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农药靶标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进入病原菌体内到达作用点后,引起菌体内生理生化异常反应,破坏菌体正常代谢,使菌体中毒死亡。
30年代就有人研究传统杀菌剂的作用机制,1943年泽特迈尔(G.H. Zentmyer)首先提出螯环化作用是杀菌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8—羟基喹啉(quinolinate)是典型的螯环化制剂;1956年英国的霍斯福尔(J. G. Horsfall )著《杀菌剂作用原理》(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on)一书,全面介绍了50年代前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到50年代末因使用的基本上是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菌体呼吸氧化有关。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内吸杀菌剂大量出现以后,杀菌剂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更趋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证明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1969年证明多抗霉素D(多氧霉素,polyoxin)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灵(carbendazim)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菌体DNA合成。1975年后射拉德(J. L. Sherald)等证明嗪胺灵(triforine)等作用机制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类、***类、吡啶类、吗啉类和哌嗪类等十数个品种均为麦角甾合成抑制剂,此外,干扰真菌寄生或加强寄主植物防御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如抗穿透性杀菌剂三环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剂,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质。近来杀菌剂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多为抑制菌体内生物合成。
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即: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长。
(一)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1、中毒病菌的症状:
病原菌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畸型、扭曲等;孢子不能萌发;各种子实体、附着孢不能形成;细胞膨胀、原生质瓦解、细胞壁破坏;病菌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2、杀菌和抑菌的区别:
从中毒症状看,杀菌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而抑菌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不是死亡),药剂解除后即可恢复生长。
从作用机制看,杀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氧化——能的生成(孢子萌发需要较多的能量),而抑菌主要是影响了生物合成(菌丝生长耗能较少)。
但杀菌和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一个杀菌剂是表现为杀菌作用还是抑菌作用,还和下列因素有关:
(1)药剂本身的性质:一般来说,重金属盐类、有机硫类杀菌剂多表现为杀菌作用,而许多内吸杀菌剂,特别是农用抗菌素则常表现为抑菌作用。
(2)药剂浓度:一般来说,杀菌剂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抑菌作用,而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杀菌作用。如5mg/L的苯来特可抑制白粉菌菌丝生长,而500mg/L则影响孢子的萌发。
(3)药剂作用时间:作用时间短,常表现为抑菌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则表现为杀菌作用。
(二)杀菌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及其机制:
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主要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并没有一种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真正搞清楚了。此外,病原菌的被抑制或死亡往往并非对单一位点的作用,而是对多个位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讲,可归结为两大类型:杀菌剂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影响了病原菌的生物合成。
1、杀菌剂影响生物氧化:
病原菌的生命过程需要能量,尤其是孢子萌发,更需要较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生成的ATP。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尤为重要。糖的氧化主要有?跬?罚海?)糖酵解通路:
