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进入病原菌体内到达作用点后,引起菌体内生理生化异常反应,破坏菌体正常代谢,使菌体中毒死亡。

30年代就有人研究传统杀菌剂的作用机制,1943年泽特迈尔(G.H. Z entmyer)首先提出螯环化作用是杀菌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8—羟基喹啉(quinolinate)是典型的螯环化制剂;1956年英国的霍斯福尔(J. G. Horsfall )著《杀菌剂作用原理》(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 on)一书,全面介绍了50年代前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到50年代末因使用的基本上是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菌体呼吸氧化有关。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内吸杀菌剂大量出现以后,杀菌剂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更趋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证明放线菌酮(c y clohex imide)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1969年证明多抗霉素D(多氧霉素,polyox in)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灵(carbendazim)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菌体DNA合成。1975年后射拉德(J. L. Sherald)等证明嗪胺灵(triforine)等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类、***类、吡啶类、吗啉类和哌嗪类等十数个品种均为麦角甾合成抑制剂,此外,干扰真菌寄生或加强寄主植物防御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如抗穿透性杀菌剂三环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剂,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质。近来杀菌剂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多为抑制菌体内生物合成。

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长。

(一)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1、中毒病菌的症状:

病原菌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畸型、扭曲等;孢子不能萌发;各种子实体、附着孢不能形成;细胞膨胀、原生质瓦解、细胞壁破坏;病菌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2、杀菌和抑菌的区别:

从中毒症状看,杀菌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而抑菌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不是死亡),药剂解除后即可恢复生长。

从作用机制看,杀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氧化——能的生成(孢子萌发需要较多的能量),而抑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合成(菌丝生长耗能较少)。

但杀菌和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杀菌剂是表现为杀菌作用还是抑菌作用,还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剂本身的性质:一般来说,重金属盐类、有机硫类杀菌剂多表现为杀菌作用,而许多内吸杀菌剂,特别是农用抗菌素则常表现为抑菌作用。

(2)药剂浓度:一般来说,杀菌剂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抑菌作用,而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杀菌作用。如5mg/L的苯来特可抑制白粉菌菌丝生长,而500mg/L则影响孢子的萌发。

(3)药剂作用时间:作用时间短,常表现为抑菌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则表现为杀菌作用。

(二)杀菌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及其机制:

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主要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并没有一种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真正搞清楚了。此外,病原菌的被抑制或死亡往往并非对单一位点的作用,而是对多个位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讲,可归结为两大类型: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合成。

1、杀菌剂影响生物氧化:

病原菌的生命过程需要能量,尤其是孢子萌发,更需要较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生成的A TP。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尤为重要。糖的氧化主要有?跬?罚海?)糖酵解通路:

这是不需氧的呼吸过程,是葡糖或葡糖—l—磷酸转变成丙酮酸的过程,而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则包括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在哺乳动物中)或经乙醛还原成乙醇(如在酵母菌中)。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2)有氧氧化:其前面一大段和糖酵解相同,只是到磷酸甘油醛时,才在辅酶I的作用下脱氢(氢最后和氧结合生成水),经二磷酸甘油酸形成丙酮酸乃至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转入电子传递链及末端氧化。其中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而电子传递则在线粒体“脊”(即内膜)上进行的。

(3)磷酸戊糖支路:

即从6—磷酸葡糖经6—磷酸葡糖酸到戊糖的旁路,因此又称磷酸戊糖支路。磷酸戊糖支路也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脂肪酸氧化时先在细胞质中活化,生成酯酰辅酶A:

R—COOH ﹢COASH R—CO—S—COA ﹢H2O

A TP ADP

活化了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

R-CH2-CH2-CH2-CO-S-COA 脱氢酶R-CH2-CH2=CH2- CO-S-COA

FAD FADH2

H2O R-CH2-CH(OH)-CH2-CO-S- COA 脱氢酶

FAD FADH2

R-CH2-CO-CH2-CO-S-COA COASH(硫解)R-CH2-CO-S-COA ﹢CH3-CO-S-COA

生成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即Krebs c y cle)是所有有机物质初步代谢产物的共同氧化途径,最终产生C O2和水,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前已述及,呼吸链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的“脊”上进行的。

目前,可将线粒体的这一亚单位划分成4种复合体。

呼吸氧化作用产生的能量不是直接被利用的,而是暂时被贮存在高能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A TP)中,然后再由高能化合物释放出来(如当A TP ADP时)。呼吸氧化产生的能量进入高能化合物一般涉及两个过程:一个是氧化过程(如上所述),另一个是磷酸化过程,即能量作为磷的高能键贮存起来。这两个耦合的过程即为氧化磷酸化。

2、酞酰亚胺类(三氯甲硫基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酞酰亚胺类是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硫杀菌剂。1951年Kittles on报道了克菌丹,它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杀菌剂,同时药效高,不但对真菌且对细菌也有毒杀作用。因此三氯甲硫基类化合物很快作为铜、汞类杀菌剂的代用品。

三氯甲硫基类杀菌剂主要有两个品种:克菌丹(captan)、灭菌丹(folpet)。

N—三氯甲硫基—4—环己烯N—三氯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l,2—二甲酰亚胺

克菌丹和灭菌丹都是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对植物安全。如克菌丹是广谱性杀菌剂,对豆类、蔬菜的根腐病、立枯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小麦赤霉病都有很好的防效。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主要作用机制是:

(1)影响丙酮酸的脱羧作用,使之不能进入三羧循环。棉铃红腐病菌(Fusarium roseum)用克菌丹处理后,发现其细胞内丙酮酸大量积累,而很少有乙酰辅酶A生成。实质是克菌丹改变了丙酮酸脱氢酶系中一种辅酶硫胺素(TPP)。硫胺素在丙酮酸脱羧过程中的作用是转移乙酰基。TPP的关键结构是噻唑环中氮和硫原子之间的碳原子上的氢很容易离解,使该碳原子形成反应性很强的负碳离子,因而可亲核攻击丙酮酸的羰基原子(δ+)形成加成物。TPP的噻唑环上的氮带正电,可作为电子受体使脱羧容易进行,脱羧后产生羟乙基TPP:

TPP是一些脱羧酶的辅基,如丙酮酸脱羧酶、琥珀酰脱氢酶系,其作用是在脱羧过程中转移乙酰基,而TPP接受乙酰基时只能以氧化型(TPP+)进行,在有克菌丹存在的情况下,TPP+的结构就会受破坏,失去转乙酰基的作用,乙酰辅酶A就不能形成,丙酮酸大量积累,因此以后的氧化反应都受到抑制。克菌丹与TPP的反应如下:

由于N失去正四价离子,失去结合CH3CO—能力,此外,克菌丹还作用于含—SH的酶或辅酶,生成的硫光气,也会抑制酶或辅酶的活性。

硫光气易于和蛋白质中的—SH、—OH、—NH2等基因反应,如与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反应:

(2)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活性,阻断三羧酸循环。三羧循环中,从α—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辅酶A需要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催化,而这一酶系的一种辅酶也是硫胺素(TPP),因此和上述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情形相同,克菌丹也作用于TPP,从而阻断了三羧酸循环。

因此克菌丹等酞酰亚胺类杀菌剂是多作用点的杀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谱。

②铜、汞制剂的影响:

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破坏菌体细胞膜,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使一些金属离子,主要是K+向细胞膜外渗透,而菌体内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是由K+来活化的。

丙酮酸激酶也需要K+作为辅助因素。

在药剂作用下,使膜内K+浓度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受到破坏而使糖酵解受阻。

③硫磺(Sulphur)作用:

有资料证明硫对已糖激酶也有抑制作用。

2、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包括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即“代森”类,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类“福美”类,其主要作用机制:

(1)破坏COASH,从而影响脂肪酸的氧化。如代森锌:

又如福美双,亦又类似反应:

