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无菌试验检查要点指南(版)讲解学习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1. 前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是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阐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的要点。
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是指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相应的测试检查和管理工作。
下面列举几点相关规定:2.1 原材料控制医疗器械的原材料是制造过程中的基础,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原材料的来源必须合规,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过硬、无任何污染;•原材料检验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必须采取一定的检测措施和方法;•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的数量和应用必须遵照相关的规律和标准,以保证制作的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都能得到保证。
2.2 制造过程控制制造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医疗器械,必须制定科学、详细的制造流程:•制造过程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产品的构造、制作工艺、工艺流程、人员操作等;•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范,从原材料的收购、检品、质检,到成品检测、检查、打标,必须严格的遵循制定的流程和规范;•制造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对工艺和精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有力的措施。
2.3 设备的管理医疗器械制造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和工具,为了保证生产出的医疗器械质量,设备必须得到科学的维修和管理。
•设备的选择首先必须向专业的单位购买,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设备的维修必须得到科学的管理和监控,对设备的维修过程必须有管制,对维修完毕的设备必须要测试和检验;•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规章和标准,工序操作也必须得到操作人员的监管和管理。
3. 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和应用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任何的污染都将影响器械的质量和效果,而现场检查正是保障其质量的关键一步。
3.1 无菌场地的要求•无菌场地必须单独设置,隔离于其他的生产区域;•场地的大小必须要求广泛,在满足生产要求的语境下,要保证通行空间大小;•场地必须要有完善的设备和工具,以保证对中间件的使用和操作。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并检查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2.检查文件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使用和落实,包括是否制定了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记录。
二、原材料和辅料采购管理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合格供应商清单,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2.检查原材料和辅料的采购程序,包括对采购的控制和跟踪,并检查相关记录。
三、生产过程控制1.检查生产车间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包括洁净室的清洁和维护等。
2.检查原材料和辅料的贮存和消耗,包括贮存条件、有效期控制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维护情况,并检查维护记录。
4.检查生产过程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包括无菌操作的控制和记录。
5.检查生产过程的计量和检测,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并检查检测报告。
四、产品质量控制2.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包括产品的表面、形状、颜色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产品的功能性能,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特性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4.检查产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包括无菌检测、生物负荷测试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五、质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1.检查质量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包括生产记录、检测记录等。
2.检查质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包括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记录。
3.检查质量数据的反馈和改进,包括质量问题的处理和纠正措施,并检查相关记录。
六、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1.检查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2.检查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企业对质量问题的改进和预防措施,并检查相关记录。
上述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的指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要注意抽查和现场观察,确保质量管理规范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无菌医疗器械检查指南培训
0801 是否规定了对生产操作岗位和质量 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 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过程 质量控制技能、质量检验技能培训 的制度。(检查相关记录证实相 关技术人员经过了规定的培训)
- 培训文件 - 内部培训、外部培训 - 无菌检验 - 特种岗位等
- 管理评审程序文件 - 管理评审计划、签到表、会议纪要 - 输入、输出、结论、改进项目
0505 相关法律、法规是否规定有专人或 部门收集,在企业是否得到有效贯 彻实施。(检查相关记录或问询 以证实贯彻的有效性)
- 外来文件清单 - 法律、法规培训记录
0601 是否在管理层中指定了管理者代 表,并规定了其职责和权限
(检查相关记录证实达到了相关要求)
- 与申报资料一致 - 厂房设计资料 - 厂房面积、产能、产量等数据的匹配性 - 风险管理输出等
*0902 生产设备(包括灭菌设备、工艺 装备)的能力(包括生产能力、 运行参数范围、运行精度和设备 完好率)是否与产品的生产规模、 和质量管理要求相符合
- 设施、设备清单、(洁净空调、纯化水设备等) - 厂房、设备的验证资料(IQ、OQ、PQ)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检查指南(试行)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010-12
检查评定方法
1.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 查,须根据申请检查的范围,按照无菌 医疗器械实施细则,确定相应的检查范 围和内容。 2.无菌医疗器械检查项目共253项,其 中重点检查项目(条款前加“*”)32项, 一般检查项目221项。
- 能力评价记录 - 员工档案等
0804 进入洁净区的生产和管理人员是否进 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 技术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检查、质量试验和保障。
这些检查和试验是确保空气和水的质量,设备和材料的可靠性,以及生产线上的工人和操作员的表现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检查要点指南。
一、设备保养与维护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是设备保养与维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清洁:在使用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处理,除去污物和灰尘等杂物。
2.设备校准: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经过校准,以保证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设备维护:设备在正式使用期间,需要根据要求和计划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设备维护应该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保证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生产过程。
