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足215例疗效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研究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糖尿病足患者60名,随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人。

对照组采用局部西药湿敷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药灸配合足部护理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治疗糖尿病病足疗效明显,且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效果,是改善糖尿病足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标签:糖尿病足药灸足部护理疗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坏疽并创伤感染[1]。

此类并发症病程较长,创口不易愈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

中医通过对糖尿病足的长期治疗,总结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的方法对比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对比分析药灸配合足部护理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的60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3岁,糖尿病病程11~21年,平均病程15.3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2岁,糖尿病病程10~22年,平均病程16.4年。

两组患者均经过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布的诊断标准确诊,并排除其他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护理和胰岛素辅助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西医方法,从抑制感染、改善微循环、控制血糖方面治疗,局部西药湿敷。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例 ( 1 . 6 7% ) 。F P G、 2 h P G、 Hb A1 c 、 S B P、
发展更快 , 故控 制感染非常重要 。根据分 泌 物 细 菌 培 养 和 耐 药 试 验 为依 据 , 采 取 多
种途径控制感染 , 并 根 据 组 织 缺 血 的 程 度 来 加大抗生素的剂量 , 以 保 证 病 灶 处 血 药
须改善其全身状况 , 及时纠正低蛋 白 症
和贫m , 为创 口愈合创造基本条件 。②控
制感染 : 伴 有感 染 的 溃 疡 面 较 不 伴 感 染 的
例, 行 内科 治 疗 后 , 观 察 其 伤 口愈 合 情 况 ,
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 转情况。结果 : 治 疗
后 完全痊愈 7 l 例( 5 9 . 1 7 %) , 治疗 无效 2
态分布。计量 资料 以 ( X±S ) 表示 , 治 疗 前 后 的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P<0 . 0 5为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计 数 资 料 用 检 验 , P< 0 . 0 5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 果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束后 生 化 指 标 进 行 对 比 , 发现 F P G、 2 h P G、 H b A 1 c 、 S B P 、 L D L—c 、 A B I 、 皮 温 在 治 疗 前 后 统 计 学 有 著 差 异 ( P< 0 . 0 5 ) , 故认 为控 制好 血 糖 、 S B P 、 L D L —C, 提 高
09. 2 0 5
内科综合 治疗 方法 : ( 1 ) 基 础治 疗 : ① 纠正全身状况 : 贫血和低蛋 白l = f 【 L 症是影 响

糖尿病足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李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高,病人经济压力大。

本文对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针灸治疗经济、稳定持久、毒副作用小,本文对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行综述。

1临床研究(1)针刺及药物结合疗法。

杜氏等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分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用1寸毫针围刺溃疡面,再以4寸毫针刺足三里透承山,阳陵泉透阴陵泉,三阴交透悬钟,并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6.7%,有显著性差异%郑氏等观察了针灸药物结合的“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结果2个月后针刺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88.5%,与对照组(纯药物治疗)的30.8%与71.2%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认为针灸与药物结合的”补肾通络法”不失为当代治疗DPN的一种良好之法%刘氏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治则,对48例DPN者进行了临床对照与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33例)总有效率为84.9%,明显优于对照组(15例,维生素族治疗)的33.3%,患者的周围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同时对血月訝D血粘度的改善表明,针刺的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微循环及脂代谢紊乱等因素的调节来达到促进DPN损伤修复的%方氏在对创面清理后进行辨证施灸,给予艾灸“三步法”(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施灸后涂抹湿润创伤膏,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俞氏发现艾灸配合推拿对早期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疗效%何氏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湿热血瘀型糖尿病足妬显著。

路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明显旳。

王氏以中药通痹汤外用熏洗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足,妳良好,值得推广旳。

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价值

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足;温针灸;整体疗效DF是糖尿病(简称DM)的并发症之一,症状为肢体末端溃疡或感染,病因是DM导致小动脉或是动脉硬化,引发微循环障碍,降低皮肤组织对于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能力,进而合并感染等病理表现[1]。

