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之诀窍上课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复习之断句 教学PPT课件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 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 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 矣!”
练一练: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 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断句基本方法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语境)——准确断句的前提。
断句基本方法
(1)整体把握语段含意(语境)——准确断句的前 提。
(2)从最容易把握的分歧处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 断——准确断句的关键。
(3)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准确断句的保证。
二、断句怎么断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a.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 预。 b.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 得干预。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一)断句方法:根据句法结构,抓名、代、动词
一句话往往在主语之前需要断开;在谓语或宾 语处结束,需要断开。
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常作谓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以及动词,就 可确定停顿的位置。
基本原则 修辞(对称) 虚词 固定句式 第三步:检验
小结
第三步:检验 1、内容符合语境和情理。 2、符合语法规范。
第四章
你来出题
史传类文本结构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整理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很多不妥之处,下面是我整理共享的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欢迎阅读与借鉴,盼望对你们有关心!1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语文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
对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晰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对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对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晰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对于某些文段来说,或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技巧二:以动词宾语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
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晰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2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一、凭特别虚词断句这里的所谓“特别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
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
对于文段中消失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二、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假如能比较熟识地把握,对于断句也很有关心。
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
”“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非常明显的指示。
文言文断句技巧(45张PPT)
返回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 是 余 有 叹 焉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山 川 草 木 虫 鱼 鸟 兽 往 往 有 得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夫 夷 以 近 则 游 者 众 险 以 远 则 至 者 少 而 世 之 奇 伟 瑰 怪 非 常 之 观 常 在 于 险 远 而 人 之 所 罕 至 焉 故 非 有 志 者 不 能 至 也 (《游褒禅山记》)
解析:要给这段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 于、也、而、其、者、则;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 “而(某 些)、其、则”属于句首虚词,“也、者”属于句尾虚词,“于、 而(某些)”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返回
参考答案: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 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 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参考译文:徐孟祥隐居深山,不被世俗重用,贫穷困顿居于 人下,就像天寒地冻的冬天;说到他用善惠及别人,并且有 成就万物之心,他这样做大概不是为了结果吧!这就如大雪 一样有蕴含生机、消除灾祸的功绩啊。
返回
五
句
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 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 反 问 句 , 如 “ 不 亦 …… 乎 ”“ 孰 与 …… 乎 ”“ 其 …… 乎 ”“ 安 …… 哉 ”“ 何 …… 为 ” 等 ; 被 动 句 , 如 “ 为 …… 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如 “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 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 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返回
高考语文之文言文断句窍门
巧用窍门,化难为易——文言文复习之断句窍门【开心一刻】请你为以下句子断句:1.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2.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窍门一:名次或代词断句】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官名、事名、物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或,在它们的前后可能要进行断句。
【小试牛刀】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窍门二:虚词断句】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副词放在句末的语气词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时间词叹词【小试牛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沈焕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①同僚忌其立异。
会充殿试考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
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
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言路②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
(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注】①长贰:指官的正副职。
②言路:指言官。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小试牛刀】[2023·全国甲卷]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
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 是儿E 爱我F 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窍门三:对话断句】1.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2.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根据语法断句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找出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就很容易断句。
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它们一般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断开。
还可以根据谓语动词去推知主语,由此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根据虚词标志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且夫、今夫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句首时间词:是时、昔者、既已、既而、向者(之)俄而、方今、有顷、顷之、未几、斯须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3)句首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盎、焉、孰等。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一般在其前断开。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句首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荀、故、是故、是以、则、然则、而况、若夫、至若等。
其前一般断开。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5)句末语气词:也、也与、矣、焉、耳、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①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等需保持完整,中间不宜断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有多种版本,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版本: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后晓声律,方法技巧勤练习。
这个口诀主要强调了古文断句的几个关键点:首先要熟读精思,理解文段内容大意;其次要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同时要注意抓住对话标志和常用虚词等规律;还要掌握习惯句式和固定结构等;最后要注意词性词义和语法结构的分析,以及修辞提供的条件等。
当然,具体的古文断句方法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在做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段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断句。
同时,也要注意打牢基础和培养语感,多读经典古文,勤加练习,才能提高古文断句的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03 常见断句难点分析
难点一:虚词断句
虚词断句的重要性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如“而”、“则”等 ,它们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句 子的转折、并列或因果等关 系,因此对虚词的正确理解 和断句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断 句技巧
常见的虚词如“而”、“则 ”、“虽”等,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 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和断句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断句,即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
断句的重要性
2
法结构,将长句或复杂句划分成短句或简单句的
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过程。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步骤。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因误解句子结构
而产生的错误理解。
3
断句的技巧
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理解
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
识别虚词用法
1 虚词用法的识别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往往能揭示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因此,掌握虚词的用 法是断句的关键。
高分断句策略分享
理解文言文断句原则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如上下文关系、语法结构 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 解读文言文的含义。
掌握高频词汇断句技 巧
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高频 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 行断句,提高阅读效率。
运用修辞手法辅助断 句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 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 设问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断 句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虚词断句的实践与应 用
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和实 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虚 词的用法和断句技巧,从而 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学习 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及例子:
口诀一:“主谓动宾要分清,句子结构看得明。
”例如:“吾爱读书”,“吾”是主语,“爱读”是谓语,“书”是宾语,一下子就能断清楚啦!
