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新进展汇总.
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核心探寻
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核心探寻摘要:本文从体外诊断仪器和植入式器械两个方面,对于目前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现状展开分析,同时对于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包括内容精细化、指标丰富化等,其目的在于不断积累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经验,提高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
关键词:医疗器械;可靠性;元器件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发展迅速的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医药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也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整理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的相关内容,可以建立完善的可靠性分析体系,为推动行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可靠助力。
1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现状1.1体外诊断仪器可靠性1.1.1整机系统可靠性基于以往分析经验可以了解到,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整机在95%置信度状态下,可靠度不能小于0.95。
在对整机可靠性展开分析时,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对于整机主要故障机理、敏感载荷种类等内容展开分析,讨论医疗器械材料类型、具体工况、失效方式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情况。
(2)对于医疗器械实验载谱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温度条件、湿度条件、机械应力等因素带来的相关影响。
(3)在医疗器械试验样本的处理活动中,较难使用统计学来对可靠度与置信度进行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需选择各应力状态下样品数作为统计样本,分别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可靠度与置信度,汇总后得到最终的计算效果。
(4)对于整机与关键部件连接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器械召回事件进行统计,以科学评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
1.1.2部件级可靠性部分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系统的整体复杂度较高,如CT仪、生化分析仪、血糖饱和度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核磁共振仪[唐1]等,因此在可靠性评估活动中,还需要对部件级可靠性展开分析。
基于以往分析经验可以了解到,医疗器械部件在95%置信度状态下,可靠度不能小于0.9994。
从实际分析情况来看应注意以下内容:(1)对于器械导线可靠性展开分析,具体的分析指标包括导线自身质量、接头连接质量、导线运行载荷、导线使用寿命等,同时对于导线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如线路断裂、移位、短路等)影响情况、发生概率进行整理,从而科学判断导线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打开AUTO-MS,起搏器自动转换到非跟踪方式 (DDIR),心室频率由频 率适应性感知器所决定.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19页
MVP 和AMS异同
MVP
AMS
目标
降低RVA起搏 免跟踪快房率,降低心悸
模式转换 自动, DDD AAI 自动, DDD VVI
开启条件 VS(本身下传R波) AS(过快房率) 起搏器 一些DDD类型,价格贵 几乎全部上市DDD
主要益处:
安全勉励本身AV传导,降 低无须要RV起搏。
Sweeney M, Shea J, Fox V, et al. PACE . Vol. 26;4(Part II):973 Abstract ID #179.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14页
MVP
AAI(R)-> DDD(R): 最近4个A-A间期中有2个无传导AS事件
治疗HOCM程序
房室间期自动负向AV/PV滞后及搜索。
室率稳定功效
飞轮模式、心室反应性起搏、AF传导反应、频率平滑、自动模式转换 基本频率、模式转换后超速起搏。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5页
内容
最小化右心室起搏功效 AV间期自动优化功效 预防和终止PMT起搏程序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6页
最小化 右心室起搏
QuickOpt™,Zephyr,优化AVD,心室起搏依赖者。
频率应答感受器联合应用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3页
心律失常信息储存及疾病诊治
心律失常事件长久监测功效
植入性Holter,且能自动分析所取得信息。
自动模式转换功效(AMS)
预防房颤起搏程序
连续动态超速心房起搏: DAO(St.Jude)、心房优先起搏 (Medtronic)、起搏调控和频率修整(Vitatron)、预防性超速起搏 (Biotronic)等
第一大类:心脏起搏器及部分介入产品汇总
包括钢板和螺钉
B71
骨盆重建接骨板
不锈钢/钛合金、各种规格
人工腕关节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B25
人工掌趾关节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B26
人工掌指关节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B27
人工指间关节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B28
关节缆索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脊柱及创伤类
项目目录编号
项目目录名称
组件描述
说明
B29
颈椎前路钉板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钢板、螺钉、锁钉等
B30
颈椎后路钉板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螺钉、钢板、垫片等
B31
颈Ⅰ、Ⅱ后路钉板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螺钉、钢板等
B32
颈椎前路钉棒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钢板、螺钉、锁钉、横连接等
B33
颈椎后路钉棒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钢板、螺钉、锁钉、横连接等
B34
颈椎侧路钉板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螺钉、钢板等
B35
颈椎侧路钉棒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钢板、螺钉、锁钉、横连接等
B36
颈椎后路线缆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线缆、缆索接头等
B37
枕颈融合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含颈枕融合器)应包含钢板、螺钉、棒、板钩、螺帽等
B38
胸腰椎侧路钉板系统
各种材质、各种规格
应包含钢板、螺钉、锁钉等
B39
胸腰椎侧路钉棒系统
B65
腓骨远端接骨板
