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德育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讨论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年人、清洁工等。

2. 分析这些人群在生活中的困难,让幼儿体会到帮助他们的重要性。

3. 通过故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关爱和尊重需要帮助的人。

4.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等。

5. 让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自省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年人、清洁工等。

2.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析这些人群在生活中的困难,让幼儿体会到帮助他们的重要性。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关爱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温暖。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和尊重需要帮助的人。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等。

6. 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自省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关爱和尊重需要帮助的人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不足进行指导和引导。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4.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关爱身边的人,如帮助邻居老人、关心弟弟妹妹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些人需要帮助,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需要帮助的人,并学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们。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如残疾人、老人、儿童等。

2. 准备一些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视频或图片。

3. 准备一个讨论环节的引导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些人需要帮助。

2. 主体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让幼儿从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故事,增加幼儿的兴趣。

4.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找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尝试去帮助他们。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以及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如组织幼儿去探望老人院的老人们,或者去儿童福利院与那里的孩子交流,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鼓励其他同学也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 通过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帮助他人的认识和体会。

八、教学建议: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幼儿树立榜样。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学会主动帮助他人。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

2. 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如问候、关心、帮助等。

3. 培养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学会助人为乐。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学会主动帮助他人。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能够主动伸出援手。

2. 教会幼儿关爱他人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营造关爱他人的氛围。

教案一、导入:1. 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是谁?为什么需要帮助?”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

二、基本概念:1. 教师介绍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

2. 引导幼儿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情景模拟:1. 教师设置一个情景,如模拟残疾人过马路、老年人提东西等。

2. 邀请幼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体验被帮助的感觉。

3. 让幼儿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关爱这些人。

四、互动游戏:1. 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爱他人。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明白关爱他人的意义。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 教师与幼儿共同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爱他人。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是否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关爱他人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以便在帮助他人时能够更加得体。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周围存在需要帮助的人,并关心和尊重他们。

2.了解一些基本的帮助方式,学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通过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周围存在需要帮助的人,并关心和尊重他们。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帮助方式,学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方法】口头讲述、情境分析、学生互动、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老师讲述分享自己遇到的一些需要帮助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身边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经历和感受。

二、情境分析1.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呈现一些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需要帮助的场景,例如老人跌倒、扶不上车的人、走失的小孩等。

2.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场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三、帮助方式的学习1.老师讲解一些基本的帮助方式,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搀扶身体不便的人上下楼梯、给有需要的人让座等。

2.同学们就不同场景,模拟不同的解决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与分享。

四、小组合作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与事情,探讨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2.小组成员可以搭档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如何给予帮助。

五、总结回顾通过上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周围存在需要帮助的人的现象,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帮助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需要帮助的场景,辅助教学的效果非常好。

同时在小组合作环节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尝试体验到如何给予帮助,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开展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受益于教学。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了解需要帮助的人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帮助。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讨论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老人、盲人、残疾人等。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需要帮助的人。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如何帮助这些人。

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2.1 教学目标:让幼儿愿意帮助他人。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2.2 教学内容:讲解乐于助人的故事,如雷锋、孟祥喜等。

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汲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2.3 教学活动:讲述乐于助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他们的精神。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一项乐于助人的任务。

第三章:学习帮助他人的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如何帮助他人。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安全地帮助他人,如报警、寻求成人帮助等。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不危险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3.3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如何帮助他人。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帮助他人的经验。

第四章:培养感恩的心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感恩。

培养幼儿珍惜他人帮助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身边人对他们的帮助。

引导幼儿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4.3 教学活动:讲述感恩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感恩的品质。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感恩卡片,送给帮助他们的人。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幼儿的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如何帮助他人。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表现。

5.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经验。

让幼儿填写反思表,评估自己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表现。

第六章: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帮助他人6.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实践帮助他人的技巧。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同情心。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社会中存在的需要帮助的人群;2.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懂得帮助他人的重要性;4. 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分辨不同的需要帮助的人群;2. 体会需要帮助的人群的困难和心情;3.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教学准备:1. 大班教室;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的需要帮助的人群;3. 学生可以分享的故事或经历。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的需要帮助的人群,鼓励学生讨论并试图描述这些人的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步骤二:知识传授(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依次介绍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群,如老人、残疾人、贫困儿童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为学生呈现这些人的生活现状和困难。