二、生产管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工人及现场操作员的素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对操作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操作经验。
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细节观察力和工作态度,确保所有生产过程都严格按照要求完成。
2. 现场环境:生产现场需要做到严格控制环境,避免外部环境影响到产品质量。
生产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尘污,无杂质和噪声,确保生产过程的最佳。
3. 生产记录:生产过程需要标准化记录并及时备案,以便于监督和检查工作的进展和质量情况。
同时记录中还需要包括出现异常和原因等相关情况的说明。
三、物料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物料,特别是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耗材等,防止引入污物或组织细胞等影响质量的因素,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和品质控制管理,确保物料和产品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四、检验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中检验和测试是必不可少,并且对于检验的结果应该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查和判定,确保产品全部符合标准和要求。
五、质量文档管理生产过程中所有质量相关的文档应该依据标准格式进行标准化管理,包括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审批记录等行为记录。
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要点
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要点I. 检查范围本次检查范围涉及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包括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工艺、产品检验、仓储条件、使用单位的采购验收、使用记录等方面。
II. 检查依据本次检查依据为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III. 检查方法本次检查采用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 现场检查:对生产厂家、仓库、使用单位进行实地查看,了解生产流程、仓储条件、使用情况等。
2. 资料审查:查阅生产厂家、仓库、使用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评估其符合性。
IV. 检查问题在本次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 生产环节:部分生产环节操作不规范,如消毒不彻底、包装不严密等。
2. 仓储环节:部分仓库设施不完善,如温度、湿度控制不准确,防虫防鼠措施不到位等。
3. 使用环节:部分使用单位采购验收制度不健全,使用记录不完整等。
V. 问题分析以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原因:1. 生产厂家对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 仓库管理人员对仓储设施的维护保养不够重视,导致设备运行不良。
3. 使用单位对采购验收和使用记录的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VI. 检查结论根据本次检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部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缺陷,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2. 部分仓库的设施条件不符合要求,需要加强维护保养和管理。
3. 部分使用单位的采购验收和使用记录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加强规范和管理。
4. 建议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仓储和使用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 建议生产厂家、仓库和使用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6.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无菌医疗器械GMP检查方法讲解稿(总汇)
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洁净室(区)设置原则
一、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应当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二、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生产区域应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
三、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入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生产区域应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
四、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均应在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
五、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应当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应在不低于300,000洁净室(区)内生产。
六、对于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
七、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和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
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在10,000级洁净室(区)内。
1、医疗器械的无菌检验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CMCC(B) 63 501]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sporogenes)
[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
集菌仪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所需设备
生物安全柜:(从试 验安全性考虑,建 议阳性对照试验使 用生物安全柜)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所需设备
电子天平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所需设备
光学显微镜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所需设备
过滤装臵(无油真空泵、滤杯、滤头、滤瓶、微孔滤膜、夹子)
环境及人员要求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 000级下的局部 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 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 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 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 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 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 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 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制成菌悬液 (浓度小于 100cfu/mL)
黑曲霉
硫乙醇酸盐流体 培养基(12mL) 9支:分别接种 小于100cfu的金 葡、铜绿、枯草、 生孢各2支,另 一支不接种做空 白对照,培养3 天
改良马丁培养基 (9mL) 5支: 分别接种小于 100cfu的白念、 黑曲霉各2支, 另1支不接种做 空白对照,培养 5天
抑细菌/抑霉菌试验:用选定的微生物来演示某些物 质的存在能够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繁殖。