辅酶A被瓦解后直接影响了脂肪酸的β—氧化,丙酮酸脱氢酶系、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活性受到抑制,因为这些酶系中必须要有辅酶A的参与。

(2)抑制以铜、铁等为辅基的酶的活性。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可和铁、铜等形成螯合物可使酶失去活性。

如在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经顺乌头酸到异柠檬酸必须要有乌头酸酶的参与,而乌头酸酶的辅基含有高铁,代森类、福美类杀菌剂和铁形成螯合物使乌头酸酶失活,三羧酸循环中断。

3、取代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取代苯类杀菌剂以百菌清(chlorothalonil)为代表,还有diclroan和dichlone,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和含—SH的酶反应,抑制了含—SH基团酶的活性,特别是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糖酵解途径中从3—磷酸甘油醛到1,3—二磷酸甘油酸的反应。其催化机理是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活性位置上半胱氨酸残基的—SH基是亲核基团,它与醛基作用形成中间产物,可将羟基上的氢移至与酶紧密结合的NAD+上,从而产生NADH和高能硫酯中间产物。NADH从酶上解离,另外的NAD+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磷酸攻击硫酯键从而形成1,3—二磷酸甘油。

百菌清和该酶的—SH结合,抑制其活性,中断糖酵解,从而影响A TP的生成。

此外,Vincent和Sisl er认为百菌清也和含—SH的谷胱甘肽反应,破坏了谷胱甘肽。众所周知,谷胱甘肽在菌体内对外源物的解毒反应中有主要作用。Barak 和Edgington在抗性机理研究中发现,抗百菌清菌株中的谷胱甘肽含量远远高于敏感菌标,这也是百菌清作用于谷胱甘肽的一个证据。

4、羧酰苯胺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羧酰苯胺类,以氧硫杂环二烯为主,还有噻吩、噻唑、呋喃、吡唑、苯基等衍生物,代表品种有萎锈灵(carbox in)、氧化萎锈灵(oxy carbox in)、邻酰胺(mebenil)、氟酰胺(flutolanil)、fur ametper、triflumazid等。这些杀菌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中从琥珀酸到辅酶Q之间的氧化还原体系,即复合体Ⅱ。复合体Ⅱ是由黄酶Ⅱ(FAD)为辅酶的黄素蛋白、非血红素铁硫蛋白及其他结合蛋白组成的。底物(琥珀酸)脱出的2个H传递给FAD FADH2,而Fe3+将FADH2氧化成FAD,放出2个H,同时Fe3+ Fe2+,这2个H又被CoQ接受,成CoQH2:

萎锈灵和复合体Ⅱ的活性中心——非血红素铁硫蛋白结合,从而阻断了电子向辅酶Q的传递(图5—17)。氟酰胺等杀菌剂也作用于复合体Ⅱ,但这些杀菌剂的结合部位既不是黄素蛋白,也不是非血红素铁硫蛋白这两个主要的亚单位,而是结合于一种固膜蛋白,嵌入铁硫蛋白和辅酶Q之间,阻止电子传递。

在图中的模式中,有两个萎锈灵分子嵌进铁硫蛋白活性中心,萎锈灵分子中的甲基和苯基锚在铁硫蛋白的疏水区,从而整个地改变了蛋白的结构。

5、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Strobilurin A.B是Ank e和Ober wink ler(1977)从担子菌中分离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近年来以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一类新型杀菌剂——甲氧丙烯酸酯类,代表品种有ICIA5504和BAS490F。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同样抑制了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电子的传递,其作用部位是复合体Ⅲ(即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复合体)。据研究,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就通过和复合体Ⅲ中的活性部位结合而抑制了线粒体的电子传递。

此外,抗菌素抗霉素A(anti my cin A)和杀菌剂杀枯净(phenazine,5—氧吩嗪)也是作用于复合体Ⅲ。

6、敌克松的作用机制:

敌克松(dex on)为重氮磺酸盐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小麦腥黑穗病、白菜软腐病及水稻烂秧。敌克松作用于复合体工,阻断了辅酶Ⅰ(NAD)和黄酶Ⅰ(FMN)之间的电子传递:

FMN(磷酸核黄素)中具有异咯嗪环结构,敌克松可能和这种异咯嗪环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FMN失去传递电子的功能。

7、氟啶胺的作用机制:

氟啶胺(fluazinam)近年来投入欧洲市场,主要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据研究,氟啶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解偶联剂,破坏氧化磷酸化,推测是分子中的氨基基团的质子化和质子化作用引起的。

此外,五氯硝基苯(terrachlor)也是解偶联剂。

2、影响生物合成的杀菌剂:

(1)有机磷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有机磷杀菌剂以异稻瘟净(IBP)和克瘟散(edifenphos)为代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关于有机磷杀菌剂的作用机制,20世纪70年代认为是干扰了病原菌

细胞壁几丁质的合成,20世纪80年以后人们倾向于认为这类杀菌剂主要是抑制了卵磷脂的合成而破坏了细胞质膜的结构。卵磷脂(磷脂酰胆碱)是细胞质膜最重要的组分,其生物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卵磷脂的合成必需要有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转移酶的参与。异稻瘟净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转移酶的活性,阻断了卵磷脂合成。

(2)嘧啶胺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早期开发的嘧啶胺类杀菌剂有甲菌啶(dimethirimo1)和乙菌啶(ethirimo1),主要用于防治瓜类和谷物白粉病。关于乙菌啶的作用机制,Hollomoon(1979)曾指出,主要是非竞争性地抑制了腺(嘌呤核)苷脱氨酶的活性而影响了某些碱基及核酸的合成。

腺苷脱氨酶是在一条“补救”(salv age pathway)途径中起作用,即某一组织中的核酸分解后的碱基可以被另一组织重新利用来合成新的核酸。腺苷脱氨酶所催化的反应如下:

核苷酸酶

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

H2O 腺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H3N 核苷磷酸化酶

次黄核苷核苷次黄核苷

Pi 核糖-1-P

近年来又有几种新的嘧啶苯胺商品化,如嘧菌胺(mepanipy rim),py ri methanil和cyprodini,对灰葡萄孢引起的多种病害,特别是灰霉病有特效,而且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目前对嘧菌胺等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抑制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以蚕豆褐斑病菌为试验材料的研究发现,Py rimethanil对孢子萌发和附着孢的形成没有影响,对病原菌的早期入侵阶段几乎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地减少入侵点周围寄主细胞的死亡。正常情况下,接菌后6—8h寄主细胞开始裂解,2—3d出现水渍状扩展的病斑,经Py rimethanil处理的蚕豆叶片上病菌侵入点周围被裂解的寄主细胞很少,相应的病斑也很小。寄主细胞的裂解是病菌分泌的各种细胞壁降解酶(如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作用的结果,病原菌依靠这些酶的分泌破坏寄主细胞,并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营养。Py rimethanil和嘧菌胺在很低的浓度下就对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有抑制作用,结合显微技术的观察结果,可以认为对酶分泌的抑制作用是这些杀菌剂极其重要的抗菌机制。

二是干扰甲硫氨酸(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在寄主植物和病原菌体内,甲硫氨酸是由天冬氨酸合成的。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Py rimethanil、嘧菌胺抑制了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次末端—β胱硫醚裂解酶(β-cy ctathionase)的活性从而抑制了甲硫氨酸的合成,但详细的抑制机理还不清楚。

(3)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至少包括4类:酰基丙氨酸类、丁内酯类、硫代丁内酯类和恶唑烷酮类,其中以酰基丙氨酸类(以甲霜灵为代表)、恶唑烷酮类(以恶霜灵为代表)最重要。这类杀菌剂广泛用于藻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的防治。关于苯基酰胺类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是抑制了病原菌中核酸的生物合成,主要是RNA的合成。细胞各类RNA,包括参与翻译过程的mRNA、rRNA和tRNA,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小RNA,都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的,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好多种,分子量大约在50万/u,通常由4—6种亚基组成,并含有Z n++。利用抑制剂α—鹅膏蕈碱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3类,对抑制剂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或I),可被低浓度抑制剂抑制的RNAB(或Ⅱ),只被高浓度抑制剂抑制的RNAC(或Ⅲ)。Hay es等认为,甲霜灵、恶霜灵主要是抑制了对α—鹅膏蕈碱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从而阻碍了rRNA前体的转录。具体的抑制机理尚不清楚。

