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与现代中国文化形态转型
陈独秀与新青年
陈独秀与《新青年》——论《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余雷【摘要】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思想家、政治家、编辑学家。
由他创办的《新青年》对中国人民起了启蒙作用,更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陈独秀以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在当时受到全国进步青年的敬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
《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文通过文化、政治、载体等方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展望未来前景的基础上,论证了《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的依托,也使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新青年》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关键字】陈独秀新青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社会背景及其意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时,中国社会处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时期,国内军阀统治黑暗,中国人民日益开化,进行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喻示着一个崭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作为反封建的先锋者,满腔热血尽注一个新中国,他为了这个新中国辛苦奔走,创刊的《新青年》成了他进行革命的重要的一步。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思想与事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引言:20世纪初期,在中国上演了一场思想解放的盛宴。
这场运动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它以自由思想和科学启蒙为旗帜,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化的嬗变。
《新青年》杂志作为这场运动的代表,对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新青年》为视点,探讨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新青年》的出版与革命思想的唤醒《新青年》于1915年5月创刊,背后是陈独秀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努力。
这本刊物正式宣告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青年》以文化的角度,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并倡导西方文化和理念的引进。
它为中国年轻人提供了一片放飞思想的广阔天空,激起了他们对积弱多年的传统文化的反思。
二、解放思想与知识的普及《新青年》倡导的主要是思想解放和知识的普及。
它呼吁年轻人要勇于独立思考,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寻求真理。
通过引进西方的科学、艺术、文化和哲学思想,以及自主创作的新诗、新小说等,使中国的青年开始了对自我解放的探索。
《新青年》提倡的自由思想鼓舞了一代年轻人,迅速传播并形成舆论,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在《新青年》的眼中,传统文化被视为束缚个人和国家进步的根源。
《新青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指责其腐朽和愚昧,呼吁青年们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世界,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
它也成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其他政治现象的导火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四、对妇女权益的呼唤与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倡导妇女的平等和权益,认为妇女应该获得教育和追求自我发展的权利。
《新青年》发起了普及妇女教育运动和反对妇女束缚的行动,为当时保守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一阵强烈的冲击。
它使大批妇女觉醒,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和追求独立发展的道路。
这场觉醒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为妇女权益争取了更多的尊重和平等。
马原演讲PPT《新青年》——百年重回首
宣传马克思主义,相继刊发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 《马克思学说》《马克思学说批评》《马克思研究》《马克思传 略》等文章,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和主要观点。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传播
第七卷第六期
传播
发行《劳动节纪念》专号,表明《新青 年》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把握上,达到了新的历史自觉高 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 碑。
“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 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 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七大”工作方针》的报告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传播
传播
前期的《新青年》注重的是民主改革和文化突 破,思想宗旨是科学与民主。 但自1917年起,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 主义哲学。
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这时,西方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 特别是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主旨:《新青年》首先号召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鼓励青年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宣传弘扬 新民主思想。
团队:《新青年》给进步人士学习先进思想,如民主、共和、
思考同时我们作为当代青年要清楚意识到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类的进步思想不都是灌输式让我们反感的硬性教育不应有对其本身的厌烦和排斥应该去选择真的可以被我们受用的方式去学习接触要围绕进步的思想和正确的发展理念才会了解这个时代创造这个时代
收集资料:冯柯 曹正涛 ppt制作:庄伟 演讲者:周英骏