步骤三: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或经历,让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喜悦和被帮助者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的经历,或观察到别人帮助他人的经历。

鼓励学生以真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有哪些?他们的困难是什么?你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2.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强调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剧场表演,表达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爱和帮助。

2. 学生可以准备一些物品或精神慰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群。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重申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关爱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社会中存在的需要帮助的人群,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了解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有需要帮助的人,并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老人、残疾人、盲人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如礼貌让座、搀扶过马路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猴帮助他人》2. 分组讨论: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如何帮助他们?3. 情境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体验被帮助的感觉。

第二章: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合作。

2. 设置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乐于助人的小兔子》2. 团队游戏:如“接力赛跑”、“拔河比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小组讨论:如何将助人为乐的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三章:学会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2. 设置互动环节,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尊重他人的小猫咪》2. 互动环节:如“猜猜我是谁”、“角色扮演”等,让幼儿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尊重他人?第四章:培养感恩之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讨论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感谢他人的帮助。

2. 设置感恩活动,让幼儿在实际行动中体验感恩的快乐。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感恩的小鸟》2. 感恩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片”、“为长辈做件小事”等,让幼儿表达感恩之情。

3. 小组讨论:如何将感恩之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五章:关爱动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意识,让他们学会保护动物。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种类和情况;2.提高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学会关心他人;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和种类;2.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贡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哪些人需要帮助,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2.利用影视资料或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疾病、孤寡等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并在班级里实施相关的帮助活动。

比如:清理残障人士的家庭,帮助老年人购物,向需要帮助的儿童捐赠衣服和玩具等。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教学主题《需要帮助的人》。

2.如何帮助别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帮助过别人的经验。

鼓励学生谈论和分享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3.了解需要帮助的人:讲述有关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贫穷、疾病、孤寡带给人们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帮助;4.分组讨论: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5.实行行动:班里采用集体的形式去实施实际帮助行动,如去清理家庭环境,帮助老人购物,送衣服给那些有需要的儿童,助残疾人士到医院就诊等。

课堂作业向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按照班里提出的帮助建议,在本周或下周帮助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将自己所帮助的过程,在班级里交流分享。

教学策略1.常识启蒙法:通过讲述故事和引入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和种类。

2.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实际帮助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贫穷、疾病、孤寡带给人们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教学评估1.班内评估:通过对小组讨论和集体行动的观察和回顾,来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2.问卷调查:通过给学生一份小调查,让学生回答自己帮助别人的获得感和难度程度等问题,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年人、贫困人员等。

2. 学习如何关爱和帮助这些人,如礼貌待人、伸出援手等。

3. 培养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主题,让幼儿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 主体活动: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关爱和帮助这些人。

3. 实践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帮助老年人提东西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2. 倾听幼儿的讨论发言,评价幼儿对关爱和帮助他人的理解。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和帮助他人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有关残疾人、老年人、贫困人员等的图片。

2. 故事:准备有关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故事。

3. 实践活动材料:如道具、物品等。

4. 家长联系表:用于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关爱和帮助他人表现的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主题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故事,如《爱心树》等,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角色的善良行为,激发幼儿的爱心。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帮助者,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如帮助他人过马路、整理物品等,让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并思考如何伸出援手。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需求,培养同理心。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尊重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2. 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进幼儿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尊重劳动者。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警察、消防员、医生、老师、环卫工人等。

2. 故事素材:关于帮助他人的事例。

3. 记录卡:用于记录幼儿讨论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职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提问:“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需要怎样帮助他们?”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如警察帮助迷路的小孩、消防员救火等,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如何相互帮助。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你是如何帮助他们的?”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一个情景,如模拟警察抓小偷、消防员救火等,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助人为乐。

教师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尊重劳动者。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2.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3.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帮助他人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帮助环卫工人等,让幼儿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1.1 设计缘起: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意义: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需要帮助的人:介绍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年人、清洁工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困难。