口诀二:“名词代词常为首,找准它们不会愁。
”像“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就是这里的名词呀,从这开始断句,没错的!
口诀三:“曰云言后常断开,对话自然现出来。
”比如“孔子曰”“公曰”这里肯定得断开呀,这句话不就清晰了!
口诀四:“关联词前多留意,前后意思有关联。
”像“虽然”“然则”之类的前面,就是一个断句点嘛,就像“虽然吾今日疲惫,然则仍坚持读书”。
口诀五:“排比句式看整齐,节奏韵律藏玄机。
”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有规律的,断句不是轻松加愉快嘛!
口诀六:“修辞之处细思量,特殊句式有方向。
”比如“何陋之有”这样的倒装句,就得特别注意断句啦!
总之,掌握了这些口诀,文言文断句就不再那么头疼啦,多练习肯定能熟练起来的!。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依据意群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不能只靠标点符号,还需要按照意群来断句。
意群是一组有意义的词语,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当一个意群结束时,就可以断句。
要注意,一个长句子可能有多个意群,需要细心分析才能正确断句。
2. 依据语法和修辞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还需要考虑语法和修辞等因素。
例如,修辞手法中的对仗、排比、反复等也会影响断句。
此外,助动词、连词等语法词汇也需要注意断句。
3. 看懂整句话意并了解古时候的表达方式
在断句之前,我们必须要看懂整句话意。
而且在阅读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时候的表达方式。
例如,“足下”代指“你”、“朕”代指皇帝等。
只有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才能更准确地断句。
4. 多读多练多思考
最后,断句也需要多读多练多思考。
通过多读一些古代文献,多练习断句技巧,多思考其中的语法和修辞手法等,才能更加熟练地达到断句的标准。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 课件(共31张PPT)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
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
【边练边悟】 5.(2022·哈尔滨市高三检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 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 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从这以后,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 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中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 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弱小的诸侯国, 使他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
(七)凭借谓语中心词断句
首先找到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但要善 于识别兼语句和连动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 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
6.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
J解析:“学”是“兵法”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言”是“兵事”的谓语, 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
2020年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一)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找虚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总结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还需掌握一些断句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文言断句技巧(上课)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 (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 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例如: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习惯句式掌握住
(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 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4、直/特……耳(只不过……罢了!) 5、惟……耳(只是……罢了!) 6、亦……哉(也真是……啊!)
(六)、文言文的代词: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第一人称)等词;尔、汝、女、若、乃、而、 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第二人称)代 词等,之、其、彼(第三人称代词),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前可 断句。 二、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 事。问事的还有“奚”“胡 “曷”“恶”“安”“焉”等前可断句。 三、指示代词 “此”“是”(代词)“斯”“兹”“夫”等前可 断句。
(六)被动句式
1、为……所…… 3、见……于…… 2、受……于……
(六)固定词组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 为”“何所”“孰若”“至于”“足 以”“得无”“无乃”“何以”“于 是”“然则”等。 (七)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作 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 特殊的人名,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 易混淆。
高考文言文断句有什么技巧方法
高考文言文断句有什么技巧方法高考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节奏划分有一个诀窍:一杆,两杆,三杆。
意思是说,在文言句中,停顿一次或两次是常见的,而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是很少见的。
即使您想暂停三次或更多次,也可以省略可以分隔或不分隔的位置。
2、主谓动词宾语应停止,谓语补语应平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有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代词起作用。
名词一般是*中陈述、描述、解释或讨论的对象,前后句常断句。
名词(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可以断句。
3、当遇到关时,想一想,然后四处走动。
古代汉语*中没有标点符号。
为了区分句子和阅读,虚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符号。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如“知乎者也”。
欧阳修的《醉风亭集》整章共使用了27个“叶”字,几乎每句话都以“叶”结尾,这是众所周知的。
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是:福、盖、之若、若孚、楚、魏、思、金、凡、吉、洁、请、敬。
它们通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在它们之前通常是不连贯的。
句首常用的相对独立的感叹词,如“合符”、“合户”、“哇”等,在句前和句后都可以被打断;4、在古代,我们应该谨慎,停止状语。
当两个单音节词一起读时,分开读;在使用名词作状语之前暂停。
5、省略的部分是正确的,这表明暂停原则是当然的。
古代汉语中常有省略句。
在省略号处停顿是正确的。
有些情态词用在句子中,表示迅速或舒缓的情绪。
在这个词之后停顿是合理的。
6、专有名词要区分清楚,节奏要根据整体情况进行划分。
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官衔等的词,在这些专有名词中,我们应该加以区分,决不能停留。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给一段*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高考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
高考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高考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
因此我们在复中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文言文断句是明辨句读的基本能力。
