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历史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达标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历史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达标习题及答案

习题(建议用时:40分钟)[]1.“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到也。

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

”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 )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三民主义【解析】题干材料指出“革命……指种族主义”,即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故A项正确;材料明确说到“政治革命……尚未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平均地权的内容,故项错误;题干是就革命的具体阶段进行分析,而不是笼统地叙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6·福州高二检测)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论武器是“三民主义”。

这一革命论中,最能反映孙中山奋斗的核心目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

【答案】3.“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

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解析】从题干中“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可以推出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

【答案】 D4.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救国救民,三民主义曾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是中华民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故排除B项;、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 A5.“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最大的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反对帝国主义”并结合旧三民主义不敢明确反帝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迎来重要的考试了,作为考生的你,做好了复习的准备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张试卷测试一下你的学习水平吧!下面是络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蔡元培先生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解析“三民五权”指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指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综合分析此联悼念的是孙中山。

答案 B2.新三民主义指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这一观点在当时最主要的影响是()A.加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B.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解析材料表明新三民主义将民生主义与照顾工农的政策相结合,这有利于团结工农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B项正确。

新三民主义提出和第一次国共合作都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同时发生,A项错误;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是毛泽东思想,排除C项;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不是最主要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B3.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反对封建专制,这是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的具体表述,A项正确。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特征是()A.研究领域从神学发展到自然领域B.从研究自然领域发展到研究人的领域C.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D.仍然以神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答案:B解析:明确古希腊的发展阶段特点。

2.将道德和知识结合起来的哲学家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答案:B解析:明确四位人物的哲学贡献。

苏格拉底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柏拉图主张把人分为几等,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B.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C.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的弟子D.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答案:C解析: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

4.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B.智者学派在人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意见完全相同C.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D.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但不属于智者学派答案:B解析:智者学派在人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意见是不完全相同的。

5.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神学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就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6.“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A.薄伽丘B.但丁C.乔托D.达·芬奇答案:B7.《十日谈》反映的主流思想是()A.反教会思想B.纵欲思想C.古典文学思想D.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从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角度思考,其反宗教等实质是体现人的伟大与人的尊严。

8.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突出的影响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各国都信仰新教C.天主教被各国放弃D.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宗教改革是一次反对天主教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主要矛头是对准天主教统治,结果形成新教和天主教、东正教并立的局面。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Ⅰ卷 ( 选择题共7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7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6 到 5 世纪中期,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①自然界的各样现象②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质③人类的活动和创建性④人类社会的各样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普罗泰戈拉特别重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利害的标准,要看它能否对人有益和切合人性。

他的思想表现了:A.财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发运动的本质3.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的主张最难能难得的一点的是:A.对雅典公众的思想启发和解放起了踊跃作用B.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表现C.对于奴隶制不切合人性的看法D.重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4.与智者学派对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商讨D.对人性的研究5.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重申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等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6.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裕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7.以下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评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办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识④他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8.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识的是A.普罗塔哥拉B.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D.泰勒斯9.以下名画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爽朗琪罗C.拉斐尔D.顾恺之1专心爱心专心 119 号编写10.对于马丁 ?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它深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C.改革后创办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峙的新场面D.它违反了基督教的本义,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杂乱11.对人文主义中心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同等B.一定人的价值,重申发展个性C.倡导个人奋斗,鼓舞发展私有制D.重申人性至上,反对宗教崇奉12.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 .彼特拉克B .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双方面—心里自省和外界察看都相同——向来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子路问政,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将“正名”放在为政首位,合理的解释是()A.确立礼制等级,规范社会秩序B.迎合政治需要,提高儒学声誉C.推广学校教育,选拔政治人才D.整理文化典籍,恢复文化传统2.“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从根本上讲朱熹是在强调()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3.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中小学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这些变化()A.说明英语成为国际主流语言B.反映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D.受时代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较大4.谢青等学者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评述道:“考试把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引入学校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运行中,吸引无数学子负笈入斋,晨诵夜读,刻苦学习,学校教育充满活力,迅速地兴盛起来。

”他认为考试()A.建立了合理的社会制度B.促进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C.推动古代教育体系形成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5.1913年6月15日,《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