临床多通过西药治疗该病,但其不良反应多,具有局限性。

本研究选取75例DF患者,以分析温针灸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主体为2016年7月~2020年10月间来院治疗的75例DF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后,A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40~76岁,平均(56.24±0.19)岁;DF 病程为8~216d,平均(38.62±0.49)d。

B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范围是42~74岁,平均(56.08±0.21)岁;DF病程为9~201d,平均(37.95±0.31)d。

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B组行常规治疗,如饮食控制、知识宣教、降糖药口服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同时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剂量为240mg,将其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中,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续4周。

同时用生理盐水对溃疡面行清洁处理,用昆脂愈肤灵敷溃疡面,每日定时换药。

A组行温针灸治疗,主穴取①关元穴、悬钟穴、阳陵泉穴、太溪穴和阴陵泉穴,②足三里、气海穴、三阴交穴与丰隆穴。

根据坏疽部位,于邻近的健康皮肤组织取1~2个配穴,进行温针灸治疗。

消毒后,选择28号针灸针,长为2~3寸,于特定穴位快速进针,到达指定深度后,用捻手法行针,待出现酸麻与胀痛感后,停止行针。

于针柄上点燃长为2cm的清艾条,燃尽后换1柱,每穴点燃3柱,每日1次。

以上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治疗6d后休息1d,1个疗程为4周,共2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基本治愈:DF症状消失,可正常活动,不影响睡眠与饮食;显著疗效:DF症状好转,日常活动基本正常,轻度影响睡眠与饮食;初见疗效:DF症状改善,有康复迹象,但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睡眠与饮食;未见疗效:DF症状无变化,严重影响生活、睡眠与饮食[2]。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胡春燕,曹改杰(鹤壁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鹤壁458030)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K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白细胞介素-6CIL-6),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炎症水平,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关键词:温针灸;糖尿病足;炎性因子;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194(2021)02—0010—03DOI:10.13764/ki.lcsy.2021.02.004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关,常以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1].糖尿病足伤口往往迁延不愈易增加感染风险,进而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其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抗感染等,但临床效果不甚理想.中医治疗该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是因消渴日久发展而来,主要病机与寒凝瘀血阻滞有关[2].故治疗应以温阳散寒、舒筋通络等为主.温针灸是艾灸与针刺结合的操作技术,其能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具有温阳散寒、舒筋通络等多重作用,其应用于糖尿病足中的研究值得临床关注.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龄40~ 60岁、平均(52.89+3.46)岁,病程2~10年、平均(7.16+1.67)年,Wagner分级:皿级10例、II级30例、I级13例,溃疡直径3~5cm、平均(4.21士0.27)cm;观察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35〜59岁、平均(53.21+3.28)岁,病程2~9年、平均(7.35+1.62)年,Wagner分级:皿级12例、I级31、级10例,溃疡直径3~5cm、平均(4.29+0.25)cm。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成效分析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成效分析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成效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手脚刺痛、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进行分析。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针灸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疗效:1. 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针灸刺激穴位后可促进组织氧耗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加快,从而改善病变神经的传导功能。

2. 缓解疼痛症状:针灸疗法能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减轻疼痛感知。

针灸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

3. 改善微循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伴有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通过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氧,从而缓解神经病变。

4. 调节血糖代谢:针灸疗法对糖尿病的血糖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水平。

实际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研究对1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其中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减少。

还有一些临床观察报道,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并减轻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虽然以上研究结果对针灸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初步的支持,但由于研究数量较少,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确认针灸治疗的疗效。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98例患者,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本研究入选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5.71%。

治疗后,患者的糖尿病指标与血脂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前其临床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帮助调节脂质代谢、糖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在临床属于一类多发病与常见病,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剧,2型糖尿病的病发率也越来越高。

在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被归为消渴病的疾病范畴,具体表现以小便增多、口渴多饮,消瘦无力为主。

阴虚燥热是消渴症的重要病机,因燥热内盛,伤津耗液。

阴虚与燥热二者呈因果关系[1]。

中医针对此疾病的治疗方式多样,其中针灸为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本研究具体对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1-79岁,平均(41.47±11.76)岁,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60例,平均病程(16.85±11.24)年。

