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303e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以及欣赏分析几首经典的儿童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运用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诗歌。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儿童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和欣赏分析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充满童趣的插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入儿童诗的世界。
2. 新课内容:a. 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分析几首经典的儿童诗,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c. 传授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儿童诗。
b.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修改,提高创作质量。
4. 例题讲解: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首儿童诗的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诗的基本概念2. 儿童诗的特点3. 儿童诗的写作技巧4.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儿童诗。
小鸟飞,蝴蝶舞,池塘里的青蛙唱起歌。
小朋友们笑哈哈,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较高,但在写作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儿童诗作品,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
组织一次儿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与交流;3.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7f24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儿童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以及教材中精选的几首儿童诗作品,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能够区分儿童诗与其他文学体裁。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儿童诗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儿童诗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文、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小池》引入本节课,让学生初步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2. 新课导入:介绍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作品欣赏:分析教材中的儿童诗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形象、情感和意境。
4. 例题讲解:以一首儿童诗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首儿童诗。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诗2. 内容:儿童诗的概念、特点、写作技巧作品欣赏:《小池》等仿写示例:以一首儿童诗为例学生创作: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儿童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漂亮的彩虹为我搭起一座桥我要走过那座桥去寻找心中的宝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儿童诗作品,学生基本掌握了儿童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想象力不足、表达不清等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儿童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开展家庭作业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不断进步。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0c921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9.png)
儿童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与计划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 目标设定:在教学开始前,我们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诗歌的欣赏、朗诵和创作等方面。
• 计划制定: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时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 反思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目标和计划,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 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 诗歌欣赏:我们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让他们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2. 诗歌朗诵:我们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诵技巧,让他们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诵诗歌。
3. 诗歌创作: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视听教学:我们利用音频和视频等视听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5. ... ◦ 我们还尝试了其他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
◦ 我们根据教学反馈和学生表现,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学生参与与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评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提高教学效果。
• 学生参与: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诗歌朗诵、创作和分享等,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表达能力。
• 学生评价: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互评和自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 反馈与指导:我们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效果与改进在儿童诗教学设计结束后,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实践。
• 教学效果评估:我们通过学生的诗歌作品、朗诵表现和评价结果等多方面来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 教学反思: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 专业发展:我们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f88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2. 掌握儿童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幻灯片;2. 《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的课文;3. 黑板、粉笔;4. 音乐播放器和相应的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通过一段小视频或图片展示海边的早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发表对海边的早晨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Step 2:学习课文(15分钟)1. 将《海边的早晨》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分组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理解和体验课文;5. 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演出的效果,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等表演细节。
Step 3:独立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自己参观过的海边或类似的自然场景;2. 让学生试着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海边的所见所闻;3. 鼓励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Step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和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2.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其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3. 老师总结课文和学生作文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对儿童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思考。
Step 5:背诵《秋夜的风筝》(10分钟)1. 将《秋夜的风筝》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使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秋夜的氛围;5.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秋夜的风筝》,增强感受和表达的力度。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d99e1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5.png)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1、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诵读诗歌,感悟想象:⑴ 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 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⑶ 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⑷ 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⑸ 学生自由品读诗句:① “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 “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⑹ 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⑺ 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回归全诗,感受意境:⑴ 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⑵ 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 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⑴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 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405f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c.png)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诗歌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观察和想象力。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欣赏多种类型的儿童诗歌;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包括押韵、节奏和意象等;3. 培养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 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三、教学准备1. 确定适合儿童的诗歌数据库,收集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2. 准备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等;3. 提前印制相关教材和辅助阅读材料;4. 教师自身对儿童诗歌进行充分研究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绘有动物图案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观察和联想,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进而引入儿童诗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儿童诗歌的魅力。
