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儿童诗教学方案
《儿童诗》教案
《儿童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儿童诗》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春天的故事》、《童年的梦》、《晚上的星星》三首诗歌,以及与之相关的阅读和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首儿童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儿童诗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掌握三首儿童诗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景,引入《春天的故事》。
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春天的故事》,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
(2)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春天的故事》,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采用同样的方法,讲解《童年的梦》和《晚上的星星》。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写一首儿童诗,要求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
(2)分组朗读三首诗,互相评价,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形象:春姑娘、燕子、小草情感:喜悦、欢快2. 《童年的梦》形象:小船、风、星星情感:怀念、憧憬3. 《晚上的星星》形象:星星、月亮、夜空情感:宁静、美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三首儿童诗,选择一首进行仿写。
(2)结合课堂所学,为《春天的故事》绘制一幅插图。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三首儿童诗,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提高了朗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儿童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组织一次儿童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这是诗歌教学的核心,要求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领悟诗歌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欣赏、分析和创作儿童诗,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儿童诗的特点和分类,儿童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创作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展示一些儿童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儿童诗的特点和魅力。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儿童诗,以及他们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受。
2.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介绍儿童诗的定义和特点,如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等。
讲解儿童诗的分类,如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寓言诗等。
通过阅读、欣赏一些优秀的儿童诗,帮助学生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分类。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儿童诗的作品。
要求学生讨论每个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并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欣赏分析欣赏分析:展示一些经典的儿童诗作品,如《静夜思》《咏鹅》《悯农》等。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分析这些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 创作实践创作实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创作一首儿童诗。
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儿童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等。
学生完成创作后,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互相评价和修改。
6. 展示评价展示评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打分,评价标准包括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等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 学生能够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欣赏、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通过模仿、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 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儿童诗的深层含义。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儿童诗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
- 分析优秀儿童诗作品的主题、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2. 欣赏法 -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诗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如语言、意境、情感等。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意境、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创作法 - 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 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5. 评价法 - 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诗歌吗?为什么? 2. 讲授新课 - 讲解儿童诗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
童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童诗的特点和风格,掌握童诗的基本结构。
(2)学会欣赏和创作简单的童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童诗概述:介绍童诗的定义、特点、风格和发展历程。
2. 童诗欣赏:分析经典童诗作品,如《小毛驴》、《秋天的雨》等。
3. 童诗创作:学习创作技巧,进行实践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童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童诗概述教师简要介绍童诗的定义、特点、风格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童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童诗欣赏(1)教师选取一首经典童诗,让学生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分析童诗的结构、语言、意象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不同童诗的特点和风格。
4. 童诗创作(1)教师讲解童诗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押韵、对仗、拟人等。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内容。
(3)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童诗的重要性和创作技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创作等。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童诗创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如兴趣、热情、自信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童诗作品。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童诗作品、创作技巧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作实践等活动。
六、教学反思本方案旨在通过童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儿童诗》教案3篇
《儿童诗》教案3篇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消失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松软、柳絮、吵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欢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共享欢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向往。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共享童年的欢乐二、预习探究1、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爱的诗,读给大家听。
你最喜爱哪首诗?为什么?三、合作沟通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指名说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妙心愿。
