央在农村发起了一系列运动。

实践科学发展观靠体制创新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省文登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实践科学发展观靠体制创新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省文登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1 6
日 党政军论坛 口
严格 落 实村 民代表 议 事 制度 ,把 村级 重 大 事务 全 部 释 法 、文艺 演 出等 农 民喜 闻乐见 、寓 教 于 乐 的培训 交 由村 民代 表讨 论 决 定 ,事 关发 展 和群 众 利益 的事 形 式 ,搞好 技 术 、法 律 、卫生 保 健 、文化 知 识 推广 项全部 公开 ,保 障农 民的知情 权 、参与 权 、监督权 。 普 及 ,避 免 空 洞说 教 ,每 年公 现 场 农业 技术 培 训就 三是 用 委 托代 管制 度 管财 务 。成 立镇 级 农 村财 务 会 达 7 0多场 次 ,平均 每 天两 至三 场 。三是 提 供 新场 0 计服 务 中心 ,按 照 村 委会 自愿 的原 则 ,在 不改 变 村 所 ,让 农 民有地 方 学 。按 照一 村 一个 规 范化 文 化大 级集 体 经 济组 织 资产 所 有权 、使 用 权 、处 置权 、收 院 和农 村 图 书室 的 标准 ,配 备 桌椅 、音 响 、乐器 等 益 权 的前 提 下 ,与各 村签 订 财 务 委 托 代理 协 议 书 , 器 材设 施 和 政策 、农 技 、法 律 、文 学 、艺术 、医药 一 对 农村 账 目和 资金 实 行 全 权 委托 管 理 。对 超 过 5 0 保健 类 图书 ,发挥 “ 院一 室” 作 用 ,常年 组 织开 0 元 的 单 项开 支 实 行 审 批 ,村 购 置 大 型 或大 批 设 备 、 展技术 讲座 、 民读 书 、 全 图书交 流 、 艺演 出等活动 , 文 0 建设 项 目,要 提 交 村 民代 表 大会 讨论 通 过 ,并 公 开 为 农 民学 习培 训提 供 场 所 。全市 已有 2 0多 个村 建 招标 。村 级 则取 消 主 管会 计 、 出纳 员 ,只设 一 名 报 起规 范化文化大 院 , 立 了 2 建 8个农村 图书交 流 中心 , 0 账 员。此 举 加强 了农村 财务 监 管 ,有 效 地控 制 了非 规范化 农家 书屋 1 2个 。 ( ) 创新保 障体 系,解 决农 民 后顾 之忧 。文登 五 ( )创新投 资体 系 ,破 解 资金 短缺 难题 。文 登 市 实行 城 乡一 体化 保 障 ,把社 会 保 障的 重 点延伸 到 三 市创 新 投 资 体 制 ,加 大 投入 力 度 ,拓 宽 融 资 渠 道 , 乡 下 ,不 断 完善 农 村社 会 保 障体 系 ,有针 对 性地 筑 保 ,织 起一 张 “ 障网 ” 保 ,让 农 民病 有 效 解决 了新 农 村 建设 钱 从 哪里 来 的 问题 。一 是 完 起三 条 “ 障 线 ”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识边界 ,为我们解 决 “ 农”问题 提供 了方法论 指导. 三 因此 ,我们 解决 “ 三农”问题要深入 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 要 坚持把发展作 为党执政 兴 国的 第一要 务 , 坚持 以人为本 ,坚持统筹 兼顾城 乡发展 ,坚持统筹 农村经 济社会发 要
展 ,坚 持 全 面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
关键词 :“ 农”问题 ;科 学发展 观;可持 续发展 三 中图分类号:C 1. 2 9 8 2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1 0 — 5 2 1 )0 一 0 1 0 874 0 0( 0 6 O 0 — 3 0