2. 主体教学(1)阅读与赏析使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并分层次进行阅读。
教师可通过声音、节奏等元素,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感。
辅助材料可以提供相关诗歌的背景信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诗歌创作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后,通过引导教师提供特定的创作主题,让学生尝试自己动笔创作一首儿童诗歌。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创作任务。
(3)分享与交流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分享,并相互欣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个人对于不同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集体讨论,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儿童诗歌阅读和创作。
可以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写作,表达他们对于儿童诗歌的理解和收获。
教师也可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为了深化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学馆、图书馆或儿童艺术展览。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举办的诗歌朗诵、创作比赛等活动。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75f0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5.png)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引言:儿童诗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儿童阅读、欣赏和理解各种形式的诗歌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设计一种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诗歌阅读经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1. 教师精选诗歌: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精心挑选适合的诗歌作品。
2. 制作教具:根据选定的诗歌,设计相应的图片、卡片或道具,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创设课堂氛围:以温馨、愉悦的方式布置教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部分:课堂实施1. 导入活动:选取一首生动、活泼的儿童诗歌进行朗读或演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诗歌导读:通过简单的口头介绍,引起学生对诗歌主题、内容的好奇心,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3. 集体朗读:以集体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跟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4. 图片解读:出示选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与诗歌相关的内容,拓展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5. 音乐伴奏:将适合的背景音乐与诗歌配合,让学生借助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6.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阅读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儿童诗歌作品,并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7. 表演展示: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组表演,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演绎诗歌,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1. 亲子互动:鼓励学生将诗歌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促进亲子共读和文学交流。
2.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主题或韵律创作自己的小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诗歌展览:组织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制成展板或小册子,在学校或社区开展诗歌展览,展示学生的成果并激发更多人对诗歌的关注。
4. 诗歌比赛:组织校内外的儿童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af067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2.png)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诗两首》教案设计(《金色花》《纸船》篇七1、知识目标:⑴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⑵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2、能力目标:⑴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⑵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3、情感目标:⑴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⑵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2、教学方法:读、说、悟、品法。
比较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时数:2课时。
一、新课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二、新课指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儿童诗创作和教学设计
![儿童诗创作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d3ad4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a.png)
儿童诗创作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诗歌创作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诗歌的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诗的韵律与节奏,学会运用儿童诗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儿童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诗歌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韵律与节奏、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对儿童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4. 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诗歌作品,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儿童诗创作的基本概念、韵律与节奏、表现手法等内容,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儿童诗的形式,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答案示例:《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花儿开放,鸟儿欢唱,我可以奔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美丽。
2. 请用儿童诗的形式,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狗》小狗可爱,毛茸茸,忠诚陪伴,摇尾巴,我可以和小狗一起玩耍,感受友谊的温暖和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儿童诗的基本创作方法,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21f5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9.png)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和模仿,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童趣和个性的儿童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诗的特点、表现形式和写作方法。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儿童诗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
模仿法:模仿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进行写作练习。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评价法: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展示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歌的魅力。
(3)提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讲授新课 (1)讲解儿童诗的特点,如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等。
(2)介绍儿童诗的表现形式,如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等。
(3)讲解儿童诗的写作方法,如选题、立意、构思、表达等。
课堂练习 (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春天、动物、友谊等,进行诗歌创作。
(2)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童趣和个性的儿童诗。
课堂展示 (1)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儿童诗的特点、表现形式和写作方法。
(2)强调诗歌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创作儿童诗,并将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2626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3.png)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教案学案设计篇一在本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们有趣的表演,倾听学生们大声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学生们由衷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力、释放智力的平台,充分发挥了自主参与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快乐中学习。
我对以下两点感到满意:首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入教材,勇于创新,为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表达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如果你是一个小英雄,你会对你的父母说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给予引导和引导,使学生积极进取,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造了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活动和表演的伙伴,完全抛弃了“教师的尊严”。
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在枝繁叶茂的《梧桐,一个的童话》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变得积极和个性,我们必须从学生为主体开始,在课堂上为他们种植一棵绿叶茂盛的梧桐树,为他们创造一个爱的花园,并在课堂上实现“我喜欢学习”。
同时,它也让我感觉到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股“美的春天”,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在培养情感、启发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全面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儿童诗两首》教案学案设计篇二《儿童诗两首》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儿童诗组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的幻想,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此文时,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如,(.)读《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读《童年的水墨画》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好地品味了诗歌的意境及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508d6d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5.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儿童时期是孩子们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儿童诗歌,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字、音韵和表达的兴趣。