培养基: 是人工配制的生物营养物质,即用人工的 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成的一 种混合营养物。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为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规范实施具体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归纳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的有益补充,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可参考《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企业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价具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策层)能否确保企业建立一个充分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定管理者代表在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机构1.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以及相互沟通的关系,并形成文件,确保企业建立充分的、有效的、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版
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重点指南(2016 版)为增强对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及其监察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察管理总局有关规范实行详细要求,依照《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材》,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材》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说和说明,并概括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中重点环节的审察要求,作为《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材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的有利增补,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材看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材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材看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材生产公司展开监察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材生产公司展开无菌医疗器材生产管理活动供给参照。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察管理局组织、实行的医疗器材注册质量管理系统现场核查、《医疗器材生产同意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材生产监察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照资料。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材包含经过最后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材。
高分子资料类医疗器材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可参照《高分子资料类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重点指南》(2016 版)。
当国家有关法例、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从头议论以确保本指南连续切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公司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系统运行有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论拥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议层)可否保证公司成立一个充足和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在生产公司展开无菌医疗器材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立管理者代表在成立、实行并保持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机构1.公司应当成立与医疗器材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以及相互交流的关系,并形成文件,保证公司成立充足的、有效的、适合的质量管理系统。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无菌检验是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保证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从无菌检验的定义、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方面介绍医疗器械无菌检验的相关知识。
一、无菌检验的定义无菌检验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评定的过程,用以确认器械能否达到一定的无菌状态。
无菌状态是指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污染。
二、无菌检验的方法常见的无菌检验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检验、微生物限度试验和生物指示物检验。
1. 菌落总数检验菌落总数检验是通过在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并计算菌落的数量来评估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加入抑菌剂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菌落总数的限度标准根据具体的器械和使用环境的要求而不同。
2. 微生物限度试验微生物限度试验旨在评估医疗器械中特定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根据器械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进行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试验,例如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培养方法和定量方法。
3. 生物指示物检验生物指示物检验是通过使用已知数量的高度耐热的生物指示物,如枯草杆菌孢子,来评估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将生物指示物置于器械的内部或表面,经一定条件处理后,通过监测生物指示物生长情况来判断是否满足无菌标准。
三、无菌检验的标准医疗器械无菌检验的标准一般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制定。
对于不同的医疗器械,一般会根据其使用环境、材料特性和功能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无菌检验标准。
常见的无菌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如GB19082-2009《医用防护服的无菌要求》和ISO 11137《辐射灭菌》等。
四、无菌检验的重要性无菌检验在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器械在手术、检验和治疗等过程中接触人体的内腔和外表面,如存在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将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导致患者健康受损甚至致命。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要点指南
一、概述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是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规范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工作,特制定了本指南,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工作能够科学、严谨地开展。
二、检验检查范围1. 医用一次性产品2. 注射器、输液器3. 非穿刺性医用设备4. 植入性医用器械5. 其他需要进行无菌检验检查的医疗器械三、检验检查要点1. 严格执行无菌检验检查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2. 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无菌检验检查方法和试验设备。
3. 对医疗器械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外观无破损、无变形、无污染等。
4. 进行包装完整性检查,确保包装不破损、无渗漏。
5. 采取合适的取样方法,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6. 严格执行无菌检验检查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7. 进行细菌内毒素试验,确保医疗器械不含有细菌内毒素。
8. 进行无菌性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判定。