2.2 关爱与帮助: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提供帮助。

2.3 乐于助人:通过故事、实例等让幼儿认识到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3.1 观察生活中的需要帮助的人:让幼儿观察身边的人,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3.2 讨论如何关爱和帮助: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总结关爱和帮助的方式。

3.3 实践关爱和帮助: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帮助老年人提东西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和帮助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困难。

4.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3 情感目标: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关爱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并学会提供帮助。

以上为教案的前五个章节,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PPT课件:制作包含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的PPT课件,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6.2 实践活动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模拟残疾人用的拐杖、老年人用的购物车等,用于实践活动环节。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了解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帮助。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讨论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残疾人、老人、孤儿等。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人需要帮助,以及如何帮助他们。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蜜蜂帮助花朵》。

2. 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为什么?3. 角色扮演:幼儿分成不同小组,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其他幼儿提供帮助。

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教学内容:1. 讨论乐于助人的人的好处。

2.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是否乐于助人,以及如何做到乐于助人。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猴子捡香蕉》。

2. 分组讨论:你身边有没有乐于助人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3. 实践环节:让幼儿分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第三章:学会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内容:1.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兔子与大象》。

2. 分组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不同角色,练习尊重他人的行为。

第四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2. 引导幼儿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讨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学会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鸭子团队》。

2. 分组讨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协作。

3. 实践环节:让幼儿分组完成一项团队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章:关爱环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幼儿学会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1.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学会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环保战士》。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尊重劳动者。

二、教学内容:1. 发现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医生等。

2. 学习关爱他人,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3. 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尊重劳动成果。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2. 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表达,发现需要帮助的人。

2. 教育幼儿尊重劳动者,学会关爱他人。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故事课件、讨论卡片等教学材料。

3. 准备情境模拟道具,如环卫工人工作服、医生白大褂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引出主题,让幼儿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2. 新课导入:讲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医生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不同职业的角色,体验他们的工作艰辛。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情景模拟中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5. 总结: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他们思考。

2. 情景模拟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增强他们的感知。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好奇心。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尊重劳动的表现。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参与社区服务,实践关爱他人的理念。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培养同情心、关爱心和团队合作意识;2.学会表达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心和帮助行动,培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3.学会制定合理的帮助计划并落实执行,提高实践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堂导入活动1:分享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准备1-2个自己身边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可以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各种群体。

学生可以以照片、视频、故事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全班同学听取和了解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进而引发同情心和关爱心。

活动2:小组合作制定帮助计划根据上述活动中呈现出的需要帮助的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制定实际可行的帮助计划。

每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负责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具体的帮助方案、落实行动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能够关注和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提高同情心和关爱心;2.让学生能够针对性的制定实际可行的帮助计划,培养实践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存在;2.如何引导学生制定实际可行的帮助计划同时落实执行。

教学过程活动1:分享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1.让学生准备1-2个自己身边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可以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各种群体;2.学生可以以照片、视频、故事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3.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询问,增加对需要帮助的人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2:小组合作制定帮助计划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制定实际可行的帮助计划;2.每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负责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具体的帮助方案、落实行动等;3.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从中产生更好的方案并确定落实行动的计划。

课堂小结1.针对活动1中学生所呈现的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和活动2中制定的具体帮助计划,老师向学生点拨和指导;2.强调和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关注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并及时行动提供帮助,落实帮助计划。

大班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概念;•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需要帮助的人;•学习如何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培养同情心和互助精神。

2. 教学准备•活动材料:图片或视频,描绘需要帮助的人的场景;•PPT或黑板;•班级主题图书。

3. 教学内容3.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强化需要帮助的人概念,例如展示一张残疾人在街头行动不便的照片,提示学生哪些人需要帮助以及为什么需要帮助。

3.2 发散讨论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分析他们的需求,也可以引导他们回忆自己或身边朋友曾经需要帮助的经历。

3.3 知识总结在讨论过后,总结出需要帮助的人的不同种类。

譬如,老年人、残疾人、失学儿童等等。

并从各个角度,如生理、心理等,深入探讨他们的需求和需求的各种表现方式,并激发同学们的同情心。

3.4 实践体验通过阅读班级主题图书和组织社区志愿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需要帮助的人,并向其提供帮助。