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不低于7.0mmol/L、随机血糖不低于11.1mmol/L,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尿、多饮、不明原因体质降低,同时符合中医与西医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针刺禁忌证,在行针灸治疗时未期间均未接受其它任何形式的治疗,患者对本研究知情。

本研究患者排除标准伴有肝、心、肾以及其它原发性等严重并发症,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以及精神疾病。

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筋疽0级微炎症的临床疗效

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筋疽0级微炎症的临床疗效

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筋疽 0级微炎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筋疽0级微炎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筋疽潜证患者共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糖尿病足筋疽潜证患者治疗时,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筋疽;微炎症;温针灸;治疗效果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on 0 stage micro inflammation in diabetic foot tendon absces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tendons and gangrene latent syndrom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time was selected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0, and they were p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on the basis ofthe reference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diabetic foot tendons and gangrene latent syndrome, the use of warm needling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diabetic foot; Tendon gangrene; Microinflammation; Warm acupuncture; treatment effect糖尿病足是一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病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是死亡【1】。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因素。

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例行内科治疗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转情况。

结果:治疗后完全痊愈71例(59.17)治疗无效例(1.67)。

pg、hpg、hba1c、bp、d-、abi、皮温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5面积;③有效:创面愈合5~5;④无效:创面愈合.5)见表1。

讨论糖尿病足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它是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结果。

全球每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下肢病变而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溃疡属于难愈性创面其再生、修复能力低治疗较为困难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糖尿病足部溃疡可分为缺血性溃疡、神经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绝大多数为混合型溃疡。

本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愈合情况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糖、血压及血脂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供易发生缺血性溃疡。

同时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代谢紊乱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状况和组织的修复能力差加上皮肤组织含糖量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进而诱发皮肤感染而感染也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皮温是患肢血供不佳的表现通过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患肢皮温增高血供改善。

abi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与下肢血管彩超对比相关性良好改善血供可提高abi的数值5。

因内科治疗疗程仅个月患者经过治疗后缺血改变及神经病变多有所好转但很难完全消失因此下肢血管彩超及神经肌电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内科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1hanolkar mp,bain ,tephens jw.the diabetic foot[j].qjm,8,18():-.洪天配.糖尿病诊断与防治工作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7,7(1):15-15.禹海成.糖尿病足1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医学专业,11,(1):.劳丹华,叶学和.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性检查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11,6(16):159-16.5oshimasa,i-ichio,teruol,et al.results of blood in flamma-tory maker mass ociate more strongly withtoe,brachialindex than with ankle,brachialind exin patients with type diabetes[j].diabetes are,,1(7):181-186.。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探讨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探讨
组 患者 的临床 疗效 。结 果 : 经过 临床 治 疗后 , 观 察 组 患者 治愈 7 0例 ( 8 7 . 5 % ), 好 转 9例 ( 1 1 . 2 5 %) , 无 效 1例 ( 1 . 2 5 % ), 治愈 率 为 9 8 . 7 5 %; 对照组治愈 6 1例 ( 7 6 . 2 5 %) , 好 转 5例 ( 6 . 2 5 % ), 无效 1 4例 ( 1 7 .
传统的手术治疗因创伤较大尽管已经发展成今天的显微外科手术然而手术并发症仍较多大多数患者不易接受因此我院于2012年引进经皮微创电动旋切器治疗技术德国生产臭氧发生器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射频热凝器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配合中药内服取得满意疗效
第2 1 卷
第 7期
河 北 医 学
岁; 患者溃疡 直径 2 . 2 ~ 8 . 4 e a, r 平均 溃疡 直径 为 4 . 0 ± 1 .
7 e a。 两组患者 在 年 龄 、 r 性 别 等 方 面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义 , 具有 可 比性( P > 0 . 0 5 ) 。
5 %) , 治愈 率 为 8 2 . 5 %。结论 : 经过 临床 治疗后 , 观察 组 患者康 复 状 况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 各 项 生 理 指 标 在 治 疗后 恢 复 明显 , 且 无 并 发 症 出现 。 温 针 灸 治 疗 糖 尿 病 足 患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还 会 有 所 提 升 , 可 深入 研
第 一组 为关元 、 阳陵泉 、 阴陵泉 、 悬钟 、 太溪 ; 第二 组 为 气海 、 足 三 里、 丰 隆、 三 阴交。 配 穴 : 随坏 疽 部位 不 同, 在 相近 的部位 选 择 无损 伤 皮 肤 局 部 1 — 2个 穴 位 作 配 穴 ] 。具 体方 法 : 常规 消毒 后 , 选择 2 8号 2 ~ 3寸针 灸 针, 快速 进针 , 刺 入一定 深度 后 , 行 捻手 法 , 当局部 有较 强 的酸 、 麻、 胀 感 后 停 止 行 针 。在 针 柄 上插 入 2 e a 长 r 度 的清 艾条 , 注 意不要 灼伤皮 肤 。艾炷 由近 皮端 点燃 , 燃 尽 无 火后 换 下 1柱 , 每 穴 3柱 。每 日 1次 。两 组 穴 位 交替 应用 , 连 续治疗 6 d后停止 l d , 4周 为一个 疗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观察
次, 2 周为 1 个疗 程 , 连用2 个疗 程 。
2 . 2 治疗组 : 在对照组 治疗基础上加 用丹红 注射 液 ( 山
东 丹 红 制 药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 字 Z 2 0 0 2 6 8 6 6 ) 4 0 m l 加 入 0 . 9 %生 理盐水 2 5 0 m l 中静脉 滴注 , 疗 程 同对 照组 。 针灸 取穴: 主穴取 阳陵泉 、 足三里 、 丰隆、 三阴交 ; 配穴取 下肢 水肿 加 阴陵泉 , 足底麻 者加太溪 , 局部 有溃疡面加 围针 。 常规 消毒 皮肤 后 , 选用 0 . 3 0 m m ×5 0 m m毫针快速 进针 , 得 气后 行平补 平泻法 , 留针 3 0 分钟。 每 日1 次, 治疗 6 天后