四、检验检查方法1. 外观检查2. 包装完整性检查3. 取样4. 细菌内毒素试验5. 无菌性试验五、检验检查流程1. 接收医疗器械样品2. 外观检查3. 包装完整性检查4. 取样5. 细菌内毒素试验6. 无菌性试验7. 归档存储检验检查报告六、质量控制要求1. 严格执行无菌检验检查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2.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档案记录系统,确保检验检查过程的全程可追溯。
3. 对无菌检验检查的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等实施定期的检测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无菌检验检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
5. 加强对无菌检验检查人员的质量监督和考核,确保检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语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要点指南的制定,对规范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执行本指南,不断提高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检查工作水平,为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积极贡献。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1.无菌区域设施检查:检查生产厂房的无菌区域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专门设计的无菌室,并且是否设有过滤器、洁净室、无菌操作台等设施。
2.无菌材料存储与管理检查:检查无菌材料的存储方式,包括无菌包装和密闭容器,是否有明确的标识和记录,以及是否有专门的无菌材料库。
3.无菌制备操作规范检查:检查无菌制备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包括操作人员的穿着是否符合要求,手术台的规范操作流程和操作区域是否合理。
4.无菌材料清洁与消毒检查:检查洗净的器械、无菌材料的洁净度和清洗程度是否达标,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消毒处理,以及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5.无菌操作人员培训和操作记录检查:检查无菌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包括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等内容,以及是否有操作记录和操作员签名。
6.无菌器械包装和密封检查:检查无菌器械的包装和密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有效的无菌指示物,以及包装材料的质量是否可靠。
7.无菌器械灭菌方法和效果检查:检查无菌器械的灭菌方法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灭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记录,灭菌程序和参数的合理性。
8.无菌器械质量控制检查:检查无菌器械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产品的检测和检验方法,无菌指标的合格率统计等。
9.无菌器械储存和配送检查:检查无菌器械的储存条件和配送方式,包括库房的温湿度要求,货物的包装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10.无菌器械不良事件处理检查:检查无菌器械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包括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以及对事件的分析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的要点,检查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XXXX版)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检查要点指南〔2022版〕为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体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总局有关典型实施具体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附录无菌医疗器械?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释和讲明,并回纳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因此?的有益补充,旨在关怀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质量治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治理活动提供参考。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治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指南要紧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治理典型检查可参考?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治理典型检查要点指南?〔2022版〕。
当国家相关、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企业应当明确与质量治理体系运行相关的治理职责,对治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目的是评价具有行政责任的治理者〔决策层〕能否确保企业建立一个充分和有效的质量治理体系。
在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治理活动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定治理者代表在建立、实施并维持质量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应注重以下咨询题:〔一〕组织机构1.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治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治理职能以及相互沟通的关系,并形成文件,确保企业建立充分的、有效的、适宜的质量治理体系。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
应具有检验设备台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备。应当
定
维护和贮存过程中
应满足《医疗器
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
应满足《医疗器械生产质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中一般应明确设计策划、设计输入、
风险管理的要求可以作为设计开发程序的一部分,也可以
企业对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
洁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应保持年度培训计划及进入洁净室
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培训记录应能体现对卫生和微生物基
人员健康要求
定期体检的要求,制定人员卫生管理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应
肺结核、皮肤病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
日常发现的生产
还应明确产品实现各阶段控制要求和
企业应评价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形成因素,识别对
识别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等内容。应制定形
企业应制定关键工序、特殊过程验证的规定,实施关键工序、
应依据确认的结果制定关键工序和特殊
企业应制定产品防护的程序文件。产品防护的程序文件应包括
应根据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规定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及材
10万级洁净室(区)内清洗,但应在万级洁净室(区)内整
洁净工作服和一般的无菌工作服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但在万
有热原要求
(区)内进行无菌加工使用的无菌工作
3)洁净室(区)工作鞋的清洗,应与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分开,
应满足质量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具有与所生产的医疗
并应满足与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
企业所具有的生产环境应做到卫生条件好、空气清新、大气含
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包装封口过程确认检查要点指南(2023版)
常见的可能出现的密封外观特征: (一)未密封区,当包装未形成热封或已形成密封但随后又分离时就形成未密封区; (二)非均态或欠封区,发生在因过程参数不正确,尽管形成了密封但无适宜的强度时或由于密封参数的变化 过大可能引起密封出现斑点和斑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封区,由于密封参数过载可能引起过度密封,使包装组件发生熔化进而变脆,从而容易开裂; (四)窄封,包装在密封模中的位置不正,两个材料偏斜,产品鼓胀,裁切过程中发生偏斜等这些在密封过程 中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产生窄封;