浅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浅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一份刊物的创世,引发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新青年》以其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走向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具体说,《新青年》的开创,使它成为介绍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
在中国的近代,在一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新文化知识分子的群体意志,成为中国思想的领导中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本文仅就《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新青年》的创立《新青年》是在中国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黑暗岁月诞生的。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旗帜下进行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的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
这次革命使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政府在熊熊烈火中迅速地倒塌下去,"中华民国"在一片欣喜若狂的欢呼声中诞生。
人们沉醉在兴高采烈的狂欢中。
可是透过表面上热烈的景象,冷静地观察一下便不难看出:在这种现象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危机。
新生革命政权建立伊始,革命营垒内部便已呈现出一派分崩离析的混乱景象。
轰轰烈烈的一场大革命,只是赶走了皇帝,挂起了一块"中华民国"的招牌。
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军阀官僚政治机构,除换了个名称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袁世凯窃国后,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结合,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时间,全国上下尊孔读经,祭孔祀天,熄灭了辛亥革命燃起的希望之火,黑暗重新笼罩大地。
在上述背景下,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对辛亥革命的失败进行痛苦的反思。
从《新青年》看中国书籍设计的现代转型
摘
要 :新 青年 》 中 国 书籍 设 计 的现 代 转 型 产 生 了 巨大 而 深 远 的影 响 , 以独 特 的 视 觉方 式 , 作 出新 的 书籍 视 觉 形 《 对 它 创
象 , 构 了一 种 不 同于过 去 的 现 代 设 计 理 念 。此 外 , 新 青 年 》 进 了 阅读 方 式 的 转 变和 “ ” 视 觉模 式 的 形 成 , 书 籍 设 计 建 《 促 新 的 为 的观念 、 式、 形 内容 等 方 面 展 示 了 变革 的 成 果 。 从 某 种 意 义上 来 看 ,新 青年 》 成 了中 国 书籍 设 计 的 现 代 转 型 。 《 完 关 键 词 :新 青 年 》 书籍 设 计 ; 代 转 型 《 ; 现
中 , 们 看 到 了 中 国形 象 的 转 变 , 的 诞 生 . 响 了新 文 化 我 它 吹
阅 读 习 惯 , 者说 是 一 种 阅 读 方 式 的 选 择 , 种 选 择 将 影 响 或 这 阅读 的兴 趣 和 阅读 的 效 果 。一 种 新 的 阅 读 习惯 的 出现 . 味 意 着 一 种 新 的 文 化 任 务 与 功 能 已经 渗 透 到 书 籍 的灵 魂 中 . 并 与 时俱 进 , 现 出那 个 时代 的审 美 价 值 取 向 。 显 由于文化上 的差异 , 中西 方 阅 读 方 式 ( 惯 ) 呈 现 出 习 也
中图分类号 : 5. G2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6 6 ( 0 ) 40 9 . 3 1 0 .3 5 2 1 0 . 0 90 1
《 青 年》原 名 《 年 杂 志 》,9 5年 9月 1 日由 陈 独 新 ( 青 )1 1 5
秀在上海创办 . 2 是 O世 纪 初 期 中 国最 早 的 一 份 思 想 启 蒙 刊 物 , 中 国 期 刊 史 上 最 有 影 响 力 的综 合 性 文 化 刊物 之 一 。 是 它 是 新 文 化 运 动 兴 起 的 标 志 。在 中 国社 会 现 代 转 型 的过 程 中 . 《 青 年》 新 以其 敏 锐 的 思想 、 阔 的视 野 、 进 的 姿 态 以及 鲜 开 激 明的 、 独特 的 思 考 和 表 达 方 式 , 中 国文 化 的 现 代 转 型 产 生 对 了 巨 大 而 久 远 的 影 响 , “ 四 ” 神 最 鲜 明 的 物 化形 式 。作 是 五 精 为 一 部 影 响 深 远 的文 化 刊 物 ,新 青 年 》 l 《的 特 征 , 国 的 翻 阅 模 式 是 自上 而 下 , 主 要 体 现 在 版 中 其
1919年5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指导思想
1919年5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指导思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新”往往和其使用的语言的“新”不可截然分开.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新文学得以产生的先在条件,或者说,正是五四白话文的产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然而问题是,为什么五四白话文运动能够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学,而中国固有的古白话文甚至晚清白话文运动却没能催生出一种现代的新文学呢?五四白话文能够称作现代汉语,其现代性意义又来源于何处?《新青年》并不像一般通俗刊物那样旨在解决语言普及化的问题.《新青年》总是“力图将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性重建.正由手”《新青年》着眼的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重建,而不仅仅是解决语言的普及化问题?才使得五四白话文运动表现出和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风貌.因而,重新审视五四白话文运动,应该将它放到更广泛的思想革命的背景中去思考,不能将其仅仅拘束在狭小的文学变革圈子之内.“赛先生”是五四思想文化革命的一面旗帜.五四时期提倡“赛先生”的杂志,不仅仅有《科学》这样的专门杂志,像《新青年》这样的综合杂志也是提倡“赛先生”急先锋,两者几乎同时举起了“科学”大旗.《科学》杂志积聚了当时最拔尖的自然科学研究者,相对而言,其文章更专注具体的自然科学方法、原理以及科学知识的介绍:《新青年》提倡的科学,则主要是捐科学精神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提出了六义.这“六义”不只是给青年人的劝告,也蕴含着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革命的精义——铲除“奴隶、保守、退隐、锁国、虚文、想象”之思想文化,建立“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新思想文化.他队为中国的“学术思想”,“皆重虚文,和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这种思想文化“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无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故新的思想文化必须“崇实际而薄虚玄”.在谈到西方近代科学时,他以丸中国文化有想象而无科学,处处皆无常识之思,荒谬可笑.“欲根治之,厥维科学”.总之只有“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中国思想文化方可进步.这个思想和1915年1月《科学》杂志的《发刊词》提出的见解如出一辙.《科学》认为,“国人失学之日久矣”.其原因在于,“一说之成,一学之立,构之于心,而未尝征之于物.人主观之观察,而未尝从客观之分析;尽人事之繁变而未暇究物理之纷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乃“虚空、玄想、荒谬”之文化,欲救之,“唯有教以自然科学,以归纳的真理,实验的方法.