4 6 0 ・
浙 江中医杂志 2 0 1 7年 6月 第 5 2卷 第 6期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糖 尿病 足 3 O 例 观察
卢佩颖 范利亚 惠 晓 亮 浙 江 医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1 3
关键词 糖尿 病足 针 灸疗 法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临床 观察
笔 者对 3 0 例糖 尿病 足病 患者通 过 中西 医结合治疗
[ 1 ] 马天红, 潘孙峰, 方瑞华 , 等. 活血解 毒方外洗治疗初期糖尿 病足伴溃疡 2 6 例观察 [ J ] . 浙江中医杂志 , 2 o 1 7 , 5 2 ( 1 ) : 1 8 — 1 9 .
脾益气 、 温 中补虚 、 通络止 痛之功 。 诸穴 合用 , 能行气 活
血, 改善病 症 。 笔 者选取 的联合 治疗方 法充分 发挥 中药
的改 善情 况及创 面愈合情况 。
3 治 疗 结 果
的活血化瘀作用 与针刺治疗 的通 络止痛作用 , 取得 了较

一根银针刺两穴3年的糖尿病足三次见效

一根银针刺两穴3年的糖尿病足三次见效

一根银针刺两穴3年的糖尿病足三次见效初诊凤某男 35岁10月20日推荐来中医诊室,糖尿病足坏疽,不能下地,每晚5-6片止痛药才能睡觉,主要想解决服用止痛药物后“胃痛”。

一个年轻的壮汉,声音洪亮,双目通红,由家人推着,刚刚坐定,便开始机械性的熟练叙述自己的病情,已经患病6年,眼底病变1年,肾透析6个月,糖尿病足坏疽,左脚前1/3已经枯黑。

患者目前降糖仍然不规范,不控制饮食,直至1年前脚背皮肤皮肤破溃后,未及时处理,导致病情迅速进展,等发现情况严重赶到医院时,已经发展成为坏疽。

膝盖以下至脚腕皮肤暗红,不能下地,触碰疼痛难忍。

舌体胖大,舌苔黄厚,脉细涩。

分析这一系列的病症,都源于痰、瘀,按照患者的描述,是打算放弃治疗,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中医讲痰瘀互结,就要通经络、祛瘀堵。