(五)通道,当一个未密封路径穿越整个预期的密封宽度时便形成通道; (六)起皱/破裂,发生在形成密封之后因加工处理包装而引起,一般发生在软性基质材料上; (七)折叠,材料在形成密封前已经被折叠;
(八)撕裂/针孔,一般发生在基质材料上,如果目力检验不足以确定其可接受性,需进一步评价。(同运行确 认。中“穿孔或撕裂”)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包装封口过程确认检 查要点指南(2023版)
北京市医疗器械无菌包装封口过程确认检 查要点指南(2023版)
无菌包装也叫无菌屏障系统,其封口过程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保护、无菌保持、无菌打开和使用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过程。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无菌包装的封口 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无菌包装封口过程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在无菌包装封口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 ,规范无菌包装封口过程确认工作,保障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直到找到适宜过程参数、可接受的上限过程条件与下限过程条件。在过程的极限参数及中心值(如:温度上下 限及中心值)三个条件下进行包装的试生产;每组过程参数一般应至少试验10个。可以使用不包含器械的无菌包装 。应至少考虑无菌包装灭菌前后完好性和密封两方面的性能。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培训课件
薄膜过滤法
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 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试验菌(小于 100cfu),过滤。取出滤膜接种至相应的培 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内。另取一滤桶, 不过滤供试品,其它操作同上,作为对照.将含 培养基的容器按规定温度培养3~5天。 各试 验菌及相应的培养基逐一进行验证。
菌种的要求: 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 宜的方法保存;并以医疗保器证械无试菌检验查菌
25
25
(6)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菌液制备 一般当日使用。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少许接种
至营养肉汤基中,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硫乙醇酸 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 ~24h; 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改良马丁培养基中, 23~28℃ 培养24 ~48h,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含菌 量小于100cfu/ml菌悬液; 黑曲霉 菌斜面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 上, 23~28℃培养5 ~ 7天,使大量的孢子成熟。加入3~ 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 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 成小于100cfu/ml 的孢子悬液。(见表)
医疗器械无菌检查
13
13
(4)实验环境条件要 求: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 000级下的局 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 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工作 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 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 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按 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 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无菌试验检查要点指南(2010版)无菌检验是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判定及检验人员业务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作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无菌检验工作应由本企业独立完成。
本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人员增强对无菌检验相关知识的认识,指导和规范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菌检验过程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在无菌检验的过程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修订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等各项涉无菌检验的检查。
二、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生产企业无菌检验活动的情况下,对其无菌检验过程的控制水平进行客观的检查和评价。
一般情况下,检查人员可按照以下顺序开展检查工作,并适时做好相关记录:1、了解产品特性及生产企业选择的无菌检验方法。
常见的产品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当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时,生产企业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给出正确的结果。
若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应按供试品无菌检查的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对药典规定的每一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证。
验证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2、了解检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培训情况及工作经历。
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或当面询问检验人员的方式,检查无菌检验人员是否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3、现场察看无菌实验室。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如在万级洁净间内配置超净工作台等)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监测。
4、现场察看无菌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器具。
其中,主要设备包括:恒温培养箱(真菌、细菌)、恒温水浴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干燥箱、电子天平、光学显微镜、集菌仪、过滤装置(无油真空泵、滤杯、滤头、滤瓶、微孔滤膜、夹子)等;(从试验安全性考虑,建议阳性对照试验使用生物安全柜)主要器具有:试管及试管架、酒精灯、75%乙醇棉、灭菌刻度吸管(1ml)、灭菌平皿(9cm)、锥形瓶、三角烧瓶、灭菌剪刀、镊子等。
生产企业应采用可靠方法对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灭菌,通常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30分钟,或置电热干燥箱内160℃2小时。
器具灭菌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的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器皿在灭菌后,最多1周即用完。
检查时还应注意清点培养皿的个数,与试验记录中反映的培养基个数是否一致。
5、对照生产企业有关无菌试验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检验人员当场操作或口述无菌检验的过程。
(1)培养基制备生产企业可按药典中的处方制备培养基,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
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2)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供试品无菌检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
无菌试验过程中,若需使用表面活性剂、灭活剂、中和剂等试剂,应证明其有效性,且对微生物无毒性。