(4)农用抗菌素的作用机制:

农用抗菌素的种类较多,作用也比较复杂。现就几种常用农用抗菌素的作用机制作简单介绍。

A、多氧霉素D的作用机制:

多氧霉素D(polyoxin D)主要千扰真菌几丁质的合成。几丁质是构成某些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其生物合成过程如下:

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胺N-乙酰葡萄糖胺—6—磷酸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萄糖胺几丁质

几丁质合成酶

由于多氧霉素D和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结构有一定相似性,多氧霉素D和底物竞争性地结合几丁质合成酶,从而抑制了该酶的活性,破坏了真菌细胞壁的结构。

井冈霉素的作用机制:

井冈霉素,国外称有效霉素,主要是有效霉素A(VM-A),是水溶性内吸杀菌剂,而且很容易在纹枯病菌丝中传导,引起菌丝异常分枝,从而抑制其生长。作用

机制主要是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VMA对菌体中海藻糖酶有颉颃性抑制作用,因此提出有效霉素的作用机制是基于阻断了海藻糖分解而切断了葡萄糖供应。海藻糖酶把一个海藻糖分子分解成2个葡萄糖。

春雷霉素和灭瘟素的作用机制:

这两种农用抗菌素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春雷霉素和灭瘟素主要是抑制了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rRNA)。蛋白质合成的大致过程如下(以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为例):

①氨基酸活化。消耗一个A TP,氨基酸和tRNA结合。

②mRNA结合到rRNA的30S小亚基上。

③携带氨基酸的两个tRNA结合到30S小亚基上,大亚基也与之结合形成稳定的70S复合体。

④在转肽酶作用下,将P位点的氨基酸转移到A位点的带氨基酸的tRNA上,与之形成肽键。

⑤核糖体沿mRNA相对移动一个密码的距离,供P位点上脱去氨基的tRNA离开,去泡液中再运送氨基酸;而带有新合成肽链的tRNA从A位点移到P位点,空出A位点,接受下一个带氨基酸的tRNA,从而使肽链延长。

⑥到一定长度时,停止合成,多肽脱下,mRNA和rRNA分开,大、小亚基分开。

据研究,灭瘟素是和rRNA的大亚基上某一单一位点结合,从而影响了氨酰—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和其应有的位点结合,阻止了肽链延长。

春雷霉素和灭瘟素的作用机制不同,用大肠杆菌进行的研究证明,虽然它也和30S小亚基结合,从而阻止30S小亚基与氨酰-tRNA以及mRNA形成复合物,蛋白质合成无法起始。

(5)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作用机制:

麦角甾醇(ergostero1)是病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其合成受阻将间接地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此外,麦角甾醇还是甾类激素的前体,在无性、有性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至少有8类、几十个杀菌剂品种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图5-20)。

其中***类、嘧啶类、咪唑类和哌嗪类抑制了从24—甲撑—24,25—二氢羊毛甾醇到4,4—二甲基fecos terol C-14脱甲基的反应。Gadher等提出了这种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C—14脱甲基反应是由多功能氧化酶(MFO)中的细胞色素P450来完成的。***类杀菌剂抑制C-14脱甲基是因为杀菌剂和P450的结合部位相结合,***中的N原子和P450中心的Fe原子的第6位配位成一个复合物,从而抑制了细胞色素P450的脱甲基活性(图5-21)。此外,C-22双键的引入和C-24(28)双键的加氢还原亦受到抑制。

吗啉类和哌啶类则主要是抑制了异构酶活性,使△8—△7之间的异构化[即双键从C—8(9)移到C-7(8)]。此外,这类杀菌剂还抑制C-14(15)双键加氢还原酶的活性。△8—△7异构酶及C-14(15)还原酶,都是和碳阳离子中间态(图5—22中方括弧部分)结合才起催化作用。吗啉/哌啶杀菌剂在菌体生理PH条件下可质子化,模拟了碳阳离子中间态和这两种酶强烈结合,从而使酶失活。

(6)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苯来特、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主要影响菌体内微管的形成而影响了细胞分裂(图5-23)。

微管(microtubule)是广泛存在于植物(包括病菌)细胞中的纤维状结构,直径20—25nm,主要含有一种蛋白质,叫做微管蛋白(tububin)。它的功能是保护细胞形状、细胞运动和细胞内物质运输,和微丝、居间纤维共同形成了立体网络,称为“微梁系统”。细胞器和膜系统都由这个网络来支架。可以说,微管是细胞的骨骼。微管除了参与合成细胞壁和在鞭毛、纤毛运动中起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在细胞分裂中起作用——微管构成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的纤维。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的亚单位靠疏水键的结合聚合成多聚体,最后再形成完整的微管。

在植物体内,苯来特和硫菌灵都转换成多菌灵起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类杀菌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由于多菌灵和微管蛋白的β亚单位相结合,阻止了微管的组装,从而破坏了纺锤体的形成,影响了细胞分裂。

另据报道,下面的化合物也是影响微管形成的杀菌剂:

(7)三环唑和丰谷隆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三环唑(tricy clelazol e)、咯嗪酮(py roquilon)、稻瘟醇、四氯苯酞,chlobenthiaz one等都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影响了黑素的生物合成。

菌类黑素(Velanin)是一类酚类化合物,以1,8—二羟萘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黑素在病原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中起主要作用。稻梨孢及豆刺盘孢和葫芦科刺盘孢对植物侵染前先形成一种附着孢的结构,然后该结构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壁而产生侵染。在附着孢穿透表皮之前不久,这些跗着孢的壁黑化(产生黑素),如果附着孢的壁不黑化。则不会穿透表皮或其他屏障。

附着孢壁的黑化可提供刚度和结构,这种刚度和结构在穿透过程中起着支持和集中机械力的作用。黑化尤其可使稻梨孢的附着孢的下壁变硬,对寄主角质层产生膨胀力,当附着孢向下生长到寄主表面细胞时,这一坚实的黑化壁可有助于切断角质层。黑素生物合成过程如图5-24所示。

图中三条合成黑素的途径,主要是

黑素这一途径。三环唑等杀菌剂主要在图中有*号处切断了黑素合成,从而阻碍了稻瘟病菌附着孢对水稻细胞的穿透。因此,三环唑等又称为抗穿透剂。

也有人认为,三环唑可能是抑制了多聚乙酰的代谢,造成多聚乙酰的积累,而多聚乙酰对稻瘟病菌来说是有毒物质。亦或抑制多聚乙酰代谢和阻断黑素合成相辅相成。

(8)苯基吡咯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以天然抗生素硝吡咯菌素(py rrolnitrin)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一类新型杀菌剂,拌种咯(fenpiclonil)和fludiox onil是其代表:

关于苯基吡咯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当以拌种咯处理Fusarium s ulphureum,使其生长受到50%抑制时,菌丝中单糖的输送受到抑制;细胞内中性多元醇如甘油和甘露醇积累。除此之外,拌种咯对细胞核分裂、呼吸氧化、几丁质合成、甾醇合成、磷酯、核酸和蛋白合成均无影响。基于这些研究结果,Jesper等(1995)认为拌种咯的初始靶标是与输送相联系的葡萄糖磷酸化的酶,特别是己糖激酶(hexok inase),然而没有找到拌种咯对己糖激酶有直接影响的证据。最近,Pillonel和Mey er(1997)研究后认为蛋白激酶PK—Ⅲ才是苯基吡咯杀菌剂的初始靶标。PK—Ⅲ调节菌体内甘油的合成,其调节机制如图5-25所示。拌种咯和蛋白激酶PK—Ⅲ结合,抑制了它的活性,使活化的调节蛋白不失活(不被磷酸化),从而导致甘油合成失控,细胞内渗透压加大,细胞发生肿胀而死亡。(9)防御素激活剂的作用机制:

这一类杀菌剂对病原菌在离体条件下并无杀菌作用,但它们可以诱导病原菌的寄主植物产生某些防御作用物质,即所谓植物防御素(phy totox in)从而防止病害的蔓延。

乙磷铝(aliette)可以有效地防治藻菌纲病害,但在离体条件下乙磷铝并不表现明显的杀菌作用,而在活体试验中,当乙磷铝喷到叶面上却表现明显的防病效果。Bompei x等研究证实,乙磷铝是通过干扰植物多元酚代谢、刺激寄主植物产生酚类及倍半萜烯类植物防御素,从而抑制了病害的扩展。

噻菌灵(probenaz ole)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噻菌灵及其在稻株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和水杨酸,可以促使有毒脂类物质的产生并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水平,阻止病菌扩展。

水杨酸类似物CGA41396和CGA245704是一类新杀菌剂,用于白粉病、叶稻瘟、烟草霜霉病的防治,其作用机理同样是激活了寄主植物的防御系统。

农药相关名词解释

不匀率(CV value):农药全田沉积的不均匀程度称为“不匀率”,也称为农药沉积率的“变异系数”,用CV值表示。(除草剂喷洒不均匀) 被动接触: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直接与有害生物体发生的接触现象(passive exposure)。靶标或靶位: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最终作用部位或位点(target一词有时被用于泛指农药的各种作用部位或作物本身) 层流层喷洒法:采用窄幅实心细雾作水平扫描式喷洒,使雾流在植物株冠层的一定高度内形成层流层状态的药雾运动以缩小毒力空间的施药方法(laminar-flow-layer spray system,是对靶喷洒法的一种。 靶区或有效靶区:在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在作物上的有效沉积区。超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L(大田作物)以下的喷雾方法。 持留量:植物叶片表面对农药沉积物的持留能力,用μg/cm2或μL/cm2表示。 沉积量:农药沉积在生物体表面上的量,可用有效成分量表达,也可用制剂量表达,后者称为沉积率(deposition rate,单位为μg/cm2)。 传统农药使用(TPA):采用全田大水量粗雾喷洒过量药液来保证作物接受足够的农药量,但农药损失量大,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大。 串级式雾滴捕获仪:用于分级捕获细雾滴的一种串级式雾滴撞击仪。 大容量喷雾法:泛指每公顷施药液量在600L以上的喷雾方法,也称高容量喷雾法。低容量喷雾法(LV):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0 -200L(大田作物)的喷洒方法。堆积度:药液稳定沉积到作物表面后,在单位面积内的药液沉积量,单位为μL/cm2。毒力空间:使用农药时药剂扩散分布所能达到的农田空间(toxic space)。对靶喷洒法:把农药定向喷洒到有效靶区的喷洒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配合,用来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进行综合集成,根据数据绘制电子地图,可用于指引农药的精确使用等方面。 定点杂草管理:也称综合杂草管理(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 IWM),是基于IPM的新的杂草控制系统。定点杂草管理需要开发用于检测和估计田间杂草分布的自动化系统。可应用基于GIS杂草图的杂草特征来控制可变速率除草剂使用,或应用基于实时传感器的可变量或间歇式的除草剂使用系统。二次分散:农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加水稀释配制时原始分散体系解体而产生新的分散系的过程,以及喷撒农药时药剂粉粒或细雾滴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以空气为分散介质的新分散体系的过程。 粉尘法:用一种超细粉剂进行的喷粉法,这种粉剂可以在封闭空间内扩散漂悬比较长的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浮尘。 分散度:物体的总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值,也称为比表面积或简称比面。很低容量喷雾法(V LV):每公顷施药液量为15-30L的喷雾方法。 化学灌溉法:对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系统进行改装,增加化学药剂流量控制阀和储液箱,把农药定量注人灌溉水施人土壤或喷洒在农作物上的施药方法称为化学灌溉法。剂量转移:农药有效成分从沉积表面向有害生物体转移的过程。 剂型毒理学:研究农药剂型对毒理学的影响的农药毒理科学(formulation toxicology)。 决策支持系统( 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性人机系统。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