说一说自己最喜爱哪一个小节,为什么?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4、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体验《儿童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欢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
2、熟悉本课生字,背诵喜爱的诗歌。
渗透写法,尝试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1、(将导读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诗一样的排列形式)。
投影出示这三句,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
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
师: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妙与欢乐。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1、自读感知。
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专心去感受。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精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某个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受。
小学低段诗歌导入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通过诗歌导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诗歌教材。
3. 小卡片或小纸条,用于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的内容。
2. 提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画面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呢?二、诗歌欣赏1. 教师朗诵一首简单的诗歌,如《小池》等。
2. 让学生听后,尝试说出诗歌中的内容。
3.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三、诗歌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池,你会对周围的景色说些什么?2.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3. 学生将创作的诗歌写在卡片上,准备分享。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将诗歌中的内容表达出来。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五、全班分享1. 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
2. 全班学生认真聆听,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
3. 布置课后作业:每人写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诗歌,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儿童诗》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欣赏和理解儿童诗的韵律和美感
掌握儿童诗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培养表达和创作能力
提高语言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儿童诗》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儿童诗的示范和指导材料
绘画和制作儿童诗的材料,如纸张、颜料等
教学步骤
步骤一:欣赏和理解儿童诗的韵律和美感
教师通过朗读和展示儿童诗的示范和指导材料,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儿童诗的韵律和美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节奏、押韵和意境。
步骤二:掌握儿童诗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师进行儿童诗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讲解儿童诗的形式、韵律和表达方式。
步骤三:培养表达和创作能力
学生进行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活动,通过写作和绘画儿童诗,学生能够培养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主题和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步骤四:提高语言和想象力
学生进行语言和想象力的提高活动,通过朗读和创作儿童诗,学生能够提高语言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表达和想象。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儿童诗的欣赏和理解,评估学生对韵律和美感的把握
儿童诗的创作和表达,评估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儿童诗的朗诵和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和自信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经典的儿童诗歌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儿童诗教案
儿童诗教案教案主题:儿童诗教学教案目标:1. 培养儿童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了解什么是儿童诗,以及儿童诗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欣赏经典儿童诗歌,了解不同类型的儿童诗。
3. 学习创作儿童诗,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唱一首儿童歌曲或朗读一首儿童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介绍儿童诗(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儿童诗,以及儿童诗的特点和作用。
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并举例说明。
第三步:欣赏经典儿童诗歌(15分钟)教师选择几首经典的儿童诗歌,朗读给学生听,并解释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的朗读和欣赏,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做相应的动作。
第四步:学习创作儿童诗(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例如使用简单的词语、押韵等。
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主题或图片,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儿童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儿童诗作品,可以选择几首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或表演。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教学资源:1. 经典儿童诗歌的录音或视频。
2. 儿童诗歌的书籍或电子版资料。
3. 创作儿童诗的素材,例如图片、主题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儿童诗作品,评估其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儿童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
2. 邀请专业的诗人或作家来校进行儿童诗教学工作坊。
3. 组织学生参观诗歌展览或文学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文化素养。
低年级儿童诗教学设计(精选2024)
设置问题情境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
欲望。
01
02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如诗歌 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等,激 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03
04
开展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 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
通能力。
注重课堂评价
朗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儿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意境。
想象法
引导儿童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 画面。
情感共鸣法
让儿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诗 歌的理解。
经典儿童诗赏析
《小星星》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重复的句式,描绘 出夜空中星星闪烁的美丽景象,激发 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咏鹅》
语言简练
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的词汇 和句式。
05
04
03
02
01
教育性强
蕴含一定的教育意义,帮助儿童认 识世界、增长知识。
想象丰富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激发儿童 的想象力。
定义
儿童诗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以生动、 形象、有趣的语言和韵律,表达儿 童情感、描绘儿童生活、启发儿童 想象的诗歌。
儿童诗欣赏方法
02
分析经典儿童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了 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03
