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数学研究态度。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学会克服困难。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 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 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图形。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 新课导入- 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讨论并总结该图形的特征。

- 展示和交流: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5.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关系。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进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和合作。

2. 练与巩固- 评估学生完成练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能力。

3. 反思与总结- 听取学生的反思和总结,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进行简单推理和证明的能力,如通过观察和论证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题:针对本章所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设计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观阶段,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2.在技能方面,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能力尚需培养,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来逐步提升。
3.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较浓,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难度较大的几何问题产生恐惧感,需要教师关注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b.与同学合作,探讨几何图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机器人设计、航空航天等,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4.思考题:
a.比较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b.思考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3.引导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数学几何图形教案通用

幼儿数学几何图形教案通用

幼儿数学几何图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几何图形”,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图形的名称及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基本的几何图形名称,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运用几何图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辨别各种几何图形,并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几何图形卡片、磁性教具、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充满几何图形的游乐园,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认识的图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是“没有角,曲线的边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画纸和相应的水彩笔,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描述,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

5. 互动游戏(10分钟)使用磁性教具,让幼儿在黑板上找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并说出其名称。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几何图形展示、图形特征描述。

将各种几何图形画在黑板上,并在旁边标注其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圆形的车轮、正方形的饼干、长方形的书本、三角形的屋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如:鼓励幼儿用几何图形创作美术作品,举办“我的几何图形画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直观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和性质理解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识别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点、线、面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学生对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点、线、面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解答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几何图形教案中班

几何图形教案中班

几何图形教案中班一、教案背景几何图形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和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形状、颜色和空间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中班阶段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并能正确说出其名称。

2.能够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对其形状、颜色等进行描述。

3.能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组合。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形状认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活动一:认识几何图形目标:认识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1.教师出示圆、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图形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2.课堂上拓展了解其他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梯形等,并让幼儿发表对其的看法和认识。

活动二:辨识几何图形目标:能够辨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组合。

1.教师出示多个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分类。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将教室中的物品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利用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如用三个矩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活动三:观察几何图形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1.教师将几何图形隐藏在布景中,让幼儿观察并猜测隐藏的图形是什么。

2.幼儿带着眼罩,摸索几何图形的边缘和形状,并尽可能说出它的名称。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并进行描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观察、模仿和学习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2.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辅助:通过使用幻灯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具,使幼儿对几何图形有更直观的认知。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

《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介绍图形与几何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图形。

一些最基本的概念。

如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要在本节中从现实具体物体中抽象、归纳出来。

【学情分析】本节是初中几何课的入门课,学生所接触的是一个以图形研究为主的领域,基本概念抽象,学生对于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几何术语,学生在小学阶段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对于进一步学习会有好奇心。

【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应在小学的相关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和区别,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特别要避免简单重复。

一些抽象的几何概念,只要求学生有一些初步直观的认识,不要求达到很高的科学严密的程度,需要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逐步体会,加深认识,而不是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重点:1、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方法导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探究学习1.几何图形(1)放映幻灯片,仔细观察图,让同学们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得到(抽象出)几何图形.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

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

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

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

早教思维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早教思维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早教思维几何图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2. 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3. 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难点,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几何图形卡片、拼图玩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充足的教学用具;3. 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和特点,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教具或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 激发兴趣。

利用游戏或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如几何图形拼图比赛、几何图形找茬游戏等,激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讲解知识点。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孩子们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如圆的特点是没有边和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等。

4. 练习和巩固。

让孩子们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5. 温故知新。

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让孩子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几何图形知识,加深印象。

6. 拓展延伸。

针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创作,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拼图。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几何图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辨别和区分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同时,通过趣味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适合3-4岁幼儿的认知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避免孩子们的注意力分散,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优秀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几何图形》单元,为学生设计了一堂优秀的数学课。

本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并能够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 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长、角度、对称性等。

- 能够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复上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并命名它们。

3.学生根据给定的几何图形的属性进行分类和比较练。

4.学生用画纸和尺子绘制给定几何图形,并测量其边长和角度。

5.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示范:示范给学生如何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并给它们命名。

3.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观察教室或学校周围的环境,找出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并命名它们。

4.教师辅助练: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几个分类和比较的练,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

5.个人练:学生用画纸和尺子绘制给定的几何图形,并测量其边长和角度。

6.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如找出能构成一个给定形状的图形的不同方式。

7.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作业。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交流情况以及完成的练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

结论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将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在大班教学中,引导幼儿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特征,并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

通过本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几何思维能力和形状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准备:整洁、明亮的教室2. 教学工具准备:不同几何图形的模型、卡片、纸张和彩色笔等3. 教学材料准备:几何图形的课件、绘本或手工制作的相关图形教具三、教学步骤1. 提前活动(10分钟)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几何图形的主题。