D3S1358等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D3S1358等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多态性高且易于扩增。因而成为重要的遗传标记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予鉴定等。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恒正司法鉴定中心采用AmpF/ STR SGM Plus试剂盒获得了广东汕头地区汉族人群群体遗传学数据。并应用于亲子鉴定。为综合评估这10个STR位点的应用价值。该文从几个常用的法医统计指标和亲予鉴定的角度进行探讨。 双亲亲子鉴定共21例:排除亲子关系2例,排除指标(位点数)分别为6和4:可以肯定亲子关系19例,亲权概率RCP在0.9993~0.99999998,其中1例出现1个排除指标,其余1 8例所有位点完全匹配,未出现排除指标。 单亲亲予鉴定共93例:排除亲子关系5例,排除指标最少有4个,最多有7个:可以肯定亲子关系51例,RCP均≥99. 900/0,其中3例出现1个排除指标;其余37例的RCP< 99. 90%。其中1例出现1个排除指标,1例出现2个排除指标。 3讨论 3.1 群体遗传学分析所有位点中以D18S51和F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最多。最少的位点是D 3S1358和TH01。按从大到小顺序大致可排列为:D 18S 51、FGA、D2S13 38、D21Sll、D19S433、D8S1179、D16S539、vWA、D3S1358、TH01. 将该文报道等位基因频率和美国人群f黑人、白人和拉美人1的等位基因分布资料‘习比较分析可见。汕头地区汉族人群检见美国人群中未经报道的基因:D 21S11- 28.2、33;FG每2 4.2、2 5.2、2 6.2。与“中国罪犯DNA数据库”报道一裂刨。该中心2003年4月发表昀1篇文章曾报道,汕头地区汉族人群D19S433位点不符合HWE平衡,并分析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样本数太岁1J。笔者经增加样本数重新计算后该位点已符合HWE平衡,验证了之前的推测。因此,汕头地区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应按此进行修正。 3.2 多态性指标分析参照标准‘7]:高度多态性STR位点的DP≥0.95,H≥0_85,PE≥0.65;中高度多态性STR位点的DP接近0.9,H>0.7。PE接近或>0.6。那么,这10个STR位点中,高度多态性位点4个fD 2S1338、FGA、D18S51和D8S1179);中高度多态性位点4个f D19S433、D21Sll、vW A和D16 S5 39):另有2个位点D3S1358、TH 01的多态性方面较差(DP分别为0. 8653和0.8240,H分别为0.7231和0. 64 87, PE分别为0_4749和0.4037),但与其他位点联合应用时,仍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获得各项指标的累积值,最小的排除概率也达到0. 99995。平均偶合率为9.8×10 13。按目前地球现有人口60亿计,除同卵双生子外,出现2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人的概率几乎为零。 3.3亲子鉴定在19例可以肯定亲子关系的双亲亲子鉴定中,有1例出现了1个排除指标的情况,由于其RCP为0.99997,因此可以认为该排除指标为突变点。同理。在可以肯定亲予关系的单亲亲子鉴定中。3例出现了1个排除指标的情况,也可以认为是突变所致。 对于37例RCP< 99. 900/0的单亲亲子鉴定个案。需要增加鉴定位点,或者补充鉴定双亲中未参加方样本,观察是否有新的排除指标出现,或者已出现的排除指标是否为突变点,防止误判。 此外,如果隐去双亲亲子鉴定2例排除亲子关系鉴定案中母亲提供的基因型信息,排除指标分别下降为4和3个。由此可见。由于缺乏一方的基因信息。单亲鉴定时的排除指标可能减少,极端的甚至可能出现零指标排谢8J。因此,单亲亲予鉴定时,对于出现1个或2个排除指标的情况下。应综合考虑突变的可能性和RCP的大小,谨慎地做出结论:而对于那些未出现排除指标但亲权概率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也应充分考虑零排除事件的可能性,增加鉴定位点鉴定后,方可做出结论。 总之,联合应用这10个STR位点进行双亲亲子鉴定。可以得到认定或排除的结论。在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昆虫、植物和真菌本都是人类的朋友,但当它们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抢夺的人类食物,于是变成了有害生物。从荷马提出用硫磺驱除害虫到现在己有三千多年了,二硝基邻甲酚成为第1个有机合成的杀虫剂也有一个多世纪了。随着杀虫剂滴滴涕、杀菌剂福美双和除草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制成功,人们进入了有害生物研究和化学防治有害生物的时代。对于农药的研究从主要考虑其有效性的时代,很快进入主要研究农药对人、作物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时代。Hoskins在1928年开辟了昆虫毒理学,并且很快扩展到杂草和病菌领域。一个关于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新学科—有害生物毒理学就此诞生。选择毒性农药必须有效,具选择性并且安全。有害生物防治必须综合考虑经济、人类健康和环境因素。杀虫剂必须对危害作物的害虫有选择毒性,对于益虫相对安全;除草剂应该用来杀死杂草而对相近种属的作物不产生伤害;杀菌剂例如用在葡萄上,应该杀死致病菌而不干扰酿酒必需的一些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不同的作用机制或者不同的靶标以及对应的农药的例子将在下文中给出。第1代有机合成农药大体上每hm2需要1-11 kg,最近30年应用的农药有效剂量仅是早期的10/0-10%。农药不仅越来越有效,而且显示出很高的生物选择性。充分利用农药对靶标位点的特异性和不同特性使农药达到高效安全。自然界为农药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令人惊叹多样性作用机制,农药对物种的专一性有时也取决于农药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代谢机制。 主要靶标农药被设计出来主要是为了干扰有害生物体内主要靶标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它们不再有危害性。这里的靶标是指农药与有害生物的结合部位。农药实质上就是与靶标结合或相互作用,从而对有害生物产生伤害或使其不具有竞争性。这意味着农药与特定的酶、受体、通道、蛋白质和生物膜可能有个或数个靶标、结合部位和结合方式。具有4-6个主要靶标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占到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三。有些不同种类的农药有相似的作用靶标,但通常不同类型农药作用靶标非常不同。大部分杀虫剂能很快干扰昆虫的神经传递而改变其行为或使其死亡。杀虫剂需要快速见效,因为害虫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就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种杀虫剂往往只能对一定的生物种类起作用。除草剂通常抑制植物特定的生理过程,例如阻碍氨基酸或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或者光合作用,从而使杂草在几天内死亡。杀菌剂干扰对菌丝顶端生长关键的许多细胞功能。要经济可行,一种杀菌剂必须能控制数种病害,不仅能杀死真菌,还对卵纲菌有效。杀菌剂有很多作用靶标,靶标不同病原的存活能力不同。真菌能够忍受杀菌剂作为抑菌剂造成的能量匾乏,它们实际上是由于作物的免疫作用而灭亡的。 次要靶标施用的农药只有很少剂量作用于主要靶标,大多数作用于次要靶标或被代谢降解掉。作用在主要靶标上农药的剂量只有皮摩尔或纳摩尔,相比之下,作用在次要靶标上的量要大很多。当然,也有例外。或许存在数个敏感度相似的靶标,但其重要性不同。例如,毒死蟀不仅作用于乙酸胆碱酷酶((ACNE),还对其他一些丝氨酸水解酶起作用,这些酶与乙酞胆碱酷酶相比,敏感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但只是次要的作用靶标。除此之外,当以毫摩尔或微摩尔农药进行体外试验时,次要靶标变得明显,尽管在体内试验中次要靶标与主要靶标相比作用微小。在登记时,在对哺乳动物毒性的研究中也可能要求进

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

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研究进展 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 ,STR)又称微卫星DNA, STR 是一种可遗传的不稳定的并且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短的核苷酸重复序列. STR 多态性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高度多态性等特点,并按孟德尔遗传规律[ 1 ]在人群中世代相传. 通过对STR 多态性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这种多态性标志已广泛用于构建人类遗传连锁图谱、基因定位、遗传病诊断、肿瘤细胞染色体分离与重组以及亲子鉴定等法医学检查. DNA遗传标记的多态性研究发展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代[4 ]。第1代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是Wyman 和White 于1980年偶然发现的,人类14号染色体上存在DNA片段长度有变化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结构特点是DNA由一段序列串联重复、首尾相接而成。重复次数可在几次至数百上千次之间变化。DNA重复单位长度在数bp至数十bp之间,组成串联重复的DNA是小卫星DNA。第2代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是由Holly等发现的重复单位的长度只有2~6 bp、重复次数一般在数次至几十次之间的串联重复DNA 序列,即微卫星DNA。微卫星DNA的等位基因片段的长度一般在400 bp 以下,故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第3代遗传标记:单核甘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单个碱基的置换、插入或缺失而形成的,是美国MIT提出的新一代多态性标记系统[5],近年来成为多种研究的焦点。虽然SNP的多态性位点是最多的,能比STR提供更全面的基因信息,但是STR还是以其独特的优点保存下来,仍被广泛的研究。 1.1 STR 的构成 STR 的核心序列为2~7bp ,呈串联重复排列.重复次数10~60 次左右,其总长度常小于400 bp.常见的有一、二、三、四核苷酸重复序列,约占真核生物基因组的5 %. 人类基因组的STR 单核苷酸重复以polyA ,polyT 多见,双核苷酸重复以(CA) n ,( GT) n , (AA) n , ( GG) n 常见, ( GC/ CG) 少见,其原因是由于3′端为G的C(即CPG) 易于甲基化. 三核苷酸重复以(CXG) n 类型常见,由于三核苷酸具有高度多态性,常用作DNA 的标记物. 每个特定位点的STR 均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的核心区和外围的侧翼区. 核心区含有一个以上称为“重复”的短序列,一般该重复单位的碱基对数目不变,而串联在一起的重复单位数目是随机改变的,如果用一种不切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把DNA 分子切割成限制性片段,该限制性片段中位于核心区的外围即是侧翼区. 人群中不同个体可表现为侧翼区相同而串联重复单位的数目不同;也可为相同数目的重复单位,但侧翼区大小不同,或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第47卷一第1期2018年2月 湖北林业科技 H u b e i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47,N o .1 F e b .,2018 ?收稿日期:2017-12-05 基金项目: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松材线虫病新型生防菌剂推广示范 (鄂 2017 T G 11号) .作者简介:徐红梅(1978~) ,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等科学研究.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徐红梅(1) 一赵一青(2)一殷一涛(2 )(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武汉一430075;2.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一武汉一430079 )摘一要: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仍呈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的目标可以是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本文综述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一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 763.16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1-0051-05 A d v a n c e s i n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 e t i n g o n B u r s a p h e l e n c h u s x y l o p h i l u s X uH o n g m e i (1) 一Z h a oQ i n g (2) 一Y i nT a o (2) (1.H u b e iA c a d e m y o f F o r e s t r y 一W u h a n 一430075;2.H u b e i F o r e s t P e s tC o n t r o l a n dQ u a r a n t i n e S t a t i o n 一W u h a n 一430079)A b s t r a c t :一A s ad e s t r u c t i v ed i s e a s e ,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r e m a i n e d p r o p a g a t i n g t r e n d i nC h i n a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c o u l d t a r Gg e t o n i n s e c t v e c t o r (M o n s c h a m u s a l t e r n a t u s )o r p a t h o g e n i c n e m a t o d e s (B .x y l o p h i l u s ).A d v a n c e s i n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g e t i n g o n B .x y l o p h i l u s w a s r e v i e w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K e y w o r d s :一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B .x y l o p h i l u s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一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属国际重要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美国二加拿大二墨西哥二 日本二中国二韩国二朝鲜二法国二尼日利亚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目前,中国松材线虫病仍呈发展蔓延趋 势,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 1] .国内外一直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并 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林技术二物理防治二化学防治几大类.总体说来,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防治成本高,部分地区松材线虫防治经费甚至高于松树经济价值;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3 R 问题,即残留(r e s i d u e )二抗性(r e s i s i t a n c e )二再猖獗(r e s u r Gg e n c e ),尤其是杀线药剂毒性很强,隐患多.近年来,人们注重利用具有杀线活性的动物二植物二微生物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生物防治研究. 松材线虫由媒介昆虫 松墨天牛从患病木中携带而出,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侵染到健康 树中.松材线虫(病原线虫)二松墨天牛(传播媒介) 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目标可以是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 .目前有关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利用报道较多,直接以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为靶标的生物防治研究相对薄弱. 1一松材线虫生防真菌 对于松材线虫具有生防潜力真菌可分为捕食真菌二内寄生真菌和产毒真菌几大类.1.1一捕食松材线虫真菌 捕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广为分布的线虫天 敌,能产生捕食器官捕食线虫.捕食性真菌捕捉线虫的方式一是收缩环捕捉器套住松材线虫,从而杀死线虫并在虫体内繁殖;另一方式是三维菌网粘缠线虫,从而致死线虫,吸收其营养并在其体内繁殖.S a i k i 等从松树汁液中分离到一种捕食性真菌 -节丛孢属真菌(A r t h r o b o t r y s s p .),对松材线虫病

