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
二、自学建议、合作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讨论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三、汇报自学情况: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2.你画出了哪些生字并组词。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5.质疑:四、理解课文。
1.读课文回答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第二课时一、引入:我们人类的祖先当时在怎样在原始森林生活的?二、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
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四、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
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下《23 祖先的摇篮》精品说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篇文章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外篇》中的一篇,题目为《祖先的摇篮》,讲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如何依靠自然资源生存,以及人类始祖的生活方式。
本文选取的主题与内容较为深刻,既涵盖了人类生存史的重要阶段,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依靠自然资源生存的经验,了解生物链的运作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并能通过阅读推断事物间的联系和影响;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与演化的悠久历史,增强对人类文明的敬畏心和热爱心;2. 告诉学生人类生活所依靠的自然资源,教育学生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希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了解人类需要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培养出保护自然的环境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链”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和重点细节。
难点:1. 教学时要在保证语言简单清晰的同时调整措辞,让学生能够理解篇章意思;2. 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生态环保或文化保护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课前师生对“祖先的摇篮”这个话题进行预热,让学生产生兴趣;2.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听说阅读朗读课堂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发挥出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3. 强调交互式教学,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来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深层次内涵;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Step1、导入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人类最早是在哪些地方生活的吗?当时的人类是怎么生存的呢?”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对预习内容的引入,让学生对课文话题产生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
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鲜明,与课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
整幅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三、说重点难点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会读“逗、蔷、薇”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 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森林的歌颂以及对童年生活的赞美。
全诗一共有四节,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局。
第一节是总起,用“爷爷”的口吻赞美了原始森林,将原始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
这个比喻多么贴切多么温情啊!因为人类在森林里诞生、在森林里成长,人类的进化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所以将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
至于这个祖先是多少年前的祖先呢?我们无从考证,也许应该算到人类出现那一段历史吧!这个对于诗歌理解而言,不太重要。
第二节、第三节是“我”的遐想,“我”根据经验丰富的爷爷的那个比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到我们的祖先到底会在森林里生活、玩耍、嬉戏、成长……这两节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烂漫,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说最渴望做的事情全部“安”到祖先头上。
第四节回到现实,用风儿吹动树叶的声音将“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最后以感叹句作结,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爷爷”观点的认可。
整首诗很押韵,适合训练学生朗读。
第一节的韵有“篮”“边”“天”,第二节的韵脚有“先”“蛋”“伞”,第四节的韵脚有“远”“篮”,指导朗读时要注意韵脚的处理。
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四节有好几个感叹号,朗读时要突出赞叹的语气;第二节第三节有好几个问号,用孩子们的猜测和疑问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那种情态。
在第二三小节里,还有很多动宾结构的短语,这些短语的铺排,让诗歌充满了鲜明的节奏感。
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积累。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只有七个,但是要求会写的字较多,这些字笔画还偏多,需要细心指导。
另外,这首儿童诗是节选,编入教科书时对原诗进行了删改。
我们认为原诗的结尾更有意义。
所以建议大家在教学中将原诗结尾链接进来,可以深化诗歌的意义。
【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逗、蔷、薇、逮、忆”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等9个生字。
第课《祖先的摇篮》(说课稿)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课《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主要是讲述人类的起源和漫长的进化过程。
从阅读角度来看,本课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1.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以蛟龙和羊原来为人类的祖先;2.祖先们成长的艰辛历程:从手脚生长——直立行走——打猎——生活穴居——发明工具,一步步摸索前进;3.祖先文化的意义:文化随着人类进化逐渐丰富,孕育了人类智慧和文明。
本课主要适用于二年级低段,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视角,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再通俗易懂地讲解人类文化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想象能力,来发现智慧与文明的源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了解祖先的文化意义;3.能够独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4.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祖先的生活情景。
2. 能力目标1.通过语文阅读理解,建立对微观语言细节的敏感性;2.把握文本的思想,寻找文本中的重点;3.训练独立思考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兴趣;3.提高学生对人类生命、文化文明的尊重。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2.交流先人起源的神话故事;3.探讨“文化的意义”;4.表演“祖先发明工具”的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文朗读教师先快速朗读课文1遍,学生随读随听,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以图示实物和肢体语言等形式,全方位呈现祖先的生活、工具和技能,让学生了解祖先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接着,老师再朗读一遍课文,黑板上抄写一些生词,让学生看图说词,边说边画。
第二步:交流先人起源的神话故事教师讲解祖先起源的神话故事,包括蛟龙和羊原来为人类的祖先等。
然后,询问学生对祖先神话故事和文化的理解。
学生谈论祖先的社会、生活和技艺,并且通过小组互动、铺设课堂华牌、展板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第三步:探讨“文化的意义”学生观察、理解、欣赏祖先的文化遗产(舞蹈、绘画、器物、音乐、戏剧、宗教等),并能借此思考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祖先的摇篮》选自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第23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体会祖先的勤劳与智慧,感受自然的美好。具体内容包括:
1.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1.请简要描述课文中祖先的农耕生活场景。
2.请举例说明课文中如何展现了祖先的智慧。
3.请谈谈你对课文中“祖先的摇篮”这个比喻的理解。
4.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祖先的勤劳与智慧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启示?