无菌操作时,对供试品容器表面应用适宜的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如果供试品容器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可用适宜的无菌器材(如带有除菌过滤器的针头)向容器内导入无菌空气,再按无菌操作起开容器取出内容物。
(3)培养及观察含培养基的容器按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
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细菌培养2天、真菌培养3天,观察接种的同种新鲜培养基是否再出现浑浊;或取培养液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菌。
在观察试验结果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假阴性的影响。
其中影响假阴性发生的因素有:培养条件不能支持微生物的生长(促生长试验);在无菌试验中,产品中释放出了杀菌或微生物电解的物质(消除抑菌物质);从灭菌处理到培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确定灭菌后产品的储存条件及储存时间)。
(4)结果判断生产企业应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判断:①若供试品管均澄清,或虽显浑浊但经确证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②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除非能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即生长的微生物非供试品所含。
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不得有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
当符合下列至少一个条件时,方可判试验结果无效:①无菌检查试验所用的设备及环境的微生物监控结果不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要求;②回顾无菌试验过程,发现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③供试品管中生长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是因无菌试验中所使用的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
试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
重试时,重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重试,若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6、查阅试验记录。
完整的试验记录应明确包含下列几类信息:(1)样品记录,至少应包括:取样日期、样品名称、样品规格、样品批号、取样地点、取样方式、取样人、原始试验记录序号。
(2)灭菌物品制作记录①培养基:培养基名称、培养基批号、培养基用量(g)、蒸馏水用量(ml)、培养基分装数量、灭菌日期、灭菌的实际温度和压力、灭菌时间、制作人、培养基存放地点和有效期等。
②器具:器具名称、器具数量、灭菌日期、灭菌的实际温度和压力、灭菌时间、制作人、器具存放地点、有效期等。
(3)原始试验记录,至少应包括:记录名称、记录序号、样品名称、样品唯一性标识(例如:样品号)、样品规格、样品批号、灭菌批号、样品数量、取样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依据、主要试验设备及器具、试验方法、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结果(每日观察的结果)、试验结论、检测人、复核人等。
(4)废弃物处理记录,至少应包括:废弃物形态(固体、液体)、废弃物数量、灭菌时间和压力、经办人、处理日期等。
三、其它应注意的问题1、生产企业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试验样品应从常规产品中能够代表加工过程和条件的批中选择。
选择样品是随机的。
试验样品的选择和处理技术应明确,以免对样品上所含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造成污染和改变。
试验样品可以选择制造过程中的不合格产品,它们应该代表这个生产批的加工程序和条件。
用于试验的不合格产品应不会影响无菌测试的有效性。
2、生产企业对于供试品的选取、转移过程要采取防止污染措施,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选取制作供试品的试验样品时,样品包装须完好无损,尤其是只有一层包装的样品。
进入无菌检验室的样品若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或缓冲间)拆除后,传入实验室。
3、无菌检验中接触供试品的试验用具温度不能过高以防可能存在的菌被烫死。
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批次的产品,在拆包装及夹取样品时,应更换试验用具(如:剪刀、镊子)。
4、进入无菌操作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的外表都应采用适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如:紫外灯照射不少于30分钟),以避免将外包装污染的微生物带入无菌检验室。
出具试验结果后,所有培养物须经121℃高压灭菌30分钟的处理。
5、由于无菌检验时间跨度较长,因此过程的记录应能够完整体现试验的全过程,对于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均应在记录中客观反映。
参考资料一:常见的名词解释1、灭菌:杀灭或除去特定环境或物品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灭菌物品污染的微生物存活率减少到10-6及以下。
2、微生物: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小实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3、无菌技术:是指在微生物试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其中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试验器材以及无菌操作。
4、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环境条件下,在对无菌制品或无菌器械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防止微生物污染与干扰的一种常规操作方法。
5、培养条件:用于促进微生物发育、生长和繁殖的生长培养基和培养方式的组合。
6、需氧菌:在代谢中,有氧条件下才能生存的微生物。
7、厌氧菌:在代谢中,没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的微生物。
8、抑细菌/抑霉菌试验:用选定的微生物来演示某些物质的存在能够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繁殖。
9、促生长试验:用于证明生长培养基能够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技术操作。
10、假阴性:实际阳性的无菌试验结果被变成了阴性。
11、假阳性:实际阴性的无菌试验结果被变成了阳性。
12、生物指示物:对特定灭菌工艺有确定的抗力,可供使用的微生物检验器材。
13、化学指示物:根据暴露于某种灭菌工艺所产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在一个或多个预定工艺参数上显示变化的指示器材。
14、无菌保证水平(SAL):灭菌后产品上存在单个活微生物的概率。
参考资料二:无菌室空气中菌落数的检查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
方法如下:取直径约90mm 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20mL,在30℃~35℃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3只培养皿在无菌室操作台或超净工作台平均位置打开上盖,暴露30分钟后盖好,置30℃~35℃培养48小时后取出检查,3只双碟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无菌试验过程中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上。
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平皿盖,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参考资料三:供试品数量的选择检验数量是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数量。
除另有规定外,出厂产品按药典附录ⅩⅢB中表1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表2、表3规定。
表1、表2、表3中最少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试验的供试品用量。
一般情况下,供试品无菌检查若采用薄膜过滤法,应增加1/2的最小检验数量作阳性对照用;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1 支(或瓶)作阳性对照用。
执行GB/T14233.2的供试品数量应满足同一批号3~11个单位供试品。
检验量是指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总量(g或ml)。
除另有规定外,每份培养基接种的供试品量按表2、表3规定。
若每支(瓶)供试品的装量按规定足够接种两份培养基,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
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检验量应不少于直接接种法的总接种量,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