简练其官能,使得正确之智识和平昔所观察者而已”.这两本提倡“科学”的杂志后来都成为了汉语现代化变革的急先锋.(《科学》杂志在1916年劂已经刊发了极具现代汉语特质的日诂又.1917年《新青年》也有意识地提出了汉语现代化变革的主张.)这两本杂志相同的语言变革趋向是否蕴含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内在推动作用呢?赛先生是否也参和到了五四白话文运动之中呢?“科学”一词在五四时期不仅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原理的内涵,还特指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精神和方法——“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前者特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后者特指“求真”、“崇实”精神,如此,科学便具有了形而上的“思想建设”功能,参和到了现代思想文化的重建当中,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新青年》、《科学》杂志上高举的“科学”大旗,不仅给国人带来了一些现成的西方知识、见闻,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转型——由玄想转向实际.由重“渊思冥索”转向重“分析、实证”,由重天人合一的混沌直观性思维转向主客二分的逻辑、思辨性思维方式.科学和理性精神“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逐渐得到显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素重‘德性’,的中国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演变为一个为‘理性’所浸润的价值系统”.”科学性和系统性取代了传统思维方式的直观性和零散性.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有着浓厚的诗性色彩受到了抨击.思维方式是语言建构的深层因素,现代西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思维活动“对语言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一定的语言方式往往有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某种社会文化的发生、发展.”五四思想革命要建立的是类似于西方科学文化精确的、严谨的新思想文化.就这样,对知识的逻辑论证和因果探索就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不仅掌握自然科罕要霏逻辑分析.就是天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迫切需要逻辑分析.由于思维和言语方式的统一性,逻辑性、系统性的方式势必会促使语言精确化和严谨化.这种趋向表现在词义上,即要求词义的界定的精确化.旧时的言说系统便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占汉语语法结构当中缺乏一种必要的严密形式和逻辑层面的结构方式,主要依靠于单位之间的内在关联,即意义上的相互映照,补充和训释构成,加之传统思想文化主要以人际关系为关注对象,其内容多属社会*范围(这类知识往往和政治强权相连,具有权威性,它只要求人们接受即可,而不需要依靠什么逻辑力量.不追求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因而“很多很好的思想和情感”都因为古文言的原因“不能尽量的精微的表达出.”为了“文学艺术的精进”,五四文人大多选择了“语体的欧化”.“欧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翻译、制造新词汇.即按照“西洋语言的习惯,用西洋人的表示的意味”来增添词汇或者赋予旧词新意,二是“根据国语的特性,使语法组织趋于严密,意思益以明了而确切,适于实用”.因而从表面上看,“欧化”是中国语言的西语化,其深层却是中国思想的现代化.这也恰巧说明了一个现象:为什全在中国存活了几千年的文言文,偏偏到了近代就失去了其有效性,成了“死文字”?文言文的无效性实际上是针对于新思想、新文化而言的.故从历史现象上看,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东渐史也就是中国文言文的衰落史.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青年》上语言变革的主张和实践是思想革命的必然结果.《文学改良刍议》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只是表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汉语的改造开始逐步走向了自觉.五四白话文运动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多年的新文化运动.诚如袁进先生所说,如果说五四新文学靠着这么一点作家振臂一呼,办了这么一点杂志在短。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1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4月上旬刊经过新文化运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便是《新青年》。
用胡适的话说,《新青年》创造了一个时代。
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先是通令全国小学一二年级的国语课本改用白话文,随之又通令中学国语课本改用白话文,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证。
从《新青年》倡导白话文,到官方认可成为教育用语,走过了五年。
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后,“鲁迅”几乎取代了周树人的原名,不仅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杆标尺,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文丨陈小玮《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
这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救亡图存”爱国运动,得到了社会最广泛的同情与大力支持。
有研究者认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与此前几年《新青年》杂志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有着紧密联系。
1931年,五四运动时的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在口述“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一文谈起五四起因,将“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思想变化的结果”列为第二条。
后来,他进一步指出:“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广泛地澎湃地由五四运动而扩大。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
”经过新文化运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便是《新青年》。
用胡适的话说,《新青年》创造了一个时代。
一本引领新文化运动的杂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前身)诞生于上海。
这份月刊出版完第一卷六期后,因护国战争停刊七个月。
待第二年9月1日第二卷第一号出版时,即更名为《新青年》。
这虽是迫于一起命名纠纷——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办的周报《上海青年》雷同,应其要求而改名,但陈独秀的精明在于借更名之机为杂志进行了一番包装营销——他对更名的说法是“欲益加策励”,大有变被动为主动之意。
陈独秀幼时面对祖父的打骂,咬牙硬抗不掉泪,祖父陈章旭说过这样一句气话:“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