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位 、 肌穿 孔 、 心 电极导 线损坏 等 。 1 与脉 冲发 生器 有关 的并发 症发 生率 1 .%t有 . 3 04 l 起搏 器 综 合征 、 搏 器 感 知 障碍 、 搏 器 介 导 的 心 起 起 动过速 、 埋藏 处 肌 肉跳 动 等。 1 其他 并发症 发生率 4 %, 术后快速 房颤 、 口 . 4 . 有 7 伤 附近紫癜 、 霉菌性心 内膜炎、 持续性 呃逆等 。并发症 的 发生与性别 、 年龄及 起搏器 的类 型等因素均无 明显差 异翻 。 永 久起搏器术后 并发症 。 如囊袋血肿 、 袋感染 、 囊 起搏器综合 症等的护理 。已有很多报道 。现就近 2 3 ~ 年除此之外并发症发生 的原 因进行分析及护理。 2 几 种 常见并 发症 发生 原 因、 现及 护理 表 21 起搏 器介 入性 心律 失 常 . 211 原 因 心 律失 常极 为 常见 , .. 可发 生 于安 装 起 搏器 任 何 时期 。 袁 岩 翻 4 6例 永 久 心 脏 起 搏 器 据 对 5 植入 术 中研 究 . 现致 命 性 心律 失常 发生 率 为 3 发 %。 术 中 出现心 律失 常多 为暂 时性 , 主要 以室 性 心律 失 常为主, 常见 的有 室 早 、 室速 , 重 者 可发 生 室 扑 、 严 室颤 。 也有 报道 嗍 V I 搏 器植 入 3天后 , 。V 起 电极 微 脱位 可致严 重 心律失 常发 生 。 21 表 现 病 人 可表 现 为头 晕 、胸 闷 、心 慌 、 .. 2 乏 力、 黑朦 等 症状 。 病人 感 觉脉 搏过 快或 过 慢 , 于起 小 搏频 率 6次 以上 。ID( 入 心脏 复律 除颤器 ) 入 C 植 置 者 可 出现 一 过 性 心 前 区撞 击 感 , 体 微 震 , 有 一 身 伴 过性 胸 闷、 胸痛 。 21 .. 护理 持 续 心 电监 测 ,及 时 发 现 心 律 失 常 3 术后 患 者 回监 护 病 房并立 即做床边 E G, 疗 各 种 原 因 引 起 的 不 可 逆 的心脏 起搏 和 传 导功 能 障碍 性疾 病 的 主要 方法 。 本文 就 起 搏器 并 发 症 的类 型 、 因 、 现 及 预 防 护 原 表 理对策 综述 如下 。
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及展望
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及展望摘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的研究,给我国的心血管医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在技术方面能够促使高血压疾病治疗,对临床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基础条件,有利于有机物医学体系的完善化。
基于此,下文给出详细探讨,具体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给予各个方面的详细分析,为对其予以展现探究,不仅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干细胞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综合治疗也做出详细分析,以将其作为重要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展望近几年,无论是我国的心血管内科专业还是国外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在疾病的内科诊疗技术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发展。
基于临床上相关经验的积累和对诊疗技术的应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更加完善,且很多的新型诊疗技术手段、诊疗理念都得到更新,将其应用到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51。
一、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第一,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进展。
通过近几年对高血压疾病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其结果说明,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工作中,还需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治疗方法,确保在有效治疗下能避免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通过国外相关资料信息的了解,发现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机理可以结合,相互之间将发挥协同作用。
从我国的治疗方案分析发现,使用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干预化研究,也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在这种治疗方式下,将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发挥和实现[2]。
高血压中心建设,为了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控制,在非药物治疗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优化患者的饮食结构。
限制食盐能够降压,多到空气新鲜环境中散步等,如果高血压患者压力较大,要给予心理安慰,促使排钠利尿,降低血压。
在药物治疗中,虽然发生的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服药也比较方便,价格较低,可以将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胸痛中心的建设,该方式需要基于急诊科、心血管、胸心科室以及多个学科的结合,通过区域协同救治机制、诊疗规范和对诊疗流程进行优化等,能为胸痛患者通过更加有效、完善的治疗方案。
分析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新进展及展望
分析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新进展及展望分析国内外近年来心血管内科专业重要进展,认为新技术、新药物的研究使用,临床诊断工作的发展、治疗理论和方法的进展最为瞩目,心血管内科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外周血管类病变的介入诊断以及相关治疗、高血压临床诊疗工作也有很大进步。
国内涌现出一批心血管内科专业方面十分先进的诊疗研究报道和实践成果,为今后心血管疾病诊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疗研究是今后一段时期心血管内科临床的研究和实践重点。
标签:心血管内科;专业;进展;展望随着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心血管疾病诊疗理论研究和技术运用方面进展迅速,有大量的循证证据、新型技术涌现并得以运用,以往的诸多诊疗指南以及技术方案得到了长足发展,改良、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心血管内科展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核心思想[1]。
1 冠心病内科专业新进展冠心病临床预防。
国内外临床取得了较大冠心病生理病理研究成果,冠心病的预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冠心病防控知识,如忌烟酒,健康作息、适量运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饮食习惯,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水平[2]。
冠心病高危人群遵医嘱调整生活运动方案,适当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控冠心病,及时对血管内膜增生、斑块、炎症反应等控制,消除冠心病高危因素,强化冠心病筛查工作,充分运用循证医学证据,提高预防效果[3]。
冠心病治疗。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设备等的研发与投入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治疗难题[4]。
药物治疗方面也有颇多收获,在以往的心肌重构调整、斑块稳定以及抗栓治疗方面取得了瞩目进展,为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以及预后效果的进一步改善作出了贡献[5]。
近年来深入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对比研究报道众多,较为热门且得到认可的主要包括:PCI技术对梗死动脉的开通治疗予优化药物治疗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综合疗效以及长期预后的效果;CABG、DES药物洗脱支架、BMS 裸金属支架用于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疗效;优化用药方案的使用以及PCI治疗方案下稳定冠心病临床疗效;国内有很多PCI技术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报道与实践成果,但尚没有大批的大样本全面治疗研究报道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国内相关治疗研究相对滞后。
《心脏起搏器新进展》课件
THANKS.