例如,可以请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让幼儿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导入新知识(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参与,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3. 实际操作(25分钟)将几何图形的模型分发给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例如:“哪个图形有四个直角?”、“哪个图形有四条边?”等,帮助幼儿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 创作活动(25分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让他们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具有几何图形特征的物体,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5. 温故知新(15分钟)通过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复习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

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和图片,让幼儿回答问题或辨认不同图形,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要点1.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3.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五、教学评估评估幼儿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包括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程度以及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改进。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敲门砖,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抽象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几何图形,感知到几何图形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的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来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识别常见的基本几何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平面图形,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2.难点:对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2.活动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几何图形的卡片,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房屋、车辆、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7.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及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新: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的知识:几何图形1.介绍“几何”的由来: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让学生了解“几何”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由实物图片抽象出几何体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要注意数学上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

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

考虑这样研究有什么意义?(二):几何图形的概念:(按点、线、面、体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学习。

)1.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概念?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讨论,由教师总结。

2: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了那些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湖面呢?篮球、水桶呢?为进一步理解从实物中抽象出的点、线、面的实质,补充: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

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

3: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

6.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学习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学习难点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观察以下图片,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形、正方体、圆锥等.教师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入手,设计情境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探究新知探究1立体图形的概念教师展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图片,如魔方,快递盒,足球,饮料罐,沙堆等.问题1: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形象?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教师指派一名学生代表回答.解:从这些图片中可以找到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图形.问题2:请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探究2平面图形的概念教师展示幻灯片.问题3: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图形?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解: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问题4:观察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探究3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观察下面两组图片,你能从中找出哪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所找到的图形.解:如图所示.追问:观察这两组图形,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归纳: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立体图形中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长方形.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充分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通过类比的方法区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理解定义.典例精讲例1把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解:连线如图所示.例2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解:图①由圆组成;图②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图③由四边形组成;图④由四棱锥和长方体组成;图⑤由圆锥和圆柱组成;图⑥由三棱柱和长方体组成.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巩固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灵活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物体中,给我们以“圆柱”形象的是(C)2.如图所示,陀螺是由下面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D)A.长方体和圆锥B.长方形和三角形C.圆和三角形D.圆柱和圆锥3.如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学习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与同伴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52页练习第2题,第157页习题6.1第1,2题.2.七彩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课时目标1.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从前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发展空间想象力.2.知道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发展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3.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意识.学习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学习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这是为什么呢?谁说的对?设计意图:设计情境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探究新知探究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教师要求各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若干个正方体小木块,教师也拿出相应小木块,首先教师展示,用小木块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教师安排几名学生上讲台观察,注意安排的位置:一名同学从前面看,一名同学从上面看,一名同学从左面看.然后让这三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图形,可以多安排几名学生从相同位置观察.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位同学所画图形是否相同,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分组活动,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木块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每个同学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以便有更深的体会.师生共同归纳: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探究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你还记得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吗?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出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学生先提出猜想,小组合作验证猜想.追问: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师归纳: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展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探究,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典例精讲例1如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前面看、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尝试画一画.解:例2下列几何体,从前面看、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怎样的呢?解:(1)圆柱:(2)圆锥:(3)球:例3你能画出下列几何体的展开图吗?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棱柱的是(D)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下列图形中,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是(A)3.如下图所示,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C)4.桌面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解: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前面看到的.5.如下图,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该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解:如图所示.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54练习第1,2,3题,第157页习题6.1第4,6,7,8,9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巧记正方体的展开图口诀:正方体盒巧展开,六个面儿七刀裁,十一类图记分明;一四一呈6种,二三一有3种,二二二与三三各1种;对面相隔不相连,识图巧排“凹”和“田”.3.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6.1.2点、线、面、体课时目标1.了解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是点、线、面、体并了解其关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2.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3.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课时活动设计问题引入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个点?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回答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探究得出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立体图形,使学生回忆之前学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探究新知探究1几何体的概念和面的分类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问题1: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圆柱体的上下底面都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教师归纳: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探究2点、线、面、体的关系观察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1)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2)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又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结论.解:(1)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长方体6个面两两相交得到的12条棱(线)是直的;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得到的圆(封闭曲线)是曲的;棱锥的侧面和底面相交得到的线是直的.(2)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点.它们没有什么不同.探究3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问题2: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解: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线.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点动成线.追问:你可以举出点动成线的实例吗?解:流星,雨帘等.问题3:汽车的雨刷可以看作是什么几何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解:汽车的雨刷可以看作线段,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扇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线动成面.追问:你可以举出线动成面的实例吗?解:清洁玻璃时,刮窗器在玻璃上形成一个面.问题4:长方形硬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解:长方形硬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圆柱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面动成体.追问1:你能说出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吗?学生讨论,选派学生代表回答.解:梯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圆台;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圆锥;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会形成球.追问2:你能说出生活中面动成体的实例吗?解:宾馆的旋转门绕着轴转动形成圆柱体.教师归纳总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典例精讲例长为4cm,宽为2cm的长方形以其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几何体.(1)这个几何体是什么?(2)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3)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解:(1)圆柱.(2)当长方形绕它的长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时,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2×π×22+2×π×2×4=8π+16π=24π(cm2);当长方形绕它的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时,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2×π×42+2×π×4×2=32π+16π=48π(cm2);综上所述,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4πcm2或48πcm2.(3)当长方形绕它的长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时,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V=π×22×4=16π(cm3);当长方形绕它的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时,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V=π×42×2=32π(cm3).综上所述,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πcm3或32πcm3.设计意图: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强学生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巩固训练1.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B)2.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线,这说明了点动成线的数学原理.3.下图中的棱柱、圆锥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解:棱柱是由五个面围成的,都是平面;圆锥是由两个面围成的,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4.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解:如图所示.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1.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本节课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56页练习第1,2,3题,第157页习题6.1第3题.2.七彩作业.教学反思。