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挖掘 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诗歌朗诵会或线上展示平台, 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培 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儿童诗教案通用
儿童诗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儿童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诗的概念、特点、写作方法以及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欣赏。
具体篇章为《童年的星星》、《如果我是一片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他们对儿童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尝试创作儿童诗。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重点:儿童诗的特点及其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儿童诗的概念、特点,分析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幅画作,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4. 例题讲解:分析《童年的星星》这首诗,讲解创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仿写《如果我是一片云》。
6. 互动交流:学生互相展示、交流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童诗2. 板书内容:(1)儿童诗概念(2)儿童诗特点(3)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4)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儿童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像一片五彩斑斓的云,飘荡在蔚蓝的天空。
有时变成勇敢的飞行员,驾驶飞机穿越云层。
有时变成智慧的科学家,探索宇宙无尽的奥秘。
我的梦想,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勇敢地迈向未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浓厚,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想象力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儿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创作热情。
(3)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儿童诗教案
儿童诗教案《儿童诗》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儿童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儿童诗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儿童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儿童诗歌朗诵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画面和诗歌内容。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儿童诗歌吗?”“儿童诗歌有什么特点?”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儿童诗。
讲授新课 (1)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它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简洁明快:儿童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节奏韵律感强:儿童诗的节奏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儿童记忆和吟诵。
内容丰富多彩:儿童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自然、生活、情感、想象等方面,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形式多样灵活:儿童诗的形式多样灵活,包括儿歌、童谣、儿童诗等,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兴趣进行选择。
(2)讲解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为创作提供素材。
发挥想象: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情节,使诗歌更具吸引力。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注意节奏韵律: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吟诵。
1. 2. 3. 1. 2. 1. 2. 3. 4. 1. 2. • • • • • • • •反复修改:反复修改诗歌,使诗歌更加完美。
儿歌儿童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的儿歌儿童诗。
(2)学生能够理解儿歌儿童诗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3)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朗诵等形式,表现儿歌儿童诗的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对儿歌儿童诗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儿歌儿童诗的美,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通过儿歌儿童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儿童诗:《小星星》、《小兔子乖乖》、《萤火虫》等。
2. 相关知识:儿歌儿童诗的特点、韵律、节奏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儿歌儿童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儿歌儿童诗的节奏和韵律。
2. 提问: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二)新授1. 教师讲解儿歌儿童诗的基本特点,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儿歌儿童诗进行学习。
3. 各小组通过朗读、演唱、表演等形式,学习儿歌儿童诗。
4.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
(三)巩固1. 学生分组,进行儿歌儿童诗的接龙比赛。
2. 教师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新的儿歌儿童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儿歌儿童诗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儿歌儿童诗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儿歌儿童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
3. 学生创作的新儿歌儿童诗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儿童诗》教案-范本两篇
《儿童诗》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形象化表达方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儿童诗的定义、特点、分类;诗歌的韵律、节奏、形象化表达。
2. 教学资源:教科书、儿童诗选集、多媒体资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儿童诗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鉴赏儿童诗,分享创作心得。
3.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互相评价、修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儿童诗,引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介绍儿童诗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3. 范例分析(15分钟):分析一首经典儿童诗,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形象化表达。
4. 创作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创作儿童诗,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小组围坐,便于讨论和创作。
2. 分组策略:每组46人,保证讨论效果。
3. 课堂纪律:明确创作要求,确保课堂秩序。
六、学生活动1. 问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2. 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儿童诗,互相评价、修改。
3. 作品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儿童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创作儿童诗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创作等活动中的参与度。
八、作业布置1. 类型:创作一首儿童诗,不少于4行。
2. 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注重韵律、节奏和形象化表达。
3. 提交截止日期:下一堂课前。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评估学生对儿童诗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儿童诗的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儿童诗的阅读教学设计方案引言:儿童诗是培养孩子语言礼仪、情感表达和想象力的重要载体。