新型材料在心脏起搏器中的应用
新型材料可以提高心脏起搏器的 耐用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
命。
新型材料还可以改善心脏起搏器 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对周围组织
的刺激和损伤。
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可以降低心 脏起搏器的重量和体积,使其更
加舒适和隐蔽。
心脏起搏器的挑战
05
与解决方案
电池寿命问题
总结词
电池寿命问题是心脏起搏器的一个重要挑战,需要定期更换电池,给患者带来 不便和经济负担。
06
例研究
成功案例一:某患者的心脏起搏器植入经历
患者基本信息
起搏器植入过程
患者年龄58岁,男性,因心动过缓症状就 诊。
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医生在患者胸前 切开一个小切口,将起搏器植入到预定位 置,然后进行电极导线植入。
术后恢复情况
结论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 显著提高。
详细描述
目前的心脏起搏器电池寿命一般在5-8年左右,对于患者来说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提高电池寿命是解决 这一问题的关键。
起搏器感染问题
总结词
感染是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生命 安全构成威胁。
详细描述
感染是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手术 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引起。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在手术后给予患 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伤口护理指导。
智能化感知技术
智能化感知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算法,使心脏起搏 器能够实时感知患者的心率和血 压等生理参数,自动调整起搏器 的参数,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生
医院心血管科年终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2021年,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医院心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医院工作总体部署,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2021年度心血管科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医疗服务1. 门诊工作:2021年,心血管科门诊接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年门诊量达到三万余人次。
科室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加强导诊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及时、便捷地就诊。
2. 住院治疗:心血管科住院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年住院患者数量达到5000余人次。
科室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介入手术:2021年,心血管科共完成介入手术2000余台次,其中冠心病介入手术、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等均居全市领先水平。
4. 专科特色:心血管科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专科特色。
(二)人才培养1. 医师培训:2021年,心血管科共派出10名医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拓宽了医师的视野,提高了诊疗水平。
2. 进修学习:科室积极推荐优秀医师参加进修学习,共有5名医师在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了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3. 学术交流:心血管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授课,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科研教学1. 科研项目:2021年,心血管科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1项为国家级项目。
2. 学术论文:科室医护人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
3. 人才培养:心血管科承担川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为培养心血管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
三、工作亮点(一)优化诊疗流程1. 预约挂号:推行预约挂号制度,方便患者就诊。
2. 分诊制度:设立分诊台,提高分诊效率。
3. 导诊服务:加强导诊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 医德医风培训:定期开展医德医风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心脏起搏治疗新进展
05
结论
心脏起搏治疗新进展的意义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新的起搏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节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型起搏器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感染、血栓等并 发症的风险。
扩大适用范围
新的起搏治疗方式适用于更多类型的心脏疾病和患者群体,为更 多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目前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一般在8-10年左右,需要定期更换电池以 保证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02
心脏起搏治疗技术的新发展
新型起搏器的研发
01
02
03
微型化设计
新型起搏器采用微型化设 计,体积更小,植入手术 创伤更小,减少患者痛苦。
长寿命电池
研发出更持久耐用的电池, 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减少更换频率,降低医疗 成本。
远程监测和远程程控技术的发展
远程监测
借助远程监测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日常监测,并将数据发送给医生或医 疗机构。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给予远程指导或干预。
远程程控
随着远程程控技术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对患者的起搏器进行远程调整, 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还 能提高治疗的便捷性和效率。
预防猝死
对于有猝死风险的患者,心脏起搏器能够预防猝死,提高生存率。
当前心脏起搏治疗现状
传统心脏起搏器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传统的心脏起搏器,通过发放电信号刺激 心脏跳动。
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兼容的心脏起搏器逐渐成 为研究热点,能够满足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需求。
