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作文变得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作文变得快乐
一直以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似乎逐渐习惯了语文作文教学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传统模式。
尽管不时的有各种所谓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但是这种基本的思想一直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
教学效果也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
很多人曾将“罪因”归结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
”。
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是与对外界事物的需要密切相关的。
需要即是欲望,欲望是否强烈往往决定着兴趣浓厚程度的高低。
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强烈的需求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于丹老师在《游园惊梦》中讲到:“学生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教师要求背诵的内容,反而对流行歌曲的歌词‘熟读成诵’?可能流行歌曲的内容比书本内容简单,但实际情况却是流行歌曲在无形中迎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时勾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欲望,使他们成为作文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样的
课堂才是我们所一直追求的课堂。
而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改变作文教学陷入的困惑尴尬境地。
学习模式本身并没有错误,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作为教学者的固有思维。
怎样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教学流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与学生合作交流,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让命题贴近学生生活
“题好文一半”。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标题能反映文章的“心灵”。
很多学生在作文课上常常感叹无话可说。
究其原因是教师对作文的单纯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必然会导致作文内容的干瘪。
还记得一位九年级的学生的一篇自我命题作文题目《亦喜亦忧初中生活》。
她将自己的生活感触和个人情感完美诠释,让人回味无穷。
可见,学生的命题并不比教师差到哪。
学生的参与不仅不会使作文命题复杂化,反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字可写。
现实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很多人或是对作文命题大包大揽,或是从书本资料上生搬硬抄,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也不愿意将命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结果是教师命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作文干瘪空洞,教师干预作文命题的直接后果只能是使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
什么样的命题才是最好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师理想中的作文命题再精辟也不如让学生贴近自己生活的命题最真实的、最易表达。
二、让指导利于学生操作
讲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就放任自流。
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还应将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功夫落到实处。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作文写作的指导和作文批改的指导。
在作文写作之前教师务必使学生明白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同一文体的不同构思,以至于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要求。
如以“__的新鲜事”为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记叙文。
教师在作文课之前的一至两周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记叙文体的课文进行讲解,务必使学生明白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
在作文写作中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记叙文框架,明白作文该如何去写。
对作文批改的指导教师应使学生明白修改的步骤。
教师可以针对作文批改方面进行专门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别人的作文进行中中肯的修改和评价。
当然。
无论是关于哪个方面的指导,笔者认为教师都需要坚持一个原则:指导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三、让修改体现学生参与
关于作文的修改问题,很多语文教师曾经戏称其为“梦魇”。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余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投身于作文的批改之中。
事实上,某些领导的硬性规定也无形之中给语文教师的作文批改增加难度。
一篇作文详改需要五到六分钟,而语文教师一个星期需要改一百二十篇作文。
所需时间课余时间根本不够,甚至是开夜车也很难完成。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别并不大,教师批改的评语往往会大同小异,批改十本八本作文尚可,批改数
量多了批语往往就会无话可说。
所以在作文批改上本人非常认同魏树生先生的方法。
魏树生先生大胆的打破传统的由教师“包办”的传统。
倡导学生参与,进行生生互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大胆地对同学作文的主题、立意、中心、选材、构思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会在头脑中无意识地进行自我总结积累。
在修改中学习,在修改中反思。
做“老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无形中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更有利于下一步的作文讲评。
四、让讲评表达学生心声
讲评的过程是最应该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过程。
但传统的作文讲评往往由教师包办,学生反应平平。
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师不能面面俱到,作文讲评要么只能对少部分学生进行,要么只能是对学生
作文的普遍缺点进行,缺乏针对性。
而学生在教师讲评时意见不能得到抒发,同时又不能得到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所以对教师的讲评
要么当做耳旁风、要么在教师讲评时在下面窃窃私语。
讲评课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累了、学生闷了、课堂“死了”。
让讲评课堂“活”起来,教师就要将发言权放给学生。
教师只起到适时点评和及时引导的作用。
范文的朗读、小组内部的评析、同学的听后感受必然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调动。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讲评才能表达学生的心声。
学海茫茫、思路漫漫,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以学生为本,将作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的
主人,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课。
我们的中学作文课才能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