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有一种女子,举止佻达,长袜猩红,袴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

由此表明当时()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B.新旧文化在交融中激烈碰撞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6.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而其最引以为豪的是它收藏了全世界最古老的书(有明确刊印日期),该书印刷于公元868年的中国,而有关该书的来历,大英图书馆的网站上只是淡淡地写着“没有为这些珍宝支付多少钱”。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六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西汉时期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

太学的兴办(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化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吏选拔制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冲突,外由郡国察举”“学习科目设‘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太学的兴办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故选A项。

依据材料“在长安兴办太学”可知与“地方教化”不符,解除B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太学生考试是做官途径之一,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才是以考试为主,解除C项;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解除。

2.《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及裂开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版。

同时政府规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申请后,可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

这说明宋代( )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B.留意图书出版的监管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刻印者也须向其报批,只有国子监通过后出示“公据”方可出版,说明宋代重视对图书出版的监管,故B项正确。

仅仅是监管图书出版体现不出文化专制逐步强化,故A项错误;政府监管图书出版与印刷技术无明显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人地位问题,故D项错误。

3.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高校和剑桥高校增设教授席位的状况。

1704年剑桥高校天文学教授席位材料反映了( )A.自然科学取得确定优势B.神学课程已被高校摒弃C.人文社会科学慢慢没落D.科学发展影响高校教化—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高校和剑桥高校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反映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但是无法体现“确定优势”和人文社会科学慢慢没落,故选D项,解除A、C两项。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

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这一做法()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孔子兴办私学,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选C项。

2.下面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记录了某件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解析:孔子创办的私学不是官办的,故A项错误。

齐国设“稷下学宫”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非仅教授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

科举制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不是学校,故D项错误。

汉武帝创办的太学,教授儒学,是官办的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学校,故C项正确。

3.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

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秀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可以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为整顿太学而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是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故A项正确。

B项是王安石培养变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排除;王安石改革教育是为变法服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 项。

4.宋朝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

”下列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

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与“技术条件”不符,故排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评

第六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曾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

故此三百年后,复被……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原故。

〞为此他提出(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孙中山要改变“政体不好〞的局面,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2.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最大的奉献是(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开展成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解析:孙中山最大的奉献就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A3.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答案:C4.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符合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