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进入病原菌体内到达作用点后,引起菌体内生理生化异常反应,破坏菌体正常代谢,使菌体中毒死亡。 30年代就有人研究传统杀菌剂的作用机制,1943年泽特迈尔(G.H. Z entmyer)首先提出螯环化作用是杀菌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8—羟基喹啉(quinolinate)是典型的螯环化制剂;1956年英国的霍斯福尔(J. G. Horsfall )著《杀菌剂作用原理》(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 on)一书,全面介绍了50年代前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到50年代末因使用的基本上是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菌体呼吸氧化有关。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内吸杀菌剂大量出现以后,杀菌剂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更趋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证明放线菌酮(c y clohex imide)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1969年证明多抗霉素D(多氧霉素,polyox in)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灵(carbendazim)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菌体DNA合成。1975年后射拉德(J. L. Sherald)等证明嗪胺灵(triforine)等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类、***类、吡啶类、吗啉类和哌嗪类等十数个品种均为麦角甾合成抑制剂,此外,干扰真菌寄生或加强寄主植物防御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如抗穿透性杀菌剂三环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剂,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质。近来杀菌剂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多为抑制菌体内生物合成。 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长。 (一)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1、中毒病菌的症状: 病原菌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畸型、扭曲等;孢子不能萌发;各种子实体、附着孢不能形成;细胞膨胀、原生质瓦解、细胞壁破坏;病菌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2、杀菌和抑菌的区别: 从中毒症状看,杀菌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而抑菌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不是死亡),药剂解除后即可恢复生长。 从作用机制看,杀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氧化——能的生成(孢子萌发需要较多的能量),而抑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合成(菌丝生长耗能较少)。 但杀菌和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杀菌剂是表现为杀菌作用还是抑菌作用,还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剂本身的性质:一般来说,重金属盐类、有机硫类杀菌剂多表现为杀菌作用,而许多内吸杀菌剂,特别是农用抗菌素则常表现为抑菌作用。 (2)药剂浓度:一般来说,杀菌剂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抑菌作用,而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杀菌作用。如5mg/L的苯来特可抑制白粉菌菌丝生长,而500mg/L则影响孢子的萌发。 (3)药剂作用时间:作用时间短,常表现为抑菌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则表现为杀菌作用。 (二)杀菌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及其机制: 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主要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并没有一种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真正搞清楚了。此外,病原菌的被抑制或死亡往往并非对单一位点的作用,而是对多个位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讲,可归结为两大类型: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合成。 1、杀菌剂影响生物氧化: 病原菌的生命过程需要能量,尤其是孢子萌发,更需要较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生成的A TP。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尤为重要。糖的氧化主要有?跬?罚海?)糖酵解通路: 这是不需氧的呼吸过程,是葡糖或葡糖—l—磷酸转变成丙酮酸的过程,而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则包括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在哺乳动物中)或经乙醛还原成乙醇(如在酵母菌中)。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2)有氧氧化:其前面一大段和糖酵解相同,只是到磷酸甘油醛时,才在辅酶I的作用下脱氢(氢最后和氧结合生成水),经二磷酸甘油酸形成丙酮酸乃至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转入电子传递链及末端氧化。其中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而电子传递则在线粒体“脊”(即内膜)上进行的。 (3)磷酸戊糖支路: 即从6—磷酸葡糖经6—磷酸葡糖酸到戊糖的旁路,因此又称磷酸戊糖支路。磷酸戊糖支路也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脂肪酸氧化时先在细胞质中活化,生成酯酰辅酶A: R—COOH ﹢COASH R—CO—S—COA ﹢H2O A TP ADP 活化了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 R-CH2-CH2-CH2-CO-S-COA 脱氢酶R-CH2-CH2=CH2- CO-S-COA FAD FADH2

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当前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回顾。并对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转抗虫基因作物;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 一、前言 转基因抗虫作物被称为继“合成杀虫剂”之后在害虫治理方面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尽管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带来巨大效益,但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倍受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对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特别是对害虫天敌的潜在影响研究较多(Romeis et al. 2006;Marvier et al. 2007;Marn et al. 2010;Han et al. 2011;李丽莉等,2004)。然而,现今就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非靶标生物如天敌胁迫作用的评价,以及如何将其与其他害虫防治措施,如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等相协调而真正纳入整个作物害虫治理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实,这对于保证延缓靶标害虫对其产生抗性,使其得以持续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潜在的负面影响倍受关注,也成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现就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尤其对天敌胁迫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影响综述如下: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潜在的负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如Harwood et al(2005)和Obrist et al. (2006)研究发现转Bt基因玉米中的Bt 蛋白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转移到捕食性天敌体内;Franklin et al.(2012)结果发现Bt蛋白能干扰天敌Podisus nigrispin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的捕食能力;在Bt水稻研究方面,Bai et al.(2005)用Bt水稻花粉饲养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其雄性成虫的寿命明显短于对照,新孵化的雄性幼虫存活率也明显少于对照;Chen et al. (2009)研究发现发现以Bt水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为食的拟水狼蛛的发育时间明显增长;Marrier et al.(2007)发现转Bt基因玉米田和棉田中的非靶标节肢动物丰富度比不应用化学农药管理的作物田低。也有一些研究指出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并无明显负面影响。如Jorge et al.(2008)研究认为Bt棉表达的抗虫蛋白不会通过非靶标害虫对天敌产生不利影响。相反有利于自然天敌生存和繁殖;Wolfenbarger et al.(2008)研究结果发现转Bt基因棉田的捕食性天敌的丰富度低于不施用农药的非转基因棉田;Esteves et al.(2010)研究结果发现Bt棉对捕食性天敌Phytoseiulus macropilis的发育与繁殖没有显著影响;Marn et al.(2010)研究发现Chrysoperla spp.等7种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在转Bt棉和非转Bt棉田中均没有显著差异;Han et al.(2011)研究发现3个转不同Bt基因的水稻品种对田间稻飞虱种群动态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均没有显著影响;Schroder et al.(2007)发现该Bt蛋白对老鼠的行为和重量增长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其血液参数有一定影响。

什么是简单重复序列(SSR)

