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新技术的临床应用_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2075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b.png)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64排CT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诊断,对比CTA及CAG狭窄冠状动脉检出情况并分析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CTA与CAG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分支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敏感度达90.91%、诊断特异度达92.86%、诊断准确度达91.49%、阳性预测值达96.77%、阴性预测值达81.25%。
结论: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检出率。
【关键词】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效能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该诊断方式存在有创、检查费用高及与潜在风险大等特点,导致临床应用受限[1]。
现阶段,CT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CT冠状动脉造影(CTA)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及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具有无创及价格高等特点,能够为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提供重要指导[2]。
本次研究选取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与女性数量分别为26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22~78岁,年龄平均值为(48.25±5.12)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呼吸短促等;②患者对各项检查和调查均知情;③患者意识清晰且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①伴二尖瓣反流或者二尖瓣狭窄疾病者;②合并室壁瘤者;③合并心包病或者心肌病者;④合并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⑥对含碘对比剂有过敏反应者;⑦合并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58f5260066f5335a81218c.png)
[ b t c 0 jcie T vla 4一s c s i lC oo ay a g ga h i n sd my cri r g n A sr t bet : oe a t 6 a J v ue l e pr T crn r n i rp y d g oe oad l i ead i a o a abd
3 讨
Hale Waihona Puke 论 3 1 MB—MC . A的概 念 及命 名 冠 状动脉 及其 分支 主要 是走 行于 心外膜 下脂 肪
描 范 围为 气 管 隆 突 至 心 脏膈 面 , 扫描 时 间为 5 O ~1 s 。原 始数 据 的重 建 厚 度 为 0 6 . 7mm, 建 间 隔 为 重 0 6n 。 照 R—R 间期 R波后 7 %R—R 间期 时 . m 按 5 相进 行常 规 轴 位 图 像 的 重 建, 现 MB—MC 后 , 发 A 将 图像 传 至工 作站 , 通过 P ip 心脏 后 处 理 软件 获 hl s i 得最 大密 度投 影( P 、 MI ) 曲面 重组 ( P 、 积重 组 C R) 容 ( vR) 冠状 动脉 图像 , 的 任意 角 度显 示 MC 整体 形 A 态 , 该 节 段 血 管 垂 直 方 向显 示 MB—MC 横 断 与 A 面 。 察 统 计 MB—MC 的 位置 , 量 MC 长度 、 观 A 测 A MB的厚 度 。冠 状 动 脉 分 段 标 准 采用 AC 1 9 C 9 9标 准 , 冠 状 动 脉 主 干 ( M ) 独 为 1段 , 降 支 左 L 单 前
[ 中图 分 类 号 ]R 2 ., 8 4 4 [ 3 2 1 R 1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编 号 ]1 0 —9 12 1 )70 7—3 论 0 40 5 (0 2 0 —7 70
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10bed7a58da0116c174949.png)
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作者:温琳峰贾月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方法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
结果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
结论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肝动脉;应用肝脏是人类较易发生病变的部位之一,其中肝癌属于发病及恶化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在上世纪末已经上升至20%以上,位于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扫描诊断中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分辨率,正被广泛应用于动脉和静脉血管成像临床检查诊断中[1]。
本次研究采用64排螺旋CT成像技术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疑似肝脏病变患者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8.7±5.1)岁;患者临床诊断为肝血管瘤4例,肝转移瘤患者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例;患者体重48kg-79kg,平均体重(59.4±5.8)kg。
根据实际扫描启动时间与对比剂浓度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患者5例,A组患者采用300mgI/ml对比剂浓度进行小剂量预注射,B组患者采用370mgI/ml对比剂浓度预注射处理,C组患者采用300mgI/ml 对比剂浓度进行经验时间注射处理,D组患者采用370mgI/ml对比剂浓度经验时间注射处理。