起搏器电池寿命
人工智能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徐亚琼【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起搏器安置术;手术后并发症/护理【作者】徐亚琼【作者单位】200235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CCU 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R473.6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通过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达到治疗目的,是各种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能恢复患者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1]。
国内外文献报道,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2%~19.9%[2,3],如何做好术后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防护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1.1 与植入手术有关的并发症1.1.1 气胸/血气胸由穿刺针误入胸腔刺破肺脏和/或锁骨下动脉所致,为严重并发症。
气胸发生率为1.5%[4]。
1.1.2 静脉血栓术后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5]。
Trohman RG等[6]认为,双腔起搏器(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比单腔起搏器(只起搏心房或心室)更易导致静脉血栓。
1.1.3 低血压起搏器安置术后低血压并不少见,可能与术前患者禁食水,术中术后失血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及扩张血管药物的使用等因素有关[7]。
1.2 与囊袋有关的并发症1.2.1 囊袋出血/血肿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积血及局部血肿形成是早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
1.2.2 囊袋皮肤坏死沙袋过重、压迫时间过长,对于老年、消瘦者,可造成局部皮肤缺血坏死。
1.2.3 囊袋感染囊袋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d[3]。
1.3 与导线有关的并发症1.3.1 电极脱位/移位电极脱位是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90%发生于术后1周内,心电图表现为无脉冲信号,也无心室激动波,仅有低于起搏频率的起搏心律或有脉冲信号而无有效起搏波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等[7]。
真实世界中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的寿命分析
真实世界中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的寿命分析牛红霞;华伟;王靖;丁立刚;刘志敏;陈柯萍;王方正;张澍【摘要】目的:评估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在真实世界中的使用寿命.方法:入选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因电池原因成功施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更换的病例,调阅更换术前程控报告,分析更换术前电池状态、右/左心室电极导线的输出电压和脉宽等.电池状态分为已达电池更换指标(elective replacement indicator,ERI)和电量下降.已达ERI者,电池实际寿命为植入至实际达ERI的时间间隔;电量下降者,电池实际寿命为植入至提示电量下降的时间间隔与预期使用寿命之和.结果:1999-08至2013-09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成功施行CRT 更换11例,男性6例,女性5例,首次植入时平均年龄(61.9±9.7)岁.11台被更换CRT的体内埋置时间平均(5.8±1.6)年(2.6~7.7年),CRT实际寿命平均(5.8±1.4)年(3~7.8年).更换原因包括5例(45.5%)已达ERI,6例(54.5%)为电池电量下降.使用寿命长于4年者共9例,占81.8%.使用寿命不足质保4年者仅2例(18.2%),其左心室输出能量为4.0 V/1.0 ms和5.0 V/1.0 ms.右心室输出设置平均(3.1 ±0.9)V/0.4 ms(2.0~5.0 V/0.4 ms),左心室输出电压设置平均(4.6±0.6)V(3.5~5.0 V),脉宽平均(0.5±0.2)ms(0.4~1.0 ms).结论:在体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8年,其中使用寿命长于4年者占80%.【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4(029)005【总页数】4页(P356-359)【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双心室;起搏器;寿命;输出【作者】牛红霞;华伟;王靖;丁立刚;刘志敏;陈柯萍;王方正;张澍【作者单位】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目的:评估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在真实世界中的使用寿命。
基础起搏心电图临床应用新进展
基础起搏心电图临床应用新进展【关键词】起搏器;心电图;临床应用当今起搏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做为临床急救措施之一,所以认识和深入了解起搏器是临床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起搏器功能日趋完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潜能,开拓了广泛应用前景。
由于起搏器的功能越来越高,使我们对起搏心电图的许多知识及图形变化感到困惑和不解,对起搏器新功能认识不足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希望通过对基础起搏心电图及常见异常起搏心电图的学习,提高大家对起搏心电图的认识。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是由患者的自身心律与起搏器心律共同构成。
它不同于一般正常人体表心电图。
分析起搏心电图必须首先确定患者自身的主导心律,存在的心律失常。
在分析自身心律基础上,分析起搏心电图来判断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起搏器对心电图的影响主要包括:①起搏电极的位置,是决定整个心室的除极顺序和心向量;②心脏起搏后除极顺序改变对正常节律带来一定影响;③起搏器自身计时周期,可影响患者自身节律,反之患者自身节律变化会影响起搏计时周期,二者相互影响;④双腔起搏器房室两腔相互制约;⑤起搏故障可对心律变化造成更大影响。
1 人工心脏起搏的分类方法目前起搏器分类方法较多,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分类方法:1.1 根据应用时间分类①临时性起搏;②永久性起搏。
1.2 根据起搏部位分类①心内膜起搏;②心外膜起搏。
1.3 根据起搏心腔分类1.3.1 心房起搏一般为右心房起搏,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耳。
1.3.2 心室起搏多为右心室起搏,又可分为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1.3.3 心房心室起搏房→室顺序起搏。