为了提高儿童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儿童诗阅读教学方案。
本文将提供一个针对儿童诗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案,从前期准备、教学活动设计、评估手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前期准备1. 学习目标设定在儿童诗阅读教学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学习目标为:提高儿童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诗歌韵律的体验。
2. 教材选择与准备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教材是推动阅读教学的基础。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的儿童诗歌作品,并将其整理成教材手册。
3. 活动准备为了让孩子对儿童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创作、绘画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具和道具,如绘本、音乐和影像资料等,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朗读与解析首先,我们可以选取一首简短的儿童诗,让孩子一起朗读,体验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
接着,通过对诗歌的解析和讲解,引导孩子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意义,并与孩子一起讨论诗歌的想象空间。
2. 情感表达与互动通过诗歌内容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情感互动活动,例如让孩子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歌,表达他们的情感。
这能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并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3. 视觉艺术与形象呈现通过绘本的呈现,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以及加深他们对诗歌的印象。
孩子们可以根据诗意绘制画作,或者配合音乐、影像来进行视觉艺术的展示,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评估手段1. 口头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朗读、讨论和创作等口头表达,来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书面评估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孩子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书面评估题目,如填空题、选择题或小论文题,考察他们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结语:以上是一个针对儿童诗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案。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勾勒了三个典型的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二、说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说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教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3、重视语言的积累。
对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喜欢的内容背下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二一。
教学内容:1、主题:难忘的童年2、内容:*《儿童诗两首》、单元练习二二。
学习目标:(一)*《儿童诗两首》:1、学:丫。
会读词语。
2、有感情读书。
3、通过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特点。
(二)单元练习二:1、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2、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三。
我们一起学:(一)*《儿童诗两首》:1、学习:丫:yā 像个www.小树杈。
丫头2、词语理解:水葫芦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诗中的水葫芦加了引号,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3、句子理解:1)不过商量商量写出我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现实,一想到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放心呢?所以要和他们商量商量。
2)树叶在膝盖上浪里白条。
小学 儿童诗 教案
小学儿童诗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儿童诗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儿童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儿童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的美。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简单的儿童诗。
2.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儿童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儿童诗,包括有趣的、富有情感的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儿童诗。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呈现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学生观察儿童诗的特点,如押韵、节奏感等。
核心活动:1. 学习儿童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2. 分析儿童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3. 练习儿童诗的朗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儿童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5. 鼓励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定不同的要求。
总结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鉴赏。
2.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儿童诗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儿童诗的朗读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组织学生参观诗歌朗诵会或文学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课堂讨论、朗读和创作等方面。
2. 评价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儿童诗的学习和兴趣培养。
小学儿童诗教案
小学儿童诗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童诗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童诗,培养学生对童诗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2. 学习一首经典的童诗,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童诗。
教学重点:1. 理解童诗的特点和魅力。
2. 学习经典童诗的朗读和表达。
3. 创作自己的童诗。
教学准备:1. 童诗教材:选择一首经典的童诗作为教学范例。
2. 彩色图片或PPT:用于呈现童诗内容和情境。
3. 童诗创作素材:提供一些简单的主题或词语,供学生创作童诗时参考。
4.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朗读童诗的声音。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童诗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回忆自己曾经听过或读过的童诗。
2. 展示一些童诗的图片或PPT,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
探究童诗:1. 选择一首经典的童诗,向学生朗读并呈现其内容和情境。
2. 引导学生观察童诗的特点,如押韵、节奏感、情感表达等,并进行讨论。
3. 分析童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朗读与表达:1. 分发童诗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跟随录音朗读童诗。
2.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朗读童诗。
创作童诗:1. 提供一些简单的主题或词语,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童诗。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帮助他们组织诗句。
3. 学生完成创作后,互相分享自己的童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巩固与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童诗的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 教师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创作水平。
3.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童诗的特点和自己的收获。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童诗,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童诗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提供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童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并通过朗读和创作童诗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2024年《儿童诗》教案