本文将会介绍一种针对儿童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帮助他们培养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儿童诗歌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字、音韵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以儿童诗歌为主要内容,选取一些充满童趣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学内容如下:- 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诗歌,例如《小白兔》、《蜗牛与黄鹂鸟》等;- 针对每首诗歌进行分析,包括诗歌的主题、意境、声调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3. 教学过程本次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理解和感受儿童诗歌。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唱一首与儿童诗歌相关的歌曲,或者展示一些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播放《小小水滴和阳光的故事》动画片的片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引导阅读教师可以将一首儿童诗歌的内容和重点单词写在黑板上,并逐句慢慢地读给学生听。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朗读,并解释诗歌中一些生词和难懂的句子。
第三步:感知音乐元素教师可以播放诗歌配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其中的音乐元素,例如节奏、音调、音乐的起伏等。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音乐的元素,并配合诗歌朗读,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第四步:分析诗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方式。
例如,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觉得这首诗歌有趣,或者诗歌中用了哪些比喻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第五步:创作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诗歌创作的素材,例如给学生几个词语,让他们组成一个有趣的句子或者小诗歌。
低年级儿童诗教学设计(精选2024)
![低年级儿童诗教学设计(精选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f1105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a.png)
设置问题情境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
欲望。
01
02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如诗歌 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等,激 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03
04
开展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 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
通能力。
注重课堂评价
朗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儿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意境。
想象法
引导儿童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 画面。
情感共鸣法
让儿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诗 歌的理解。
经典儿童诗赏析
《小星星》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重复的句式,描绘 出夜空中星星闪烁的美丽景象,激发 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咏鹅》
语言简练
使用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的词汇 和句式。
05
04
03
02
01
教育性强
蕴含一定的教育意义,帮助儿童认 识世界、增长知识。
想象丰富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激发儿童 的想象力。
定义
儿童诗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以生动、 形象、有趣的语言和韵律,表达儿 童情感、描绘儿童生活、启发儿童 想象的诗歌。
儿童诗欣赏方法
02
分析经典儿童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了 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03
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挖掘 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诗歌朗诵会或线上展示平台, 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培 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3)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3)](https://img.taocdn.com/s3/m/8bac6a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2.png)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1. 《蜘蛛和蝴蝶》1.1 歌词蜘蛛哥哥慢慢织网蝴蝶妹妹飞过来蜘蛛摇摇头蝴蝶点点头一起玩得好开心1.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蜘蛛和蝴蝶的形象与特点•让幼儿学会通过动作来表达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展示蜘蛛和蝴蝶的形象,让幼儿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
•播放一段关于蜘蛛和蝴蝶的视频,并提问幼儿观察到的特点。
1.3.2 歌词学习•教师以朗读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跟读歌词,注意语调和节奏。
•使用手势和表情来强调歌词中的动作。
1.3.3 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蜘蛛和一个蝴蝶的角色。
•引导幼儿模仿歌词中的动作和表情,根据歌词的节奏跳舞。
1.3.4 合作比赛•安排比赛,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模仿歌词中的动作。
•老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小组。
1.4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自由创作类似的动作歌曲,让他们发挥想象力。
•引导幼儿制作以蜘蛛和蝴蝶为主题的手工作品。
2. 《小鸟飞上天》2.1 歌词小鸟飞上天快乐无边扇动翅膀飞翔大家一起欢呼2.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小鸟飞翔的形象与特点•让幼儿通过动作和声音来表达小鸟飞翔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展示小鸟的形象,让幼儿讨论小鸟飞翔的方式和特点。
•播放一段关于鸟类飞行的视频,并提问幼儿观察到的特点。
2.3.2 歌词学习•教师以朗读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跟读歌词,注意语调和节奏。
•使用手势和声音来表达小鸟飞翔的感受。
2.3.3 舞蹈创作•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意境,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组合动作,表达小鸟飞翔的感受。
2.3.4 表演展示•让每个小组通过表演展示他们所创作的舞蹈。
•学生们欣赏并互相评价。
2.4 教学延伸•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并比较它们的飞行姿势和声音。
•组织幼儿进行小品剧的表演,让他们扮演小鸟和其他角色,讲述小鸟飞行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7a48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a.png)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儿童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小池》、《夜宿山寺》、《村居》、《咏柳》等四首儿童诗的学习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首儿童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重点:掌握四首儿童诗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四首儿童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小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夜宿山寺》:学生自读,交流心得,教师指导,强调朗读技巧。
(4)学习《咏柳》:学生表演朗读,教师点评,引导欣赏诗歌的韵律美。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童诗,进行朗读,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针对四首儿童诗,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首儿童诗的,标注韵律特点。
2. 在黑板上展示四首诗的生僻字词,解释字词意思。
3. 画出四首诗的诗意简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四首儿童诗。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童诗,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2. 答案:(1)熟读并背诵四首儿童诗,要求读音准确,节奏感强。
(2)读后感要真实、有感情,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儿童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答案的明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9025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6.png)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勾勒了三个典型的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二、说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说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教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3、重视语言的积累。
对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喜欢的内容背下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二一。
教学内容:1、主题:难忘的童年2、内容:*《儿童诗两首》、单元练习二二。
学习目标:(一)*《儿童诗两首》:1、学:丫。
会读词语。
2、有感情读书。
3、通过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特点。
(二)单元练习二:1、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2、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三。
我们一起学:(一)*《儿童诗两首》:1、学习:丫:yā 像个www.小树杈。
丫头2、词语理解:水葫芦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诗中的水葫芦加了引号,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3、句子理解:1)不过商量商量写出我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现实,一想到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放心呢?所以要和他们商量商量。
2)树叶在膝盖上浪里白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但并没有多少人给他施舍。
有一天,一个诗人路过乞丐的身旁,乞丐便向诗人乞讨。
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
”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后来,乞丐
又碰到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竟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出了牌子上所写的句子。
2、你想知道是什么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读:“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
”
为什么换了一句话,效果变得好多了呢?