浅谈《新青年》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浅谈《新青年》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一份刊物的创世,引发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新青年》以其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走向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具体说,《新青年》的开创,使它成为介绍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
在中国的近代,在一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新文化知识分子的群体意志,成为中国思想的领导中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
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型——纪念《新青年》100周年研讨会综述
作者: 郝雨;杨心怡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6-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1期
主题词: 五四精神;《新青年》杂志;文化运动;青年杂志;中国现代文化;中国文化现代化;历史转型;五四时期;历史转折点;上海大学
摘要:一百年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新青年》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也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转折点。
至今年9月,《新青年》杂志已整整一百周年,站在《新青年》创刊百年的重要节点上,如何理解五四“启蒙”精神,在现代文化转型中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等问题成为亟待探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了纪念《新青年》一百周年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摘要]1915年9月(《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阵地,对封建秩序之护符的孔教儒家伦理进行了猛烈攻击。
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新青年》传播的制高点,为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谱写了华美篇章。
[关键词]《青年杂志》;《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发展谈起“五四”,有学者将其形容为“像赶庙会”,各派言论竞相展现。
而为这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它的宣传载体之一——《新青年》,自然也绕不开人们关注的视野。
《新青年》,其前身是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青年杂志》,它是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从第2卷1号起,改称《新青年》。
一份杂志的创办,何以标志一场运动的兴起,并伴其发展?本文拟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青年杂志》的创办与新文化运动的开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辛亥革命后,反动复古逆流粉墨登场。
1912年10月,张勋等在上海发起孔教会。
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宣扬欲存中国,非赖孔教。
10月,《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尊孔复古思潮为帝制复辟鸣锣开道。
同年12月,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君主专制,孔子之道仍被奉为万世师表。
面对国家的颓倾之状,一些革命志士记取失败的教训,继承革命精神,为探索新的救国方案而努力。
陈独秀从救亡的愿望出发,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流产进行深刻反思,认为广大国民脑筋不清,析理不明,对革命如同观对岸之火,熟视无睹,为根本原因。
在陈独秀看来,救中国,建共和,赖以思想革命为先导,但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而改造国民思想主要在于改造青年的思想,于是,他疾呼要创造出那“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的自觉奋斗的青年。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型--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型--纪念《新青年》创刊
100周年
田天;田建民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它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的
文化根基,使中国人从数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田天;田建民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启示——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
年 [J], 刘焕明;蒋艳
2.《新青年》与“个人”的发现——纪念《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 [J], 耿云志
3.教育视野下的《新青年》期刊——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 [J], 冯荣光
4.《新青年》杂志创刊始末--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 [J], 黄述斌
5.教育视野下的《新青年》期刊——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 [J], 冯荣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杂志之一,对新文化运动的推进和现代思潮的兴起具有重要贡献。
其创办经过和贡献如下:创办经过:1915年,由陈独秀等人创办了《新青年》。
该杂志旨在倡导新文化、反对旧体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舰性刊物。
创刊宣言提出了"废除儒家经典、推崇科学、民主、自由"的主张,引发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重大关注。
贡献:1.推动思想解放和现代化:《新青年》在文化和思想上挑战了传统观念和道德制约,提倡以科学、民主、自由为导向的新思想。
通过发表包括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知名人士的文章,宣传现代科学知识、西方文化和新兴思潮,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2.倡导社会改革和政治进步:《新青年》关注社会问题,批评社会不公和落后现象,呼吁社会改革和政治进步。
它支持女性解放、农民权益、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等,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支持。
3.倡导文学革新和文艺思潮:《新青年》推动了中国文学的革新,并批判了旧文学的陈词滥调和庸俗性。
该杂志鼓励自由创作、个性表达,提倡自由主义的文学价值观,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和现代文学的兴起。
4.影响知识分子和文化界的成长和团结:《新青年》提供了一个自由讨论和表达思想的平台,吸引了许多知名的文化人士和青年学者加入,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圈子。