我 国 “ 农 ” 问 题 的 演 进 路 径 三
家 工 业 化 建 设 。“ 五 ” 计 划 完 成 后 , 几 乎 所 有 的 发 展 一
建 国 后 我 国 的 “ 农 ” 问题 大 致 经 历 了 城 乡 自 由流 动 指 标 都 超 越 了 民 国 时 期 的 最 好 水 平 。 仅 从 “ 农 ” 的 角 三 三 时期 、 城 乡 隔 离 时 期 和 城 乡 互 动 时 期 。 尽 管 各 个 时 期 “ 三 度 对 这 一 成 就 进 行 分 析 ,其 主 要 原 因在 于 : 一 是 农 村 土地 农 ” 问题 的 表 现 不 尽 相 同 ,但 其 背 后 都 存 在 深 刻 的 理 论 和 制 度 的变 迁 。 农 民土 地 所 有 制 建 立 后 ,农 民 的 生 产 积 极 性 实 践 逻 辑 。正 是 这 一 问题 的 长 期 历 史 累 积 使 其 成 为 “ 中 和 对 土 地 的 投 入 空 前 高 涨 , 劳动 生 产 率 和 土 地 生 产 率 大 幅 重 之 重 ”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提 出 则 拓 展 了 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 认 识 提 升 ,拓 展 了 农 业 的潜 在 生 产 能 力 。二 是 城 乡 之 间 劳 动 力 , 边 界 ,为 我 们解 决 “ 农 ”问题 提 供 了方 法 论指 导 。 三 l 城 乡 自 由流 动 时 期 ( 9 8) 建 国初 期 , 、 1 4 —1 5 。 9 9 制。尽 管当 时城市 工商 业不很 发达 ,城市 的规 模也 较小 ,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篇一: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之分析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

在20XX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

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生代农民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

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

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

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

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

论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它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论述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三农”难题,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324-0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党中央作为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

当前,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三个坚持、三个建设上下功夫、做文章。

1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1加强乡镇班子的自身建设乡镇班子的自身建设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

一要按照“党政职能明确,人员交叉任职”的原则,在撤并乡镇的基础上,精简乡镇机构与工作人员,减轻财政压力,降低行政成本。

二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抓好乡镇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让更多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复合型人才挑大梁、担重任。

三要按照“任期不满不动、政绩不优不提”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克服“做客”、“过渡”心理。

1.2抓好村支两委的班子队伍建设村级班子既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执行者,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领导者,加强村支两委的班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力求做到“四好”。

一是好的带头人。

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坚持“海推直选”,选拔带头致富、带领大家致富的“两带型”干部担任“班长”。

二是好的班子。

完善“三推两考一选”办法(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推荐,进行考试和考核,按党章和有关法规进行选举)配备好村级领导班子,规范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管理。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科学 发展观 以全 新的思路来 思考 “ 三农 ” 问题 , 现出 体
我党对这一问题认识 的深度 ,也反映 出我党解决现实问题
业、 城市要 支持 农村 , 做到 以城 带乡 , 以工促农 , 乡互动 , 城
协调发展 , 从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的新格局 。这 无疑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 在思路上 的创新。 21 农村经济 、 .. 2 政治 、 文化、 社会全面、 协调发展 “ 三农 ” 问题不 仅要结合 城市、 工业 因素来全面解决 , 而 且要在外部环境影 响之下 , 更注重 自身的全 面 、 调发展 。 协 这包括 了经济 、 政治 、 文化 以及社会 四个 方面 的共 同推进 。 在上述 四个方面 中 , 经济是基础 , 因此 , 的十七大 报告 明 党
益和长远利益, 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 的思路创新和理论创新 。
则未做更多 的考虑 , 由此形成了资金 、 物资大量流 向城市的
局面。如果 从推进整个社会发展 的全局来看 , 资金 、 物资 的 流向应该是双 向的, 既有从乡村向城市 的流动 , 也有城市向 乡村的 回流 , 只有这样 的发展 才是 健康 的 、 良性的。在新 时 期, 中央审 时度 势 , 时改变思 路 , 及 明确提 出工业要反 哺农
路来解决 “ ” 三农 问题 , 突破了 以往只关注经济、 政治 、 文化 、
社会发展 的思路 , 意识到农村并 不能做到无限制的发展 , 其 发展还受到环境 、 资源的因素的影 响 , 如果 不重视环境 和资 源的保护 , 么农村 的发展 就会缺乏后劲 , 那 甚至遭遇瓶颈 。
另一方面 , 这一思路突破 了乡村与城市 的单边关 系 , 认
层 建筑。这种解决 问题 的思路将 “ 三农” 工作 的重 心从 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倾力做好新时期“三农”服务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倾力做好新时期“三农”服务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内涵,提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胡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因此,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总书记的讲话,为农业银行全面、准确地落实新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骨干支柱作用,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历史贡献。