1.3.4 三腔起搏左房+右房+右室的三腔起搏(治疗和预防房颤);右房+右室+左室的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
1.3.5 四腔起搏双房+双室起搏,又称多部位起搏。
(治疗同时有心衰和阵发性房颤)。
1.4 安装永久起搏器适应症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ii。
ii型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症状(晕厥、黑朦)。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心房电极穿孔一例
㊃病例报告㊃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心房电极穿孔一例徐俊杰㊀徐承义㊀金晶430062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医学院(徐俊杰);430022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徐俊杰㊁徐承义㊁金晶)通信作者:徐承义,电子信箱:xuchengyi_yaxin@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4.02.011㊀㊀ʌ关键词ɔ㊀心脏穿孔;㊀永久起搏器;㊀起搏器电极;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lead perforation subsequent to 2year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 case report ㊀Xu Junjie ,Xu Chengyi ,Jin JingMedical Colleg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22,China (Xu JJ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uhan Asia Hear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22,China (Xu JJ ,Xu CY ,Jing J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chengyi ,Email :xuchengyi _yaxin @ʌKey words ɔ㊀Cardiac perforation;㊀Permanent pacemaker;Pacemaker lead;㊀Atrioventricular block1㊀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 胸痛8h 余 于2023年1月8日入院㊂患者入院前8h 无诱因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绞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持续不缓解,伴胸闷㊁气短㊁乏力,无恶心㊁呕吐,无黑矇㊁晕厥等㊂既往于2020年7月27日因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于我院植入永久起搏器(MedtronicAdvisa A3DR01DDDR,Medtronic),起搏器电极型号:右心房Medtronic 5076-52,右心室Medtronic 5076-58,起搏器程控参数见表1㊂2020年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双支血管病变(前降支中段狭窄50%,回旋支远段狭窄75%),纵隔肿物㊂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进一步明确纵隔占位病变性质,患者均拒绝㊂有高血压病史13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接受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㊂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㊁陈旧性脑梗死㊁高尿酸血症㊁肺气肿等病史㊂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ħ,血压146/91mmHg㊂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肺部及腹部查体未及阳性体征;心率73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瓣膜杂音㊂双下肢无水肿㊂入院诊断:1㊁心律失常,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植有心脏起搏器;2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㊁高血压;4㊁陈旧性脑梗死;5㊁纵隔占位㊂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9.2ˑ109/L,血红蛋白145g /L,血小板计数231ˑ109/L㊂肝功能㊁肾功能㊁电解质㊁空腹血糖均在参考值范围㊂凝血功能正常㊂D-二聚体1.178μg /ml(参考值0~0.5μg /ml);高敏肌钙蛋白I㊁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均正常㊂高敏C 反应蛋白4.64mg/L(参考值0~3mg /L)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 间期延长,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T 波改变,QT 间期延长,见图1㊂起搏器程控结果显示,心房感知较差,阈值较高>3.5V㊂将起搏器程控后调整工作模式为心室抑制型起搏㊂进一步行胸部X 线检查,结果示右心房电极端超出心影范围,考虑电极穿孔,见图2㊂心脏彩超示心包中量积液㊂CTA 结果示心包少中量积液,密度较高,考虑积血可能;右心室电极端位于右心室内,右心房电极端位于升主动脉旁,见图3㊂依据患者起搏器程控参数㊁胸部X 线片和CTA 等资料, 心房起搏器电极穿孔 诊断明确㊂追问患者病史,此次起病前3个月左右有骑电动车摔伤病史㊂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右心房起搏电极是否损伤主动脉㊂表1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程控参数随访汇总时间工作模式起搏阈值(A /RV,V)P 波/R 波振幅(A /RV,mV)电极阻抗(A /RV,Ω)下限频率(次/min)上限频率(次/min)起搏电压(A /RV,V)起搏AV间期(ms)感知AV间期(ms)2020年7月2日AAIR =DDDR 0.75/0.75 4.0/12.4570/53260130 3.5/3.51801502020年9月2日AAI =DDD 0.5/1.0 3.4/17.9589/494601302.0/3.52602302020年12月10日DDDR0.5/0.75 3.5/13.0608/45660130AUTO 2402102021年6月30日DDD 0.5/0.75 2.4/14.1589/45670130AUTO 2402102023年1月9日㊀(就诊时)VVI-/1.0-/11.6-/47550130AUTO--2023年1月9日㊀(术后)AAIR =DDDR 1.25或0.7/0.751.3/10.1380/456601300.3或0.7/AUTO180150㊀㊀注:A:心房;RV:右心室;AV:房室传导时间;AAIR:频率自适应心房抑制型起搏;DDDR:频率自适应房室全能型起搏;AAI:心房抑制型起搏;DDD:房室全能型起搏;VVI:心室抑制型起搏;AUTO:自动模式;-:无数字㊃161㊃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年4月第29卷第2期㊀Chin J Cardiovasc Med,April 2024,Vol.29,No.2窦性心律,PR 间期延长,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T 波改变,QT 间期延长图1㊀入院心电图A:2020年起搏器植入术后胸部X 线片提示右心房电极(红色箭头所示)及右心室电极(黑色箭头所示)位置良好;B:此次住院床旁胸部X 线片显示右心房电极突出心影范围(红色箭头所示),考虑电极穿孔,右心室电极位置良好(黑色箭头所示)图2㊀起搏器电极位置胸部X 