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程标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
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清王朝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全面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独立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认识。
由于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既有识记层次的要求,又有运用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在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的同时,深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2)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绘制和识别历史地图,表演和运用成语以及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简易展版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启示,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比较表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编演历史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1. 教材分析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该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
教材首先通过描述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接着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官僚主义制度等重要历史时期。
教材还详细介绍了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和宋朝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朝代。
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描述,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此外,教材还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
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在古代的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2. 教学计划为了有效地教授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可以采取以下教学计划:2.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安排- 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进行课程教学。
- 注重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历史事件的解读。
- 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3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进行教学。
-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研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 运用问答、讨论、分组报告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2.4 教学评估- 设计小测验、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 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和小组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
以上是对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进行的分析和基本的教学计划。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以中国历史为主线,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讲述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等方面。
二、历史背景本册教材的历史背景主要涉及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以及世界历史背景的简单介绍。
教材通过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政治制度本册教材对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等。
通过对政治制度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政治势力的斗争和演变,以及政治制度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经济体系本册教材对各个时期的经济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经济体系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经济体系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五、社会生活本册教材对社会生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各个时期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和变化,以及社会生活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六、文化发展本册教材对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文化发展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文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文化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七、战争与和平本册教材对各个时期的战争与和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各个时期的战争、外交政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了解,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形势,以及战争与和平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八、人物传记本册教材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介绍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传记。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传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学业水平要求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学业水平要求一、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概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程标准,主要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本单元主题为“中国古代史”,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灭亡的历史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二、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学业水平要求1.知识点掌握要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识别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特点。
(2)知道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及其影响。
(3)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惜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学习策略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历史角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4)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建议(1)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2)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掘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取得进步。
五、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教学实践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说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平顶山市第九中学
能用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情感态度 语言技能
四级目标
学习策略
语言知识
文化意识
课程 目标
能用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能注意到
语言交际中的
中外文化异同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说课标
乐于与人交流, 在交际中锻炼并 提高各种技能 具有积极参与 课堂各种历史 活动的兴趣 通过谈论的话题, 树立理解他人, 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的 情感态度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九中学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说教材流程
编写体例及目的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编写特点 内容标准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课程目标 主要 内容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一、说课标
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说课标
九级 八级
全世界为人类的健康 共同作出贡献
历史
内容 标准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二、说教材
编写体例及目的
日 新
守 正
和 谐 发 展
说教材
每个单元三 课时
每个话题
上下册共 八个单元 八年级 七年级 上下册共 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三 个内容
每个课时 四个内容
九年级
历史 编写 体例
上册四个单元, 下册两个单元
每个单元三 个课时 每个课时 四个内容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注重语言实践
教学建议
课 程 标 准
守 正
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标准细化分类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标准细化分类归纳》一、古代我国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1.1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1.1.1 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1.1.2 奴隶社会的国家制度1.2 秦汉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1.2.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3 礼乐文化与孔孟之道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1.3.1 礼乐文化对封建社会的作用1.3.2 孔孟之道与封建社会的关系二、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1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2.1.1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2.1.2 篇石之战与兵器发展2.2 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演变2.2.1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传播 2.2.2 佛教的传入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2.3 秦汉帝国的思想文化建设2.3.1 秦汉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内容 2.3.2 秦汉文学与艺术的繁荣发展三、古代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互鉴3.1 我国与西域的交流3.1.1 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3.1.2 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与意义3.2 我国与中亚的交流3.2.1 汉武帝时期的中亚之行3.2.2 文化交流的成果与后果3.3 我国与东南亚的交流3.3.1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3.3.2 文化交流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四、我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与变迁4.1 农业经济的繁荣与改革4.1.1 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改革4.1.2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发展4.2 商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4.2.1 古代商业活动的范围与形式4.2.2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与商业经济的发展4.3 手工业与手工业工场4.3.1 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4.3.2 非农业生产的繁荣与变迁五、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标准细化分类归纳》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标准细化分类归纳》的学习,我们对古代我国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互鉴以及经济的繁荣与变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还能够启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况与编写理念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在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下,结合上海市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该教材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面向未来。
二、历史线索与时间框架本册教材以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主线,时间跨度从远古时代到近代。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构建清晰的历史脉络。
三、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本册教材对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君主制、官僚制、科举制等,分析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利弊及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经济活动与人民生活本册教材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展现了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