几何图形(3、5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几何图形(3、5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基础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教材第3、5单元的相关练习题,重点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实践与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并收集身边的几何图形,如家居、建筑、艺术品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要求: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包括收集的图形图片、名称、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4.能够运用分类、归纳和推理等数学方法,对几何图形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几何图形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
4.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如组合图形或立体图形,探讨其构成、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要求:完成一份小组报告,内容包括图形的构成分析、计算过程、解决方案及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
4.拓展提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题目,如几何图形的变换、优化问题等。
要求:学生自主选择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解题思路,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3.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谜语,如“一个圆形的家,没有门和窗,里面住着无数小蚂蚁”,引发学生思考,揭示谜底为“圆”,进而导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知识有一定的初步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但对于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途径,逐步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图片、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基本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几何图形》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了解二、学生身边的实物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通过一幅满天繁星的夜空中,抽象出线和点;2.认识长方体的侧棱、顶点以及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3.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发展从不同角度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教材第一章的第二节内容,通过一幅满天繁星的夜空中,抽象出线和点;认识长方体的侧棱、顶点以及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

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生活实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难点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几何图形》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几何图形》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百度搜索、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策略与手段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网络教学、启发引导、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 1.2几何图形》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下载相关图片、PPT演示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些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如算术、代数等。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几何图形,逐步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发现和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模型、幻灯片、黑板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或板书,呈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练习本,按照教师给出的几何图形,进行绘制和标注。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解答。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错题,找出错因,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2、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一、分析考试情况2、表扬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通报本次考试基本情况,通过全班横评,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师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这针对张试卷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做一下重点分析,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知识回顾:柱体棱柱圆柱圆锥基本的几何图形锥体棱锥球体立方体的展开图点:点动成线线:线动成面面:面动成体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平面图形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射线: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重点知识点:1、经过两点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两点之间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的两条线段AM与BM, 点M叫做线段AB的,这时订正试题答案:(播放课件)(学生对照答案找出出错的原因,并自我订正,不明白可小组讨论或提问。

)三、典型题型讲解1、先让学生自查试题,反思造成错误的原因,再写出正确答案。

2、典型题型分析说明选择题第4题主要考察“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的理解错因是:把点都理解成了“点在线段上”而忽视了点在线段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
六棱锥
பைடு நூலகம்五棱柱
圆柱
五棱锥
活动三
动画演示, 体会点、线、面、体的关系
点动成—— 线 线动成—— 面 面动成—— 体
体是由面组成 面与面相交成线 线与线相交成点
活动四
实践操作, 展开正方体
活动要求: 请将手中的正方体沿任意棱剪开,展
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1 5
8
2
3
4
6
9
10
7 11
活动五
我们把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平面图形。
三角形
四边形
圆形
六边形
我们把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
正方体
四棱锥
圆柱

活动二
小组合作, 命名立体图形
活动要求: 1、找到几何体的名称并连线;
三棱锥
圆锥
四棱柱 五棱柱
球 圆柱
活动要求: 2、给下列立体图形命名并说明理由;
三棱柱
四棱锥
六棱柱
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设计图案,并给所设 计的图案 取个名字。
温馨提示: 1、所给的材料都要 用上; 2、大小可以改变。
好朋友
2019/6/26
课 堂 小 结, 归纳知识
说一说:图中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几何图形呢?
你有哪些收获?
1、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图形统称为几何图 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由面组成, 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3、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活动六
动手设计, 开拓思维
欢迎指导!
三星中学 马稳
巴天大台坛英泰地农祈博姬金球神年物陵中字—庙殿馆—华塔我——印艺—们希中英度术埃的腊国宫及家
图形的认识
4.1 几何图形
活动一
开展游戏, 认识几何图形
生活中你会常见很多实物,由下列实物能 想象出你熟悉的图形吗?
三角形
四边形
圆柱
六边形
正方体
四棱锥
圆形

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