这位年轻的“糖尿病足”患者曾经非常喜欢吃肉,烟酒不离手,这些都是生痰的元凶,而这些痰凝、淤堵停留在经络、血脉,就会导致肢体气血供应中断,而化验就会体现出“血糖、血脂升高”。

所以,通瘀、养血、补气是关键。

首次治疗,选用燥湿化痰、滋阴润燥的方剂。

配合针刺,选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悬钟、地机、太冲等,隔日一次气阴两伤、肝肾亏虚,淤血阻滞经络,主要的治法一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活血通瘀为主。

针灸过程中疼痛剧烈,下肢至足部麻木胀痛明显,起针后皮肤如枯木,无出血。

复诊一10月22日,患者自己描述上次治疗后,当夜疼痛大减,只在凌晨天亮时服用了2粒止痛药。

第二天夜间疼痛如前,但未服用止痛药的情况下能够间断入睡。

患者惊奇于针灸治疗的奇效,对于前来针灸态度非常积极。

这次治疗,针法如前,每个五分钟穴位由上至下行针一次,直至穴位得气,经络中有走窜酸胀感为止。

患者约10分钟后感肢体异常胀热感,足部坏死部分有轻微疼痛,并未做特别处理,只在行针时改为泄法。

在起针后,各处穴位流出黑色脓血,以棉签擦拭后,直至出血颜色鲜红,足部感烧灼胀热,双腿感觉轻松。

分析针灸一次,疼痛缓解,说明经络瘀阻,以针法通络治疗是有效的,但因患者淤堵时间久,需要加强针刺手法的配合。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分析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与并发症·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11月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多种,其中糖尿病足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1.6%,而死亡率也有14.4%[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糖尿病足由于其周围神经病变,会不断地侵入血管、肌肉、韧带等,进一步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足部肌群异位、骨骼发生形变,即畸形足,最终发展到严重的肢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2],甚至面临截肢的危险。

若患者没有积极治疗,此并发症发展到严重地步,不但给患者自身带来身心的痛苦,还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严重负担。

目前西医采用降血糖、抗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原则进行医治,具有一定疗效,但会出现不良药物反应。

因此该文以该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将从中医温针灸的治疗角度分析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该院收治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再将患者随机平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

其中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均在4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43±3.26)岁。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均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5±3.37)岁。

两组患者都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无妊娠、哺乳期女性;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无肝肾功能不全者;无恶性肿瘤等原发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都自愿配合此次治疗,无中途退出。

并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该次临床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常规组除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抗感染药和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过高外,要求患者营养饮食,合理运动,同时对足部溃疡者进行清创引流,湿敷抗生素药物。

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温针灸医治。

患者以侧卧位姿势,进行穴位的选取:以足太阳、足少阳的胆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的穴位做为主穴,包括阳陵泉、阴陵泉、悬钟等;再加气海、关元、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为另一组穴[3]。

刺血灸法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足

刺血灸法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足

刺血灸法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严重者可引起肢端坏疽,称为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

大量资料表明,糖尿病足不但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5%~10%的患者需要行截肢手术,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

中医外治疗法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经验[1]。

中医刺血灸法在温阳祛毒,通经络、调气血,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我科2005年5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0例,采用刺血灸法结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次总结临床病例80例,全部符合现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53~79岁;病程8 a~23a,平均17a。

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2~78岁;病程7 a~23a,平均16.5a。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相同的清创法和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

2.1 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丹参、蝮蛇抗栓酶,2周为1疗程,同时配合抗生素积极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血灸法,1d1次,2周为1疗程。

2.2.1 用三棱针点刺灵台穴出血,或其周围找压痛点或皮下结节或肤色变异点出血。

2.2.2 涌泉加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穴)、糖尿病三针法(胰俞、胰腺、然谷穴)、足三里穴,针尖刺向足部。

2.2.3 神灯烤气海、关元穴。

2.2.4 病变中点一针加灸,其周围行围针刺或葵花刺,灸后用梅花针刺络拔罐(在患处,干性坏疽用梅花针行刺血拔罐,湿性坏疽最好拔罐)。

2.2.5 睡前泡脚后在气端穴放血致不出血为止,并灸患足。

3 疗效分析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溃疡创面愈合;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较治疗前好转,溃疡创面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溃疡创面无缩小甚至扩大,结果见下表1。