它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组织基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家和文化精英。
总的来说,《新青年》在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它通过宣传新思想、倡导社会改革、推动文学革新和培养知识分子,为中国的思想解放、文化变革和民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
1920-1921年《新青年》嬗变考
1920-1921年《新青年》嬗变考1920-1921年,《新青年》杂志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嬗变,这次变革让它从一个国粹主义倾向的文艺刊物转变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潮的知识阵地。
这一变革的推手是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青年学者,他们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改变和创新。
一、文艺倾向转向现代主义早期的《新青年》杂志在文学和艺术的选题中倾向于国粹主义,更多地注重传统文化和美学形式上的美感。
而在改革后,该杂志编辑们开始强调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并尝试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美术的思想和技法运用到中国本土文学和艺术的实践中。
这种倾向的转变也为文学和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空间,并且从此成为了杂志的长久方向。
二、思潮倾向从保守向进步转变早期的《新青年》杂志在思想和政治倾向上相对保守,更多的是讨论传统文化和宣传国家主义思想。
而改革以后,它开始更强烈地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呼吁青年学者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改革和民族建设的进程中去。
这一变化彰显了《新青年》杂志的响应时代、奋斗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概念理论从传统向现代转换《新青年》的改革推动了概念理论研究领域的向前发展。
这些青年编辑们树立了一种前卫的思想,例如民主、人权、平等、科学主义等等。
这些新议题不仅对文学诗歌等艺术领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1920-1921年,《新青年》的改革不仅将它从一个传统倾向的文学刊物转变成一个现代主义、进步的知识阵地,更价值的是它所传达的思想精神:更新、创新、进步、自强不息。
这些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进程,而且还深深地激发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场变革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令人深刻铭记。
浅论《新青年》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
浅论《新青年》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摘要:《新青年》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刊物之一,以其“思想启蒙”、“青年教育”为核心办刊宗旨,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创造、激发了广泛的青年读者基础,引导和鼓励青年参与启蒙文学思潮,该刊以其鲜明独特的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对中国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新青年》,五四启蒙文学,文化精神一、溯源《新青年》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由陈独秀等人发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符号与文化阵地。
该刊主张对落后的腐朽文化、思想观念进行抨击,强调学习先进文化,引导青年思想、注重其素质教育。
胡适称,“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蔡元培也赞道:“新青年杂志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
《新青年》以文体改革著称,并引发了系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纲领与形式的变化,吸引了众多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其中,从而引领了五四启蒙文学思潮。
同时,该刊提倡“文学革命”,以文学为主要武器进行思想斗争,在新文化革命者的带领下,推崇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民族主义等文学思潮,并呼吁文学为社会进步服务。
五四启蒙文学思潮实际上是一场以思想启蒙为内在动力,以文学启蒙为手段的文化革新。
二、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铺垫与发展“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里发生了变革,或在外来思潮的影响下,在文学艺术范围内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推动或抵制这种变革的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主张;这种文学思潮或文学主张,不是在个别或少数文学家的创作中得到反映,而是受到了相当多的文艺家的认同,并自觉地进行创作实践所形成的有声势、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1】。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中国启蒙时代的重要象征与革命成果,其产生、创造与发展“五四”文学革命一脉相承。
从《新青年》封面看时代思想映射
CHUBAN SHIHUA │出版史话CHINA PUBLISHING JOURNAL2019年 第08期65从《新青年》封面看时代思想映射□文│陈潇婷五四时期是近代中西文化发生剧烈冲撞、交融、重构,思想飞扬、迸发的时代。
从根源上说,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备受屈辱和压迫的中国,面对国贫民弱、亡国灭种的危机,强烈的富国强民、救亡图存、追求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需求。
一、《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旗舰五四时期中国人追求的先进文化呈现出反传统、反孔教的“全盘西化”的特征,以追求民主与科学为始,经过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最终确定马克思主义为救亡图存的思想指导。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新青年》杂志是唯一完整记载并呈现这个思想超越发展全过程的刊物。
《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创刊,最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第2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至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中共出版11卷63期(号)。
“《新青年》是整个五四时期先进报刊舰队的旗舰,引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追溯的原点,引统着五四运动至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走向”。