〞“亨利之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解析:根据“亨利之学说〞中要求“土地归公有〞等信息,可联系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主张。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答案:C5.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防止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建立全国性的中央政府,必须结束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这是当时中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历史开展的必然选择。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这说明()A. 联合国安理会宗旨改变B. “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C. 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D. 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可以看出联合国当时受到美国的控制故C正确A、D说法错误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联合国的标志(如图)是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对此图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 它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B. 它反映了五大洲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C. 它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 共同维护“集体安全”D. 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反映了五大洲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故B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联合国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票否决权是指五个常任理事国各自拥有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草案的否决权历史上大部分的否决权都是由苏联行使的其原因是()A. 苏联真正操纵着联合国B.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C. 苏联在安理会处于劣势D. 联合国维护和平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占优势地位经常会在联合国提出对苏联不利的决议草案这才有了“历史上大部分的否决权都是由苏联行使的” 故C正确操纵联合国和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是美国不是苏联排除A、B苏联行使否决权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D说法没有切中要害排除4.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 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 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国家纷纷独立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由大国操纵的局面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D项表述错误5.“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下列各项中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宗主的是()A. 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B.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宣言C. 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 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答案】D【解析】D是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宣言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A. 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B. 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C. 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D. 拉登已被击毙恐怖主义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公敌【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故A项正确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应该是贸易保证主义故B项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贫穷并未被消除故C项错误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公敌故D项错误.故选A.7.20世纪80年代西欧坚持认为同苏联相处不能长期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而要发挥西欧技术、资金的优势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来维持和平局面因此西欧对苏实施“防务加缓和”的战略西欧对苏联战略的调整反映出当时()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 西方国家放弃冷战政策C. 欧洲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D.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代西欧调整对苏战略强调发挥“技术、资金的优势” 维持和平局面促进双方关系“缓和” 故体现了当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A正确“放弃”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欧洲一体化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时间不符故排除D故选A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联合国成立以来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可见他认为联合国的设立()A. 未阻止大国冲突的升级B. 旨在维持战后美苏均势C. 有效地解决了国际争端D. 难以制约大国间的博弈【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联合国成立以来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可以看出联合国的成立难以制约大国间的博弈故D项正确AB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9.特朗普倡导以追求贸易平衡和美国国家利益优先的“公平贸易”理念运用贸易救济、“汇率操纵国”等手段向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施加压力甚至进行单边制裁拜登强调美国将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建立一个比零敲碎打更系统性的全面战略应对中国挑战材料反映出()A.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B. 美国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最大障碍C. 经济区域集团化面临挑战D. 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新的挑战【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前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从而不利于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故 D项正确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并非出现逆转故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最大障碍故 B项错误材料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C项错误10.美国历史学家霍华德•奇恩指出“美国政府犯下的大错就是未能采取措施清除那些可能刺激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因素美国想控制石油和世界却对中东的失业青年袖手旁观对非洲的贫困冷漠每年用于帮助世界解决贫困问题的资金还不到美国GDP的千分之一” 他认为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霸权主义B. 强权政治C. 宗教冲突D. 贫富差距【答案】D【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到霸权主义B.材料内容也没有涉及到强权政治C.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宗教冲突D.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因为美国解决贫困问题不到位所以导致了恐怖主义他认为产生恐怖主义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两伊战争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两伊战争政策造成的影响【答案】(1)特点由中立到弱势均衡(制强扶弱)据双方实力消长而变化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追求战争双方的互相削弱原因美苏冷战的影响(担心苏联介入)中东地区矛盾交织与其敏感性两伊石油资源丰富战争发展的不确定性自身利益的维护【解析】(1)本小题的特点结合材料“美国政府宣布保持中立……美国继续执行其‘弱势均衡’政策”“这场战争使两伊双方筋疲力尽美国从中获利不少”等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背景等进行作答【答案】(2)影响(对两伊)延长了两伊战争削弱了两伊实力(对美国)实现了美国在中东的目标和利益(对地区)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对国际)加剧了美苏在中东的争夺和国际局势的紧张【解析】(2)本小题的影响结合第一小题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国际背景进行作答注意要结合多个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作答12.(1)部分学者认为当今国际格局与1914年前后国际格局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反映了西方政治家对今天的中国持怎样的态度?12.(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中美两国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原因【答案】(1)相似之处新兴大国崛起冲击传统国际格局态度敌视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解析】(1)第一小问由“那就是今天的大国都意识到战争不该轻易发动”“国际社会的战争观已经今非昔比 1914年对战争的狂热美化今天已不复存在这是现实的国际环境与1914年的最大差异核武器的存在是制约大国之间战争的一个要素”可知新兴大国崛起冲击传统国际格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其态度是敌视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答案】(2)原因战争观不同双方核武器的制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双方对话沟通机制的形成【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战争观不同双方核武器的制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双方对话沟通机制的形成都是中美两国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原因13.(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20世纪60年代青年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们对战争应持的态度【答案】特点具有时代性手段由温和走向激进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与其他社会运动交织在一起个性张扬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学生的态度和手段还是比较温和的”“由激进的抗议走向激烈的反抗”可概括出手段由温和走向激进根据“反映了美国60年代激进、反叛的时代精神”可概括出具有时代性根据“这场运动持续时间长参加的人数多……这场反战运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各种运动互相影响地交织在一起”可概括出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与其他社会运动交织在一起根据“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呼唤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并使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到了美国社会文化里形成一种潜在的反战力量”可概括出个性张扬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答案】态度坚持和平珍爱生命反对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坚决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侵略行径【解析】结合材料“反战示威游行”、“学生反战运动”以及所学知识从坚持和平珍爱生命反对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坚决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侵略行径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4.(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战争风格招贴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战争风格招贴带来的影响【答案】(1)原因战争频发进行战争宣传的需要参战国政府重视组织艺术家进行创作设计者们的努力和睿智当时媒体传播途径相对匮乏、滞后【解析】(1)本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各参战国政府将艺术家组织起来为各自进行战争宣传”“在那个媒体传播途径相对匮乏、滞后的年代里战争风格招贴顺应潮流登上了历史舞台”“招贴设计者们睿智、巧妙的将这种广告艺术与各国的军事政治需求结合起来将战争前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等进行概括归纳【答案】(2)影响将广告艺术与各国的军事政治需求结合起来将战争前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各国战争组织了兵源募集了资金推动了“反战”运动的兴起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解析】(2)本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招贴设计者们睿智、巧妙的将这种广告艺术与各国的军事政治需求结合起来将战争前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出现了‘反战’题材的公益招贴是那些维护热爱和平的设计师们自发设计的目的是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性质是公益的”等进行概括归纳。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高二往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对于高二历史往往要怎样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

