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清洁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人员。

四、程序:1 清洁频率及范围:每天操作前和生产结束后各清洁1次。

1.1.1 清除并清洗废物贮器。

1.1.2 擦拭操作台面、地面及设备外壁。

1.1.3 擦拭室内桌、椅、柜等外壁。

1.1.4 擦去走廊、门窗、卫生间、水池及其它设施上污迹。

每周六工作结束后进行1 次全面清洁。

1.2.1 擦洗门窗、水池及其它设施。

1.2.2 刷洗废物贮器、地漏、排水道等处。

每月工作结束后进行大清洁,对墙面、顶棚、照明、消防设施及其它附属装置除尘。

全面清洗工作场所。

2清洁工具:拖布、水桶、笤帚、抹布、吸尘器、毛刷、废物贮器。

3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药皂。

4消毒剂:%新洁尔灭。

5清洁方法:5.1操作前用饮用水擦拭设备各部位,工作结束后,先用清洁剂擦去各部位表面污迹,再用饮用水擦洗干净。

5.2设备:按一般生产区设备清洁规程清洁。

5.3容器:按一般生产区容器、器具清洁规程清洁。

5.4每周做完清洁后,用%新洁尔灭对室内进行喷洒消毒,卫生间每天用消毒剂喷洒消毒1次。

6 一般原则:每个岗位必须有自己的清洁工具,不得跨区使用。

生产岗位洗手池不得清洗私人物品。

清洁工必须遵守各项卫生规程。

7 清洁效果评价:目检确认,玻璃应光亮明净,无擦拭后水迹及残余痕迹,地面应无污垢、无积水、无废弃物。

用手擦拭任意部位,应无污迹和脱落物。

8 清洁工具的存放:8.1清洁工具用完后,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处理备用。

8.2水桶用后洗涮干净,倒置存放。

8.3各岗位的清洁工具分别存放于清洁工具存放间,并有标示,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存放于本卫生间指定位置。

9 物料:9.1按操作规程从物流通道进出。

9.2仓库存放物料的外包装应保持清洁整齐完好,存放在指定区域。

9.3车间不允许堆积多余物料,车间领料员按“配制指令” 、“包装指令”领取物料,并摆放整齐。

厂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厂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厂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厂区内卫生管理,维护职工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厂区内所有的职工和访客。

第三条厂区卫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保健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倡导“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理念。

第四条厂区卫生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厂区内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五条厂区卫生管理工作由厂区卫生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第六条各部门及个人应当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厂区内的卫生环境。

第七条职工对厂区内的卫生环境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予以回应并加以改进。

第二章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第八条厂区内禁止乱丢乱扔垃圾,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投放。

第九条对于有害垃圾、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进行分类,由专门的清洁工人进行收集处理。

第十条厂区内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工作区域内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一条对于厂区内的厕所及洗手间进行定期清洁,保持通风,确保卫生条件良好。

第十二条对于厂区内的公共区域、走廊、楼梯等部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第三章食品卫生管理第十三条厂区内食堂应当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加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食品加工人员应当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保障食品安全。

第十五条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于不合格食品应当立即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食堂管理人员应当监督食品供应商的质量保障措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四章病媒生物防治第十七条对于厂区内的病媒生物进行定期清理和灭杀,对卫生防疫工作应当给予重视。

第十八条对于厂区内的防鼠、防蝇、防蚊等病媒生物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没有孳生繁殖的可能。

第十九条对于职工身体不适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环境卫生督促监督第二十条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卫生督导员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

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

职务签名日期起草生产部审核生产部经理审核主管副总QA审批QA部经理审批质量总监批准总经理生效日期失效日期颁发部门QA部分发部门生产部、QC部、QA部、设备部修订历史版本修订日期修订原因00 2015.08.10 原始文件。

1. 目的:建立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的个人卫生管理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内工作的全体人员及其他人员。

3. 职责:车间主任、洁净区内工作的全体人员、检查人员及管理人员、经批准进入的其他人员。

4. 定义及缩写:无5. 规程5.1 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的个人健康5.1.1 全体员工必须持身体健康合格证上岗。

5.1.2 在工作期间,全体生产人员或与生产有关人员必须每年体检一次,需持有周期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

5.1.3 各岗位负责人在开始生产操作前,应观察本岗位员工的健康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处理。

5.1.4 在工作中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于食品安全的疾病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调离工作岗位,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岗位。