1.2方法对比剂处理:A组患者采用300mgI/ml对比剂浓度进行小剂量预注射,B组患者采用370mgI/ml对比剂浓度预注射,C组患者采用300mgI/ml对比剂浓度进行经验时间注射,D组患者采用370mgI/ml对比剂浓度经验时间注射。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a5bc0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64排 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多层螺旋CT代表着当今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64排螺旋CT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CT三维重建技术1、容积再现技术(VRT):将多个平面图像合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将所有体素的CT值设为不同的透明度,由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同时利用虚拟照明效应,用不同的灰阶或伪彩显示三维立体图像。
2、多平面重组(MPR):是指把横断扫描得以像素为单位的二维图像,重组成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以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或斜面去截取三维数据,得到重组二位图像。
3、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CT最高或最低的全部像素进行成像。
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楚地显示造影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向、异常改变及血管壁钙化和分布的情况。
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优势骨折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依靠传统的X线平片诊断。
骨关节的X线摄影简单方便,大部分骨折通过X线检查得以解决。
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骨折的部位、分型、累及的范围、移位情况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等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十分重要。
对于复杂部位的骨折和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与常规CT检查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
常规X线平片的摄片需病人一定体位的配合,拍摄多个体位时还需搬动病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检查时间,还可能加重病人的损伤。
而且,X线平片图像是前后重叠的二维图像,无论病人如何变换体位、改变X线投照方向,发生于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及细小骨折均不易在X线平片上发现。
普通非螺旋CT扫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但要求切割层面选择要准确及薄层扫描,否则也容易漏诊,特别是对平行于X线束及骨折合并半脱位等复杂情况。
与上述检查手段相比,螺旋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病人无需变换体位,只需平卧,就能在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容积扫描,检查过程快速简便安全。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f15cd07f1922791688e8f1.png)
6 螺旋 C 4排 T血 管 造 影 在 冠 心 病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a g gah ( T )i pt ns i up c dcrnr r r dsae Meh d : i ai t wt upc dcr ayat yd es ni r y C A n ai t wt sset oo a a e i s. to s Ff pt ns i sset oo r r r i ae o p e h e y ty e t y e h e n e s udr et T n e c dcrnr ni rpy S A . h C eut w r evda gl s n a ”t ea a eda ot n ew n C A ads et ooa ago ah ( C ) T eS A rsl ees e s” o t dr o vl t t ig sc l e y g s r d a d u eh n i
( eatetfC rioy Ma nh nP ol S o i lMa n a nu 4 00 C ia D p r n o ado g , asa epe s t , as nA h i 3 0 , hn ) m l H p a h 2
[ btat A src]Obet e T n et a h maeq at ad dan sc acrc fs t f rsc p a cm ue o g p y jc v : o ivs gt tei g u ly n i ot cuay o i y o —iesi l o p t t r h i i e i g i x u l r d mo a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分析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fe4d8ae518964bcf847ce6.png)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无创、相对廉价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对冠心病的大范围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访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结果做为参照“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率预测值。
结果 64排螺旋CT在诊断管腔狭窄度≤50%、50%~70%、≥70%至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79.2%、80.2%、92.5%,特异性分别为97.1%、98.8%、9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83.1%、8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8.3%、99.4%冠状动脉。
结论64排螺旋CT成像在冠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大范围筛查、诊断以及复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危害人类的一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DSA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因为其具有有创、费用昂贵,不能大范围普及,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多排螺旋CT,尤其是64排以及更高级别CT 的问世,因其无创、简便快捷、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使冠心病的大范围早期筛查成为现实。