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

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该挽联悼念的是( )。

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都归之于民生问题。

”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4.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

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体现了他主张(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6.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202X--2021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题: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2X--2021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题: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与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

而A项说的正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

”据此推断孙中山( )A.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B.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 D.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答案:A解析:材料中所述即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确切点说是孙中山对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发展,通过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途径来实现民生主义,故A项正确;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故B项错误;孙中山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C项错误;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包含: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而今天民生问题成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关注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人教社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课后练习和答案

人教社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课后练习和答案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填空题1、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同盟会纲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一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

2、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

3、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和等文章,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下一步目标是建立体制。

二、选择题1、1925年,蔡元培在悼念一位伟人时说:“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

”他悼念的应是()A.康有为B.袁世凯C.孙中山D.陈独秀2、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B.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3、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结②主要来自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其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D.什么是“一国两制”5、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美苏冷战的威胁局部战争的存在故①②③④四项都正确2.截止2015年5月28日全球已有57个国家同意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会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这最能说明()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深度发展B. 西方国家都带有冷战经济思维C. 和平发展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D. 西方发达国家已失去经济优势【答案】C【解析】“全球已有57个国家同意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会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表明和平发展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故C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BD太过绝对排除3.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阶段对于“50年代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发挥大国应有的影响力B. 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C. 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 试图打破西方对中国外交封锁【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 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德兴起的时间是196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 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均符合“50年代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叙述不符合题意应排除4.当前联合国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以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为例团内有军事观察员、维和军人及维和警察200多人分别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25个国家另外还有多名国际文职人员和联合国志愿者协助这表明当今世界()A. 社会意识形态矛盾趋于缓和B. 美苏间两极对峙格局受到冲击C. 维护和平观念获得广泛认同D. 第三世界尝试建立国际新秩序【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当今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得到更多国家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这说明当今世界和平观念得到更多认可故C项正确“社会意识形态矛盾趋于缓和”不符合题干主旨 A项排除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B项与史实不符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旨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与打破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构建国际新秩序无关 D项排除故选C5.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这说明当今世界()A. 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 动荡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D. 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答案】A【解析】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A正确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安全因素 B错误合作是国际关系的主流 C错误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在材料中未体现 D错误故选A6.21世纪初国际形势继续走向缓和但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如中东地区的动荡这表明()A. 战争和动荡是主流B. 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C. 世界和平任重道远D. 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7.20世纪国际形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和“苏东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A. 殖民主义化B. 帝国主义化C. 霸权主义化D. 和平民主化【答案】D【解析】“20世纪国际形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和“苏东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表明国际局势的变化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和平民主化趋势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8.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二者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②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③受到美国的扶植④发展外向型经济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一是注意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比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二是发扬了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勤俭节约、重视教育、吃苦耐劳等三是采用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①②④正确 B正确韩国受到美国的扶植和帮助新加坡没有受到美国的扶植故③错误排除A、C、D.9.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 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 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国家纷纷独立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由大国操纵的局面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表述错误故选B10.