5.1.5 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及生产操作人员,在身体疾病痊愈恢复后,需身体检查及医生开具的康复证明方可重新上岗,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5.2 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的个人卫生5.2.1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卫生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2 每日上岗前必须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口罩、手套,不许露出头发,领口不许开扣、赤脚、赤膊。

5.2.3 上岗时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5.2.4 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不得涂抹化妆品。

手部清洁按照“人员进出生产区净化程序”程序执行;手在清洁以后,不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5.2.5 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要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

5.2.6 使用卫生间,或接触可能污染产品的物品以及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它活动时,再次从事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前应洗手消毒。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概述生产场所卫生是保证劳动者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卫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达到规定要求。

二、责任分工1. 生产场所卫生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2. 各生产车间车间主任负责监督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并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3.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保持和维护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

三、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区域的清洁a. 每日上班前由专门的卫生人员对生产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b. 建立每日清洁消毒记录,记录清洁人员、清洁时间和消毒方式等信息。

c. 确保生产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积尘、杂物等污染。

2. 废弃物管理a. 提供专门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区分纸类、塑料类和其他垃圾。

b. 每日末班时清理垃圾桶,确保各类垃圾及时清理,并记录清理人员和清理时间。

c. 禁止将有害废弃物直接倒入垃圾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3. 消毒管理a. 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定期消毒,包括生产设备、工作台面、门把手等常接触表面。

b. 更新消毒剂时,需记录消毒剂名称、批号、使用时间等相关信息。

c. 消毒工作由专门的卫生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4. 通风管理a. 确保生产车间和办公室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并保持通风正常运转。

b.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功能和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c. 不得堵塞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5. 消防安全a.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排烟设备等,并定期检查其功能和有效性。

b. 每个生产车间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标志和紧急疏散通道。

c.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6. 健康饮食a. 配备干净、健康的饮用水,并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b. 员工食堂提供卫生、营养的饮食,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模版【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产场所的卫生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的质量安全。

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场所。

二、责任和义务1. 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符合要求。

2. 生产场所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督生产场所卫生工作的落实。

3. 所有员工应当积极参与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工作,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三、生产场所的卫生要求1.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要经常清扫擦拭,确保没有灰尘和杂物。

2.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足够的通风和空气循环,建议定期开窗通风,特殊场合应当使用专业的通风设备。

3. 生产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易滋生细菌的区域和设备要加强消毒频次。

4.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充足的照明,确保员工可以清晰地看清工作区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 生产场所内应当设置清洁卫生用品储存区域,保持卫生用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1. 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当进行洗手,并戴上相应的卫生防护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等。

2.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流汗、咳嗽、打喷嚏等行为直接接触到产品或工作区域。

3.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符合从业要求。

4. 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卫生培训,了解卫生知识和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和应用。

五、食品安全管理1. 生产场所从事食品生产的,在食品安全方面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 生产场所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定期进行自查和外部审核。

3.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食品原材料和成品的储存区域的清洁,防止污染和积尘。

4. 生产场所应当保证食品的贮存和运输温度符合要求,防止食品变质和滋生细菌。

5.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餐饮设施,保证员工的饮食安全。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1.引言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生产环境卫生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卫生管理责任2.1生产区卫生管理的责任由相关部门统一负责,确保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督促各部门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2.3生产区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卫生管理经验,定期接受培训,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卫生管理工作。

3.卫生设施与设备3.1生产区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设施、卫生间设施、废物处理设施等。

3.2卫生设施应定期检修和消毒,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卫生标准。

3.3生产区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员工受到有害物质和细菌的危害。

4.卫生操作规范4.1生产区应制定合理的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食品和生产物品受到污染。

4.2生产区应定期检查和清洁工作区域,防止杂物和灰尘影响生产环境卫生。

4.3所有员工应接受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并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

5.食品安全管理5.1生产区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5.2生产区应建立合理的食品存储和分配制度,严格控制食品的保存期限和温度。

5.3生产区应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人能够主动负责,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6.卫生检查与培训6.1生产区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

6.2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技能。

6.3卫生检查和培训应有相应记录,以备查考。

7.紧急事件处理7.1生产区应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包括污染事件、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

7.2生产区应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7.3生产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紧急事件演练,提高员工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8.总结本文对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

厂区内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全体员工及来厂访客,在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三条厂区内卫生管理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共卫生服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厂区内卫生管理工作由本厂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班组要积极配合,各单位、职工要自觉遵守。

第二章厂区卫生设施第五条厂区内必须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洗手间,且非常规工作场所应便利设施配套。

第六条厂区内应配备足够的清洁用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第七条厂区内的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应定期清洁、维护,确保空气质量。