[1]作为一份现代出版物,装帧设计在《新青年》诞生之初就被视为一种思想呈现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其中封面更是起到树立品牌、推广销售、美化书刊作用的载体。
《新青年》主编(主撰)十分重视封面设计,将西方先进的美术理念引进到刊物的封面设计之中,通过对封面图形、色彩、文字的塑造,将杂志的思想主旨用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新青年》的出版史上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期刊封面设计也正好彰显出《新青年》传播先进思潮经历的三个“思想时代”。
二、“青年”开启新时代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号《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引进了西方美术印刷的先进技术,颜色鲜艳,格外醒目。
它采取横排现代版式,图文并茂、方圆辉映的设计方式(见图1)。
中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著作目录(一)
中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论著目录(一)精读目录泛读目录浏览目录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北京大学历史系主编《中国现代史》1、张同新《中国国民党史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陈庭湘主编《中国现代史》2、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2、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彭明:《五四运动史》3、陈平原等《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3、邓星盈等《吴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五十年来五四运动研究概述》4、欧阳哲生《解析胡适》社科文献出版社4、严光辉《辜鸿铭传》海南出版《历史教学》1999、52000。
社,1996。
5王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辨析》5、欧阳哲生《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5、朱志敏《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哲学研究》1999,4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观新探》人大复印资料《中国6、高峻《五四运动起因新观点综述》6、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现代史》1998、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3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6、彭红英《从五四后知识分子的7、倪培强《也谈“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开放时代》(广州)1999,4分化看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其影响》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9 1999,28、彭明《关于半个世纪以来五四运动史7、李扬《性灵的奔放:知识价值的自我7、《五四科学思想初探》研究的若干问题》实现(“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者心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2的再反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4,79、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1999,98、《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8、《评胡适“大胆假设,小心的求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1999,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89,91996,510、《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回顾与9、《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9、《顾维钧与巴黎和会的外交实践展望》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2活动》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1991,210、《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史》1997,911、王洪模《关于陈独秀一生活动的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510、《民国两次国家政权更替中的顾价》《中国社会科学》1985,511、《尊重历史,合理评价胡适(胡适维钧)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12、《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共性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代史》2000,4和特性研究(李大钊、陈独秀、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211、《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达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比较》年回顾》人大复印资料《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12代史》2000,4补充:重点阅读:1、《近年来国内对文化激进主义的批判综述》,《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7年第4期;2、《当代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运动再评价》,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12期;3、《历史的平衡与选择-----------对五四文化保守主义的反思》,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8期;4、《对文化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再认识》,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1期;5、《“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书屋》,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8期;6、《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3期;7、《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民主观》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4期;8、《百年五四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对话》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4年第3期;9、《五四运动文选》;1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2、《胡适自传》第九章:《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华东师大出版社;13、金冲及:《救亡唤起启蒙》,《人