教学反思
在教授《祖先的摇篮》这一课时,我尽力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他们感受祖先的勤劳与智慧。课堂上,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然而,课后反思时,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改进:
-学生模仿朗读,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4.情感的体验与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情感分享、创作表达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祖先的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为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下教学资源需提前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的教材。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问题:请根据课文内容,描述祖先的农耕生活场景。
解答:祖先在山的那一边,勤劳地耕种土地,种植五谷,收获果实。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出一片片土地,用智慧创造了一片绿色的田野。
例题2: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_最新修正版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会读“逗、蔷、薇”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最新修正版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总结提升。
在总结全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为课外拓展的出发点,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精品)
《祖先的摇篮》精品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3 祖先的摇篮 说课稿 含2个课时
23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含2个课时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七)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成“祖先的摇篮”,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勾勒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体会动词恰当使用的表达效果。
5.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积累含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同时通过想象,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说一说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的事。
四、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五、说教法学法本文作者将情感附于想象中,情景交融,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想象情境,通过想象理解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
另外本单元围绕复述策略开展教学,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悉课文,继而通过仿照第二、第三小节开展创造性复述和根据提示语复述,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祖先”(1)提问:什么是“祖先”?(2)教师介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doc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会读“荫、逗、蔷、薇”等6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年级下语文说课稿:《祖先的摇篮》人教部编版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诗歌共有5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说教法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四、说教学流程1.解析“摇篮”导入,并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播放原始森林录像)2.范读3.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4.检查自学情况(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4)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
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5.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的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有幸与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下册中一篇充满想象与童趣的课文——《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将原始森林描绘成人类祖先的摇篮,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向往,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篇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散文诗,通过描绘原始森林的美丽景象,展现了祖先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出现的新字词,如“摇篮”、“祖先”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新字词,理解课文描述的原始森林景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课文,感受祖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描述的场景。
2.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祖先”,在“摇篮”中体验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原始森林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提问:“你觉得这样的地方像什么?”引出“祖先的摇篮”这一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发音,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o分段落讲解,结合图片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祖先的摇篮”具体指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比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3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3 祖先的摇篮 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1.图片引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02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新人教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祖先生活方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祖先的生活技能,如制火、狩猎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认为的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认为祖先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2)请学生选择一个与祖先生活方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研究报告。
(3)请学生设计一份与祖先生活方式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制作手工艺品等,并在班级中展示。
2. 作业反馈:
2023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3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祖先的摇篮》。本课是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祖先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描述祖先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祖先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动植物共同生活。他们利用自然资源,过着简朴的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祖先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祖先的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3. 制作工具:适应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二、祖 Nhomakorabea与自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读“荫、逗、蔷、薇”等6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
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
1.图片引入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
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
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节和第三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总结提升。
在总结全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为课外拓展
的出发点,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5.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体现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主旨。
七、说预期效果和教学反思
预期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住了重点,图片了难点,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达到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