年3月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他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四个问题,即: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以此为基点,科学发展观迅速在实际工作者的生动实践和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中,得到阐释、丰富和完善,直到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科学定位和全面阐述。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汲取国外发展经验教训、并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用科学发展观化解“三农”发展难题

用科学发展观化解“三农”发展难题
对 策 : 善 农 村 基 本 经 营 制 度 . 进 完 推 适度规 模经 营。
民 的办 法 富裕 农 民 的政 策 支 点 效应 已 经 显
总结 各地 的经 验 , 农业规 模经 营主要 露 。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 以亿计的 数 有两种 类型 :一种是产业 规模经 营型 , 即 劳动力在城 乡之 间流动 ,这 在世界范围内 在土地 家庭承 包经 营 的基础 上 , 通过 “ 龙 都是罕见 的。劳动力转移带来 的变化 不是
也 拍 将 村正在 发生重 大而深刻 的变化 、 历广 泛 改 革 的一 项 重 要 内 容 , 是 中 国 农 业 由传 标 、 卖等 方式 流转 土地 , 土地 逐步 向 经
而复杂 的变革 ,也 出现 了很 多新 情况 、 新 统 农 业 向现 代 农 业转变 , 自给 、 自给 种 田能手集 中 , 由 半 实现规模 经营 。 年来 , 近 农 矛盾 、 问题 , 新 必须 用科 学 发展 观来 审视 生产 向较 大规 模 的商 品生 产 转 变的 必 由 村 创 新 出了又 一种 新 的农 业规 模经 营 类 这 这一切 , 深化 农村 改革 , 化解 “ 农”发展 之路 。从 总体上 看 , 三 目前江苏 已经具 备了 型—— 股份合 作经营类 型。 种经营方 式 难题, 使农 业和农 村经济又 好又快 发展 。 加速推 进农业适 度规模经 营的条件 : 一是 是 在不 改变土地承包经 营权 的前提 下 , 按
问 题 : 村 劳 动 力 的 大 量 转 移 . 农 农 新
规模 经营 , 才谈 得上产 业化 、 机械化 、 准 培育 农村土地 流转的 中介 服务组 织 , 标 规范 村 建 设 出 现 许 多 深 层 次 的新 问 题
农 村 劳动 力 由农 业 向非 农 产 业 的应 用 , 劳动 益 , 有利 于 土地使 用 权流 转 , 又 加速 农村 成 为农村社会 的一个普遍现象 ,用减 少农 生 产率低 下 , 更不利于 农业生产 标准化 的 土 地 的 合 理 配 置 。 实 施 , 产 品缺 少市 场竞 争 力 , 易受 遭 农 容 到 外国绿色 壁垒 的制约 。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三农问题是经过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目前呈现加重趋势。

按主要矛盾的不同,可以将近百年来的三农问题划分为六个阶段。

当前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中的解读: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在长期实行传统的生产方式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以GDP增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改善。

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其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结构不协调;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环境破坏严重。

其实质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实行粗放型经营,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质量。

它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经过理性思考,在认识上逐渐由传统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

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二)中国国情与三农问题: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

因此,对三农问题的认识首先必须要清楚我国的国情。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

(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

(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

浅析“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问题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虽然自己年龄不够大,没有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年来的家里的一些变化,但是仍会很清楚的记得,以前爸爸和邻居家的叔叔伯伯开着装满粮食的三轮车去交公粮,再过几年我上学不仅不用交学费,还会有补贴。

虽然不太懂这是为什么,但能感觉到我的父母经济负担明显减少了。

记得是高中时候才对“三农问题”有了浅显的了解,而这次的选修课,是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关注和了解。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

“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农村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由于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

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也连续几年成为中央的头号文件,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党和政府先后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减免农业税”、“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减免义务教育学费”、“三下乡”等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亲自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利益,一时间,“农民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党和政府永远不变的承诺。

“科技兴农”战略推动着农民的视野,“科技下乡”活动丰富着农民的生活,开阔着农民的视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的生活不再那么贫瘠,精神得到陶冶,生活得到充实。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得到继承与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活跃在农村舞台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与此同时,农民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不再那么保守,不再封建。