可以安排学生对老人提供陪伴与帮助,对残障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或者组织义卖等形式,帮助失学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3.5 总结回顾提问学生如何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了解到需要帮助的人的需求,以及发掘和培养同学们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

回答学生的问题和疑虑,并提出教学反思。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旨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需要帮助的人的需求,并激发同学们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实践体验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中,更好地理解和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使他们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 1. 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概念和种类; 2. 培养学生对需要帮助的人关注和关心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需要帮助的人的概念及种类;2.培养学生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注、关心和捐助意识。

教学难点1.学生的关注和捐助意识如何培养;2.如何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

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思考法: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他们心中的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关注和关心;2.观察法: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演示形式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从中发现需要帮助的人;3.同侪交流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他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的理解和看法;4.讲述法:老师通过故事或者真实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到需要帮助的人的世界。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情况,引导学生介绍这些人的需求和特点;2.自主思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和描述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从中发现不同的种类和特点;3.小组交流(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在课堂上发现的需要帮助的人和他们的理解和看法;4.全班汇报(10分钟)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汇报交流的情况;5.讲述案例(15分钟)通过故事或真实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到需要帮助的人的世界;6.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注和捐助意识进行强化。

教学评价1.能够描述和区分不同的需要帮助的人;2.具备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注和关心的意识;3.能够感性认识到需要帮助的人的世界。

小结社会课的教学也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这份针对大班社会课的教案《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一种教学方法和交流框架,帮助学生了解和关注需要帮助的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需要帮助的人》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及帮助别人的方法。

2、围绕主题展开交流,能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3、萌发幼儿的同情心,乐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活动前收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和资料;人们救助灾区和捐款的照片活动过程:一、谈话交流,切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在生活中又遇到困难的时候吗?都遇到过什么困难?遇到困难时你的心情怎样?二、组织交流,说说自身得到帮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体验。

1、说说你发现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人需要帮助?2、出示图片,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看看图上的人有什么困难?三、拓展幼儿视野,让幼儿知道我们该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1、出示孕妇的图片,观察谁遇到了困难?她需要什么帮助?2、出示老爷爷救助小朋友的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小哥哥,你会怎么做?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做个有爱心的人。

四、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及帮助他人的方法。

1、出示灾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人怎么了,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2、出示募捐的图片,小朋友收到书包高兴的图片等。

请幼儿谈谈图上有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五、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在生活中,你帮助过谁?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样?六、教师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萌发乐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想法。

活动反思: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2024年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活动教案

2024年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活动教案

2024年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幼儿尊重每个职业,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

3.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职业的图片,如医生、警察、教师、环卫工人等。

2. 准备关于每个职业的简单介绍,方便幼儿理解和认知。

3. 准备一些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或事例,用于引导幼儿思考。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职业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每个职业的特点和作用。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每个职业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每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3. 教师讲述一些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或事例,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或被他人帮助的经历,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

四、活动延伸:1.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多关注身边的人,学会帮助他们。

2. 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也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关爱品质。

3. 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去社区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小朋友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职业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是否学会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情况。

六、活动内容:1. 职业认知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不同职业的工作,加深对各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2. 关爱他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关心流浪动物等。

3.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到的职业知识,并分享一个帮助他人的经历。

七、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职业知识和关爱他人。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需要帮助的人》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教案

《需要帮助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主动伸出援手,给予他人帮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

2. 让学生学会如何给予有效的帮助。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意识到他人的需要。

2. 如何培养学生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需要帮助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引出主题——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什么时候我们又需要别人的帮助。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给予他人帮助,以及帮助的方式。

4. 小组分享:每组分享他们准备的场景,其他组的学生给出建议,如何在这个场景中给予帮助。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帮助他人的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可以如何去帮助他们。

7.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愿意助人的态度方面的进步。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和响应他人的需要,评估他们的同理心和助人为乐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思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对于帮助他人方式和影响的认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和经验。

3. 情境模拟法:学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实际操作和实践如何帮助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德育教案:《需要帮助的人》
一、活动目标: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活动重点: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激发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