第八条厂区内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周边环境等应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及消杀工作。

第九条厂区内应定期组织清洁卫生大检查,对卫生死角、盲区加强整治。

第十条厂区内的医务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疗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厂区内卫生管理第十一条厂区内垃圾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充分分类,合理分类,及时清运。

第十二条厂区内加强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管理,确保安全处理、储存和处置。

第十三条厂区内严格禁止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吐果皮等行为,对违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四条厂区内加强空气质量监控,确保生产车间、办公楼等场所空气清新。

第十五条厂区内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均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第十六条厂区内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对岗位上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防护。

第十七条厂区内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应急处置和后续处理。

第十八条厂区内要建立员工卫生保健档案,在员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第四章厂区内卫生督查和检查第十九条厂区内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厂区卫生情况进行督查核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员工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

第三条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遵守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责任,违反规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理。

第四条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由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

第五条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由生产车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

第六条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1. 生产车间卫生清洁标准;2. 生产车间卫生设备管理;3. 生产车间垃圾处理;4. 生产车间卫生防护措施;5. 生产车间卫生检查及记录。

第二章生产车间卫生清洁标准第七条生产车间卫生清洁工作分为日常清洁和定期清洁,每个员工都有责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第八条日常清洁包括:1. 每日清洁自己的工作台;2. 定时清理工作区域的地面和桌面;3. 将生产工具和设备放置整齐,不得乱放;4. 定期清洁生产线设备,保持设备表面的干净。

第九条定期清洁包括:1. 每周对生产车间进行一次大扫除;2. 定期清洁生产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3. 定期清洁生产车间的通风设备和管道。

第十条对于易产生尘埃或污垢的生产工序,需要加强清洁力度,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

第十一条在生产车间工作时,不得在工作区域内吸烟、随地吐痰,如有个人习惯需到特定区域进行。

第十二条禁止在生产车间内食用食品,如有特殊情况需到指定区域进餐。

第十三条禁止在生产车间内进行个人卫生活动,如需上厕所等需到指定区域解决。

第三章生产车间卫生设备管理第十四条生产车间卫生设备包括清洁工具、保洁用品等,需要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管理。

第十五条生产车间卫生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规定用途,不得私自挪用或损坏。

第十六条生产车间卫生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

第十七条如有卫生设备损坏或缺失,需及时上报修复或补充。

一般生产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含表格)

一般生产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车间一般生产区清洁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间一般生产区的清洁。

3.职责:操作人员负责操作间的设备、设施的清洁。

QA负责监督检查。

4.控制要求:4.1清洁内容及频次:4.24.3清洁(涤)剂:白猫洗洁精、洗衣液。

4.4清洁用水:饮用水。

4.5清洁方法:4.5.1按《生产废弃物管理规程》转运、清除各种生产废弃物。

4.5.2清洁时应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拆后洗、先零后整的顺序清洁。

4.5.3设备、容器(用)具、洁具:按以下规定进行清洁存放。

4.5.3.1设备清洁4.5.3.1.1清洁频率4.5.3.1.1.1设备使用前清洁1次,生产结束后进行清洁,更换品种随时清洁。

4.5.3.1.1.2设备维修后进行清洁。

4.5.3.1.2清洁方法4.5.3.1.2.1生产前用饮用水擦试设备各部位表面。

4.5.3.1.2.2生产结束后用毛刷清除设备上的残留物碎玻璃、药液,将可拆卸下来的进行清洁。

4.5.3.1.2.3用清洁剂擦去设备的油污或药液,然后用饮用水将设备擦试干净。

4.5.3.1.3购进的新设备首先在非生产区脱去外包装,用清洁布擦掉设备内外的灰尘后方可搬至操作室。

4.5.3.1.4每天清洁、清场后操作者填写设备清洁记录并签字,QA检查合格后签字,贴挂“已清洁”标示卡。

4.5.3.1.5清洁效果评价:设备清洁后目视确认,应无可见污迹或油垢,用手擦试任意部位确认应无灰迹。

4.5.3.1.6清洁工具的清洁与存放照5.3.3执行。

4.5.3.2容器(用)具清洁4.5.3.2.1清洁频率:4.5.3.2.1.1使用后进行1次清洁。

4.5.3.2.1.2更换品种进行清洁。

4.5.3.2.1.3隔批生产或停产超过三天,开工前进行清洁。

4.5.3.2.1.4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需进行清洁。

4.5.3.2.1.5超过规定有效期时进行清洁。

4.5.3.2.2清洁方法:4.5.3.2.2.1容器(用)具使用后,用饮用水进行刷洗,污染严重时用少许清洁剂除去污迹或粉垢,再用水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安全,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场所,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