民日报》1988年12月5日;泛读:1、《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4期;2、《关于中国近代百年思潮的几点思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年第3期;3、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4、《论蔡元培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问题》,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5、《心里心外的中国世界-----------评费正清的中国文化研究思想》,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6、《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与话语重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9期;7、《试论五四时期的青年社会化问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青少年研究》,1998年第4期;8、《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2期;9、《〈新青年〉与现代中国文化形态转型》,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6期;10、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年3月;〖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浅谈《陈独秀之新青年》
浅谈陈独秀之《新青年》提到《新青年》和陈独秀,我们都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有关的历史背景。
当时,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袁世凯加紧复辟。
在思想文化上鼓吹封建思想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
一些曾经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广泛开展一个“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运动,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来唤起民众。
他们开始从先前热衷于旧政党政治活动转向从事思想启蒙运动。
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的。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着这一时期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始。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唤醒了大批爱国人士。
《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到1922年休刊,其间有7个年头。
这7年,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是新旧思潮大激战的年代,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年代。
《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蔡和森等都受过它的深刻遍和重要影响。
毛泽东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
成了我的模范。
”恽代英等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虽然有评价说《新青年》不会辩证的看问题,写到的好就是大好,坏就是大坏。
但是我认为在当时混乱的背景下,再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发表一些模棱两可的文章是不能深入人心的,激烈的言辞和猛烈的抨击与颂扬才能触动沉睡中的中国人,这也正是《新青年》受到广大愤青追捧的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1月编辑部迁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后休刊半年。
1919年10月前后编辑部迁返上海,陈独秀复任主撰。
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号后休刊。
1923年6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改为季刊,迁广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编,出刊4期后休刊。
1925年4月复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
《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
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
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
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
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
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
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
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
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新青年》第3卷第3号、6号,第5卷第2号,第6卷第1号通信栏中屡次探讨文学革命。
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
)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
)。
钱玄同回信说:“我个人的意见,以为横行必较直行为好,在嵌入西文字句的文章里,尤以改写横行为宜……独秀先生亦极以为然,原拟从本册起改为横行。
只因印刷方面发生许多困难的交涉,所以一时尚改不成,将来总是要想法的。
”(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
)至于标识句读,各人的文笔不完全一致,则各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统一,只要大致相向便可以。
《新青年》编辑部规定,从1918年开始,任何作者“非白话文不用”。
1919年12月1日出刊的《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号。
)。
《新青年》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划一,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
[!--empirenews.page--] 《新青年》从开展文学革命开始,白话文逐渐成为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关于注音字母的探讨,关于新标点符号的探讨和使用,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惠及后人。
语言文化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其现代化程度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的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由《新青年》杂志倡导并实行的现代语言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注入了巨大的促进力。