线影像患者于入院后第5天行胸腔镜下起搏器电极调整联合大血管探查术㊂术中胸腔镜见心包腔大量血性积液,缓慢释放积液,起搏电极戳破右心耳并伸出,见图4㊂右心耳附近见出血口,探查主动脉㊁左心耳㊁右心室等未见其他出血病灶㊂缝闭右心耳电极损伤破口,将外露心房电极重新固定于右心房㊂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㊂术后复查床旁胸部X 线片,结果示起搏电极导线走行自然,电极两端固定,位置良好,见图5㊂经治疗后患者于术后第8天痊愈出院㊂2㊀讨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7%,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手术[1]㊂心脏起搏器电极致心肌穿孔是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㊂心肌穿孔可在24h 内急性发生,也可在1~30d(亚急性),甚至是30d 后(慢性)发生[2]㊂据报道,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导致的房室穿孔发生率为0.3%~3%[3-4]㊂长时间电极脱位的发生率为1.8%~3.8%[3]㊂国外报道使用螺旋电极导线是心肌穿孔的危险因素之一[4]㊂目前起搏器电极穿孔原因主要集中在电极的性状㊁手术相关操作㊁患者本身心肌病变等[3]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肌穿孔临床危险因素有植入临时起搏器㊁服用类固醇药物㊁高龄㊁女性㊁体质指数<20kg /m 2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肌变薄程度[5-6]㊂穿孔的病理生理机制认为是电极对单位心肌壁的持续压力[7]㊂追问本例患者病史,患者补充有胸部外伤史,故考虑起搏器电极穿孔可能与患者高龄㊁胸部外伤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㊁心脏腔室过大㊁心肌变薄等病变相关性大㊂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肌穿孔时,常表现为胸痛㊁膈肌刺激等,导线电极可穿破心包并导致心包㊁胸腔积血,甚至心脏压塞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6],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㊂因此,正确诊断以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㊂胸部X 线片㊁胸部CT 扫描和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诊断心肌穿孔,确定电极脱位的初始检查是胸部X 线,也有可能无法确定电极脱位,但可以发现穿孔导致的气胸㊁心包积液和大面积胸腔积血[7]㊂此外,CT 扫描对于诊断该病非常快速,具有较高价值㊂本例患者结合胸部X 线和CT 检查诊断右心房电极穿孔明确㊂采用经静脉拔除穿孔电极的手术方式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周围器官损伤的前提下开展㊂但对于年龄较大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需权衡利弊后保留原电极导线[8]㊂国外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对于心肌电极穿孔患者,电极进行侵入式处理较保守治疗更具有优势[9]㊂结合本例,患者平日无心绞痛发作,此次胸痛程度剧烈,有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提示前壁T 波动态改变,故内科经静脉拔除风险大,且患者是否有主动脉损伤尚不明确,若有主动脉损伤,在必要时需转开胸手术,行体外循环辅助治疗㊂故采用外科参与的手术方式,保留原电极导线,对于本例患者是相对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措施㊂A㊁B:右心房电极穿孔,头端紧邻升主动脉前壁(红色箭头所示);C:右心房电极穿孔导致心包积液(白色虚线所示),心包腔内见右心房电极节段(红色箭头所示)图3㊀右心房电极穿孔CT 影像㊃261㊃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年4月第29卷第2期㊀Chin J Cardiovasc Med,April 2024,Vol.29,No.2白色箭头示起搏器电极穿孔处图4㊀术中见右心房起搏器电极穿孔床旁胸部X 线片示电极两端固定,右心房电极位于右心房内(红色箭头所示),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内(黑色箭头所示),位置良好图5㊀外科术后起搏器电极位置X 线影像㊀㊀总之,心房电极穿孔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需结合患者情况并进行严格评估,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㊂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时也应该考虑降低穿孔的风险,最近的国际指南也提出一些降低心肌穿孔风险的建议,包括使用多重透视㊁小心仔细部署电极以及检查损伤电流和心脏外刺激等[10]㊂未来像Micra 无导线起搏器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11]㊂另外,对于心脏起搏器电极导致的心房穿孔,选择安全㊁手术风险小㊁住院时间较短的治疗策略同样至关重要㊂利益冲突:无参㊀考㊀文㊀献[1]Hussain S,Adams C,Mechulan A,et al.Minimally invasive robotically assisted repair of atrial perforation from a pacemaker lead[J ].Int J Med Robot,2012,8(2):243-246.DOI:10.1002/rcs.459.[2]Kumar P,Skrabal J,Frasure SE,et al.Pacemaker lead relatedmyocardial perforation[J].Am J Emerg Med,2022,53:281.e1-281.e3.DOI:10.1016/j.ajem.2021.08.081.[3]Enab H,Cunnington C,Zaidi A.An Unusual Cause of PacemakerLead Displacement:Reverse Ratchet Syndrome [J].Heart Int,2021,15(2):103-105.DOI:10.17925/HI.2021.15.2.103.[4]Sadamatsu K,Enomoto N,Tsuji M,et al.Progressive atrial leadperforation developed 5years after pacemaker replacement [J ].J Cardiol,2009,53(1):150-153.DOI:10.1016/j.jjcc.2008.07.006.[5]Cañizares-Otero MC,Danckers M.Pacemaker Lead Migrationand Ventricular Perforation in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Chest Pain[J].Clin Pract Cases Emerg Med,2021,5(4):479-481.DOI:10.5811/cpcem.2021.7.52689.[6]Aktaa S,Fatania K,Gains C,et al.Chest pain followingpermanent pacemaker insertion...a case of pneumopericardium due to atrial lead perforation [J ].BMJ Case Rep,2018:bcr2018226318.DOI:10.1136/bcr-2018-226318.[7]Gupta AK,Burgos Claudio MI,Hus N.Unusual DelayedComplication of Pacemaker Leads[J].Cureus,2020,12(7):e9479.DOI:10.7759/cureus.9479.[8]祁杰,吕颖,韩稳琦,等.