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意义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3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Vol.35No.32019年3月
Journal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Mar.2019
收稿日期:2018-12-23作者简介:罗威(1979-),男,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意义研究
罗
威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安徽六安237011)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从当前形势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法治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部,同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坚
持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大力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水平有效提升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化;程序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9042(2019)03-0011-0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是以法治来
限定民主,主要目标是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境界,用法治来规范民主。十九大已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形势下主要任务,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并划清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治的界限,有效丰富了民主法治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懂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从政治发展角度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执行人民民主,支持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将其及时有效地落实,全面执行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民主政治化,更好地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并及时参与国家文化事业以及管理社会事务的有关权利,强化民主法治化落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并在法治化平台上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一、民主与法治不可分割
民主与法治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两者互相依赖、相互依存。要真正做到民主和法治,首先要理解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民
主与法治积极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继而用
法治来规范民主,用法治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积极实现法治和民主。利用法治来规范政治行为,同时及时协调政治关系,这是民主政治法治化的内涵,其目的是及时解决好政治问题,切实保护好政治活动中人民的公平参与权和管理权,以此方式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良性运行。
二、法治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化国家的前提条件
法治是国家进行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特征,这不仅是权益保障的根本,还是促进民主关系和谐、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及时将现代民主和法治紧密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分析问题,将制度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化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从法律角度出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从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民主政治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有基本的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权以及民主监督权,确保人民人身自由、权利自由。积极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态度自觉投身到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当中,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民主监督,重点体现民主监督权力,没有经过授权的国家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剥削人民的民主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3月
管理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制度化推进,充分体现出民主监督行为的有效性。其中还包括不同形式的国家领导人员的重要讲话、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政务公开制度等有关事项,只有这样,做方可保证民主权利、制度、监督工作的及时落实。
三、民主协商制度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法治化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进民主协商制度化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民主协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形式,同时还是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建设的主要体现。民主协商制度的执行有助于人民参与政治,促进人民群众血肉关系以及科学化辅助决策等活动的有序进行,这对国家法治体系建设以及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是主要内容,同时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保证利益诉求多样化,从而促进人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提升,及时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建设的制度化氛围,同时还要认真做好这几点:一是不断强化人民的政治参与权,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同时认识到这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形式。三是积极执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同时将其写入全面深化改革内容中,使其具有公开性、直接性、快捷性等特点,不但能够有效弥补政治生活中公民参与政治方式的不足,还能大大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以此方式来降低公民参与政治的成本,积极开拓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网上受理信访制度作为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监督政府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四是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作为现代化政治发展中公民参政能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它也是公民参政的基础,同时对政治参与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五是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形成公平的参与意识,这对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明确政治参与内容及公民参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每个公民政治责任意识的有效增强,从而大大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有效丰富了民主与法治的科学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法治建设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法治是现代化建设中治理国家的有效方式,同时还以法治来代替法制,及时划清了法治与人治的界限。人们对法制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理解是: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意愿来建立国家政权;狭义理解则是指,参与者严格按照公平平等的原则来依法办事,遵守社会法律。法治是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标准,是以国家权力来建立更好维护阶级专政的一种法律制度。在不同时期,国家法制在其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存在不同,由于受到资本阶级本性限制,只有彻底消除剥削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政治法治化建设中需要以民主作为前提,以依法办事作为核心,将制约权力作为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社会秩序的状态。
法治和法制不仅有区别,还有一定联系,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法制作为法律制度简称,属于制度范畴,并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作为法律治理简称,主要体现的是治国基本原则以及主要方法,重点体现的是对法制的有效完善和改造。这两者都与国家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必须认识到,只有在民主法治国家才存在法治。法制要求的是各项制度法律化,有效保障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思想;而法治在社会制度调整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体现的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法律不是当权者可以随意改变的。国家在法治过程中从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入手,因此要求必须要有完备的制度和法律;法治执行的标志是,包括国家机关在内的最高领导人、团体以及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办事。法制和法治最大区别是,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必须具有完备法治;而法治则作为法制的归宿,法治是法制的发展前途。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政治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国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所以必须要明确:法治国家一定具备人权保障、民主完善、法律至上等基本特征,民主完善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政治化建设的前提,必须具备法治政治基础,积极加强对民主制度的有效完善,使社会主义法治政治化建设中的政治民主得到充分体现,将国家民主法治的权威性及时体现出来。
利用法治取代统治能够实现对民主的科学规划,及时摆脱狭隘的阶级统治眼界。共产党宣言提出,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继而将其称为统治人民的一种社会主义管理方式。其实这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