现就我科从2009年08月31日至2011年12月28日共检查冠状动脉CTA282人分析,其中有92人同时行DSA检查(本院或外院),一并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2例患者中,男性203例,女性79例,年龄在34~85之间,平均年龄61.5岁,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伴或不伴胸痛、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其中管壁严重钙化的有8例,对其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只能进行节段性分析和大概的评估。
1.2 方法:应用64排Philips Brilliance螺旋CT,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使用0.625*64的探测器,管电压100KV,管电流800mA,层厚0.75mm,重建间距0.5mm,矩阵512*512。
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7c49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1.png)
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症,常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至肺动脉所致。
肺栓塞是以呼吸急促、胸痛、咳嗽、血痰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肺通气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和经皮肺动脉造影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效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无创伤性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范围和位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64排螺旋CT还可以在同一次检查中完善地评估肺血管的器质性病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症状,有助于医师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手段,为肺栓塞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在肺栓塞筛查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探讨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于不同类型肺栓塞的诊断特点和表现的辨识能力;3.研究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早期肺栓塞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4.探讨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策略和临床推广价值。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为本文后续内容的展开和讨论打下坚实基础,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思路。
1.3 研究意义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剂量造影剂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优势在于成像清晰、诊断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肺栓塞并进行有效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应用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6066c6b52acfc788ebc96b.png)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应用多层螺旋CT(MSCT) 是当前CT设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
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使用多排的探测器,扫描时不是使用单层螺旋CT的扇形X线束,而是采用可以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采集层厚选择X线束宽度,来激发不同数目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层CT图像的目的。
由于一次扫描多层采集,扫描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可达亚秒级,最薄层厚可达0.625mm,所以真正实现了任意平面三维重建,如矢状、冠状等,得到真正的三维图像,诊断价值大大提高。
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病变程度的估计也很准确。
要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检查的图像满足诊断的要求,并非易事。
这些CT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大大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
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76例患者。
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6岁。
1.2 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
探测器采用64mm×0.625mm排列(40mm覆盖范围),采用新一代高毫安输出球管(800mA峰值输出),螺旋扫描速度更快(≤0.35s/转),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数据采集和单、双或多扇区图像重建算法,时间分辨力显著提高,可适用的心率范围更大,亚毫米层厚的心脏CT扫描时间很短(约5秒),心率明显波动的可能性很小,对比剂用量明显减少,通过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通常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
螺距4~6、对比剂量70~80mL、注射速率5.0mL/S、延迟扫描时间18~20s,对比剂碘海醇370。