生物的基因组中,特别是高等生物的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根据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形式可将其分为串联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s Sequence,TRS)和散布重复序列(Dispersed Repeats Sequence,DRS)。其中,串联重复序列是由相关的重复单位首位相连、成串排列而成的。目前发现的串联重复序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功能基因组成的(如rRNA和组蛋白基因);另一类是由无功能的序列组成的。根据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的长度,可将串联重复序列分为卫星DNA、微卫星DNA、小卫星DNA等。 微卫星DNA又叫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指的是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组成的基本单位重复多次构成的一段DNA,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长度一般在200 bp以下。研究表明,微卫星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的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常常是随机分布于核DNA中。在植物中通过对拟南芥、玉米、水稻、小麦等的研究表明微卫星在植物中也很丰富,均匀分布于整个植物基因组中,但不同植物中微卫星出现的频率变化是非常大的,如在主要的农作物中两种最普遍的二核苷酸重复单位(AC)n和(GA)n在水稻、小麦、玉米、烟草中的数量分布频率是不同的。在小麦中估计有3000个(AC)n序列重复和约6000个(G A)n序列重复,两个重复之间的距离平均分别为704 kb、440 kb,而在水稻中,(AC)n 序列重复约有1000个左右,(GA)n 重复约有2000个,重复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450 kb、225 kb。另外在植物中也发现一些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的重复,其中最常见的是(AAG)n、(AAT)n。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SSR数量和分布也有差异,平均分别为64.6 kb和21.2 kb中有一个SSR。研究还发现,单核苷酸及二核苷酸重复类型的SSR主要位于非编码区,而有部分三核苷酸类型位于编码区。另外在叶绿体基因组中,目前也报道了一些微卫星,以A/T序列重复为主。 研究发现,微卫星中重复单位的数目存在高度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微卫星数目的整倍性变异或重复单位序列中的序列有可能不完全相同,因而造成多个位点的多态性。如果能够将这些变异揭示出来,就能发现不同的SSR在不同的种甚至不同个体间的多态性,基于这一想法,人们发展了SSR标记。SSR标记又称为序列标签微卫星位点(sequence tagged mic rosatell ite site),简写为STMS,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卫星标记之一。由于基因组中某一特定的微卫星的侧翼序列通常都是保守性较强的单一序列,因而可以将微卫星侧翼的DNA片段克隆、测序,然后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就可以人工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将单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出来。由于单个微卫星位点重复单元在数量上的变异,个体的扩增产物在长度上的变化就产生长度的多态性,这一多态性称为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

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双抗12-5的抗虫性评估及对三种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双抗12-5的抗虫性评估及对三种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是我国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重要转基因玉米品种之一,目前已被批准进入生产性试验阶段。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过程中,对其进行功能鉴定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评价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的方式对转基因玉米双抗12-5的抗虫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花粉、叶片等植物材料饲喂的方式评价了其对非靶标经济昆虫蜜蜂、家蚕和土壤生物蚯蚓的生态安全性。1.转基因玉米12-5各组织中叶片中Bt蛋白含量最高,其余从大到小依次为花粉,雄蕊,根部,花丝。 虽然表达的蛋白含量不同,但在室内生测中都表现出很好的抗玉米螟性能。2.采用转基因玉米冻干叶片对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进行饲喂,不会 对于蚯蚓的存活、体重和繁殖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不会引起蚯蚓体内总蛋白、SOD、POD、CAT活性的异常。 3.采用转基因玉米花粉和CryAb纯蛋白的蔗糖混合物饲喂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花粉和CryAb蛋白与对照处理相比不会引起蜜蜂的死亡,但是会引起蜜蜂的取食量的降低。 4.采用不同浓度的转基因玉米花粉饲喂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结果表明在最高实验浓度T-40处理中,能够引起一龄家蚕的死亡,其他处理并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转基因花粉处理能够引起家蚕发育历期和体重的减轻,并引起家蚕体内SOD、POD、CAT酶活性的增加。但对于结茧率、羽化率、茧重等生理指标没有影响。

《农药药理学》复习题

2008年《农药药理学》复习 一、英译汉 二、名词解释 Pesticide: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 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以及为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 Pesticide Pharmacology:主要研究农药与生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包括对靶标生物的毒杀机理和非靶标 生物的中毒机理,以及农药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等的一门科学。 Pesticide Toxicology:是研究农药的毒杀作用的一门科学,包括作用机理、环境及生物的生理状态对 毒杀作用的影响,以及农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Acetylcholinesterase: Fungicide: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毒杀或抑制生长作用的农药 Herbicide: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被称为除草剂 Detoxification:是指有毒物质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过程转化降解成无毒的物质或毒物性质 未变但失去毒性作用的现象 Activation:许多农药,在离体条件下并不表现杀虫、抑菌或除草活性,但能在生体内通过活化代谢, 而变成强抑制剂而发挥毒杀作用,这就是活化作用。 三、简答题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哪些? 1、从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凡是能穿透体壁侵入虫体的药剂称为触杀剂 2、从昆虫口器及消化系统进人体内,在虫害取食时,将药剂吞进消化道或吮吸带药剂的汁液进 入消化道,然后穿透消化道避进入休腔,被虫体吸收而引起中毒,具有这种功能的药剂属于 胃毒剂 3、从昆虫气门或气管进入体内,这种药剂即为熏蒸剂 影响杀虫剂穿透昆虫的体壁的因素有哪些? 一由于昆虫的体壁具有油/水两相结构因此:1离子型或亲水性很强的杀虫剂难于溶解于蜡质层,不易穿透上表皮,故触杀作用较弱。2脂溶性强的非极性杀虫剂易溶解于蜡质而被上表皮吸收,故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 二表皮的性质也会影响杀虫剂的由体壁进入:1表皮硬化程度高,穿透就相对困难;2刚毛不利于药剂(尤其粉剂)和体壁接触;3皮细胞腺、孔道和节间膜等部位容易穿透。 AChE是哪些种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怎样提高有磷类杀虫剂对它的抑制作用. 1、AChE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 2、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是由于P原了亲电子攻击了丝氨酸的OH,而使AChE磷酸化。

3种生物农药对4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5页文档资料

3种生物农药对4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1]。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作物无害、易分解、无残留等优点,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选择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分别代表昆虫病毒、植物代谢产物和细菌3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农药进行相关试验,通过测定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枯草芽孢杆菌和茶皂素3种生物农药对蜂、鸟、鱼、蚕4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为研究生物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0%茶皂素AS,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试验时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1.2 供试生物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提供,成年工蜂,健康,蜂龄一致;鹌鹑(Coturnix japonica)由武汉市新洲汪集鹌鹑养殖场提供,30日龄,体重90~100 g,健康,活泼,雌雄各半;

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体长1.5~3.0 cm,体重0.2~0.4 g,健康无病,试验前在室内驯养7 d,死亡率小于5%;家蚕(Bombyx mori)由西南大学提供,品种为两广2号,2龄起蚕。 1.3 试验方法 1.3.1 3种生物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测定 1)急性接触毒性测定。以蒸馏水为溶剂,将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将贮蜂笼内的蜜蜂引入500 mL三角瓶内,用纱布封口,通入N2气体将蜜蜂麻醉后置于滤纸上,用微量移液器分别将配好的系列浓度药液点滴于蜜蜂前胸背板处,点滴量为1 μL/只,待蜂身晾干后转入试验笼中,用脱脂棉浸泡适量蔗糖水正常条件下饲养。以清水点滴为空白对照,记录中毒症状及24、48 h的死亡数[3]。 2)急性经口毒性测定。将贮蜂笼内的蜜蜂引入试验笼中,每笼20只。不同浓度药液与蜂蜜以2∶1(体积比)混匀,制成药饵,装入10 mL小烧杯中,杯内浸渍0.3 g脱脂棉,杯口向下倒置于试验笼纱网上,通过网眼供蜜蜂摄食。以清水与蜂蜜2∶1(体积比)混匀饲喂为对照,记录24、48 h死亡数[3]。 1.3.2 3种生物农药对鸟类的毒性测定鹌鹑试验前24 h停止喂食,仅供清水。试验采用经口灌注法,用灌胃器一次性给药1.0 mL/100 g体重,以清水灌注为空白对照。然后以正常条件饲养,观察记录鹌鹑的中毒症状和死亡率[4]。