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
工作研究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8 7 X ( 2 O 1 3 ) O 6 — 0 0 6 2 一 O 2
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困地区“ 三农’ ’ 问题
张 晓 丽
( 山西省忻 州市农 村人 才培 训 中心 , 山西 忻州 0 3 4 0 0 0 )
摘 要 站在科 学发展观 的角度 , 应用科 学发展 的思维, 分析 了忻州市 1 4 个县( 市、 区) 中的 1 1 个国家级 贫困开发县的现状 , 总结 了忻州“ 三农” 工作 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 提 出了 扶 贫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 1 9 6 3 一) , 女, 山西人 , 助理农 艺师, 研 究方向: 农村人 才培训及农业技 术推 广。
2 0 1 3 . O 6 B
总第 2 8 4期
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的关键 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 , 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 , 提出积极 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 , 要 求各级领 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 ,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 式, 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 , 集约节约使用 自然资源和生产 要素 , 减少面源污染 ,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积极推进现 代农业建设 , 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 用现代科
方式。 安排专项投入 , 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试点。
开 发 的五 项建 议 。
关键词 贫困地 区 “ 三农” 工作
中图分类号 S 一 1 文献标志码
科 学发展
A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X . 2 0 1 3 . 0 6 . 0 3 0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

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针对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

笔者分析了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讨论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并探讨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应用;三农问题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是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很多方面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常治久安。

现在,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还没有解决。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1 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现在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人口众多。

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

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

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2)农民较穷。

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

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

这几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

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这些年是在减少的。

南通“三农”工作的科学发展观

南通“三农”工作的科学发展观

J RE} 农 ・ 坛 S 三 论
1、扭赢袭 理 I I 村 嚆
在 着体 系机 制 、 员素 质 、 伍稳 定 、 人 队 服 功 的做法 ,在 启动 阶段 ,必 须靠典 型 引 号 , 也将 影 响农 民增 收 。所 以, 现在 开 从
务创 新等 问题 ,必须 采取切 实 有效 措施 路 。 只培 育典 型是远 远不够 的 , 但 要使 生 始 的 很 长 一 段 时 期 内 , 农 业 的 安 全 生 产
农 业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有 待 进 一 步 加
“ 农 ” 稳 定 发 展 可 以 缓 解 金 融 危 程 中 , 三 的 要坚 持 以人 为本 的原 则 , 广大 农 让
机 带来的 不利 影响 。金融 危机 对经济 的 民切 实感 受到 小康 带来 的 幸福 指 数 的提 强 。适 应农 业综 合 生产 能 力提 高 和现 代 影响仍 在蔓 延 , 时见底 尚是未 知数 。 何 这 升 。 其 中农 民收入 的增加 、 这 农村 环境 的 农业 发展 的 农业服 务体 系 。在 面 上还 存
理 、 济 是 否 繁 荣 , 且 关 系 到 社 会 稳 当重 要 。 经 而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步 伐 有 待 进 一 步 加
展 得 如 何 。 仅 关 系 到 经 济 结 构 是 否 合 经济 扎 实保增 长 ,三 农 ” 不 优 高效 、 态 、 生 安全 的农 业 “ 发展 得如 何 , 相 快 。高产 、 质 、
加 以解 决 。
产 力有大 发展 , 要有 整体 水平 的提 高。 和 农产 品质量 安全 工作 将是 农业部 门工 还
农 民 收 入 水 平 有 待 大 幅 度 增 加 城 所 以 , 把新 品种 、 技术 、 新 新的组织方式 在 作的重要 着力 点。

浅议我国目前“三农”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目前“三农”存在问题及对策

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内容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关键词】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一、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农”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

在看到“三农”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还不够强、农村发展仍比较滞后、农村困难人口还比较多等问题,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村 。近 几 年 , 央 出 台 了 关 于 促 进 农 民 增 收 、 业 发 展 的 一 中 农
会发 展的全局 、 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集体发 展 良性与否的 小
客观 标 尺 和 方 法论 指 导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审视 “ 农 ” 三 问题 , 我 们不仅会发现“ 农” 三 问题 的 实 质 与 根 源 。 而且 能 明确 其 最终
起来 既 不 能各 行 其 是 , 不 能 搞 “ 刀 切 ” 更 不 能 一 时 兴 起 也 一 , 以偏 纠 偏 。