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①战争和地区冲突②宗教或部族矛盾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④冷战政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欧洲难民问题是近年来的时政问题冷战政策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伴随苏联解体已经结束所以④不正确欧洲难民危机是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的结果①②③正确故选A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20世纪前50年内爆发了两次世界性战争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口卷入其中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人民渴望和平故①项正确在二战中及二战后研发出来的核武器如原子弹等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故②项正确 1947年3月随着“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威胁加剧世界紧张局势故③项正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这些战争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故④项正确故选D12.当前联合国改革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安理会改革成为关注焦点安理会改革引人注目是因为()A. 安理会在联合国是最高权力机构B. 安理会表决实行理事国一致原则C. 安理会有权否决联合国其他机构的决议D. 安理会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所以安理会的改革引人注目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不是主权国家联合国六大机构中没有最高权力机构六大机构各有各的职权B项错误安理会表决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项错误安理会无权否决联合国其他机构的决议故选D13.下图漫画的名字叫《拼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下对漫画主题分析正确的是()A. 战争的威胁消除B. 中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C. 和平与动荡并存D. 和平与共同发展是主流【答案】D【解析】漫画中人们正在用高楼替代坦克的信息以及“合作共赢” 体现了人们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故D项正确战争的威胁不可能消除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主宰世界”用词失当故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动荡故C项错误故选D14.某学校准备了下列一组的宣传图片依据图片信息判断其中明显与主题不符的是()A.步枪里的玫瑰B.向新纳粹主义说“不”C.施罗德给遇难者献花D.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战争之痛和平之声“ 而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则是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的表现故D正确ABC都是符合题干的关键词的排除.故选D.15.20世纪以来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深刻教育了各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又要求共同发展南北差距扩大发展成为第三世界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①②③④正确16.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出现韩朝对话又出现中东局势恶化这些现象充分说明()A. 两极格局结束B.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C. 世界和平趋势加强D. 和平与动荡并存【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出现韩朝对话又出现中东局势恶化”表明和平与动荡并存故D正确A是20世纪90年代排除BC材料未体现排除17.美国2020财年国防预算高达7380亿美元新“国防授权法”同意特朗普提出的组建太空军作为美军第六大军种日本也宣布将于2020年建立首个太空部队“宇宙作战队” 全面加强与美“太空合作” ……美、俄相继退出《中导条约》……信息与网络、深海与极地等领域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新抓手和新战场材料旨在说明A. 美日加强太空合作增强亚太地区的不稳定性B. 部分大国破坏传统军控框架严重冲击全球战略稳定C. 大国军事竞争失衡风险不断加大D. 美国加强国防开支试图构建单级世界【答案】B【解析】材料”……美、俄相继退出《中导条约》……信息与网络、深海与极地等领域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新抓手和新战场”体现的是部分大国破坏传统军控框架严重冲击全球战略稳定 B正确A排除材料未涉及军事竟赛失衡问题 C排除材料中的国家不光是美国 D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处理不同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世界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及前景预测【答案】(1)原因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表现一战后将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二战后在战败国实行民主化和非军事化追究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审判【解析】(1)根据材料“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得出处理不同的原因根据材料“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概括主要表现即可【答案】(2)主要原因及前景预测世界格局的改变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超级大国是一个牵制和平运动的高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战后和平主义运动持续不断联合国采取维和行动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大国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威胁世界和平要真正实现人类和平的愿望仍然任重道远【解析】(2)主要原因一方面可以从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吸取教训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进行思考以及联合国的作用、和平运动的发展、制止战争的因素等前景预测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但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动荡仍威胁世界的和平和平愿望任重道远19.(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19.(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19.(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答案】(1)态度反对干涉中日战争希望中国战败但不希望清政府垮台原因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有利益冲突故而在中日战争立场上存在分歧希望日本打败中国以便美国从中渔利维持清朝政权可使美国在华既得利益得到维护【解析】(1)通过材料可知田夏礼的态度是反对干涉甲午中日战争希望清政府不受到威胁且中国战败究其原因是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有利益冲突故而在中日战争立场上存在分歧希望日本打败中国以便美国从中渔利维持清朝政权可使美国在华既得利益得到维护【答案】(2)目标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独立自主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背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法德矛盾的和解【解析】(2)由于二战后美国为加紧同苏联的争霸采取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但是也加紧对欧洲的控制引起欧洲的普遍不满此时欧洲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法德矛盾解决所以他们就想摆脱美国的束缚法国想建立“欧洲人的欧洲”并且提高欧洲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答案】(3)说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美国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的恶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减轻中苏关系的负面影响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解析】(3)中苏关系由友好到破裂中美关系由恶劣到友好这说明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利益20.(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俄)裁军谈判的特点20.(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退出两个重要裁军协定的影响【答案】特点时间长取得较大成果以保持双方军备均势为基础以裁减核弹头和导弹为主【解析】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时间可以得出时间长依据表格中的内容可以得出取得较大成果以保持双方军备均势为基础以裁减核弹头和导弹为主【答案】影响严重破坏了美苏长期军备谈判取得的成果破坏了世界秩序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必将引发新的军备竞赛打破了军事平衡破坏和损害了契约竞赛和美国的国际信誉【解析】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严重破坏美苏长期军备谈判取得的成果破坏世界秩序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必将引发新的军备竞赛打破军事平衡破坏和损害契约竞赛和美国的国际信誉等方面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这两次谈话都(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2.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3.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4.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后来他找到的“新力量”是( )A.地主阶级 B.西方列强C.共产党与工农阶级 D.国民党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6.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A.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B.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抗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7.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8.中共十三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正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并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业达标]1.“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2.“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族、民生、民权C.民生、民族、民权D.民权、民生、民族4.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5.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该主张()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一致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D.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6.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