心房螺旋电极导线在高龄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3):106-109.DOI:10.12114/j.issn.1008-5971.2021.00.032.㊀Qi J,Lyu Y,Han WQ,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atrium spiral electrode lea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mplantation of permanent cardiac pacemaker[J].Pract J Cardiac Cereb Pneum Vasc Dis,2021,29(3):106-109.DOI:10.12114/j.issn.1008-5971.2021.00.032.[9]Rav Acha M,Rafael A,Keaney JJ,et al.The management of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lead perforations:a multicentre study[J].Europace,2019,21(6):937-943.DOI:10.1093/europace /euz120.[10]Saunderson CED,Hogarth AJ,Papaspyros S,et al.An unusualcause of a haemothorax following pacemaker implantation:A case report[J].Eur Heart J Case Rep,2022,6(5):ytac185.DOI:10.1093/ehjcr /ytac185.[11]刘滕飞,丁春华,张凯,等.经导管植入Micra 无导线起搏器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3,28(4):313-317.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3.04.002.㊀Liu TF,Ding CH,Zhang K,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nscatheter implantation of Micra leadless pacemaker system [J].Chin J Cardiovasc Med,2023,28(4):313-317.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3.04.002.(收稿日期:2023-05-25)(本文编辑:刘尚昕)㊃361㊃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年4月第29卷第2期㊀Chin J Cardiovasc Med,April 2024,Vol.29,No.2。
智能起搏--简单随访--GE系列-V-7-5
Vitatron起搏器发展历程 提供智能的起搏器解决方案 简化随访过程, 临床收益最大化
1956
C60 DR
T20 SR
C70 DR
C50 D
C20 SR
T60 DR
EGM 记录评估频率的控制: 示例显示房颤时示快速的不规则的心室事件
G&E提供最新的、成熟智能起搏解决方案
保证起搏器工作的三大要素: 阈值/感知/阻抗 提供术后疾病的全面管理: 房性心律失常管理专家 生理性起搏: 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自动持续搜索和分析传导次序 逐渐增加起搏和感知AV延迟, 直至出现自身心室事件 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使之小于20%*6,7
起搏输出管理小结
完全自动化: 定期的阈值测试和自动起搏输出调整至安全范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调整 应用安全、操作简便而精确1 提供长期的起搏阈值监测趋势
EnPulse PMA-s Clinical Report.2003.Data on file
P波和R波的振幅不稳定,受下列因素影响: 电极成熟度 心肌梗塞 抗心律失常药物1 心律失常 运动2
G&E提供最新的、成熟智能起搏解决方案
保证起搏器工作的三大要素: 阈值/感知/阻抗 提供术后疾病的全面管理: 房性心律失常管理专家 生理性起搏: 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起搏器术后的房颤管理为何重要?
“49% 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随访期内曾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Cazeau S, et al.JACC 1996( 27)
C10 S
T70 DR
The Past
06
08
“The full picture” T-A1系列 数字化起搏系统
马长生:盘点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
马长生:盘点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佚名【摘要】过去的一年间,心律失常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其中既有重要指南的更新,也有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新观点提出,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技术和新器械的研究更是不断涌现。
在此,我们重点对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器械治疗方面进行着重盘点。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12页(P20-31)【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长生;治疗方;流行病学;心房颤动;新器械;病机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过去的一年间,心律失常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其中既有重要指南的更新,也有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疾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新观点提出,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技术和新器械的研究更是不断涌现。
在此,我们重点对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器械治疗方面进行着重盘点。
大型注册研究:心衰是房颤人群的最常见死因2016年9月,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的RE- LY AF注册研究,对急诊就诊的房颤患者1年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
研究入选了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400例房颤急诊就诊患者,随访完成率高达99.7%,结果显示11%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
心衰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519/1758,30%),卒中占死因的8%(148/1758)。
另外,卒中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卒中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为非洲、中国和东南亚,发生率分别为8%、7%和7%;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卒中发生率为3%。
文章结论指出,预防心衰导致的死亡应作为房颤治疗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
《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发表的GARFIELD- AF研究2年随访结果同样对房颤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分析。