要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 ,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出发 谋发展 , 不断满足 人 民群众 日益增 长的物质 文化 生活需要 ,
切 实 保 障 人 民 群 众 的经 济 、 治 和 文 化 权 益 。全 面 发 展 。 政 就 是 要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中心 , 面 推 进 经 济 、 治 、 化 建 设 , 全 政 文 实 现 经 济 发 展和 社 会 全 面 进 步 。协 调 发 展 , 是 要 统 筹 城 乡发 就

我 国“ 三农” 问题的 演进路径
建 国 后我 国 的“ 农 ” 三 问题 大 致 经 历 了 城 乡 自 由流 动 时 期 、 乡 隔离 时 期 和 城 乡互 动 时 期 。 尽管 各个 时 期 “ 农 ” 城 三 问
题的表现不 尽相 同 , 但其 背后 都存在 深刻 的理 论和实 践逻
系列文件 , 这充分体现 了党中 央、 国务 院在新形势 下把 解决
“ 三农” 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 的重 中之 重的战 略意图 。而解 决
“ 农 ” 题 , 加 农 民 收入 , 须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三 问 增 必 党的 十六 届 三 中 全 会 提 出 了 “ 持 以 人 为 本 , 立 全 面 、 坚 树 协 调 、 续 的 发 展 观 ”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再 次 强 调 指 出 :科 可持 。 “ 学 发 展 观 , 一 要 义是 发 展 , 心是 以人 为本 , 本 要 求 是 全 第 核 基 面协 调 可持 续 , 本 方 法 是 统 筹 兼 顾 。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是 根 ” 就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三农”问题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三农”问题

发 展 , 业 生 产 整 体 机 械 化 程 度 农 低 , 些地 区较 改革 开放 之前还 有 有
倒退 。与 国外相 比较 , 国 的城 市 我
收 入 比 例 达 到 3 2 : ;0 6年 , .2120 这

差距 继续 扩大 , 城市 居 民人均 可
支配收 入为 1 7 9元 , 民人 均 收 把 “ 农 ” 题 置 于 工 业 和 城 市 的 15 农 三 问
维普资讯
20 0 7第 9期 第2 3卷 ( 第 1 9期 ) 总 6
改 革 与 战 略
R EF0R M A T1 N & STR ATEG Y 0
N O .9, 0 7 20
( u l t ey C mu a i l ,NO. 6 ) v 19
[ 要 ]“ 摘 三济发展 中背 离科 学发展观 的基本要 根
求。 以科 学发展 观 为指 导 , 定 、 制 完善和 落 实相 关 的政 策 , 增加 资本投 入 , 是科 学解 决“ 农” 三 问题 的最优 路径 。
[ 关键 词 ]“ 三农 ” 问题 ; 学发 展观 ; 科 视域
[ 中图分类 号 ] F 2 . 30 3
[ 献标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1 0 7 6 2 0 ) 9— 0 4— 4 文 0 2— 3 X( 0 7 0 0 7 0
国在 社会 经济发 展 中 , 没有认 识 和 把握 统筹 兼 顾 、 调 发展 的格 局 , 协
[ 作者 简介 ] 袁名 泽 ( 9 7一) 男,湖 南邵 阳人 ,玉林 师 范 学 院社 科 部 讲 师 ,厦 I 大 学哲 学博 士 生 , 16 , ' - I
研 究方 向 :社会 现代化 ;盘意 文 ( 9 4一) 16 ,女 ,广 西容县人 ,玉林 师 范学 院社 科部 副教 授 ,研 究 方 向:三