扫描完毕后即进行常规重建,根据观察部位选取部分或全部重建出的图像资料,将其转成容积数据资料装入3D软件中。
2 结果检查部位的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达高峰期时对其作连续多层扫描,将扫描数据作三维图像处理,显示心脏各血管的三维图像。
3 讨论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心血管影像学开拓了全新的领域。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817d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b.png)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口腔影像技术,具有以下的
临床应用:
1. 牙齿拍摄: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非常细致的牙齿影像,可以用于检测牙齿的病变、牙周病情况和牙根结构等。
同时,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三维的口腔模型,方便临床医生进行牙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牙槽骨拍摄: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牙槽骨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用于评估牙槽骨
的形态、密度和质量,为种植牙手术提供预测性的可视化指导。
3. 颌面部病变的检测与诊断:螺旋CT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颌面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
情况,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颌面部的肿瘤、囊肿和其他病变。
4. 颌面部外伤的诊断:螺旋CT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颌面部外伤的损伤情况,可
以提供骨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信息,为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案提供可视化
指导。
总体而言,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在口腔领域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口腔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1111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c.png)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2-04-19T05:18:38.3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期作者:崔佳张平平陈艳田野[导读] 探究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所具有的临床价值崔佳张平平陈艳田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放射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600【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所具有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比较研究对象CTA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结果:100例患者中冠心病确诊80例,CTA检出78例,灵敏度95.00%,特异度90.00%,准确度94.00%,阳性预测值97.44%,阴性预测值81.82%;100例患者获取356支血管清晰显影,病变血管阳性检出结果CTA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差异不大(P>0.05),轻微狭窄CTA检出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检出率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出率与“金标准”差异不大,能够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检查依据。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心病;临床诊断;诊断效能冠心病是多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病变,致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疾病,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1]。
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影响。
面对近些年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有必要加强冠心病诊疗研究,以降低疾病发作损伤,减少患者残疾率、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虽然临床诊断效能高,但其操作具有创伤性,且费用较高,不容易被患者接受,临床推广存在一定难度[2]。
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准确率高、安全性高且经济适用的检查方法。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9d8e7427284b73f24250bb.png)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
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畸形血管巢和其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共发现引流静脉56支,供血动脉63支,其中,单支动脉供血23例,多支动脉供血28例,有13例患者出现合并脑出血现象,8例患者出现出血后脑软化现象,6例患者出现合并供血动脉瘤。
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进行无创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等,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应用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32-01脑动脉畸形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畸形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如果治疗不及时,必然导致患者出现病残或者死亡,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有效预防脑动静脉出血。