2型糖尿病的针灸疗效观察与社区管理研究

2型糖尿病的针灸疗效观察与社区管理研究

2型糖尿病的针灸疗效观察与社区管理研究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社区管理方法。

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7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联合应用针灸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52±1.05)mmol/L、餐后2h血糖(8.36±1.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2±0.49)%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10.10±1.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糖稳定性,进而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关键词:2型糖尿病;针灸治疗;社区管理引言:糖尿病主要呈现高血糖特征,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患病主要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并且受到胰岛素作用受损影响,也会导致糖尿病发病。

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超过90.00%,并且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40岁,疾病发病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1]。

在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损害心脏、肾脏等器官,进而增加患者器官功能障碍风险,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截肢、失明。

因此,要求临床应以2型糖尿病作为重点,切实加强血糖控制。

西医主要应用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疾病,但是因为患者服药剂量相对较大,在用药后,往往伴随低血糖情况。

因此,临床强调可借助中医手段治疗糖尿病,经针灸治疗,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控制。

同时,因为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要求临床应切实加强对患者的社区管理,进而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n=39)性别:男/女=28/11例,年龄53~70岁,均值(63.59±5.97)岁,病程4个月~6年,均值(4.63±0.29)年。

对照组(n=38)性别:男/女=28/10例,年龄54~71岁,均值(64.60±5.95)岁,病程4个月~7年,均值(4.70±0.27)年。

穴位注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穴位注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穴位注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针剂穴位注射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糖尿病足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8 例。

对照组予常规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观察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94.74%)优于对照组(60.53%),双下肢动脉血流量数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足更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症状及体征,更有利于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早期可见肢体麻木、发凉、疼痛和间歇性破行, 继则下肢远端变黑、组织溃烂、感染、坏疽。

属祖国医学“消渴”“脱疽”范畴。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截肢率为7.3%。

为了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采用川芎嗪针剂穴位注射疗法对早期糖尿病足病患者进行治疗,给予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对防止早期糖尿病足的恶化干预进行研究,防止足溃疡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探索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住院患者76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编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6-70岁,平均57.1+10.11岁,病程6-10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Wagner糖尿病足分级标准选择0级患者;(2)明确2型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足诊断;(3)皮肤无开放性病灶;(4)表现为肢端疼痛(刺痛或灼)、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

1.3 排除病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冠心病症状不稳定者、脑血管急性期、取穴处皮肤感染者、下肢浮肿者。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易建昌;黄联继;易建平【摘要】目的:观察针灸、中西药内外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均给予相同的中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针灸。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针灸前后患肢皮温有显著显著改善。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期刊名称】《双足与保健》【年(卷),期】2007(9)3【总页数】2页(P163-164)【关键词】糖尿病足;针灸疗法;中西药疗法;综合疗法【作者】易建昌;黄联继;易建平【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医学院中医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指的是神经病变后减弱了患者下肢的保护功能,造成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坏疽的病症[1]。

一般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时间漫长,患者承受较多的痛苦,为了提高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次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同期3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针灸治疗,患者经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中19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5±3.2)岁,病程12 d~10 个月,平均病程(38.9±10.6)d,观察组 18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 51~77岁,平均年龄(61.9±3.4)岁,病程 14 d~11 个月,平均病程(40.2±10.3)d,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给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睡前口服阿司匹林片0.3 g,同时给予中药连翘、金银花、天花粉各20 g,黄芪30 g,紫花地丁15 g,赤芍、生地黄、川牛膝、麦冬、玄参、黄柏、桂枝各10 g,水煎服,早晚各1次。