论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

论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

是加 快 小城 镇 与 大 乡村 建设 的步 伐 。 要站 在 统 筹城
乡发 展的 高度 , 小城 镇建 设 为契机 , 以 实现 各种 资源 的优 化 配置 . 推动 城镇 基 础设 施建 设和 公共 服 务向农 村延 伸 。 是 二 因地 制 宜 , 学规 划 , 计划 、 步骤 地 加快 农 村 农业 建 设 科 有 有 步伐 , 改变 部 分 地方 “ 见新 房 、 只 不见 新 村 ” “ 见新 村 、 、只 不 见新貌” 的现 状 。 是 加 大 乡村 公 共设 施 投 入力 度 。 以 解 三 要
成本。 二要 按 照 “ 才 兼 备 、 重 实绩 ” 德 注 的原 则 , 好 乡镇 领 抓
导 班 子 的配 备 工作 , 更多 肯 干事 、 干事 、 让 会 干成 事 的 复合 型人 才挑大 梁 、 重任 。 要按 照 “ 期不 满不 动 、 绩不 优 担 三 任 政 不提 ” 的原则 。 立和 完 善任期 目标 管理 责任 制度 , 服 “ 建 克 做
决农 村 、 业 、 民最 为 紧迫 的 问题人 手 , 实加 强农 村 基 农 农 切
础设施 建设 。 22 突 出 本 地 特 色 . 力 发 展 地 方 特 色 经 济 . 大
照 “ 政 职能 明确 , 员 交叉任 职 ” 党 人 的原 则 , 在撤 并 乡镇 的基 础上 , 精简 乡镇机 构 与 工作 人 员 , 轻 财政 压 力 , 低行 政 减 降
到 党 和 国家 事 业发 展 全局 , 有把 解 决好 农 业 、 村 、 民 只 农 农
力量加 以解 决 , 是科 学发 展观破 解三 农难 题 的 内在 要 求 。 也 为此 。 是要抓 好村 民 自治 。 落 实好三 会 ( 员会议 、 民 一 要 党 村 会议 、 民代 表 大会 ) 村 制度 , 支 “ 委 ” 村 两 要定 期 向群 众 报 告

专访韩长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求解三农

专访韩长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求解三农

专访韩长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求解"三农"“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了五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韩长赋认为,农业农村经济五年发展历程,简单讲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极不寻常、历史少有;而未来的五年,机遇难得,挑战诸多。

他强调,要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挑战极不寻常成就历史少有韩长赋用了四个“最”来评价“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支农力度最大、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这“四”最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极不寻常、历史少有。

为什么说极不寻常?他分析说,这五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偏重发生、频繁发生、异常发生,国际农产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和不断扩散蔓延,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空前挑战。

为什么说历史少有?他分析说,这五年,不仅没有出现历史上大灾之后大减产的现象,而且连年增粮增收,形势之好历史少有。

韩长赋强调,我国之所以能沉着应对诸如汶川特大地震、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等天灾人祸,就是因为农业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多个方面列举了“三农”发展成就:——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

——“菜篮子”产品:生产快速增长,供应充足,品种丰富。

无论超市还是农贸市场,一年四季,各种产品琳琅满目,花色品种是全世界最丰富的。

这五年,肉蛋奶、水产品,还有蔬菜、茶叶、水果等,总体上产量都是稳步增加的。

——农民收入: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四年平均,增收金额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三农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分析三农
问题为什么会产生
摘要:三农问题是经过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目前呈现加重趋势。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
1 三农问题的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原因在于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一供一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人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增收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个别农村甚至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呢?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富民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2 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三农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基于科学发展观中国的三农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问题:
1、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
2、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4、农村贫困人口众多
5、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7、县乡村债务沉重8、城市化进程滞后
9、干群关系紧张10、二元结构依然牢固
(二)政策执行偏差:
1、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
2、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重新认识,土地规模经营要适度
3、税费改革亟待完善
4、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三)启示与思考
1、三农问题的形成与加剧是由制度设计造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户籍、粮食供给、就业、医疗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将整个社会分割成城市和农村两个部分,形成二元体制社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方面通过征收农业税直接参与农民收入的分配,另一方面又以指令性计划形式规定较低的农业产品收购价格和较高的工业产品供应价格,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获取大部分农业剩余,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结果使农村社会、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停滞不前,城乡之间差别越拉越大。

因此,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不利于三农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扭曲虽有所纠正,农民也从农村制度创新中得到不少实惠,但在国民经济运行操作层面上,宏观调控仍未能阻止和扭转农业、农村资源的外流,政府的政策重心依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农民作为既失利益阶层的历史地位并没有随着剪刀差的瓦解而改变。

2、土地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这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是在任何时候,我国人地关系都很紧张;二是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没有这个保障,必须有别的保障予以补偿;三是法律规定属于农民的土地权益,不能随意侵犯和剥夺。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三农问题是因不合理的制度设计造成的,是经过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

从最初的以土地问题为主到改革前的粮食问题为主,再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农民负担问题,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包括农民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在内的综合性问题。

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农村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