三、职责和义务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卫生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2.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员工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卫生设施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4. 员工应当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5. 员工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四、卫生设施设备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洗手间和卫生间,并定期清洁消毒。

2.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手消毒液、洗手液等洗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供应。

3.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4.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排放。

五、废弃物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废弃物分类和储存,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废弃物应当妥善包装和标识,由专门人员定期清理和运输至指定地点处理。

六、卫生培训和教育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员工应当参加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积极掌握相关知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七、职业健康检查1. 生产场所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

2. 员工应当按照规定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如实报告体检结果。

八、个人防护用品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并定期检查其质量。

2. 员工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和清洗。

九、制度执行和监督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度执行,并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督导工作。

2. 员工应当积极配合制度执行,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敷衍塞责。

生产区域卫生管理规程

生产区域卫生管理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一、目的:为了规范管理生产区域环境、工艺卫生管理,制订本规程。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区域。

三、责任: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工程部管理人员、QA人员。

四、内容: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1.1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1.2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地漏干净无积垢。

1.3厂房严密,防虫防鼠设施完好;生产区内无动物及昆虫。

1.4工作台表面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1.5物料、中间产品定置放置,堆码整齐,遮盖,防虫良好,状态标志明显。

1.6一切与生产无关的用品不得带入车间。

不得在车间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及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1.7楼道、走廊不得放置任何生产用具及物品,不得堆放成品及中间产品,保持通道的清洁,畅通。

1.8人员、物料要从规定的通道出入,有明显标志。

1.9不同的操作间安排要合理,不得相互妨碍,不得产生交叉污染。

1.10生产中废弃物应放在垃圾袋中定点存放,工作结束或交班后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废弃物堆放处。

1.11生产区内设置相应清洁间,清洁用具齐全,定点放置,消毒措施完好,通风良好。

清洁用具使用后及时处理干净,清洁工具及清洁剂分别存放,不得造成对药品生产环境的污染。

操作间内不得存放清洁工具。

1.12一般生产区域的日常清洁卫生操作按《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SOP-SC-TZ-006进行清洁管理,不得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

1.13非本生产区域人员一律不得私自进入本生产区。

2. 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2.1物料的卫生:2.1.1物料的包装要求完好,无破损、受潮、变质、发霉、虫蛀、鼠咬等现象,各种标记齐全,符合药用标准,有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车间。

2.1.2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物料应存放在规定区域的货架上或垫仓板上,按照品种规格码放整齐,有状态标记。

2.1.3物料进入操作间,包装要求完好,无破损、受潮、变质、发霉、虫蛀、鼠咬等现象,保证清洁、无尘,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随意堆放。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区卫生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生产区的卫生管理。

3 职责
一般生产区内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班组长及车间质管员负责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灯与管线无积尘。

4.2 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4.3 厂房严密,防虫防鼠设施完好;生产区内无动物及昆虫。

4.4 物料、中间产品定置放置,堆码整齐,遮盖,防虫良好,状态标志明显。

4.5 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于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4.6 楼道、走廊清洁通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4.7 同一操作间内工序安排要合理、避免产生混淆及差错。

4.8 生产中的废弃物装在密闭容器内,每天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堆放处,并立即清洗干净容器、车辆、工具,并消毒。

4.10 工作台表面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4.11 每天生产结束后,应清洁工作台面及生产场地的卫生。

4.12 每周由公司组织一次对一般生产区清洁进行检查,并记录于《车间卫生清洁记录》。

表的内容有:部门、地点、日期、时间、检查内容、检查员等。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
及时整改,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第1页共2 页。

厂区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车间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厂区车间卫生管理,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厂区内所有车间的卫生管理工作,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厂区卫生管理工作应当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以保障员工和环境健康为宗旨,不断改善厂区卫生环境。

第四条厂区卫生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厂区内的卫生安全。

第二章厂区卫生管理责任第五条厂区卫生管理责任属于厂区管理层,厂长是厂区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厂长应当制定厂区卫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七条厂长应当定期对厂区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卫生工作的落实。

第八条厂区卫生管理工作由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厂区内设立卫生管理岗位,具体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第九条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厂区内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厂区内每个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所在车间的卫生状况负责,定期检查、指导,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第三章厂区卫生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厂区应当设立卫生管理岗位,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和器材,确保员工的卫生保健需求。