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40例

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40例

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40例李晓伟;贠哲【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8(011)008【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灸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疮面愈合率.检测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er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随访记录两组的疮面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降低(P<0.05);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bFGF明显降低,VEGF、IGF-1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的bFGF低于对照组,VEGF、IGF-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的疮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疮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显著,能促进疮面愈合,调节bFGF、VEGF、IGF-1的水平.【总页数】3页(P1255-1257)【作者】李晓伟;贠哲【作者单位】712046 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针灸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40例--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40例对照2.凉斑汤结合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3.补阳还五汤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19例4.中药外敷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90例临床观察5.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糖尿病足215例疗效临床观察(河南省太康县城关民族医院河南太康 461400)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 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10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48-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糖尿病并发症也在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和死亡率,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

1999-2007年,我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医学术思想为指导,对门诊215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15例,男性154例,其中27岁1例,40-49岁60例,50-59岁12例,60-69岁57例,70-79岁23例,80岁1例,30-39岁1例;女性61例,期中30-39岁4例,40-49岁10例,50-59岁23例,60-69岁12例,70-79岁10例80岁以上2例;单足患病85例,双足患病130例。

患者都系门诊治疗,疗程最短一个月,最长3个月。

1.2 诊断及分类标准:参照《全科医师实用手册》[1]按1980
年以来国际上通用who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修改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或餐后2小时血
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单足类:凡是糖尿病病人单侧手脚发凉,皮肤颜色变暗无光泽,手指脚趾麻木,感觉迟钝和丧失为单足类;凡是糖尿病病人双侧手脚发凉,皮肤颜色变暗无光泽,手指脚趾麻木,感觉迟钝和消失为双足类。

中医分型标准⑶(1).肺胃蕴热型: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唇燥,尿频便秘,体瘦,苔黄脉数;(2)胃热炽盛型: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尿频便秘,苔黄燥,脉滑实有力;(3)肾阴亏损型:尿多而频,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沉细;(4)阴阳俱损型: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甚则饮一溲一,四肢不温手足心热,面容憔悴,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1.3 治疗方法 :经降糖治疗, 控制空腹血糖水平为(10±4)mmol/l,针刺治疗。

除伴有高血压进行降压外,停止其他疗法。

合并严重感染的配合激光治疗。

1.3.1针刺治疗: 主穴:脾俞、膈俞、胰俞、曲池、三阴交、脉根、上曲泉、脉生。

配穴:肺俞、胃俞、肝俞、中脘、然谷、阴陵泉。

病症在足背及二、三趾者加丰隆;病症在踇趾者加地机;病拇指加手三里;病中指加内关;病无名指加外关;病小指加通里;同时可根据辨症取穴加大椎、命门、太溪、委中以及八邪、八风、天枢等。

方法:毫针直诸穴,要求气至病所。

诸穴得气后可行各种补泻手法。

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1.4 疗程: 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除以上针灸治疗外,对糖尿病足症状较重合并感染的患者,一般配合激光疗法。

每周两次。

10次为一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
1.5.1 基本痊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双足皮色正常,皮肤感觉正常。

1.5.2 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皮肤颜色明显好转,皮肤感觉明显好转。

1.5.3 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改善,双足皮色有一定好转,但双足仍有麻木感觉,仍有感染。

1.5.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2 结果
表1
从上表可知糖尿病足基本痊愈率为42.8%,显效率为31.2%,好转率为25.6%,无效率为0.4%,总有效率为96.3%,其中双足类总有效率为80.6%,单足类总有效率为98.9%。

3 讨论
糖尿病足⑴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引起下肢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肢端坏疽,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

消渴⑵病变的
脏腑在肺、胃、肾,病机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并发痈疽即糖尿病足等病变。

故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针灸疗法为中医所独创,它可以调动患者本身的调节功能,疏通经络,达到矫正病态的目的。

针刺治疗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除选择好适应症,辨症取穴外很关健的是针刺手法的运用,医生在运针时,必须时时注意病人的感应,随时询问病人的感觉,并据此调节自己的手法,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糖尿病足预防是关健,对新发现的糖尿病病人应早期检查有无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早期积极控制血糖达到理想水平。

因为高血糖既是微血管也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要认真控制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大量饮酒等不利因素,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理,适当体力活动及正确的治疗。

只有唤起公众意识,普及糖尿病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应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病人和医生必须共同配合,才能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

典型病例
[1]《全科医师实用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2年10月第二版
[2]《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3]《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府强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