现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其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10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9例,年龄在15-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岁,女性20例,年龄在18-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岁,对所有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对于扫描的图像分别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ight speed vct类型的64层螺旋ct机实行扫描,首先对患者的头颅实行ct扫描,层厚定为5mm,然后通过肘正中静脉,用4ml/s的注射速度将非离子型的对比剂优维显注入内部,剂量为60-80ml,然后再采用小剂量的测试性团注技术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颅底到颅顶,扫描的参数定为:管电流240ma,管电压120kv,检查野250mm,螺距定为0.969:1,有效层厚定为0.625mm。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07d6d5771fe910ef12df8ee.png)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表现。
结果3例患者X线平片无法明确诊断,所有的患者经3D及MRP成像后均能立体的多方位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关节面塌陷及骨折线走形等空间信息。
结论64排螺旋CT的3D技术能对胫骨平台骨折正确诊断和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Schatzker分型;三柱分型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TPF)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分型较多且复杂,骨折严重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常规X线片及普通CT扫描常常难以显示细微骨折、关节面的塌陷情况及骨折线的走形及碎骨块的移位等情况。
多排螺旋CT(MSCT)采用薄层容积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再现重组(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能够立体的、多方位地反映骨折的三位空间关系,为骨科医生对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探讨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平均48.8岁。
交通事故30例,跌伤7例,高出坠落伤5例。
2例为双膝骨折,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
1.2 方法X线片采用CR和DR,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CT使用Philips 64排128层Brilliance螺旋CT,扫描范围上缘包括股骨下段,下缘包括胫腓骨上段,以膝关节为中心扫描,骨算法重建,重建层厚0.67 mm,数据传至工作站,利用软件进行MPR和VRT重建,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储存最佳图像。
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8746e3e009581b6bd9ebcf.png)
足 诊 断 需 要 。利 用 多 平 面 重 建 ( R) 最 大 密 度 MP , 投 影重 建 ( P 及 容 积 重建 ( R ) 术 做 图像 后 MI ) V T 技 处 理 , 始 图像 通过 3 原 D表 面 重 建 及 血 管 树 重 建 。 13检查前 详 细 询 问病 史 , 看受 检 者 心 电 图 , . 查 有 无 过敏 史 , 签署 检查 同 意书 ; 尿 病人 需 了解 近期 糖 是 否在 使用 二 甲双 胍 酮 类 药 物 , 使 用 应 停 药 两 如 天后 , 再行 检查 。测 量检 查 者 的 心律 和 心率 , 重 严 心 律不 齐 为禁忌 症 , 心率 大于 7 0次/ i 下 含服 m n舌 倍 他乐 克一 片 ( 5 g 片 ) 2m / 。若 降 心率效 果不 佳 , 再 含 服 一 片 。 含 服 总 量 不 超 过 2片 ( 0 g 。详 细 告 5m ) 诉 受 检 者 检 查 的 过 程 及 检 查 中 的 注 意 事 项 , 除 消 受 检 者 的 疑 虑 及 检 查 中 的 紧 张 情 绪 , 练 受 检 者 训 的吸气 与屏 气 的方 式 , 知受 检 者 的屏 气所 需 时 告 间 、 气 幅度 及 屏 气 的 重 要 性 。检 查 完 毕 后 叮嘱 屏 受 检者 休息 3 m n 无任何 不 适方 可离 开科室 。 0 i, 1 4冠 状动 脉 血管 的评 价 以冠 状 动脉造 影作 为“ . 金 标 准 ” 评价 6 , 4排 C A的 检 测 的敏 感 度 、 异 性 、 T 特 准 确度 , 阳性 与 阴 性 预 测 率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一 般 资 料 7 5例 患 者 中 男 的 5 2例 , 2 3 . 3 1 女 2 例; 龄 3 年 3~8 5岁 , 均 6 . 平 0 6岁 , 有 不 同 程 度 均 的胸 闷 、 短 、 气 心前 区 疼 痛 等 临床 表 现 , 中冠 状 其 动 脉 搭 桥 术 和 冠 状 动 脉 支 架 置 人 术 治 疗 后 复 查 2 1 例 , 例 因心 率 失 常 及 严 重 钙 化 只 能 做 冠 状 动 脉 三 节 段性 分 析 。 12方 法 应 用 6 . 4排 Se n O T M C , 用 i me sS MA O T 利 回 顾 性 心 电 门 控 技 术 , 冠 状 动 脉 钙 化 积 分 扫 描 行 ( 厚 1 层 mm)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扫 描 ( 强 扫 描 , 和 增 层 厚 0 6 rm) 利 用 团 注 跟 踪 触 发 ( 发 层 面 一 般 放 .4 a , 触 在 升 主动脉 起始 部 ) 触发 扫 描 C , T值 设 为 1 0 u 0H , 最 后采 集冠 脉 C A图像 。扫描 范 围 自隆 突水 平到 T 心底 膈 面水 平 ( 中冠 脉 搭 桥 的患 者 扫 描 范 围包 其 括搭 桥 的起 始 部 ) 1 屏 气 完成 , 间约 8~1 s ,次 时 0。 用 双 同高压 注射 器 , 用 碘 佛 醇 3 0 g/ , 射 使 5 m lml注 速 度 为 4 5~ . m / , 量 8 9 ml造 影 剂 的 用 . 5 5 ls总 0~ 5 , 量 与注射 速 率 因患 者 的 身 高 与 体 重 而 异 , 射 造 注 影 剂 前 舌 下 含 硝 酸 甘 油 , 完 造 影 剂 后 立 即 注 射 注 4 m 生 理盐 水 以便 造 影 剂 充 分 注 入 , 少 造 影 剂 0 l 减 的使 用量 , 低 过 敏 反 应 发 生 几 率 。冠 状 动 脉 图 降 像 重 建 时相 常规取 3 % 、0 、5 的 R—R 问期 0 4 % 7% 横 断 面 图像 。必要 时在 R—R 间期 用 1 % 一9 % 0 0 中选 择合 适时 相重 建 。对 心 律 失 常影 响 图像 质 量 的病 例 , 行 人 工 编辑 相 位 , 进 以提 高 图 像 质 量 , 满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1cb507f12d2af90242e6e9.png)