是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句的力量,正是这诗意的语言:“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让人们对乞丐产生了更多的同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感觉怎样?课件出示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A.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B.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师相机板书:充满想象
2、在儿童诗的世界里,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
3、带自己的体会小组合作有感情的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二)赏读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空》
1、儿童诗就是这样简单有趣,老师这里含有一首非常经典的儿童诗,课件出示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并范读:
《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2、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小虫和小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3、生:小虫说:“你好啊”,蚂蚁说:“我很好”。
生:小虫说:“我不好”,蚂蚁问:“怎么啦”。
生:小虫说:“嫁给我”,蚂蚁说:“我愿意”。
(大笑)
… …
师:笑过之后告诉大家,儿童诗还有充满童趣的特点。
(板书:充满童趣)
4、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如果针对这些普普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三)赏读儿童诗《萝卜》
萝卜妹妹,
你真粗心,
捉迷藏时把头发留在外面。
1、谁来读读这首诗?
2、你觉得这首诗好吗?好在哪里?
3、师小结: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巧用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它让平淡的萝卜顿时增添了许多诗意。
实际上在儿童诗的创作中,不仅是拟人,我们还需要巧妙地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师板书:巧用修辞。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这三首浅显、优美而又最具特点的儿童诗的诵读、欣赏,唤起了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三首诗的语言和内容,去感受、品味儿童诗的特点,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
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潜移默化地变为学生自己写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写诗的方法启迪和语言的熏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写诗的情境。
】
三.激发想象,诗意再现
1、写好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现在老师要测测你们的想象力,先让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吧!
2、出示: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生:就能跑到大草原,吃到青青的草。
生:就能跑到好朋友兔兔家,和它一起玩耍。
生:就能跑回远方的家,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出示:熊猫又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急得大叫起来:“()”。
生:哎呀,路这么崎岖,我到不了草原了。
生:不好,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我的去路。
……
3、师小结。
4、让我们走进魔法训练营。
课件出示: o
看到o,你认为它是什么?。
5、师:有一个孩子,他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
课件出示《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
师: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
生:蛋壳破了。
生: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
生:从里面跑出一只小恐龙。
生:这是一个金蛋,金蛋破了,里面滚出了许多黄金。
(笑)
生:里面滚出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师:把蛋黄想成了小太阳,多么形象啊!
生:里面跑出一个小孩。
(笑)
师:这个小孩是你吗?噢,不是,那是谁?
生:长袜子皮皮。
(大笑)
师:如果从里面跑出一本本童话书,那就更神奇了。
(笑)
生:从里面跑出了两个太阳。
师:(愣住了)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双黄蛋呀!(大笑)
……
师:哈哈,从蛋里跑出的是一个个惊喜!你们的回答让我惊喜!
6、师:有一个女孩,看到这个“O”,她想到了眼睛,也写了一首诗,不过,她要请我们同学帮忙写完,行吗?
(1)出示:
是天空的眼睛,
露珠是的眼睛,
奶奶眼睛看不清,
是奶奶的眼睛。
a、学生自由填诗。
b、问:为什么我是奶奶的眼睛?
(2)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我们集体创编的儿童诗读一读。
过渡:同学们,儿童诗是自由的、快乐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你们的天真,而且充满了情趣,也表现出了你们的一片真情……
【设计意图: “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以线条、“ O”为突破,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由此及彼,师生合作口头创作儿童诗,降低了创作难度;先进行直接想象训练,而后进行更深层次的间接想象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口头创作简单的儿童诗,学生在亲身语言实践训练中不但有效地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话”语言的训练,这就给后面的动笔写儿童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
四.尝试创作,步入诗意
1、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的想象多了一些夸张,添了一些童趣,诗的意境就更浓了,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现在就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自由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
大海是摇篮,
,
,。
a. 谁会填一填?
b. 大海是个丰富的世界,还有吗?
c. 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写下你创作的儿童诗,你可以这样写(出示模式):
是摇篮,是,
,,
,,。
3、(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选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师小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
【设计意图: 轻柔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写诗的情境之中,两种创作模式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习作空间,使不同的程度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可写而且能写得出来。
】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好玩的儿童诗,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你们的心田,希望同学们在童诗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遨翔,最后成为一个个童诗高手,当然只有多看多想多写,才是创作成功的秘决!
附:板书设计
学写儿童诗
充满想象
巧用修辞
富有童趣
附部分学生作品:
字典是摇篮,
摇着字宝宝,
小手轻轻翻,
字宝宝睡着了。
文具盒是摇篮,
摇着笔宝宝,
橡皮轻轻唱,
笔宝宝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