“因人立法”主要体现的是《临时约法》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总统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国会有立法权8.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德法化解百年恩仇》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法德实现和解的前提是()A. 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B. 欧洲成为“冷战”的主战场C. 欧洲走向联合的需要D. 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答案】D【解析】法国之所以能抛弃以前德国“侵略成性”的传统观点把德国看成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必然是战后德国的做法赢得了法国的信任因此法德和解前提必然是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特别是对二战的罪行进行反思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法国抛弃传统看法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BC错误.故选D.2.旨在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是()A. 国际联盟B. 联合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建立联合国旨在维护雅尔塔体系故B正确国际联盟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组织故A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C排除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故D排除故选B3.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 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下列与其观点相符的是()A. 崛起大国将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B. 中国的“和平崛起”没有障碍C. 全球化将加剧大国崛起时的扩张D. 中美有可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崛起大国将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和平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全球化将加剧大国崛起时的扩张且加剧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化影响下中美有可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故D项正确4.二战期间中国是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上签字的第一批国家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建者之一及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摆脱了不平等的国际地位B.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C. 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D. 获得了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机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摆脱不平等的国际地位不是国际大国故AC两项错误B项中的决定性力量夸大了中国的作用排除依据材料可知中国是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上签字的第一批国家成为联合国的创建者之一及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说明中国获得了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机会故D项正确5.据统计 1956年发展中国家GDP只占世界GDP的21%到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GDP 已占世界GDP的近50% 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9%发达国家为2.8%发展中国家则高达7%由此可见()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B. 国际贸易壁垒已逐步消失C. 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阻力D. 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到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已经占世界GDP的50% 201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高达7%这些数据均说明在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政治影响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冲击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也有利于削弱国际贸易障碍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故选A项贸易壁垒尚未消失故排除B项材料中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其实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因素故排除C项发展中国家并未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排除D项故选A6.2014新年以来支持黎巴嫩政府的议会多数派与以真主党为首的反对派的冲突持续升级这是自黎巴嫩内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鉴于黎巴嫩的安全形势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对黎巴嫩当前的冲突和动荡局势深表关切强调必须维护黎巴嫩的安全和主权安理会敦促所有各派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采取有损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暴力行为以上材料表明了()A. 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B.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C. 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D. 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弱【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支持黎巴嫩政府的议会多数派与以真主党为首的反对派的冲突持续升级这是自黎巴嫩内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对黎巴嫩当前的冲突和动荡局势深表关切强调必须维护黎巴嫩的安全和主权安理会敦促所有各派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采取有损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暴力行为”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故B 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应排除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故C项错误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强故D项错误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20世纪前50年内爆发了两次世界性战争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口卷入其中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人民渴望和平故①项正确在二战中及二战后研发出来的核武器如原子弹等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故②项正确 1947年3月随着“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威胁加剧世界紧张局势故③项正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这些战争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故④项正确故选D8.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追求平等与友爱的演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1992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的成员举行争取权利平等的示威游行这表明二战后美国A. 阶级矛盾尖锐B. 社会运动频发C. 贫富分化加剧D. 民权意识产生【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从1963年到1992年美国社会不断出现追求平等和反战的运动说明二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故选B 材料主要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没有体现阶级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排除AC 美国的民权意识在二战之前就早已产生排除D 故选B9.某学者指出“中国出兵朝鲜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被迫做出的决策毛泽东既要避免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又要避免苏联借战火烧进中国之机利用中苏同盟条约派兵进入中国”这说明中国出兵朝鲜()A.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B. 助推了“一边倒”政策出炉C. 坚守了捍卫主权的底线D. 受到了冷战思维的影响【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出兵朝鲜避免国内发生战争与苏联借口朝鲜战争屯兵中国保卫国防捍卫和坚守了主权的底线故C正确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所以A错误“一边倒”政策在1949年提出时空错位故B错误材料中对苏联并未反映冷战思维故D错误故选C10.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要“抓住有利时机”、要把握“有利的战略机遇期”等等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 美苏争霸使两国实力大减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改革开放以来”、“外部环境” 结合所学可知“有利时机”指的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11.二战后爱因斯坦在给日本某杂志的声明中指出如果这些实验证明是成功了那该是威胁人类的危险可我当时却感到非采取这一步骤不可去反对制造某些特殊的武器是无济于事的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消除战争我们必须下决心抵制一切违反这个目标的活动甘地已经指出了该走的道路——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据此判断该声明()A. 