定 困难 。而使用 6 4排 C T多期 扫描 可 以获得全 肝
动脉 期 、 脉期 和延 迟 期 影 像 , 高 了肝 癌 的检 出 门 提 率和诊 断 的准确 率 。笔 者通过对 湘雅 萍矿 合作 医 院 3 2例 原发 性 肝 癌患 者 的 6 4排 螺 旋 C T的动态 增 强
3 1 8.
[ ] 郑 春 , 莉 莉 , 敏 , . 声 监 测 卵 泡 及 子 宫 内膜 变 化 3 王 陈 等超 对 治 疗女 性 不 孕症 的 临 床价 值 [] 床 超 声 医 学 杂 志 , J. 临
2 1 ,3( : 5 — 5 . 0 1 1 5)3 3 3 4
厚 , 2 3m 发 育增 厚 到 7 1 从 — m — 0mm, 到 下 次 月 直
( 上接 第 9 4页 )
( 责任编 辑 : 周丽 萍 )
盛 区血 供丰 富增强 明显 ,而纤维 基质 较多 区无 明显 增强 , 同时 会 出现 变性 、 死 , 动 脉期 表 现 增强 密 坏 在 度 不均 匀 。尽 管 本研 究 中 9 . 34 %的患者 在 动脉期 发
重 要 的 ,表 现 出不 均匀 的等 低密 度反 映 了肿瘤 内部 的变性 、 坏死 等病 理变 化 . 时期 扫描 是鉴 别 富血 供 延 肝 癌 和肝血 管瘤 重要 的检查 技术 。
( 湘雅 萍矿 合作 医院放 射 科 。 江西 萍 乡 3 7 0 ) 3 0 0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例原发性肝 癌的 6 排螺旋 C 2 4 T的动态
增强 扫描 影 像 学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3 2例 患 者 中 2 0例 为 巨块 型 , 灶 最 小 直 径 为 4e 最 大 直 径 > 0c 病 m, 2 m: 6例 为 结 节 型 , 瘤 最 小 直 径 为 04c 6例 为 弥 漫 型 。3 肿 . m; O例 动 脉早 期 呈 明显 强 化 , 呈 轻 度 强 化 : 静 脉 期 2 1例 门 5例 呈 等 或低 密度 , 时 期 3 延 0例 接 近 平 扫 密度 。 结 论 6 4排 螺 旋 C T三 期 扫 描 能 获 得肿 瘤各 期 的影 像 增 强 征象 . 肝 癌 为
64排CT的优点
![64排CT的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bb0c1d844769eae009ed7f.png)
多排螺旋CT一次屏气就可以对胰腺进行一次完整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保持了图像的连续性,不重叠亦无遗漏,并且可任选重建间隔,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更好地分辨细微结构如胰周小血管、胰管等,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且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以及二维、三维的CT血管造影。清晰地显示正常胰腺、肿瘤和周围血管增强的差异及特征。多排螺旋CT由于其扫描速度快,可以对胰腺进行双期扫描,是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肿瘤的较全面而准确的方法。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显示由于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更加清晰,提高了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能力。
64排螺旋CT是诊断冠心病的新手段,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毫不逊色。其最大的优点是无创伤,病人只需静脉内注射60-80毫升显影剂,就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立体影像。其特点是阴性预测价值高,即64排螺旋CT正常者,冠状动脉造影也会正常。另一个优点是价格比冠状动脉造影低得多,可以多次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情况,还可以对比药物治疗前后的效果。最大的缺点是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需要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介入治疗:对肾功能损伤者,显影剂可能会导致损伤加重。
十二、多排螺旋CT在五官科的临床应用
可用于检查眶内炎症、眼格氏病、眶内肿瘤、眼眶外伤及眶内异物,外耳、中耳、内耳先天性畸形;颞骨外伤、耳硬化症、中耳炎症、动静脉球瘤;鼻窦炎、鼻窦囊肿及息肉,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喉癌、涎腺肿瘤以及炎症。
64层螺旋CT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87753f5a8102d276a22fe8.png)
正常气管、支气管VECT(从上往下观察)
虚拟肠镜
新技术应用——大范围多期扫描
• 扫描速度快,单次扫描可包括整个颈胸全腹 • 呼吸伪影明显少,避免了的病灶遗漏
• 能连续三期或四期扫描;在多期内分别观察病灶的动、静
脉血供及血管形态,更准确的估价周围血管受侵及包绕的
程度
• 容积扫描,可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后处理
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边缘锐化处理,清晰显 示支架内部的管腔通畅 情况
狭窄程度分析
附壁血栓并串珠样钙化斑块 右冠中段软斑块并中度狭窄
冠脉4枚支架置入术后
CTA示支架管腔通畅
搭桥术后冠脉CTA 桥血管显示通畅
脑静脉成像
脑A-VM
门静脉CTV成像—— 门静脉主干狭窄
下腔静脉血栓
CTU——右输尿管下段癌致右输 尿管扩张、右肾积水、萎缩
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 像素三个方向的边长X=Y=Z时,即像素成为正方体 时的扫描称为各向同性扫描
各向同性:各向清晰度相同
非各向同性:各向清晰度不同
像素高度: 0.6mm
像素高度:3.2mm
不同像素高度
三维断面清晰度一致
• 各向同性扫描的实现,使CT扫描进入容积扫描( VCT)的新时代
• 彻底改变了CT只能显示横断解剖的历史,也颠覆
肾动脉CTA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 双肾动脉
冠状动脉CTA
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软、硬斑块,诊断冠心病, 评估狭窄程度
冠脉支架植入、冠脉搭桥术后评价及随访
检测冠脉起源及走行变异