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文化传承与思想发展本册教材注重对各个时期文化传承和思想发展的介绍,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思想潮流,认识文化传承和思想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六、历史人物与事件评析本册教材选取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评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进程中的人为因素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七、图表数据与文献资料本册教材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数据和文献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对图表数据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其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历史研究的素养。
八、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能力提升,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如阅读、归纳、比较、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九、价值观教育与历史启示本册教材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总体介绍-精品文档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总体介绍一、立足时序,紧扣课标现行课标,即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采取的是学习主题式的编排方式,课程内容在时序上有所交叉。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某一个或某几个历史主题。
但这样的编排方式,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太容易讲明白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如此,具体的史实无论在记忆上和理解上都会发生困难,难以建立起清晰的历史脉络。
可以说,这种学习主题式的编排模式,对于基本历史线索还未建立起来的初中生来说,显得有些为时过早。
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很明显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这一版课标弱化了每个板块的学习主题,而是依据历史时序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在呈现方式上,新课标采取的是点线结合的方式。
所谓的点,就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谓的线,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把整个纵向的历史线索串联起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理清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对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的把握,也就会更加深入透彻。
在中国近代史板块,新课标对课程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将原有的七大主题单元重新排列,对课程内容做了大幅度的增删调整。
增加的新知识点,主要分两类。
第一类是根据点线结合的编排方式,为了补充必要的历史事件,形成完整的历史线索而增加的知识点,比如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的独裁和复辟、军阀割据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在过去的教科书中,讲的比较少,有的甚至是完全缺失的,但同时这些内容对于构建历史线索和中国近代史的体系又非常重要。
第二类,是增补了一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比如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同时,为了在不影响历史发展主线的情况下,减轻学生负担,新课标也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删减,如收复新疆、边疆危机等。
这些内容过去在“侵略与反抗”这样的大专题下,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要点。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课程标准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课程标准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围绕中国古代历史展开的,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的王朝更替、君主专制、官僚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理解这些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还需要关注古代的政治改革和重大事件,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理解这些改革和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古代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需要关注古代的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事件,如均田制、丝绸之路等,理解这些政策和事件对古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课程标准强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四大发明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四、课程标准还注重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信仰等,了解古代社会的特点和变迁。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视野,更好地认
识和理解历史。
综上所述,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程标准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本说课稿是针对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的一份说明文档。
本教材是为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历史课程教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
本说课稿将介绍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历史分析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单元,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文化、政治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中国古代的朝代与历史演变。
2.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4.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科技成就。
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交流。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讨论与互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实物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理解。
4.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写作小结,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 多媒体辅助: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资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本教材提供了各个单元的教学评估指标和评价方式。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度。
3. 小测评估:定期进行小测,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项目评估:通过个人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5.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总结本教材是一份为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历史课程教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时间如白驹过隙有如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工作考试规定,历史教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程标准认识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求真务实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学生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态度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独特性贡献;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打探确立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邓小平是韩国中国革命斗争的总设计师;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壮大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脚踏实地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的敬爱小学生之情,并树立远大的爱恋理想。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朱镕基;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在中国的新发展;四、课前准备教师: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1、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2、收集邓小平的事迹;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启发引导,课堂讨论活动。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学会收集,整理和研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说说看: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你知道歌中所唱的老人是谁吗?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党在自由民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请以小组为单位,邓小平交流利皮扬卡收集的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作贡献的事迹。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课教案_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2011年课程标准内容: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现实变得意义。
(2).课标解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材分析《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承上启下,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极好内容。
2.教材内容特点及处理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三个子目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教材内容比较简练,重点突出;辅助教材有文字、图片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阅读教材,学生可轻松获得历史知识,但由于教材简练,学生难于自觉地从教材中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需补充资料,启发思考,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知识状态: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初步掌握了归纳历史事件要素的方法,养成了查找、收集资料及课前预习的习惯。
认知能力:由于年龄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理性的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
通过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零散、片面,不系统,只有表象的认识,缺乏实质的理解。
教学对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课标要求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课标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相关背景。
2. 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历史素养。
4.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
二、具体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第五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相关背景。
(2)了解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3)理解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5)掌握第五单元涉及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4)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第五单元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历史素养。
(2)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第五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相关背景;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的认同。
四、教学建议与要求1. 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探究、案例分析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李锋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本册书讲的是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课程标准规定本学期学生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近代化的起步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
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4)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本学期的教学我们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努力做到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