例:夔一足也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试一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二、抓住动词断句法。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三、代词断句法。
我们可以根据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的出现,确定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从而断开句子。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1、在湖阳公主新寡的时候,皇帝和朝臣们都在关注她的情况。
2、当诸葛亮出现在渭滨时,他的出现震动了关中,魏明帝深感晋宣王的威胁,于是派遣辛毗为军师。
3、在赵困于秦的时候,齐人和楚人投靠了赵国。
赵国缺粮,向齐国求助,但齐王拒绝了。
周子说:“赵国对齐楚的保护,就像牙齿和唇一样,没有唇,齿就会感到寒冷。
今天赵国亡了,明天齐楚就会遭受同样的灾难。
救赵是高尚的行为,击退秦军能显扬名声。
不为了粮食而牺牲国家利益,这是不应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 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 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利:锋 利。 ②侔:如同。
解答过程演示: 第一步:整体把握语段含意——准确断句的前提 根据末句“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可以判断:写作 本文时韩愈已被贬官阳山;选文开头“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一句中的“穷处”应该是“偏远的地方”的意思;画线的文字 具体描绘的就是阳山的“穷”。 第二步:分清语段的层次——准确断句的基础 从画线文字中的“陆”、“江”、“县廓”等字眼来看,为 了显示阳山地处偏远,作者写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地理环 境(“陆”、“江”)和人居状况(“县廓”、“……之间”)。
(8)词与词之间并列时,不必断句;但短语之间并列时,中间有 较大的停顿,两者之间则需要断句。
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这一句中“崇山 峻岭”“茂林修竹”内部则不必断句。
断句的基本策略 简要地说,断句的基本策略是:(1)整体把握 语段含意;(2)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3)从最容 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 伸;(4)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以下题为例讲述断句的过程: 用“/”为材料中画线的文句断句。
4 ★ 广东卷一般设题在第9小题,其分值一般也在3分左右,近年来又多见 分题了
。
断句的基本原则 总原则: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 在整句或分句的结尾处要自然断句。因为整 句或分句的句末是句子语气完备的地方。断句与 句子的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如,“与秦军遇/九 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本 纪》)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① 客观选择题,答案提供四个选项,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如2010、2011年湖南卷、2011年江西卷、2013年广东卷 );②主观题,给出选文(或选文外)的一段文字,让考生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标出停顿。这是除湖南卷、江 西卷外其他省市采用的考查题型。浙江省在近两年的高 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可见,文 言断句逐渐成了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 们既要高度重视,也要掌握一些相应的应试对策。
思 “考 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
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
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
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对文章全面正确
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用 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 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
析 考 点(广 东 卷)
• 断句题是广东卷考查文言文的传统语文高考方
式之一,也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 之一。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 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 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 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 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 意。
第三步: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准 确断句的关键
首先,从注释的暗示入手,根据语法关系,我们可找出这样一 个句子:“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接下来处理前半部分文字。如前 所述,这部分文字写地理环境,又可分“陆”、“江”两个小层次,再 考虑到“丘陵之险”、“虎豹之虞”句式齐整的特点,我们可这样断句 :“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后半部分文字的处理方法 大体相同,不再赘述。
堂上练
试断句: 完成下面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归纳一下 断句的方法。 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
1、(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hàn,同“捍”,保卫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 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 国 计 者 过 矣。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 有 丘 陵 之 险 虎 豹 之 虞 江 流 悍 急 横 波 之 石 廉 利① 侔② 剑 戟 舟 上 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 官无丞 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 家 皆 鸟 言 夷 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 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 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勤动笔墨习句读 逐类旁通得妙法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指津
高考文言文断句之诀窍上课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 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 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
•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 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以下几点虽是特例,但都和“语气”有关: (1)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 列传》) (2)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如:①“久之/荆柯未有行意”(《刺客列传》) ②“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屈原列传》) (3)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停顿的词语(如“者”) 时,其后要断句。 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羽本纪》)
(4)句中出现表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 (5)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6)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如:“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