发表于日本经济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之时B. 反映了爱因斯坦出于和平参与原子弹研制C. 表达了和平意识比反对武器更重要的信念D. 旨在高度赞扬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答案】C【解析】“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表明该声明表达了和平意识比反对武器更重要的信念故C正确日本经济崛起、爱因斯坦研制原子弹的目的、非暴力不合作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故选C12.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破坏性最大、灾难性最严重的一次战争下列关于其影响表述正确的包括()①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②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③使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空前强大④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结束法西斯国家被消灭故①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故排除②根据所学二战之后苏联、东欧和中国都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力量空前强大故③正确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④正确13.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 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 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 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A. 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B. 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D. 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的使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知妇女节是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故A项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4.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 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 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A不符合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不符合世界和平理事会是1948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有72国的代表参加选出了常设委员会大会宣布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故C项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世界广泛认同D不符合.故选C.15.1967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福特在波士顿一次演说中讲道“今天美国在东南亚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作战中伤亡的美国人已经超过9万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伤亡则已超过25万人”材料中的这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A. 实现了美国维持独霸世界的野心B. 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优势C. 导致了越南无法实现最终的统一D. 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1967年”、“东南亚”等信息可知为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发动的越南战争 D选项符合题意越南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A选项排除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优势的说法与材料中的美军伤亡大量的人数说法相矛盾 B选项排除越南实现了国家统一 C选项排除故选D16.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造成社会不平等加剧——现代主义文学兴起B.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心灵巨大创伤——浪漫主义音乐出现C. 20世纪上半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浪漫主义文学产生D. 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印象画派出现【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造成社会不平等是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不是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排除A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心灵巨大创伤是现代主义美术出现的背景不是浪漫主义音乐出现的原因排除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背景是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排除C 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变化印象画派出现 D项正确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兰西的兴衰》主要通过对法国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到成为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再到第三共和国的败亡这一段历史的描述向我们揭示了法国崛起的秘密追寻其发展历程探究其盛衰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借鉴《法兰西的兴衰》目录(节选)第一章“高卢雄鸡”最初的啼呜与荣耀第二章为法国在近现代的强盛奠基的大革命第三章威震欧陆的拿破仑帝国第四章1815﹣1848年三十年的退缩第六章普法战争中的失败者重新成为“伟大的法兰西”第七辛经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第八章从独霸欧陆、称雄世界到走向灾难的深渊第十幸永不消失的“大国梦” 二战结束以来的法国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请从某一个或整体角度谈谈你对法国兴衰历史的见解(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变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阐述政治变革促进国家进步 1763年建立封建制度的法国在争霸中输给了已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扫除封建制度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一票的优势获得通过使法国的共和制度逐步稳定下来为法国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变革提升国家实力法国是仅次于英国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使法国的发展领先于世界工业总产值高居世界第二成为欧洲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过度依赖高利贷资本不愿积极更新技术设备使法国的工业总产值由世界第二降为世界第四积极更新技术设备的美国、德国则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总而言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应该紧随潮流及时变革才能引领世界成为强国而不至于落伍【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法国的政治变革、经济变革等对法国兴衰的影响来论证即可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解析】(1)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答案】(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解析】(2)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关于其作用主要从世界和平、核垄断的角度分析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19.(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的困境【答案】(1)背景国联的教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贡献监督停火、战后重建、安置难民、军控与裁军、反恐等【解析】(1)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包括国联的教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大国间相互制约的需要第二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一“停战监督组织”、“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裁军”、“维和部队”、“打击恐怖主义”等进行概括即可【答案】(2)困境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解析】(2)本小问的困境依据材料二“维和费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000人”、“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可以得出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困境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业达标]1.“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2.“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族、民生、民权C.民生、民族、民权D.民权、民生、民族4.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5.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该主张()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一致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D.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6.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