2024年《儿童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诗》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详细内容为“春天的诗篇”。
通过学习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诗歌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中意境的把握与体会。
教学重点: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录音机、诗歌范本。
学具:诗歌笔记本、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①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②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春暖花开”、“绿叶葱葱”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③ 逐句解析诗歌,讲解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进行即兴创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描绘春天景象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诗歌创作。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天的诗篇”2. 主要内容:春天的景象诗歌意象修辞手法诗歌创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校园”为题,创作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
2. 答案示例:春天的校园春天的校园,绿意盎然,柳枝摇曳,鸟语花香。
阳光洒满,书声琅琅,欢声笑语,充满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学习、创作,让学生掌握了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学生能够欣赏和朗诵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学生能够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欣赏、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朗诵、仿写、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珍惜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欣赏和朗诵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儿童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儿童诗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诗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础知识。
介绍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欣赏法播放优秀的儿童诗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展示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朗诵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达能力。
4. 仿写法让学生模仿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儿童诗作品。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对儿童诗的认识和理解。
6. 创作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创作儿童诗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诗歌吗?为什么喜欢诗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诗歌——儿童诗。
儿童诗课程教案
儿童诗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儿童诗课程
教学目标:
1. 帮助儿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
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欣赏
3. 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优秀的儿童诗歌视频或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诗歌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创作实践:教授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和挑战
4. 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分享给同学们,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诗歌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诗歌朗诵和欣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诗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实践和朗诵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和魔力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阅和指导
3. 结合学生的诗歌朗诵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反馈
教学资源:
1. 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集
2. 多媒体设备和诗歌视频
3. 诗歌创作指导书籍和教学辅助资料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诗歌课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
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诗为一切文学样式之魁首,“知、情、意、趣,诗的涵盖可谓广矣;兴、观、群、怨,诗的作用可谓大矣。
”儿童诗是指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情趣昂然,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
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铀。
而儿童诗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欣赏和喜爱。
不仅如此,儿童诗往往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也已经把儿童诗当作很重要的一大块内容,特别是人教版小学第一册教材中一开始学拼音,就穿插编排了很多儿童诗。
由此看来,重视小学儿童诗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儿童诗文本是学生喜爱的语言启蒙教材儿童刚入学时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书面语的。
他们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
儿童诗恰好符合了这样的要求:短小、意境优美、内容完整、情感充沛、生动有趣、文思流畅、闪烁着思想的智慧与火花等。
特别是童诗那广阔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常常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因此,在现在的新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优秀儿童诗作。
这些短小、简单、有趣、优美的儿歌和童诗就深受孩子们喜欢,学起来也容易。
刚入学的孩子也处于一个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用常用的句子或描述日常生活的文章来进行阅读训练可能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这样的句子除了帮助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和标点符号以外,对孩子的思维发展、人格健全等没有多大的用处。
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内涵丰富但内容简单的儿童诗来实现这些目标。
而且这些诗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容易理解、接受,又短小且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在学习时非常喜欢,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以致用。
2.儿童诗创作是受学生欢迎的语言实践活动孩子的天性就是诗,也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诗人。
所以我们用童诗创作来发展儿童原有的独特的体验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体验,发展自己的语言最恰当不过了。
在一节童诗课中,我在黑板上写了“春天”两个字,让孩子们说说看到这个词所想到的,孩子们一开始说春天的景物:春风、春雨、燕子、柳树等。
然后我又让孩子们继续想,除了这些具体的景、物以外还能想到什么,孩子们就说出了发芽、生长等词语,最后孩子们说出了绿和绿色的快乐等精彩的词语。
这样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延伸。
然后我再让孩子们围绕自己想到的说一说。
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春天的体验说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感受,如春风很香、雨点有点甜、小草好象在挠我痒痒等具有童趣又富有诗意的句子。
当我问起孩子们为什么会想到成长、绿色的快乐等词语时,孩子们的回答更是让我感动。