这是不需氧的呼吸过程,是葡糖或葡糖—l—磷酸转变成丙酮酸的过程,而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则包括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在哺乳动物中)或经乙醛还原成乙醇(如在酵母菌中)。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2)有氧氧化:其前面一大段和糖酵解相同,只是到磷酸甘油醛时,才在辅酶I的作用下脱氢(氢最后和氧结合生成水),经二磷酸甘油酸形成丙酮酸乃至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转入电子传递链及末端氧化。其中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而电子传递则在线粒体“脊”(即内膜)上进行的。
(3)磷酸戊糖支路:
即从6—磷酸葡糖经6—磷酸葡糖酸到戊糖的旁路,因此又称磷酸戊糖支路。磷酸戊糖支路也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脂肪酸氧化时先在细胞质中活化,生成酯酰辅酶A:
R—COOH ﹢COASH R—CO—S—COA ﹢H2O
ATP ADP
活化了的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
R-CH2-CH2-CH2-CO-S-COA 脱氢酶R-CH2-CH2=CH2- CO-S-COA
FAD FADH2
H2O R-CH2-CH(OH)-CH2-CO-S- COA 脱氢酶
FAD FADH2
R-CH2-CO-CH2-CO-S-COA COASH(硫解)R-CH2-CO-S-COA ﹢CH3-CO-S-COA
生成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即Krebs cycle)是所有有机物质初步代谢产物的共同氧化途径,最终产生CO2和水,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前已述及,呼吸链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的“脊”上进行的。
目前,可将线粒体的这一亚单位划分成4种复合体。
呼吸氧化作用产生的能量不是直接被利用的,而是暂时被贮存在高能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ATP)中,然后再由高能化合物释放出来(如当ATP ADP时)。呼吸氧化产生的能量进入高能化合物一般涉及两个过程:一个是氧化过程(如上所述),另一个是磷酸化过程,即能量作为磷的高能键贮存起来。这两个耦合的过程即为氧化磷酸化。
2、酞酰亚胺类(三氯甲硫基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酞酰亚胺类是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硫杀菌剂。1951年Kittleson报道了克菌丹,它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杀菌剂,同时药效高,不但对真菌且对细菌也有毒杀作用。因此三氯甲硫基类化合物很快作为铜、汞类杀菌剂的代用品。
三氯甲硫基类杀菌剂主要有两个品种:克菌丹(captan)、灭菌丹(folpet)。
N—三氯甲硫基—4—环己烯N—三氯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l,2—二甲酰亚胺
克菌丹和灭菌丹都是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对植物安全。如克菌丹是广谱性杀菌剂,对豆类、蔬菜的根腐病、立枯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小麦赤霉病都有很好的防效。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主要作用机制是:
(1)影响丙酮酸的脱羧作用,使之不能进入三羧循环。棉铃红腐病菌(Fusarium roseum)用克菌丹处理后,发现其细胞内丙酮酸大量积累,而很少有乙酰辅酶A生成。实质是克菌丹改变了丙酮酸脱氢酶系中一种辅酶硫胺素(TPP)。硫胺素在丙酮酸脱羧过程中的作用是转移乙酰基。TPP的关键结构是噻唑环中氮和硫原子之间的碳原子上的氢很容易离解,使该碳原子形成反应性很强的负碳离子,因而可亲核攻击丙酮酸的羰基原子(δ+)形成加成物。TPP的噻唑环上的氮带正电,可作为电子受体使脱羧容易进行,脱羧后产生羟乙基TPP:
TPP是一些脱羧酶的辅基,如丙酮酸脱羧酶、琥珀酰脱氢酶系,其作用是在脱羧过程中转移乙酰基,而TPP接受乙酰基时只能以氧化型(TPP+)进行,在有克菌丹存在的情况下,TPP+的结构就会受破坏,失去转乙酰基的作用,乙酰辅酶A就不能形成,丙酮酸大量积累,因此以后的氧化反应都受到抑制。克菌丹与TPP的反应如下:
由于N失去正四价离子,失去结合CH3CO—能力,此外,克菌丹还作用于含—SH的酶或辅酶,生成的硫光气,也会抑制酶或辅酶的活性。
硫光气易于和蛋白质中的—SH、—OH、—NH2等基因反应,如与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反应:
(2)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活性,阻断三羧酸循环。三羧循环中,从α—酮戊二酸到琥珀酰辅酶A需要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催化,而这一酶系的一种辅酶也是硫胺素(TPP),因此和上述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情形相同,克菌丹也作用于TPP,从而阻断了三羧酸循环。
因此克菌丹等酞酰亚胺类杀菌剂是多作用点的杀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谱。
②铜、汞制剂的影响:
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破坏菌体细胞膜,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使一些金属离子,主要是K+向细胞膜外渗透,而菌体内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是由K+来活化的。
丙酮酸激酶也需要K+作为辅助因素。
在药剂作用下,使膜内K+浓度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受到破坏而使糖酵解受阻。
③硫磺(Sulphur)作用:
有资料证明硫对已糖激酶也有抑制作用。
2、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