第十二条厂区内所有员工都应当遵守厂区卫生规章制度,自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整洁、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十三条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管理能力。

第十四条厂区应当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厂区应当加强对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章厂区卫生管理监督第十六条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制度,加强对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卫生检查记录,并定期向厂长报告卫生管理情况。

第十八条厂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03-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03-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责任者:一般生产区全体工作人员和进入该区的人员。
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每日上岗前在更衣室穿戴好符合区域工装要求的工作服、鞋、帽,更衣时应先戴帽,后穿衣。
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3、上岗时不得化妆,佩戴饰物、手表等。
4、下述情况须洗手:进入本区前;上厕所后;工作时手弄脏。
5、在一般生产区内(除茶室可饮茶外)不能吃食物、吸烟等。
6、维修人员进入本区时,所携工具应洁净,并装入洁净带盖容器内或塑料袋内,维修作业时应保持环境卫生。
7、开该区时,必须更衣,更衣时应先脱工作服,后脱帽,最后换鞋,并将工作服放好。
8、8、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第1页共1页
文件类型
卫生管理制度
文件编码
SMP-CS-1003-00
执行日期
执行部门
车间、质量管理部、生产部、综合办公室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修订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目的:建立一般生产区的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范围:一般生产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ICTI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厂区卫生管理的内容及要求,保持一个清洁的厂区环境。

2. 范围
生产厂区内及周围的环境卫生。

3. 职责
凡进入厂区内的人员均对此规程实施负责,门卫承担厂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

质检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4. 内容
4.1. 厂区环境
4.1.1. 生产区周围的厂区环境清洁、整齐、排水畅通、无杂草、无积水、
无蚊蝇孳生地。

4.1.2. 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分开,并且有明显、清晰的标志。

4.1.3. 空气清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无酸性烟雾及粉尘。

4.2. 厂区道路
4.2.1. 厂区道路应畅通,路面平坦,无物资堆放。

4.2.2.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保持清洁、平整、润湿不起尘。

4.2.3. 人流物流分开,人出入正门、物出入侧门。

运输不对化妆品及原。

公司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制定本制度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生产环境,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护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卫生管理制度。

2.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卫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 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日常卫生管理1. 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无尘土、无垃圾、无积水。

2. 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3.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4. 食品生产和加工区域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个人卫生和操作规程。

四、个人卫生要求1. 员工上岗前必须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2. 禁止携带私人食品进入生产区域,以防食品污染。

3.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员工应避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直至痊愈。

五、环境卫生控制1. 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害虫控制,防止害虫滋生。

2. 对于易受污染的区域,如厕所、食堂等,应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3.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维持室内空气质量。

六、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共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七、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 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八、应急预案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如火灾、食物中毒等。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九、持续改进1. 卫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改进。

2. 通过收集员工反馈、客户意见和监督检查结果,不断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维护生产区卫生,保证作业场所整洁有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生产车间生产区的管理。

3职责:
3.1 车间生产区作业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3.2 QA、车间负责人对本规程实施的检查负责,QA对本规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4内容:
4.1 人员卫生管理:
4.1.1 生产区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生产区人员更衣程序进入作业区;
4.1.2 作业人员严禁携带任何个人生活用品、饰物进入作业区;
4.1.3 作业人员工作服应穿戴规范,并不得穿离本作业区;
4.1.4 作业人员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1.5 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勤洗澡、理发、剃胡须、修剪指甲、换
洗衣服。

4.2 设备卫生管理:
4.2.1 每班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生产设备台面、使用的器具卫生;
4.2.2 设备传动轴润滑后要及时擦去边上油渍,防止对其他物料、场所造成污染;
4.2.3 设备外表、输送带、工作台面须每周进行一次清洗,保持设备表面本色;4.2.4 所有器具摆放要放于固定位置,做到整齐有序。

4.3 环境卫生管理:
4.3.1 每天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加工物品,送入到指定区域;
4.3.2 每天作业结束后,及时将垃圾运出作业区,送入到指定垃圾箱;
4.3.3 每天须对地面进行清扫;
4.3.4 每周擦洗门窗、桌椅、贮器及对墙裙进行清洗;
4.3.5 每月对顶棚、地漏彻底清洗一次。

4.4 检查:
4.4.1 生产部在每次工艺查证时,要对照本规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4.2 生技人员对其卫生状况做出最后评价。

4.5 6S管理制度工作环境整理方法
4.5.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4.5.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4.5.3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5.4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4.5.5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4.5.6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