有一个孩子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而春天有一个绿色的快乐……多么精彩的想象和回答啊!这就是儿童的体验和儿童的语言。
当儿童能够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观察和体验时,他的语言是极具个性,是浑然天成的。
他们诗中大量的句子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
浅近且富有童趣,生动却不失哲理,这种语言活动是极具生长力量的。
3.儿童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捷径儿童诗虽然简单,但却仍然有深远、优美的意境与想象空间。
阅读儿童诗会带领孩子们到一个无限辽阔的天地,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产生联想。
如阅读儿童诗时,我经常让孩子们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有什么。
孩子们说的往往很生动、优美。
即使有些孩子们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我也相信在赏读过程中,优美丰富的诗歌也能给他们带去独特的体验、感受,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感受诗的美、语文的美、生活的美。
4.儿童诗教学是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其实也包括其他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更多地关注文学性,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单第一册教材中,就有36篇儿歌、儿童诗(包括古诗)。
让孩子多读诗、多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籍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
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
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
”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
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5.儿童诗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远胜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
诗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儿童诗的教学的基础。
事实上儿童诗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是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
二是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
三是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事实上课改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童诗(包括儿歌)和韵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安排的。
6.儿童诗教学是为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
”因此我们提出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的实践研究,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儿童诗校本课程,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1.传统诗教的成功经验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文学史上最早记录的文字,到《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传统诗教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
历史上的英杰文豪许多受益于诗教: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谙韵,十六岁就写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名句;陆游自小受到父亲的诗教,吟诗、做诗,不但学到了做诗的技巧,更重要的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2.全国各地儿童诗教成绩骄人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七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学校中的儿童诗教育,那些从事诗教的老师如黄基博、林武宪等人不但指导孩子写出了大量清纯质朴的诗作,而且自己也成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大陆的邱易东也在八十年代后期尝试诗教。
九十年代后,在诗人圣野、黄亦波的大力倡导、大声疾呼和精心培育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一大批学校参与儿童诗教学,其中的宁海实验小学、金华环城小学、上海杭州路一小等都取得骄人的成绩,涌现出吴导、曹莽、葛颖莹等多名全国知名的小诗人,相关的诗教课题分获省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3.存在问题分析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学龄儿童可以学诗,进行儿童诗教学对创建学校特色大有裨益。
不过,我们发现以上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儿童诗教学要求过高。
现行教材把一些诗编入,主要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为了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作长篇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损伤了儿童诗的情感性。
不光要求背诵,还要默写。
不少研究把小学生的儿童诗模仿说话当成“文艺创作”,常常用成人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新、奇、巧,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忽视了儿童诗本身适合念唱的特点.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儿童诗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2)儿童诗教学过于弱化。
许多教师把教材中出现的儿童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以讲代读,为读而读,不重视儿童诗的语言积累,不深入体会儿童诗的情感性。
(3)儿童诗积累太少。
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中的几首儿童诗,却没有让儿童诗的学习更深入,使学生无法形成对诗的整体感受,更不能在语言上有所积累,在语感上有所培养,在情感上有所体验.许多地方的儿童诗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外,或是利用每周兴趣课时间。
把儿童诗的教学与语文教学分割开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脱钩。
(4)儿童诗教学过于重视技巧的指导。
一是先读再机械地模仿;二是根据老师的思路写;三是运用“模式”和“框框”。
千人一面,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5)儿童诗训练目标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序列性。
我们提出的让儿童诗与学龄学生亲密接触,指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诗的氛围,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时机,让学生通过读、赏、写等方法初步了解诗的格式、韵味、意境,在读诗赏诗中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并让诗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人生带去诗的熏陶、诗的教育,最终达到丰厚他们人文素养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学习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有序列的“儿童诗”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着“习诗育人”的宗旨,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通过“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最终达到丰厚他们人文素养的目的。
低年级学生的具体目标:(1)通过儿童诗的诵读,帮助学生识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并为孩子的识字提供练习的语言环境。
(2)通过儿童诗的诵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因此喜欢阅读。
(3)使学生明白儿童诗需要断行的格式要求,并能在诵读中注意诵读出韵律、节奏等音乐美感。
(4)通过诵读儿童诗,展开想像,让孩子们在读诗赏诗中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受到教育。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用简短、富有灵性的语言表达对身边和生活中感兴趣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它们用笔记录下来。
(6)能够背诵优秀儿童诗或优秀古诗文30篇。
2.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课堂结构,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能作为主体参与到儿童诗课程的开发中来,努力构建军儿童诗教学的新体系,包括教师指导方案、活动方案与评价激励机制等。
3.通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一整套适合本校低年级学生诵读的儿童诗校本教材,通过课题的实施,带动整个年级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