“因人立法”主要体现的是《临时约法》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总统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国会有立法权8.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后来他找到的“新力量”是()A.地主阶级B.西方列强C.共产党与工农阶级D.国民党9.1924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10.“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能力提升]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

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

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

”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C.脱离了中国的现实D.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12.孙中山说:“譬如坐汽车的与开汽车的,坐汽车的是主人,他有的是权,不必有能……开汽车的是雇员,他有的是能……但是他并没有开到哪里的权……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出一个目标来,就像坐汽车的一般。

”此话反映了孙中山()A.主张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B.宣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D.主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3.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14.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15.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6.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人知农弃桑,衣源未开,利缺其半。

况今生平日久,生齿益繁,仍守一耕,治生无增,岁计无加,诸凡之费,皆取给于此,所以衣食两艰,丰凶并困。

……(桑树)无论墙下路旁,垄畔田边,悉皆种植;既不侵地,又不妨农,旷土皆化为锦绣之资。

——[清]杨岫《豳风广义》材料二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动向中的两大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出现的社会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杨岫建议采取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答案精析1.B[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平等;民生是为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而提出的,故B项正确。

] 2.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3.A[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民族”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民权”指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制度,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民生”指进行社会改革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4.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

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D两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 5.C[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加入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联合劳动阶级进行革命。

故C项最符合题意。

]6.C[根据材料引文“不好的……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的表述体现了孙中山主张实行改良。

] 7.A[所谓“因人立法”是指《临时约法》因袁世凯将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限制其权力而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改变了原来的总统制。

]8.C[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他找到的“新力量”应该是共产党和工农阶级。

]9.D[本题可从时间上判断,1924年,孙中山已经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实行新三民主义。

] 10.D[题中引文强调:只要反帝就可以享有自由和权利,把反帝作为必要条件。

]11.D[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集法西斯精神的优点,民生主义集苏俄共产政权的长处,民权主义集英美代议制的理论,体现了三民主义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D项正确。

]12.C[材料中的“人民是民国的主人”反映了孙中山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故选C项。

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13.A[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

]14.D15.D[据材料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故选D。

]16.(1)人地矛盾激化。

关注农副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

(2)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工业化或经济近代化问题),如何解决土地问题。

评价:民生主义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实现。

第17课毛泽东思想[学业达标]1.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的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章是()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新民主主义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 B C D3.“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井冈山时期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取决于()A.中国农村人口多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A.革命摇篮井冈山B.遵义会议旧址C.革命圣地延安D.西柏坡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A.毛泽东故居B.瑞金苏维埃旧址C.遵义会议旧址D.延安窑洞7.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里,主席台的顶端悬挂着12个红色的大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八大”8.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说:“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在中央领导的集体的小范围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

”毛泽东“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9.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10.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能力提升]1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