二、《新青年》与现代政治文化转型(一)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敬告青年》,文中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当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
针对士、农、工、商、医各类人等“不知科学”,仍然沉湎于地气风水之谈和方士羽流之类的状况,陈独秀提出,要根治这“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唯有科学。
科学之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唯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他认为科学有无上的权威。
凡是合乎科学的东西就拥护,凡不合乎科学的就反对。
一事之兴,一物之息,无不以科学定从违,以科学法则作为检验事物存废的标准。
可见陈独秀是在反封建意义上提出科学这一概念的。
《新青年》提倡的科学,主要指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陈独秀指出,科学是综合客观现象,诉诸理性加以衡量。
可见陈独秀当时所持的还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虽然起着进步作用,但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五四激进分子,除民主观转变外,科学观也有一个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五四时期大学(北京大学)开“科学概论”课程,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科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确的东西。
在诸多主义、主张的比较选择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5号对科学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的最大的效用。
”(注:《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新青年》季刊宣言(1923年6月)提出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
作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
该刊第1期刊发的《新青年之新宣言》(注:《新青年之新宣言》无作者,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瞿秋白所写。
当时瞿秋白刚回国,担任了《新青年》主编。
)继承科学和民主思想,提出要力除宗法主义、笼统头脑、反对科学、迷信、资产阶级市侩主义、琐屑的应付、错误理会科学、浪漫主义等“障碍”,明确批评了实验主义(琐屑的应付),指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科学上的反动性,认为现代社会已具备社会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社会科学加以考察,指导革命。
无产阶级应严格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以科学治学,在根本上考察、综观现象,找出规律,求得解决。
这比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科学思想前进了一步。
[!--empirenews.page--] 关于“人权”,《青年杂志》指出:“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
世称近代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之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强调“人心”的觉醒,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
就国家而言,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到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1][2][3][4]下一页“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塞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
”(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
)此时,陈独秀的“人权”口号发展成为“民主”的口号(注:刘景全:《中国现代文化选择之重大转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
《新青年》拥护的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启开蒙昧的开山之工。
那么《新青年》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对中西政治、国家观的差异的比较,更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构筑蓝图和发轫作用。
(二)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陈独秀认为,近代欧美各国总趋势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中国要生存于世界,必须抛弃千年沿袭下来的官僚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使人民“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古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和宪政。
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是封建的家天下,人民是君主的财产;而近代民主含义是平民为国家的主人。
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水火不相容。
陈独秀感叹: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的不多,满脑子帝制思想的人却很多。
“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
”(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笫1卷第2号。
)陈独秀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制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
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
而中国传统则是等级分明,法律面前尊卑有别。
西方近代依法治国,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人治”国家,这种观念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
圣人之教、君主之言便是法律。
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
“商业往还,对法信用者多,对人信用者寡;些微授受,恒依法立据。
浅见者每讥其俗薄而不惮烦也。
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亲戚交游,更无以感情违法损利之事。
”(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中国习惯,“交游称贷,视为当然,其偿也无期,其质也无物,惟以感情为条件而已。
”(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就是说西方民族依法治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往来皆依法立据,类似经济公“伪饰虚文,证,乃至弟兄父子间也是如此。
陈独秀认为西方依法行事优于中国的以感情为重。
任用感情”,并非风俗淳厚的表现。
“其实施之者多外饰厚情,内恒愤忌。
以君子始,以小人终”(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