显示及诊断心肌、瓣膜病变,与心超优势互补
先心病诊断
多种后处理方式完美显示冠状动脉
左心房粘液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军
LightSpeed VCT的优势
对于心脏CT检查而言,数据采集必需兼顾扫描范围、扫描
速度及图像质量三个方面,而图像质量则依赖于图像的密度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
1、扫描时间更短:更短的扫描时间 具有如下优势
1)屏气时间缩短,病人更容易配合 2)造影剂用量下降,检查创伤性更小,可重复性
强 3)对心电门控数据采集更加有利,原因如下 a、无论病人心率如何,更快的球管旋转速度 (0.35s<0.4s)能够获得更好的时间分辨力。 b、完成整个心脏范围内扫描大约只需要5s时间, 只相当于5个QRS波群,或5次心跳。几乎所有病人 扫描过程所记录到的心电图的变化基本上是一样的
2、图像质量提高:图像质量提高得 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大热容量X-线球管设计,有更多的X-
线光子用于成像,提高了信噪比。 2)纯动脉期成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 VCT 心脏扫描只需5s时间,仅将动脉期及实质期 两个时期包含在数据采集范围内,既能够更 好的显示远端冠状动脉,又不至于有冠状静 脉的干扰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LV
LV
男,53岁,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1年,CT诊断左室前壁和心尖部陈旧心梗,表现为心 肌变薄,密度降低等。
冠状动脉软斑块显示
CPR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软斑块
冠状动脉支架显示及斑块分析
CPR曲面重建显示左前降支支架
冠状动脉斑块分析
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析
右冠状动脉中段两处,以钙化 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
CT示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绕过无冠窦和左房之间走形,发育细小。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MDCT显示的四种斑块模式
脂质斑块:CT值-12—47HU,纤维帽薄,容易破裂
纤维斑块:CT值25—117HU ,属于软斑块 钙化斑块:CT值196—817HU,相对稳定斑块 混合斑块:上述成份的混合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肌桥
支架 前壁心梗
男,59岁。发作性胸闷15年,冠状动脉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后6年。CT示前降支支 架通畅,但其近端较多斑块,前降支中段肌桥和前壁心梗改变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男,62岁。冠状动脉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后1年。CT表现为支架近心端50%左右 狭窄,支架内新生斑块(箭头)。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肺动脉血管显示
MIP
VR
肺静脉血管显示
MIP
VR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
左冠
女,67岁,活动后心慌气短1
年。CT示右冠直接起自左冠 脉根部,发育细小。
女,64岁,活动后胸闷,心前区
不适5年。CT示冠状动脉单冠畸
形;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起始 部。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男,51岁,胸闷1月。CT示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冠状窦。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男,76岁,搭桥术后2年。CT示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未见显影,考虑闭塞。大隐静脉桥血管至第 一对角支和钝缘支,显影良好,通畅。一支桡动脉桥与大隐静脉桥相通,远端吻合于前降支远 段,显示通畅。
冠状动脉斑块成像
男,59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年,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CT所见一支桥血管搭到回 旋支,通畅但近端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充盈良好,管腔通畅。升主动脉前 壁处还可见另一桥血管开口代表软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分析
右冠状动脉中段软斑块所致管腔 狭窄的分析,显示狭窄程度为33%
动脉导管未闭(PDA)
薄层MIP显示PDA破口
反转后的薄层MIP显示PDA 破口及测量直径17mm
动脉导管未闭(PDA)
↙
PDA破口
VR对PDA显示
仿真内镜(CTVE)PDA显示
4、图像后处理
1、多时相图像重建
2、选择左右冠状动脉显示最佳时相的薄层图
像用于后处理
冠状动脉后处理软件的应用
1)三维显示: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
(MIP) 2、二维显示:二维显示主要采用MPVR及MPR技 术,尤其是沿血管轴线进行重建的曲面重建技术 (CPR)。后处理软件能够在3D(MIP or VR) 3、仿真内窥镜:仿真内窥镜可以对冠状动脉血管 管壁从血管管腔内进行观察。此软件可以用来显示 冠状动脉解剖异常、血管分叉及冠状动脉支架
LightSpeed VCT在5秒之内即可完成 整个心脏的扫描成像
VR显示心脏及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MIP反蜘蛛位
3、覆盖范围加大:
VCT球管旋转1周扫描覆盖范围为40mm能够
对胸部所有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如胸膜、 肺、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和心肌,这 对于对于不典型胸痛病人病因的鉴别诊断, 如:胸膜和肺动脉的病变、主动脉壁的夹层 或血肿、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左或右冠状动脉可以分别起自:
单支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主干
左右冠起自同一主动脉窦 可以共同起自左或右冠窦(单开口) 回旋支起自右冠窦和左冠窦 回旋支起自右冠
左冠状动脉起自无窦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主干下方
男,54岁,发作性夜间胸闷憋 气6年。CT示右冠开口于左窦, 起始部受压(箭头),余冠状 动脉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