研究入选了17162例初次诊断的房颤患者,2年随访显示,全因死亡、卒中/栓塞、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3/100人- 年、1.25/100人- 年、0.7/100人-年。
对死亡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猝死和其他临床情况占死亡原因的65%,卒中导致的死亡<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 适应证
5、导管消融房室结后出现的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AVB (C)。 6、心脏外科手术后没有可能恢复的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 AVB(C)。 7、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AVB,如强 直性肌营养不良、卡恩斯-塞尔综合征(Kearn-Sayre综合 征)、假肥大性肌营养障碍、腓侧肌萎缩患者,有或没有心 动过缓的症状(B)。 8、伴有心动过缓症状的Ⅱ度AVB,无论分型或阻滞部位(B)。 9、任何阻滞部位的无症状Ⅲ度房室阻滞平均心室率<40次/分或> 40次/分伴有心脏增大或左室功能异常或阻滞在房室结以下者 (B)。 10、无心肌缺血下运动时的Ⅱ度或Ⅲ度AVB(C)。
IIa
IIb
III
1、无症状的窦房结功能障碍(C) 2、有症状,但已证实并非窦性心动过缓引起 (C) 3、有症状,但是由非必需的药物治疗导致 (C)
2、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 适应证
1、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AVB,并发有症状的 心动过缓(包括心力衰竭)或有继发于AVB的室性 心律失常(C)。 2、长期服用治疗其他心律失常或其他疾病的药物,而 该药物又可导致Ⅲ度AVB和高度AVB(无论阻滞部 位),并发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者(C)。 3、清醒状态下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AVB且无 症状的患者,被记录到有≥3秒的心脏停搏,或逸搏 心率低于40bpm,或逸搏心律起搏点在窦房结以下 者(C)。 4、清醒状态下任何阻滞部位的Ⅲ度AVB和高度AVB,无 症状的心房颤动和心动过缓者有一个或更多≥ 5秒 的长间歇(C)。
起搏器新进展
南华附一 心内科 王刚 副主任
起搏器的历史
Hyman 在1932年设计制作了一台 由发条驱动的电脉冲发生器
采用电子管制做的体外起搏器
美敦力公司1957年 研制的全球第一台 便携式体外起搏器 美敦力公司1968年 出产的植入式起搏器
2
起搏器的历史
一:体积越来越小:胶囊大小 二:功能越来越强:全自动化 三:电量越来越大:最长15年
IIa
IIb III
4、心肌梗死急性期后永久性起搏建议
类别 I 适应证
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持续存在的希浦系统内的II度房室阻 滞伴交替性束支阻滞,或希浦系统内或其远端的III度房室 阻滞(B) 2、房室结以下的一过性高II度或III度房室阻滞,伴有束支阻滞。 若阻滞部位不明确应行电生理检查(B) 3、持续性和症状性的II度或III度房室阻滞患者(C) 无 房室结水平的持续性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无论有无症状 ( B)
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 适应证
1、有症状心动过缓的窦房结功能障碍(包括频发性窦停)(C) 2可引起窦性心动 过缓并产生症状(C) 1、窦房结功能功能障碍导致心率< 40bpm,症状与心动过缓之间 存在明确的证据,但无论是否记录到心动过缓的证据(C) 2、有不明原因晕厥者,临床上发现或电生理检查诱发窦房结功 能障碍者(C) 1、清醒状态下心率 < 40 bpm,但症状轻微(C)
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II 适应证 1、无症状的Ⅰ度AVB 2、发生于His束以上或未确定阻滞部位是在His 束内或以下的Ⅱ度Ⅰ型AVB(证据水平:C) (35)。 3、可以自行恢复且不会再发生的AVB(如药物中 毒性、Lyme氏病、一过性迷走神经亢进或无 论有/无症状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低 氧)(证据水平:B)。
3、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 适应证
1、伴有高度AVB或一过性Ⅲ度AVB(B)。 2、伴有Ⅱ度Ⅱ型AVB(B)。 3、伴有交替性束支阻滞(C)。 1、虽未证实晕厥是由AVB 引起, 但可排除其它原因 (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所引起(B)。 2、虽无临床症状, 但电生理检查发现HV间期≥100ms ( B) 3、电生理检查时, 由心房起搏诱发的非生理性His束 以下的阻滞(B) 神经肌肉性疾病导致的双分支或任何分支阻滞,无论有 无症状(C) 1、不伴AVB和症状的分支阻滞(B)。 2、伴有I 度AVB的分支阻滞, 但无临床症状者(B)。
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Ib 适应证 1、神经肌源性疾病,如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假肥大性肌营养障碍、腓侧肌萎缩患者,导 致的任何程度AVB(包括Ⅰ度AVB)有或没有 相关症状,不能确定AVB会进一步进展者 (B)。 2、某种药物或药物中毒导致的AVB,但停药后可 改善者(B)。
起搏器适应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起搏器适应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
起搏器适应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1、窦房结功能障碍
病窦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SA 窦房阻滞 慢快综合征
block)
约占SSS患者的50%
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全
变时性功能不全
定义: 病人在日常活动,运动情况或情绪改变等不能作出正常的心 率反应,即心率不能随着机体的代谢活动的增加而增加。 诊断标准: 运动时最快心率<预测值(220-年龄)的80% 运动时最大心率<120次/分(轻),<110(中),<100(重) 24小时Hotel 报告最高心率<100
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类别 IIa 适应证
1、成人无症状的持续性Ⅲ度AVB,逸搏心率大
于40bpm不伴有心脏增大(C)。 2、电生理检查发现在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 症状性Ⅱ度AVB(B)。 3、Ⅰ度或Ⅱ度AVB伴有类似起搏器综合征的血 流动力学表现(B)。 4、无症状的Ⅱ度Ⅱ型AVB,且为窄QRS波者。 但当Ⅱ度Ⅱ型AVB伴有宽QRS波者,包括右 束支阻滞,则适应证升级为Ⅰ类(见 “慢性双分支阻滞”)(B)。
心脏起搏术
治疗心脏功能衰竭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房性心律失常
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CIED发展史(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1960-80s,频率应答和双腔心脏起搏器(PM) 1980s,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1999,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 2000s,远程监控管理系统(CareLink) 2010s,抗核磁共振起搏器(SureScan) 将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PM)