重复序列

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 又称非重复序列, 在一个基因组中一般只有一个拷贝。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结构基因在单倍体中是单拷贝或几个拷贝(1~5个拷贝)。 基因组中有10个到几千个拷贝的DNA序列。重复单元的平均长度约300b 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 )一般是非编码序列,有十个到几百个拷贝,如rRNA基因和tRNA基因等。这类重复序列的平均长度大约为300bp ,往往构成序列家族,常以回文序列形式出现在基因组的许多位置上,有些同单一序列间隔排列。大部分中度重复序列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包括开启或关闭基因的活性,调控DNA 复制的起始,促进或终止转录等,它们 可能是与DNA复制和转录的起始、终止等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识别位 点。 p。高度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重复频率高,可达百万(106)以上,因此复性速度很快。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种属而异,约占10-60%,在人基因组中约占20%。高度重复顺序又按其结构特点分为三种。 (1)倒位(反向)重复序列 这种重复顺序复性速度极快,即使在极稀的DNA浓度下,也能很快复性,因此又称零时复性部分,约占人基因组的5%。反向重复序列由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反向排列而成。变性后再复性时,同一条链内的互补的拷贝可以形成链内碱基配对,形成发夹式或“+”字形结构。倒位重复(即两个互补拷贝)间可有一到几个核苷酸的间隔,也可以没有间隔。没有间隔的又称回文(palimdr-ome),这种结构约占所有倒位重复的三分之一。若以两个互补拷贝组成的倒位重复为一个单位,则倒位重复的单位约长300bp或略少。两个单位之间有一平均1.6kb的片段相隔,两对倒位重复单位之间的平均距离约12kb,亦即它们多数散布非群集于基因组中。 (2)卫星DNA 卫星DNA(satelliteDNA)是另一类高度重复序列,这类重复顺序的重复单位一般由2-10bp组成,成串排列。由于这类序列的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份,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DNA分开,因而称为卫星DNA或随体DNA。在人细胞组中卫星DNA约占5-6%。按照它们的浮力密度不同,人的卫星DNA可分为Ⅰ、Ⅱ、Ⅲ、Ⅳ四种。果蝇的卫星DNA顺序已经搞清楚,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卫星DNA都是由7bp组成的高度重复顺序:卫星Ⅰ为5'ACAACT3',卫星Ⅱ为5'ACAAATT3'。而蟹的卫星DNA为只有AT两个碱基的重复顺序组成。 (3)较复杂的重复单位组成的重复顺序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分级

?鱼毒性 指农药对鱼类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在安全评价中,通常只做急性毒性,一般以耐药中浓度(TLm))作为衡量指标。 或致死中浓度(LC 50 目前,把农药对鱼的毒性以48小时的LC 值的大小分为三级: 50 >10mg/l(毫克/升) 低毒级LC 50 中毒级LC 1.0-10.0mg/l 50 <1.0mg/l 高毒级LC 50 ?水蚤毒性 水蚤是水生动物中重要的类群,是鱼类的食料,也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由于它对农药十分敏感,故常常把农药对其毒性作为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的一个指标。 农药对水蚤毒性的分级标准同鱼毒性。 ?藻类毒性 即表明农药对藻类细胞造成损害的能力,表现为对藻类的灭杀和生长抑制作用。其以半数生物受影响的EC 表示。对此,也常常作为评价农药对环境安全性 50 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的大小。 其分级参考标准为在96小时中EC 50 >3.0mg/l 低毒性EC 50 3.0-0.3mg/l 中毒性EC 50 <0.3mg/l 高毒性EC 50 ?鸟毒性 即指农药对鸟类生长、繁殖及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类,急性毒性多以LD 表示。下表即为我国国家环保局在《农药环境 50 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所定对鸟类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评价标准。 农药对鸟类毒性的分级与评价 ?对蜜蜂毒性

指农药对蜜蜂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其以LD 50或LC 50 表示。通常把对蜜蜂毒 性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级: 高毒(LD 50 )0.01-1.99μg/蜂 中毒(LD 50 )2.0-10.99μg/蜂 低毒(LD 50 )≥11μg/蜂?对家蚕毒性 指农药对家蚕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通常用LD 50或LC 50 表示。农药对定蚕毒 性的试验数据是农药登记和指导安全使用时必备资料。 ?对天敌毒性 在自然界,害虫和天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均衡状态。天敌以害虫为食、当害虫密度增高时,天敌数量亦会相应增加。但由于天敌对农药较害虫更为敏感,故在农药使用不当时,会造成天敌大量死亡,导致害虫再猖獗。故而搞清农药对天敌危害也是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对天敌危害通常以赤眼蜂为代表。 ?对蚯蚓毒性 指农药在较短时间内对蚯蚓产生的毒害作用,其常以LC 50 表示,并以此来评价农药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除了考察上述农药毒性外,对农药安全性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农药残留、代谢及在环境中稳定性等情况的考察,以能充分保证安全使用农药。

2010CB126100-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化学农药创新研究

项目名称: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化学农药创新研究首席科学家: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 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上海市科委

一、研究内容 拟发展出生态-环境-药效-代谢相互关联制约、解决候选农药化学多样性及生物合理性的绿色化学与分子设计学技术平台;拟发展出先导-靶标-毒理-生态相互关联制约、解决分子靶标特异性的比较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 通过“从分子设计学经化学生物学到比较生物化学”和“从比较生物化学经化学生物学到分子设计学”的基本策略,开展以超高效、调控、免疫为特征的杀虫剂、除草剂、新杀菌抗病毒及激活剂的分子靶标及变构靶标导向的农药创新基础研究。 构建集成现代分子设计学与合成化学、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分子靶标导向农药创新研究体系,完成农药基础理论创新的第二步战略,使我国进入绿色农药创新的先进国家行列。具体的: 1)候选农药化学多样性与生物合理性。基于绿色化学与分子设计学,发展及采用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内分泌干扰差异性及环境毒理方法、DFT/QSAR、多聚态QSAR、构象柔性度分析反抗性分子设计策略,基于生态-环境-药效-代谢相互关联制约,验证候选药物的生物合理性,实现候选药物结构优化的高效性、药效的高活性。进行候选药物先导生物及绿色化学衍生,建立探索搜寻新靶标极其结构信息的化学方法。 2)候选靶标生物特异性及化学成药性。基于比较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发展及采用分子靶标的化学搜寻方法、潜在分子靶标与哺乳动物等非靶标及变构靶标的结构比较方法、农药先导小分子与靶标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基于先导-靶标-毒理-生态相互关联制约,以分析与验证候选分子靶标的特异性、成药性,阐明先导与靶标间选择性及抗性的分子基础及机理。 3)杀虫剂及昆虫调控相关的候选药物与分子靶标。顺式硝基烯候选药物的优化与创新,其小分子与烟碱受体大分子靶标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及依此的生物合理性结构的拓展;基于鱼尼汀受体的新先导探索;几丁质酶相关的分子靶标及乙酰胆碱等变构酶潜在靶标、候选靶标的研究、创新及生物特异性分析与验证,并依此开展相关化学成药性的研究;农药小分子与靶标生物大分子的各种相互作用研究。 4)植物及病害调控相关的候选药物与分子靶标。乙酰乳酸酶等支链氨基酸相关酶、丙酮酸脱氢酶及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候选药物或先导在生物体与环境的变化规律研究,针对变构酶候选靶标的新除草剂先导结构的创新及小分子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开展杀菌抗病毒潜在新靶标的验证研究、针对病毒核酸颗粒组装靶标的抗病毒候选药物研究、开展超高效的多分子靶标光敏杀菌剂候选药物、基于免疫激活机制的杀菌抗病毒杂环等候选药物以及小分子与靶标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